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然地理学第三版(伍光和等)温度单位K(P6)开尔文 英文是 Kelvin 简称开,国际代号K,热力学温度的单位。开尔文是国际单位制(SI)中7个基本单位之一,以绝对零度(0K)为最低温度,规定水的三相点的温度为 273.16K,1K等于水三相点温度的1273.16。热力学温度T与人们惯用的摄氏温度t的关系是Tt273.15,因为水的冰点温度近似等于 273.15K,并规定热力学温度的单位开(K)与摄氏温度的单位摄氏度()完全相同。开尔文是为了纪念英国物理学家Lord Kelvin而命名的。 1K=1开氏温度标度是用一种理想气体来确立的,它的零点被称为绝对零度。根据动力学理论,当温度在绝对零度时,气体分子的动能为零。为了方便起见。开氏温度计的刻度单位与摄氏温度计上的刻度单位相一致,也就是说,开氏温度计上的一度等于摄氏温度计上的一度,水的冰点摄氏温度计为0,开氏温度计为273.15K。冲日亮度(P8)冲日(英文:opposition),简称冲,是由地球上观察天体与太阳的位置相差180度,即天体与太阳各在地球的两侧的天文现象,相对于冲日的现象为合日。岁差、章动和极移(P19) 岁差(岁就是年的意思)就是恒星年与回归年的时间之差(20分24秒),为地球运动时受其他天体引力作用下的固体潮汐而导致地球差异旋转所致。 章动:地球就好像一个围绕地轴自转的陀螺,当陀螺的自转速度不够大的时候,陀螺的对称轴还会在铅垂面内上下摆动。呃,就是陀螺要停下来的时候,左右摇摆的样子。(需要的话,我明天给你贴个图片) 岁差(其他天体对地球运转轨道的扰动)以及章动(地球自转的因素)这就导致了地球的自转轴在天球上描绘出一条波状曲线。也就是极移(就是指北极星的移动)。超基性岩石(P23) 为火成岩的一类。火成岩(IgneousRock)由岩浆(Magma)直接凝固而成。高温之岩浆在从液态冷却中结品成多种矿物,矿物再紧密结合成火成岩。 化学成分各异之岩浆,最後成为矿物成分各异之火成岩,种类繁多,细分之有数百种。酸度和碱度是火成岩分类的重要化学成分依据,酸度即指SiO2含量,据SiO2重量百分数, 超基性岩石通常将火成岩分为四大类:超基性(Ultrabasic)(SiO266%)。 据碱度(表示),可将每大类岩石划分为三种类型:钙碱性(9)。 对于超基性岩,是据SiO2和(K2O+Na2O)总量来划分碱度。 (K2O+Na2O)3.5%为过碱性类型,如霓霞石、霞石岩、碳酸岩等; (K2O+Na2O)50%),为大陆型地壳;而北线的大洋一侧主要是橄榄玄武岩、粗面岩等,硅质较少(50%),为大洋型地壳。放射性衰变(P132):在绝大多数的核素是不稳定的,它们会自发的锐变,变成另一种核素,同时放出各种射线,这就叫做放射性衰变黑潮(P140):北太平洋副热带总环流系统中的西部边界流,即日本暖流。黑潮具有流速强,流量大,流幅狭窄,延伸深邃,高温高盐等特征为其特色。潮即水流,因其水色深蓝,远看似黑色,因而得名。黑潮是世界海洋中第二大暖流。只因海水看似蓝若靛青,所以被称为黑潮。其实,它的本色清白如常。由于海的深沉,水分子对折光的散射以及藻类等水生物的作用等,外观上好似披上黑色的衣裳。 黑潮是一支强大的海流。夏季,它的表层水温达30,到了冬季,水温也不低于20。在我国台湾的东面,黑潮的流宽达280公里,厚500米,流速1节1.5节(一节=1.852公里/小时);入东海后,虽然流宽减少至150公里,速度却加快到2.5节,厚度也增加到600米。黑潮流得最快的地方是在日本潮岬外海,一般流速可达到4节,不亚于人的步行速度,最大流速可达6节7节,比普通机帆船还快。整个黑潮的径流量等于1000条长江。黑潮是太平洋洋流的一环,为全球第二大洋流,只居于墨西哥湾暖流之后。自菲律宾开始,穿过台湾东部海域,沿着日本往东北向流,在与亲潮相遇后汇入东向的北太平洋洋流。黑潮将来自热带的温暖海水带往寒冷的北极海域,将冰冷的极地海水温暖成适合生命生存的温度。