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公共营养师三级技能笔记(第六章)第六章 社区营养管理和营养干预 一、营养与健康信息收集 1杜区人群营养与健康信息调查的常用方法 (1)收集现有的统计资料。 (2)访谈。 (3)专题讨论。 (4)调查问卷。 2健康信息表格的设计原则健康信息表格的设计原则是:数据真实可靠,不断更新,发现问题及时处理。3社区卫生工作的技巧 在社区卫生工作中通常可以通过健康档案、经常性工作记录、统计报表和专题调查收集到大量数据。 4资料信息的分类 (1)人口调查资料。 (2)膳食营养调查资料。 (3)健康资料。 (4)经济状况。 (5)文化教育程度。 (6)宗教信仰。 (7)生活方式。 (8)供水情况。 二、营养与健康档案建立与管理 1个人健康信息和档案主要内容 (1)基本资料: 1)人口学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教育程度、职业、婚姻状况、民族、家庭关系、社会经济状况、宗教信仰、身份证号及家庭住址等。 2)健康行为资料。包括吸烟、酗酒、滥用药物、饮食习惯、运动、精神状态评价等。 3)生物学基础资料。指体重、血压、血型等指标。 4)临床资料。如主诉、现病史、过去史、家族史。(药物过敏、月经生育史等)、各种检查结果、心理评估等资料。 (2)问题目录。所记录的问题指的是过去影响过;现在正在影响或将来遥远影响病人健康的异常情况。,可以是明确的或不明确的诊断,可以是无法解释的症状、体征或实验室检查结果,也可以是社会、经济、心理、行为问题(如失业、丧偶等)。分主要问题目录和暂时性问题目录前者多指慢性问题以及尚未解决的问题。 (3)问题描述及问题进展记录。问题描述即将问题表中的每,问题依序号顺序逐一以“SOAP”的形式进行描述。若某一问题有更进一步的诊断名称时,则将该问题更正,并将最新资料添人各问题SOAP内;如在追踪中夏霾笼问题,则在进展记录中添加新的问题及编号。 (4)病情流程表。以列表的形式描述病情(或其他问题)在一段时间内的变化情况,包括症状、体征、检验、用药、行为等的动态观察。 2计量和计数的概念 (1)计量资料。是指对每个观察单位用定量方法测定某项指标数值的大小而得到的资料,一般有单位为有序变量,如身高(cm)、体重(ks),血压(mmHg)等。 (2)计数资料。是指将观察单位按某种属性或类别分组,然后清点各组观察单位个数所得的资料,一般没有单位为无序变量,如调查某人群的营养缺乏病的情况。缺铁性贫血的人数、患骨质疏松的人数等。 3发病率、患病率的概念及计算 (1)发病率的概念及计算方法。发病率是指定时期内某特定人群中某种疾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计算公式为: 一定时期某人群中某病例新病例数发病率= k 同期暴露人口数(2)患病率的概念及计算方法。患病率亦称现患率、流行率。患病率是指在特定时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数所占的比例,计算公式为: 特定时期某人群中某病例旧病例数患病率= k 同期观察人口数三、营养干预方案设计和实施1社区营养干预的内容社区营养干预的内容包括在:提高社区人群的营养、改善膳食结构、预防和控制营养不良。 2社区营养干预的步骤和方法 (1)社区诊断。社区诊断是通过社区咨询;收集现有资料、专题小组讨论和深度访谈等定性研究方法以及问卷调查等收集社区资料并进行分析,了解需要优先解决的卫生问题、健康问题、资源问题等,了解干预的可行性和障碍、主要策略以及如何开始等。 (2)制定目标: 总目标;分目标。 (3)确定目标人群: 一级目标人群:指建议健康行为改变的实施对象,即受影响最大或处于该营养问题的高危人群。 二级目标人群:措对一级目标人群有重要影响(如能激发、教育、支持和加强,-级目标人群的信念和行为)的人,如卫生保健人员、家庭成员等。 三级目标人群:包括决策者、领导、提供资助者等。 