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6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A 半導體積體電路測試概論目錄 半導體積體電路測試概論The Concept of Semiconductor Testing白安鵬彙編目錄第一章 電子學基本概念 1-1第二章 半導體測試基本概念 2-1第三章 開路與短路測試 3-1第四章 積體電路規格表 4-1第五章 直流參數測試 5-1第六章 功能參數測試 6-1第七章 交流參數測試 7-1第八章 電路特性分析 8-1第九章 開發測試向量 9-1第十章 測試程式開發時面臨的問題 10-1第十一章 測試程式開發步驟 11-1第十二章 排除問題的方法 12-1第十三章 測試程式的驗證及文件歸檔 13-1第十四章 閂鎖效應 14-1第十五章 掃瞄測試的原理 15-1 A 半導體積體電路測試概論 第一章 電子學的基本概念 第一章 電子學的基本概念在學習測試概念之前,首先讓我們來,複習一些電子學的基本關念,及一些專有名詞。例如:電壓、電流、電阻。同時我們也會提到,各種不同量測電阻的方法,及一些數位邏輯訊號的解釋。最後,會再介紹單一數位邏輯閘元件。希望從最基本的認識,逐步進入半導體測試領域。第一節 基本觀念複習電壓(Voltage)其單位為伏特(符號以V來表示)電路中兩點之間的電位差,也就是單位電荷消耗或吸收的能量。公式為V=E/Q其中V是電位差,E是電能,Q是電荷量。電流(Current)其單位為安培(符號以A來表示)是單位時間內流經導體的電荷量。公式為I=Q/T, T 是單位時間。電阻(Resistance)其單位為歐姆(符號以來表示)阻止電流在物體中流動的一種計量。電阻值與溫度之間有相對應的關係。有些物質會在高溫的時候,形成電阻效應(電阻值變大)。而有些物質,反而降低電阻效應(電阻值變小)。一般情況下,大部份的材質會降低電阻效應(電阻值變小)。所謂電阻效應就是阻止電流流動的一種阻力。其公式為 。 是電阻係數, L 是兩截面間的距離, A 是截面積。圖1-1歐姆定律 Ohms Law:公式為 V = I * R。V是電壓、I是電流、R是電阻。因此,當其中兩者已知時,即可求得其中一個未知。圖1-2第二節 基本量測方法通常測試系統,會提供電壓來量電流,或者提供電流來量電壓。測試系統通常不會直接量測電阻值,而是經由量測電壓或電流,再利用歐姆定律計算出電阻值。以下介紹這兩種測量電阻的方法:方法一:提供電壓量電流(VFIM: Voltage Force Current Measure)圖1-3此方法是,給予一個已知2.5V伏特電壓後,利用電流計與待測物串連來量測電流值。量測後再利用 R=V/I 公式,計算出電阻值。使用此方法,量測電流值的過程中,要注意,當電阻R很小時(趨近於零),電流I的值會很大。如此會導致電流計燒毀,或待測物損壞。因此,一般情況下,需作電流的限流措施(Current Clamp)。以圖1-3為例:R = V / I = 2.5V / 2.0mA = 1250一般在測試的過程中,會依IC設計的規格來確認。如果電阻的規格為 125010%,則電阻最小值為1125(= 1250 -1250*10%)。當電阻值為1125時,電流值為2.2mA。當電阻為1375時,電流值為1.8mA。因此,電流的限流設定(Current Clamp),會設為2.2mA。所以,所量測出的最大電流值,不會大於2.2mA。方法二:提供電流量電壓 (IFVM: Current Force Voltage Measure)圖1-4此方法是,給予一個已知電流I。電壓計跨接電阻兩端後,量測電壓值(與待測物並聯)。再利用 R=V/I 公式,計算出電阻值。使用此方法,量測電壓值的過程中,要注意,當未知的電阻R趨近於無限大時,所量測出的電壓值會很大。此結果,會導致電壓計燒毀或待測物損壞。為防止上述情形的發生,一般會作電壓值的限壓措施(Voltage Clamp),設定好最大的電壓值。以圖1-4為例:最大電壓值 V = I * R = 2.50mA * 1375 = 2.75V。最小電壓值 V = I * R = 2.50mA * 1125 = 2.25V。因此,電壓的限壓設定值,會設在2.75伏特電壓。數位邏輯積體電路在設計上,有兩種較被廣泛使用的技術。TTL(Transistor-Transistor Logic)和CMOS (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這兩種技術。TTL電路的執行速度比CMOS電路快,但消耗能量較高。CMOS的能量消耗與其頻率有關。較高的運作頻率,會有較多的能量消耗。TTL電路,則是固定的能量消耗。然而以目前而言,CMOS電路設計,是比較被廣泛使用的一種技術。電壓值代表邏輯準位一般邏輯電路中,會以高電位代表邏輯1,而以低電位來代表邏輯0。邏輯電路的資料讀取與寫入,是以邏輯準位為基準。邏輯準位的定義,由電壓值來決定。例如:大於1.8V的電壓值,定義為邏輯1,而小於0.4V的電壓值,定義為邏輯0。