黑潮得名于其较其他正常海水的颜色深,这是由于黑潮内所含的杂质和营养盐较少,阳光穿透过水的表面后,较少被反射回水面。黑潮的流速相当的快,就像搭上高速公路般,可提供回流性鱼类一个快速便捷的路径,向北方前进,故黑潮流域中可捕捉到为数可观的回游性鱼类,及其他受这些鱼类所吸引过来觅食的大型鱼类。 黑潮的速约为100至200厘米每秒,厚度约在500到1000米,宽度约200多公里。于日本四国的潮岬外海测得海水流量达6500万立方米/秒,约是世界流量最大的亚马孙河流量之360倍。 黑潮年平均水温约摄氏24至26度,冬季约为18至24度,夏季可达22至30度。黑潮也较邻近的黄海高7至10度,冬季更可高出20度。黑潮的主流并非沿着东亚大陆边缘流动,而是沿着东亚岛弧流动,因此,黑潮对岛弧的影响也较大陆显著。然黑潮的支流延深进入东亚大陆的边缘海,也对大陆区域造成一定影响。 气候影响黑潮与气候关系密切。日本气候温暖湿润,就是受惠于黑潮环绕。我国青岛与日本的东京、上海与日本九州,纬度相近,而气候却差异不少。当青岛人棉衣上身时,东京人还穿着秋装;当上海已是昨夜西风凋碧树时,九州的亚热带植物依然绿叶扶疏。这是因为,海洋暖流对大气有直接影响。据科学家计算,1立方厘米的海水降低1释放出的热量,可使3000多立方厘米的空气温度升高1。而海又是透明的,太阳辐射能传至较深的地方,使相当厚的水层贮存着热量。假若全球100米厚的海水降低1,其放出的热能可使全球大气增加60! 所以说,海洋长期积蓄着的大量热能,是一个巨大的热站,通过长期积蓄着的大量热能和能量的传递,不断影响着天气与气候的变化。然而,通过改造海洋暖流调节气候,至今,仍是纸上谈兵,能否可行并付诸实施,充分开发和利用海洋中积蓄着的热能,使全球气候变暖得到遏制或者趋缓,造福人类,还有待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驾驭自然能力的提高,并将成为各国科学家亟待攻克的世纪难题。湾流(P141):北大西洋副热带总环流系统中的西部边界流,通常亦称墨西哥湾(暖)流,与北太平洋中的黑潮同为世界大洋中的著名强流。但与黑潮相比,湾流更以流速强、流量大、流幅狭窄、流路蜿蜒、流域广阔为其特色,并具有高温、高盐、透明度大和水色高等一系列较显著的特征。这股来自热带的暖流将北美洲以及西欧等原本冰冷的地区变成温暖适合居住的地区,对北美东岸和西欧气候产生重大影响。温盐对流(P142):在欧洲大陆的西边,大西洋的东北区域,有一支自西南向东北流动的洋流-北大西洋温盐环流,它给欧洲带去了温暖湿润的空气和丰富的降雨,使北欧的冬天不至于那么严寒,这支暖流也相似地影响到北美东北部,如果没有它,那么,北欧的冬天就会变得异常寒冷,不仅如此,北半球很大一部分地区的气温都要受到影响。这是因为,北大西洋温盐环流是全球洋流系统中很重要的一个成员,它的变化会打乱洋流格局。大西洋温盐环流,就像一条将热能从赤道送往北大西洋的传送带:来自赤道的温暖海水借由沿岸的湾流不断向北移动,途中海水释放出热量,逐渐变冷,再加上不断的蒸发使海水的盐度增加。因此,越往北海水越冷越咸,因此也越重,最后终于在北大西洋沉入深海,而这部分原本温暖的赤道海水也变成了又冷又咸的北大西洋深层海水。至此,温盐环流继续向南移动,沿南大西洋、南极洲流进印度洋,最终又回到赤道,完成所谓的“环流”。外陆架(P144):陆架可分为邻近海岸的内陆架,和远离海岸的外陆架,二者之间并无明确的界线,有时可按陆架中间水深的等深线来划分,也有按沉积物性质划分的。通常,内陆架的坡度稍大于外陆架。伏基岩(P148):基岩(bedrock),风化作用发生以后,原来高温高压下形成的矿物被破坏,形成一些在常温常压下较稳定的新矿物,构成陆壳表层风化层,风化层之下的完整的岩石称为基岩,露出地表的基岩称为露头。新构造应立场(P150):所谓新构造运动主要是指喜马拉雅运动(特别是上新世到更新世喜马拉雅运动的第二幕)中的垂直升降。一般来说,新构造运动隆起区现在是山地或高原,沉降区是盆地或平原。地质学中一般把新近纪和第四纪(前23Ma现代)时期内发生的构造运动称为新构造运动。