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心律失常的诊治.doc_第1页
常见心律失常的诊治.doc_第2页
常见心律失常的诊治.doc_第3页
常见心律失常的诊治.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常见心律失常的常规诊疗一、房性心律失常(一)房性期前收缩的心电图表现及治疗1.心电图表现:房性期前收缩的P波提前发生,与窦性P波形态不同。如发生在舒张早期,适逢房室结尚未脱离前次搏动的不应期,可产生传导中断(称为被阻滞的或未下传的房性期前收缩)或缓慢传导(下传的PR间期延长)现象。多为不完全性代偿间歇。房性期前收缩下传的QRS波群形态通常正常,亦可出现宽大畸形的QRS波群,称为室内差异性传导。2.治疗:房性期前收缩通常无需治疗。当有明显症状或因房性期前收缩触发室上性心动过速时,可给予洋地黄制剂、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二)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心电图表现及治疗:平均每年出2道题。病因和临床特征虽然大纲没有要求,但是,却出过考试题。请同学们认真学习记忆。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且随年龄增加房颤的发生率亦明显增加,65岁的发生率在5%10%。近年来病因亦发生了明显变化,7080年代风心病为第1位原因,90年代以后,风心病呈下降趋势。病因1.绝大多数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最常见的是风心二尖瓣狭窄,其次是冠心和高血压。此外还见于预激综合征、缩窄性心包炎、肺心病等。2.甲状腺功能亢进也是常见的病因。3.洋地黄中毒。4.特发性房颤:少数房颤患者经多年观察未能发现器质性病变基础,称为孤立性或特发性房颤,发生原因不明。临床表现 1.症状:房颤症状的轻重受心室率快慢的影响。心室率超过150次/min,病人感到心悸,气短,并可发生心绞痛与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室率慢时,病人甚至不觉察其存在。房颤有较高的发生体循环栓塞的危险。栓子来自左心房或心耳部,附壁血栓的碎块脱落后可随循环到周围动脉引起肢体、脑及肾脏等器官的动脉栓塞;附壁血栓呈球状而较大时,可堵塞二尖瓣口而引起晕厥,甚至猝死。2.体征:三大特点:心脏听诊第l心音强弱变化不定,心律绝对不规则。当心室率快时可发生脉搏短绌。确诊须做心电图检查。发生栓塞时有相应的体征。常常栓塞体循环系统:如脑、四肢及肾脏等。房颤病人并发房室交界性与室性心动过速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时,其最常见原因为洋地黄中毒。心电图表现(1)心电图表现:P波消失,代之以形态、振幅、间距绝对不规则的房颤波(f波),频率约350600次/min;心室律绝对不规则。未接受药物治疗、房室传导正常者,心室率通常在100160次/min之间。宽QRS波群伴极快速的心室率(大于200次/min)提示存在房室旁道。儿茶酚胺类药物、运动、发热、甲亢等均可缩短房室结不应期,使心室率加速;相反,洋地黄延长房室不应期,减慢房室传导,减慢心室率;QRS波群通常形态正常,但振幅并不一致;伴室内差异性传导、束支传导阻滞或预激综合征时,QRS波群增宽、畸形。治疗 总的治疗原则为:转复窦律、维持窦律、减慢室律和抗凝治疗。1.一般治疗:针对病因治疗并去除诱因,如积极有效地控制甲状腺机能亢进。2.药物治疗:药物治疗的目的是尽可能将房颤转复为窦性心律,不能转复者要控制和减慢心室率,改善心功能,并防止心房内血栓形成,减少栓塞并发症,最大限度地减少房颤的危害。(1)转复窦律(恢复窦性心律):房颤病人理论上均应考虑复律为窦性心律。但在房颤持续多年或心脏明显扩大(尤其是左房内径45mm),或病因尚未纠正(如心腔机械狭窄未解除)或疑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患者,复律成功的机率很小,并且难以维持,不宜强行复律治疗。