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范大学.doc_第1页
华南师范大学.doc_第2页
华南师范大学.doc_第3页
华南师范大学.doc_第4页
华南师范大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华南师范大学精 品 课 程 申 报 书推荐单位 生命科学学院 课程名称 细胞生物学 课程类型 必修课程 是否校优课程 否 所属一、二级学科名称 生物学 课程负责人姓名 宾金华 申报日期 2006,4 华南师范大学教务处制二00五年四月填 写 说 明一、填写申报书之前,请先阅读华南师范大学关于开展课程评估的通知。二、申请书的各项内容,要求实事求是,逐条认真填写。表达明确、言简意赅;一律要求用打印稿件。表中空格不够时,可另附页,但页码要清楚。三、课程类型栏的填写涉及两部分内容,一是在“公共课、专业课、其他”里选一项填入;二是在“基础、必修、选修”里选一项填入。四、申请书一律用A4纸,于左侧装订成册,一式七份,由所在单位审查、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后,报送教务处教研科。 1、课程负责人与主讲教师1-1基本信息姓 名宾金华性 别男年 龄44最终学历研究生最终学位博士职 称教授职 务电 话85216139-8033E-mailB个人荣誉1-2教学情况近三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是否双语课程;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 细胞生物学,必修课,2学时/周,双语课程,两届,学生总人数106人分子细胞生物学,研究生必修学位课程,4学时/周,2003-2006,学生总人数250人近三年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科技竞赛、毕业论文(设计)指导的学生总人数与学生获奖及发表论文情况)指导毕业论文总人数15人,其中评为学校优秀论文2人。指导大学生第二课堂:3年10人。近三年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课题类别、主管单位、立项时间、研究状态以及本人发挥的作用) 1细胞生物学双语教学,华南师范大学教学条件建设项目。2003年立项,1万元,主持。 2高中生物课程改革研究,广东省基础教育课题,2003-2007,50 万元,参加 3植物科学资源库,广东省教育厅151工程项目,2002-2005,参加近三年以第一作者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相关论文(专著)(含题目、刊物名称、级别和时间) 1酶工程(施巧琴主编),科学出版社,2005,参编(6万字) 2在微观和分子水平上理解生命的本质。生物学(李娘辉/肖鹏主编),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参编(2万字)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1-3学术研究近三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课题类别、主管单位、立项时间、研究状态以及本人发挥的作用)1. 茉莉酸甲酯诱导花生荚果抗黄曲霉污染研究。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厅,2003立项,在研,主持2. 应用基因工程培育高品质花生研究。广东省科技攻关项目,2003立项,在研,主持3. 茉莉酸甲酯对大豆结瘤和结瘤基因表达影响的研究。广西大学微生物及植物遗传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2005立项,在研,主持近三年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含题目、刊物名称与级别、时间、署名次序)1. 严文文,李艳芳,贺立红,宾金华。咖啡酸和氯化钴对茉莉酸甲酯诱导抗病相关酶活性的影响。植物学通报,2003,(01)2. 贺立红,贺立静,段小华,吕凤仪,王秋海,冯明董,宾金华。茉莉酸甲酯采前处理对花生成熟种子黄曲霉抗性的影响。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02)3. 贺立红,段小华,贺立静,梁红,宾金华。茉莉酸甲酯处理对贮藏花生种子黄曲霉抗性的影响。农业与技术,2003,(03)4. 徐曲毅,禹艳红,宾金华。茉莉酸甲酯和脱落酸对绿豆下胚轴生长的影响。广西农业生物科学,2003,(02)5. 何红卫,宾金华。花生上胚轴的丛生芽诱导和植株再生。华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03)6. 文彬,宾金华,王小菁。 茉莉酸甲酯处理对绿豆下胚轴质膜H+-ATPase水解活力及磷酸化水平的影响。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2004,(06)7. 宾金华,禹艳红,肖文娟,徐曲毅,王小菁。蓝猪耳再生系统的建立。广西农业生物科学, 2004,(04)8. 贺立红,宾金华。花生黄曲霉防治的研究进展。种子,2004,(12)9. 何红卫,廖令洁,肖文娟,宾金华。茉莉酸甲酯对烟草幼苗抗病毒的影响。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04,(03)10. 贺立红,何红卫,宾金华。茉莉酸甲酯对贮藏花生种子黄曲霉抗性的影响。华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03)11. 文彬,宾金华,潘瑞炽,王小菁。