铀(钍)矿与伴生(案例).ppt_第1页
铀(钍)矿与伴生(案例).ppt_第2页
铀(钍)矿与伴生(案例).ppt_第3页
铀(钍)矿与伴生(案例).ppt_第4页
铀(钍)矿与伴生(案例).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铀 钍 矿与伴生放射性矿案例分析 铀 钍 矿与伴生放射性矿案例分析 案例1 铀矿通风不良导致的辐射超标事件背景材料 1958 1959年间 某铀矿山矿井通风系统尚未建成 局部通风又不健全 所以矿井通风防护条件极其恶劣 特别在独头掘进作业时 由于干打眼 致使井下工作面空气中的粉尘 氡及氡子体浓度超标严重 氡浓度高达200kBq m3 氡子体 潜能浓度高达800 J m3 造成矿工个人剂量严重超标 最高可达1 4 3 0Sv a 个人累积剂量可达13Sv a 大大超过国家规定的个人剂量限值要求 问题 1 氡超剂量的原因是什么 2 控制氡超剂量发生的主要措施有那些 注册核安全工程师讲稿提纲 注册核安全工程师讲稿提纲 案例1 铀矿通风不良导致的辐射超标事件 续 分析要点 该事件的发生应从氡及氡子体产生规律及与通风的关系 以及管理方面问题分析超剂量原因和应采取的控制措施 问题答案 问题1答 由于在铀矿山建设初期 对矿井氡及氡子体的危害认识不足 领导没有给予重视 特别是矿井通风工程和防护措施没有与主体实行 三同时 在通风不健全的情况下投入生产 造成矿井氡及氡子体大量聚集 致使铀矿工受氡及氡子体照射剂量严重超标的事件 问题2答 主要措施有 1 建立完整的矿井通风系统 使矿井具有足够的排氡及氡子体的风量 风压和注入新鲜空气的能力 2 密闭废旧巷道和采空区 方针氡的扩散和释放 3 及时排出坑道废水 4 尽量采用氡析出量小的采矿方法 注册核安全工程师讲稿提纲 案例2 硝酸铀酰复合烧伤所致铀内污染超剂量事件背景材料 1973年8月31日 某铀水冶厂硝酸铀酰溶解工段 一名新工人在将铀元件废料由投料口向硝酸溶解槽下料时 硝酸浓度为2个当量 由于下料操作失控 致使大量铀元件废料落入硝酸溶解槽 由于下料过猛 反应过快 造成硝酸铀酰溶液和氧化铀混合液突然喷溅出 致使在旁边值班工人刘韧俊被高温硝酸铀酰溶液和氧化铀混合液烧伤 烧伤面积达71 致使大量铀氧化合物经过伤口进入体内 造成工人刘韧俊急性铀中毒和严重剂量超标 初始体符荷铀量达93 186mg 1 5 3 0mg kg体重 受伤后24小时内尿铀排除量在24mg l以上 造成严重肾功能衰竭的事件 据估算伤员去污前烧伤表面铀的污染量约为340mg 如以伤口创面的吸收率未30 计算 刘韧俊的初始负荷量未100mg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推算伤员体内初始负荷量为186mg 该值相当于ICRP建议值的12 25倍 从体内初始负荷量计算的全身剂量负担为3 6 7 1mSv 肾的剂量负担为8 1 16 2mSv 是一起最严重的铀内污染事件 问题 1 分析事故原因 2 避免事故发生的主要措施 注册核安全工程师讲稿提纲 案例2 硝酸铀酰复合烧伤所致铀内污染超剂量事件 续 分析要点 从放射性物料及化学反应操作规程 制度和事故防范预案方面分析事故原因和防范措施 问题答案 问题1答 由于新工人安全生产培训不到位 缺乏基本化学知识 操作技术不熟练 操作失误 特别是严重违反了均匀 缓慢向硝酸溶解槽投料的操作规程 造成化学反应过快 过猛 发生硝酸铀酰溶液和氧化铀混合液突然喷溅出 喷溅到工人刘韧俊身上 造成身体71 的面积被高温硝酸铀酰溶液和氧化铀混合液烧伤的严重事件 又由于事先没有相应的防泛和处理硝酸烧伤应急预案和方法 因此在发生事故时错手不急 造成事态扩大 