圖1-5為一個邏輯脈波訊號(Logic Pulse)週期(Period) = 1 / 頻率( Frequency)頻率( Frequency)200MHz 則週期(Period)=5nSec。週期(Period)一般英文稱為 Cycle。脈波訊號準位 (Pulse Level)圖1-6輸入訊號 (Input Pulse)輸入電壓為1.8V以上時,稱為邏輯1。VIH ( Input Voltage in High )=1.8V。輸入電壓為0.6V以下時,稱為邏輯0。VIL ( Input Voltage in Low )=0.6V。圖1-7輸出訊號 (Output Pulse)輸出電壓為2.0V以上時,稱為邏輯1。VOH(Output Voltage in High)=2.0V。輸出電壓為0.4V以下時,稱為邏輯0。VOL(Output Voltage in Low )=0.4V。第三節 基本數位邏輯閘Inverter 反向器反向器,是一個最基本的邏輯電路。具備一支輸入腳(Input Pin)及一支輸出腳(Output Pin),它主要功能,是將邏輯1的值改變為邏輯0的值。圖1-8 Inverter 反向器AND閘AND閘的主要功能,其輸出腳的邏輯值,是依所有輸入腳的邏輯值而定。當所有輸入腳的邏輯值為1時,則其輸出腳的邏輯值為1。同時,當有一支輸入腳的邏輯值為0時,其輸出腳的邏輯值則為0。其輸入腳數量可以2支以上,也可以只有一支輸入腳。一般而言,利用基本邏輯閘,所組合設計而成的電路(例如利用AND、OR閘等),稱為邏輯電路。圖1-9 AND閘NAND閘當所有輸入腳的邏輯值為1時,則其輸出腳的邏輯值為0。同時,當任何一支輸入腳的邏輯值為0時,其輸出腳的邏輯值則為1。其輸入腳數量,可以2支以上,也可以只有一支輸入腳。NAND閘的功能,如同AND閘後加上一個反向器。它之所以存在的主要原因是,在半導體的製造過程中NAND閘比AND閘容易製作。並且,它時常用來優化邏輯電路,降低邏輯閘的數量。圖1-10 NAND閘OR閘當所有輸入腳的邏輯值為0時,則其輸出腳的邏輯值為0。同時,當任何一支輸入腳的邏輯值為1時,其輸出腳的邏輯值則為1。其輸入腳數量,可以2支以上,也可以只有一支輸入腳。圖1-11 OR閘NOR 閘當所有輸入腳的邏輯值為0時,則其輸出腳的邏輯值為1。同時,當任何一支輸入腳的邏輯值為1時,其輸出腳的邏輯值則為0。其輸入腳數量,可以2支以上,也可以只有一支輸入腳。圖1-12 NOR 閘D Flip-Flop閘正反器(Flip Flop)。之所以如此命名的原因,是當時脈訊號(Clock Signal)輸入時,其輸出腳的邏輯值會改變。Flip的中文意義為輕輕彈起揮動的意思。Flop的中文意義為拍動搖晃如拍翅膀一樣。也就是說透過時脈訊號的輸入,讓輸出腳的值,如拍動翅膀一樣迅速地改變。輸出腳邏輯值的觸發方式,一般有兩種。一種是準位觸發(Level Triggered),另一種是邊緣觸發(Edge Triggered)。一般最常用,且最有用的方式是邊緣觸發(Edge Triggered)。所謂觸發(Trigger)的意義是,當時脈訊號輸入時,或者時脈訊號準位發生變化的那一殺那,輸出腳的邏輯值,才會改變。邊緣觸發,又可分為正向上昇邊緣觸發 (Positive Raising Edge Triggered)及反向下降邊緣觸發(Negative Falling Edge Triggered)。以正向上昇邊緣觸發 (Positive Raising Edge Triggered)為例。當時脈訊號(Clock Signal),由邏輯0改變為邏輯1時的那一霎那,輸出腳才作改變。Flip Flop正反器,具備單一資料輸入腳或多支資料輸入腳,及一支時脈輸入腳,一支資料輸出腳。有些正反器,可能會加上一些其它功能的腳位。例如 Preset輸入腳、Clear輸入腳或反向資料輸出腳(/Q)。圖1-13 D Flip-Flop閘如圖1-13所示的D Type Flip-Flop,有一支資料輸入腳(Data in)及一支時脈訊號輸入腳(Clock In)。還有一支正向資料輸出腳,及一支反向資料輸出腳。D的意義為 Output duplicates the input after a clock edge triggers it。在時脈訊號正向上昇邊緣觸發之後,複製輸入腳的邏輯電壓值到輸出腳。由以上說明,D Type Flip Flop,可以被當成一個記憶體單元。因為輸出腳,會一直記憶現在的邏輯值,直到下一個觸發訊號的來臨。下一個觸發訊號的來臨,才會改變輸出腳的邏輯值。這樣的特性,如同一個記憶體單元。正反器還有其它型式,如T Type 及 J-K Type等等,此章節不多作說明。請讀者參考其它相關書籍。這一章節,用以上簡單的介紹,引導第一次學習的工程師,進入半導體測試的領域。這樣的內容,並不能涵蓋學習半導體測試,所有應具備的基本知識。例如:BJT電晶體,MOSFET電晶體,及電子電路的基本原理。這些需要工程師們,自行自修與自我學習,在往後的學習過程中,會有無比的助益。 A 半導體積體電路測試概論 第二章 半導體測試基本概念 第二章 半導體測試基本概念半導體產品,一般稱為積體電路。英文稱為 Semiconductor Device。