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植物认种 第一部分.ppt_第1页
珠海植物认种 第一部分.ppt_第2页
珠海植物认种 第一部分.ppt_第3页
珠海植物认种 第一部分.ppt_第4页
珠海植物认种 第一部分.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珠海植物认种 07生物技术与科学系黄丰民 蕨类 海金沙科海金沙Lygodiumjaponicum 植株攀援 长可达4米 叶多数 对生 二型 纸质 叶轴有疏短毛 不育叶尖三角形 长宽各约10到12cm 二回羽状 小羽片掌状或三裂 边缘有浅钝齿 能育叶卵状三角形 长宽各约10到20cm 小羽片边缘生流苏状的孢子囊穗 排列稀疏 暗褐色 广布我国温暖带 亚热带 朝鲜 日本 越南 澳大利亚也有 生路边或山坡疏灌丛中 海拔可高达1000m 全草药用 利湿热 通淋 鲜叶捣烂调茶油治汤火伤 孢子为利尿药 石松科铺地蜈蚣Lycopodiumcernuum 植株高达60厘米 茎平卧 两歧分枝 主茎长10 25厘米 下部单出 上部多分枝 茎枝光滑或被毛 全部有叶 枝向上或下垂 末回分枝直径2 5毫米 叶密生 多行排列 线状钻形 长2 3毫米 干时常有皱棱 全缘 穗无柄 着生于小枝顶端 圆柱形 卵形或近圆球形 长3 20毫米 直径2 3毫米 能育叶顶端长渐尖 基部阔卵形 边缘有多数睫毛 孢子囊肾形 外有网纹 分布我国东南部至西南部各省区 广布于世界热带地区 酸性土指示植物 枝供插瓶用 且为制作花圈 花篮及切花的主要衬托材料 孢子浸酒可作强壮剂 又与甘草同煎服可止咳 孢子又称石松粉 为冶金工业上的优良脱膜剂 可以提高铸件的品质 卷柏科翠云草Selaginellauncinata 主茎伏地蔓生 长30 60cm 禾秆色 有棱 分枝处常生不定跟 叶卵形 短尖头 二列疏生 侧枝通常疏生 多回分叉 基部有不定跟 营养叶二形 背腹各二列 腹叶长卵形 全缘 交交互疏生 背叶矩圆形 短尖头 全缘 向两侧平展 孢子囊穗四棱形 孢子叶卵状三角形 龙骨状 长渐尖头 全缘 四列 覆瓦状排列 孢子囊卵形 孢子叶二形 分布于浙江 福建 台湾 广东 广西 贵州 云南 四川 湖南 生于林下湿石上或石洞内海拔40 1000m 全草入药 有清热解毒 去湿 利尿 消炎 止血之效 凤尾蕨科凤尾草Pterismultifida 植株高30 70cm 根状茎直立 顶端有钻形鳞片 叶二型 簇生 草质 无毛 叶柄禾秆色或带褐色 能育叶长卵形 长20 45cm 宽15 25cm 一回羽状 但下部羽片往往二至三叉 除基部一对有柄外 其他各对基部下延 在叶轴两侧形成狭翅 羽片或小羽片条形 顶部渐尖 不育 有细齿 向下为全缘 不育叶的羽片或小羽片较宽 边缘有不整齐的尖锯齿 测脉单一或分叉 胞子囊群沿叶边连续分布 分布于河北 山东 安徽 江苏 浙江 湖南 湖北 江西 福建 台湾 广东 广西 贵州 四川 朝鲜南部和日本也有 生墙缝 井边和石灰岩上 全草药用 有清热利湿 晾血解毒 强筋活络 治痢止泻等效 凤尾蕨科蜈蚣草Pterisvittata 植株高30 150cm 直立根状茎密生条形鳞片 叶簇生 薄草质 叶片阔倒披针状 长20 90cm 宽5 25cm 一回羽状 羽片无柄 条形披针状形 不育叶的边缘有细密锯齿 侧脉单一或分叉 孢子囊群条形 生于小脉顶端的链接脉上 靠近羽片两侧边缘 连续分布 囊群盖同形 膜质 广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区 向北到甘肃 陕西和河南南部 亚洲热带亚热带其他地区也有 生钙质土或石灰岩上 海拔高达2000米 药用 能祛风 杀虫 治疳疮 箭蕨科瓶尔小草Ophioglossumvulgatum 植株高12 26cm 根状茎短而直立 有一簇肉质粗根 叶通常单生 总柄长9 22cm 深埋土中 营养叶从总柄基部以上6 9cm处生出 无柄 微肉质至草质 卵形或椭圆形 叶脉网状 孢子囊穗自总柄顶端生出 有6 17cm长的柄 远远超出营养叶 顶端有小突尖 分布于长江下游各省 陕西南部 湖北四川广西贵州云南台湾和西藏 北半球温带其他地区也有 生林下或草地 全草入药 清热解毒 治毒蛇咬伤 疔疮肿毒等症 满江红科满江红Azollaimbricata 漂浮植物 根状茎横走 羽状分枝 向水下生出须根 叶小型 无柄 互生 覆瓦状排列 长约1毫米 全缘 通常分裂为上下两片 上片肉质 绿色 秋后变红色 上面有乳头状突起 下面有空腔 有蓝藻共生 下片沉水中 孢子果成对生于分枝基部的沉水裂片上 大孢子果小 长卵形 内有1个大孢子囊及一个大孢子 小孢子果大而成球形 果内有多数小孢子囊 各含64个小孢子 广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区 朝鲜 日本也有 生水田或池塘中 因和蓝藻共生 是水稻的优良绿肥 也可做饲料 药用能发汗 利尿 去风湿 治顽癣 铁线蕨科扇叶铁线蕨Adiantumflabellulatum 植株高20 50cm 根状茎直立 有密的亮棕色披针形鳞片 叶簇生 近革质 无毛 但叶轴和羽轴上面有密的红棕色短刚毛 叶柄亮紫黑色 叶片扇形 长10 25cm 宽8 22cm 二至三回不对称的二叉分枝 羽片条状披针形 通常中央较长 向两侧的较短 小羽片扇形或斜方形 外缘或上缘浅裂 不育部分具细锯齿 叶脉扇形分叉 