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9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兖矿化工有限公司兖矿新能源研发创新中心项目环境影响报告 前言前 言目前国际及国内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发展迅速,山东省氢能源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19-2035)提出通过10-15 年的努力,实现氢能源产业在山东省域内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突破性发展,全力建设“中国氢谷”,打造“山东氢能”品牌,其中重点提到了兖矿集团“智慧氢能”研发示范基地项目,并被列为技术研发类重大项目。根据国家及山东省氢能发展规划要求,兖矿集团计划以兖矿化工有限公司为主体,投资建设兖矿新能源研发创新中心项目。项目位于邹城市中心店镇兖矿国宏化工公司东临,总占地面积约200,000平方米,分为两处,综合能源补给站位于国宏大道与昌进路的路口西侧,占地2万平方米,其余建设内容(本报告简称研发中心)位于兖矿国宏厂区东侧,其中占用国宏厂区闲置地1.5万平方米,东侧新征用地16.5万平方米。项目已取得山东省建设项目备案证明,备案号2019-370883-73-03-023276。项目规划建设“1站3区4中心”,“1站”即综合能源补给站,“3区”即制氢工艺示范及模型展区、新能源发电示范展区、燃料电池车辆展区及测试区,“4中心”即分析检测中心、智能控制中心、产业展示中心、氢能服务中心。项目功能为建立氢能源技术研究及产业化服务平台,与高校或科研院所合作或自主开展研发,对氢能源的制氢、储氢、运氢、用氢产业链进行研发及示范,促进关键部件及技术的突破及工程化转换,最终推动氢能和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发展。项目为配合举办山东(济宁)氢能产业高端论坛,于2019年10月19日-11月9日期间,对该项目部分内容进行了施工,主要完成了综合能源补给站罩棚、站房、服务中心(包括配电室、机柜间、便利店、培训室、公共卫生间)、展示牌制作和制氢工艺示范展区钢结构制作,并对综合能源补给站和创新中心地面平整、硬化和绿化。论坛结束后,该项目已全面停止施工。该建设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相关规定,属于未批先建,济宁市生态环境局邹城市分局已经对该违法行为进行了现场立案调查。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本项目属“三十七、研发和试验发展 108、研发中心”中的“含医药、化工类等专业中试内容的”,应编制报告书。我单位于2019年6月受兖矿化工有限公司委托承担该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工作;接受委托后,我公司对项目进行了现场实地勘察和调查,走访了所在地区相关部门,广泛收集了相关资料,在征得了济宁市及邹城市生态环境局同意的基础上,针对项目已确定的建设及研发示范内容进行分析评价,编制了兖矿化工有限公司兖矿新能源研发创新中心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书编制过程中得到了济宁市及邹城市环境保护局等相关部门、单位及专家的支持与帮助,取得了建设单位的积极配合,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由于编制水平、收集资料的有限性,对于报告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欢迎批评指正。 项目组2019年12月兖矿化工有限公司兖矿新能源研发创新中心环境影响报告书 目录 目 录1 概述11.1 建设项目背景和特点11.2 环境影响评价过程61.3 与产业政策、相关规划、环保政策的符合性初判81.4 主要关注的环境问题及环境影响81.5 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结论92 总则112.1 编制依据112.2 评价目的、指导思想和评价重点162.3 环境影响因素识别172.4 评价因子182.5 评价等级192.6 评价范围与环境保护目标202.7 评价标准212.8 评价技术路线263 工程分析283.1 项目概况283.2 项目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413.3 污染物源强及治理措施514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554.1 自然环境现状调查554.2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635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965.1 环境空气影响预测与评价965.2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055.3 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155.4 声环境影响评价1245.5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1275.6 环境风险评价1305.7 土壤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1535.8 施工期及生态环境影响分析1576 环境保护措施及可行性论证1636.1 项目采取的环保治理措施1636.2 水污染治理措施评述1636.3 大气污染治理措施评述1646.4 噪声污染防治措施评述1666.5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评述1666.6 小结1667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1677.1 经济效益分析1677.2 环境效益分析1677.3 社会效益分析1687.4 清洁生产分析1688 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1738.1 环境管理1738.2 环境监测计划与方案1748.3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验收1758.4 污染物总量控制分析1769 项目选址及建设合理性分析1799.1 项目建设可行性分析1799.2 项目选址可行性分析1859.3 环境影响可行性分析1869.4 小结18710 结论和建议18810.1 评价结论18810.2 建议191附件(1)项目环评委托书;(2)项目登记备案证明;(3)济宁市化工产业安全生产转型升级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本项目的情况说明;(4)邹城市生态环境局关于本项目的污染物总量确认书;(5)项目废水委托处理协议;(6)项目环境质量现状检测报告。