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疲劳与恢复.ppt_第1页
运动疲劳与恢复.ppt_第2页
运动疲劳与恢复.ppt_第3页
运动疲劳与恢复.ppt_第4页
运动疲劳与恢复.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运动疲劳与恢复 徐尊华 副研究员 疲劳产生的原因 神经系统的影响学说 疲劳是中枢神经系统工作能力下降的指标 内环境变化是促进大脑皮质发生保持性抑制的因素 能源物质的耗竭学说 肌肉活动到疲劳时 能源物质 如糖元 三磷酸腺苷 磷酸肌酸等 的含量下降 因此有人提出疲劳是由于这些物质的耗竭而引起 疲劳物质的蓄积学说 肌肉或血液中有些物质 如乳酸 丙酮酸等酸性物质 随疲劳程度的加深而增加 因此有人提出疲劳的产生是由于肌肉收缩时物质代谢产物的堆积所致 机体内环境稳定性的失调学说 运动中产生的酸性代谢产物使机体体液PH值下降 PH值下降到一定数值时 细胞内外的水分 离子的浓度就会发生变化 人体就不能继续从事运动 疲劳产生的原因 总之 人体运动时产生的疲劳是一种综合性的生理过程 它是以中枢的作用为主导 在中枢和周围组织相互影响下发生的 它既与神经细胞的变化有关 也有与周围组织的反射性和体液性影响有关 疲劳时的生化变化带有全身性的特点 它是伴有机体内环境的变化和不同生理机能的失调 疲劳 特别是疲劳感 是一种保护性反应 这种保护性反应可使与机体生命攸关的机能免于过度衰竭 疲劳的消除方法 整理活动 剧烈运动后进行整理活动 可使心血管系统 呼吸系统仍保持在较高水平 有利于偿还运动时所欠的氧债 整理活动使肌肉放松 可避免由于局部循环障碍而影响代谢过程 整理活动应包括慢跑 呼吸体操及各肌群的伸展练习 运动后做伸展练习可消除肌肉痉挛 改善肌肉血液循环 减轻肌肉酸痛和僵硬程度 消除局部疲劳 对预防运动损伤发生也有良好作用 睡眠 睡眠是消除疲劳 恢复体力的好方式 睡眠时大脑皮层的兴奋过程降低 体内分解代谢处于最低水平 而合成代谢过程则相对较高 有利于体内能量的蓄积 成年运动员在平时训练期间 每天应有8一9小时的睡眠 在大运动量和比赛期间 睡眠时间应适当延长 青少年运动员的睡眠时间 应比成年运动员长 必须保证每天有10小时睡眠 如果上 下午都安排训练 中午应有适当时间午睡 1 5 2小时 疲劳的消除方法 温水浴 训练后进行温水淋浴是最简单易行的消除疲劳方法 温水浴可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 调节血流 加强新陈代谢 有利于机体内营养物质的运输和疲劳物质的排除 水温为42士2C为宜 时间为10 15分钟 勿超过20分钟 训练结束半小时后 还可进行冷热水浴 冷水温为15C 热水温为40C 冷水淋浴1分钟 热水淋浴2分钟 交替3次 桑那浴 又名热空气浴或芬兰式蒸气浴 除有镇静 使肌肉关节组织充血作用外 还可促使大量排汗 摔跤 举重等运动员常用于赛前减重 进行桑那浴的方法介绍如下 1 在54 71C环境中 停留10 20分钟 2 在100 120C环境中 停留5 7分钟 反复4 5次 每次间隔时间用冷水淋浴10 15秒钟 或用温水淋浴2 5 3分钟 结束后在更衣室内休息5 7分钟 疲劳的消除方法 按摩 按摩是消除疲劳的重要手段 理疗 利用光疗 腊疗 电疗等作用于局部或整体 可促进血液循环 加速疲劳的消除及机能恢复 同时具有治疗损伤的作用 吸氧 高压氧可使血氧含量增加 血液二氧化碳浓度下降 PH值上升 提高组织氧的储备量 对训练引起的极度疲劳 肌肉酸痛 僵硬 酸碱平衡失调等有明显疗效 特别对拳击 摔跤 柔道等头部常受到撞击的运动员 有减轻头疼 头晕 改善睡眠的效果 负氧离子也被用来消除疲劳 具有提高背肌肌力 改善心肺功能 提高血红蛋白浓度等作用 