孢子囊群生于由裂片顶部变质反折的 囊群盖下面 囊群盖半圆形至矩园形 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南部贵州四川湖南江西和浙江南部 亚洲热带其他地区也有 生阳光充足的酸性红壤上 海拔10 1000m 全草入药 清热解毒 舒筋活络 利尿 化痰 治跌打内伤 外敷治烫火伤 裸子植物 南洋杉科南洋杉Araucariacunninghamia 常绿乔木 侧生小枝密 下垂 近羽状排列 叶二形 幼树的叶排列疏松 老树和花果枝上的叶排列紧密 球果卵圆形或椭圆形 长6 10cm 苞鳞上部宽厚并向上弯曲 种子两侧有膜质翅 种翅较苞鳞宽 种子下部及种翅与苞翅合生 原产大洋州 广州 厦门等地引种栽培为园林树种 杉科水松Glyptostrobuspensils 落叶乔木 叶二形 有冬芽的小枝具鳞形叶 基部下延 冬季宿存 侧生小枝具条状钻形叶 常排列成羽状 冬季脱落 雌雄同珠 球花单生枝顶 雌球花卵状椭圆形 有20 22枚苞鳞 珠鳞形小 中部珠鳞各有2胚珠 受精后珠鳞肥厚增大 苞鳞与种鳞合生 仅先端分离 球果倒卵圆形 长约2cm 直立 种鳞木质 外面的扁平肥厚 我国特有 分布于江西东部 福建北部 四川南部 广东广西和云南屏边 在南京武汉上海杭州等地有栽培 木材供建筑 家具用 树根材质松软 浮力大 可做救生圈 瓶塞材料 球果 树皮可提栲胶 枝叶及果入药 罗汉松科竹柏Podocarpusnagi 长绿乔木 叶交互对生或近对生 排成两列 厚革质 窄卵形 卵状披针或椭圆状披针形 长5 7cm 宽1 5 2 8cm 无中脉而有多数并列细脉 雄球花穗状 常分枝 单生叶腋 雌球花单生叶腋 稀成对腋生 基部有数枚苞片 花后不变成肉质种托 种子球形 直径1 2 1 5cm 熟时套被黑紫色 有白粉 种托与梗相似 上部有苞片脱落痕迹 分布于台湾 福建 浙江 江西 湖南南部 广东 西至四川东部 日本也有 散生于低海拔常绿阔叶林中 种子含油30 油供工业和食用 材质优良 供建筑 农具 家具用材 松科马尾松Pinusmassoniana 长绿乔木 一年生枝淡黄褐色 无毛 冬芽褐色 针叶2针一束 细柔 长12 20cm 树脂管4 7个 边生 叶鞘宿存 球果卵圆形或圆锥状卵形 长4 7cm 直径2 5 4cm 成熟后栗褐色 种鳞的鳞盾平或微肥厚 微具横脊 鳞脐微凹 无刺尖 种子长卵圆形 长4 6毫米 种翅长1 6 2cm 分布于淮河流域和汉水流域以南 西至四川中部 贵州中部和云南东南部 越南北部有人工林 树干为割去松脂 提炼松香和松节油的主要原料 种子含油约30 可食用 植株各部均能入药 买麻藤科买麻藤Gnetumparvifolium 常绿木质腾本 枝茎圆或扁圆 有膨大的结 结下常有宿存苞片 叶对生 革质 距圆状椭圆形或距圆状披针形 长10 20cm 宽4 5 11cm 雌雄异株 球花排成穗状花序 腋生或顶生 雄球花序1 2回三出分枝 各分枝有环状总苞13 17轮 每轮总苞内有雄花20 40 花丝连合 雌球花序单生或簇生 有3 4对分枝 每环总苞内常有5 8朵雌花 种子核果状 距圆状椭圆形或长卵形 长1 4 2cm 熟时假种皮黄褐色或红褐色或被银色鳞斑 分布于云南南部 广西南部和广东南部 东南亚也有分布 茎皮纤维可织麻袋 渔网等 种子可炒食或榨油 供食用或润滑油 苏铁科苏铁Cycasrevoluta 常绿树 不分枝 高1 4米 密被宿存的叶基和叶痕 羽状叶长0 5 2米 基部两侧有刺 羽片达100对以上 条形 质坚硬 长9 18cm 宽4 6毫米 雄球花圆柱形 长30 70cm 直径3 7cm 有急尖头 有黄褐色绒毛 大孢子叶扁平 长14 22cm 密生黄褐色绒毛 羽状分裂 下方两侧着生数枚近球形胚珠 种子卵圆形 长2 4cm 熟时朱红色 分布于福建 广东 现普遍栽培 日本 印尼也有 茎内淀粉及种子可食 种子含油约20 叶 种子入药 双子叶植物 安石榴科石榴Punicagranatum 灌木或小乔木 高可达7米 近基部常分枝 幼枝四棱形 枝顶端常形成短刺 无毛 叶长圆状披针形至长圆状椭圆形 或倒卵形 长1 9厘米 宽0 5 2 5厘米 顶端急尖 钝或微缺 基部渐狭或稍钝 全缘 腹面光亮 叶柄长5 7毫米 花1至数朵生于小枝顶端 萼管长2 3厘米 红色或黄白色 裂片直立扩展或稍外弯 厚 在外面的顶端具浅黄绿色的腺体 延中部具密而短的乳头状突起 长1 1 2厘米 花瓣直立 扩展 顶端圆形或钝 火红色或白色 长1 5 3厘米 宽1 2厘米 雄蕊长0 5 1厘米 花柱长1 1 2厘米 浆果直径约5厘米 淡黄绿色 白色 淡红褐色或稍淡黑紫色 种子具肉质的外种皮 原产伊朗 阿富汗等地 我国各地均有栽培 供观赏 果供食用 栽培种的品种极多 根皮煎水饮可驱除绦虫 树皮含单宁 可用以硝皮 白花菜科小黄花菜 黄花菜 Cleomeviscosa 一年生草本 高30 90厘米 有臭味 茎分枝 指状复叶 小叶3 5 长1 3 5厘米 宽1 1 5厘米 全缘 总状花序有毛 苞片叶状 3 5裂 萼片披针形 花瓣4 黄色 基部浅紫 无爪 雄蕊10 20 子房密生淡黄色腺毛 蒴果 分布于云南 广西 广东 湖南 江西 福建 台湾 生于山坡 路边 种子作药用 治劳伤 也可榨油 车前草科车前草Plantagoasiatica 多年生草本 高20 60厘米 有须根 基生叶直立 长4 12厘米 宽4 9厘米 边缘近全缘 波状 花葶数个 穗状花序占上端1 3 1 2处 