分类列出目标人群:包括年龄分类(婴幼儿、学龄儿童、青少年、孕妇、乳母、老年人)、职业分类(工人、农民等)、经济水平(低收人、中等收入、高败入)、民族、文化程度(文盲、小学、初中、高,专、大学本科及以上)、居住情况(移居、定居)等。 (4)设计和选择营养干预计划 3干预方案的设计原则 (1)考虑营养问题的重要程度。在选择社区营养干预措施肘,要优先考虑解决重要营养问题韵干预措施。 (2)考虑对懈决营养问题的作用大小。干预措施最重要的选择标准是所选择的措施能否在解决营养问题中发挥最佳的作用。 (3)考虑实施干预的难易程度、参与性和成本效益以及对于预措施评估的难易程度和可持续发展等。 4干预方案的设计类型 营养干预试验设计的类型在研究层面上常采取随机对照方案和类实验设计方案。、第六章 社区营养管理和干预第一节 营养与健康信息的收集 一、专项调查表编制 1调查表编制的基本原则 (1)相关性。即表格中所有的问题都应与调查研究的主题有关,否则会产生大量的无效信息,干扰对调查结果的分析。 (2)客观性。即所有的问题都不允许带有调查者的某种主观倾向和暗示,应能够让被调查者做出真实的回答。 (3)适宜性。即表格所设计的问题的内容、用语均能为被调查者接受和理解,避免使用专业术语来提问,要通俗易懂。 (4)全面性。即表格问题的设计应完全对应于研究框架,各个变量的选择准确且无缺失,所有需要在调查中了解的信息都要在调查表中反映出来。同时,在封闭性问题中给出的答案应包括所有的可能回答。 (5)设计合理性。表格中一个问题转到另一个问题时,应注意逻辑关系。询问的问题应从一般到个别、从容易到困难。 (6)可比性。如果想将本调查与其他调查结果相比较,应该考虑其他调查中提出的问题是否与表格中的问题相呼应。 2调查表的分类 调查表根据调查内容和具体需要可分为一览表和单一表两种。 一览表是将许多调查单位(如一户、一班级、一村)同时列在一个表上,这种表格用于调查项目较少的调查。单一表是每一调查单位填写一份调查表。这种表可容纳较多的调查项目。但要注意,一份单一表不只限于一张表,如果调查项目多,可由若干张组成一份单一表。单一表的优点是便于整理,不易出差错,是专题调查研究常用的一种调查表。调查表按填写方式不同,又可分为询问调查表和自填调查表两种。 3调查表的内容 一般调查表均包括几个部分,即调查表名称、封面信、指导语、被调查者基本情况、主体问题、答案、编码、作业证明记载等。 (1)封面信。 写给被调查者的短信,它的作用在于向被调查者介绍和说明调查者的身份、调查内容、调查目的和意义等,一般印在问卷表的封面或封二。封面信的篇幅宜短不宜长,200300字最好。虽然它的篇幅短小,但在问卷调查过程中却有特殊的作用。研究者能否让被调查者接受调查,并使他们认真如实地填写问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封面信的质量。 在封面信中,首先要说明调查者的身份,除写清单位或组织外,最好还能附上单位的地址、电话号码、邮政编码、联系人姓名等,这样能够体现调查的正式性,消除被调查者的疑虑。 其次,要说明调查的大致内容和进行这项调查的目的。对调查内容既不能含含糊糊避而不谈,也不能过于详细地谈。 最后要说明调查对象的选取方式和对调查结果保密的措施。此外,在信的结尾处,一定要真诚地感谢被调查者的合作与帮助。 (2)指导语。指导语即用来指导被调查者填写问卷的一组说明,它的作用与仪器的使用说明相似。有些指导语集中在封面之后并标有“填表说明”的标题,其作用是对填表的方法、要求、注意事项等作一个说明。 (3)主体问题。从形式上看,可分成开放式问题封闭式问题和量表应答式问题从内容看,问卷中的问题可分成三类,第一类是有关行为或事实的问题,比如“您上周看了几次病”等。第二类是有关态度、意见、看法方面的问题,比如“您认为选择医院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您是否赞成患者选择医生”等。第三类是有关被调查者个人背景资料的问题,如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况、收入、家庭人口等。 1)开放式问题。这是一种不提供可选择的答案,让应答者自由的用自己的语言来答或解释有关想法的问题类型。