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感冒后咳嗽:吃烤橘子与川贝炖梨(2012-10-30 09:14:14) 转载标签: 健康感冒后咳嗽:吃烤橘子与川贝炖梨 很多家长对孩子感冒后一直咳嗽很是头疼,下面我介绍两个简单的方法。 中医治疗疾病,从两方面考虑,认为疾病一定会向两个方向发展,把事情简单化,就是阴阳,具体而论,就落实在寒热上,那就是身体或向着热的方向发展,或向着寒的方向发展,这可能由体质决定,如孩子喜欢吃肉,平素身体壮实,外感后就可能向热的方向发展;平时总闹肚子,脾胃虚弱,易受寒,就容易向寒的方向发展。有时还可能与邪气性质有关,如冬天寒冷易受寒,夏天易化热等。另外,还可能是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如感冒开始一般是受寒,在身体激烈抵抗时化热等。 听起来很复杂,其实,只要分清孩子现在的状态是寒还是热就行。感冒基本好了,剩余一点咳嗽总不好,那就分清此时的寒热状态。一种是寒证,剩余一点寒邪残留体内,身体没办法自己清除,多半是体内阳气不足,尤其是脾胃阳气不足,可吃烤橘子。 具体方法是:取一个微微发红的橘子,打开煤气中火,用筷子把橘子放在炉灶上烤,很快,接触火的地方会变黑,然后转动橘子,让其他地方接触火苗,等橘子全部变黑,关火,放温,让孩子吃橘子肉。每次吃1个,每天吃2个,或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胃口来决定。注意橘子皮的颜色变黑就可以,不要烧成炭。一般情况下,对于寒咳,这种方法很快就可止咳。因为橘子皮可分出两味中药,带白色橘络的叫陈皮,也叫橘皮,有和中理气、化痰止咳的作用。把里面的白色肉刮掉,烘干,就叫橘红,橘红性味辛、苦、温,入肺、脾两经,具有散寒、燥湿、利气、消痰的功效,常用于治疗风寒咳嗽、喉痒痰多、食积伤酒、呕恶痞闷等症。所以,橘红对外感风寒导致的咳嗽效果较好。 烤橘子时,细心的人会观察到,在橘子表面接触火焰处,有像火山喷发一样的火苗升起,其实在橘子里面也有这种情况,橘皮里的药性成分就会蒸发到橘子肉上。带有橘皮药性的橘子肉,虽然烤过后微微带点苦味,但总比其他药物要好吃多了。 在感冒后期,有黄痰,流黄鼻涕,则需继续清除外邪,这是邪气较盛的表现,要请医生开方或服中成药。如果没有什么痰,或痰很少,但很黏稠,经常干咳,而孩子若出现舌质红、大便易干、手脚发热、尿黄等症状,则可判断是剩下一点残余的热,往往是燥热为患,这时就可用川贝炖梨了。把一个白梨上端切开,挖去梨核,放入3克左右川贝粉,盖上,把梨放入一个碗里,添些水,放入蒸锅内隔水蒸30分钟左右,吃梨喝汤。川贝性凉,味甘、平,入肺、胃两经,具有润肺、止咳、化痰、平喘、清热的功效,加梨后,润燥效果会更好。 感冒后一般寒邪残留居多,热邪残留往往是人的体质偏热,或最近上火,或北方冬天暖气燥热等造成的。把这两个方法放在一起讲,是要告诉大家,中医对每一种病都会分出阴阳,具体可能会落实到寒热上,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航班呼叫中心试题及答案
- 杨宇语言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 中央银行学试题及答案
- 中学教资考试题及答案
- 中心静脉压cvp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商业店铺买卖合同
- 《认识6~9》(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 1.3 地球的自转 说课稿-2023-2024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商务星球版
- 7 秋季星空说课稿-2025-2026学年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青岛版(六三制2024)
- 中级点检员实操考试题及答案
- 颈深间隙感染诊疗与管理
- 防突员专项管理制度
- 安徽科技馆笔试题目及答案
- 厂房分割租赁协议书
- 会计中级职称《财务管理》电子书
- 无人机教员聘用协议书
- 脑科生理病理图谱解读
- 足球教练员的职业素养与道德规范
- 产地证培训讲义
- 《南京理工大学化工》课件
- 养殖场远程视频监控解决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