苞片宽三角形 花萼有短柄 花冠裂片披针形 蒴果椭圆形 长约3毫米 周裂 种子5 6 黑棕色 分布几遍全国 日本 印度和印尼也有 生路边 沟旁和田埂等处 全草和种子药用 有清热利尿作用 唇形科香茶菜Plectranthusamethystoides 草本 茎分枝 被短毛 叶小 卵圆形 边缘有钝齿 基部长狭 被微毛 生于花序之下的与茎叶同形 上部的极小 无柄 圆锥花序疏散 苞片卵形 最下的叶状 萼钟状球形 裂齿短 阔卵形 短尖 结果时直立 钟形 秃净 花冠长于萼4倍 长约5毫米 管上面基部肿胀 下弯 上唇短 4齿裂 下唇阔圆形 全缘 分布于我国南部 雪见草Salviaplebeia 一年生 直立草本 高30 60厘米 茎粗壮 分枝 被灰色向下短柔毛 叶具柄 长圆形 倒卵状长圆形或长圆状卵形 长3 7厘米 顶端钝 基部渐狭 边缘有锯齿 基生叶较茎生叶大 生于花序之下的小 披针形 花极小 由约6花组成的轮伞花序再成总状花序式排列 花梗极短 长约1毫米 花萼小 长约3毫米 被疏柔毛及淡黄色腺点 上唇全缘 下唇2裂 花冠极小 长4 4 5毫米 能育雄蕊2枚 药隔上端的药室发育 在下端的萎缩 退化雄蕊存在 花柱顶端2裂 极不等长 小坚果微小 黑褐色 长0 8毫米 分布我国南部 印度至澳大利亚 为生草药之一 据说可医疮毒 种子含油量15 种子油可制肥皂和油漆 唇形科筋骨草Ajugaciliata 多年生草本 茎高25 40厘米 紫红色或绿紫色 通常无毛 幼嫩部分被灰白色长柔毛 叶具短柄 卵状椭圆形至狭椭圆形 长4 7 5厘米 宽3 2 4厘米 两面略被糙伏毛 轮伞花序多花 密集排成顶生假穗状花序 苞片叶状 有时呈紫红色 卵圆形 长1 1 5厘米 花萼漏斗状钟形 10脉 齿5 近相等 花冠紫色 具蓝色条纹 筒近基部具一毛环 檐部近于二唇形 上唇直立 顶端圆形微凹 下属伸延 中裂片倒心形 维蕊4 二强 伸出 花盘小 环状 前方具1指状腺体 小坚果矩圆状三棱形 背部具网状皱文合生面几与果轴等长 分布于河北 山东 河南 山西 陕西 甘肃 四川及浙江 全草治肺热咯血等 唇形科瘦风轮菜Calaminthagracilis 柔弱草本 高15 30厘米 茎伏地 或始伏后直立 叶具柄 卵形 长1 2厘米 先端钝 基部楔尖 边缘有锯齿 花小 具短柄 略披小柔毛 花轮多花 近球状 直径约1厘米 单轮或数轮排成总状花序 苞片狭披针形 短于叶柄 披微毛 萼长2 5毫米 被微毛 裂片狭披针形 边缘具疏睫毛 花冠略长于花萼 分布于瓜哇及我国 唇形科一串红 西洋红 象牙红 墙下红 Salviasplendena 半灌木状草本 茎高达90厘米 叶片卵圆形或三角状卵圆形 长2 5 7厘米 下面具腺点 叶柄长3 4 5厘米 轮伞花序具2 6花 密集成顶生假总状花序 苞片卵圆形 大 花前包裹花蕾 顶端尾状渐尖 花萼钟状 红色 长约1 6厘米 花后增大 外被毛 上唇三角状卵形 下唇2深裂 花冠红色至紫色 稀白色长约4厘米 直伸 筒状 上唇直伸 顶端微缺 下唇比上唇短 3裂 中裂片半圆形 花丝长5毫米 药隔长13毫米 近直伸 上下臂近等长 上臂药室发育 下臂增粗 不联合 小坚果椭圆形 顶端有不规则少数褶劈 边缘或棱有厚而狭的翅 原产巴西 我国庭园栽培 酢浆草科酢浆草Oxaliscorniculata 多枝草本 茎柔弱 常平卧 节上生不定根 被疏柔毛 三小叶复叶 互生 小叶无柄 倒心形 长5 10毫米 被柔毛 花1至数朵组成腋生的伞形花序 总花梗与叶柄等长 花黄色 萼片5 倒卵形 雄蕊10 5长5短 花丝基部合生成筒 蒴果近圆柱形 有5棱 被短柔毛 产世界温带及热带地区 我国南北各地都有 生旷地或田边 茎 叶含草酸 可以磨镜或擦铜器 使之光亮 全草入药 有清热解毒 利尿 消肿 散瘀止痛之效 酢浆草科红花酢浆草Oxaliscorymbosa 多年生 直立 无地上茎草本 地下部有多个小鳞茎 外部鳞片膜质 褐色 背部具3条纵棱 被毛 内部呈三角形 无毛 叶基生 叶柄长15 25厘米 有时可达30厘米或更长 被毛 小叶3片 阔倒心脏形 长1 3厘米 宽1 5 3 5厘米 两面有暗红色小腺体 背面更甚 并被疏毛 伞房花序有等长或长于叶柄的总花梗 总花梗基生 被毛 萼片披针形 长4 7毫米 顶端有2枚红色 长形的小腺体 边缘膜质 淡绿色 花冠淡紫色 基部淡绿色 长为萼的3 4倍 雄蕊10枚 5枚超出柱头 5枚长至雌蕊中部 子房5室 被毛 柱头5枚 果不详 原产热带美洲 现广布于各热带地 为菜地上的一种有害杂草 大戟科大飞扬Euphorbiahirta 一年生草本 被硬毛 通常基部多分枝 枝常呈红色或淡紫色 匍匐或扩展 长15 40厘米 叶对生 披针状矩圆形至卵形或卵状披针形 边缘有细锯齿或稀几全缘 顶端锐尖 基部圆而偏斜 中央常有1紫色斑 两面被短柔毛 杯状花序多数密集成腋生头状花序 总苞宽钟形 腺体4 漏斗状 有短柄及花瓣状附属物 蒴果卵状三棱形 被伏短柔毛 分布于广东 广西 云南及江西 福建和台湾 生于向阳山坡 山谷 路旁或灌丛下 多见于沙质土 全草入药 能收敛解毒 利尿消肿 治肠炎 痢疾及疖肿等 大戟科龙脷叶Sauropusrostratus 小灌木 高达40cm 小枝蜿蜒状 有不明显的小柔毛 叶具短柄 硬膜质 卵圆披针状或倒卵状披针形 表面暗绿色 背面榄绿色 中脉基部披微柔毛 后变秃净 托叶三角形 花暗紫色 散生于叶腋内或排成一种极短的总状花序 雌雄花有时由同一的叶腋内抽出 雌花萼6裂 外面3枚紧匙形 内面3枚阔倒卵圆形 