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妇女争取选举权运动的历史根源.docx_第1页
美国妇女争取选举权运动的历史根源.docx_第2页
美国妇女争取选举权运动的历史根源.docx_第3页
美国妇女争取选举权运动的历史根源.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美国妇女争取选举权运动的历史根源高彬(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四川成都 610064) 摘 要 从 19 世纪开始 ,美国妇女就开始了争取选举权的漫长斗争 ,经过长期的斗争 ,终于在 1920 年取得了选举权 。这次运动之所以漫长而艰辛并最终胜利 ,有其多方面的历史根源 :经济上 ,工业革命的开展为妇女参与社会活动提供了机会 , 减少了她们在家庭中对丈夫经济上的依赖 ,获得了更大的独立 ;思想上 ,法国启蒙思想和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对妇女参政提 供了理论指导 ;政治上 ,美国独立战争给妇女们提供了锻炼的机会 ,而禁酒运动和废奴运动又从具体策略上给了女权主义者 很多启发 ;国际女权运动更是为美国的女权主义者争取选举权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教育的改革和普及为妇女争取选举权运动 培养了大批人才 。另外宗教上的变革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 关键词 美国妇女 ;选举权 ;女权主义者 中国图书分类号 D4471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 - 9144 (2006) 12 - 0132 - 04国内研究美国妇女争取选举权运动的著作很多 ,但这些研究成果大部分集中在对美国妇女运动过程的描述和分析 上 ,而对其根源的探索方面则少有人涉及 。基于这种情况 , 本文着重从经济 、政治 、思想 、教育 、宗教和国际关系来探讨 美国妇女争取选举权运动的历史根源 。一美国妇女争取选举权运动始于 19 世纪 40 年代后期 ,是19 世纪 30 年代妇女积极投入废奴运动与禁酒运动的产物 。1840 年 , 当 一 些 美 国 著 名 妇 女 废 奴 主 义 者 如 卢 克 丽 霞 莫 特 、伊丽莎白斯坦顿以代表身份随同她们的丈夫参加在伦 敦举行的世界反奴大会时 ,会议组织者因为她们的性别不准 她们进入会场 ,此事激起了女权运动者的无比愤慨 ,增强了 她们争取男女平等的决心 ,也成为妇女争取选举权运动的导 火线 。1848 年 7 月在纽约州的塞尼卡福尔斯召开了美国历 史上第一次争取妇女权利大会 ,会议讨论并通过了情感和 权利宣言。它以独立宣言为范本 ,重申天赋人权原则 ,历 数男人对妇女的压迫 ,要求男女平等 ,给妇女以选举权 。1 这 是美国历史上妇女第一次提出对选举权的要求 。塞尼卡福 尔斯大会的召开标志着美国女权运动的开端 。从 1850 年开始 ,美国妇女争取选举权的斗争是在斯坦 顿和苏珊安东尼共同领导下进行的 。她们在全国范围演讲 并发表文章 。内战期间 ,她们征集签名支持解放黑人运动 。 内战之后 ,这种争取妇女选举权的斗争仍在很大范围进 行 着 。因女权主义者对待妇女选举权的意见不同 ,妇女领袖之 间出现了分歧 。1869 年 , 以斯坦顿等为主的激 进 派 成 立 了 全国妇女选举协会 ,主张通过联邦宪法修正案的形式实现妇 女参政权 。以露西斯通为首的温和派成立了美国妇女选举 协会 ,认为以各州宪法修正案实现妇女参政权更为可行 。为了事业的成功 ,1890 年 ,两派合并 ,成立了全美 妇 女 选 举 协会 ,由斯坦顿任首届主席 。进入 20 世纪 ,妇女争取选举权的 运动从领导到路线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经历了从卡瑞凯特 领导的强调温和路线的战略到艾丽丝保罗的激进路线 ,她 们吸取了以斯坦顿为首的第一代领导人的经验和教训 ,与人 民党 、劳工党和基督教会并肩合作 ,全力以赴争取获得选举 权 。