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建议书项目编号:2009326XXX项目名称:台湾果蔬危险性有害生物防控新技术研究与示范行业主管部门:农业部科技教育司联 系 人:尤民生联系电话E-mail:二O O八年 十一 月 三十 日填 写 说 明1本建议书为申请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的主要文件。各项内容必须认真填写,表内栏目不能空缺,无此项内容时填“/”。2项目编号说明编号位数14位57位810位编号含义年度行业主管部门编号流水号示例2008332001释义2008水利流水号为1行业主管部门编号:332水利部 361卫生部 326农业部 432国家林业局418国家海洋局 416中国气象局468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419中国地震局467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334国土资源部424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3“项目名称”要简洁、明确,字数不超过20个汉字。4“项目基本信息表”的“内容摘要”包括项目的目标、工作内容及预期成果。5建议书总篇幅建议控制在5000字以内。6书面申报材料一式五份,A4纸打印。项目基本信息表项目编号2008326XXX项目名称入境台湾果蔬危险性有害生物防控新技术研究与示范所属行业农 业 经费概算3000万元实施周期2 年所属领域能源资源环境 农业 材料制造业交通运输信息产业与现代服务业 人口与健康 城镇化与城市发展公共安全与其他社会事业项目与纲要的衔接性明确列入纲要 公共安全 领域 食品安全与出入境检验检疫、重大自然灾害监测与防御 优先主题基本属于纲要 领域 优先主题的范畴其他(请说明)项目定位应急性培育性基础性创新类型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项目完成时的应用类型形成自主研发能力形成规模生产能力局部试点示范较大范围推广应用内容摘要(500字以内)两岸农业交流合作深化,两岸农产品贸易扩大,台湾果蔬的检验检疫实施 “绿色通关”,要求快速查验台湾农产品,台湾蔬菜在大陆的种植物面积不断扩大,台湾果蔬菜高危病虫害的传入风险不断加大,台湾果蔬菜高危病虫害在大陆时有发生,对大陆水果蔬菜生产造成潜在的巨大损失。开展入境台湾果蔬危险性有害生物防控新技术研究与示范工作十分必要。以入境台湾果蔬的危险性有害生物为主要对象,掌握入境台湾果蔬种类及其危险性有害生物的物种目录,明确主要危险性有害生物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及其致害机理,开展危险性有害生物的风险评估和控制预案研究,联合海峡两岸优势研究力量,攻克一批入境台湾果蔬的危险性有害生物的监测、预警技术及其分子和常规检测技术,建立一批入境台湾果蔬的危险性有害生物的监测点和防控技术试验示范基地,提升我国对入境台湾果蔬的危险性有害生物的快速识别、疫区预测及防控技术水平,技术覆盖我国东南沿海及中南部5-10个省市,积极推动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为入境台湾果蔬的危险性有害生物监测与防控提供技术保障。项目承担单位的建议牵头承担单位建议: 福建省农业科学其他承担单位建议: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福建省动植物检验检疫局、海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列前三个)一、项目立项的必要性及需求分析(一)立项必要性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推动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各级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惠及台湾农民和促进两岸农业交流合作的政策措施。随着两岸关系进一步和平发展,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正步入快速发展期。两岸农业交流合作深化,两岸农产品贸易扩大,台湾果蔬的检验检疫实施 “绿色通关”,要求快速查验台湾农产品,台湾蔬菜在大陆的种植物面积不断扩大,台湾果蔬菜高危病虫害的传入风险不断加大,台湾果蔬菜高危病虫害在大陆时有发生,对大陆水果蔬菜生产造成潜在的巨大损失。开展入境台湾果蔬危险性有害生物防控新技术研究与示范工作十分必要。