兖矿化工有限公司兖矿新能源研发创新中心环境影响报告书 01概述 1 概述1.1 建设项目背景和特点1.1.1 项目建设背景氢能源技术适应性广,不仅适用于燃料电池汽车和已处于实用化阶段的家庭用燃料电池系统,而且具有适用于船舶、铁路以及其他运输行业、氢能发电等多数能源消耗行业的潜在可能性。将氢能源彻底地应用于跨度广泛的行业,将可大幅度地降低能源消耗、减轻环境压力、为提高能源的安全性做出贡献。与此同时,还可能开发出新的市场。目前,全世界范围内已经掀起氢能源发展热潮,日本、美国、韩国以及欧洲多国均将氢能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同时国内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同样发展迅速,“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要求发展氢能、燃料电池类“发展引领产业变革的颠覆性技术”,国内数百家单位累计投入840亿发展氢能源产业。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科学推进氢能源产业发展,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山东省制定了山东省氢能源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19-2035),规划提出通过10-15 年的努力,实现氢能源产业在山东省域内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突破性发展,全力建设“中国氢谷”,打造“山东氢能”品牌,把我省建设成为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氢能源产业综合示范区的总目标。规划中重点提到了兖矿集团“智慧氢能”研发示范基地项目,该项目已在山东省氢能源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19-2035)中被列为技术研发类重大项目。根据国家及山东省氢能发展规划要求,兖矿集团计划以兖矿化工有限公司为主体,依托兖矿国宏化工有限公司煤制甲醇项目,投资建设兖矿新能源研发创新中心项目,建设氢能技术研究及产业化服务基地平台,通过与高校或科研院所合作或自主开展研发,对新能源特别是氢能的制氢、储氢、运氢、用氢产业链进行研发示范。兖矿集团在新能源领域发展具有四大优势:一是拥有先进的煤制氢技术优势。兖矿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技术和干煤粉气化技术,煤制氢与其它制氢方式相比,能量转化效率高、单位成本低,具备开展大规模煤制氢的技术条件。二是拥有丰富的制氢资源。兖矿集团拥有丰富的工业副产气资源,仅山东本部的鲁南化工、国际焦化、国宏化工,通过工业副产气回收,可获得高纯氢约2.5万吨/年,满足4300辆公交车一年的用氢量。三是拥有丰富的含氧燃料及添加剂资源。兖矿是国内最大的商品甲醇供应商,2018年销售甲醇约300万吨,同时拥有丁醇、DMC等生产装置,正在建设乙醇、乙二醇、DMMn等生产装置。四是拥有高端人才优势。兖矿集团拥有多个国家级、省市级化工技术研发中心,储备了大批优秀的高端煤化工人才,具备进入新能源产业的人才优势。项目依托兖矿国宏化工有限公司煤制甲醇项目的优势在于:一是目前国宏化工的甲醇合成系统驰放气量约13000Nm3/h,主要气体成分H2:77.36,CO:5.98,CO2:1.62,N2:9.81,CH4:2.43。提纯后得到91%纯度的氢气约8500 Nm3/h,纯氢理论提取量可达7700Nm3/h。二是产品有甲醇和碳酸二甲酯,具备甲醇燃料电池和有氧燃料等示范条件。三是国宏公司公用工程完备且富裕量大满足基地发展需要。1.1.2 项目建设的意义1、从实验室走向工业装置的示范。项目对于新能源特别是氢能的制氢、储氢、运氢、用氢产业链进行了示范,通过掌握部分核心技术,在关键技术上有所突破,占领技术制高点和氢能产业链市场的先机。打造山东乃至全国领先的氢能源生产、供应、示范应用基地。2、氢能产业链的技术展示平台。本示范基地以氢能利用为专业研发领域,建立健全氢能技术研究及产业化服务平台,氢能知识普及基地及人才培养基地,促进关键部件及技术的工程化转换,推动氢能和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发展。3、国际先进技术的应用和集成示范。4、实现能源供给多元化以提高能源自给率。5、发展氢能削减CO2 排放。1.1.3 氢能产业技术现状及本项目研发内容1.1.4.1 氢的生产据初步统计,用于工业生产领域的纯度大于或等于99%的氢气年产量约为700亿m3,其中从各类含氢排放气或驰放气、煤制合成气、天然气转化气、甲醇转化气等提纯获得的氢气约占90%以上,以水电解(含氯碱工业)制氢获得的氢气占比2%4%。从能耗和温室气体减排方面来看,天然气制氢、工业副产氢气提纯、可再生能源制氢(生物质、太阳能等)具有明显优势,是可选的制氢路径。从制氢成本上比较,煤气化制氢、天然气蒸汽转化制氢、甲醇裂解制氢、工业副产氢提纯均有各自的优势,是近期制氢技术路径的选择重点。目前,化肥和石油化工工业大规模制氢一般采用天然气转化制氢或煤气化制氢。但由于上述制氢工艺须在800以上的高温下进行,投资大、流程相对较长,故不适合小规模制氢。在精细化工、医药、电子、冶金等行业的小规模制氢通常采用电解水制氢。电解水制氢技术成熟,但由于电耗较高(约4.55.5kwh/Nm3氢)而导致单位氢气成本较高。