Device在中文意義為設備或裝置。然而對設備或裝置一詞,通常情況下,是對整體的機械設備,作翻譯與解釋。而Device在半導體測試領域裡,指的是半導積體電路而言,通常都用IC來稱呼。如果將 Device ,直接翻譯為設備,較不恰當。因此,本書往後,直接用英文Device稱乎,而不翻譯它。這個章節,會從測試基本用語作介紹。讓工程師們,對半導體測試,有一番基礎的認識。並且簡介測試機應俱備的基本功能。第一節 半導體測試用語DUT:DUT是Device Under Test的縮寫,中文直稱為待測物。有時,也稱待測單元UUT(Unit Under Test)。IC接腳(Pin):IC設計者,會利用接腳傳遞訊號,這些接腳英文稱為Pin。積體電路裡,有各種不同用途及功能的接腳。例如訊號腳,它包括輸入腳(Input Pin)、輸出腳(Output Pin)、三態腳(Tri-State Pin)、雙向腳(Bi-direction Pin)等。電力腳,包括電源供應腳(Power Pin)及接地腳(Ground Pin),此兩種接腳,不屬於訊號腳。訊號腳與電力腳,主要的不同在結構上的差異。此差異,一般會在半導體設計書籍中,詳加介紹。如下分類逐一說明:輸入腳(Input Pins):輸入腳,可以想像它是介於外部訊號和內部邏輯電路的一種緩衝裝置。輸入(Input)一詞,意味著將某一電壓值,供應到輸入接腳上,並且傳遞一個邏輯訊號0或1,到Device內的邏輯電路。輸出腳(Output Pins):如同輸入腳一樣,可以把它當成外部環境與Device內部邏輯電路的緩衝器。輸出腳,必須提供正確的電壓,由此電壓來判定是邏輯1或邏輯0。同時,也必須提供 IOL/IOH 的電流量。IOL(Output Current in Low)是輸出腳在代表邏輯值0時,所容許的最大電流值。IOH(Output Current in High)是輸出腳在代表邏輯值1時,所容許的最小電流值。後面的章節,會有專章詳細說明,這些測試用語。如VIH、VIL、VOH、VOL等等。三態輸出腳(Three-State Output Pins):此種輸出腳,除了具備一般輸出腳的功能之外,還具備開關的能力。所謂開關的能力,是可以讓三態腳,處於高阻抗的狀態(High Impedance State)。而高阻抗狀態,就是其輸出電壓小於VOH,且大於VOL的值。英文還有另一種稱乎,叫做Tri-State。雙向腳(Bi-Directional Pin):雙向腳,可以具備一般輸出腳及輸入腳的功能之外。如三態輸出腳一樣,具備開關的能力。電力腳(Power Pin):電力腳,包括電源供應腳(Power Pin)及接地腳(Ground Pin)。CMOS電路的電源供應腳,稱為VDD。TTL電路的電源供應腳,稱為VCC。TTL電路,稱 VSS為接地腳。然而,訊號腳與電力腳的不同,主要在於結構上的差異。VCC腳:TTL電路的電壓源供應腳。VDD腳:CMOS電路的電源供應腳。VSS腳:此種電力腳,會使電路形成一種迴路的接腳。VSS在TTL電路及CMOS電路皆有使用。接地腳(Ground):接地腳的主要目的,是連接訊號腳與測試系統的參考點(或VSS腳)形成迴路,或者讓其它電子迴路接點,與測試系統的參考點(或VSS腳)形成迴路。如果一個Device,只有一支電源供應腳的時候,VSS腳通常被稱乎為 Ground 。第二節半導體測試半導體測試的主要目的,是利用測試機執行被要求的測試工作。並保證其所量測的參數值,是符合設計時的規格。而這些規格參數值,一般會詳細記錄於的規格表內。待測物的規格表,英文稱為Device Specifications。一般測試程式會依測試項目,區分成幾種不同的量測參數。例如直流測試(DC Test)、功能測試(Function Test)、交流測試(AC Test)。直流測試,是驗證Device的電壓與電流值。功能測試,是驗證其邏輯功能,是否正確的運作。交流測試,是驗證是否在正確的時間點上,運作應有的功能。測試程式,是用來控制測試系統的硬體。並且對每一次的測試結果,作出正確(Pass)或失效(Fail)的判斷。如果測試結果,符合其設計的參數值,則Pass。相反地,不符合設計時,則為Fail。測試程式,也可以依測試結果及待測物的特性,加以分類。這個行為,英文稱為 Binning。有時也稱為 Sorting。例如:一顆微處理器,在200MHz的頻率之下運作正常,可以被分類為A級BIN 1。另一顆處理器,可能無法在200MHz的頻率下運作,但可以在100MHz的頻率下運作正常,它並不會因此被丟棄。可以將它分類為 B 級BIN 2。並且將它賣給不同需求的客戶。測試程式,除了能控制本身的硬體之外,也必須能夠控制其它的硬體設備。例如:分類機(Handler)、針測機(Prober)等。此設備具有機械手臂或類似機構,可以拿起及放下待測物(此待測物一般是已封裝好的積體電路)。其拿起的位置及擺放的位置,可以藉由程式來控制。針測機(Prober),也可以稱呼它為晶圓針測機,Probe英文字意為探針,探測的意思。但Wafer Prober設備,並不具備探測的能力。它只是將晶圓片,載入機台內,並將晶圓片與測試頭的測試探針,做正確的接觸,以便執行測試的工作。