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等职业学校试行工学结合的几点思考.doc_第1页
对中等职业学校试行工学结合的几点思考.doc_第2页
对中等职业学校试行工学结合的几点思考.doc_第3页
对中等职业学校试行工学结合的几点思考.doc_第4页
对中等职业学校试行工学结合的几点思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對中等職業學校試行工學結合的幾點思考摘要工學結合是當前國家所提倡的一種中等職業教育模式,本文結合實際,談了對工學結合的理解,列舉了試行工學結合教學模式改革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剖析了存在問題的原因,並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建議。關鍵字中職學校 工學結合 人才培養模式 對策建議2005年10月28日頒發的國務院關於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中指出:大力推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培養模式,與企業緊密聯繫,加強學生的生產實習和社會實踐,改革以學校和課堂為中心的傳統人才培養模式。2006年教育部關於職業院校試行工學結合、半工半讀的意見中指出:要積極推進學生到企業等用人單位頂崗實習,努力形成以學校為主體,企業和學校共同教育、管理和訓練學生的教學模式。切實加強實踐教學。國家大力推行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並以檔的形式規定下來,可見國家對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重視程度。目前對於工學結合教育內涵的理解見仁見智,為大多數人認可的解釋是:工學結合教育是指職業學校與企業緊密合作,以培養學生的全面素質、綜合能力和就業競爭力為重點,利用學校和企業兩種不同的教育環境和教育資源,採取課堂教學與學生參加實際工作有機結合的方式,把學習與工作的結合貫穿於教學過程之中,培養適合不同用人單位需要的具有較高創新與實踐能力的人才的教育活動。無論是在普通教育還是在職業教育中,教學都是重頭戲,教學管理更是不容忽視,在國家大力推行工學結合的背景下,學校和企業怎樣進行合作以加強職業學校的教學管理工作,是值得關注的焦點。中等職業學校試行工學結合,筆者認為就是要讓學生在校學習期間有機會到生產一線、到企業工作崗位上進行實際操練,把所學知識用於生產實踐,又將在生產實踐中碰到的問題,通過再學習,尋找解答,得以提高,即學習、實踐、再學習,再實踐,使學生的專業知識和職業技能得到全面提升,成為受企業和用人單位歡迎的技能型人才。我校從2007年開始,試行工學結合教學模式改革,在每個年級的學生中組織一批家庭貧困學生開展期半年的工學結合、頂崗實習試點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參與工學結合,頂崗實習的375名學生,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思想道德素質,吃苦耐勞精神,專業技能、職業能力、就業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在實習試點工作的實踐過程中,遇到的許多問題需要我們認真分析,找准原因,採取對策,妥善解決。一、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分析當前,學校在試行工學結合的實踐過程中,遇到了許多問題,究其原因,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受區域經濟結構制約,學校尋找合作企業難,實質性校企合作難以推進。中職學校開展工學結合,頂崗實習,首先必須尋找好的合作企業,為學生實習、實訓創造良好條件。我校及周邊學校大部分都是以工科為主的綜合類中等職業學校,主要為企業培養生產一線工人和專業技術人才。但在宿遷和周邊地區大部分以第三產業為主,很難找到相對應的合作企業,在沿海地區能落實合作企業也不易。聯繫上的企業,學校與其合作也只是一種形式上的協作,難以進入實質性合作,且對學校實施學生實習管理有一定難度。如一些企業只是讓學生參與流水線作業或簡單的上機操作,純粹把學生當勞動力使用,沒讓學生深入瞭解生產工序流程、機器設備原理、基本維修方法、企業常規管理知識等,使工學結合很難達到預期效果。2企業的經濟效益和學校的社會效益存在衝突,對學生的實習時間、實習崗位、學習時間都不易保證。追求利潤最大化的本質屬性,是校企合作的一個重要難題。學校以育人為第一目標,追求社會效益,企業則以贏利為第一目的,追求經濟利益。即企業是以盈利為目的的經營性單位,追求利潤最大化是企業的本質屬性。這兩種追求目標的不統一,往往以學校和學生的利益犧牲為代價的。具體表現在兩個方面:首先,頂崗實習學生工作量重,勞動強度大。學校注重的是教育,希望頂崗實習學生在企業學到知識和技能。而企業講求的是成本和效益。因此,有的企業對工學交替、頂崗實習的學生,不管年齡大小,均按成人工作量來安排工作,目前大部分些工廠的實習學生每天工作10個小時,有的甚至超過12個小時,這樣高強度,大工作量的勞動對這些年僅十六、七歲學生是很難承受的,對其身心健康帶來一定的影響。其次,頂崗實習學生在企業缺少系統學習的時間。工學結合教學模式的推行,旨在讓學生在工廠一邊工作,一邊學習,學以致用,用以致學,達到提高知識和技能的目的。然而在實踐中卻很難工學兼顧,學生到企業頂崗實習後,每天工作十一、二個小時,累得精疲力竭,很少有時間來學習。