稍小 雄花萼较小而稍厚 与雌花同形 花药椭圆状 花柱纤细 广2歧 朔果具短柄 原产于苏门答纳 广州花圃常有栽种 供观赏或药用 不结果 大戟科逼迫子Brideliamonoica 直立灌木 高1 5米 幼枝纤细 密被锈色短柔毛 叶长椭圆形至倒卵状矩圆形 长3 8厘米 宽1 5 4厘米 纸质 上面粗涩 下面被较稠密的长柔毛 顶端锐尖或钝 托叶条状披针形 花小 单性 雌雄同株 数朵簇生于叶腋 花瓣5 小形 雄花花盘杯状 雄蕊5 花丝下部与退化子房贴生 雌花花盘坛状 包围子房 子房无毛 核果卵状球形 分布于云南 广西 广东 台湾 生于疏林下或灌丛中 银柴Aporosachinensis 乔木或灌木 高2 11米 树皮灰褐色 小枝被稀疏的长硬毛或后来脱落 叶矩圆形至矩圆状倒卵形 长6 15厘米 宽2 6 5厘米 革质 两面无毛 托叶小 黄褐色 早落 花小 单性 雌雄异株 无花瓣 雄穗状花序长1 4厘米 多数簇生于叶腋 雌穗状花序短 子房密被短柔毛 花柱短 柱头2裂 蒴果椭圆状 棕褐色 表面被柔毛 分布于广东 广西 云南 生于疏林或密林下 越南叶下珠Phyllanthuscochinchinensis 灌木 高1 3米 树皮黄褐色或灰褐色 小枝具棱 叶互生 或3片着生在小枝的极短凸起上 宛如簇生 叶片革质 倒尖卵形至倒长卵形或匙形 长10 16毫米 宽6 16毫米 顶端钝圆 基部渐狭 侧脉不明显 托叶褐红色 三角形 花雌雄异株 1 5朵着生于叶腋的垫状凸起上 雄蕊3 花药3 顶部合生 下部开叉 雌花单生或簇生 蒴果具3纵沟 分布我国南部 生于山谷林中或岩石上 大戟科叶下珠Phyllanthusurinaria 一年生草本 高达30厘米 茎直立 分枝倾卧而后上升 具翅状纵棱 叶2列互生 长椭圆形 长0 5 1 5厘米 宽0 2 0 5厘米 先端斜或有小凸尖 基部偏斜 两面无毛 几无柄 托叶小 披针形 花小 单性 雌雄同株 无花瓣 雄花2 3朵簇生于叶腋 表面有小凸刺或小瘤体 分布于江苏 浙江 福建 湖南 江西 广东 生山坡或路旁 全株药用 有清肝明目 收敛利水 解毒消积之效 莎草科香附子Cyerusrotundus 习性 多年生草本 叶基生 短于杆 鞘棕色 常裂成纤维状 苞片2 3 叶状 长于花序 长侧枝聚伞花序简单或复杂 小穗条形 排成伞状花序 小穗轴有白色透明的翅 鳞片紧密 2列 膜质卵形或矩圆卵形 中间绿色 两侧紫红色 雄蕊3 柱头3 小坚果矩圆倒卵形 有三棱 表面具细点 分布 陕西 甘肃 山西 河北 河南 华东 西南 华南 世界广布种 生于山坡草地或水边 经济价值 块茎药用 余甘子Phyllanthusemblica 落叶小乔木或灌木 高1 3米 老枝灰褐色 小枝纤细 通常1 3条自枝的节上发出 被锈色短柔毛 落叶时整个小枝脱落 叶互生 2列 条状矩圆形 长1 2厘米 宽3 5毫米 无毛 托叶小 棕红色 花小 单性 雌雄同株 无花瓣 3 6朵簇生于叶腋 具多数雄花和一朵雌花 萼片6 雄花花盘腺体6 分离 与萼片互生 雌花花盘杯状 蒴果外果皮肉质球形 无毛 干后开裂 分布于四川 贵州 云南 广西 广东 福建 生疏林下或山坡向阳处 树皮及叶可提制栲胶 种子可榨油 果可生食或渍制 药用 能止渴化痰 根有收敛止泻作用 叶可治皮炎 大戟科石岩枫Mallotusrepandus 灌木或乔木 有时藤本状 长可达13 19米 小枝有星状柔毛 叶三角状卵形 基部圆或截平或稍呈心形 顶端渐尖 长9 15厘米 宽3 5 5厘米 全缘 上面无毛或有星状毛 下面密生星状毛 花单性 雌雄异株 雄花序穗状 单一或分枝 腋生 雄蕊多数 雌花序顶生或腋生 萼3裂 蒴果球形 被锈色茸毛 分布于江苏 安徽 浙江 湖北 湖南 四川 陕西 福建 台湾 广东 种子油为制油漆 油墨和肥皂的原料 大戟科白背叶Mallotusapelta 灌木或小乔木 小枝密被星状毛 叶互生 宽卵形 不分裂或3浅裂 长4 5 15厘米 宽4 14厘米 两面被星状毛及棕色腺体 基出三脉 具2腺体 花单性 雌雄异株 无花瓣 雄穗状花序顶生 长15 30厘米 雌穗状花序顶生或侧生 花萼3 6裂 外面密被茸毛 雄蕊50 60枚 花药2室 蒴果近球形 密生软刺及星状毛 产河南 安徽 浙江 江西 湖南 广东 广西 种子油供制肥皂及润滑油 茎皮为纤维原料 织麻袋或供作混纺 根 叶入药 能清热活血 收敛去湿 治跌打扭伤等症 大戟科猩猩草Euphorbiaheterophylla 一年生直立草本 高达80厘米 叶互生 叶形多变 卵形 椭圆形 披针形或条形 中部及下部的叶长4 10厘米 宽2 5 5厘米 琴状分裂或不分裂 花序下部的叶一部或全部紫红色 杯状花序多数在茎及分枝顶端排列成密集的伞房状 总苞钟形 顶端5裂 花柱3 离生 蒴果近球形 无毛 原产北美洲 我国各地及公园都有栽培 大戟科黑面神Breyniafruticosa 灌木 高1 2米 小枝浅绿色 无毛 叶卵形至卵状披针形 长2 5 4厘米 宽2 3厘米 革质 两面光滑无毛 华极小 单性 雌雄同株 无花瓣 单生或2 4簇生于叶腋 花萼顶端6浅裂 雄蕊3 花丝合生 雌花花萼果期扩大呈盘状 变褐色 子房3室 果肉质 近球形 位于扩大的宿存的萼上 深红色 分布于广东 广西 贵州 云南 福建 浙江 生山坡 荒野及临水灌丛中 枝叶含鞣质 可提制栲胶 根入药 治肠胃炎 咽喉炎等 叶外敷治湿疹 皮炎 木薯Manihotesculenta 直立亚灌木 高1 5 3米 块根圆柱状 肉质 叶互生 长10 