她们采取游说 、演讲 、游行示威 ,甚至纠察 、绝食等方式 开展斗争 。获得了人们对妇女争取选举 权 的 同 情 和 支 持 。1918 年美国众议院批准了美国成年妇女与男子享有同等选 举权的议案 。1920 年 8 月 26 日正式生效 ,成为美国联邦宪 法的一部分 。女权主义者终于实现了妇女运动中最重要的 斗争目标 ,她们在政治上享有了与男子同等的选举权 。二美国妇女争取选举权的运动产生于 19 世纪中期并非偶 然 ,经济因素在其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英国女性主义者穆 勒和泰勒认为 ,如果社会要达到性别平等 ,或者社会性别公正 ,那么它必须给妇女提供同样的 政 治 和 经 济 机 会 。2( P22)泰勒在妇女的选举权中说 ,妇女和男人一样 ,她们的首要任务是谋生 ,她们应该寻求机会成为男人“在劳动和收获 、工 业生产的冒险和报酬”3 ( P95) 这些方面的同伴 。1860 年美国 宪法通过了已婚妇女拥有财产权和控制收入的权利 。恩格 斯指出 “: 妇女解放的第一个先决条件就是一切女性重新回 到公共劳动中去 。”4 ( P70) 恩格斯的理论告诉我们 ,妇女政治 地位的丧失是从经济地位的丧失开始的 ,解放妇女的先决条 件必须是她们参与到社会经济活动中去 。1775 年独立战争爆发后 , 妇女一 方 面 积 极 参 与 革 命 战 争和社会活动 ,向社会展示了自身价值 。另一方面在大批男 子参战远征的情况下 ,勇敢地承担了传统上属于男子的各种【收稿日期】2006 - 06 - 06【作者简介】高 彬 (1970 ) 女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2004 级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 :世界近现代史 。132 第 12 期2006 年 12 月No112Dec12006高 彬 :美国妇女争取选举权运动的历史根源重任 经营农庄 、掌管生意 、支撑家庭 ,从中学会独立管理经济的能力 。 从南北战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是美国经济迅速发展并逐渐走向成熟的时期 。仅 50 年时间 ,美国从农业国转变成 工业国 。在此期间 ,美国妇女已逐渐成为整个社会中不可忽 视的一支力量 ,越来越多的妇女开始走出家门 ,到户外工作 。 特别是在 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 ,随着“交通革命”的深入开展 和新工业主义的成长 ,美国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人均产值在1790 1840 年间平 均 每 年 递 增 1. 3 % 。5 ( P64) 工 业 生 产 总 值19 世纪中后期 , 美国中产阶级妇女领导的废奴运动和禁酒运动 ,对妇女争取选举权运动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作 为一个群众性组织 ,选举权运动与废奴运动有着密切 的 联系 。这种联系不仅是因为妇女在废奴运动之前就出于道德 上的愤慨和情感上的同情而积极地投身到这一运动中 ,而且 还因为女性与黑奴的处境在某种程度上相似 。这种相似使 妇女较早地把她们的解放与黑奴的解放联系起来 。坚决主 张废奴的女权主义者艾比凯莉曾这样说道 “: 我们真应该感 谢奴隶 ,正是在为砸碎他们的镣铐的斗争中 ,我们才确切发现自己也在枷锁中 。”10 ( P181) 因为两者存在着一 定 的 联 系 ,不少妇女在废奴运动中一边帮助黑人奴隶获得解放 ,一边思 索妇女解放的问题 。同时 ,女权主义积极分子的思想也深受 以威廉劳埃德 加里森为代表的废奴主义激进派的影响 。 加里森认为 ,妇女和黑奴都是美国不公正制度的受害者 ,为 此 ,他在其创办的废奴刊物解放者中就宣布支持“把男人 和女人从奴役中解放出来 ,给他们以平等”。另外 ,加里森强 调的白人和黑人享有同等权利的观点被妇女运动积极分子引申到性别问题上来 , 指出妇女首先是 人 , 然 后 才 是 女 人 。 