福建省位于我国东南沿海,与台湾仅一水之隔。近年来,福建省大力推动台湾农业合作项目、良种和技术的引进、示范、推广。目前,福建已重点扶持建设了20个台湾农业良种引进繁育和示范推广基地,累计引进台湾农作物良种2500个。全省累计批办农业台资项目2000多个,合同利用台资达25亿元,实际到资达14.8亿元,台资农业项目数、利用台资额持续位居大陆各省市第一。闽台合作已经成为两岸农业加快发展的一个重要载体。1、台湾入境果蔬的增加,加大了危险性有害生物传入的风险,尽快设立该项目对促进两岸农产品交流意义重大自上世纪80年代末海峡两岸开始农业交流与合作以来,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发展迅速,目前在大陆投资的台资农业企业有5000余家,实际使用台资近40亿美元,两岸农业合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协助解决台湾水果丰收季节的滞销问题,实实在在地为台湾农民提供帮助,2005年8月,大陆单方面宣布将台湾产水果准入品种由12种扩大到18种,2006年4月15日,大陆宣布将台湾产水果准入品种由18种扩大到22种,开放11种台湾产蔬菜准入并实行进口零关税。22种水果基本涵盖了台湾生产的主要水果种类。这次增加准入品种对于解决近年来台湾水果销售困难,增加台湾果农收益,促进两岸农产品贸易发展,造福海峡两岸人民具有重要意义。台湾入境果蔬的增加,加大了危险性有害生物传入的风险,尽快设立该项目对促进两岸农产品交流意义重大。2、台湾入境果蔬的 “绿色通道”的建立要求对入境风险病虫害具有良好的研究基础,才能保证绿色检疫通道的顺畅,该项目的设立为绿色通道提供技术支撑2005年5月,上海检验检疫局为入境的台湾水果专门推出“绿色通道”,快速审批、快速报检、快速检验检疫、快速放行,检验检疫时间由以往的1-2天缩短到30分钟;2005年11月5日,第一批台湾水果直航泉州石井港。泉州海关开辟了台湾水果绿色通道,截止2007年1月28日,福建闽台农产品市场有限公司以对台小额贸易方式共进口100批次303.98吨的台湾水果。2006年5月30日,交通部决定开放台湾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凡台湾地区生产的农产品,在大陆通过公路运输至销售地,符合大陆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运输规定的合法运输车辆,全部享受“绿色通道”政策。2006年6月7日,天津口岸迅速开启绿色通道,特事特办,吨台湾水果仅用了小时完成现场检验检疫工作。2008年1月,厦门东渡海关有3批、8个品种、共计30.7吨的台湾水果通过该关开辟的“绿色通道”进入大陆水果市场。台湾水果在1.5小时内,迅速完成通关过程。台湾入境果蔬的 “绿色通道”的建立要求对入境风险病虫害具有良好的研究基础,才能保证绿色疫检通道的顺畅,该项目的设立为绿色通道提供技术支撑。3、大陆福建、广东、海南等地的地理条件与台湾相近,台湾果蔬已经在该地区建立了生产基地,引种过程产生的危险性病虫害的传播风险增加,加强该项目的研究,做到知彼知己是降低危险性病虫害传播的重要手段2005年9月1日,台湾著名财经杂志天下在第330期登发一组关于海南开展琼台农业合作的专题文章,从十多年前,台商就带着水果种苗和技术,远赴海南岛,如今,台湾水果已在海南岛落地生根。2007年7月,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第一所所长田君美估计,“目前经济部投审会登记有案到大陆投资专门投注于蔬果花卉的金额大约在四十亿元左右。目前有许多台湾人挟着栽种技术的优势,到大陆种植。2000年以来,台商就己掀起引种水果热潮,形成规模引种。台中魏明堂先生先后引种了台湾的芭乐、红龙果、甜蜜枣等高优水果良种,2002年仅芭乐的全年产量就达万公斤。安溪县引植的3000多株的“火龙果”。台胞蔡长泰先生在漳州开发水果基地800多亩,引种软枝杨桃、甜脆桃、金煌芒果、四季无籽水晶芭乐等台湾名果。大陆福建、广东、海南等地的地理条件与台湾相近,台湾果蔬已经在该地区建立了生产基地,引种过程产生的危险性病虫害的传播风险增加,加强该项目的研究,做到知彼知己是降低危险性病虫害传播的重要手段(二)需求分析1、开展台湾果蔬危险性有害生物防控新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将为台湾果蔬的绿色通关提供技术保障为协助解决台湾水果的滞销问题,为台湾农民提供帮助,祖国大陆积极采取措施推动台湾水果在大陆销售。同时为了加速台湾水果在大陆的快速流通,配合台湾水果顺利进入大陆市场,除对台湾水果实行零关税外,大陆方面同时允许台湾水果可由大陆所有对台湾水果有检验检疫能力的口岸进入,以减少运输成本。