測試程式,必須能夠收集測試結果。並將結果,以統計的方式或其它方法,形成測試報告。讓產品工程人員能夠依此報告,改善製程良率。然而,對半導體測試而言。什麼是正確的測試方法呢? 時常有人提到,這個問題。 很不幸地,正確的測試方法,並沒有唯一的定義。而且,也沒有最佳的標準答案。對某一種狀況的滿足,並不足以滿足其他的狀況。有許多因素,會影響測試程式的開發。以下,我們將舉出幾種因素及目的,分別加以探討。開發測試程式之前,首先要了解測試的目的? 測試的時機? 測試的需求等等。這樣才會開發出最適合的測試程式。以下逐一說明。Wafer Test:所謂的Wafer Test。是說Device還排列在晶圓片上,尚未切割前,所進行的測試過程。Wafer Test是半導體製作過程中,將Device區分為好品或壞品的第一次測試。因此,被稱為Wafer Sort或Die Sort。有時,也簡稱為 CP Test。英文的Die,代表單一顆粒的用詞,與實際原字意不相同。Wafer英文原字意為薄餅,用來代表晶圓片。Package Test:Wafer被切割成一顆顆的裸晶Dice(複數),並且將每一顆裸晶Die(單)封裝成Package形式。封裝好的Device成品。經過 Package Test測試過程,以確保封裝的過程是否正確。並且保證Device,仍然符合設計上的要求。Package Test,有時候也稱為Final Test(簡稱FT Test)。Quality Assurance Test:品質確認測試。以單顆Device為測試對象,確保 Package Test可以正確執行。Device Characterization:Device 特性驗證。是針對單一Device而言,測試其參數的極限值。此種測試目的,稱為特性驗證測試。Pre/Post Burn-In:Burn-In前與Burn-In後的測試,主要用來確認Burn-In程序不會引起某些參數的偏移。Burn-In這個程序,可以除掉初期(前期) 失敗的顆粒。所謂初期失敗的顆粒,是這些顆粒製造時,有一些暇庛,導致使用時,很快就壞掉而無法使用。Military Testing:軍規測試,屬於比較嚴格的效能測試。一般會橫跨高溫與低溫的測試。一般概念中,軍規測試的條件,會比較嚴謹。Incoming Inspection:進貨檢驗。一般IC使用者,會在採購進貨時,所作的檢驗測試。確保使用前是良品。Assembly Verification:組裝驗證。所謂的組裝驗證,就是將IC,利用SMT設備或手工方式,焊接到PCB板上之後,所進行的功能驗證程序。Failure Analysis:失效分析(Failure Analysis)的主要目的,是探討失效造成的原因。以便提出改善方法,增加其信賴度。失效分析的過程當中,通常會藉助測試系統與程式,在某些特殊條件與狀況下,來執行測試的程序。第三節測試機台的基本功能一般測試機台,會依據測試的對象,作專屬的功能設計。例如記憶體測試機,在開發記憶體測試程式時,會提供比較多關於記憶體測試所需要的功能及測試便利性的考量。因此,各種不同的測試機台,會有不同功能的設計。高效能測試機具備的幾點特性(1)Highly Accurate Timing:具備高精密度的時序電路。(2)Large Vector Memory:具備較大的測試向量記憶體容量,可減少測試向量,重新載入的次數。(3)Multiple PMUs:多重PMU量測單元。具備平行處理能力,以減少直流測試項目的測試時間。(4)Programmable Current Loads:可程式化的電流負載。可簡化測試系統的硬體設計。並且增加彈性。也稱為 Dynamic Loads 或 Active Loads。(5)Timing and Level per Pin:每一根測試通道(Channel),皆具備時序與準位的設定,還有驅動能力的選擇。使得程式的開發更加容易,並且可減少測試時間。低成本測試機的特性(1)Low Speed/Low Accuracy:低速及低精準度的特性。有時無法滿足IC測試規格上的要求。(2)Small Vector Memory:具備較少的測試向量的記憶體容量,測試向量重新載入的次數會比較多。(3)Single PMU:單一PMU量測單元。在直流測試時,只能依次序量測。因此,在單項量測時,所花的時間會比較久。(4)Shared Resources(Timing/Levels):時序及準位,採用共享資源的方式。這樣的設計,在測試程式開發上,是比較複雜且不容易開發的。測試時,所需要的測試時間,也會比較長。成本這個因素,通常是用來決定,是否測試的最後關鍵。測試程式,對程式開發工程師而言,基本上,是建立在特殊的需求上。過去的經驗中,售價會影響測試項目與內容。測試程式開發之前,測試工程師,必須考慮到每一個測試項目的各種狀況,以便找出一個最佳的解決方案。通常在測試程式設計上,沒有對與錯的問題,只有適合與不適合的問題。測試系統測試系統,是由電子電路及機械結構,所組合而成的一種裝置。被用來模擬各種環境,並檢測IC是否仍能正常運作的一套系統。一般稱為ATE(Automated Test Equipment)。所有的硬體,皆由電腦所控制。