有了这样的一个认识之后 ,对妇女来说 ,从“妇女的领域”走( P25) 工业化由 1860 年的世界第四位 ,跃居 1894 年的首位 。6所带来的巨大物质成就使得妇女能够逐渐摆脱烦琐的家务劳动 ,使得妇女有足够的时间参加社会活动 。另一方面 ,工 业化对大量的劳动力的需求 ,也客观上为美国妇女提供了就 业的机会 。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 ,美国妇女就业的人数急剧 上升 ,1870 年到 1900 年之间 ,美国妇女人口总数上升了 48.( P313)7 % ,而妇女参加工作的人数则增加了 64 % 。7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美国大量男子从军作战 ,很多单位劳动力短缺 。为弥补劳动力的不足 ,妇女再次从家庭走向 公共领域 ,大量妇女被雇佣到原来男子从事的工作领域 。另外 ,由于战争爆发后移民大量减少 ,使更多妇女有了参加工 作的机会 。而军需的增加 ,也特别需要妇女劳动力的加入 。 据洛伊斯 班纳统计 ,1890 年 、1900 年 、1920 年 ,就业妇女占 所有工作人员的比例分别是 17 % 、18 % 、20 % ,占所有妇女的( P36) 同向“公共领域”也就不再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障碍了 。11时 ,在斗争策略上 ,她们也模仿加里森废奴派的斗争方法 ,在改变体制和法律之前 ,先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 ,用宣传鼓动 的手段激起民众 ,尤其是女性们对女权运动的同情和支持 。 她们在各州广泛开展基层运动 ,配合其他妇女组织的斗争 ,尽一切可能团结妇女工会 、妇女俱乐部和妇女慈善团体的力 量 ,共同为妇女的平等权利而斗争 。在禁酒运动中 ,妇女开始不满意男性赋予她们的角色 ,开始要求平等参与 ,有公开发言权 ,甚至有投票权 。禁酒妇女成立的基督教妇女禁酒联 合会 (简 称 WCTU) , 十 分 注 重 广 大 妇 女 的 参 与 和 团 结 。从1848 年女权大会召开到 1852 年 ,纽约妇女禁酒大会上出现 了许多当时已著名以及后来闻名一时的妇女领袖人物 ,如苏 珊安东尼等人 。参加禁酒组织的领袖威拉德从家庭和妇女 选举权之间找到联系 。1876 年 10 月 ,在妇女全国大会上提出了著名的“保护家园选票”12 ( P30) 主张 ,支持妇女选举权 。 禁酒运动的经历改变了妇女的观念 ,为妇女争取选举权奠定了一定的思想基础 。四思想方面 ,启蒙思想家倡导的天赋人权 、人人平等 、追求 理性等自由主义思想为女权主义者提供了思考问题的理论 框架 ,美国独立宣言中“天赋人权”即是对欧洲自由主义思 想的继承和发展 。虽然美国独立宣言宣称“人人生而平等 ,都有追求自由 、幸福的权利”,但仅仅限于白人男性 ,黑人 和妇女的平等权力被排斥在外 。但是 ,启蒙运动的思想无疑影响到了欧美的中上层妇女 。美国女权主义者明确地运用 美国独立宣言作为她们的理论武器 ,表明了美国女权主义 对自由主义哲学的继承关系 ,西方女权主义从诞生起便是妇 女试图扩大“天赋人权”范畴的一种努力 ,也是西方社会个体 化发展同以往妇女在社会生活中处于从属 、低下地位之间的 矛盾深化的反映 。1792 年英国的玛丽沃尔斯通克拉夫特的为女权一辩对众多女权主义者影响极大 。此书在 19 世纪 上半 叶 在 美 国 妇 女 中 广 泛 传 阅 , 被 称 为“女 权 主 义 圣133 ( P269)比例分别是 18 % 、20 % 、23 % 。8妇女参与社会公共劳动 ,使她们经济收入增加 ,减少了她们在家庭中对丈夫经济上的依赖 ,经济上获得了更大的独 立 ;另外 ,公共劳动为她们参与社会活动提供了机会 ,她们以自己的切身体验去感受内战 、工业化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给美 国社会带来的巨变 ; 公共劳动也开阔了她们的眼界 ,加深了 她们对社会的认识 ,深刻地体会到社会对女性的歧视 ,于是 妇女们产生了社会参与意识和改善自身在社会中地位的要 求 ,于是她们提出了政治权利上的要求 。三就政治方面来说 ,美国的独立战争 ,大量的美国男子从 军作战 ,使得妇女们肩负起了建设祖国的重任 。