对于拥有来自炼油、炼钢或其它化工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富氢气体资源的用户而言,直接采用变压吸附(PSA)工艺从这些富氢气体中直接回收提纯氢气将是最简单、节约的技术方案。本项目利用兖矿国宏公司现有煤制甲醇项目产生的富氢驰放气,对通过变压吸附(PSA)提纯氢气的工艺进行研发示范,与科研单位开展合作,解决变压吸附(PSA)提纯氢气工艺中存在的定向深度脱除精度低、痕量杂质难以脱除、传统钯复合膜材料的抗硫难题等技术难题。1.1.4.2 氢的储存目前常用的储氢方法主要有四种:高压气态储氢、深冷液态储氢、固体材料储氢以及有机液体储氢。高压气态氢储存装置有固定储氢罐、长管气瓶及长管管束、钢瓶和钢瓶组、车载储氢气瓶等。目前,70 MPa下的高压储氢技术已经在燃料电池汽车中广泛使用,这种储氢方式对城市公共汽车较为适用。但是高压气态储氢仍然面临能耗高以及公众对高压容器安全性的担忧等问题。氢气液化也是储氢的有效方法,可减少储存体积,将氢气深冷至-253液化后,再利用槽罐车或管道运输。因液化成本高,目前多用于航天工业运载火箭燃料的储存运输。固体材料储氢主要是利用氢气与储氢材料之间发生物理或者化学变化从而转化为固溶体或者氢化物的形式来进行氢气储存。储氢材料种类非常多,主要可分为物理吸附储氢和化学氢化物储氢。有机液体储氢技术是通过不饱和液体有机物的可逆加氢和脱氢反应来实现储氢。理论上,烯烃、炔烃以及某些不饱和芳香烃与其相应氢化物如苯-环己烷、甲基苯-甲基环己烷等,可在不破坏碳环主体结构下进行加氢和脱氢,并且反应可逆。本项目对有机液体储氢技术开展研发示范。有机液体储氢具有诸多优点:储氢密度高;可用现有管道设备进行储存和运输,安全方便,并且可以长距离运输(环己烷和甲基环己烷等在常温常压下呈液态,与汽油类似);催化加氢和脱氢反应可逆,储氢介质可循环使用;可长期储存,一定程度上能解决能源短缺问题。有机液体储氢目前存在的问题有:技术操作条件较为苛刻,要求催化加氢和脱氢的装置配置较高,导致费用较高;脱氢反应需在低压高温非均相条件下,受传热传质和反应平衡极限的限制,脱氢反应效率较低,且容易发生副反应,使得释放的氢气不纯,而且在高温条件下容易破坏脱氢催化剂的孔结构,导致结焦失活。1.1.4.3 氢的运输运氢的方式主要分为:气氢拖车运输、气氢管道运输和液氢罐车运输。拖车运输适用于将制氢厂的氢气输送到距离不太远而同时需用氢气量不很大的用户,前期投资不高;而管道运输前期投入高,适用于大规模的输送;液氢罐车的运输能力强但仍存在技术难点。从现阶段加氢站对运输距离(500km,200km为宜)和运输规模(10吨/天)的需求来看,氢气最佳的运输方式仍是气氢拖车。本项目气氢运输使用长管拖车和有机液体储氢的运输方式。1.1.4.4 氢的供应1、加氢站截止2018年7月份,我国已建成、在用及在建的加氢站共有41座,分别位于北京、上海、江苏、大连、安徽、河南、广东、成都等地,全国各地很多城市也都正在规划建设加氢站。目前在运行、在建的加氢站均为示范站,因其用户单一、布局分散,供氢的运营成本较高,需要政策优惠和大量政府补贴方能维持正常运营。本项目计划建设加油与加氢合建站,为本项目氢能源车辆测试及氢能车辆与其他能源车辆对比分析测试提供加注服务,建设开发氢能服务中心,按照线上线下功能互补、相辅相成的服务新模式进行设计,实现与网上服务平台融合,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技术,打造智能化氢能服务中心。2、 燃料电池燃料电池是氢能利用的典型代表,与相同用途的其他热机相比,燃料电池的能效可高出30%50%。氢能源燃料电池应用终端目前主要分三大市场:便携设备、固定式系统、交通运输,其中交通运输领域装机占到了近 70%,是目前氢燃料电池主要的应用场景。从全球来看,燃料电池市场快速成长,一部分市场来自汽车,另一部分来自分布式发电。燃料电池汽车只排放水,不会带来环境污染,目前世界各大汽车公司都在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的研发。除此之外,燃料电池还可以应用在潜艇、深海空间站和无人机等方面。目前氢燃料电池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分布式能源网络和热电联产;(2)备用电源和应急电源;(3)氢燃料电池叉车;(4)氢燃料电池汽车。本项目建设燃料电池车辆测试区,自主或协助对氢能车辆进行性能测试,并开展氢能源车辆与其他能源车辆使用性能、成本等对比分析测试,掌握氢能车辆、氢燃料电池及其他能源车辆性能、成本等数据。下一步计划适时开展煤基燃料电池、氢燃料电池低温发电及氢燃料电池中温发电能研发课题。3、 用氢品质监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汽车用燃料氢气标准(GB/T 37244-2018)于2019年7月1日起实施,目前国内没有相关专业的检测机构和检测平台,计划按照国家标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汽车用燃料氢气(GB/T 37244-2018)、美国汽车工业协会标准SAE J2719 201511、国际标准ISO 14687-2等相关标准,对燃料电池用氢品质进行检测分析,建立检测分析方法,掌握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汽车用燃料氢气检测的整体技术,填补国内空白。建设国内首批/套符合国家标准的氢气质量全分析检测平台,并将其打造成为省级和国家级检测中心。主要研究气相色谱-硫化学发光检测器在超低痕量硫检测中的应用;开发吸收装置+离子色谱检测超低卤化物系统及方法;研究级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检测痕量甲酸系统及方法等。1.2 环境影响评价过程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本项目属“三十七、研发和试验发展 108、研发中心”中的“含医药、化工类等专业中试内容的”,应编制报告书。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等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过程大体分为三个阶段,工作程序图见下图。 