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维新高考试题.ppt_第1页
明治维新高考试题.ppt_第2页
明治维新高考试题.ppt_第3页
明治维新高考试题.ppt_第4页
明治维新高考试题.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09上海单科 17 明治维新时期 西服流行的同时 和服被当作最华丽的礼服保留下来 酒吧多起来了 茶室依然是人们的精神净地 西洋歌剧开始唱响 能剧和歌舞伎也在走向兴盛 这反映了当时的日本A 用西方文明提升国民的知识水平B 引进西方文化以巩固统治C 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多元共存D 西方文明占据主导地位 C 2 2008 宁夏文综 材料一昔彼得为欧洲所摈 易装游法 变政而遂霸大地 日本为俄 美所迫 步武泰西 改弦而雄视东方 此二国者 其始遭削弱与我同 其后的强盛与我异 闻日本地势近我 政俗同我 成效最速 条理尤详 取而用之 尤易措手 汤志钧编 康有为政论集 材料二1682 1725年在位的彼得一世 采纳西欧模式 对俄国进行彻底改革 1697 1698年 他率团往德 荷 英考察 学习其政府管理模式和军事技术 大量招募外国专家为俄国服务 对军事 行政体制和生活方式等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期中 强制剪须割袍即是其改革的戏剧性一幕 在当时的俄国 大多数贵族饱食终日 往往懒洋洋地拖着长袍 留着被视为 上帝赐予的装饰品 的大胡须 无所事事 彼得下令 除神职人员外 一律禁止留须 他甚至亲自将贵族的胡子剪掉 还在宴会上亲自剪短贵族的旧式长袍 规定只穿西欧式的短袍 改革引起包括其子阿历克基在内的一些人的反对 几经犹豫后 彼得将儿子处死 在整个历史上 几乎没有什么恩那个产生如此重大的个人影响 他通过各种方法急切地把一种新的文化强加于俄罗斯 从而为他的帝国确定了未来性质 由于他的努力 俄国显然拜托了孤立的状态 此后 俄国的历史成为欧洲史的一部分 并愈益成为世界史的一部分 摘编自 美 帕尔默等 近现代世界史 1 根据材料一 概括指出康有为的主要观点 6分 2 根据材料一 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彼得改革和明治维新的共同之处 9分 1 俄 日改革 由弱变强 中国应仿效日本 更易见效 2 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 向西方学习 涉及政治 经济 军事 文化和社会风俗等各方面 改革成效显著 国力增强 摆脱了封闭与孤立状态 2 2007 宁夏文综 材料一康有为在受光绪皇帝召见时称 泰西讲求三百年而治 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强 吾中国国土之大 人民之众 变法三年 可以自立 此后则蒸蒸日上 富强可驾万国 摘自 戊戌变法 材料二戊戌变法期间 光绪皇帝工计发布变法诏令184条 包括政治 经济 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 对此 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 他们把足够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 在三个月之内 都填塞给它吃了 康有为的 新学伪经考 和 孔子改制考 在思想上引发了极大震动 不仅顽固派坚决反对 而且不少维新派人物如唐才常黄遵宪也难以接受 帝党领袖翁同龢也斥之为 说经家一野狐也 因此 他的著作出版不久 即被光绪皇帝下令毁版 摘自 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等材料三戊戌变政 首在裁官 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 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 朝野震骇 颇有民不聊生之戚 摘自 梦蕉亭杂记 回答下列问题 15分 1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康有为希望 变法三年可以自立 的历史背景 5分 2 戊戌变法的失败有多方面的原因 根据上述材料 分析维新派在变法中的失误之处 10分 答案 1 西方和日本变革取得成功 甲午战败 中国民族危机加深 康有为希望通过变法 独立自强 尽快摆脱被瓜分的命运 2 变法过程中急于求成 变法内容上贪大求全 触动了既得利益者 树敌太多 变法理论有偏激之处 内部意见分歧 2 2009 山东文综 维新派的目标正是我们的目标 他们的计划好倒是好 就是有些不切实际和操之过急 然而 距今大约三十年以前 绝大多数局外人不也是这样评论日本的明治维新 而明治维新不是扫除了日本的旧秩序吗 不打破鸡蛋就不可能做成煎鸡蛋卷 泰晤士报 主编姬乐尔致该报驻北京记者莫理循的信 1898年11月25日 