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培训_大学历史、大学理念和大学精神培训教材_第1页
企业培训_大学历史、大学理念和大学精神培训教材_第2页
企业培训_大学历史、大学理念和大学精神培训教材_第3页
企业培训_大学历史、大学理念和大学精神培训教材_第4页
企业培训_大学历史、大学理念和大学精神培训教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学历史 大学理念和大学精神米靖天津大学教育学院mijing999 提纲 1 大学历史2 大学理念3 大学精神 1 1何谓大学 大学 是拉丁文 universitas 一词的译名 原意是行会 但不是商人或手艺人的行会 而是学者或学生的行会 这种行会是中世纪大学的雏形 1 大学的历史 1 2中世纪大学的兴起 1 2 1意大利产生世界上最早的大学 波洛尼亚 Bologna 大学 1088年 法学 萨莱尔诺 Salerno 大学 1231年 医学 中世纪大学发展图 1 2 2法国巴黎大学的产生 与意大利的波洛尼亚大学 萨莱尔诺大学并称为欧洲最为古老的大学 有 世界大学 大学之母 的称号 12世纪早期创办 1180年得到法王正式认可 以神学 文学 法学和医学为主 中世纪大学发展图 1 2 3英国牛津 剑桥大学的产生 牛津大学 1168年 剑桥大学 1209年 中世纪大学的10种基因 1 学校自治 2 学术自由 3 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4 校内民主 5 教授治校 6 大学人 包括教师 学生 管理者和其他工作人员 靠自身的价值获得地位和尊重 7 学问的神圣化 8 文化知识的多样性 9 开放性 10 不断改革的精神 延伸阅读 1 英 纽曼 大学的理想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1年版 2 贺国庆 欧洲中世纪大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9年版 1 3近现代大学的发展及传统 1 3 1世界大学中心与世界经济中心的契合意大利曾经是世界近代科技和经济的第一中心英国成为近代世界科技的第二个中心新大学运动近代科技的第三个中心是在法国普法战争 1806年 1870年近代科技的第四个中心是在德国柏林洪堡大学 1809年 现代大学之母 寂寞与自由 教学 科研 学习自由世界科技的第五个中心在美国 20世纪 哈佛大学 1636年 美大学在数量和质量上皆为世界之冠 近现代大学发展路线图 1 3 2近现代大学的三大传统 英国 培养有教养的绅士中世纪大学的传统在英国得到完美的继承 两所古老大学牛津和剑桥是自11世纪以来长期按照自身逻辑发展起来的 大学在于 传授 学问而不在 发展 知识 即大学是一个 教学机构 和 心灵的训练 的场所 其目的在于培养具有 自由 公平 沉着 稳健和智能 生活习惯的绅士 德国 学术研究的中心在18 19世纪 德国通过制度创新 逐步成为世界大学的中心 大学重在 发展 知识而不在 传授 学问 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自由地从事于 创造性的学问 学生则应至少在 日益增大的知识金庙上置放一块砖石 即大学应该成为 学术研究中心 美国 从象牙塔到服务站由具有教育和科研的 象牙塔 逐渐变为涵盖教育 科研和社会服务的 服务站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美国成为继德国之后世界大学发展的中心 美国大学引领着整个世界大学发展的潮流 1 4 世界一流大学 的话语思考 1 4 1追寻世界一流大学 梦在何方 时至今日 人们每忆及李曙森 必会津津乐道于他对天津大学的卓越贡献 而当人们回顾天津大学的发展历程时 李曙森也无疑是一座丰碑 令人长相感念 斯人斯校 早已血脉交融 精神相通 纪念李曙森 缅怀他为天津大学所做的贡献 无疑也正是要塑造这所百年名校的现代精神 追寻它坚定地迈向世界一流大学的坦途 米靖 李曙森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 天津大学学报 社科版 2011年第5期 1 4 2一流大学的美国模式可否拷贝 反差一 科研经费2004年 单位 亿美元1 JohnsHopkinsUniversity1 375 0142 UniversityofCalifornia LosAngele772 5693 UniversityofMichigan AnnArbor769 1264 UniversityofWisconsin Madison763 8755 UniversityofCalifornia SanFrancisco728 3216 UniversityofWashington Seattle713 9767 UniversityofCalifornia SanDiego708 6908 StanfordUniversity671 0469 UniversityofPennsylvania596 