绿豆下胚轴质膜微囊的提取和H+-ATPase活性研究。植物学通报,2004,(03)12. 段小华,禹艳红,宾金华。 氨基茚磷酸(AIP)和氨基氧乙酸(AOA)对茉莉酸甲酯诱导的烟草一些酶活性的影响。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04,(04)13. 肖文娟,宾金华,武波。植物体中的MAPK。植物学通报,2004,(02)14. 贺立红,贺立静,宾金华。贮藏花生种子茉莉酸甲酯处理与黄曲霉污染关系的研究。湖北农学院学报,2004,(01)15. 禹艳红,徐曲毅,宾金华。茉莉酸甲酯对烟草愈伤组织一些活性氧生成和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05,(03)16. 何红卫,廖令洁,肖文娟,宾金华。茉莉酸甲酯对烟草幼苗抗病毒相关酶活性的影响。暨南大学学报, 2005,(03)近三年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时间、署名次序)2.教学队伍情况 2-1人员构成(含外聘教师)姓名性别年龄职称最后学历学位个人荣誉在教学中承担的工作 近三年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及年终考核情况宾金华男44教授博士主讲称职李雪峰男40教授博士主讲称职罗 虹女40副教授学士主讲称职黄群声女50高级实验师学士主讲实验优秀,称职李玲 女48教授博士主讲优秀,称职徐杰男42教授博士主讲称职2-2教学队伍整体结构概述教学队伍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师资配置情况(含辅导教师或实验教师与学生的比例)课程具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老师毕业于不同的学校,如宾金华毕业于中山大学,李雪峰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徐杰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罗虹(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和李玲(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66.7%教师具有博士学位。宾金华教授:93年毕业于中山大学,获博士学位,93-95年在华南师范大学做博士后研究。主要开展植物发育生物学和植物抗病生理研究,首次发现花生子叶贮藏蛋白降解是独立过程,不受胚轴的调控。多次主持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学攻关、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团队和广东省高教厅科学基金等项目,研究成果曾获得广东省高教厅科技进步二等奖(1994)和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997)。2000年以来,主持“细胞生物学”课程建设,主讲本科生“细胞生物学”、研究生“分子细胞生物学”以及相关课程,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指导大学生课外科研课题,教学效果好。李雪峰教授:主持广东省“九五”攻关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995年运用完全体外化的方法获得了中国首例细胞核移植牛犊。1998.年利用成年牛耳缘皮肤成纤维细胞做供体进行体细胞克隆,获得妊娠的受体;利用成年山羊皮肤成纤维细胞进行体细胞克隆研究,在我国首先获得成年体细胞山羊的成功。1994获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1997年获广东省高教厅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广东省自然科学三等奖。2000年以来到加拿大、澳大利亚合作研究。主讲“细胞生物学”课程”和细胞工程实验“,教学效果好。2-3师资培养宾金华、李雪峰、徐杰、罗虹于2005参加了中山大学与科学出版社组织的研究型细胞生物学教学研讨班学习。这些学习对教师的业务提高有很好的促进,取得很好的效果。结合实验室发展的需求,针对性的培训实验技术人员,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整体提高实验技术队伍的管理水平。2003年3月,黄群声和李玲老师专程到清华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学习1周,探讨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内容、教材建设和教学方法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2-4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卓有成效地开展细胞生物学教学改革:1.开展双语教学,在培养学生学习原版教材和了解学科发展收到较好的效果。2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开设课程。如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专业培养理科学生,生物学知识基础好,多介绍学科的发展动态;而生物工程专业培养工科学生,掌握专业基本知识应用性较强。