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简述SN1反应与 SN2反应的异同 一、SN1反应SN1是指单分子亲核取代反应。 定义:只有反应物(与亲核试剂浓度无关)参与了反应速率控制步骤的亲核取代反应。 下面以叔丁基溴在碱性水溶液中的水解为例: 叔丁基溴的水解速率只与叔丁基溴的浓度都成正比 首先,叔丁基溴在溶剂中水解为叔丁基正离子、Br。过程为CBr键逐渐伸长,电子云偏向Br,并使得中心碳原子上的负电荷逐渐增加(是减少吧?),达到过渡态,再继续解离为离子。解离所需的能量由生成的离子发生的容溶剂化补偿;接着,OH进攻中心碳原子,并经过过渡态,最后生成产物。反应过程如图1图1SN1反应机制是分步进行的,反应物首先离解为碳正离子与带负电荷的离去基团,这个过程需要能量,是控制反应速率的一步,也是慢的一步。当分子离解后,碳正离子马上与亲核试剂结合,速率极快,是快的一步,所以SN1反应机制的决定速率步骤只涉及一种分子即卤代烃分子而与进攻试剂无关,即 v=k(CH3)3CBrSN1反应机制一般表示为: 从结构上看,当卤代烷解离为碳正离子时,碳原子由 sp3 四面体结构转变为 sp2 三角形平面结构,三个基团在一个平面上成120,这样可以尽可能减少拥挤,有利于碳正离子的形成,在碳原子上还有一个空的p轨道,用于成键。如果该碳原子上连有三个不同的基团,保持在同一平面上,亲核试剂向碳正离子进攻时,由于平面的两边均可进入,而且机会相等,因此可以得到“构型保持”和“构型转化”的等量的两个化合物。一旦成键,碳原子又从 sp2 平面三角形结构转为 sp3 正四面体结构。 SN1导致产物外消旋化;这是因为OH可以从碳正离子的两面进攻,而生成两个构型相反的化合物。但其外消旋化产物大多数并非1:1生成,这可以从反应机理进行解释。过渡态 SN1会导致产物的重排。这是因为碳正离子发生了向更稳定的碳正离子重排。 综上可得SN1反应机制的特点:1、C-X键首先断裂形成碳正离子; 2、过渡态为平面结构,中心原子由sp3杂化转化为sp2杂化; 3、亲核试剂可以从碳正离子两侧与之结合,生成等量的对映体,即发生消旋化; 4、此类反应与亲核试剂的亲核能力无关; 5、生成等量的外消旋体。二、SN2反应SN2指双分子亲核取代反应机理。定义:反应物与亲核试剂两者都参与了反应速率控制步骤的亲核取代反应。下面以一溴甲烷在碱性溶液中的水解为例:溴甲烷的水解速率与溴甲烷、OH的浓度都成正比 v=kCH3BrOH 因此认为离去基团Br离开中心碳原子的同时,亲核试剂OH也同时与中心碳原子发生部分键和,即CBr键的断裂与CO形成是同时进行的。开始键断裂所需能量部分由键形成所提供,接着两者处于“均势”,即体系能量最高状态(过渡态);最后,CBr键完全断裂,COH键完全生成,生成产物。 反应原理如图2图2SN2 反应是同步过程,即亲核试剂 OH- 从反应物离去基团 Br- 的背面,向与它相连的碳原子进攻,先与碳原子形成比较弱的键,同时离去基团 Br- 与碳原子的键有一定减弱,两者与碳原子成一直线形,碳原子上另外三个键逐渐由伞形变为平面,这需要能量,即活化能。当反应进行达到能量最高状态即过度态后,碳原子与离去基团Br-之间的键断裂,碳原子上三个键由平面向另一边偏转,整个过程犹如大风将雨伞由里向外翻转一样,这时就要释放能量,形成产物。SN2的反应机制用一般式表示为: 过渡态SN2反应导致反应的中心碳原子的构型发生反转 这是因为亲核试剂OH是从离去基团Br的背面沿着碳原子与溴原子连接的中心线进攻中心碳原子,而且这样子OH受到的电子效应以及空间效应影响最小。实验证明,反应按照SN2机理进行时,其立体化学特征是,进行反应的中心碳原子的构型反转。综上可得SN2 反应机制的特点: 1、核试剂先沿C-X键轴背面进攻,然后再断裂 C-X 键,即典型的“先进攻,再断键”; 2、过渡态有五个基团,中心碳原子由sp3杂化转化为sp2杂化;排斥力加大,空阻效应影响显著;3、反应后原手性碳构型发生翻转;4、亲核试剂的亲核性强对反应有利5、导致反应的中心碳原子的构型发生反转三、小结SN1 反应与与SN2反应的异同1、SN1:是一个两步反应,有两个过渡态,一个中间体,中间体为碳正离子。 SN2:是一步反应过程,只有一个过渡态。过渡态的结构特点是:中心碳是sp2杂化,它与五个基团相连,与中心碳相连又未参与反应的三个基团与中心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进入基团和离去基团处在与该平面垂直并通过中心碳原子的一条直线上,分别与中心碳的p轨道结合。