75610 MassachusettsInstituteofTechnology543 4482009年 单位 亿美元1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152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133 得克萨斯大学奥斯丁分校 134 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 115 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 106 麻省理工学院 67 哈佛大学 58 普林斯顿 49 加州理工学院 2 5 反差二 特色所在加州理工学院规模不大 只有1000余名研究生和900余名本科生 在 泰晤士报高等教育 2010年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全球第2位 在物理 行星科学 地理学领域公认为全美第一 世界第一 美国PrincetonReview在2006把加州理工学院在全美 最难申请上的大学 里排名第六 平均每一千个毕业学生中有一个诺贝尔奖得主 比例为世界大学之冠 MIT是名符其实的综合性大学 1 4 3我们追寻世界一流大学之路 曾担任哈佛大学校长40年之久的查尔斯 艾略特说过 一所名副其实的大学必须是发源于本土的种子 而不能在枝繁叶茂 发育成熟之际 从英格兰或德国移植而来 它不同于棉纺厂 运营6个月就可以满足一种迫切需要 一所大学不是靠多在报纸上发表一些社论 大量发布广告 或多拍几封电报就能建立起来的 美国的大学在成立之初就决不是外国体制的翻版 它在美国的社会和政治环境中自然缓慢地成长起来 并体现着受过良好教育的社会各阶层所共有的目标和雄心 2 大学的理念 2 1大学的理念 理念 产生于实践 是在人的头脑中形成的较为稳定的 系统的 理想化的认知和观念 对实践起指导作用 大学的理念就是关于如何看待大学 如何办大学的思想观念 蔡元培 1917 1923年任北京大学校长 大学者 研究高深学问者也 循 思想自由 原则 取兼容并包主义 囊括大典 网罗众学 梅贻琦 1931年 1948年任清华大学校长 所谓大学者 非有大楼之谓也 有大师之谓也 师资为大学第一要素 威廉 冯 洪堡 1767 1835 德国著名教育改革家 语言学者 外交官 柏林洪堡大学创始人 洪堡创立柏林大学时 奠定了学术自由 教学自由 学习自由三原则 成为世界各大学所遵循的基本价值和基本准则 台湾中原大学的 全人教育理念 做一个真正的人 知道如何爱自己 爱生命 爱人的人 做一个快乐的人 懂得如何尊重自己 尊重别人 服膺真理而得自由的人 做一个热情的人 看得见生命中缤纷色彩 丰富多姿的人 做一个健康的人 身体强健 精神饱满 灵魂昌盛的人 做一个真正满足 真正成功的人 现代大学理念 大学有大师 师德高尚 造诣精深 诲人不倦的高素质 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大学有大业 校舍充足 设施先进 资料丰富的优质资源 大学有大度 囊括大典 海纳百家 学术自由的大学涵养 大学有大雅 追求真理 校园文明 美化人生的大学氛围 延伸阅读 金耀基 大学之理念 增订版 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 2008年版 3 大学精神 3 1何谓大学精神 大学精神是大学理念的支柱 是一所大学办出特色 办出水平 办出活力的源泉和动因 是一所现代大学凝聚力 生产力 创造力和生命力的源泉和动因 大学精神 实质上是大学人的精神 是为社会发展 人的发展而追求真理 探求新知 勇于创新的精神 3 2大学的人文精神 大学人文精神的本质 大学是以培养 人 为天职 关心 人的解放 人的完善 人的发展 则是大学人文精神的本质 大学 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 人生而平等 人的价值高于一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教育 财富蕴藏其中 1996 教育以人的发展为核心 人既是发展的第一主角 又是发展的终极目标 现代教育的四大支柱 学会认知 learningtoknow 学会做事 learningtodo 学会生存 learningtobe 学会共处 learningtolivetogether 3 2 1大学人文精神的体现一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实践 张载 1020年 1077年 宋代理学家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3 2 2大学人文精神的体现二 传承文化命脉 融汇时代精神 温家宝 把目光投向中国 2003年12月10日 哈佛大学 今天 人类正处在社会急剧大变动的时代 回溯源头 传承命脉 相互学习 开拓创新 是各国弘扬本民族优秀文化的明智选择 我呼吁 