综合人才班学生有较强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好,主动学习性高,开设实验课,综合性实验内容比例大,占总实验学时数50%,开出的实验内容水平高、探讨性强,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3 注重以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果,开发技术先进、资源丰富的细胞生物学课件和细胞生物学实验专题学习资源,全面、生动介绍学实验技术、研究方法、学习资源和发展动态,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4. 独立开设实细胞生物学实验课程。在细胞生物理论课程开设的同时,独立开设实验课,实验学时数的1/3开设综合设计实验,一般在基础实验内容完成后,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具体过程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完成从选题、查阅文献资料、设计实验方案、实验操作和撰写论文和交流环节。5将相关的实验内容组合成模块,实验课动态时间长,学生可以独立完成整个实验过程。6在高年级开设“细胞工程研究进展“专题讲座(选修课),由教授介绍学科发展的新技术、新成果,受到大学生的热烈欢迎。3.教学内容3-1课程内容包括课程内容设计、课程改革措施与效果第一章 细胞概述1、 细胞生物学的发展2、 细胞的共性与分子基础第二章 细胞生物学的研究方法1、 显微镜技术2、 细胞化学技术3、 细胞分选技术4、 细胞工程技术5、 分离技术6、 分子生物学方法第三章 细胞膜及其表面结构1、 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模型2、 细胞膜与细胞内外物质转运3、 膜抗原和膜受体4、 细胞外被和细胞表面的特化结构第四章 细胞内膜系统1、 内质网;2、高尔基体;3、融酶体与内体;4、过氧化物酶体第五章 细胞骨架系统1、 微管;2、微丝;3、中间丝;4、细胞质骨架第六章 核糖体1、 核糖体的一般特征2、 核糖体的结构和功能第七章 线粒体和叶绿体1、 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形态结构及分布2、 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化学组成及酶的定位3、 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功能4、 线粒体和叶绿体的遗传与半自主性第八章 细胞核1、 细胞核的化学组成与结构2、 细胞核的功能第九章 细胞周期和调节1、 细胞周期2、 细胞周期的调控第十章 细胞信号系统1、 细胞间通讯的一般原则2、 G蛋白偶联的细胞表面受体介导的信号传递3、 酶偶联细胞表面受体介导的信号传递第十一章 细胞的分化、衰老与死亡1、 细胞的分化;2、细胞的衰老;3、细胞的死亡3-2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包括教学内容安排、课堂教学组织以及教学资料建设 细胞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强的科学,是生命科学所有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教师负责承担的教学任务有“细胞生物学“(54学时)、”“细胞生物学实验”(36学时)、“细胞工程实验”(32学时)和“细胞工程研究进展”(32学时)。 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讨论为辅。为高年级同学开设“细胞工程研究进展“专题讲座,介绍学科发展的新技术、新成果,受到大学生的热烈欢迎。3-3实践教学按教学大纲实验项目开出率100%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所占的比例 30%包括实践教学内容以及社会实践和调查报告的组织情况。细胞生物学实验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掌握实验操作技巧,训练良好实验室工作习惯和素养以及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作风。细胞生物学实验36学时。开设16个实验,包括三个不同层次,如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及探索性实验。既有经典的项目内容,也有反映学科现代水平的实验内容。 4.教学条件4-1教材选用(包括实验教材)教材名称主 编出版社出版时间及版次教材类型(请按以下教材分类填写数字,可多选)细胞生物学王金发科学出版社2003,第一版4、5Essential Cell BiologyBruce Albert等Garland Science Faylor & Francis Group 2004,第二版2细胞生物学翟中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第二版1(国家优秀教材一等奖),5细胞生物学实验李玲李雪峰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3注:教材类型1、获奖教材(注明获奖等级);2、高水平原版外文教材;3、省级以上出版社出版的自编教材;4、近三年国家级出版社出版的教材;5、国家、教育部重点或推荐教材;6、其它4-2实践教学与网络教学条件包括实践教学环境与管理,网络教学环境与管理以及软件资源建设情况制作细胞生物学实验专题学习网站资源,界面美观生动,导航清晰,内容丰富,作到全面介绍学科的学习资源、内容、发展动态、研究方法和实验技术。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实验内容有: 1. 