2005年,大陆许多口岸相继出台了便捷通关措施,以保证台湾农产品快速、及时通关,形成随到随检的绿色通道,大大缩短通关检疫时间。从及时检疫和便利通关措施中台湾水果直接获得25%左右的运输成本下降和5%左右的损耗率下降,使台湾农民从中感受到开拓大陆市场的丰厚利益和美好前景。开展台湾果蔬危险性有害生物防控新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将为台湾果蔬的绿色通关提供技术保障。2、开展台湾果蔬危险性有害生物防控新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将为阻止无序引种提供科学依据大陆与台湾农业合作多以民间为主,引进台湾果树品种比较随意,引进的品种大都未经检疫,存在风险。台湾原有的重要有害生物可能侵入大陆,随着台湾水果在大陆的大量种植而发生严重。从其他国家入侵台湾的有害生物可能通过台湾水果、蔬菜、花卉等农产品间接传入中国大陆。据统计,福建近三年年共引种台湾名果己有28种,种植面积达0.75万亩,不仅每年可新增产量0.8万吨,新创产值6千多万元。现在仅漳州市这几年台商不仅引植成功的番石榴、番荔枝、洋西瓜、莲雾等10多种台湾名果。据福建省农业厅有关人员介绍,福建省引种的台湾水果苗木,多数未经引进报检登记。开展台湾果蔬危险性有害生物防控新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将为阻止无序引种提供科学依据。3、开展台湾果蔬危险性有害生物防控新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将为促进海峡两岸农产品交流的风险防范1911年,桔小实蝇侵入台湾,1989年从台湾进入的苹果、枇杷、石榴、龙眼、荔枝等水果中均有截获;1987年在广东有发生为害的报道,是大陆发生为害的最早报道。1972年,椰心叶甲侵入台湾,1999年从台湾进入的华盛顿椰子中截获,近年在海南省爆发成灾。1979年,福寿螺侵入台湾,近年在福建、浙江、江西等地爆发成灾。1984年,松材线虫侵入台湾,近年在大陆爆发成灾。开展台湾果蔬危险性有害生物防控新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将为促进海峡两岸农产品交流的风险防范4、开展台湾果蔬危险性有害生物防控新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将为台湾农业产业的大陆转移提供技术服务随着两岸农业交流的深入,台湾农民到大陆发展果蔬种植业的数量不断增加,然而台湾农民对大陆果蔬菜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并不了解,对大陆果蔬病虫害防治技术和大陆的农药的种类和应用技术了解甚少,许多台湾农民只好依赖台湾技术,甚至从台湾携带农药产品到大陆进行果蔬病虫的防治,给台湾果蔬的生产带来不利影响。同时,台湾果蔬近年大量引种大陆,大陆植保科技人员对许多果蔬也是了解甚少,有的果蔬也是首次接触,对这些果蔬病虫的发生情况更是无从知晓,无法很好在指导台湾果蔬种植过程中的病虫害管理。因而开展台湾果蔬危险性有害生物防控新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将为台湾农业产业的大陆转移提供技术服务。5、开展台湾果蔬危险性有害生物防控新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将为促进海峡两岸农业技术交流提供交流渠道和合作平台祖国大陆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两岸交流合作、惠及台湾同胞的多项措施,其中涉及两岸农业合作和扩大台湾农产品在大陆销售的措施,体现了大陆推进两岸经济交流,让台湾民众从中获取最大利益的善意。台湾的农业生产技术在世界上是比较先进的。我们通过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中,与台湾农民的交流与合作,以及两岸在农业生产技术、农业生产管理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开展两岸果蔬高危病虫害防控技术的合作研究,有助于扩大两岸农业的交流与合作,也可以由此来促进两岸关系的和平与稳定。