让我们共同以智慧和力量去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 我们的成功将承继先贤 泽被后世 3 2 3大学人文精神的体现三 追求学术自由和独立精神 陈寅恪 1880 1969 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 士之读书治学 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 真理因得以发扬 思想而不自由 毋宁死耳 斯古今仁圣同殉之精义 夫岂庸鄙之敢望 先生以一死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 非所论于一人之恩怨 一姓之兴亡 先生之著述 或有时而不彰 先生之学说 或有时而可商 惟此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 历千万祀 与天壤而同久 共三光而永光 推荐阅读 陆健东 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 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 1995年版 弗莱克斯纳 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创始人 在 美国的 英国的 德国的大学 一书中说 大学不是一个温度计 对社会每一流行风尚都做出反应 大学必须经常给予社会一些东西 这些东西并不是社会所想要的 而是社会所需要的 推荐阅读 弗莱克斯纳 无用知识的有用性 3 3大学的科学精神 3 3 1何谓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 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 科学精神就是指由科学性质所决定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 是体现在科学知识中的思想或理念 它一方面约束科学家的行为 是科学家在科学领域内取得成功的保证 另一方面 又逐渐地渗入大众的意识深层 3 3 2大学科学精神的体现 1 执着的探索精神 根据已有知识 经验的启示或预见 科学家在自己的活动中总是既有方向和信心 又有锲而不舍的意志 2 创新改革精神 这是科学的生命 科学活动的灵魂 3 虚心接受科学遗产的精神 科学活动有如阶梯式递进的攀登 科学成就在本质上是积累的结果 科学是继承性最强的文化形态之一 4 理性精神 科学活动须从经验认识层次上升到理论认识层次 或者说 有个科学抽象的过程 为此 必须坚持理性原则 5 求实精神 科学须正确反映客观现实 实事求是 克服主观臆断 6 求真精神 在严格确定的科学事实面前 科学家须勇于维护真理 反对独断 虚伪和谬误 7 实证精神 科学的实践活动是检验科学理论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8 严格精确的分析精神 科学不停留在定性描述层面上 确定性或精确性是科学的显著特征之一 9 协作精神 由于现代科学研究项目规模的扩大 须依靠多学科和社会多方面的协作与支持 才能有效地完成任务 10 民主精神 科学从不迷信权威 并敢于向权威挑战 11 开放精神 科学无国界 科学是开放的体系 它不承认终极真理 12 功利精神 科学是生产力 科学的社会功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应当为人类社会谋福利 13 可重复和可检验 科学是正确反映客观现实 实事求是 研究规律并用于改造客观的知识 研究客观规律 在一定条件下 就必然出现的事情 就应具备可重复 可检验原则 因此掌握规律就可以预测和改造客观事物 例如 经济学就应该研究物质交换的本质规律 而不是经济现象 14 实践精神 离开实践 科学毫无意义和真实性 费尔马 1645年提出 费尔马大定理 的猜想 17世纪法国数学家费尔马 Fermat 在刁番都 Diophantine 著作的一页边上写了一个猜测 Xn Yn Zn当 2时没有正整数解 后人称此猜想为费尔马大定理 费尔马接着写道 对此 我已发现了一个巧妙的证明 可惜这里页边的空白太小 写不下 安德鲁 怀尔斯 1995年完成费尔马大定理的证明 1993年6月21日至23日 当时在普林斯顿数学系任教的40岁的怀尔斯正在英国剑桥大学举行一次约有40至60人出席的数学会议上 每天做一段演讲 题目是 模形式 椭圆曲线和伽罗华表示 从题目上看不出他要讲的是费尔马大定理 但是他演讲的最后一句话是 这表明费尔马大定理成立 证毕 尼采 1844 1900 德国著名哲学家 谁终将声震人间 必长久深自缄默 谁终将点燃闪电 必长久如云漂泊 中国前几年的十大学术公案 一 胡黎明博士论文抄袭事件 二 北大教授海外论文 相似 事件 三 张汝伦抄袭事件 四 王铭铭剽窃事件 五 陈国生现象 六 语言学界 骗子 案 七 王同亿现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