它可以執行一連串的指令,這些指令的集合,稱為測試程式。測試系統,必須要能夠提供正確的電壓、電流、時脈訊號等等條件。並且,監測每一次測試項目的回應值。測試系統,會比較每一次測試的結果,與事先定義的期望值是否相符。並加以判斷,IC是正常(Pass)或失效(Fail)。通常情況下,測試系統是由電源供應器、量測器、訊號產生器、測試向量產生器等硬體,所組合而成。圖2-1圖2-1,說明一般測試系統俱備的基本模組。目前,有很多新的測試系統,提供更多的功能。圖中的CPU是扮演系統控制器的角色。它是一部具備微處理器的電腦,可以控制測試系統。並且提供資料進出測試系統的能力。目前,大部份新的測試系統,具備網路介面能力,以便能與外界進行資料的交換。DC子系統,包括DPS (Device Power Supplies)、RVS ( Reference Voltage Supplies )和PMU ( Precision Measurement Unit )。DPS會供應電壓及電流,給待測物的電源接腳Power Pin(Vdd/Vcc)。RVS具備提供邏輯準位參考電壓,以便判斷是否為邏輯0或邏輯1。並具備比較電路,以便與這些VIL、VIH、VOL、VOH的電壓設定值作比較。低成本或舊式測試系統,只具備極少數量的RVS供應器。所以只能供應有限數量的輸出入邏輯準位。當測試系統的測試通道(Test Channel),以分享或共用的方式提供資源時(例如RVS),這種結構,稱之為資源分享式結構(Shared Resource)。有些測試系統,標榜具備Per Pin結構。Per Pin結構的意義是,測試系統,可以對待測物的每一根腳位,提供獨立的輸出準位設定、輸入準位設定及時序設定。此一硬體設計,稱之為Per Pin結構。Test Channel也可以稱為Test Pin。Test Pin是設計在PE Card上的邏輯電路,它可以供應電壓或電流,及提供時序訊號給待測物。PMU(Precision Measurement Unit)高精密量測單元,可以提供精準的DC參數的量測。有些測試系統,具備 Per Pin結構的PMU單元。大部份的測試系統,會具備一組高速記憶體,稱為Pattern Memory或Vector Memory。此記憶體主要的目的,是用來存放測試向量或測試Pattern的地方。測試Pattern,如同大家所熟悉的真值表。用以代表輸入腳與輸出腳的各種不同邏輯狀態。測試機,將存放在高速記憶體的Pattern,輸入(或稱驅動)到待測物的輸入腳位上,然後在輸出腳位上,量測電壓值。以便與高速記憶體上,存放的Pattern值作比較。一般,功能測試(Function Test)時,測試向量(Pattern)所記載的邏輯值,會被輸入到待測物上。並且量測輸出腳的邏輯值,以便與事先記載於Pattern的內容作比較。如果不相符時,測試機,會判斷為功能失效(Functional Fail)。一般測試向量,分為兩種型態,Parallel Vectors(平行向量)及Scan Vectors(掃瞄向量)。許多測試系統,具備此兩種型態的測試向量。時序電路子系統,在設計上會有記憶體的設計,以便存放格式化的資訊(Format Data)、遮罩後的資訊(Mask Data)、時序設定資訊(Time Set Data)。尤其在功能測試時,會常用到。訊號格式Signal Formats(或稱訊號波形Wave Shapes),藉由時序電路,所產生時序邊界。也就是說,時序電路子系統,會從Pattern Memory接收到Drive Patterns。並且將接收到的Pattern與時序(Timing)及訊號,組合起來產生一組格式化的訊號。並將此訊號,傳送到待測物的每一根腳位上。有些測試機製造商,為了商業上的考量,會設計一些特殊選項。例如邏輯演算測試向量產生器(ALPG)。這種產生器,可用來測試記憶體的邏輯功能。它是利用硬體的方法來設計,以便在執行測試時,能夠更加地快速。測試系統必需提供系統時脈。系統時脈是讓訊號同步的一種方法。這個時脈訊號,遍及整個測試系統。這個系統時脈的頻率,通常會高於待測物的操作頻率。絕大多數的測試系統,具備校正電路。校正電路,是用來確認所有的驅動電路,是否提供正確的電壓電流值。同時也可以,用來校正系統時脈。通訊處理能力。測試機,一般可藉由通訊介面,與其他設備,作資料及訊息的交換。例如Wafer Prober、Device Handler或其他測試設備。一般會用到的通訊介面有Serial Protocol或GPIB Protocol(IEEE-488)這兩類較多。測試頭,一般包含有 Pin Electronics Card、連接到待測物的硬體設施,或者是Load board。Load board,是介於測試機和待測物之間一種硬體介面。經由它,可以將Test Socket及探針連接到待測物。一般Load board上,還會有一些零組件,例如繼電器(Relay)、電阻負載(Resistive Load)、解耦合電容(Power Supply Decoupling Capacitor)等。靠近測試頭的設備,還有測試控制盒 (Test box或稱Bin box)。很典型的測試控制盒,具備開始測試及重新測試的按鈕,並且會顯示Pass或Fail的訊息。