研究者没有对应答者的选择进行任何限制,要做的就是尽量把应答者的原话记录下来,缺点是对回答者要求高,费时,且囱答率低和统计分析困难。 2)封闭式问题。这是一种需要应答者从一系列应答项中做出选择的问题,根据应答项的多少又可以分为两项式问题和多项式问题。设计者提出问题后,提供被选择的答案,让回答者在其中选择。它的主要优点是:容易回答、省时,且便于统计分析,但有时不能得到全部答案。目前的调查表多采用封闭式问题为主。 在表达问题时应该语句简洁、通俗易懂。问题的内容具体、清晰、双重或多重含义。问题设计者应立场中立,客观谨慎,避免暗示效应。问题的数量和调查表的长度要适中,通常以20min内完成为宜,最多不超过30min。问题的排列原则:一般将简单问题放在前面,复杂难答问题放在后面;同类问题和有关联的问题放在一起;引起被调查者兴趣的问题放在前面,容易引起他们紧张或产生顾虑的放在后面;般先问行为方面的问题,再问态度、意见和看法的问题;开放式问题放在调查表的最后面。 (4)答案。答案的设计除了要与问题一致外,还要注意做到答案具有穷尽性和互斥性。穷尽性是指答案要包括所有可能的情况。如果无法列举所有答案,常在主要答案上“其他”之类的答案,以作补充。 几种封闭式问题答案设计的基本格式:1)填空式;2)二项选择式;3)多项选择式;4)排序式(让被调查者对列出的答案进行排序,以了解题目对某些事情重要性的看法);5)尺度式(将答案分成两个极端,中间分成若干个等距离线段,要求回答者在适当位置上打“X”) 4调查表的修改 任何调查问卷都不可能一次设计成功,往往要经过若干次修改。应先将设计好的初稿用于一次预调查,而不能直接将它用于正式调查,这在问卷设计过程中至关重要。因为问卷设计中所出观的任何一点不足或缺陷,将在调查得到的问卷资料中留下难以弥补的损失。在正式调查前预调查对任何缺陷和遗漏都可以随时得到纠正和弥补,所以问卷初稿必须经过试用和修改后才能用于正式调查。 5社区居民住户调查表编制 (1)工作准备。第一步工作是要了解调查目的,然后要做一定的探素性工作。先摸摸底,熟悉和了解一些基本的情况,以便对各种问题的提法和可能的回答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设计者针对要调查的问题,自然地、随便地与各种对象交谈,并留心观察他们的特征、行为和态度。通过交谈,常常可以避免在设计问卷时,出现许多含糊的问题,可以避免设计出不符合客观实际的回答来。 准备纸张、卡片、铅笔、橡皮、签字笔、尺子。 (2)工作程序: 程序1表头设计 程序2封面信设计 程序3调查表初稿设计 第1步,根据探素性工作所得到的印象和认识,把每一个问题写在一张卡片上。 第2步,根据卡片上问题的主要内容,将卡片分成若干堆。即把询问相同事物的问题卡片放在一起。 第3步,在每一堆卡片中,按合适的询问顺序将卡片前后排序。 第4步,根据问卷整体的逻辑结构排出各堆卡片的前后顺序,使卡片联成一个整体。 第5步,从应答者阅读和填答问题是否方便、是否会形成心理压力等角度,反复检查问题前后顺序及连贯性,对不当之处逐一调整和补充。 程序4调查表初稿的检验 (1)客观检验法。问卷初稿设计好后,不能直接将它用于正式调查,而必须通过预调查,对问卷初稿进行试用和修改,以便发现和修改问卷中的问题,如用词是否恰当、涵盖内容是否充分等。客观检验法的具体做法是将问卷初稿打印若干份(一般为30100份),然后在正式调查的总体中抽取(随机或不随机均可)一个小样本;用这些问卷初稿对他们进行调查。最后认真检查和分析试调查的结果,从中发现问题和缺陷并进行修改。检查和分析应注意以下几点: 1)回收率。如果回收率较低,比如在60%以下那么说明问卷设计有较大问题,但问卷回收率较高,也不能说明问卷没有问题。 2)有效回收率。即扣除各种废卷后的回收率。回收的废卷越多,说明填答完整的越少,这也就意味着问卷初稿中的问题越多。 3)填写错误。填写错误有两类,一类是填答内容的错误,即答非所问,这是由于对问题含义不理解或误解造成的。对于这种情况,一定要仔细检查问题的用语是否准确、清晰,含义是否明确、具体。另一类是填答方式的错误,这主要是由于问题形式过于复杂或指导语不明确等原因所致。 