二、项目目标(一)总体目标以入境台湾果蔬的危险性有害生物为主要对象,掌握入境台湾果蔬种类及其危险性有害生物的物种目录,明确主要危险性有害生物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及其致害机理,开展危险性有害生物的风险评估和控制预案研究,联合海峡两岸优势研究力量,攻克一批入境台湾果蔬的危险性有害生物的监测、预警技术及其分子和常规检测技术,建立一批入境台湾果蔬的危险性有害生物的监测点和防控技术试验示范基地,提升我国对入境台湾果蔬的危险性有害生物的快速识别、疫区预测及防控技术水平,技术覆盖我国东南沿海及中南部5-10个省市,积极推动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为入境台湾果蔬的危险性有害生物监测与防控提供技术保障。(二)2009-2010年阶段性目标1、2009年目标(1)初步建立台湾果蔬危险性有害生物信息系统开展入境的台湾果蔬种类调查,明确进入大陆的台湾果蔬种类及其在大陆的种植分布情况。收集和分析通过口岸进入的台湾果蔬种类、数量及截获的病虫草种类历史资料,建立台湾果蔬有害生物信息系统。开展入境台湾果蔬的危险性有害生物种类调查,建立入境台湾果蔬危险性有害生物监测点20个(港口5个,种植区15个)。提出引进大陆的台湾果蔬(含22种开放水果和11种蔬菜)的危险性有害生物种类名单,包括植物害虫、病原微生物和入侵生物。(2)台湾果蔬危险性有害生物风险评估及控制预案制定利用CLIMAX,GARP,MAXENT + GIS等系统进行台湾果蔬危险性有害生物的适生性分析。开展台湾果蔬主要危险性有害生物的危害损失定性定量评估其他? (3)台湾果蔬危险性有害生物检测技术与监测技术研究建立一系列主要潜在的、危险性、隐蔽性特点的有害生物快速检测技术初步建立台湾果蔬危险性有害生物系统监测网初步建立野外监测技术体系其他?(4)台湾果蔬危险性有害生物防控技术开发提出台湾果蔬主要危险性有害生物的应急扑灭和除害处理技术规程研究和引进一批天敌昆虫与微生物制剂的应用技术;研究和引进一批台湾果蔬危险性有害生物物理控制技术;其他?(5)台湾果蔬危险性有害生物企业联合防控技术体系建设开展大陆的台湾果蔬企业调查,明确进入大陆的台湾果蔬企业在大陆的分布情况及种植果蔬情况。联系50家具规模的台湾果蔬企业,初步建立台湾果蔬主要危险性有害生物的联合防控网络体系。其他?2 、2010年目标(1)完善台湾果蔬危险性有害生物信息系统开展入境的台湾果蔬主要危险性有害生物的生物学生态学物研究,明确其在大陆的发生为害特性、开展入境的台湾果蔬对土壤微生物及其群落结构的影响研究。(2)台湾果蔬危险性有害生物风险评估及控制预案制定制定台湾果蔬主要危险性有害生物的控制预案。提出台湾果蔬危险性有害生物的定量风险评估、生态经济影响的评估模式。(3)台湾果蔬危险性有害生物检测技术与监测技术研究完善具潜在的、危险性、隐蔽性特点的有害生物快速检测技术。完善台湾果蔬危险性有害生物系统监测网。完善野外监测技术体系10-15个其他?(4)台湾果蔬危险性有害生物防控技术开发提出台湾果蔬主要危险性有害生物的应急扑灭和除害处理技术规程研究和引进一批天敌昆虫与微生物制剂的应用技术;研究和引进一批台湾果蔬危险性有害生物生态控制技术;其他?(5)台湾果蔬危险性有害生物企业联合防控技术体系建设完善台湾果蔬主要危险性有害生物的联合防控网络体系,并根据不同企业的果蔬种植种类情况,开展相应的防控技术示范。建立一批台湾果蔬危险性有害生物防控示范基地,建立台湾果蔬危险性有害生物防控试验示范基地50个,示范区5万亩,技术辐射面积50万亩以上。构筑台湾果蔬危险性有害生物控制技术转化平台,将台湾果蔬危险性有害生物的暴发频率和致灾强度降低30、化学农药用量减少20以上。其他?三、主要任务(一)总任务以入境台湾果蔬的危险性有害生物为主要对象,开展入境台湾果蔬种类及其危险性有害生物的种类调查,主要危险性有害生物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及其致害机理的研究,开展危险性有害生物的风险评估和控制预案建设。开展台湾果蔬的危险性有害生物的监测、预警技术及其分子和常规检测技术研究,建立一批入境台湾果蔬的危险性有害生物的监测点和防控技术试验示范基地,并进行防控技术示范,为入境台湾果蔬的危险性有害生物监测与防控提供技术保障。(1)台湾果蔬危险性有害生物的系统监测与信息系统的建立开展入境台湾果蔬种类及其危险性有害生物的种类调查、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的研究,入境台湾果蔬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研究,提出入境台湾果蔬的危险性有害生物种类名单。在福建、广东、海南等省建立50个入境台湾果蔬危险隆有害生物监测点,形成入境台湾果蔬危险性有害生物监测网,同时建立台湾果蔬有害生物信息系统。 重点开展的研究内容:开展入境的台湾果蔬种类调查,明确进入大陆的台湾果蔬种类及其在大陆的种植分布情况。收集和分析通过口岸进入的台湾果蔬种类、数量及截获的病虫草种类历史资料,建立台湾果蔬有害生物信息系统。提出引进大陆的台湾果蔬的危险性有害生物种类名单,包括植物害虫、病原微生物和入侵生物。