頂崗實習的意義也就沒有了。3工學結合、頂崗實習學生專業對口難。中職學校參與工學結合,頂崗實習的學生,所從事的“工”與所學專業的“學”大都存在不對口情況。學校把工學結合作為學生提前進入企業,瞭解企業文化,學習撐握一定操作技能,為就業打下一定基礎的有效形式。同時,也作為貧困學生獲取一定經濟收益、緩解生活困難的一種勤工儉學途徑。目前受諸多因素的制約和限制,多數企業不願接收頂崗實習的學生,學校更難聯繫上專業對口的企業。這勢必造成學生工學交替期間 “工”與“學”並無聯繫,甚至毫不相干,即實習單位的工種與學校所學專業不一致,專業不對口。此外,大部分學生進入企業實習後,都是作為流水線操作工來使用,由於專業不對口,學生對工作中碰到的問題也無法與理論學習聯繫起來思考,以至於部分學生認為在學校所學的知識,生產上都用不上,學與不學差不多,還不如直接去打工,對學校的教育教學產生懷疑,影響到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高。4學生頂崗實習期間的法律規避問題。2006年,教育部印發的關於職業院校試行工學結合、半工半讀的意見,對職業院校開展工學結合,半工半讀提出了總體原則及要求,但沒有出臺具體實施細則,各中等職業學校在執行過程中遇到的一些新問題很難處理。對於實行工學結合的模式也沒有相關的法律法規對企業和學校進行約束。二、加強工學結合教學的幾點建議針對中職學校工學結合實踐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有以下幾點建議:1加強政府的統籌協調,加快建設符合地方經濟結構的專業。加快中職學校工學結合教學及人才培養模式的推行,需要政府部門的支持和參與。一是在政策上給予支持,在可能的條件下,政府應制定或出臺有利於促進工學結合、校企合作和職教發展的政策,並利用政府宏觀調控職能,針對工學結合教學模式試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必要的宏觀調控,為工學結合的模式的推行創造良好條件。二是政府要積極支持和參與工學結合教學模式改革的推廣活動,通過行政手段幫助學校和企業解決具體的問題,在經費上給予一定支持,並及時發佈相關資訊,牽線搭橋,促成學校與企業聯姻,達成長期合作關係,促進“工學結合、訂單辦學深入持久地開展下去,為社會和企業培養更多的技能型人才,為地方經濟的發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撐。三是政府要加強對學校開設專業的統籌,從服務地方經濟的角度,加強對符合地方經濟結構的專業建設支持。2深化教學改革,調整課程設置,轉變人才培養模式。要解決工學結合教學模式推行過程中存在問題,除了政府的協調,企業的支持外,中職學校應發揮主導作用。首先,學校要加大教學改革力度,根據市場和企業的需求,改變原有僵化的課程設置和人才培養模式,突出“做中學、做中教”的職教特色,努力形成以就業為導向的課程體系;積極推行講練“一體化”,堅持能在車間講的理論不在課堂上講,能在車間練的技能不在實驗室練,講練一體,產練同步;學生實訓操練內容儘量與企業生產作業要求相接軌,重點對學生進行操作技能和動手能力培養。其次,在教學過程中推行“模組式”教學,加強學生職業技能的培養,每一模組學習結束後,學校與勞動技能鑒定部門共同對學生進行相關專業技能考核,考核合格的學生取得該模組相應等級的崗位資格證書,為頂崗實習和就業打下基礎工業。再次,正確處理好學生“工”與“學”關係。在工學結合教學模式改革實踐中,“工”與“學”必須統籌兼顧,不可偏廢。學校在安排學生下廠頂崗實習時,要把教學內容與下廠頂崗實習有機結合起來,引導學生在“學中幹,幹中學”,學用結合,學以致用。使學生通過學校教學頂崗實習再回校學習再進廠實習的多循環往復,真正成為企業和用人單位歡迎的技能型人才。3引導企業轉變觀念,提高企業與學校合作的積極性。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最大問題和難點是“一頭熱,一頭冷”。要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當地政府和學校必須引導企業轉變觀念,充分認識企業的生產和發展,離不開技能型人才的培養和供給,而生產一線工人和技能型人才的供給,需要由各類職業學校來培養和提供。企業不能只利用學生較為廉價的勞動力,解決眼前技工不足一時之癢;而應根據自身發展需要,參與校企合作,訂單辦學,與中職學校一道共同制定培養目標、共同確立專業設置、共同修訂教學計畫,從根本上解決企業發展壯大所需的人力資源和人才支撐。作為中職學校要積極主動與企業實行“訂單辦學,訂單培養”和“雙元制”教學,開展人才培訓與共享、技術研究與開發、管理交流等多層面、深層次的合作,達到互利雙贏的目的。這樣,既可以建立起人才培養、人才使用的穩定基地,保證人才培養的規格和品質,保障企業的用工需求得到長期穩定的滿足,又能有效地解決工學結合,頂崗實習學生的接收安置問題,為學生的就業擇業奠定穩定的基礎。4適應新情況,增添新舉措,加強和改進頂崗實習學生和管理工作。首先,學校和帶隊教師要轉變觀念,適應工學交替、頂崗實習學生管理上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不能照搬在校學生的管理辦法管理頂崗實習學生,要積極研究和探討工學結合模式下的學生管理工作,制定相應的管理辦法和管理措施,以加強和改進頂崗實習學生和管理工作,教育和引導實習學生自覺遵守廠規廠紀和的安全操作規程,預防違法亂紀行為和安全事故的發生,確保頂崗實習學生的安全和穩定。其次,國家應加緊對工學結合或校企合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