2、SN1:由于亲核试剂可以从碳正离子两侧进攻,而且机会相等,因此若与卤素相连的碳是不对称碳,则可以得到构型保持和构型翻转两种产物。 SN2:当中心碳原子为不对称碳原子时,产物构型翻转。3、SN1:是一个一级动力学控制的反应。又是单分子反应。 SN2: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一个二级动力学控制的反应。4、在SN1 反应中,伴随有重排和消除产物。SN2反应则没有重排和消除反应。常见合成醇的方法一、羧酸酯和羧酸还原为醇 1金属钠和醇为还原剂本反应是将羧酸酯用金属钠和无水醇直接还原生成相应的伯醇,主要用于高级脂肪羧酯的还原。由于催化氢化和氢化铝锂的广泛应用,此法在实验室中已经很少采用,但是因为其简便易行,在工业上仍然广泛应用。2金属氢化物为还原剂:利用LAH还原羧酸酯到伯醇是一个快速,后处理较为简便的方法,一般情况下,酯基可在零下30下反应30 分钟即可被还原。因此即使分子内有酰胺或其他一些敏感的官能基存在也没什么关系。降低氢化铝锂还原能力可以提高还原反应的选择性。常用的的方法是加入不同比例的无水三氯化铝或者加入计算量的醇,取代氢化铝锂中1-3个氢原子而成铝烷、或烷氧基氢化铝锂。如用烷氧基氢化铝锂还原,-不饱和酯到,-不饱和醇,若单用氢化铝锂还原,则得到饱和醇。3 硼氢化物(锂、钠、钾、锌)为还原剂:利用硼氢化钠(钾)还原羧酸酯到伯醇操作较为安全,简单的方法,由于硼氢化钠的还原性不够强,因此这类反应一般需要回流过夜。反应初始阶段不要去加热,而是在室温下搅拌数小时后在,再加热缓缓回流,否则反应极容易喷出来。硼氢化钠在甲醇中分解较快,这个反应尽量不要用甲醇做溶剂。二、羧酸还原为醇1、氢化铝锂为还原剂: 氢化铝锂还原羧酸,反应可在十分温和的条件下进行,一般不会停止在醛的阶段。即使位阻较大的酸,也有较好的收率,所以得到广泛的应用。2、 硼烷为还原剂:硼烷为亲电性还原剂,首先是由缺电子的硼原子和羰基氧原子上未共用电子相结合,然后硼原子的氢,以负氢离子形式转移到羰基碳原子上而使之还原成醇。在羧酸的还原过程中,可能是先生成三酰氧基硼烷,然后酰氧基中氧原子上未共用的电子与缺电子的硼原子之间可能发生相互作用。生成中间体而使酰氧基硼烷中的羰基较为活波,进一步按羰基还原的方式得到相应的伯醇。硼烷还原羧基的速度比还原其他基团快,因此,当羧酸衍生物分子中有氰基、酯基时,若控制硼烷的用量并在低温反应,可选择性地还原羧基为相应的醇,而不影响其他取代基。硼烷还原羧酸的速度,脂肪酸大于芳香酸,位阻小的羧酸大于位阻大的羧酸,但羧酸盐则不能还原。对脂肪酸酯的还原速度一般较羧酸慢,对芳香酸酯几乎不发生反应,这是由于芳环和羰基的共轭效应,降低了羰基氧上的电子云密度,使硼烷的亲电进攻难于进行。3、Lewis酸存在下硼氢化钠还原羧酸为醇: 硼氢化钠通常不能用来直接还原羧酸,但是Lewis酸的存在可大大提高其还原能力,从而用于羧酸的还原。由于LAH和硼烷的价格相对要贵,因此工业上大量生产时,一般都应用该方法,比较常用的体系为: NaBH4-BF3, NaBH4-ZnCl2.4、 硼氢化钠还原活性酯或酰氟为醇: 另外有时对于比较复杂的分子,常常将酸做成活性酯后再用NaBH4直接还原,常用的方法为与氯甲酸乙酯或氯甲酸乙酯反应生成活泼的混酐,或与CDI得到活泼酰基眯唑。 最近有报道用三氟均三嗪生成酰氟后用NaBH4还原得到醇。二、 卤代烃的水解反应制备醇 酯水解得到相应的醇 三、 醛和酮转变成醇1、醛和酮的加氢还原:脂肪族醛,酮的氢活性较之芳香族醛,酮为低,通常用Raney镍和铂为催化剂,而钯催化剂的效果较差。一般需在较高温度和压力下还原。例如,由葡萄糖氢化得山梨醇(sorbitol)。芳香醛酮的氢化还原,如用钯为催化剂,在加氢剧烈时生成的醇会进一步氢解为烃特别对于芳环上有强推电子基团存在或二芳基酮。但如选用适当活性的Raney镍为催化剂,在温和的条件下,可得到醇。2、醛和酮的金属还原 醛、酮能被多种金属还原剂还原成醇。这些金属有锂、钠、钾碱金属; 铝、铁、锌等。他们和特定的试剂配合成常用的还原体系。如锂、钠、钾氨,钠、钾醇,铝汞,铁-乙酸,锌-乙醇等。3、醛和酮的金属氢化物的还原:金属氢化物是还原羰基化合物为醇的首选试剂。这些方法具有对反应条件温和,副反应少以及产率高的优点,特别是某些烃基取代的金属化合物,显示了对官能团的高度选择性和较好的立体选择性。四、通过有机金属试剂对醛、酮、环氧以及羧酸衍生物加成反应得到醇 有机金属试剂如格氏试剂、有机锂试剂、锌试剂等对醛、酮、环氧、或者羧酸及酯加成可以得到相应的仲醇或叔醇。