20厘米 掌状3 7深裂或全裂 裂片披针形至矩圆状披针形 全缘 渐尖 花单性 雌雄同株 无花瓣 圆锥花序顶生及腋生 花萼钟状 黄白而带紫色 花盘腺体5枚 雄蕊10 2轮 雌花子房3室 蒴果椭圆形 有纵棱6条 原产巴西 世界热带地区广泛载种 我国南方也有栽培 块根含淀粉 木薯粉品质优良 供工业用或食用 但含氰酸 必先水浸去毒 鲜叶 嫩茎作饲料或喂鱼 大戟科木薯Manihotesculenta 直立亚灌木 高1 5 3米 块根圆柱状 肉质 叶互生 长10 20厘米 掌状3 7深裂或全裂 裂片披针形至矩圆状披针形 全缘 渐尖 花单性 雌雄同株 无花瓣 圆锥花序顶生及腋生 花萼钟状 黄白而带紫色 花盘腺体5枚 雄蕊10 2轮 雌花子房3室 蒴果椭圆形 有纵棱6条 原产巴西 世界热带地区广泛载种 我国南方也有栽培 块根含淀粉 木薯粉品质优良 供工业用或食用 但含氰酸 必先水浸去毒 鲜叶 嫩茎作饲料或喂鱼 大戟科重阳木Bischofiajavanica 乔木 高达40米 树皮灰褐色 小枝无毛 3小叶复生 小叶卵形 矩圆形 椭圆状卵形 长7 15厘米 宽4 8厘米 纸质 幼叶沿脉被稀疏的短柔毛 花小 单性 雌雄异株 无花瓣 圆锥花序腋生 雌花序较长 萼片5 覆瓦状排列 雄蕊5 退化子房盾状 花柱3 不分裂 果实不开裂 球形或略扁 淡褐色 分布于四川 云南 贵州 广西 广东 湖北 湖南 福建 台湾 浙江 生林中空地或林中干燥处 木材红色 坚硬 可代替紫檀 大戟科乌桕Sapiumsebiferum 乔木 高达15米 叶棱形至宽棱状卵形 纸质 长和宽约3 9厘米 叶柄细长 顶端有2腺体 花单性 雌雄同株 无花瓣及花盘 穗状花序顶生 长6 12厘米 最初全为雄花 随后有1 4朵雌花生于花序基部 雄花小 萼杯状 花丝分离 雌花具梗 着生处两侧各有近肾形腺体1 子房光滑 蒴果梨状球形 分布于广东 广西 福建 台湾 江苏 浙江 山东 安徽 江西 湖南 贵州 甘肃 四川及云南 种子的蜡层是制蜡烛及肥皂原料 种子榨油可制油漆等 根皮及叶入药 有消肿解毒 利尿泻下 杀虫之效 山乌桕Sapiumdiscolor 灌木 叶椭圆状卵形 纸质 全缘 长3 10厘米 宽2 5厘米 下面粉绿色 叶柄细长 顶端有腺体2 花单性 雌雄同株 无花瓣及花盘 穗状花序顶生 长4 9厘米 雄花花萼杯状 顶端不整齐齿状裂 雄蕊2 雌花生在花序的近基部 萼片3 三角形 花柱3 基部合生 蒴果球形 黑色 分布于广东 广西 云南 贵州 江西 浙江 福建及台湾 生于山坡或山谷林中 大戟科光棍树Euphorbiatirucalli 无刺灌木或小乔木 高2 5米 分枝对生或轮生 圆柱状 绿色 稍肉质 叶少数 散生 或退化为不明显的鳞片状 无托叶 杯状聚伞花序通常有短总花梗 簇生于枝端或枝杈上 腺体5 无花瓣状附片 雄花少数 苞片边缘撕裂 基部多少合生 花柱下部多少合生 顶端短2裂 柱头头状 蒴果暗黑色 栽培于庭院中 原产非洲南部 在越南与菲律宾普遍栽培 大戟科铁苋菜Acalyphaaustralis 一年生草本 高30 50厘米 叶互生 薄纸质 椭圆形 椭圆状披针形或卵状菱形 基部有3出脉 长2 5 8厘米 宽1 5 3 5厘米 两面被疏柔毛或无毛 花单性 雌雄同株 无花瓣 穗状花序腋生 雌花萼片3 雄花多数生于花序上端 花萼4裂 裂片镊合状 雄蕊8 花药长圆筒形 弯曲 蒴果小 钝三棱状 分布于长江及黄河流域中下游 沿海及西南 华南各省区 全草入药 能清热解毒 利水消肿 治痢止泻 大戟科通奶草Euphorbiaindica 一年生直立草本 高10 35厘米 无毛或稍被柔毛 茎自基部分枝 叶对生 具短柄 倒卵形至狭矩圆形 长1 2 5厘米 宽0 5 1厘米 边缘有不明显的细锯齿 顶端圆钝 基部圆 通常偏斜 两面被极稀疏柔毛或无毛 杯状花序数个簇生叶腋或侧枝顶端 总苞陀螺形 无毛 顶端4裂 裂片间有头状小腺体 花瓣状附属物白色 蒴果被贴伏的短柔毛 分布于广东 广西 湖南 江西 贵州 云南 生于旷野荒地 路旁 阴湿灌丛中或为田间杂草 大戟科白饭树Fluggeavirosa 直立灌木 高2 4米 全部无毛 小枝具条纹 叶纸质 椭圆形 倒卵形或长圆形 长2 5厘米 宽1 5 3厘米 顶端钝而有小尖头 基部急尖 侧脉每边5 7条 背面淡白色 雄花淡黄色 多朵组成稠密 腋生的花丛 雄蕊5枚与花盘的腺体互生 退化雌蕊3 基部连合 顶端弯曲或分裂 雌花单生或少数簇生 果圆球形 未熟时果皮甚薄 绿色 全熟时果皮乳白色 肉质 分布于云南 贵州 广西 广东 台湾 生于疏林中 大戟科麻疯树Jatrophacurcas 灌木或小乔木 高2 5米 幼枝粗壮 绿色 无毛 叶互生 近圆形至卵状圆形 长宽略相等 约8 18厘米 基部心形 不分裂或3 5浅裂 幼时背面脉上被柔毛 花单性 雌雄同株 聚伞花序腋生 总花梗长 无毛或稍被白色短柔毛 花瓣披针状椭圆形 雄蕊10 二轮 内轮花丝合生 花盘腺体5 雌花无花瓣 蒴果卵形 栽培或半野生于云南 贵州 四川 广东 广西 种仁含油约50 作肥皂及润滑油 并有泻下和催吐作用 油粨可作农药及肥料 大戟科红柄山麻杆Alchorneatrewioides 灌木或小乔木 幼枝被短柔毛 叶互生 卵状圆形或阔三角状卵形或阔心形 长6 15厘米 宽4 12厘米 顶端长渐尖 基部近平截或浅心形 在叶柄相连处有红色腺体和2枚线状附属体 上面近无毛 下面沿叶脉被疏柔毛 边缘有不规则的细锯齿 雄花序腋生 总状 萼片2 3 雄蕊8 雌花序顶生 