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分析研究.doc_第1页
污染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分析研究.doc_第2页
污染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分析研究.doc_第3页
污染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分析研究.doc_第4页
污染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分析研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污染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分析研究1. 如著名的美国love运河事件,英国Loscoe事件,荷兰Lekkerker事件等 英文文献2. 样品分析1监测因子的选择2分析方法3. 检测结果汇总与初步评价4. 目前我国已颁布的有关土壤环境质量的标准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和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工业企业土壤环境质量风险评价基准(HJ/T25-1999).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主要适用于农田,蔬菜地,茶园,果园,牧地,林地,自然保护区等地的土壤,且有机污染物种类较少,仅有六六六和滴滴涕两类。工业企业土壤环境质量风险评价基准。5. 2.2分析项目与分析方法6. 土壤背景值7. 1.22土壤样品中污染物的化学分析8. 2.2土壤基本理化性质.。9. 我省土壤环境质量现状已摸清。近日,记者自省环境监测中心站获悉,我省2006年启动的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已完成土壤样品采集及分析。目前,该站正在编写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土壤污染日益严重。“七五”以来,我省缺乏这方面的调查和研究,土壤污染总体情况不清、原因不明。2006年,为摸清全省土壤环境质量现状,我省按原国家环保总局要求,启动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省环保局成立土壤调查专班,调查任务由省环境监测中心站承担,同时聘请9名土壤学界的知名学者指导调查。据悉,此次土壤调查涉及监测项目130余项,包括土壤理化性质、无机污染物、有机污染物等。土壤采样点全部应用GPS精确定位,样品采集严格按照国家土壤样品采集规范及湖北省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实施方案要求进行。我省确定土壤采样普查点位1485个,背景点位223个,共收集2127个土壤样品。2008年10月底,土壤样品的分析全部完成,获得111775个有效数据。全部土壤样品已收入样品库,并建立了样品档案。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站长张文漫表示,完成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对我省制定土壤污染防治对策、做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奠定了基础。(杨念明、肖锐敏、万文杰相关消息10 土壤标准分级:一级标准 为保护区域自然生态,维持自然背景的土壤环境质量的限制值。二级标准 为保障农业生产,维护人体健康的土壤限制值。三级标准 为保障农林业生产和植物正常生长的土壤临界值。 土壤环境质量分类:根据土壤应用功能和保护目标,划分为三类:类主要适用于国家规定的自然保护区(原有背景重金属含量高的除外)、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茶园、牧场和其他保护地区的土壤,土壤质量基本 保持自然背景水平。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农田、蔬菜地、茶园、果园、牧场等土壤,土壤质量基本上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害和污染。类主要适用于林地土壤及污染物容量较大的高背景值土壤和矿产附近等地的农田土壤(蔬菜地除外)。土壤质量基本上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害和污染。11土壤采样流程:1布点:按照土壤类型和作物种植品种分布,按土壤肥力高、中、低分别采样。一般150-300亩(不同地区可根据情况确定)采取一个耕层混合样,每个示范村的主要农作土种至少采集3-4个混合农化土样。