开展入境台湾果蔬的危险性有害生物种类调查,建立入境台湾果蔬危险性有害生物监测网。开展入境的台湾果蔬主要危险性有害生物的生物学生态学物研究,明确其在大陆的发生为害特性、致害机理。开展入境台湾果蔬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研究。(2)台湾果蔬危险性有害生物风险评估及控制预案制定针对入境台湾果蔬危险性有害生物,开展台湾重要果蔬有害生物或入侵台湾的重要外来有害生物的预警与风险评估,明确入境台湾果蔬危险性有害生物在大陆的发生适合性、传入预测研究,并开展经济、生态风险的评估。提出台湾果蔬危险性有害生物的定量风险评估、生态影响评估模式,并制定台湾果蔬危险性有害生物的控制预案。 重点开展的研究内容:利用CLIMAX,GARP,MAXENT + GIS等系统进行台湾果蔬危险性有害生物的适生性分析。开展台湾果蔬主要危险性有害生物的危害损失定性定量评估,提出台湾果蔬危险性有害生物的定量风险评估、生态经济影响的评估模式;制定台湾果蔬主要危险性有害生物的控制预案10-15项。其他?(3)台湾果蔬危险性有害生物检测技术与监测技术研究针对入境台湾果蔬危险性有害生物,如瓜果角斑病、香蕉枯萎病、介壳虫类害虫、粉虱类害虫、蓟马类害虫等病虫害的快速检测技术研究。 重点开展的研究内容:建立具潜在的、危险性、隐蔽性特点的有害生物快速检测技术。建立台湾果蔬危险性有害生物系统监测网。建立野外监测技术体系。其他?(4)台湾果蔬危险性有害生物防控技术开发针对从台湾传入大陆的重要果蔬有害生物或入侵生物开展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生态控制等综合防治技术研究,并从台湾引进先进的有害生物或入侵生物的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生态控制等综合防治技术,建立入境台湾果蔬危险性有害生物的区域减灾与持续治理试验示范基地,进行大面积示范。 重点开展的研究内容:提出台湾果蔬主要危险性有害生物的应急扑灭和除害处理技术规程研发和引进一批天敌昆虫与微生物制剂的应用技术;研发和引进一批台湾果蔬危险性有害生物物理控制新技术;研发和引进一批台湾果蔬危险性有害生物生态控制新技术;其他?(5)台湾果蔬危险性有害生物企业联合防控技术体系建设结合台湾果蔬企业分布和品种状况、台湾果蔬在大陆的流通情况、海峡两岸的果蔬危险性有害生物的发生情况,开展台湾果蔬危险性有害生物的入境管理与治理技术推广体系研究,联系5080家具规模的台湾果蔬企业,建立台湾果蔬主要危险性有害生物的联合防控网络体系,形成联合防控网络体系。 重点开展的研究内容:开展大陆的台湾果蔬企业调查,明确进入大陆的台湾果蔬企业在大陆的分布情况及种植果蔬情况。联系5080家具规模的台湾果蔬企业,初步建立台湾果蔬主要危险性有害生物的联合防控网络体系。完善台湾果蔬主要危险性有害生物的联合防控网络体系,并根据不同企业的果蔬种植种类情况,开展相应的防控技术示范。建立一批台湾果蔬危险性有害生物防控示范基地,建立台湾果蔬危险性有害生物防控试验示范基地5080个,示范区5万亩,技术辐射面积50万亩以上。构筑台湾果蔬危险性有害生物控制技术转化平台,将台湾果蔬危险性有害生物的暴发频率和致灾强度降低30、化学农药用量减少20以上。(二)2009-2010阶段性任务(1)台湾果蔬危险性有害生物的系统监测与信息系统的建立开展入境台湾果蔬危险性有害生物种类调查,提出引进大陆的台湾果蔬(重点22种开放水果和11种蔬菜)的危险性有害生物种类名单。在福建、广东、海南、广西、浙江等省建立入境台湾果蔬危险性有害生物监测网(含港口和种植区),重点系统监测22种水果和11种蔬菜的有害生物的发生情况,初步形成入境台湾果蔬危险性有害生物监测网。针对已经在大陆种植的台湾果蔬,在大陆开展入境台湾果蔬危险性有害生物的种类调查、发生规律、生物生态学特性的研究。开展入境台湾果蔬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研究。(2)台湾果蔬危险性有害生物风险评估及控制预案制定开展入境台湾果蔬危险性有害生物的预警与风险评估,明确其在大陆的发生适合性、传入预测研究,并开展经济、生态风险的评估。提出台湾果蔬危险性有害生物的定量风险评估、生态影响评估模式,制定台湾果蔬危险性有害生物的控制预案。(3)台湾果蔬危险性有害生物快速检测技术与监测技术研究针对入境台湾果蔬危险性有害生物,如瓜果角斑病、香蕉枯萎病、介壳虫类害虫、粉虱类害虫、蓟马类害虫等在台湾发生严重且造成严重为害、极易从台湾传入且较难鉴定识别的病虫害进行快速检测技术研究,并应用于台湾果蔬种植区的监测。