4)填答不全。填答不全的情形主要有两类,一是问卷中某几个问题普遍未作回答,二是队某个问题开始,后面部分的问题都未回答。对于前一种情况,要仔细分析,找出原因,然后改进;对于后一种情况,则要仔细检查造成中断的那部分问题,分析出回答者“卡壳”酶原因。 (2)主观评价法。主观评价法的具体做法是将设计好的问卷初稿复印若干份(310份),分别送给该研究领域的专家,请他们阅读和分析问卷初稿,并根据他们的经验和对问卷的评沦,进行修改,才能把问卷用于正式调查中。 程序5编码和设计小样 程序6检查并印制 二、综合信息调查表的编制 1综合信息调查表的内容 1)综合信息内容。综合信息内容包括i基本情况、健康状况、疾病史、家族健康史、个人膳食习惯、相关行为和运动量等。 2)基本信息与膳食信息。个人基本信息指姓名、年龄、身高;体重等描述个人基本状况的资料;膳食信息如前所述,是描述食物摄入喜厌、频率的资料。 3)行为信息。行为信息分为不健康行为和健康行为。行为调查表的设计原则有以下几点: 调查表中所列项目的含义、定义、标准必须明确,不致使人误解,以保证结果统一。 调查表中所列项目内容在资料统计分析时要求既能定性,又能定量。 调查表中所列项目的用词应简明扼要,令被调查者易于理解,易于回答l 调查表中提出的问题要求应尽可能确切、针对性要强。 调查表中列出的项目应避免带有诱导性的提问,或强制性的提问,以免使所获的资料、信息出现偏倚,或令被调查者反感,使所获得的资料、信息失真。行为调查表的设计与一般调查表一样,其结构包括封面信、填表说明,和问题三部分。 匀遗传信息。许多疾病的发生都与遗传因素有关,在设计时耍注意对涉及个人或家庭隐私的问题的处理,以获取准确的信息。 5)健康状况信息。此部分常包括个人疾病史(如为女性还包括生育史)、家族疾病史、近期体检信息及生化指标。 2调查表的修订 调查表制定好以后只是初稿,要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逐一对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和修改,最后才能定稿。在对修改后的问卷进行印制的过程中,同样要十分小心和仔细,无论是版面安排上的不妥,还是文字上、符号上的印刷错误,都将直接影响到最终的调查结果,只有经过了试用和修改,并对校样反复检查后,才能把问卷送去印刷,并用于正式调查中。 3居民营养健康信息调查表编制方法 (1)工作准备: 确定调查主题 确定变量 探素性工作(“社区居民住户调查表编制”的工作准备) (2)工作程序: 程序1确定表头 程序2设计封面信 程序3确定测量变量和分类 根据确定的测量变量,将每个变量转化成问句,设计好答案,写在一张卡片上。考虑到人力,物力,营养资料的收集使用3天24h膳食田顾法,使用通用的调查表。 然后根据卡片上问题的主要内容,将卡片分成几类:人口学资料、膳食资料、健康资料、体检资料,每一类资料所有问题的卡片放在一起。 程序4设计调查表初稿 1)每一堆按照合适的顺序将卡片排序。 2)根据问卷整体的逻辑结构排出各堆的前后顺序,使卡片连成一般是人口学资料在调查表的最前面,然后是营养调查库,最后是健康状况调查表。 3)对问题出前后顺序和连贯性进行检查和调整。 4)把调整好的问题卡片依次写到纸上,并加上题目、说明和指导语,编码,形成调查表初稿。 程序5修订 找3050个调查对象试用,看一下调查员是否容易提问和解释、调查对象能否理解、答案的完整性和真实性等。把调查表初稿发给营养专家和社会学专家,征求他们的意见,根据预调查结果和专家意见进行调查,最后定稿。 程序6调查表格式设计 三、社区基本资料的收集 1社区基本资料收集 (1)工作准备: 了解社区基础资料包括哪些信息。 确定基础资料的来源。有两种方法可以得到居民基本资料。首先是二手资料的获得,其次是从调查资料获得整体资料。 设计并打印出记录用的表格。 准备好记录笔,最好带两支,以防记录中笔出现问题。 若第一次上门采访调查,需备介绍信。 (2)工作程序: 程序1登门拜访 在在约定的时间到达资料收集地点,最好提前10min。找到联系人,进行自我介绍,并呈上单位介绍信。 