采样点以锯齿型或蛇型分布,要做到尽量均匀和随机。应用土壤底图确定采样地块和采样点,并在图上标出,确定调查采样路线和方案。2采样部位和深度:根据耕层厚度,确定采样深度,一般取样深度0-20厘米。3采样季节和时间:骨干农化土样采集地点及时间,尽量与第二次土壤普查时的土壤骨干农化样所代表的土壤区域一致,以便比较土壤养分前后的变化。土样采集时间也以第二次土壤普查时的土壤骨干农化样采集时间一致。如无法查知第二次土壤普查采集时间的,则统一在秋收后冬播施肥前采集。4采样方法、数量:农化土样采用多点混合土样采集方法,每个混合农化土样由20个样点组成。样点分布范围不少于3亩(各地可根据情况确定)。每个点的取土深度及重量应均匀一致,土样上层和下层的比例也要相同。采样器应垂直于地面,入土至规定的深度。采样使用不锈钢、木、竹或塑料器具。样品处理、储存等过程不要接触金属器具和橡胶制品,以防污染。每个混合样品一般取1kg左右,如果采集样品太多,可用“四分法”弃去多余土壤。5样品编号和档案纪录:做好采样记录:土样编号、采样地点及经纬度、土壤名称、采样深度、前茬作物及产量、采样日期、采样人等。12. 土壤污染是由于工业生产导致的具有生理毒性的物质或过量的植物营养元素进入土壤而导致土壤性质恶化和植物生理功能失调的现象。土壤处于陆地生态系统中的无机界和生物界的中心,不仅在本系统内进行着能量和物质的循环,而且与水域、大气和生物之间也不断进行物质交换,一旦发生污染,三者之间就会有污染物质的相互传递。作物从土壤中吸收和积累的土壤营养成分分析污染物常通过食物链传递而影响人体健康。土壤环境状况不仅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发展,而且直接关系到农产品安全和人体健康。保护土壤生态环境质量,已成为人类社会生存延续的基本问题,受到全世界的关心和瞩目。我中心根据美国环境保护署方法、中国国家标准、环境保护标准、农业标准和林业标准建立了土壤测试的综合能力,可以提供土壤污染物测试、农业土壤成分测试、以及相关采样服务。 土壤检测服务项目序号检测项目检测项目指标1土壤营养成分分析有机质、铵态氮、硝态氮、磷、钾、钙、镁、硫、铁、铜、锰、锌、硼、酸碱度、交换性酸、钙镁比、镁钾比。通过土壤营养成分检测,为种植业的土壤鉴定、农作物施肥提供可靠的依据。包括各种农作物、林木、果树、药用和观赏等植物的栽培。有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作物、绿肥作物、饲料作物、牧草、花卉等园艺作物。2土壤有机物分析总石油类烃、苯系物、挥发性有机物、半挥发性有机物、苯酚类、多环芳烃、多环芳烃(低浓度)、苯并(a)芘、邻苯二甲酸酯、有机氯农药(六六六、滴滴涕)、有机磷农药、多氯联苯3重金属元素分析锑、砷、铍、镉、铬、铜、铅、镍、硒、银、铊、锌、汞土壤金属元素的形态分析4其它金属元素分析铝、钡、钴、锰、钼、钍、铀、矾、铋、钙、铁、锂、镁、钾、硅、钠、锶、锡、钛、硼、其它元素5化学分析pH值、水分、氟化物、有机质、腐殖质、全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铵氮、碱解氮、全磷、水解性总酸度、氰化物、碳酸钙、碳酸盐、水溶性盐分、盐碱度、盐分等13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技术规程加入时间:2011-12-26lzsnks点击:207 土壤样品(简称土样)的采集与处理,是土壤分析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分析结果的正确与否。因此必须按正确的方法采集和处理土样,以便获得符合实际的分析结果。 一、土样的采集 分析某一土壤或土层,只能抽取其中有代表性的少部份土壤,这就是土样。采样的基本要求是使土样具有代表性,即能代表所研究的土壤总体。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可有不同的采样方法。 (一)土壤剖面样品 土壤剖面样品是为研究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质和发生分类。应按土壤类型,选择有代表性的地点挖掘剖面,根据土壤发生层次由下而上的采集土样,一般在各层的典型部位采集厚约l0厘米的土壤,但耕作层必须要全层柱状连续采样,每层采一公斤;放入干净的布袋或塑料袋内,袋内外均应附有标签,标签上注明采样地点、剖面号码、土层和深度。 (二)耕作土壤混合样品 为了解土壤肥力情况,一般采用混合土样,即在一采样地块上多点采土,混合均匀后取出一部份,以减少土壤差异,提高土样的代表性。 1、采样点的选择 选择有代表性的采样点,应考虑地形基本一致,近期施肥耕作措施、植物生长表现基本相同。采样点520个,其分布应尽量照顾到土壤的全面情况,不可太集中,应避开路边、地角和堆积过肥料的地方。 2、采样方法:在确定的采样点上,先用小土铲去掉表层3毫米左右的土壤,然后倾斜向下切取一片片的土壤(见图1)。将各采样点土样集中一起混合均匀,按需要量装入袋中带回。 (三)土壤物理分析样品 测定土壤的某些物理性质。如土壤容重和孔隙度等的测定,须采原状土样,对于研究土壤结构性样品,采样时须注意湿度,最好在不粘铲的情况下采取。此外,在取样过程中,须保持土块不受挤压而变形。 (四)研究土壤障碍因素的土样 为查明植株生长失常的原因,所采土壤要根据植物的生长情况确定,大面积危害者应取根际附近的土壤,多点采样混合;局部危害者,可根据植株生长情况,按好、中、差分别取样(土壤与植株同时取样),单独测定,以保持各自的典型性。 (五)采样时间 土壤某些性质可因季节不同而有变化,因此应根据不同的目的确定适宜的采样时间。一般在秋季采样能更好地反映土壤对养分的需求程度,因而建议在定期采样时在一年一熟的农田的采样期放在前茬作物收获后和后茬作物种植前为宜,一年多熟农田放在一年作物收获后。不少情况下均以放在秋季为宜。当然,只需采一次样时,则应根据需要和目的确定采样时间。在进行大田长期定位试验的情况下,为了便于比较,每年的采样时间应固定。 二、土样的数量 一般1公斤左右的土样即够化学物理分析之用,采集的土样如果太多,可用四分法淘汰。四分法的方法是:将采集的土样弄碎,除去石砾和根、叶、虫体,并充分混匀铺成正方形,划对角线分成四份,淘汰对角两分,再把留下的部份合在一起,即为平均土样,如果所得土样仍嫌太多,可再用四分法处理,直到留下的土样达到所需数量(1公斤),将保留的平均土样装入干净布袋或塑料袋内,并附上标签。 一)风干处理 野外取回的土样,除田间水分、硝态氮、亚铁等需用新鲜土样测定外,一般分析项目都用风干土样。方法是将新鲜湿土样平铺于干净的纸上,弄成碎块,摊成薄层(厚约2厘米),放在室内阴凉通风处自行干燥。切忌阳光直接暴晒和酸、碱、蒸气以及尘埃等污染。 (二)磨细和过筛 1、挑出自然风干土样内的植物残体,使土体充分混匀,称取土样约500克放在乳钵内研磨。 2、磨细的土壤先用孔径为1mm(18号筛)的土筛过筛,用作颗粒分析土样,(国际制通过2mm筛孔)反复研磨,使1mm的细土全部过筛。粒径1mm的未过筛石砾,称重(计算石砾百分率)后遗弃。 3、将1mm的土样混匀后铺成薄层,划成若干小格,用骨匙从每一方格中取出少量土样,总量约50克。仔细拣出土样中的植物残体和细根后,将其置于乳钵中反复研磨,使其全部通过孔径0.25mm(60号筛)的土筛,然后混合均匀。 经处理的土样,分别装入广口瓶,贴上标签。14 编辑本段土壤分析的分类土壤化学分析主要是测定土壤的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和某些性质。常见的测定项目有:土壤矿质全量测定(即测定硅、铝、铁、锰、钛、磷、钾、钠、钙、镁的含量),土壤活性硅、铝、铁、锰含量测定,土壤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的测定,土壤有效养分(铵态氮、硝态氮、有效磷和钾)含量测定,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和有效性微量元素(铁、硼、锰、铜、锌和钼)含量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测定,以及土壤酸碱度、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土壤交换性盐基的组成的测定等。其中土壤矿质全量、有机质含量、全氮量、有效养分含量、土壤酸碱度、阳离子交换量和交换性盐基组成等是必须进行测定的项目,故称土壤常规分析。其他测定项目则可根据分析目的取舍。20世纪3040年代兴起的土壤测试,也可列入土壤化学分析范畴。 土壤化学分析方法很多,经典的方法有重量法、容量法和比色法。现代实验室多采用自动化、半自动化仪器进行土壤常规分析。这种实验室通常由4个系统组成:样品半自动粉碎系统;样品半自动提取系统;由自动分析仪或流动注射分析仪、原子吸收火焰发射光谱仪、pH自动分析仪和碳氮自动分析仪等组成的自动分析系统;中央数据处理系统。土壤矿质全量分析常用能量色散 X射线能谱法或带电粒子活化分析仪或中子活化分析仪进行。采用此法,土壤样品无需经任何处理即可直接测定,从而避免了因化学处理而造成土壤样品中成分的损失或杂质的掺入及对土壤样品的稀释作用等缺陷。 土壤物理分析主要测定土壤中物质存在状态、运动形式以及能量的转移等。常见的测定项目有:土壤含水量、土水势、饱和和非饱和导水度、水分常数、土壤渗漏速度、土壤机械组成、土壤比重和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土壤结构和微团聚体、土壤结持度、土壤膨胀与收缩、土壤空气组成和呼吸强度、土壤温度和导热率、土壤机械强度、土壤承载量和应力分布以及土壤电磁性等。 土壤物理分析除经典方法外,多借助现代化仪器进行,如应用水银注入测孔仪测定土壤结构(孔径可小至5纳米);应用磨片、光学技术及扫描电镜测定土壤结构的微域变化;应用带有电子计算机的中子-射线联用仪在田间直接测定土壤水分和土壤比重;应用气相色谱仪和三轴剪力仪分别测定土壤空气组成和土壤力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