一般而言,对于芳香的金属试剂由于锂试剂较易从相应的芳香溴代物或碘代物产生,因此较为多用;有时反应芳香锂盐反应不好时我们就要考虑,用相应的格氏试剂,芳香的格氏试剂可通过相应的芳香溴代物或碘代物与镁反应得到,但当分子内有其他对格氏试剂敏感的官能团存在时,由于制备格氏试剂一般需要回流,因而不能使用该方法制备格氏试剂,此时一般可通过使用iPrMgCl或iPrMgBr在低温下交换得到相应的格氏试剂。而产生烷基的金属试剂一般通过烷基卤代物制成相应的格氏试剂使用;对于a-溴代酯则可通过Reformasky反应得到相应的a-羟基酯。 五、从烯烃制备醇:从烯烃制备醇,也是一个常用的方法,最简单的为烯烃强酸水解,但此方法常常对于复杂的底物是无法应用的;目前一般是通过硼氢化反应得到相应的醇。烯烃羟卤反应可以得到邻卤代醇;烯烃双羟基化可以得到邻二羟基化合物;烯烃羟胺化反应可以邻氨基醇;g-或d-羟基烯烃通过Kennedy 氧化环合反应得到相应的2-羟甲基呋喃和吡喃;通过Baylis-Hillman 反应可得到a-羟基的不饱和酯或腈等。 有机化学在新材料中的应用新材料从化学角度可分为无机和有机新材料两大类。有机新材料主要是新的有机高分子材料,它占新材料的绝大多数。复合材料是新材料中近年才发展起来的一类,它大多是由无机材料与有机材料复合或有机材料与有机材料复合而成的。功能有机高分子新材料包括:具有导电、半导体、超导体、光电、压电、热电、磁性、光、液晶、信息等物理功能的高分子材料;具有反应性、离子交换、离子膜、螯合、催化性、试剂性等化学功能的高分子材料;具有模拟酶、酶制剂、高分子药物等生物功能的高分子材料;具有医疗功能的各种人工高分子材料。以石油为原料的高分子聚合物合成的人造肾脏、人造心脏、人造血管、人造骨骼等都显示出了良好的性能。新材料中有机新材料占了大多数,它是有机化学理论与技术的结晶,但是它又是在固体物理学、微电子学、光电子学、生物学等多种学科密切配合下发展起来的。比如建筑与纺织的联姻是最近几年才出现的。将纤维放入混凝土中,起到增强建筑强力、抗老化的效果,已经取得了成效,在奥运场馆的建设中,这样的实例不少。但是,作为建筑行业使用的防火、阻燃材料纺织品,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2009年2月9日央视配楼的火灾,过去已1年时间了,但人们仍然记忆犹新。这场大火,给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危害。最近,媒体披露了失火原因系大楼外墙易燃材料挤塑板遇燃放的烟花引燃起火。挤塑板虽然环保,但是具有易燃性,过火极快。使用这种易燃材料,一旦遇到火星,造成的损失就不可避免。在建筑工程领域,为了减少由此造成的损失,世界各国对阻燃材料的研究格外重视。一些高性能及高阻燃性的聚合物,包括聚醚醚酮(PEEK)、聚醚酰亚胺(PEI)、聚苯硫醚(PPS)、聚苯砜(PPSU)、聚醚砜(PES)、聚偏氟乙烯(PVDF)和改性聚苯醚(PPO)等浮出水面。 目前我国生产和使用最多的是阻燃剂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日语试题试卷及答案
- 税法总论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广东省合成氨工艺操作证理论考试练习题库(含答案)
- 2025年阜阳市颍泉区选调区内教师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年达州市大竹县城区学校考调教师笔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年注册会计师模拟题和答案分析
- 2024年劳务员之劳务员专业管理实务练习题一及答案
- 北京热力保密知识培训课件
- 足部损伤诊疗与护理考核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临床VTE防治考核题及答案
- 电缆测试技术课件
- 政协大走访活动方案
- 个人养老金课件
- 儿科穴位贴敷治疗讲课件
- 2025至2030中国氧化钪行业需求状况及未来趋势前景研判报告
- 2025年湖北省中考英语试题(附答案)
- udi追溯管理制度
- 三一研发项目管理制度
- 轮胎公司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25-2030年)
- 浙江省衢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教学质量检测数学试题(含答案)
- 化妆品外包生产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