(4)台湾果蔬危险性有害生物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针对入境台湾果蔬危险性有害生物的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生态控制等综合治理技术研究,并从台湾引进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生态控制等综合治理技术,建立入境台湾果蔬危险性有害生物的区域减灾与持续治理试验示范基地,进行大面积示范。(5)台湾果蔬危险性有害生物企业联合防控技术体系建设联合大陆50-80家台湾果蔬种植企业,组成企业联合防控技术体系,开展入境台湾果蔬危险性有害生物的协同监测、协同防控,对企业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制定入境台湾果蔬危险性有害生物的防控手册和技术规程。建立台湾果蔬主要危险性有害生物的联合防控网络体系,形成联合防控网络体系。四、项目已有基础及与国家其他计划的衔接(一)项目已有基础该项目拟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和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牵头,福建省动植物检验检疫局、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动植物检验检疫局等单位共同参与实施。实施单位主要分布福建、广东和海南等省市。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下属植物保护研究所、生物资源研究所、台湾农业研究中心等单位长期与台湾中心大学、屏东科技大学、台湾大学和农业试验改良场等单位在果树、蔬菜品种引进,病虫害治理等领域保持长期的合作关系。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下属植物保护研究所先后开展了台湾进境农产品有害生物的检疫检测与防范技术研究、入闽主要台湾果树害虫生态控制系统组建与评价、台湾果树入闽后病虫害防治技术引进与示范推广等项目的研究,在福建省建立了多个台湾果蔬危险性有害生物监测点,为本项目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研究资料和经验。与台湾多所大学长期保持学术交流活动,曾派遣科研人员到台湾共同开展台湾果蔬病虫害的联合攻关研究。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下属福建省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待补充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下属台湾农业研究中心近年开展了新形势下海峡两岸农业合作策略研究、两岸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合作对策、海峡西岸新农村综合发展技术引进与示范、台湾农业研究及品种技术引进项目、台湾果树良种引进及技术示范等技术合作项目。成立了以引进台湾农业优良品种为主的优良品种开发公司和福建省环农种苗有限公司,先后引进农作物品种590多个,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一直主要从事农业原生性有害生物和外来入侵生物的害虫成灾机理与控制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的研究,分别涉及生态、生理、分类、生物化学等多个领域,具备较好的前期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基础,及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协作科技攻关的能力。待补充福建省动植物检验检疫局。待补充此外,课题主持单位和主持人在项目的申请和组织实施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经历。所有这些支撑条件,均为课题任务的按期实施和课题目标的顺利完成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二)研究条件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成立于1960年,是福建省最高的农牧业综合科研机构。现设有水稻、果树、畜牧兽医、植物保护、土壤肥料、甘蔗、茶叶、作物、农业工程技术、农业经济与科技信息、农业生态、生物技术、农业生物资源等研究所和中心实验室、蘑菇菌种研究推广站等15个研究单位。