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名词解释1:免疫:指机体识别和和排除抗原性异物,以维持机体的生理平衡和稳定的功能。 2:抗原:是一类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使之产生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的免疫应答产物即抗体或效应T细胞特异结合进行发挥免疫效应的物质性。3:抗原决定基:是指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又称表位是细胞B细胞及抗体识别结合的基本单位。4:抗体:是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生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的一类球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清组织液等体液中。5:免疫球蛋白:是指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6:补体系统:是指存在于正常人体液和细胞膜表面的一组与免疫应答相关的自限性蛋白酶解系统。7:APC:是指能捕捉、加工、处理抗原并将抗原信息递呈给T淋巴细胞的一类免疫细胞。8:细胞因子:机体多种活化的免疫细胞和非免疫细胞能合成和分泌小分子的多肽类因子它们通过和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结合而调节多种细胞生理功能,这些因子统称为细胞因子。9:MHC:是由多个位置相邻的基因座位组成,编码的产物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的功能。10:免疫耐受:是指机体免疫系统接触某种抗原后所产生的一种特异性无应答状态。11:超敏反应:是指机体对某些抗原初次应答后,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发生的一种以机体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为主的特异性免疫应答。12:L型细菌: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可被理化或化学因素直接破坏或合成被抑制细胞壁受损,这种细菌在一般环境中菌体内的高渗透压会使细菌胀裂死亡,但在高渗环境下它们可以存活成为细胞壁缺陷型称为细菌L型。13:菌落:将细菌以分离划线法接种在菌体培养基的表面,培养一段时间后在培养基表面出现由 单个细菌繁殖形成一堆肉眼可见的细菌集团,称为菌落。14:消毒:是杀死物体上病原微生物的方法。15:灭菌:是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包括病源微生物和非病源微生物、细菌的繁殖体和芽孢。16:转导:以温和噬菌体为载体,把供体菌的部分基因转移给受体菌,使受体菌获得新的性状。17:转化:受体菌直接摄取供体菌游离的DNA片段并整合到受体菌的基因组上,使受体菌遗传性状发生改变。18:毒血症:致病菌侵入宿主体内后,只在机体局部生长繁殖病原菌不进入血流,由其产生的毒素进入血流致病,引起毒血症状。19:败血症:致病菌侵入血流后,大量繁殖并产生毒性代谢产物,引起高热、皮肤和粘膜瘀斑,肝脾大等全身中毒症状。20:菌血症:致病菌由局部侵入血流,但未在血流中生长繁殖只是短暂的一过性通过血循环,到达体内适宜部位后在进行繁殖。21:卡介苗:指将有毒牛型结核分枝杆菌接种在含胆汁、甘油、马铃薯的培养基中,经过13年230次传代,获得减毒的变异株即卡介苗。22:病毒:是一类形态微小、结构简单、只含有一种核酸类型,专性细胞内寄生的非细胞型微生物。23:顿挫感染:因宿主细胞条件不合适,缺乏病毒复制所需的酶或能量等必要成分,故病毒虽可进入细胞但不能复制出完整的病毒体此种感染过程称为顿挫感染。24:干扰现象:当两种病毒感染同一细胞时,可发生一种病毒抑制另一种病毒增殖现象称为干扰现象。25:持续性病毒感染:病毒可在机体内持续存在数月、数年甚至数十年可出现症状而长期带病毒成为重要的传染源。26:抗原漂移:其变异幅度小HA、NA氨基酸的变异率1,属量变由点突变造成并与人群选择力有关,引起中、小流行。27:抗原转换:变异幅度大,HA氨基酸的变异率为20-50,属质变形成新亚型,由于人群对变异病毒株缺少免疫力,容易造成新亚型流感的大流行。简答题1:简述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分区及其功能 答:1)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是由两条相同的重链和两条相同的轻链借链间二硫键连接组成的四肽链结构。 