对于近期有过血管栓塞的患者,应充分考虑到复律后心房内血栓脱落的可能。复律分为药物复律和同步直流电复律。药物复律通常采用口服给药,奎尼丁、心律平、胺碘酮及索他洛尔等复律的成功率均60%,可酌情选用。无效时可采用同步直流电复律。(2)维持窦律(维持窦性心律):持续性房颤的患者复律后应选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维持窦性心律胺碘酮是最常选用的药物。阵发性房颤是否需要用药维持窦律,取决于其发作的频率,发作时伴有的症状,以及服用抗心律失常药潜在的危险。治疗的目的在于控制阵发性房颤发作的频率。通常选用第1类抗心律失常药(奎尼丁、心律平)或索他洛尔及胺碘酮。(3)减慢室律(控制心室率):房颤患者减慢心室率的治疗适用于下列3种情况:急性房颤或阵发性房颤急性发作,选用静脉给药迅速减慢心室率,多数患者在室率控制后血流动力学紊乱得以改善,自行恢复为窦律。持续性房颤,有条件复律者,在复律前选用药物减慢室率。持续性房颤复律失败或复律成功机率很小或权衡抗心律失常药物长期应用危险性较大时,选用药物控制心室率。控制心室率药物的选择,近年来趋向于选择钙拮抗剂(维拉帕米、硫氮卓酮)和受体阻滞剂作为控制房颤心室率的第一线药物。不伴有心力衰竭时,地高辛不宜作为控制心室率的首选药。地高辛主要通过增加迷走神经张力,减慢房室结的传导速度来控制房颤静息时心室率。运动时,交感神经张力增加,地高辛的作用不再维持。此外地高辛缩短心房不应期,使得房颤更易持续。目前仅在房颤合并心衰时选用地高辛控制心室率。房颤的心室率控制在什么范围内最为合适至今仍无定论。一般认为,静息状态心室率应控制在6080次/min,轻微活动时的心室率不应超过100次/min,动态心电图上平均心室率90次/min。(4)抗凝治疗:复律前后的抗凝:对房颤持续48h以上,或有过栓塞史的患者,应在复律前3周及复律后45周使用抗凝剂。若超声心动图发现血栓,则应在复律前延长抗凝时间直至复查时没有血栓方可复律。高危人群的预防性抗凝:阵发性房颤和持续性房颤的患者具有下列危险因素时应行预防性抗凝:高龄(大于65岁);高血压;糖尿病;一过性脑缺血或脑卒中史;伴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冠心病。对无器质性心脏病,年龄0.12s;ST-T波方向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心室率通常为100250次/分钟,心律规则;P波与QRS波群无固定关系,形成房室分离;通常发作突然开始;心室夺获与室性融合波,可作为确立室性心动过速与室上性心动过速合并心室内差异传导鉴别的最重要依据。按室速发作时QRS波群的形态,可将室速区分为单形性室速(形态恒定不变)和多形性室速(形态多变呈尖端扭转型),QRS波群方向呈交替变换者称双向性室速。(二)治疗1.原则:有器质性心脏病或有明确诱因应首先给以针对性治疗;无器质性心脏病者发生非持续性室速,如无症状或血流动力学影响,不必使用药物治疗。持续性室速(发作时间大于30秒)发作,无论有无器质性心脏病,均应给予治疗;有器质性心脏病的非持续性室速(发作时间小于30秒)亦应考虑治疗。终止室速发作:室速患者如无显著的血流动力学障碍,可选静脉注射利多卡因、胺碘酮、普罗帕酮(心功能正常时)、或索他洛尔(EF大于30%),也可用直流电复律。已发生低血压、休克、心绞痛、充血性心力衰竭或脑血流灌注不足的症状,应立即拳击心前区、直流电复律或心室起搏治疗。洋地黄中毒引起的室速不宜应用电复律,应给予苯妥英钠等药物。2.室性期前收缩的心电图表现及治疗(1)心电图表现:提前发生的QRS波群,时限0.12s、宽大畸形,ST段与T波的方向与QRS主波方向相反。室性期前收缩与其前的窦性搏动之间期(称为配对间期)恒定。室性期前收缩后出现完全性代偿间歇。 (2)治疗 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如无明显症状,不必使用药物治疗。如患者症状明显,治疗以消除症状为目的。药物宜选用受体阻滞剂、美西律、普罗帕酮、莫雷西嗪等。二尖瓣脱垂患者发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