一个构件受力后,其内部各个点的应力也是有方向有大小的,并且连续,这就是应力场。当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不能产生位移时,它的几何形状和尺寸将发生变化,这种形变就称为应变(Strain)。材料发生形变时内部产生了大小相等但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抵抗外力把分布内力在一点的集度称为应力相应水位曲线(P152):用纵轴表示上游站水位,横轴表示下游站水位,即可绘出两个测站的相应水位曲线。水力联系(P161):水力,对土体产生破坏、搬运的水作用力。如不同雨型的雨强、降雨径流、洪水径流、融雪径流等的水力。水文要素(P163):构成某一地区、某一时段水文状况的必要因素。如降水、蒸发和径流。是水文循环中的3个基本要素。此外,水位、流量、含沙量、水温、冰凌和水质等也可称为水文要素。各种水文要素可以通过水文站网的水文测验和观测来测定,是预报、研究水体水文情势的不同物理量。径流和径流系数(P164):径流是指降雨及冰雪融水在重力作用下沿地表或地下流动的水流。径流有不同的类型,按水流来源可有降雨径流和融水径流;按流动方式可分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地表径流又分坡面流和河槽流。此外,还有水流中含有固体物质(泥沙)形成的固体径流,水流中含有化学溶解物质构成的离子径流(见化学径流)等。径流系数是一定汇水面积内地表径流量(毫米)与降水量(毫米)的比值,是任意时段内的径流深度y(或径流总量W)与同时段内的降水深度x(或降水总量)的比值。径流系数说明在降水量中有多少水变成了径流,它综合反映了流域内自然地理要素对径流的影响。其计算公式为a=y/x。而其余部分水量则损耗于植物截留、填洼、入渗和蒸发。 淋滤(P188):也称“淋溶”。指水连同悬浮或溶解于其中的土壤表层物质向地下周围渗透。淋滤作用:大气降水渗入地下的过程中渗流水不仅能把地表附近细小的破碎物质带走,还能把周围岩石中易溶成分溶解带走。经过渗流水的物理和化学作用后,地表附近岩石逐渐失去其完整性、致密性,残留在原地的的则未被冲走,又不易溶解的松散物质,这个过程称林滤作用,残留在原地的松散物质称残积层。淋溶作用(P189):淋溶作用是土壤形成作用的一个方面。指下渗水流通过溶解、水化、水解、碳酸化等作用,使土壤表层中部分成分进入水中并被带走的作用。依其淋溶强度,可分为K、Na淋溶,Ca、Mg淋溶,粘粒淋溶及Fe、Al淋溶等。随着淋溶作用的进行,土层逐步酸化。例如,在湿润地区的土壤剖面上部,由于长时间水分自地表向下淋溶,使上部土层中的可溶性物质和细微土粒遭到淋洗,并逐渐形成土色变浅、质地变粗、酸度加大、肥力较低的土层淋溶层。淋溶层又称A层,可通过耕作、施肥,尤其是增施有机肥料和粘粒性泥肥等措施改善其不良性状。淋溶作用,是指一种由于雨水天然下渗或人工灌溉,上方土层中的某些矿物盐类或有机物质溶解并转移到下方土层中的作用。在多雨地区,如地面排水不良,更多雨水向下渗透。由于雨水在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已微含酸性;渗入土壤后再和有机质或矿物质分解产生的各种酸类混合,酸性更强,可将土壤中的石灰质等可溶盐类溶解转移,而一些较难移动的氧化铁质与黏土等则被冲积在土壤剖面的B层当中。在雨水充足地方,淋溶作用常遗留下酸性较强且贫瘠的土壤,称为酸性土,如砖红土(Laterites)、热带红土(TropicalRedSoils)、红土(RedEarths)、灰棕土(GrayBrownSoils)、白灰土(Podsol),与苔原土(Tundrasoils)等。 淋溶作用是地表一种重要的风化作用,有时会形成矿床。如果最初地表岩石的主要成分为硅酸盐,则经过淋溶作用之后,残留土壤中会含有较多的含水氧化铁,形成铁矿床;如含有较多含水氧化铝,便成为铝矿床,又称铝土矿(Bauxite)。