1 材料中 不打破鸡蛋就不可能做成煎鸡蛋卷 的含义是什么 2分 戊戌变法未能 打破鸡蛋 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分 2 为了 打破鸡蛋 明治政府在政治方面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 4分 1 含义 必须改变旧的政治制度 改革才能成功 或 改革必须除旧才能立新 根本原因 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弱小 或 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 封建顽固势力强大 2 改革措施 废藩置县 建立中央集权 废除等级制度 取消武士特权 实现四民平等 1 2010 海南单科 8分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主导的盟国军事占领当局推动日本进行改革 其主要指令和内容如下 摘编自 东亚三国的近现代史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指出战后日本改革的背景 5分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美国推动日本改革的目的 3分 1 明治维新以后日本的军国主义体制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日本侵略战争失败 美国主导的盟国军事占领当局管制日本 5分 2 促进日本非军事化 民主化 使之符合美国的要求和利益 3分 2 2010 上海单科16 基于 大凡国之强弱系于人民之贫富 人民之贫富系于财产之多寡 的认识 明治政府开始 A 实行地税改革B 开化社会文明C 引进欧美科技D 鼓励工商贸易 2 D考查日本明治维新 明治政府实行富民强国的主要措施就是鼓励工商贸易 1 2010 安徽文综 19世纪80年代初 日本明治政府认识到 好事贪功 反而挫折人民自主独立之气势 养成百事依赖政府之风习 其弊害大不可测 进而采取的措施是 A 废除了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B 整顿财政金融以改善私人投资环境C 建立 样板 企业供私人企业效仿D 将大量的国营企业转让给私人 1 D 1 2010 江苏单科 10分 材料一早在战争开始之前 朕难以忘怀的先皇便曾向我国所有忠实臣民以及世界各强国庄严地发表过声明 消除对我们东方教友的迫害和保卫他们的权利是他唯一的目的和愿望 俄罗斯人 你们的劳动及牺牲不是白费的 伟大的事业已经实现了 虽然这是通过另外一种不能预见的道路来实现的 现在朕可以问心无愧地结束流血牺牲 将宝贵的和平归还朕可爱的祖国 结束克里米亚战争的宣言 1856年3月19日 材料二然而到了19世纪60年代 它的弱点暴露无遗 内部很不稳定 对外则比想象中虚弱许多 其关键弱点既是政治的 又是经济的 亚历山大二世所推行的改革与其说是振衰起敝的灵丹妙药 不如说是暴露疾病的症状 英 艾瑞克 霍布斯鲍姆 资本的年代 请回答 1 就战争目的 结果和影响批驳材料一中亚历山大二世的观点 5分 2 为克服材料二中的 关键弱点 俄国统治者采取了哪一重大举措 它产生了哪些积极作用 并指出这一举措的局限性 5分 1 目的 争夺地区霸权 摆脱统治危机 结果 战败 影响 进一步激化了国内矛盾 导致俄国国际地位下降 2 举措 推行农奴制改革 积极作用 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农奴获得了一定的自由 生活有所改善 局限性 改革措施缺乏全面性 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1 2010 安徽文综19 列宁说 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 那么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道路上的一步 这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 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 这表明农奴制改革 A 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B 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C 促进了俄国的近代化D 阻止了革命在俄国的发生 1 C 25 19世纪70年代有个日本人对来访的德国友人说 我们的历史自今日始 这句话的意思是这一时期的日本A正开始建设现代国家B刚准备抵制西方文化C才决定学习儒家经典D已成为世界重要强国 A 34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7分 俄罗斯人民是否还会长久地作老爷的破布 他们是否还长久地买卖人口 把人当牲畜 