图1.2-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流程图我单位接受委托后,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立即成立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组,开始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为全面了解项目区域环境现状,项目组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赴现场进行实地踏勘,并与工程设计人员多次对接, 就生产工艺及污染防治措施进行详细探讨。在依托现有监测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了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同时搜集了相关的生态红线保护规划、环境功能区划、水源保护区规划以及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等相关规划。报告编制过程中,充分考虑项目的特点和区域环境敏感特征,综合项目环境影响特性,对搜集的环境相关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对项目的环境影响因素进行识别,筛选评价因子,核算污染物的产生与排放情况,进而对项目施工及运营期的废气、废水、 噪声、固废等环境影响进行了评价, 并提出了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2019年12月,我单位编制完成了兖矿化工有限公司兖矿新能源研发创新中心环境影响报告书。1.3 与产业政策、相关规划、环保政策的符合性初判本项目建设新能源研发创新中心,对于新能源特别是氢能的制氢、储氢、运氢、用氢产业链进行研发应用示范,符合国家能源技术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和“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关于氢能与燃料电池的发展规划。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修订本)之规定,本项目不在鼓励类、限制类与淘汰类之列,为允许建设项目。山东省氢能源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19-2035)中重点提到了兖矿集团“智慧氢能”研发示范基地项目,被列为技术研发类重大项目。本项目于2019年5月21日取得山东省建设项目备案证明,项目代码为2019-370883-73-03-023276,故本项目符合当地产业政策要求。本项目属于含化工类专业中试内容的研发中心项目,不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根据济宁市化工产业安全生产转型升级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本项目出具的说明,本项目不属于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东省化工投资项目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鲁政办字2017215号)文件管理范围,项目无需建设在专业化工园区。本项目用地使用国宏公司部分厂区空地和新征用地,新征用地根据邹城市总体规划(-2020)属于工业用地且已取得合法用地手续,不属于限制用地项目目录(2012 年本)和禁止用地项目目录(2012 年本)中限制或禁止用地项目。此外,项目建设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当地主管部门的相关要求。1.4 主要关注的环境问题及环境影响(1)环境空气影响分析项目设置三级油气回收装置对综合能源补给站在卸油、加油和储罐呼吸时产生的有机废气进行回收处理,能够有效减少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通过环境影响预测分析可知,拟建项目所排放的大气污染物最大浓度贡献值均出现在污染源近距离范围内,且浓度贡献远低于标准限值,对评价范围内环境空气质量影响较小。(2)水环境影响分析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研发中心少量生活污水通过管网委托兖矿国宏化工有限公司污水处理站处理,不直接外排,综合能源补给站员工产生的生活污水经化粪池收集后定期清理,外运做农肥,洗车废水经沉淀隔油处理后回用。从污水管网铺设、水质、水量三个方面分析,项目生活污水依托兖矿国宏公司污水处理站处理排放是可行的。项目只排放少量生活污水,依托现有污水处理设施处理排放,对外环境不新增排放污染物,对地表水环境影响较小。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拟建项目在落实好各项防渗措施的前提下,可以有效防止工程建设对厂区附近地下水环境造成污染,项目运营对周围地下水不会产生明显影响,不会改变区域地下水原有利用价值。(3)噪声环境影响分析通过预测分析,拟建项目投产后各厂界昼夜噪声值均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的要求,厂区周围声环境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标准要求。(4)固废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固体废物处置及储存满足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及其修改单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修改单的相关要求。项目运行过程采用相对成熟、先进的废气、废水处理工艺,产生固体废物均得到合理处置,项目严格采取“三废”治理措施和风险管理措施后,项目运营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1.5 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结论拟建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及相关要求;项目选址符合山东省生态保护红线规划(20162020 年)以及济宁市邹城市等相关规划的要求,用地性质为工业用地,厂址选址及布置较为合理;各污染物治理措施合理有效,可确保项目产生的废气、废水、噪声和固体废物得到有效处理处置,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项目采用最新工艺和设备,合理利用资源,清洁生产平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因此,从环保角度考虑,本项目建设是可行的。