程序2说明目的 程序3整体资料 若受访者提供整体资料,根据事先设计好的表格,把需要的数据从获得的资料上抄写上去。或由受访者口述回答整体数据问题。为了准确,征得同意后,可用录音笔记录。 程序4个体资料 一些时候,社区不能提供整体资料,则需要到居民家中人户调查,然后再总结分析数据。 程序5核查数据 填写完后对数据进行检查、核对,看是否收集齐全,年代、名称、数据等填写是否正确。向联系人致谢、道别。 程序6资料的整理,分析和报告 第二节 营养与健康档案建立和管理一、 个人健康档案的建立1个人健康档案的建立方(1)健康数据的收集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收集。1)利用现存资料。 2)经常性工作记录。比如医院的病例记录、卫生监测记录。3)社区调查。4)健康筛查。 (2)资料的核查和录入。(3)资料的管理。 (哟资料的保存。 2个人健康档案建立 (1)工作准备准备计算机、个人健康信息调查表和信息数据。 (2)工作程序: 程序1收集社区人群的健康信息并进行整理 程序2文本档案的建立 1)文本档案录入。 2)文件的排列与编号。组合在同一案卷内的档赛文件,应当按顺序排列起来,使之系统化。排列卷内的文件时,要求保持档案文件之间的联系并具有条理性,同时要给每一份卷内的档案文件以固定的位置。排列社区的档案文件可以按时间、地区、人名的姓氏笔画或拼音字母顺序排列。 排列好之后,进行统一编号,用来固定案卷中每份文件的位置。为方便查找,除设计好档案编号外,还可按英文字母顺序编写个人健康档案的姓名索引。 3)档案的装订。 程序3档案目录的编制 将已经排列完毕并编好号的档案登人档案目录的工作,称为编制档案目录。通常是一个社区一个年度的案卷编制一本目录。目录的项目主要有:案卷的顺序号、名称、起止日期、备注。案卷目录全部登记好后,应该加上封皮和封底,装订成册。 程序,4档案保存 社区健康档案的管理一般以家庭为单位,每一个家庭拥有一个档案袋,上面标明家庭档案编号,内装有家庭健康档案及其所有成员的个人健康档案。各社区卫生服务站(点)应备有专门的档案柜,将所有的家庭档案袋按编号顺序存放在档案柜内,保证安全完好。 1)档案的排放。在一个档案柜内同时存放多个档案时,不得混插排放。档案在柜架内的排放次序,应先左后右,先上后下。对于一个柜架来说,起始卷号在架的左上角,终止卷号在架的右下角。在每;排柜架靠近主通道的一端,在适当高度位置统一贴上字体工整醒目的标签,写明该排柜架所存放档案的名称、案卷起止号等, 2)温湿度的调节。档案在存放过程中应注意对室内温湿度的调节,不适宜的温湿度,特别是高温高湿,会加快纸张水解和字迹褪变的速度,增大有害气体和灰尘的吸附能力,招致害虫的滋生和霉菌的蔓延,这都会给档案造成严重的危害,一般温度控制在1424,相对湿度为4560。 3)防虫措施。 程序5电子档案的建立 将文本的档案变成电子档案,将使档案能被更好地保存和更方便人们用来分析和利用。1)数据录入。新建一个Excel文档,依次选取单元格分别输入字段名中的“姓名、性别、身高、体重、是否患高血压”等调查的内容,表格和项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和删减。 2)数据的储存。数据的录入参照有关书中资料输入和数据库建立的章节。注意做好数据静份工作,并定期对计算机进行查杀病毒工作。 程序6建立健康档案的查询方法 文件档案:一般是在建立个人及其家庭健康档案的同时,发放居民一张医疗卡,上面注刃家庭健康档案和个人健康档案的编号。根据卡片上提供的编号找出所需的档案袋,并阅读个人及其家庭健康档案,以获得关于个人、家庭及社区健康问题的基本印象。 电子档案:按照编号方式查找,可以查找到每个人的具体档信息。 二、计算人群营养缺乏病发生率和患病率 1人群基本资料的百分比和营养缺乏病患病率的计算(1)工作准备。经常性资料是各有关部门收集、掌握的常规资料。不需要进行专门的调查叩可获得,包括的内容有:日常医疗卫生工作记录及其有关报告卡;统计报表;疾病监则资料;人口资料。 另外对调查表的录入和整理需要运用计算机,在计算机里应装有相应的应用软件如Bmel。 (2)工作程序: 程序1资料分析 实例:某街道有7个小区,对60岁以上老年人的一般资料和患有缺铁贫血的情况进行宛计和整理得到如下资料,见表66。该街道2005年以上老年人口数为41767人,其中女性23878人,男性17889人。 表66 2005年某街道老年人缺铁性贫血的情况小区年平均人数(人)缺铁性贫血发病人数(人)缺铁性贫血患病人数人)A63676582433B104558903033C47782371650D41112131903E53919451282F63945461853G42711981130合计41767298712884程序2计算人群基本资料构成比事物内部某一组部分观察单位数构成比= 100%同一事物各组成部分的观察单位总数根据公式:(1) 性别构成比:该街道2005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中女性人数的构成比=2387841767X100=57.2该街道2005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中男性人数的构成比=1788941767X100=42.8将结果记录在表67中。表67 2005年某街道老年人性别构成比人数(人)性别比例()男性人数1788942.8女性人数2387857.2合计41767100(2) 各小区患病人数构成比:2005年患缺铁性贫血人数的构成比A小区二243312884X100=18.92005年患缺铁性贫血人数的构成比B小区=303312884X100=23.5仿照此可以计算其他各小区患病人数的构成比。结果见表68。表68某街道各小区2005年老年人患缺铁性贫血人数的构成比小区缺铁性贫血患病人数(人)各小区患病人数构成比()A6367243318.9B104553033235C4778165012.8D4111150311.6E5391128210.0F6394185314.4C427111308.8合计4176712884100.0程序3比的计算这里要计算女性和男性人数的相对比。 甲指标相对比= (或100%) 乙指标根据公式: 23878比= =1.33 17889女性和男性人数之间的相对比为1.33。程序4发病率的计算一定时期某人群中某病新病例数发病率= k同期暴露人口数根据公式: 2005年缺铁性贫血的发病率A小区=6586367100%=10.34%2005年缺铁性贫血的发病率B小区二89010 455100%=8.51% 仿照此可以计算其他各小区的发病率。将结果记录在表69中。表69某街道各小区2005年老年人缺铁性贫血的发病率小区年平均人口数2005年缺铁性贫血的发病人数(人)2005年各小区缺铁性贫血的发病率()A63676581034B10455890851C47782374.96D41112135.18E5391245454F6394546854G42711984.64合计4176729877.15程序5患病率的计算 根据公式:患病率=特定时期某人群某病新病例数同期观察人口数x100%缺铁性贫血的患病率A小区=24336367100%=38.21%缺铁性贫血的患病率B小区=3 03310455100%=29.01%仿照此可以计算其他各小区出患病率将结果记录在表610中。程序6 报告编制如需要,应对上述结果进行描述性报告,存档备用。表610莱街道各小区2005年老年人缺铁性贫血的患病率小区年平均人口数缺铁性贫血患病人数(人)各小区患病人数构成比()A636724333821B1045530332901C477816503454D411115033656E539112822378F639418532898G427111302646合计41767128843085第三节 营养干预方案1R计和实施一、社区营养干预方案设计 1营养干预方案设计方法(以缺铁性贫血的营养干预为例) (1)制定总体方案设计框架。一般包括背景、项目目标、营养干预内容和计划、技术路线和活动内容、项目评价、时间、预算、负责和参加人员。 (2)制定项目目标。 1)远期目标。降低学龄儿童缺铁性贫血患病率。 