花密集 花柱3 蒴果被灰白色毛 分布于中部和东南 华南 生路旁灌丛或林下 海拔达1800米 茎皮纤维可作人造棉原料 第伦桃科锡叶藤Tetraceraasiatica 藤本灌木 长达3米 多分枝 幼枝粗糙 叶椭圆状矩圆形或倒卵形 长3 11厘米 两面粗糙 几无毛或有极稀刚伏毛 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 花白色 极香 直径7 10毫米 萼片5 椭圆形 内凹 开展 边缘有睫毛 宿存 花瓣3 早落 雄蕊多数 蓇葖果矩圆状卵形 无毛 有光泽 分布于广东 广西 生灌丛或疏林中 叶面粗糙 可供擦锡器和工具 故有 锡叶藤 之称 药用 治腹泻 肝脾肿大等症 并治牛滞食 冬青科梅叶冬青Ilexasprella 落叶灌木 高达3米 长枝和短枝或小枝的较老部分有皮孔 叶膜质 卵形或卵状椭圆形 长3 7厘米宽1 5 3厘米 花白色 雌雄异株 雄花2 3枚簇生或单生叶腋或鳞片腋内 4 5数 雌花单生叶腋 4 6数 果球形 熟时黑色 有骨质内果皮 分布于华东 华南等地 散生灌丛中 根入药 有清热解毒 消肿散瘀之效 豆科 豆科含羞草Mimosapudica 直立或蔓生或攀援半灌木 高达1米 枝散生倒刺毛和锐刺 羽片2 4个 掌状排列 小叶14 48个 触之即闭合而下垂 矩圆形 长6 11毫米 宽1 5 2毫米 边缘及叶脉有刺毛 头状花序矩圆形 2 3个生于叶腋 花淡红色 萼钟状 有8个为小萼齿 花瓣4 基部合生 外面有短柔毛 雄蕊4 伸出于花瓣之外 子房无毛 荚果扁 长1 2 2厘米 宽约4毫米 边缘有刺毛 有3 4荚节 每荚节有一粒种子 成熟时节间脱落 有长刺毛的荚缘宿存 分布于华东 华南 西南 热带地区广布 生山坡丛林中 路旁 潮湿地或栽培 全草药用 能安神镇静 止血收敛 散瘀止痛 种子含油约17 豆科柏簕Accaciasinuata 豆科大叶相思Accaciaauriculifomis 乔木 常绿 叶状柄镰状长圆形 枝条下垂 树皮平滑 灰白色 小枝无毛 皮孔显著 穗状花序下垂 花橙黄色 荚果成熟时旋卷 果实木质 耐贫瘠 生长迅速 可作荒山绿化树种 原产澳洲 豆科台湾相思Albizziachinensis 落叶乔木 高可达20余米 二回羽状复叶 羽片6 18对 小叶20 40对 狭矩圆形 长6 8毫米 宽约2毫米 先端急尖 基部近截形 背面粉绿而疏生毛 托叶膜质 半心形 长可达2 5厘米 早落 头状花序3 6个 呈圆锥状排列 顶生或腋生 总花梗密生绒毛 花黄绿色 连雄蕊长12 25毫米 雄蕊绿白色 荚果条形 扁平 长7 15厘米 宽约2厘米 嫩荚疏生毛 后变无毛 分布于福建 湖南 广东 广西 云南 越南 缅甸 马来西亚 泰国 印度 锡兰也有 栽为行道树或山坡疏林中及路旁 树皮含单宁 木材供制家具及箱板用材 猪屎豆CrotalariaMucronata 半灌木状草本 高约1米 茎 枝具沟纹 有柔毛 三小叶 中间小叶宽卵形或倒卵形 长4 8 稀15 厘米 宽2 3 5 5 稀7 5 厘米 先端钝或微缺 上面无毛 下面微有毛 两侧小叶较小 叶柄长约1 5毫米 均有短柔毛 托叶细小 早落 总状花序有花20 50朵 萼长约7毫米 有绢毛 萼齿三角形 长约4毫米 花冠黄色 远较萼长 荚果圆柱形 长约5厘米 直径约6毫米 下垂 种子多数 分布于福建 台湾 广东 云南 美洲 非洲和亚洲热带及其他地区也有 种子有补肝肾 固精的效用 根及全草能开郁散结 解毒除湿 茎叶可作绿肥和饲料 豆科鸡眼草Kummerowiastriata 一年生披散或卧地草本 长15 45厘米 叶柄极短 托叶干膜质 卵状矩圆形 长3 4毫米 有线条 宿存 小叶3 矩圆形至倒卵状矩圆形 长6 10毫米 背中脉边缘有少数紧贴的粗毛 花小 具短柄 萼长约2毫米 苞片2 披疏毛 花冠粉红或紫色 长5 6毫米 荚果圆形或倒卵形 先端渐尖 披小柔毛 10月开花 我国 日本 朝鲜及西伯利亚东部均有分布 豆科白花紫荆羊蹄甲Bauhiniavariegatavar candida 别名老白花皮 白花洋紫荆落叶乔木 高5 8米 树皮暗褐色 近无毛 幼枝被灰色短柔毛 叶近革质 广卵形至近圆形 长7 9厘米 宽9 11厘米 先端2裂至叶长1 3 裂片先端钝圆 基部浅心形至截形 叶面无毛 背面稍被灰色短柔毛 基出脉9 13条 叶柄长2 5 3 5厘米 被毛或近无毛 花序总状或伞房状 顶生或侧生 花少 总花梗短而粗 花托长12毫米 花蕾纺锤形 苞片及小苞片卵形 早落 花萼佛焰苞状 被短柔毛 一侧深裂 长2 3厘米 先端全缘 被短柔毛 花大 花瓣淡红色或紫红色 倒卵形或倒卵状披针形 有黄绿色或暗紫色斑纹 长4 5厘米 具瓣柄 能育雄蕊5 花丝纤细 长约4厘米 无毛 退化雄蕊1 5枚 丝状 较短 子房有柄 被短柔毛 花柱长 柱头小 荚果带状 长15 20厘米 宽1 5 2厘米 扁平 无毛 黑褐色 先端有喙 种子10 15粒 近圆形 扁平 褐色 直径约1厘米 花期3 5月 果期5 8月 豆科紫荆羊蹄甲Bauhiniavariegata 乔木 高5 8米 叶形变化较大 圆形至阔卵形 有时几为肾形 先端二裂 裂至叶片的1 4 1 2 基部圆形 截形或心形 两面近无毛 脉11 15条 花大 几无花梗 排列呈少花的短总状花序 粉红色或白色 具紫色线纹 萼管状 有茸毛 裂片卵形 呈佛焰苞状 先端具5个小齿 花瓣倒披针形或倒卵形 发育雄蕊5个 子房有毛 荚果条形 长15 25厘米 宽约1 