她们或与男 同胞一起作战 ,或扮演“后勤员”的角色 。同时 ,妇女们还成 立了各种组织支持反英斗争 ,她们的才干 、勇气 、任劳任怨的 自我奉献精神受到了男性群体的肯定和赞赏 ,也为自己赢得 了社会的尊重 。更重要的是妇女们通过一系列的社会实践 活动 ,逐渐看到了自己的能力 ,也逐渐认识到了自己的潜力 , 这种自我意识的提高增强了她们的自信心 ,使她们中一些具 有先进思想的人开始思考争取妇女政治权利的问题 。譬如 , 美国第二任总统约翰亚当斯的夫人 ,在独立战争之初就在 通信中提醒其丈夫 ,如果共和国在制订方针政策时不顾及妇 女的利益 ,那么妇女就会掀起一场反叛 ,而且这场反叛会“决 不受任何妇女既没有代表参加 、又没有给予机会发表意见的 法律条文的约束”。1 ( P83) 约翰亚当斯也在美国革命胜利 20 年后的一次国会上呼吁 :妇女在共和国创建时期表现出来的 牺牲精神和高尚品德 ,完全有理由让他们“从她们的家务里 走出来 ,与男性一起管理国家所关心的事务 ,人类所关心的事物”。9( P67)第 12 期2006 年 12 月No112Dec12006成都教育学院学报经”。13 ( P76) 沃氏宣称 : 上帝在给人天赋权利时 ,包括男女两性 ,既不想让男性做暴君的奴隶 ,也不想让女性做男性的奴 隶 ,所以 ,男女两性平等才真正符合天意 。她还指出 ,既然男性可以举起天赋人权的旗帜反对英国君主不公正的君主制 , 美国女性也可以用天赋人权的思想武器去反抗男性暴君式 的统治 。13 ( P76) 沃氏把天赋人权与女权主义相联系的思想无 疑为美国女权主义者提供了有益的视角 ,美国女权主义者在1848 年召开争取妇女权利大会 ,会上起草的情感和权利宣言的主张明显地反映了这一点 。而女权主义理论家夏洛蒂珀金斯吉尔曼运用社会主义理论分析美国妇女从属地位 与经济上依赖男性的内在联系 ,并在妇女与经济和家庭 中描绘了使妇女获得经济独立的蓝图 。社会主义理论认为 , 缺乏经济独立的政治自由主义是空洞无用的 ,争取经济权利 是保障政治权利的前提 。尤其是马克思女权主义理论者 ,对妇女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并付 诸实践 ,这在客观上为当时女权主义者争取选举权运动提供 了经济支持和理论指导 。美国是一个多宗教国家 ,截止 1860 年 ,美国经历了“第 二次大觉醒”的宗教复兴浪潮 ,使美国新教主义朝虔信的福音派教义推进 。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是 : 查尔斯芬尼从 19 世纪 20 年代起在纽约州中西部进行的福音传道 。芬尼的福 音教义把人而非上帝视作宇宙的中心 ,特别是“鼓励人民在 信教的同时努力工作”14 ( P65) ,这个工作不是努力赚钱的工 作 ,而是对社会价值和道德进行改革的社会工作 。与宗教复 兴其他支派不同 ,芬尼派允许并鼓励妇女积极参加复兴 集 会 。奥多韦尔德尤其支持妇女在公共集会中畅所欲言 ,他一些受人尊敬的领域 ,她们树立起了与男性平等的自信心 。美国中上层妇女在女子学院里大量接触了自由主义 、个体主 义思潮与理论 ,对照妇女所处的从属地位和受到的种 种 束缚 ,她们产生了争取妇女平等权利的强烈愿望 。美国参与妇 女选举运动的女性都接受过良好的教育 ,她们对争取自己的 选举权充满了热情 ,积极投人到争取女权的斗争中 ,成为了 不同于传统妇女的新女性 。六从国际妇女运动来看 ,美国妇女争取选举权的运动不是 孤立的 ,而是与欧洲等国的妇女运动遥相呼应的 。事实上 , 早在大革命时期的法国 ,就已经产生了妇女争取选举权运动 的萌芽 。法国中上层妇女利用大革命的有利时机 ,采取“沙 龙”的形式宣传女权思想 。1848 年的欧洲革命 ,建立起法兰 西第三共和国 。妇女们纷纷投书共和国临时政府 。她们以 圣西门的“男女各半原则”提出了“主权在民”是指“你们 ( 男 人) 和我们 (妇人) ”,用以证明妇女在要求享受选举权方面是 合情合理的 。17 ( P411) 较法国的妇女运动而言 ,英国的妇女运动则更显成熟 ,英国中产阶级的妇女们采用请愿 、宣传 、组织 团体 、向议会施加压力的方式进行斗争 。