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的关键是教师的思想转变.doc_第1页
高效课堂的关键是教师的思想转变.doc_第2页
高效课堂的关键是教师的思想转变.doc_第3页
高效课堂的关键是教师的思想转变.doc_第4页
高效课堂的关键是教师的思想转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效课堂的关键是教师的思想转变(2010-11-20 06:56:58) 转载标签: 杂谈2010年9月28日至29日,高效课堂走进北京昌平,由中国教师报和北京昌平教委主办的“高效课堂途径与方法研讨会暨第二届高效课堂课博会”在北京长陵中学召开,我有幸参加了此次会议,现将学习心得与感悟向大家做一汇报: 本次会议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由高效课堂改革前沿的知名人士作报告会。第二部分是校长沙龙,进行高效课堂改革的研讨与互动。第三部分是听一节公开课,然后专家点评,答疑互动。第一部分:报告会。一、由中国教育报总编、高效课堂改革专家、杜郎口中学校长崔其升校长作报告:杜郎口的创新与发展。崔其升校长强调“课改就是解放”。要把课上“一言堂”变为“百家鸣”,让每个学生动起来,学起来。让每个学生有尊严、有自信心、有自豪感。体现教育的核心:主动、积极、进取、向上。一节课最应该关注的是看班级最后一名学生演讲了几次?发言了几次?要体现学生的“三主地位”,即主体、主角、主人,当学生都成为参与者的时候,学习效率就会提高!他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一位教师在上公开课,台下听课的有局长、校长们几十位,而认认真真做笔记,思路随着课堂走的却寥寥无几,而学生们正在分小组进行热烈的讨论,却怎么也讨论不出问题的结果。此时,老师说了一句话:“同学们,如果我们还是没有答案,可以想想办法啊!我们可以去台下问一问听课的领导,寻求一下解题的思路。”仅此一句话,台下的局长、校长们再也看不到闲聊说话、眯眼休息的了,他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而心里也忐忑不安,恨不得都往后几排坐点,心里想:不会的学生可不要来问我啊,我要是答不出来,那将多么尴尬呀!这是为什么呢?这就是旁观者与参与者的区别,所以在课堂上,我们要让学生人人都成为参与者,而不要作为旁观者。崔其升校长还强调“课改就是培养能力”。教师在课堂上遇到难题时,不要轻易放弃,解决了难题,虽然耽误了一节课的进度,却对学生能力思维的培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是“磨刀不误砍柴工”的。同时我们还要锻炼学生,当学生不会时,如果老师讲,达标率可能达到百分之七十;当学生不会时,如果让学生自己找到答案解决问题,达标率可能要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这就需要我们关注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崔其升校长说:“课改就是竞争”,我们在教学是上都不甘心、不情愿落在别人的后面,我们要勇敢的走在高效课堂课改的前沿。有这样一个关于“勇敢”的话题的故事:在一艘大船上,有三个不同国籍的军官和士兵,三名军官都说自己的士兵最勇敢,英国的军官对自己的士兵说:“你去,爬上大船桅杆到50米的地方!”伴着艰难与危险,英国士兵勇敢的爬到了50米的高度。日本的军官对自己的士兵说:“你去,爬上大船桅杆到60米的地方!”日本士兵也照办了。美国的军官对自己的士兵说:“你去,爬上大船桅杆到80米的地方!”美国士兵抬手给了军官三个大嘴巴:“你自己怎么不去玩命啊?”美国军官稍顿,便哈哈大笑:“看见了吧,我的士兵最勇敢!”所以,我们要勇敢的进行高效课堂的改革,要敢于创新,敢于实践!崔其升校长最后讲:“杜郎口中学的教学就是对学生的煽风点火。”老师在课堂上激发起学生主动学习、表现、参与的欲望,课堂的效率就会明显的提高,就会变成高效课堂。二、由中国教师报媒体发言人李炳亭先生作报告。李炳亭先生讲高效课堂的核心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首先是让学生学会;其次,是培养学生的能力,让学生会学;最后,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的能力,让学生创造性的学习。李炳亭先生说:“让学习发生在学生的身上就是课改!”“教师的角色就是教学,教会学生学。”“课改就是转变教学方式,变二传为一传”原来的课堂是老师先学,学会了再交给学生,而现在要求学生直接获取知识,老师做好辅助。在课堂上,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促进者,有这样一个故事:在抗日战争时期,我军使用的是大刀长矛,而敌人用的是机枪大炮,日本人到中国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李大爷被逼的家破人亡、妻离子散、无家可归,他对我军民哭诉了这段血泪史,听的群情激奋、怒火当胸,于是有人举起拳头高喊:“给李大爷报仇!”大家一齐喊:“给李大爷报仇!”这时,如果有一个人喊:“冲啊!”人们会毫不畏惧的向敌人冲去,生死相搏。这就是时间与火候的掌握,我们教师在课堂上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就相当于在群情激奋时喊“冲啊”的人。在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是学习的主角,是主人;而教师起到主导作用,是学习的配角,是仆人。教师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三、中国教育报特约专家于春祥老师讲:高效课堂的困境与突围。于春祥老师对专业信仰问题进行了三个追问:你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职业是否喜欢?你对自己所任教的学科是否痴迷?你对自己所任教的学生是否热爱?然后,他进行了剖析:不要对自己不喜欢的事留有任何希望;不爱是最大的敌人;选择了不爱是不道德的!因为你是教师。只有喜欢教育职业才会快乐;只有痴迷所教学科才会成功;只有热爱所教学生才会幸福。快乐、成功、幸福不在于他人的赐予,而在自己的手中。于春祥老师说,上好一节课最经典的开场白应该是:“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应该学点啥?”这样,马上会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理想的课堂应该是:来到课堂上找不到一个不学习的学生。最基本的教师要求是:一节课下来后,老师能够准确的说出同学中谁会了?谁不会?谁什么地方不会?如果不能做到这些,教师是不道德的。一个教师带几十个学生,不会高效。划分成学习小组,并规范成“动车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高效课堂新的教学模式推荐为:目标认定自主学习展示交流点拨升华作业反馈。高效课堂的路线图:一引领(专家引领),两保障(课时保障、评价保障),三带动(校长带动、名师带动、典型带动),四结合(专业成长、信息技术、习惯养成、书香校园)。四、北京长陵中学李雪涛校长讲长陵中学的课改之路:课堂兴则学校兴。李校长讲开放办学,改革创新,只有改革才有出路。在课堂上让学生动起来:身动、心动、神动、师生动、生生动。作为教师,我们要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长陵中学打造了“生活、生命、生态”的三生高效课堂,教学成绩明显提高,学校的知名度也一跃而起,加入到全国名校共同体中。第二部分:校长沙龙。本环节由李炳亭先生主持,由全国名校共同体中的部分校长参加、与会校长们列席。主要就高效课堂的走向与发展进行研讨互动。会上提到,课改分为四步:变理念为观念,变观念为方法,变方法为文化,变文化为信仰。会上还强调,老师不要一味的展示自己的才华,要留给学生发展的空间,全国名校校长李振溪做了一个实验:同一节课,分别在两个班去讲,第一个班老师讲的是眉飞色舞,同学们听的是哈哈大笑。第二个班老师一句话不讲,只是给以点拨,课后分别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了测试,结果发现二班比一班的平均分高14.5分。这说明“把课堂还给学生”势在必行。第三部分:听公开课和专家点评。在北京长陵中学,我听了初二(3)班王颖老师讲的一节数学课全等三角形性质与判定的应用,全课体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