2)分目标提高居民(学生、家长、教师和一般人群)营养知识的知晓率;提高含铁丰富的动物性食物的摄人量;提高铁强化酱油的覆盖率;建立学龄儿童缺铁性贫血的监测系统;提高缺铁性贫血儿童的就诊率。 (3)确定目标人群。一般人群、612岁学龄儿童及其家长和教师。 (4)制定营养干预策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家长、教师采用营养教育为主的方式,提高对贫血危害的认识,加强预防和改善方法知识的学习。儿童主要采用富铁食物营养干预; (5)确定主要活动。社区营养干预措施分为3类:社区、医院、学校。应针对不同的场所和干预对象,根据干预制定相应的干预活动。 1)学校。可以开展合理膳食教育。鼓励老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进行点滴的营养教育,加强对卫生老师和健康教育老师的培训,提高他们对缺铁性贫血儿童进行行为指导的能力。鼓励开展学生营养午餐,安排有专业知识的人员对学生膳食进行营养指导,并不定期地对食堂炊管人员进行营养知识培训,同时加强对营养午餐的监测和监督。 2)家庭。对学生家长进行合理膳食教育,内容同上。提高家长在改进孩子膳食结构,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饮食行为方面的技能。有计划地宜传家庭使用铁强化食品,如铁强化酱油、铁强化主食等。鼓励庭院养殖和种植,增加食物供应。 3)其他。注意儿童慢性疾病的监控,把缺铁性贫血列人学生常规体检项目。 (6)项目评价: 1)知识、态度、行为变化;2)铁缺乏患病率和缺铁性贫血患病串的变化。(7)制定执行时间表。(8)定经费预算。(9)写明参加单位和人员。2营养干预策略 包括政策环境(指制定有利于营养干预的政策、规定等),进行营养教育干预(指通过公共信息、小传媒、人际交流等进行传播,提高人群的营养知识,促进人们态度和行为的改变)。行为干预指通过提供信息、示范、咨询等帮助人民进行健康生活方式的选择,改变行为的必要技能,促进不良饮食行为的改变和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改变个人行为和技能。食物营养干预是指通过改变人们的膳食结构来达到减少营养缺乏病、慢性病的目的,如庭院种植计划、食物供应计划、食品强化、营养素朴充剂等。 3社区营养干预的步骤与方法 (1)社区诊断。社区诊断是通过社区咨询;收集现有资料、专题小组讨论和深度访谈等定性研究方法以及问卷调查等收集社区资料并进行分析-7解需要优先解决的卫生问题、健康问题、资源问题等,了解干预的可行性和障碍、主要策略以及如何开始等。 (2)制定目标。 总目标:即总的长期目标。 分目标:通过一定时间干预能达到的可测的目标。 目标应包括5个W(when,Wtere,Who,what,How much),即何时、何地、对谁、达到什么变化、变化多少? (3)确定目标人群。 (4)营养干预计划和选择。 1)选择社区营养干预措施的基本原则: 考虑营养问题的重要程度。 考虑对懈决营养问题的作用大小。 考虑实施干预的难易程度、参与性和成本效益以及对干预措08施评估的难易程度和可持续发展等。 2)营养干预措施的选择和排序。 特定目标人群存在的该营养问题的程度、性质和原因。 于预项目涉及的范围、可利用的资源以及社区参与等因素 干预措施的意义、干预的有效性、实施的可行性、成本效益、易于评价,干预的可持续性等。 3)确定干预手段。 4)确定营养干预方案或措施。 4营养干预试验注意事项 (1)干预的目标要明确,设计方案中的每?步都要具体。 (2)干预措施耍具体,可操作性强,干预措施的实施要有针对性,而且保证对人安全、无害。 (3)人群的选择要与干预措施对应,还应考虑人群对干预措施的可接受性。(4)随访的期限,应该以出现某种可测量的结果为期限。 (5)干预效果的评价指标应客观、特异、易观察且最好能定量观察。 (6)应根据资料的性质选择相应的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处理。 (7)符合伦理,现场干预试验的对象是人群,所以必须考虑伦理问题,整个实验要符合赫尔辛基宣言中的伦理问题。 (8)经济。应本着有效、经济的原则,尽可能用较少的费用获得较大的利益。 二、普通人群运动方案设计和运动能量消耗指导 1运动方案设计和运动能量消耗指导工作方法 (1)了解来访者工作性质及其工作中的身体活动状况,为运动量设计和指导做准备。 (2)了解来访者目前的运动状况和运动水平,特别是习惯,对指导有作用。 (3)根据一般情况、工作性质和目前的运动水平,参考推荐的日膳食能量摄入量标准,确定每日膳食能量需要量。 判断体重是否正常。 计算平均每天运动时间。 确定每日膳食能量需要量 (4)确定运动能量消耗量。按上述确定的每日膳食能量摄入量的10-20计算。如每日膳食能量需要量为2400kcal,那么运动消耗量应为240480 kcal。 (5)制定运动方案: 确定运动目标。运动目标即上一步确定的每天运动能量消耗量。 选择运动方式。原则是自已喜欢又能终生坚持下去的运动。以有氧耐力运动为主,力量运动为辅。 确定运动强度。一般为中小强度,根据目前运动水平,从小邮大,逐渐增加。 确定运动时间。一般为每天3060min,根据个人具体情况,可以分23次完成,也可以一次完成。 确定运动频率。一般为每周37天,最好每天都有适量运动。 (6)运动指导。根据运动目标,以及目前的运动水平,遵循循序渐进原则,逐渐增加运动量至推荐量,一般以每周1020的速度递增。l 健康的行为:l 是指一个人为了预防疾病、保持自身健康所采取的各种活动。有二种表现形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 Home Sweet Home 语法专项练习(含答案)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英语八年级上册
- 肾内科护理新进展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湖北-湖北家禽饲养员五级(初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湖北-湖北医技工三级(高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水上乐园设备技术创新趋势研究报告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海南-海南经济岗位工五级(初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浙江-浙江计算机信息处理员四级中级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金融租赁公司业务创新与法律风险防范报告
- 2024版租房协议模板租房合同协议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河北-河北兽医防治员一级(高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3.2 歌曲《牧童之歌》课件(9张)
- 可穿戴设备可靠性优化技术
- 小升初分班考必刷题(试题)-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 数据治理与数据中台建设方案
- NBT 33018-2015 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供电系统技术规范
- 《科技英语翻译方法》课件
- DL-T5455-2012火力发电厂热工电源及气源系统设计技术规程
- 公司自行车管理制度
- TSG-T7001-2023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宣贯解读
- 《剧院魅影:25周年纪念演出》完整中英文对照剧本
- 6G网络中的垂直通信和切片技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