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学年上学期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doc_第1页
2009学年上学期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doc_第2页
2009学年上学期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doc_第3页
2009学年上学期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doc_第4页
2009学年上学期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9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 语文科期末测试题【说明:本测试题分三大部分,共五大题21小题,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全部答案必须用黑色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卷相应的区域内作答,否则无效】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20分)(一)语文知识(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2分)A滞留(zh) 麾下(hu) 诘难(ji) 重蹈覆辙(zh) B旁骛(w) 亵渎(xi) 聒噪(gu) 一抔黄土(png)C睿智(ru) 陨落(yn) 默契(qi) 咬文嚼字(ju) D扶掖(y) 恣雎(z) 别墅(y) 庶竭驽钝(sh)2下列是一份抄写常用词作业,其中的两组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2分)序号例词A灵柩 针灸疚由自取B 笑嘻嘻 鸿禧 嬉皮笑脸C 拮据 诘难 洁身自好 D 殴打 怄歌 呕心沥血 组中的 应写作 组中的 应写作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的学识渊博。 B这批无恶不作的法官总是媚上欺下,俯伏于国王之前,凌驾于人民之上。 C小李具有很强的阅读能力,善于望文生义,同学们对此佩服不已。 D即使是优秀的老师,也不可能不出现一点错误,因此我们不能对他吹毛求疵,求全责备。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 A能否根除网吧“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B每一个有志青年都要提高和充实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思想修养。 C信息化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务的重要任务。 D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要依法保障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5根据下列具体语境中的句式特点,在横线处填写相关的句子。 (3分)希望是如此的神奇,它能让一个人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 , 在 ,在 只要我们自己不放弃,就没有什么力量能够摧毁我们心中的希望。6阅读下面一则幽默,回答后面的问题。(4分)一个顾客在酒店喝啤酒,他喝完第二杯之后,转向问酒店老板:“你们这儿一周能卖掉多少桶啤酒?”老板得意洋洋回答说:“35桶。”顾客说:“我倒想出一个能使你每周卖掉70桶的办法。”老板很惊讶,急忙问道:“什么办法?”顾客说:“这很简单,你只要将每个杯子里的啤酒装满就行。”(1)顾客对老板的卖洒行为持怎样态度?(2分) 老板急于讨教卖酒的办法,暴露出他什么心态?(2分) (二)古诗文(1小题,5分)7根据初中课本,补写出下列古诗文中画横线处的句子。(每空1分,5分)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只恐双溪舴艋舟, 。(李清照武陵春)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 。(诸葛亮出师表)第二部分 阅读与鉴赏(共40分)三、古诗文(16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8-11题。(11分)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8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等死,死国可乎 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 固以怪之矣 9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4分)(1)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2)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0陈涉起义的直接原因及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2分) 11.第一段写到了陈涉年轻时与佣耕同伴的对话,有何作用?(3分) 12.阅读下面的一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5分)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1)这首词上阕“千骑卷平冈”一句中的“卷”字如果改成“过”,你认为好不好,为什么? (2)这首词的引用典故较多,请从“孙郎”或“持节云中”这两个典故中任选其一,分析其引用的作用。(2分) 四、现代文(24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315题。