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平面向量整理一、 平面向量的本质:向量就是终点相对于起点的位置变化。这里包含两点:1、变化的距离 2、变化的方向二、 平面向量可以用有向线段来表示,但要注意有向线段不是向量,只是表示向量的手段。一个向量可以用不同的有向线段来表示,只要终点相对相对于起点的位置变化相同。需要注意的是表示向量有向线段的起点,并不是向量实际意义上的起点;表示向量的有向线段的终点,并不是向量实际意义上的终点。三、 1、向量的模 就是终点相对于起点变化的距离;2、零向量 (1)变化的距离为0 (2)变化的方向是任意的3、单位向量 (1)变化的距离为1(2)变化的方向不要求4、相等向量 (1)变化的距离相等 (2)变化的方向相同5、相反向量 (1)变化的距离相等 (2)变化的方向相反6、平行(共线)向量 只要求变化的方向在一条直线上,对距离没要求四、向量的加减法 1、向量的加法:两向量相加表示经过两次位置变化后,终点相对于最初起点的位置变化如: 表示向东走100米,表示向东北100米,那么a+b的和表示向东北走了100米。aba+b+由此不难得到两向量相加的三角形法则:即将被加的向量顺次首尾相接,连接起点和最后终点得到的向量。类似的,a+b+c表示三次位置变化BCD向量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实质上也是三角形法则:A2、向量的减法:向量的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a-bb如:ab表示a+(b)可将向量的减法转化为两向量相加。表现为两向量起点重合,连接两向量的终点并指向被减向量的向量a-ba-b五、数乘运算数乘运算向量的平行(共线)即,向量共线则向量可以进行线性运算(两向量之间存在倍数关系),反过来,向量可以进行线性运算(两向量之间存在倍数关系)则向量共线。六、平面向量基本定理1、向量的加减法可以看作是向量合成,向量的分解可以看作是合成的逆运算。O12、基底:先讲数轴(一维的)作好类比过渡数轴上每个数都可以用单位过表示,如418(8)1,这里的单位1就可以看作是基底,当然用2也可以去度量任何一个实数,如:422,6.83.42,这里的2就可以看作是基底,所以说基底就是一个度量衡。3、如果我们讨论的向量终点相对于起点的位置变化在一条直线方向上(一维的情形)。Oi如图,我们可以规定一个方向向右的单位向量,叫它i,那么其它向量就可以用它来度量,例如,方向向右,终点相对于起点变化的距离为3的向量a就可以表示为3i,方向向左,终点相对于起点变化的距离为4.5的向量 b就可以表示为 -4.5i,类似于坐标,我们也可以记a=3,b=-4.5那么a + b=3+(-4.5)=-1.5,表示方向向左,变化的距离为1.5的向量;-2a=-23=-6,表示方向向左变化的距离为6的向量。这一点与实数运算完全类似。lcmba4、平面向量是二维的,所以平面向量的基底,需要两个方向如图:则ab+c,且这种分解是唯一的,在l,m直线方向上分别取非零向量i,j,则cxi, b=yj ,由共线向量基本定理,这里的x,y也是唯一的。任一向量a都可以分解为非零向量i,j的线性表示,axi +yj这里且是唯一的。这里的非零向量i,j就是基底,是平面向量的度量衡。并且,如果我们选取的非零向量i,j是单位向量,我们就可以将向量a记作a=(x,y),这里,我们相当于建立了一个斜坐标系。y六、向量的坐标表示xO23A(2,3)向量作为一种工具,可以实现由代数的方法研究几何的问题。为此,我们需要把它代数化,这就需要引入参考系(坐标系)。由以上讨论,可以选取两个垂直的单位向量i,j为基底,把它们的起点固定在直角坐标系的原点上,实现将向量有序数对表示。如图,如图,(2,3)(1)平面中的向量都可以看作是经过两次位置变化而得到的,一次是x轴方向的(水平的),另一次是y轴方向上的(竖直的)。则就可以分解为两条直线方向上的位置变化,而在每条直线方向上运算都是线性的。xO32A(3,2)B(6,5)C65(2)向量变化的距离,由直角三角形得到|=向量变化的方向可以由来表示。(3)起点为A终点为B的向量表示,如图: 可以看作是先由A到C,再由C到B,所以一般化一下,A(x1 , y1),B(x2 , y2)由直角三角形ABC也可以看到,AB七、向量的数量积abOBAC1、记住数量积的几何意义:如图,ababcos表示a与向量b在向量a方向上的投影(bcos)的积,这里是两向量的夹角()。