这类矿床,总称为残积矿床(ResidualConcentrationDeposits)。在石灰岩地区中,长期淋溶可使岩层大量消失,有时也残积成铝矿床。因土壤酸碱度不同,溶解的物质不同,淋溶在成土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也完全不同。常见的大致有三类:酸性淋溶作用。被淋出的物质以铁、锰、铝等元素的化合物为主。如针叶林下的灰化土,淋溶后能产生白色酸性的A2灰化层;热带红树林群落产生的酸性硫酸盐盐土,淋洗后常产生大量红色的“铁锈水”。中性淋溶作用。热带、亚热带土壤(红壤为主),多为酸性反应,但它的脱硅作用是在早期土壤盐基淋失不多、土壤呈中性至微碱性反应时进行的。碱性淋溶作用。如在碱性土壤中含多量NaHCO3与Na2CO3等碱性盐类,常使土壤胶粒因含大量代换性钠而高度分散,土壤结构不良、透水性差,会使多量胶粒淋失。土壤中可溶物质随土壤溶液向下移动的现象。其中包括:机械淋移作用,土壤表层或淋溶层内细粒随渗漏水向下机械移动的作用;淋洗作用,土壤中可溶物质随土壤溶液向下移动的作用。螯合淋溶作用,土壤中有机酸与铁铝等离子螯合或络合形成络合物并随土壤溶液向下移动的作用。红壤茶园中钾、钙、镁营养元素,淋溶率达5070。茶园土壤营养元素的淋溶是基质成土的重要过程,也是导致茶园不断酸化的原因。茶园土壤淋溶越强烈,土壤酸化越严重,土壤营养不平衡现象也就越明显,肥力也越低。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平衡施肥,土壤覆盖,改善土壤水热状况和反应条件均可缓解营养元素的淋溶,保护土壤营养资源。产流(P194):产流是指降雨量扣除损失量即为产流量。降雨损失包括植物截留、下渗、填洼与蒸发,其中以下渗为主。产流量是指降雨形成径流的那部分水量,以mm计。由于各流域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和各次降雨特性的差异,产流情况相当复杂。产流系数(P195)产流(runoff generation)是指降雨量扣除损失形成净雨的过程。降雨损失包括植物截留、下渗、填洼与蒸发,其中以下渗为主。产流量是指降雨形成径流的那部分水量,以mm计。由于各流域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和各次降雨特性的差异,产流情况相当复杂。水平产状(P195):岩层的产状是指岩层在空间的分布状态。掌握对岩层产状的测定,是进一步认识岩层构造形态的基础。原始沉积的岩层,一般是水平的,先沉积的在下,后沉积的在上,这叫水平产状。产状,广义地说,是物体在空间产出的状态和方位的总称。狭义地说,可以是指矿床或岩层等等在空间的产出形态。容重(P195):单位体积土体的重量。“容重”与“密度”的概念在理论上不尽相同: 1、容重一般是工程上用的一立方米的重量,即单位容积内物体的重量。而密度应用范围很广,即“单位体积物质的质量”,液体、固体、气体都可以用。 2、容重还表示物体由于受地球引力而表现出的重力特性,对于均质流体,容重也指作用在单位体积上的重力。第六章 土壤圈共轭关系(P253):本意:两头牛背上的架子称为轭,轭使两头牛同步行走。共轭即为按一定的规律相配的一对。通俗点说就是孪生。共轭关系即实部相同,虚部互为相反数。侵蚀基准面(P253):是河流垂直下切侵蚀的界限,是影响某一河段或全河发育的顶托基面。其高低决定河流纵剖面的状态,其升降会引起长河段的冲淤和平面上的变化。在这个面上侵蚀停止或侵蚀与堆积达到平衡。通常分为两类:总的或永久的侵蚀基准面,即海平面,及地方侵蚀基准面。河流下切侵蚀的限度,往往受某一基面所控制。就一条河流各河段而言,一些坚硬的岩坎、湖泊与河流的汇口等,起着暂时的、局部控制河流下蚀的作用,因之这种岩坎、汇口就称之为地方侵蚀基准面。对于终止于内陆盆地的河流而言,盆地最低部分就是它们的终极侵蚀基准面。对所有入海河流而言,海平面起着控制整个流域水流的下蚀限度,因此海平面也是终极侵蚀基准面。