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下属植物保护研究所于1978年建所,是一家从事农林有害生物(病虫草鼠)发生规律、预测预报和综合防治研究;有益生物、生物资源、农药、农业生产安全和应用真菌研究与应用的公益型研究所。现有在职职工64人,其中研究员8人、副研究员17人、博士10人、硕士20人。设有昆虫、植物病理、农药、应用真菌、植保技术信息化、生物安全等6个专业研究室,建立了昆虫生态与环境科学、植物病害诊断与病原分子检测、植保技术信息化、生物安全、农药学等公共试验室。主要开展农林有害生物发生、监测和综合防治;主要作物品种抗性鉴定与抗源利用;植保技术信息化;昆虫、螨类及其天敌的分类与应用;生物源有害生物控制剂研究;化学防治及其负效应的监测与治理;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标准;应用真菌;植保生物技术等研究与应用研究。“十五”以来共承担国家、省等各级各类项目160多项,获得12项省科技进步奖,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6项,农业部神农奖二等奖1项,编写出版11本专著。先后荣获“八五”全国农业科研单位“百强研究所”和福建省“文明单位”。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下属福建省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待补充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下属福建省台湾农业研究中心,成立于1979年,现有专职研究人员5名,其中研究员1名,副研究员3名。特聘10名台湾和大陆的农业知名专家、学者协作开展两岸农业合作研究。主持承担了台湾农业政策、两岸农产品贸易、台商大陆农业投资合作、台湾农业高新技术和优势产业等15项国家、部、省重点课题研究,并参与了众多协作课题研究,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6项,省科技情报成果一等奖1项,以及其它厅级奖项;出版了台湾农业等专著3部,参与8部专著的编写工作。为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在重大决策方面提供了依据和参考。2003年被福建省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区工作领导小组授予福建省闽台农业合作先进单位。1979年创办了台湾农业情况(1996年更名为台湾农业探索),是大陆最早也是唯一报道台湾农业的专业性刊物。自1979年以来,坚持开展全方位的台湾农业资料搜集工作,是大陆目前唯一较系统收藏台湾原版农业图书、报刊的单位,现有原版藏书数万册、历年台湾农业期刊资料80多种1万余册。制作发行了19792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从线上数据看宠物品牌竞争格局和618战况-解数咨询
- 2025年特岗教师招聘面试初中数学专业基础知识解析与预测题
- 2025年热切割技术入门与提高模拟题集
- 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护理查房1
- 新解读《GB-T 36763-2018电磁屏蔽用硫化橡胶通 用技术要求》
- 陕西省安康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物理试题(含答案)
- 新解读《GB-T 35865-2018粮油检验 稻谷整精米率测定 图像分析法》
- 用电和消防知识培训课件报道
- 生物安全知识培训课件制药厂
- 2025年小学数学毕业升学考试易错题型精讲模拟试卷
- 图解自然资源部《自然资源领域数据安全管理办法》
- GB/T 42195-2022老年人能力评估规范
- GB/T 4909.4-2009裸电线试验方法第4部分:扭转试验
- GB/T 15155-1994滤波器用压电陶瓷材料通用技术条件
-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全套课件
- 做一名优秀教师课件
- 2023年烟台蓝天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企业标准编写模板
- 商场开荒保洁计划书
- DBJ 53-T-46-2012 云南省城镇道路及夜景照明工程施工验收规程
- 西方文明史(第五版)英文版全书ppt完整版课件整本书电子教案最全教学教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