细胞质流动; 2. 细胞的活体染色;3. 细胞大小测定; 4.细胞计数; 5.细胞活性检查; 6.叶绿体的分离与荧光观察;7.线粒体制备与活性鉴定;8.植物原生质体分离和活性鉴定; 9.细胞骨架的观察; 10.动物细胞微丝束的观察;11.细胞的染色体观察;12.细胞的吞噬运动观察;13.细胞的凝集反应;14.综合实验内容有:”细胞中酶的定位和定性研究”、”检测细胞凋亡方法”和“影响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研究”。学生2-3人一组,任选其中一个实验题目开展实验,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写出实验设计,经老师审核修改后,学生在规定的一个月时间,自主安排实验时间,独立完成所有实验过程,按照发表论文的格式,写出实验报告,并在全班开展交流。模块化实验。以实验技术和方法为主线,把相关的实验内容和专业知识有机地、系统组合为模块化的综合性实验,使实验内容由原来单一和分散的设置转化为具有联贯性和系统性的实验。在实验时间的安排上,每一个模块要求在一个连续的时间段内完成,使实验形成一个完整内容体系。一门实验课或一个模块实验完成后,学生对实验内容、实验技术方法就有了比较系统的、全面的认识,系统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和实验技术,达到了训训练和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的目的。5.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效果5-1教学方法与手段包括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的使用情况、教学效果以及考试方法的改革与效果。 理论教学采用多媒体课件的方法,内含ppt文件,animation和video.国家优秀教材和原版教材互相配合,在部分章节开展双语教学。实验教学采取课堂学习为主,学生通过细胞生物学实验专题学习网站自主学习为辅。多方面、多角度探讨全面评价学生学习成绩的体系方法,全面衡量学生的实验技能与创新能力,使学生全面发展。学生成绩的评价包括实验态度、实验操作、实验设计(综合设计性实验)、实验结果和分析等,从多角度、全面地考查和评价学生的成绩和能力。5-2教学效果包括校内外专家及同行评价、学生评教以及指导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竞赛获得的奖项及公开发表的论文。 近年来,“细胞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实验”等课程的课堂质量教学成绩都在85分以上,得到学生好评。学生积极参加“细胞生物学”领域的课外科技活动,如在黄群声老师的指导下,大学生开展“诱导植物细胞和微生物细胞凋亡条件比较”、“动物细胞融合技术探讨“等研究,建立了相关的实验体系。学生为第一作者发表论文多篇。其中,1彭晓燕、许晓燕、黄群声、宾金华,茉莉酸甲酯影响水稻种子萌发时的作用时效性与作用机理初探,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生物教学专辑。2004,34-392吴璇、李雪峰,应用氯化锶对小鼠卵母细胞孤雌激活的研究。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生命科学及生物学现代化教学研究增刊)。2005,25-283谭武贤、刘吉升、陈刚、李玲,非洲澎蜞菊快速繁殖技术研究,2004年申报国家发明专利,目前已经通过审批阶段。编写出版的细胞生物学实验教材在国内十多所大学(如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大学、嘉应学院等)使用,产生良好的社会效果。6课程特色、建设规划本课程校内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在广东省高校较早地开设“细胞生物学”课程(选修课),到2000年确定为必修课程,学时数32,开设了细胞生物学实验。2001年为“细胞生物学”确定为学院重要的专业课程,学时54,“细胞生物学实验”独立设课,学时36。2004年,为高年级本科生开设“细胞工程研究进展”专题讲座(选修,18学时)。 本课程是现代生命科学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对生物科学专业和生物技术专业是必修课程。由于学科发展快,要求教学内容更新,及时反映学科的成果与发展现状。同时课程内容涉及较多现代生物学研究技术,如胚胎工程学、免疫学、生物信息学、生命有机化学等知识;实验内容新、技术水平较高。本课程双语教学情况及特色 2002-2004年理论课程开展了双语教学活动,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和研究素养提高有一定的帮助。但鉴于学生和老师的外语水平,不能全面开展双语教学。本课程在国内外同类课程中的地位以及目前本课程存在的不足之处 学院给予充分重视,承担“细胞生物学”师资力量强,教学内容新颖,课件制作与使用较好2003年专款重点建设“细胞生物学实验室”,使实验条件、仪器设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开设的实验内容新,教学效果好,得到同行的认可。尤其在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期间,对教学效果、课件与“细胞生物学实验专题学习资源”以及大学生完成的综合性实验报告等,多次得到同行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