由于海面或湖面本身并不固定,因此有人建议把河流作用停息,并为海浪过程和湖浪作用所代替的那一点称侵蚀基准面。实际上较大的河流,在入海或入湖以侵蚀基准面和局部侵蚀基准面后并不立即停止侵蚀,在一定范围内还能继续切蚀海底、湖底形成水下河谷形态,称湖底或海底河槽。这是由于异重流作用和河流的流水有一定的惯性,动能并不立即消失的缘故。实际测量中也发现在许多大河,离海很远的河段上,由于涡流的侵蚀作用,在河床中常形成深槽,其底部的高度可以比海面低很多。在长江、西江的峡谷中都有这种情况。也有许多河流由于携带的泥沙极多,所以在远离海边地方就已丧失侵蚀力而转向大规模堆积。但总的来说,海面仍不失为入海河流的侵蚀基准面。土壤吸收性复合体(P255):尖灭(P260):“尖灭”指具有一定体积的物体其逐渐缩小直至消失的现象。地层的尖灭指的是沉积层向着沉积盆地边缘,其厚度逐渐变薄直至没有沉积。超覆是海侵时随着沉积范围的扩大,上覆岩层的沉积范围大于下伏岩层的现象。丰产方(P263):所谓“丰产方”就是打破村与村、乡与乡的界限(当时乡是人民公社,村叫大队),选择肥沃的土地连成一片,专种一种作物。堆垫表层(265):长期施用土粪、土杂肥或河塘淤泥并经耕作熟化而形成的表层。第七章 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有机体(P276):是具有生命的个体的统称,包括植物和动物,例如最低等、最原始的单细胞生物,最高等、最复杂的人类。有机质:含有生命机能的有机物质。土壤有机质(腐殖质):泛指土壤中来源于生命的物质。包括: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动物及其分泌物以及土体中植物残体和植物分泌物。有机化合物:通常把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叫做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其组成中除含有碳外,还通常含有H、O、S、N、P等。有机物中一般含有碳元素,组成中含有碳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有机物。有机物是生命产生的物质基础。无机化合物通常指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但少数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如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氰化钾等也属于无机物。生命自然界(279):无机环境(P291):生物环境的因子中的非有机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酒店公寓合作合同范本
- 衣物平台转让合同范本
- 5鲁滨逊漂流记(节选)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语文统编版
- 网店加盟签合同还协议
- 辽宁地坪购买合同范本
- 滑冰器材采购合同范本
- 社区临时劳务合同范本
- 货物的第三方合同协议
- 物业维修托管合同范本
- 盘锦水稻认养合同范本
- 户外灯光架施工方案
- 2025年农产品食品质量安全检验员技能及理论知识考试题库附含答案
- 四川省公务员2025年考试行测言语理解真题试卷(含答案)
- 矿山绿色矿业建设规划
- 电玩赛车活动方案
- 承台钢筋绑扎技术交底书
- 2025年班主任基本功大赛笔试题库及答案
- ESCEAS血脂异常管理指南2025更新版
- 成人PICC堵塞的预防及处理专家共识解读
- 煤气水封的操作规程
- 2025年70周岁以上老年人换长久驾照三力测试题库(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