从 20 世纪初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英国妇女的斗争方式更趋激进 ,演变成 了妨碍演说会 、示威街头等暴力手段 。17 ( P411) 这一时期英国 妇女运动的领袖中 ,有很多直接成为了后来美国妇女争取选 举权运动的中坚力量 ,她们的经验和教训 ,都为同时期的美国妇女所借鉴 ,推动了美国妇女争取选举权斗争的开展 。如 卡特 1900 年至 1904 年是美国全国妇女参政协会的主席 ,后 因接受担任新的国际妇女参政协会主席的邀请 ,辞职移居英国 。1915 年回国 ,又再次当选为全国妇女参政协会主席 。在卡特的领导下 ,全国妇女参政协会模仿英国参政运动的斗争 方式 ,采用了游行 、集会以及各团体之间的紧密配合等战术 。 保罗等从英国回国的女权运动积极分子先是在华盛顿组织 一万人的大游行 ,接着在各洲举行大型集会活动 ,继而率领 其他女权运动积极分子开展绝食斗争 。综上所述 ,由美国中产阶级妇女发起的争取妇女选举权 的运动之所以发生 ,有其经济 、政治 、思想 、教育 、宗教和国际女权运动等方面的历史根源 。从它产生的历史因素方面 ,我们也可以说 ,从 19 世纪中期开始的美国妇女争取选举权的 斗争有其历史的必然性 ,它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 物 ,也是完善社会民主政治 、充分保障人权的必然要求 。美 国妇女争取选举权的斗争与废奴运动一样 ,是对美国独立战 争后不公平的社会体制提出的公开挑战 ,在美国历史上具有 深远的意义 。号召 “: 让有才智的妇女开始祈祷并演讲当 ( 男人) 对此( P67) 而美习以为常了 ,他们就会喜欢它且不再有所顾虑 。14国妇女是第二次宗教大觉醒运动的参加者 ,其人数超过 男性 ,并且自始至终支持运动的发展 ,妇女们从福音传道中看 到了自己所要追求的目标 ,并且形成了实现这些目标的神圣 的使命感 。正如美国学者温思罗普S赫德森所说 “: 由于充 满了由福音传道产生的使命感 ,妇女的热情已经注入了她们 自身特别关心的领域 ,最突出的领域便是女性教育和妇女的选举权 。”15 ( P52) 宗教上的这些变化 ,无疑为女权主义者争取选举权的斗争扫清了意识形态上的障碍 。五在教育方面 ,穆勒认为 ,如果给妇女以男人同样的教育 权利 如果教育她们关注集体也关注个人利益 那么 她将会发展出真正的无私品质 。这一信念解释了穆勒对妇 女选举权的教育所进行的热情呼吁 。2 ( P24) 美国女权主义者 吉尔曼认为 :如果女性受到的教育能够开发其全部潜能 ,那 么她们就能把政治事件融入到个人事务中 ,从而使世界更完 美 。另外教育平等也是实现政治平等的阶梯和先决条件 ,美 国妇女总体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与争取选举权运动的开展有 着直接的联系 。19 世纪以前 ,在美国 ,妇女接受教育被认为 是荒唐可笑的事情 ;到了 19 世纪中后期 ,美国妇女受教育的 状况有了更大的改善 。从 1890 年到 1900 年 ,整个高校女生 从 14 万增加到 28. 3 万人 ,女生占全部学生数目也从 40 %增 加到 47. 3 % ,16 ( P441) 女性获得了与男性几乎同等的教育机会 。通过接受教育 ,女性开始进人了法律 、医学 、新闻界这样134 【参考文献】1 Mary Beth Norton 1 Major Problems in American WomensHistory M 1Lexington press ,1989.2 罗斯玛丽帕特南童 1 女性主义思潮导论 M 1 艾 晓月等译 1 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13 Mill ,John Stuart and Taylor 1 Harriet Essayys on Sex Equal2ity M 1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014 恩格斯 1 家庭 、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A 1 马克思恩 格斯选集第四卷 M 1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1第 