(8分)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作者 鲁迅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 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13下面文句中画横线处的词语,运用得恰当的一项是( )(2分)他们在 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A前赴后继 B前仆后继 C百折不挠 D不屈不挠14文中的“中国的脊梁”、“状元宰相”、“地底下”这一个短语,其含义分别是什么?(3分) 15本文属于议论文中驳论文,作者在文中所要批驳的错误论点是 ,所要树立的中心论点是 。为了有力地论证论点,本文主要采取了 的论证方法。(3分)阅读下文,完成16-20题。(16分)阳光旳两种用法 肖复兴童年时住在大院里,都是一些引车卖浆者,生活不大富裕,日子各有各的过法。冬天,屋子里冷,特别是晚上睡觉的时候,被窝里冰凉如铁,家里那时连个暖水袋都没有。母亲有主意,中午的时候,她把被子抱到院子里,搭在绳子上让太阳晒。其实,这样的法子很古老,几乎家家都会这样做。有意思的是,母亲把被子从绳子上取下来抱回屋里时,赶紧就把被子铺成被窝状,留着晚上睡觉时我好钻进去,就是暖烘烘的了。母亲对我说:“我这是把老阳儿叠起来了。”母亲一直说老家话,把太阳叫“老阳儿”。 从母亲那里,我总能够听到好多新词儿“把老阳儿叠起来”,让我觉得新鲜。太阳也可以如卷尺或纸或布一样,能够折叠自如吗?在母亲那里,可以。阳光能够从中午最热烈的时候,一直储存到晚上我钻进被窝里,温暖的气息和味道,让我感觉到阳光的另一种形态,如同母亲大手的抚摸,比暖水袋温馨许多。 街坊毕大妈家门口有一口半人多高的大缸,夏天到来的时候,每天中午,她都要接满一缸自来水,骄阳似火,毒辣辣地照到下午,晒得缸里的水都有些烫手了。水能够溶解糖,溶解盐,水还能够溶解阳光,大概是童年时候我最大的发现了。 毕大妈的孩子多,黄昏时,她家的孩子放学了,她把孩子们都叫过来,一个个排队洗澡。毕大妈用盆舀的就是缸里的水,水温适宜,孩子们连玩带洗,噼里啪啦的,溅一盆的水花。那时候,家里都没有现在普及的热水器,洗澡一般都是用火烧热水,像毕大妈用这样的法子洗澡,在我们大院是独一无二的。母亲对我说:“看人家毕大妈,把老阳儿煮在水里面了!” 我非常佩服母亲用词儿的准确和生动,她的一个“煮”字,居然让太阳成为我们居家过日子必备的一种物件,“柴米油盐酱醋茶”这开门七件事之后,还得加上一件,即母亲说的“老阳儿”。 真的,谁家都离不开“柴米油盐酱醋茶”,但是,谁家又能离得开“老阳儿”呢?虽说如同清风朗月不用一文钱一样,“老阳儿”也不用花一分钱,对所有的人都大方而且一视同仁,而“柴米油盐酱醋茶”却样样都得花钱买才行。但是,如母亲和毕大妈这样将阳光有如此用法的,也不多。她们需要一点智慧和温暖的心,更需要在艰苦的日子里磨炼出的一点儿本事,这叫做“少花钱能办事,不花钱也能办事”。16本文标题“阳光的两种用法”指的是哪两种用法?(2分) 17第段写了什么内容?这样写有什么用?(3分) 18文中第段开头说“我非常佩服母亲用词儿的准确和生动”,请结合母亲所说的一个“煮”字,说说它是如何用得“准确和生动”?(3分) 19文中第段画横线的句子,表现出母亲怎样的性格特点?(4分) 20你对“母亲和毕大妈这样将阳光有如此用法”有何感想,请简要分析。(不少于70字)(4分) 第三部分 写作与表达(40分)(五)写作19从以下两道题目任选一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最大的心愿 暖流2009学年上学期九年级语文科期末测试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1A 2 A 组中的“疚” 应写作 “咎” D 组中的 “怄” 应写作 “呕” (找出并写对其中一个错别字才能得1分,共2分)3 C 4 D5示例:寒冬里看到春光 在沙漠中看到绿洲 痛苦中看到幸福6(1)讽刺老板缺斤短两,唯利是图,坑害顾客。(2分)(2)急于牟取暴利,贪得无厌。 (2分)7燕然未勒归无计 载不动许多愁 赢得生前身后名 苟全性命于乱世 不求闻达于诸侯 (每句1分,凡默写句中出现错误,该句不得分。共5分)8为而死 通“倡” 正确 认为怪异 (每小题0.5分,共2分)9(1)扶苏因为屡次劝谏的缘故,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数”1分,“外”1分,共两分。)(2)士卒中到处谈论(这件事),都对陈涉指指点点,互相以目示意。(2分)(“往往”1分,“指目”1分。)10直接原因是“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1分)根本原因是:天下苦秦久矣(1分)【 “直接原因”、“根本原因”各1分,意合即可。】11通过运用简洁的语言描写,说明陈涉年轻时期就志存高远,具有非同常人的人生追求,为下文叙写陈涉起义伏笔(作铺垫)。(每一横线处1分,共3分,意合即可。)12 (1)不好。因为“卷”字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写出了打猎的大队人马纵马狂奔,飞快穿越小山岗的壮观场面,而“过”则只是“经过”的意思,无法突出表现出猎人马行走之快的特点,更无法生动地表现出太守出猎时的壮观的场面和雄壮气势。(手法1分,对比分析2分,共3分)(2)引用“孙郎”射虎的典故意在表现自己打猎时的不凡身手,表示自己要像孙权那样英武有为。引用“持节云中”表达了自己渴望像魏尚一样得到朝廷的信任而重新被起用的愿望。(任选其中一个典故作答。每一横线处1分,共2分。意合即可)13B (2分)14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列举事例【3分,每空1分】 15“中国的脊梁”是指为民族的振兴、民族的解放做出了贡献的社会中坚力量。“状元宰相”指国民党反动派以及御用文人。“地底下”是指当时还处于地下斗争状态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革命力量。【每个短语1分,共3分】16. 一是指把太阳叠进被窝的用法,二是指把太阳煮在水里面的用法。【指出“一种用法”得1分,共2分】17第段简介作者童年时艰苦的生活环境,为下文叙写和讴歌母亲们创造了阳光的两种用法作铺垫。【“简介童年时艰苦的生活状况”1分,“为下文作铺垫”2分。共3分】18 “煮”本来是指把某物体放在器皿中用柴火加热,但毕大妈却不是用火烧热水,而是采用把水缸放在太阳下暴晒吸热的办法来使得孩子们有热水洗澡。这种利用水缸水吸收阳光加热的做法,就像是“把老阳儿煮在水里面了”(即把太阳放在水里面煮热)。一个拟人化的“煮”字,显得形象生动,很富有生活情趣。【“拟人”手法1分,分析2分,共3分。意合即可。】19从母亲“把被子抱回屋里”并“赶紧把被子铺成被窝状”这两个细节动作可以看出,她是一个辛勤操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