实质为把两个向量的内积转化为两个实数的乘积。2、向量的坐标表示要从向量坐标的本质上推导,a(x1,y1)x1i+ y1j , b(x2,y2)x2i+ y2j这里向量i,j表示两个垂直的单位向量i,j。推导从略。例题讲解1(2009广东,5分)一质点受到平面上的三个力F1、F2、F3(单位:牛顿)的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已知F1、F2成60角,且F1、F2的大小分别为2和4,则F3的大小为()A2B2C2 D6解析:本题实际上是求与的和向量,由余弦定理|2|2| |22|cosOF1F3416224()28.|2,故选A.答案:A解析:平面向量问题一般要作图,质点处于平衡状态,则F1+F2+F30,所以F3(F1+F2),表示向量F1 、F2两次变化可等价于一次变化的效果OF1,F3表示其相反向量,于是就成了解三角形的问题,利用余弦定理求出OF3的长度就行了。 242(2010浙江,4分)在ABC中,M是线段BC的中点,AM3,BC10,则_.解析:()()()()910016.答案:16解析:画图,解决向量的点积问题,就是简化,考虑找到度量衡(基底),从而把它化成两个方向上的线性运算,我们选取向量AM,BC为基底(因为这两个向量的信息是知道的),可得()()()()910016.ABCM3(2011浙江,4分)若平面向量,满足|1,|1,且以向量,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则与的夹角的取值范围是_XyO解析:对于以向量,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S0|sin,2|sin,因此sin,1,因此与的夹角的取值范围是,答案:,解析:因|1,可以认为向量的终点在单位圆周上,画个图。对于以向量,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1,则的终点落到圆内。S0|sin,2|sin,因此sin,y|1,所以从反比例函数上可以得到sin,1,XO/65/6画一个单位圆,如图,终边落到阴影区域的角就是的取值范围是,4(2010浙江,4分)已知平面向量,(0,)满足|1,且与的夹角为120,则|的取值范围是_解析:如图,设,则在ABC中,ACB60,根据正弦定理,即|sinABC,由于0ABC120,所以0sinABC1,故0|.答案:(0,120解析:一般地,题目所给为向量表达,我们把它转化为几何表达;题目所给为几何表达,我们可以考虑转化向量表达。|1,即向量变化的距离为1,且与的夹角为120,现在我们把题目中的向量表达转化为几何表达,如图,要注意与的夹角为120,则ACB60,利用根据正弦定理,即|sinABC,由于0ABC120,所以0sinABC1,故0|.5给出下列四个命题:若ab,则ab;若|a|b|,则ab;若|a|b|,则ab;若ab,则|a|b|.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A1B2C3D4解析:选A中,当ab时,两向量不一定相等,不正确;中,当两向量模相等时,两向量不一定共线,不正确;中,当向量相等时,模一定相等,正确综上只有正确故选A. 解析:ab 只是a与b的方向在一条直线方向上。而ab要求变化的距离和方向都是相同的。错。|a|b|只说明变化的距离相等,方向不一定相同。错。|a|b|只说明变化的距离相等,但两向量的方向不一定在同一直线方向上。错。若ab,则两向量方向相同,变化的距离又相等。对。5在四边形ABCD中,且|,那么四边形ABCD为()A平行四边形B菱形C长方形D正方形解析:选B由,且|知,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且邻边相等,所以四边形ABCD为菱形故选B.解析:由知两向量变化的距离相等,方向相同,所以四边形ABCD的对边AB与CD平行又相等,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又|知这两个向量变化的距离相等,即ABBC,所以平行四边形ABCD的邻边相等,四边形ABCD为菱形故选B.6.