2)分区:可变区、超变区、骨架区、恒定区 3)功能:1:VH和VL是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部位2:IgG的CH2和IgM的CH3有补体C1q结合位点与补体经典途径激活有关3:母体的IgG可主动通过胎盘传递给胎儿,发挥免疫作用4:IgG的CH3和IgE的CH3、CH4可结合不同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产生不同的免疫效应。2:试比较补体经典与旁路激活途径的主要差异 答: 区别点 经典途径 旁路途经 激活物 抗原抗体复合物与病原体的结合 某些细菌,革兰氏阴性菌的内毒素,酵母多糖,葡聚糖, 凝聚的IgA和IgG4等 参与补体成分 C1-C9 C3.C5-C9.B因子D因子 C3转化酶 C4b2a C3bBb C5转化酶 C4b2a3b C3bnBb 作用 参与特异性体液免疫的效应阶段 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在感染早期发挥作用3:试述抗体产生的初次应答和再次应答的一般规律及其医学意义 答:初次应答:是指抗原物质第一次进入机体时引起的免疫应答其特点是:1)抗体产生的潜伏期长,通常需1-2周血液中才能出现抗体2)抗体产生量少,效价低3)抗体在体内维持时间短4)主要产生IgM类抗体,后期可产生IgG 5)产生的抗体为低亲和性抗体。 再次应答:也称回忆反应,是指机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所发生的免疫应答,其特 是:1)潜伏期短,一般为2-3天2)抗体产生量多,效价高3)抗体在体 内维持时间长4)主要产生IgG类抗体IgM类含量与初次应答相同5) 产生的抗体为高亲和性抗体,在再次应答中抗体产生的快而多得原因 与初次应答过程中形成的记忆性B细胞有关。 医学意义:对疾病的预防和诊断具有重要意义。4:简述青霉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属于几型超敏反应?简述它的发生机制。 答:属于1型超敏反应。 机制:1)致敏阶段:青霉素作为一种半抗原进入机体后与体内蛋白质结合完成抗 原,刺激机体产生IgE,IgE吸附到肥大细胞与嗜碱性粒细胞上 2)发敏阶段:当青霉素再次进入机体后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上IgE 结合致敏颗粒释放生物活性介质 3)效应阶段:释放的介质作用于效应的靶器官与组织,引起平滑肌收缩, 小血管通透性增加、扩张,腺体分泌增加,临床上出现以 血压下降为主要 的过敏性休克的表现。5:细菌有哪些特殊结构?各有何作用。 答:1)荚膜:某些细菌细胞壁外包绕一层粘液样物质。作用:1:抗吞噬作2:抗杀菌 物质损伤3:粘附作用 2)鞭毛:伸出菌体外的细长而弯曲的丝状物。作用:1:是细菌的运动器官2:某些 细菌鞭毛与致病有关3:鞭毛蛋白有抗原性:H抗原 3)菌毛:许多革兰氏阴性菌和少数革兰氏阳性菌菌体表面存在着一种直的比鞭毛更 细更短的丝状物。作用:传递质粒 4)芽孢:某些细菌在一定环境条件下,胞质脱水浓缩,在菌体内部形成一个圆形或 卵圆形的小体,是细菌的休眠形式称为芽孢。作用:是灭菌的指标6:列表比较细菌内毒素与外毒素的主要区别 答:区别要点 内毒素 外毒素 来源 G+与部分G- G- 编码基因 质粒+前噬菌体+染色体基因 染色体基因 存在部位 活菌分泌 菌体裂解后释出 化学成分 蛋白质 脂多糖 热稳定性 60-8030分钟被破坏 1602-4小时被破坏 毒性作用 强,对组织器官有选择性毒害 弱,发热,白细胞反应,微循环 效应,引起特殊临床表现 障碍,休克,DIC 免疫原性 强,能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 弱,不能被甲醛脱毒形成类毒素 经甲醛脱毒形成类毒素7: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有哪些? 答:致病物质:1)葡萄球菌溶血素2)杀白细胞素3)肠毒素4)剥脱性毒素5)中毒 性休克综合征毒素6)凝固酶7)耐热核酸酶 所致疾病:1)化脓性炎症:1:局部皮肤:疖、痈、毛囊炎、伤口化脓2:器官: 心内膜炎、脑膜炎3:全身:败血症、脓毒血症 2)毒素性疾病:1:食物中毒2:烫伤样皮肤综合征3:毒性休克综合 征 3)葡萄球菌性肠炎8:简述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的主要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 答:致病物质:1)脂磷壁酸2)M蛋白3)透明质酸酶4)链激酶5)链道酶6)致热外素7)链球菌溶血毒素 所致疾病:1)化脓性感染:疖、痈、蜂窝织炎 2)中毒性疾病:猩红热、链球菌毒素休克综合征 3)超敏反应性疾病:风湿热、急性肾小球肾炎9:简述结核菌素试验的原理、方法和结果分析 答:原理:结核菌素试验是属于迟发型超敏反应用结核菌素试剂做皮肤试验,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和接种过卡介苗者一般都出现阳性反应。 