问题2答 1 加强安全生产知识学习和培训 提高工人安全生产技能 保证安全生产 2 严格各项安全生产操作规章 制度 防止误操作的发生 3 加强安全生产设施保障 增设必要的安全措施 防止在误操作时 也不会发生过量的投料问题 4 加强预防事故应急预案 和紧急处理事故的能力和措施 尽可能将事故危害和损失降低的最低程度 注册核安全工程师讲稿提纲 案例3 矿井通风不良造成缺氧窒息事故 案例选编第48例 发生时间 2002年4月6日发生地点 二工区八到十中段事故性质 责任事故事故类别 中毒和窒息伤亡情况 死亡十二人事故经过 2002年4月3日凌晨 某矿二工区七中段7 1 1采场进行爆破作业 装药量为8076公斤 整个爆破工作进展顺利 2002年4月6日7时30分 二工区三队7人进入矿井前往十中段独头进行正常清理巷道作业 5人先下到十中段 2人在八中段开泵后下去 约8点30分 5人中走在前面的杨宏仓等3人中毒昏倒 后死亡 后面2人感觉不行向回走 被开泵的2人救到八中段 并向其他现场作业的职工报警 消息传出 正在井下其他中段作业以及其他岗位和正在休息的职工先后赶到 有多人下到十中段抢救已昏倒的3人 9时40分副矿长李某 科长肖某 工区长高谦等赶到现场指挥抢救 抢救中共下井近40人 李某立即向矿长报告 向县医院 急救中心等单位求援 在抢救过程中高谦等9人下井中毒 11点30分 县消防中队到达现场 共救出34人 其中6人死亡 26人轻伤 2人重伤 此时 十中段还有6人没救出来 省安管局紧急调动铜川矿务局矿山救护队救援 4月7日4点20分最后6人全部救出地面 经确诊全部死亡 先后造成杨宏仓等12人死亡的特大事故 估算受照剂量一次达数百mSv的超剂量事故 注册核安全工程师讲稿提纲 案例3 矿井通风不良造成缺氧窒息事故 续 案例选编第48例 事故原因 1 矿山领导及矿工安全防护意识淡薄 对矿山通风安全工作不重视 对长时间存在的通风防护问题没有解决 是造成本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2 矿山没有形成完整的通风系统 且局部通风系统又处于瘫痪状态 是导致本次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3 事故应急预案不落实 抢险救灾指挥严重失误是事故伤亡扩大的主要原因 4 责任制不落实 监管不力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这类炮烟中毒事故是矿山中常发生的事故 一旦发生死亡率极高 而且是一种容易发生群死群伤的事故 这类事故的特点又是非常容易使人麻痹大意的事故类型 应引起特别注意 要避免此类事故的发生 主要的措施有 1 各单位要清楚本单位有哪些可能造成窒息中毒的危险源 做到心中有数 然后根据安全规程的要求制定保安措施 2 加强培训教育 使从事此类工作的职工明白危险之所在 3 没有经过培训的 无防护知识和防护能力的人员不得从事此类危险作业 4 预防井下炮烟中毒应加强通风管理和维护保养 同时加强工作面上空气质量的监测 加强各种施工质量的管理 5 在设计中认真校核通风系统的风量 严格按规程规定的要求 确保每个作业面的风质风量都能满足通风降氡和排除有毒 有害气体的要求 案例7 放射性物质运输铀泄漏事件某矿在运输铀浓缩物产品时 列车在行驶到某段铁路线中部路段70km处时 发生了列车颠覆事件 造成9节车厢翻出铁轨 将8节K 4车皮共480吨铀矿石和一节车厢的52桶中间产品 三碳酸铀酰铵 约26吨 全部翻入铁路一侧和水沟 造成沿线100米范围的严重污染 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