精密量測單元(Precision Measurement Unit),主要提供DC參數的量測。它可以提供電流,然後量測電壓(Current Force Voltage Measure)的量測方法,或者提供電壓後量測電流(Voltage Force Current Measure)的量測方法。某些測試系統,只提供一個精密量測單元(PMU)。當待測物的所有Pin須要DC量測時,才利用分享的方式來使用。有些測試系統,則不止提供一個精密量測單元(PMU),通常會以八個一組或十六個一組來設計。高檔的測試系統,會有Per Pin的PMU。也就是每一個Tester Channel,皆具備一個精密量測單元(PMU)。在供應電源的電路設計上(如供應電壓),有所謂的凱文連接點 (Kelvin Connect Point)。也就是說,利用兩條分開的線路,一條是感應線(Sense Line),一條是供應線(Force Line)。這樣的設計目的,是要保持電壓不會偏移。因為供應電壓線路的長短,會有電壓降的問題。當感應線感應到壓降時,電路上的設計,會自動提高電壓,以補償電壓的偏移。感應線(Sense Line)與供應線(Force Line)的連接點,我們稱為凱文連接點(Kelvin Connect Point)。圖2-2量測範圍的設定(Range Settings)。精密量測單元的供應範圍(Force Range)或量測範圍(Measure Rang),是必須要事先設定的。這意味著,精密量測單元,所供應的電壓或電流,是有範圍限制的。供應範圍(Force Range),是用來決定PMU最大供應能力。如果PMU設計能提供5伏特電壓,並且被設定供應電壓範圍為2伏特電壓。此時其最大供應電壓,只有2伏特。相同地,電流量測範圍被設定為1毫安培(1mA)時,此時所能量測的最大電流值為1毫安培 (1mA)。在此,必須要特別提醒的是,不管是供應範圍或量測範圍,都必須要在量測動作,未開始之前先設定好。如果在量測的過程中,改變設定範圍,會引起瞬間凸起雜訊(Noise Spikes)。此雜訊,可能會破壞待測物。一個訊號準位,在很短的時間內,突然地,被改變訊號準位的電壓值,稱之為瞬間凸起雜訊(Noise Spikes)。有時也稱為Glitch。中文翻譯為,短暫的電磁波干擾、短時脈衝波干擾或稱低頻干擾。上下限設定,或稱條件設定(Limit Settings)。PMU在量測電壓及電流時,會有上限值與下限值的設定。設定時,可以單獨設上限值,或下限值。也可以同時設定。測試機利用上下限值,來決定量測的結果,是否為Pass或是Fail。大部份的精密量測單元,都有電壓及電流的限制設定(Clamp Settings)。例如:電流有限流設定,電壓有限壓設定。限制設定,是一種硬體電路的設計。一般會在測試程式中使用。在量測過程中,限制設定是用來防止量到極大電流或極大電壓,而導致測試人員、測試硬體或待測物,因過大的電壓或電流,遭受到傷害或損害。供應及量測模式(Force and Measurement Mode)。在測試領域裡,Force這個專有名詞,是供應電壓(Force Voltage)或供應電流(Force Current)的意思。當使用PMU時,不是供應電壓,就是供應電流。如果,在設定供應電流時,量測模式,會自動切換到量測電壓模式。相反地,設定為供應電壓時,量測模式會自動切換到量測電流模式。一旦Force Function被選定後,Force Range Settings就要被設定。供應線及感應線(Force Lines and Sense Lines)。對PMU而言,為了供應更精確的電壓值,四線式電路設計(Four Wire System),通常會被採用。所謂的四線式電路設計(Four Wires System),是用兩條供應線(Force lines)來承載電流,用兩條感應線(Sense Lines),來量測電壓值。歐姆定律,用來說明電壓降的形成。是電流流經一個具某一電阻值的物體後 所產生的電位差。因為,線路本身皆具備電阻特性。因此,PMU供應的電壓值,與實際上供應到待測物的電壓值,是會有差異的。 當PMU被設定為供應電壓模式時,電流的限流設定(Current Clamp),就必須要設定。相反地,當PMU被設定為供應電流模式時,電壓的限壓設定(Voltage Clamp)就必須要設定。如果,某一待測物的接腳,與接地腳短路時,供應電流單元會持續增加電流,來滿足電壓值的設定。這樣的結果,會形成很大的電流。此電流,會流經待測物的接腳,並燒毀Probe Card、Circuit Traces、Pin Electronics Components、Fingers等等。限制設定值(Clamp Settings),要比上下限設定值,或稱條件設定值(Limit Settings)的範圍大。舉例說明,PMU供應5伏特電壓,跨接於250歐姆負載上。在實際的量測中,待測物如同一個電阻性負載。從歐姆定律得知,電壓5伏特,電阻250歐姆時,其電流為20毫安培(mA)。IC規格書中,可能會說明,最大可接受電流值為25mA。因此,判定為Fail的電流設定值,要大於25mA。並且限流設定值(Current Clamp)為30mA。