10兖矿化工有限公司兖矿新能源研发创新中心环境影响报告书 02总则 2 总则2.1 编制依据2.1.1 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7)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8)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9)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10)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1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13)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14)能源技术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15)“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16)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 号);(17)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337 号);(18)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517 号);(19)国务院关于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631号);(20)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通知(国发201665号);(21)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1674号);(22)“十三五”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环大气2017121号 );(23)国务院关于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822 号);(24)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 年本)(修正)(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21 号);(25)工矿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生态环境部令 第3 号);(26)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1277号);(27)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发201298 号);(28)关于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严格环境影响评价准入的通知(环办201430 号);(29)关于印发的通知(环水体2017142 号);(30)关于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环评2016150 号);(31)关于落实实施区域差别化环境准入的指导意见(环环评2016190 号);(32)关于加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事中事后监管的实施意见(环环评201811 号);(33)关于做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与排污许可制衔接相关工作的通知(环办环评201784号);(34)关于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的公告(生态环境部公告(生态环境部2018年 第9号);(35)关于印发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方案的通知(环大气201953号)。2.1.2 地方法规与政策(1)山东省环境保护条例;(2)山东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3)山东省水污染防治条例;(4)山东省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5)山东省资源综合利用条例;(6)山东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7)山东省实施办法;(8)山东省实施办法;(9)山东省节约用水办法(山东省人民政府令第160 号);(10)山东省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山东省人民政府令第248 号);(11)山东省“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12)山东省氢能源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19-2035);(13)关于印发的通知(鲁发改农经2016444 号);(14)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20132020年大气污染防治规划和山东省20132020年大气污染防治规划一期(20132015年)行动计划(鲁政发201312号);(15)关于印发山东省落实实施方案的通知(鲁政发201531 号);(16) 