5 2厘米 扁平 有种子10 15粒 分布于福建 广东 广西 云南 越南 印度也有 生于丛林中 热带地区栽培 为行道树或庭院树种 树皮含单宁 据记载花芽可食 种子含油约16 豆科红花羊蹄甲Bauhiniablakeana 乔木 叶革质 长9 13厘米 宽略超过长 约14厘米 背面疏披柔毛 腹面无毛 通常有脉11 13条 顶端2裂 披褐色短柔毛 总状花序或有时稍分枝而多少呈圆锥花序状 花大 秀丽而芳香 萼呈佛焰苞状 披毛 有红色或绿色线条 花瓣5 具爪 无毛 红色或红紫色 发育雄蕊5枚 花丝细长 通常不结实 分布于我国南部 豆科蔓草虫豆Cajanusscarabaeoides Linn Thouars 多年生缠绕状草质藤本 茎细弱 密生锈色绒毛 三出复叶 小叶近革质 顶生小叶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 长1 5一4cm 宽0 7 2cm 先端锐尖或稍钝 基部楔形 两面被灰白色短柔毛 基出脉3条 侧生小叶较小 叶柄及小叶柄有毛 总状花序腋生 有1 5花 萼钟状 萼片4 披针形 被红褐色或锈色柔毛 蝶形花冠黄色 长约1cm 旗瓣有暗紫色线纹 雄蕊 9 1 子房密被黄色绢质长柔毛 荚果矩形 长1 3 2 4cm 宽0 7 0 8cm 外被红褐色或锈色长柔毛 于种子间的明显横槽纹 种子3 6粒 椭圆形 暗灰色或红棕色 有灰黑色斑纹 豆科南蛇簕Caesalpiniaminax 多年生缠绕状草质藤本 茎细弱 密生锈色绒毛 三出复叶 小叶近革质 顶生小叶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 长1 5一4cm 宽0 7 2cm 先端锐尖或稍钝 基部楔形 两面被灰白色短柔毛 基出脉3条 侧生小叶较小 叶柄及小叶柄有毛 总状花序腋生 有1 5花 萼钟状 萼片4 披针形 被红褐色或锈色柔毛 蝶形花冠黄色 长约1cm 旗瓣有暗紫色线纹 雄蕊 9 1 子房密被黄色绢质长柔毛 荚果矩形 长1 3 2 4cm 宽0 7 0 8cm 外被红褐色或锈色长柔毛 于种子间的明显横槽纹 种子3 6粒 椭圆形 暗灰色或红棕色 有灰黑色斑纹 豆科圆叶野扁豆Dunbariarotundifolia 缠绕状 草质藤本 托叶小 早落 小叶近菱形 长1 5 3厘米 宽度较大于长度 腹面绿色 近无色 背面淡绿色 略披柔毛 两面均有明显的红色腺体 侧生小叶较小 两侧不对称 基出脉3条 侧脉每边2条 花1 25朵腋生 萼片有密集的红色腺点并披柔毛 裂齿三角形 花冠红色 旗瓣倒卵状圆形 顶端凹入 翼瓣倒卵形具急尖的耳 龙骨瓣镰刀状 荚果线状长椭圆形 分布于四川 贵州 广西 广东和江苏 豆科疏花山绿豆Desmodiumlaxum 亚灌木 高30 90厘米 披柔毛 小叶3片 托叶三角状披针形 小叶膜质 网脉明显 总状花序顶生及腋生 纤细 旗瓣椭圆形 具爪 翼瓣长椭圆形 龙骨瓣钝 与翼瓣均具耳 花冠粉红色 雄蕊1组 荚果2 4节 扁平 雄蕊宿存 分布于江西 福建 广东和贵州 异果山绿豆Desmodiumheterocarpum 半灌木或小灌木 高1 3米 嫩枝有疏长柔毛 小叶3 顶生小叶椭圆形至宽倒卵形 长2 5 6厘米 宽1 3 2 5厘米 上面无毛 下面有白色长柔毛 侧生小叶较小 叶柄长2厘米 有柔毛 托叶披针形 长约7毫米 圆锥花序腋生 花序轴有淡黄色开展长柔毛 花萼宽钟状 萼齿宽披针形 短于萼筒或等长 花冠紫色 长约5毫米 荚果长12 25毫米 宽约3毫米 有4 9荚节 有小钩状毛 腹缝线直 背缝线波状 产于云南 四川 贵州 广西 广东 福建 台湾 江西 越南 缅甸 印度 菲律宾 日本也有 生长于山谷水旁灌丛或林中 全株药用 能清热 治跌打损伤 田菁Sesbaniacannabina 小灌木 高约1米 无刺 羽状复叶 小叶20 60 条状矩圆形 长12 14毫米 宽2 5 3毫米 先端钝有细尖 基部圆形 两面密生褐色小腺点 幼时有绒毛 后仅下面多少有毛 花长约1 1 5厘米 2 6朵排成腋生疏松的总状花序 花萼钟状 无毛 萼齿近三角形 花冠黄色 旗瓣扁圆形 长稍短于宽 有紫斑或无 荚果圆柱状条形 长15 18厘米 直径2 3毫米 种子多数 矩圆形 直径约1 5毫米 黑褐色 分布于江苏 浙江 福建 台湾 广东 东半球热带其他地区也有 生于田间 路旁或潮湿地 耐潮湿和盐碱 华北地区有栽培 纤维可代麻 茎叶作绿肥及牛马饲料 藤黄檀Dalbergiahancei 藤本 幼枝疏生白色柔毛 有时枝条变成钩状或螺旋状 羽状复叶 小叶9 13 矩圆形 长10 22毫米 宽5 8毫米 先端钝 微缺 基部楔形或圆形 下面疏生平贴柔毛 唾液草落 圆锥花序腋生 花微小 花梗密生锈色短柔毛 基生小苞片卵形 副萼状小苞片披针形 均密生锈色柔毛 脱落 萼阔钟状 萼齿5 宽三角形 先端钝 有锈色毛 花冠白色 荚果矩圆形 扁平 长3 7厘米 宽约1 2厘米 无毛 具柄 含1 4枚种子 种子肾形 分布于安徽 浙江 江西 福建 广东 广西 贵州 四川 生于山坡灌丛中或山溪边 茎皮含单宁 根 茎及树脂入药 有强筋活络 破积止痛之效 纤维供编织 亮叶猴耳环 葫芦茶Desmodiumtriquetrum 半灌木 高40 90厘米 枝四棱 疏生短硬毛 叶狭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 长6 15厘米 宽1 2 3 5厘米 先端急尖 