(2014西安模拟)设a、b都是非零向量,下列四个条件中,使成立的充分条件是()AabBabCa2bDab且|a|b|解析:(1)选C表示与a同向的单位向量,表示与b同向的单位向量,只要a与b同向,就有,观察选择项易知C满足题意解析:表示的两个向量是相等的,即变化的距离相等,变化的方向相同,由于|a|、|b|均为正数,根据数乘表示与a同向的单位向量,表示与b同向的单位向量,只要a与b同向就行了,只有C项表示a与b的方向相同。7.(2013江苏高考)设D,E分别是ABC的边AB,BC上的点,ADAB,BEBC.若1 2 (1,2为实数),则12的值为_解析:(2)由题意作图如图在ABC中,()12,1,2.故12.解析:先画图,问题的实质是将和作为基底,去表示,()12,1,2.故12.8(2013重庆,5分)在平面上,| | |1,.若| |,则|的取值范围是()A.B.C. D. 解析:本题考查向量问题和圆中的最值问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转化化归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由题意得点B1,B2在以O为圆心的单位圆上,点P在以O为圆心半径为的圆内,又,所以点A在以B1B2为直径的圆上,当P与O点重合时,|最大,为,当P在半径为的圆周上时,|最小,为,故选D.答案:D解析:本题是向量的表达转化为图形表达,| | |1,点B1,B2在以O为圆心的单位圆上, |0,点A的坐标为(1,1),点B在抛物线yx2上运动,点Q满足,经过点Q与x轴垂直的直线交抛物线于点M,点P满足,求点P的轨迹方程解析:本题中所给的是向量表示,应把其反译为几何表示。这里0,几何表示为B,Q,A三点共线,且点Q在线段BA上。类似的,知Q,M,P三点在同一条垂直于x轴的直线上,且点M在线段PQ上。以下是具体解法:由知Q,M,P三点在同一条垂直于x轴的直线上,故可设P(x,y),Q(x,y0),M(x,x2),则x2y0(yx2),即y0(1)x2y.再设B(x1,y1),由,即(xx1,y0y1)(1x,1y0),解得将式代入式,消去y0,得又点B在抛物线yx2上,所以y1x,再将式代入y1x,得(1)2x2(1)y(1)x2,(1)2x2(1)y(1)2x22(1)x2,2(1)x(1)y(1)0.因0,两边同除以(1),得2xy10.故所求点p的轨迹方程为y2x1.5.在ABC中 ,已知向量与满足0,且,则ABC为()A等边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等腰非等边三角形D三边均不相等的三角形解析:将题目中的向量表示转化为几何表示,+表示两个与、同方向的单位向量相加,其和向量的方向在BAC的平分线上,所以0就表示BAC的平分线与边BC垂直,故ABC为等腰三角形,表示两个与、同方向的单位向量的内积为,即:11cosBAC所以BAC60,从而ABC为等边三角形选A.6在ABC中,角A、B、C所对应的边分别为a、b、c,且满足cos,3,则ABC的面积为_解析:这道题是与三角函数的综合,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研究生导师面试题集锦
- 2025年安全员报考bi备习题集
- 2025年文化旅游笔试模拟题集解析
- 2025年商业安全守则题集及答案
- 2025年数字殡葬师中级考试高频题
- 水电工实训考试题及答案
- 生物化学下册考试题库及答案
- 商法学考试题五及答案
- 陕西幼儿园教资考试题库及答案
- 三级安全考试题库及答案
- 工厂车间设备维修维护管理手册
- 2025年小学体育教师招聘教材教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 开学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小学学生课外阅读兴趣调查问卷
- 基孔肯雅热防控知识宣讲课件
- 2024年陕西华山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真题
- 肥胖儿童的运动干预 4
- (标准)干洗店转让合同协议书
- 2025国家民委直属事业单位招聘(48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1套
- 电力电子技术(第4版)(微课版)(附任务工单)教案 徐立娟 第1-18 课程综述 -同步电机励磁电源电路
- 海洋浮标工职业技能鉴定经典试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