关于印发山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的通知(鲁政发201710号);(17)关于印发山东省“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的通知(鲁政发201715号);(18)关于印发山东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作战方案暨2013-2020 年大气污染防治规划三期行动计划(2018-2020 年)的通知(鲁政发201817 号);(19)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山东省生态保护红线规划(2016-2020 年)的批复(鲁政字2016173 号);(20)山东省加强污染源头防治推进“四减四增”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 年);(21)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安全应急管理工作的通知(鲁环发20134 号);(22)山东省环境保护厅转发的通知(鲁环函2012509 号);(23)山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建立建设项目环评审批联动机制的通知(鲁环函2013410 号);(24)山东省环保厅关于进一步严把环评关口严控新增大气污染物排放的通知(鲁环函2017561 号);(25)关于印发山东省环境保护厅贯彻落实工作方案的通知(鲁环办201523 号);(26)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固体废物环境管理的通知(鲁环办函2016141号);(27)关于进一步做好全省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联网工作的通知(鲁环办函2016174 号);(28)关于加强建设项目特征污染物监管和绿色生态屏障建设的通知(鲁环评函2013138 号);(29)关于贯彻落实环发201254号文件加强化工园区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鲁环办函2012118号);(30)山东省环保厅关于对环境空气质量恶化区域实行项目限批的通知(鲁环办函201466号);(31)关于加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济宁段)环境安全防控工作的通知(济环字2012102号);(32)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安全环保节能管理加快全省化工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鲁政办字2015231号);(33)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固体废物环境管理的通知(鲁环办函2016141号);(34)山东省“十三五”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工作方案(鲁环发2017331号);(35)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印发山东省涉挥发性有机物企业分行业治理指导意见的通知(鲁环发2019146号);(36)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加强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建设和管理的意见(鲁环发2019113号);(37)山东省建设项目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替代指标核算及管理办法(鲁环发2019132号);(38)济宁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39)济宁市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及2020年目标纲要;(40)济宁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41) 济宁市生态环境保护三年攻坚计划(20182020年)(济发201834号);(42)济宁市加强污染源头防治推进“四减四增”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济发201835号);(43)济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的通知,济政发20175号;(44)济宁市挥发性有机物治理专项行动方案(市政府通知20194号);(45)济宁市城市发展总体规划(20082030);(46)邹城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2.1.3 技术依据(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6)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7)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试行),HJ964-2018;(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9)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生态环境部令第4号);(10)危险化学品名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告2015第5号);(11)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12)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环境保护部令第39号2016); (13)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 