方法及结果分析:目前采用PPD法,取PPD-C和BCG-PPD各5u分别注入两前臂皮内,48-72小时后:红肿硬结超过5mm者为阳性,表面机体已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或卡介苗接种成功;15mm为强阳性,表面机体可能有活动性结核感染;5mm,表面受试者可能未感染过结核杆菌或未接种过卡介苗。10:简述肠道病毒的共同特征 答:1)病毒体呈球形,衣壳为20面体对称结构2)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具有感染性3)在宿主细胞浆内增殖,引起细胞病变4)无包膜,耐乙醚,耐酸5630分钟可灭活病毒,对紫外线、干燥敏感,在污水或粪便中可存活数月5)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以肠道外疾病为主,引起人类多种疾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如麻痹、无菌性脑炎、心肌损伤、腹泻和皮疹。11:破伤风梭菌的感染条件是什么?并简述其防治原则 答:条件:深而狭窄的伤口,混有泥土和异物易形成厌氧环境,组织坏死,缺血及需氧菌 混合感染也是厌氧环境形成的条件。 防治原则:1)正确处理伤口:清创并对伤口用过氧化氢溶液冲洗创面以消除厌氧环境 2)局部或全身应用抗生素:如大剂量使用青霉素防治伤口局部细菌的生长繁殖 3)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中和游离的破伤风外毒素,对患者进行紧急预防接种和对症治疗。 4)应用破伤风类毒素进行预防接种:易感人群12:简述HBV抗原抗体及其意义 答:HBSAg(+):表面机体感染了HBV、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携带者均可阳性; 抗HBS:表面机体对HBV有免疫力,表示感染恢复或疫苗接种获免疫力; HBeAg(+):是HBV体内复制和血液传染性强的标志;抗HBe表明恢复期,已获一定免疫力;抗HBcIgM:表示HBV感染早期在体内复制,血液传染性强;抗HBcIgG ;出现于慢性乙肝或趋向恢复。13:HBV有几种形态?完整的乙肝病毒有些什么结构?它的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 答:形态:1)大球型颗粒2)小球型颗粒3)管型颗粒 结构:乙肝病毒有外壳和核心两个部分构成,外部由脂质双层和蛋白质组成的包膜,包膜内含有S抗原,前S1抗原和前S2抗原它们一起又构成了外壳上大、中、小三种蛋白形式,统称为乙肝表面抗原,剥去外壳暴露出乙肝病毒的核心颗粒它的表面才是病毒,真正的衣壳,游离态的核衣壳只能在肝细胞的细胞核内观察到,通过强去垢剂或者酶处理的方法还可以暴露出HBV的另一主要的抗原e抗原 传播途径:1)母婴垂直传播2)通过血液、血制品等传播3)性接触传播4)密切接触传播14:比较人工自动免疫与人工被动免疫的不同点 答 人工自动免疫 人工被动免疫 接种输入的物质 抗原(疫苗、类毒素) 抗体,活化的淋巴细胞,细胞因子 免疫产生的时间 慢,1-4周 块,立即 免疫维持的时间 较长,半年至数年 较短,2-3周 主要用途 疾病的预防 疾病的治疗或紧急预防15:补体的生物学功能 答:1)溶菌和细胞溶解作用:补体激活形成的膜攻击复合物可使细菌和细胞溶解破坏 2)调理吞噬作用:补体裂解产物C3b/C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离婚协议书模板:结合遗产规划与家族企业传承
- 离婚双方房产、存款及子女抚养责任明确协议书
- 商务酒店租赁合同终止及客户权益保障协议
- 离婚协议书关于房产分割及还款责任约定
- 离婚协议范本:共同子女教育基金管理细则
- 高端公寓租赁合同提前终止及补偿条款详尽协议
- 班组级安全培训重点内容课件
- 2025年急救医学AED操作技能竞赛答案及解析
- 冷挤压技术考试题及答案
- 交通银行2025随州市秋招无领导小组面试案例题库
- 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专业教学标准(高等职业教育专科)2025修订
- 善待挫折主题班会课件
- 2025年4月自考13126管理学原理初级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云南省中考数学试卷真题及解析答案
- 货运平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脚手架废弃物的分类与处理
- 《运动医学与康复》课件
- 河北建投集团招聘笔试题库2025
- 2025年自建房施工合同书 (包工不包料 C款)
- (高清版)DB33∕T 715-2018 公路泡沫沥青冷再生路面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 军事心理战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