基部浅心形或圆形 上面无毛 下面中脉和侧脉疏生长毛 叶柄有宽翅 托叶宽披针形 有纵脉 总状花序腋生 花萼钟形 萼齿披针形 较萼筒略长 有疏长毛 花冠紫红色 长约7毫米 子房密生短柔毛 荚果条状矩圆形 长20 30毫米 宽约5毫米 密生柔毛 荚节5 7 矩形 背缝线直 腹缝线稍呈波状 分布于福建 广东 广西 云南 印度 缅甸 菲律宾也有 全株药用 能清热解毒 健脾消食 利尿 杀虫 豆科海南红豆Ormosiaglaberrima 乔木或灌木 高3 18米 叶为羽状复叶 小叶7片 薄革质 长12 15厘米 宽约4厘米 圆锥花序顶生 花冠粉红而带黄白色 各瓣均具爪 旗瓣基部有角质耳状体2枚 荚果 果瓣厚木质 成熟时褐色 无毛 种子红色 生于低海拔至中海拔森林中 常见 分布于广东 海南 豆科黄槐Cassiasurattensis 小乔木 高5 7米 双数羽状复叶 叶柄及最下2 3对小叶间的叶轴上有2 3枚棍棒状腺体 小叶14 18枚 长椭圆形或卵形 长2 5厘米 宽1 1 5厘米 先端圆 微凹 基部圆 常偏斜 背面粉绿色 有短毛 总状花序生于枝条上部的叶腋 长5 8厘米 花黄色或深黄色 长1 5 2厘米 雄蕊10 全部发育 下面的2 3枚雄蕊的花药较大 子房有毛 荚果条形 长7 10厘米 宽0 8 1 2厘米 种子间微缢缩 先端有喙 全年开花结果 我国东南部极常栽培 印度 锡兰 印度尼西亚 菲律宾 大洋洲也有 为庭院栽培植物 遍地黄金Arachissp 杜鹃花科杜鹃 映山红 Rhododendronsimsii 落叶灌木 高2米左右 分枝多 枝条细而直 有亮棕色或褐色扁平糙伏毛 叶纸质 卵形 椭圆状卵形或倒卵形 春叶较短 夏叶较长 长3 5厘米 宽2 3厘米 顶端锐尖 基部楔形 上面有疏糙伏毛 下面的毛较密 叶柄长3 5毫米 密生糙伏毛 花2 6朵簇生枝顶 花萼长4毫米 5深裂 有密糙伏毛和睫毛 花冠蔷薇色 鲜红色或深红色 宽漏斗状 长4 5厘米 裂片5 上方1 3裂片里面有深红色斑点 雄蕊10 花丝中部以下有微毛 子房有密糙伏毛 10室 花柱无毛 蒴果卵圆形 长达8毫米 有密糙毛 广布于长江流域各省 东至台湾 西达四川 云南 杜鹃花科锦绣杜鹃Rhododendronpulchrum 常绿灌木 高达2米 分枝稀疏 幼枝密生淡棕色扁平伏毛 叶纸质 二型 椭圆形至椭圆状披针形或矩圆状倒披针形 长2 5 5 6厘米 宽8 18毫米 顶端急尖 有凸尖头 基部楔形 初有散生黄色疏伏毛 以后上面近无毛 叶柄长4 6毫米 有和枝上同样的毛 花1 3朵顶生枝端 花梗长6 12毫米 密生稍展开的红棕色扁平毛 花萼大 5深裂 裂片长约8毫米 边缘有细锯齿和长睫毛 外面密生同样的毛 花冠宽漏斗状 口径约6厘米 裂片5 宽卵形 蔷薇紫色 有深紫色点 雄蕊10 花丝下部有柔毛 于房有密糙毛 花柱无毛 蒴果矩圆状卵形 长约8毫米 有糙毛和宿存萼 各地栽培 据说原产我国 但未见野生 杜英科水石榕ElaeocarpushainanensisOliv 常绿小乔木 枝条无毛 叶聚生枝顶端 狭披针形或倒披针形 长7 15厘米 宽1 4 2 8厘米 边缘密生浅小牙齿 总状花序腋生 比叶短 苞片大 宿存 宽卵形 花大 白色 萼片披针形 花瓣倒卵形 顶端细裂 裂片丝状 雄蕊多数 顶孔开裂 顶端有芒状突起 子房无毛 核果纺锤形 无毛 分布于广东 云南 生丘陵或山地谷中 椴树科 椴树科布渣叶H 2 58Microcospaniculata 灌木或小乔木 高3 12米 树皮灰黑色 叶纸质 卵形或卵状长圆形 长8 18厘米 宽4 8厘米 托叶线状披针形 花序大 顶生或生于上部叶腋内 花淡黄色 萼片5 披星状毛 花瓣5 雄蕊多数 离生 子房近球形 无毛 黑褐色 柱头锥状 核果近球形或倒卵形 黑褐色 我国南部常见植物之一 树皮纤维可编绳索 番荔枝科假鹰爪DesmoscochinchinensisLour 直立或攀援灌木 枝粗糙 灰白色 叶薄革质 矩圆形或椭圆形 长4 13厘米 宽2 5厘米 叶背粉绿色 花黄白色 直径3 6厘米 花瓣6 2轮 镊合状排列 药隔顶部截形 心皮多数 柱头2裂 果串珠状 长2 5厘米 分布于我国南部各省区的旷地 荒野和山谷 越南 马来西亚 印度也有 茎皮纤维可制绳索 根叶有祛风健脾 镇痛之效 番荔枝科紫玉盘Uvariamacrophyllavar microcarpa 直立或藤状灌木 高约2米 全株生星状毛 叶革质 长10 23厘米 宽5 11厘米 花与叶对生或腋生 紫红 直径2 5 3 5厘米 花瓣覆瓦状排列 果卵圆形或短圆柱状 长2 5 3 8厘米 暗紫褐色 分布于广东 广西和海南的山地疏林或灌木丛中 越南也有分布 茎皮纤维可织麻袋 根药用于镇痛 止呕 治风湿 叶可止痛消肿 防已科粪箕笃StephanialongaLour 缠绕藤本 长1 4米 枝革质 有条纹 叶纸质或膜质 互生 三角状卵形 长3 9厘米 宽2 6厘米 全缘而背卷 掌状脉 花单性 雌雄异株 雄花序伞状至聚伞状 雄花萼片8 花瓣4 雌花序较粗壮 雌花萼片4 花瓣4 核果长5 6毫米 宽4 5毫米 成熟时红色 分布于广东和广西 生于村边或旷野的灌丛中 全草药用 有清热 利尿之效 橄榄科乌榄Canariumpimela 常绿乔木 高10 16米 单数羽状复叶 长30 60厘米 小叶15 21 矩圆形或卵状椭圆形 长5 1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