通则(GB13690-2009);(14)固体废物鉴别标准 通则(GB34330-2017);(15)有毒有害水污染物名录(第一批);(16)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名录(2018年);(17)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 总则(HJ942-2018);(18)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 总则(HJ819-2017);(19)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源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环保部公告 2014年第55号)(20)污染源源强核算技术指南 准则(HJ884-2018);(21)关于发布计算污染物排放量的排污系数和物料衡算方法的公告(环保部公告 2017年 第81号);(22)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37822-2019)。2.1.4 其他依据(1)项目环评委托书;(2)项目登记备案证明;(3)邹城市生态环境局关于本项目的污染物总量确认书;(4)本项目环境质量现状检测报告;(5)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技术评估会专家意见;(6)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2 评价目的、指导思想和评价重点2.2.1 评价目的通过对本工程的生产工艺、污染因素及治理措施进行详细的工程分析,确定工程主要污染物的产生环节、产生量,分析本工程运行过程中其产生的污染物是否稳定达标排放,并找出工程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在现状监测的基础上,分析已建成装置运行对环境的影响范围和程度,同时提出污染物总量控制措施及减轻或防治污染的建议,为工程设计环保问题的整改和后续的环境保护设计和环境管理决策提供依据。2.2.2 指导思想以各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技术规定、环境标准和本区域环境功能规划目标为依据,指导评价工作。以国家、山东省有关产业政策、环境保护政策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要求为原则开展环评工作。根据项目特点,抓住影响环境的主要因子,有重点的地进行评价;评价方法力求科学严谨,实事求是;分析论证力求客观公正;贯彻节能降耗、清洁生产、达标排放、总量控制的原则;规定的环保措施力求技术可靠、经济合理,注意可行性和合理性;尽量充分利用已有资料,评价工程运行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报告书力求做到内容全面、重点突出、条理清楚、针对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强,评价结果明确可信,提出的整改措施实用可行。2.2.3 评价重点根据本工程对环境污染的特点及周围环境特征,在详实、准确的工程分析基础上,重点进行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环境风险评价、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污染防治措施及其技术论证。2.3 环境影响因素识别2.3.1 施工期环境影响因素识别本项目施工期全过程按照作业性质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场地平整阶段,包括清理现场、挖掘土石方等;基础工程阶段,包括打桩、砌筑基础等;主体工程阶段,包括钢筋、混凝土工程、钢木工程、砌体工程等;扫尾阶段,包括装修、回填土方、清理现场等。施工期主要环境影响情况如下:表2.3-1 施工期主要环境影响因素环境要素产生影响的主要内容主要影响因素环境空气土地平整、挖掘,土石方、建材运输、管沟开挖、回填扬尘施工车辆尾气、炊事燃具使用NOx、SO2水环境施工人员生活废水等COD、BOD、SS声环境施工机械、车辆作业噪声噪声生态环境土地平整、挖掘、回填及工程占地水土流失、植被破坏土石方、建材堆存占压土地等2.3.2 营运期环境影响因素识别本项目营运期各生产工段的主要污染因素见表2.3-2,主要污染因素对环境的影响识别见表2.3-3。表2.3-2 运营期主要污染因素项目名称运营期主要污染因素主体工程“1站3区4中心”废气、废水、固体废物、噪声公用工程水、汽、电、气均有外管提供废水、噪声环保工程废气处理设施、化粪池、沉淀池废气、噪声、固体废物表2.3-3 运营期主要污染因素对环境的影响识别环境要素环境影响因素废气废水噪声固废环境风险环境空气有影响-有影响有影响水环境-有影响-有影响有影响声环境-有影响-生 态有影响2.4 评价因子根据本项目的工程分析以及“三废”排放情况的分析并结合当地的环境特点,确定评价因子,见表2.4-1。表2.4-1 项目评价因子一览表评价内容现状评价因子预测评价因子环境空气SO2、NO2、PM10、PM2.5、CO、O3、NH3、H2S、甲醇、非甲烷总烃、VOCs/地表水pH值、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铜、锌、氟化物、硒、砷、汞、镉、铬(六价)、铅、氰化物、挥发酚、石油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硫化物/地下水色度、浊度、pH、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氯化物、铁、锰、铜、锌、铝、挥发性酚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耗氧量、氨氮、硫化物、钠、总大肠菌群、菌落总数、硝酸盐、亚硝酸盐、氰化物、氟化物、汞、砷、硒、镉、六价铬、铅/噪声等效连续A声级LeqdB(A)LeqdB(A)土壤砷、镉、铬(六价)、汞、铜、铅、镍、四氯化碳、氯仿、氯甲烷、1,1-二氯乙烷、1,2-二氯乙烷、1,1-二氯乙烯、顺-1,2-二氯乙烯、反-1,2-二氯乙烯、二氯甲烷、1,2-二氯丙烷、1,1,1,2-四氯乙烷、1,1,2,2-四氯乙烷、四氯乙烯、1,1,1-三氯乙烯、1,1,2-三氯乙烷、三氯乙烯、1,2,3-三氯丙烷、氯乙烯、苯、氯苯、1,2-二氯苯、1,4-二氯苯、乙苯、苯乙烯、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邻二甲苯、硝基苯、苯胺、2-氯酚、苯并a蒽、苯并a芘、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二苯并a,h蒽、茚并1,2,3-cd芘、萘/2.5 评价等级本项目涉及两处场地,按照各环境要素评价导则的规定,确定环境影响评价等级,见表2.5-1。