是谁让我们沦为奴隶 是谁授予他们贵族的权利 又是谁让他们骑在我们穷人的头上 挥舞着鞭子 1 这首诗描述的是什么制度 1分 2 作者对这种制度持什么态度 为什么 2分 3 诗中所说的 人民 的地位后来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4分 1 农奴制 2 批判的 农奴制是极其落后 残酷的制度 3 1861年俄国进行农奴制改革 农奴的人身得到解放 在法律上是自由的人 或农奴获得人身自由 有拥有财产 改变职业 参加选举的权利 或享有财产 职业和选举等公民权利 地主不能把他们当作私有财产买卖 赠送和典押 不得干涉他们的生活 35 22分 19世纪中期 中日两国相继走上近代化道路 而在甲午战争中 中国却败于日本 阅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为了劝阻西方列强以 修约 为借口要挟中国 清政府聘用卸任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率使团于1868年2月至1870年10月访问了欧关11个国家 该使团以记名海关道志刚 礼部郎中孙家谷为办理中外交涉事务大臣 英国使馆翻译柏卓安 法籍海关税务司德善为左右协理 经蒲安臣使团交涉 美 英等国表示对华将采取 节制和温和 的政策 志刚等人还记载了出访的行程和外国的风土人情 使团回国以后 由于人微言轻 对政府决策没有产生什么影响 1871年12月至1873年9月 日本政府为了修改不平等条约 求知识于世界 派岩仓使节团访问欧美l2个国家 该使团以右大臣岩仓具视为特命全权大使 参议木户孝允 大藏卿大久保利通 工部大辅伊藤博文 外务少辅山口尚芳为副使 岩仓使节团在修约方面虽然没有取得进展 却考察了政府机构 议会 法院 公司 交易所 工厂 矿山 港口 农牧场 兵营 学校 报社和福利设施 从各个方面加深了对西方近代文明的认识和理解 摘编自王绍坊 中国外交史 伊文成等主编 明治维新史 等 1 中日两国使团的出使目的 成员组成有何不同 由此分析两国统治集团对近代化的态度 10分 2 联系两国使团出访的史实 运用所学知识 比较这一时期中日两国近代化的主要差异 12分 1 中国为了劝阻列强 修约 防止其扩大侵略权益 日本为了与列强修改不平等条约 向西方学习 中国聘用外国人为团长 主要成员为中下级官员 日本以本国人为团长 主要成员为明治政府要员 晚清政府重视不够 被动应付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 明治政府高度重视 主动适应近代化要求 2 中国学习西方主要限于器物层面 日本全面学习西方 中国近代化的倡导者是洋务派 日本的近代化以明治政府为主导 中国未实现预期目标 日本基本完成了向近代社会的转型 09山东文综 33 10分 历史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维新派的目标正是我们的目标 他们的计划好倒是好 就是有些不切实际和操之过急 然而 距今大约三十年以前 绝大多数局外人不也是这样评论日本的明治维新 而明治维新不是扫除了日本的旧秩序吗 不打破鸡蛋就不可能做成煎鸡蛋卷 泰晤士报 主编姬乐尔致该报驻北京记者莫理循的信 1898年11月25日 1 材料中 不打破鸡蛋就不可能做成煎鸡蛋卷 的含义是什么 2分 戊戌变法未能 打破鸡蛋 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分 2 为了 打破鸡蛋 明治政府在政治方面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 4分 参考答案 1 含义 必须改变旧的政治制度 改革才能成功 或 改革必须除旧才能立新 根本原因 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弱小 或 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 封建顽固势力强大 2 改革措施 废藩置县 建立中央集权 废除等级制度 取消武士特权 实现四民平等 09福建 A 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若夫美 法民政 英 德宪法 地远俗殊 变久迹绝 臣故请皇上以俄大彼得之心为心法 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也 然求其时地不远 教俗略同 成效已彰 推移即时 若名书佳画 墨迹尚存 而易于临摹 如宫室衣裳 裁量恰符 而立可铺设 则莫如取鉴于日本之维新矣 考其维新之始 百度甚多 惟要义有三 一曰大誓群臣以定国是 二曰立对策所以征贤才 三曰开制度局而定宪法 日本之强 效原于此 康有为 应诏统筹全局折 材料二在制定宪法的过程中发挥了很大作用并上书说 英国的政治制度只符合英国的需要 普鲁士的政治制度却比较接近日本的国情 日本在制宪法工作中定下的基调是 按普鲁士方式组成一个不向国会负责的内阁 摘编自钱乘旦 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