疲劳的消除方法 心理恢复 是通过调节大脑皮层的机能达到消除疲劳的目的 气功 意念 放松练习等都属于此类 营养 运动中各种营养物质消耗增加 运动后及时补充 有助于消除疲劳 恢复体力 糖 维生素C 维生素B 水等 均应得到足够的补充 药物 为了尽快消除疲劳 可适当应用一些药物 如中药黄茂 对五加 参三七等 都有调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 扩张冠状动脉 补气壮筋等作用 对消除疲劳有一定效果 蜂王浆 人参 鹿茸等对养血补气效果较好 营养药物恢复 营养生化监控营养生化监控主要通过膳食营养状况 身体测量和血样及尿样检测来了解运动员机体的物质代谢和机能的不同状况 一般将检测分为以下几类 营养生化监控 膳食营养状况的调查和身体成分的测试体能状态和能力的评定指标 血乳酸 la 的测定或乳酸曲线的制作 用以判断运动员有氧和无氧训练的效果及能力血液学指标 血象测定 包括血色素 hb 血球压积容量 hct 红血球 rbc 红细胞宽度 变异数 rdw cv 等多项反映红细胞形态和铁代谢及铁储备的指标 用以判断机体的造血机能 血液的携氧能力和蛋白质的营养状况等 营养生化监控 反映肌肉状态及蛋白质代谢的相关指标 血尿素氮 bun 肌酸激酶 ck 乳酸脱氢酶 ldh 尿蛋白 尿潜血 尿胆原 尿3 甲基组氨酸 3 mh 等 用以反映肌肉蛋白质的分解和合成代谢状况 肌肉细胞大强度收缩后的损伤及恢复状况等内分泌学指标 血睾酮 t 皮质醇 cor 血 尿肾上腺素 e 和去甲肾上腺素 ne 等 反映下丘脑 垂体 性腺和肾上腺轴的功能 营养生化监控 免疫学指标 免疫球蛋白igg iga igm 淋巴细胞亚群cd4 cd8 nk细胞 血浆谷氨酰胺等 反映机体的免疫功能自由基生成及抗过氧化能力指标 血液丙二醛 mda 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px 等 用以判断机体抗自由基的能力 营养恢复 运动饮料 满足机体对水 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的需求 促进体能恢复 补充微量元素 电解质 预防肌肉痉挛补充维生素 促进能量代谢 消除疲劳补充蛋白质 促使机体在运动后由分解状态尽快转化到合成状态 快速恢复体能补铁 维持血红蛋白水平 运动性低血色素 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反映运动员携氧能力 男子耐力运动员理想值为15 16克 女子耐力运动员理想值为13 14克 由运动引起的循环血中红细胞数量的减少或红细胞内血色素 或称血红蛋白 hb 不足称为运动性低色素 严重时会发展成运动性贫血 成年男运动员hb小于12g dl 女运动员小于10 5g dl 男女少儿运动员 小于14岁 hb小于12g dl即诊断为运动性贫血 运动性低血色素的原因 造血的物质缺乏 致使红细胞生成减少 红细胞破坏和丢失增加 血液稀释 运动性低血色素可能是由于一个或几个因素造成的 要纠正运动性低血色素 应通过血液化验 根据个体 针对病因 采取综合的防治方法 运动性低血色素的防治 改进膳食营养 膳食中应注意加强含铁食物 蛋白质 维生素c b12 叶酸的补充 充分保证造血物质的每日摄入量 上述成分含量高的食物有 动物肝脏和血 牛奶 蛋黄 豆制品 绿色蔬菜 海带 紫菜 黑木耳等适当选用营养品 运动员应定期检测hb和血清铁蛋白 血清铁蛋白是反映机体铁储备状况的最灵敏指标 在这两项指标达不到理想水平时 选择适当的营养品进行强化补充 着重于影响红细胞代谢过程的营养素即铁 蛋白质 各种氨基酸 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