12 期2006 年 12 月No112Dec12006高 彬 :美国妇女争取选举权运动的历史根源11 Ellen Caroldubois 1 Feminism and S uff rage M 112 Ruth Bordin. Women and Temperance : the Quest f or power and Liberty , 1873 - 1900M 1PhiladelphiaPess ,1981.13 Carol Hymowitz and Michaele Weissman , A history ofWomen in America M 1New York ,1978114 Ibert Barnes 1 The Antislavery Impulse , 1830 - 1844 M . Gloucester ,Mass. :eter Smith115 温思罗普S赫德森 1 美国宗教 M 1 纽约 :1983116 Nancy Woloch 1 Early American Women M 1Wadseorth publishing Company.17 李 平 1 世界妇女史 M 1 香港 : 香港书环出版社 ,1995141115 Glenn Porter , ed.Encyclopedia of American E - conomicHistory M 1New York :Charles Scribners Sons , 1980 .6 余志森 1 美国通史 崛起和扩张的年代 第 4 卷M 1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117 杨生茂 ,刘绪贻 1 美国内战与镀金时代 M人民出版社 ,1990131311 北京 :8 【美】洛伊斯班纳 1 现代美国妇女 M东方出版社 ,198611 候文蕙译 19 Speech of John Quincy Adams 1 Upon the Right of the Peo2ple , Men and Women to Petition M 1New York ,1969110 Nancy Woloch 1 Women and The AmericanM .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1984 1Experience(上接第 110 页) 以“壶中天地”的园林作为隐居和精神的栖息地 ,隐逸则越来越走向狭窄 。园林艺术就 建 筑 文 化 层 面 讲 ,其功不可没 ,在这股风潮中 ,中国的园林文化逐渐趋向了 成熟 。但在士人文化心态方面考察 ,所谓的“芥子纳须弥”, 摄大千世界的全部意蕴于方寸之间 ,在一种虚幻的宏大气魄 里体味盛世的辉煌 ,实为人格的萎缩 、时代的萎缩 。孔子的道隐 、庄子的心隐 、东方朔的朝隐 、魏晋的林泉之隐以及白居易的中隐和苏轼的酒隐 ,其特点就是非暴力 、不 合作 ;间或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坚持清纯的文化理想 ,其精 神本质就是人在无奈时既不反抗也不投降 ,只求保持心灵的 自由 。这或许多少有些精神胜利法的嫌疑 ,但民族精神的一 脉正义与神圣庶几惟系于此 。三 、隐逸思想的影响隐逸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只是 由于在儒学积极入世的哲学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 ,从来没有 成为主要潮流 。有的学者对隐士是持反对态度的 ,认为隐士逃避现实 , 应负国家衰亡之责 。但应该看到的是 :隐逸是主体个性自由 的产物 “, 隐逸并非仅仅是无道时代的无奈选择 ,它其实是士 阶层为树立人格尊严的总体需要而出现的文化现象 。”中国 “士”代表的“道”和西方传教士代表的上帝在精神上有相通 之处 ,道与上帝皆不可见 ,但西方上帝的尊严可通过教会制 度而树立 ,中国的道始终悬在空中 ,以道自任的知识分子只 能尽量守住个人的人格尊严才能抗礼王侯 。因此 ,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