要特別注意的是,限制設定值(Clamp Settings),要設定在上下限設定,或條件設定值(Limit Settings)的外面,否則測試程式,永遠無法判斷為Fail。當PMU被設定為供應電流模式時,限壓設定,就一定要設定。否則待測Pin是Open的情況時,所量測到的電壓值,很可能會很大。且大到足以損害、測試機或相關的人員。用此方法作量測時,期望量測到的電壓值,是在某一個事前定義的範圍內。如果待測物是失效的,其量測到的電壓值,可能遠大於期望值。為了要確認PMU所供應的電壓,會在規格書中,可接受的電壓值為5.25伏特時,Fail Limit可設為大於5.25伏特。同時Voltage Clamp,可設定為6伏特。接腳電子電路介面(Pin Electronics)。通常用英文稱呼,會比較順口。一般稱Pin Card、PE Card、PEC或I/O Card。它是一種硬體介面,介於測試機與待測物之間的設備。它主要的功能是,供應輸入訊號到待測物的輸入腳上。並且從待測物的輸出腳,接收輸出訊號。每一種測試系統,對Pin Card而言,有它自己獨特的設計。但一般,會包括以下幾點特性(1)驅動電路,以便供應輸入訊號。(2)具備I/O切換開關。如驅動電路開關、電流負載開關。(3)電壓比較電路,以便偵測輸出電壓準位。(4)PMU的連接點。(5)可程式的電流負載。(6)高速電流量測單元選項。(7)Per Pin PMU選項。雖然有各種不同的設計,圖2-3是一種典型的單一測試通道(Single Channel)的PE Card設計。圖2-3驅動電路(Driver)。驅動電路,會接受來自高速子系統電路,且被格式化的訊號。此訊號,一般被稱為FDATA。當訊號,經過此驅動電路時,驅動電路將參考電壓供應器所供應的VIH/VIL電壓作比較,並且將此電壓加入FDATA中。舉例來說,FDATA 中的訊息,是要驅動邏輯0的電壓到待測腳時,驅動電路會依此指示,將VIL電壓值驅動到待測腳上。在此,重複解釋VIL電壓值的意義。對輸入腳而言,VIL(Input Voltage in Low)的意義是,當邏輯值為零時的最大電壓值。相同地,VIH電壓驅動等同 VIL電壓驅動。當測試通道(Tester Channel),被設定為輸入通道(Driver Pin/Driver Channel)時,驅動電路前端,與待測腳之間的開關(F1)會連通。並且K1的開關也會連通(參閱圖2-3)。如此訊號可以藉由驅動電路,傳送的待測物的接腳上。相反地,當測試通道(Tester Channel)被設定為輸出通道(Output Pin/Compare Pin / Compare Channel),或者是 Dont Care 時,驅動電路前端與待測腳之間的開關(F1) 不會連通。如此一來,訊號就無法藉由驅動電路,傳送到待測物的接腳上。編號F1,是一種的場效電晶體(Field Effect Transistor),被用來當成一種高速的切換開關。並且,用來區隔驅動電路與待測物。也就是說,待測物,會從測試機讀取資料,或者提供資料給測試機。這個時候,高速切換開關,扮演重要的角色。簡單的說,當測試通道(Test Channel),設定為輸入通道(Input Channel),或驅動通道(Driver Channel)時,F1開關是在連接的狀態(On)。如果,是設定為輸出通道 (Output Channel),或比較通道(Compare Channel)時,F1開關,是在不連接的狀態(Off)。這樣的設計,是很重要的。因為,它可以確保待測物與驅動電路,不會同時,做電壓的驅動。這種現象,英文稱為I/O conflict 或者稱為 Bus contention。電流負載(Current Loads),可以稱為動態負載(Dynamic Loads)、可程式化電流負載(Programmable Current Loads)或稱活動(Active Load)。它所扮演的角色,是在功能測試項目的過程中,加上負載到待測物輸出腳上。此負載,可以是正電流負載或負電流負載。所謂正電流負載,其電流方向是由測試機流向待測物。負電流負載則是待測物流向測試機的方向。動態負載,可以提供IOH(Output Current in High)電流及IOL(Output Current in Low)電流。IOH電流值,為輸出腳在邏輯1時的電流值,其方向為流入待測物的方向。IOL電流值,為輸出腳為邏輯0時的電流值,其方向為流出待測物。測試程式設定好 IOL/IOH電流值後,必需設定VREF電壓值。此電壓值的設定,是用來做IOL/IOH電流負載的開關切換點。當輸出腳的電壓小於(more negative)於VREF電壓值時,形成一個IOL電流負載。相反地,當輸出腳的電壓大於(more positive)於VREF 電壓值時,形成一個IOH電流負載。通常,電流負載的使用時機,做功能測試時的Tri-State測試項目中會用到。或者是用Pattern的方式測 OPEN/SHORT時會用到。F2也是一種場效電晶體,當成一種高速切換開關來用。當Channel為驅動模式時,F2為關閉狀況(OFF),動態負載電路不會連接到Channel上。