表2.5-1 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划分及依据项目场地等 级 判 据等级确定环 境空 气/主要污染物及其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本工程营运过程中排放的废气中主要污染物占标率1%Pmax=5.04%10%二级评价地表水/间接排放三级B地下水综合能源补给站项目类别类项目三级评价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不敏感研发中心项目类别类项目三级评价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不敏感噪 声/所在区域声环境功能区类别3类三级评价敏感目标处噪声级变化工程声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内无敏感保护目标受影响人口数量项目建设前后受影响人口数量变化不大环境风险/环境风险潜势环境风险潜势为III级二级评价土壤综合能源补给站项目类别类项目三级占地规模小型环境敏感程度敏感研发中心项目类别类项目三级占地规模中型环境敏感程度敏感2.6 评价范围与环境保护目标2.6.1 评价范围本项目设计两处场地,分别按照各环境要素评价导则的规定,并根据污染源及风险源分布情况,确定评价评价范围见表2.6-1、图2.6-1。表2.6-1 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一览表环境要素场地评 价 范 围环境空气/以综合能源补给站为中心区域,边长为5km的矩形区域地表水/白马河地下水综合能源补给站以综合能源补给站为中心面积约6km2的范围内研发中心以研发中心为中心面积约6km2的范围内声环境/项目厂界外200m范围内风险评价/大气环境项目综合能源补给站边界5km范围内地表水环境白马河地下水环境以综合能源补给站、研发中心为中心面积约6km2的范围内土壤评价综合能源补给站占地范围内及厂界外0.05km范围研发中心占地范围内及厂界外0.05km范围2.6.2 环境保护目标根据确定的评价范围,本工程重点保护目标为评价范围内的集中居民区、学校、医院等,根据现场踏勘,项目周围环境保护目标见表2.6-2,具体位置见图2.6-1。表2.6-2 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环境要素环境保护对象名称方位距离(m)环境功能大气环境西付村NE1050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东付村E1900付庄小学NE2050中心店镇政府E2600迎河庄村E3500龙山村NE3900凫新村NE4500屯头村NE2450赵村N3450宣村N4900石柱厂村N3900白马厂村NW2450前厂村NW4300南宫村W550后屯村W1050大牛厂村NW2100中心店镇W2100东滩煤矿社区W3150大东章村SW4550渐兴村SW2900邹城市中心城区S1600苏家庄SE750岗山铺村S1500曾家沟SE1050孟庄社区S1700钢山花园SE3550钢山小学SE4000碧桂园E3000地表水白马河N900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地下水项目地附近浅层地下水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类标准声环境项目厂界200米范围/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标准注:大气环境、环境风险保护目标方位及距离针对项目综合能源补给站,白马河方位及距离针对项目研发中心2.7 评价标准本次评价执行的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见表2.7-1。表2.7-1 环境质量标准一览表类别项 目执 行 标 准级(类)别环境质量标准环境空气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二级地表水地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冲压车间叉车安全培训课件
- 冲压节后安全培训课件
- 冲压件装箱安全培训课件
- 册亨县安全员证培训课件
- 充电站桩安全管理培训课件
- 傲慢与偏见英国文学课件
- 婚前财产约定与自愿离婚财产分割协议
- 酒吧VIP会员入场费及权益服务合同模板
- 建筑项目部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及监督服务合同
- 婚姻关系解除与房产、股权分割详细协议
- 初一启新程扬帆再出发-2025-2026学年上学期七年级(初一)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课件
- 电池火灾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CAD机械制图考试题库及答案
- Z20名校联盟(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2026届高三第一次联考 语文试卷(含答案详解)
- GA 568-2022警服夏执勤短袖衬衣
- GB/T 24600-2009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土地改良用泥质
- GB/T 1839-2008钢产品镀锌层质量试验方法
- 炼油厂生产准备工作纲要(终)
- 静脉输注药物临床合理应用与注意事项课件
- 屈光不正处方案例分析课件
- 绿色化学原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