當Channel為輸出模式時,F2為開啟狀況(ON),動態負載電路,會連接到Channel上。電壓比較器(Voltage Comparator)。電壓比較器,通常是在功能測試時,被用來比較輸出腳的電壓值與RVS提供的參考電壓值。如果輸出腳的電壓值,等於或小於VOL時,其值被認定為邏輯0。如果輸出腳的電壓,等於或大於VOH時,其值被認定為邏輯1。如果其電壓值,介於VOL與VOH之間時,稱為Tri-State Level或稱為Bad Output。高精密量測單元的連接(PMU Connection)。當PMU需要連接到測試接腳時。首先K1繼電器,會先打開(Open)形成斷路。接著K2繼電器會關閉(Close),將PMU連接到測試接腳上。高速電流比較器(High Speed Current Comparator)。某些測試系統,除了利用PMU快速地量測小電流,或者採用高速電流比較器來量測。電流比較器,通常被用來做高速度的漏電流量測。當需要用電流比較器量測時, K3繼電器,會關閉(Close),將電流比較器,連接到待測接腳上。一般量測微量電流時,會先將電流轉換成電壓再量測。此種量測方式,可以在一個操作週期內,完成量測的動作。其速度,比一般的比較器快上10的6次方倍,因此,稱為高速電流比較器。Per Pin 高精密度量測單元(PPPMU)。同時間內,具備多腳量測電壓或電流的量測設備。其基本功能與PMU相同。第四節 測試系統的種類測試機或測試系統,英文稱為 Automated Test Equipment(簡稱ATE)。雖然測試機在設計上,會考慮通用性。也就是說,不因 Device 種類的差異,而皆能達到測試的要求,但這樣的考量,會使得測試機的設計,更加地複雜與困難,且其效率並不顯著。因此,大部份的測試系統,會針對 Device 的種類,作比較特殊的設計,來滿足因 Device 本身的特殊需求。測試機的分類,也因此區分為記憶體測試機(Memory Tester)、類比訊號測試機(Analog Tester)、混合訊號測試機(Mixed Signal Tester)、數位訊號測試機(Digital Tester/Logic Tester)。以下,逐一針對這些類別的測試系統,作簡單的介紹。記憶體測試機(Memory Tester):記憶體測試機,比較像數位訊號測試機。尤其,在直流參數的量測,是一樣的。一般在記憶體測試機的功能要求上,是希望能提供獨特的測試向量(Function Pattern)。這些Pattern或稱Test Vectors,是不會事先存放在測試機本身的Vector Memory內。而是透過專屬電路所產生出來的,此電路稱為Algorithmic Pattern Generator(簡稱APG)。一般典型的記憶體測試向量,有以下幾種Check board, Inverted Check board, Walking Ones, Walking Zeros, Butterfly及March Pattern等。這些Pattern 名稱,在此我沒有把它翻成中文,直接用英文稱呼它,會比較順口。一旦記憶體測試機,需要用到這些Pattern時,會透過APG電路來產生,而不像非記憶體測試機,須要事先將Pattern存放於Vector Memory內。記憶體測試機,還有一項特性是,測試的過程,需要較長的測試時間。因此,大部份利用平行測試的方法(同時測多顆的方式),來減少測試時間。類比訊號測試機(Analog Tester)一般類比訊號測試機,在量測的過程當中,對電壓與電流的量測,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酒厂招聘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服装仓库试题及答案
- 2025物业租赁房屋预定合同
- 2025年榆林中考英语试卷及答案
- 2025年焊接实训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辽宁省高中语文学业水平合格考试卷试题(含答案)
- 2025年乐理知识试题及答案
- 工程项目参观方案(3篇)
- 2025年花生栽培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小学数学抽题试卷及答案
- 出境人员行前安全培训课件
- 短视频个人劳务合同范本
- 纯电动汽车维护与保养 课件 模块一新能源汽车维护与保养基础认知
- 翻译后的基因表达调控
- 2025年度中国工商银行河南省分行社会招聘120人备考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标准)酒店政府采购协议书
-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设计(配2025年秋新版教材)
- 重庆中医药学院2025年第二季度考核招聘工作人员笔试备考题库带答案详解
- 基孔肯雅热防护知识科普课件
- 中医优才考试试题及答案
- 医学生的初心与使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