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试题(郭福聪).doc_第1页
中考语文试题(郭福聪).doc_第2页
中考语文试题(郭福聪).doc_第3页
中考语文试题(郭福聪).doc_第4页
中考语文试题(郭福聪).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远三中中考试题命题大赛语文试题作品安远三中 郭福聪一、 语文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18分)1. 选出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 )(2分) A搪塞(si) 卑劣(le) 哀悼(do) 名讳(hu) B、玷污(zhn) 驿站(y) 瞥见(pi) 逊色(xn) C、溺水(n) 匿名 (n) 诘责(j) 讹诈(zh) D、缄默(jin) 干涸(h) 畸形(j) 歼灭(jin)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我国政府从容面对各种疫情的能力,令世界刮目相看。B3G手机有如雨后 春笋般迅速在通讯领域掀起波澜。C眼下,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找份稳定的工作是很多人魂牵梦萦的事。D面对伟大祖国60年的辉煌成就,30年的改革巨变,每一个中国人无不为之长吁短叹.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通过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B城市记忆,是城市的灵魂。城市的地标,显然是最容易记忆沟通和依附的根据地C奥运会和世博会,是中华民族为全世界各国人民演奏的两场精彩的国际盛会。D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惠及农村民生的一系列举措,大力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4对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2分)从而使得传递大运火炬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在网络无限延伸首创实体火炬传递与网络虚拟传递相结合的互动形式26届深圳大学生运动会火炬传递秉着“从这里开始,不一样的精彩”的主题扩大了火炬传递范围A. B. C. D.5.下 列依次在处填入的词语和句子,语意和衔接都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白莲水库的群山中的一座大型水库。最大的一条渠道通向山脚下是我白莲胡_ _着那里的苍生万物。白莲水库的水是绿蓝绿蓝的,_ _,触须沿途四散,_着白莲浦方圆几十里的农田。A 滋养 流到渠里就一路变成白色游龙 浸润B 养育 变成白色游龙就一路流到渠里 浸渍C. 养育 流到渠里就一路变成白色游龙 浸润D 滋养 变成白色游龙就一路流到渠里 浸渍6. 对下列语段内容概括最正确的一项是( )(2分)从必然性上看,新能源汽车回应全球能源和环境系统的挑战。2010年全球汽车保有量8.5亿辆,消耗全球石油产量的55%,排放15%的二氧化碳。2050年预计全球汽车保有量达30亿辆,那时按100亿人算,每千人300辆车,如果保持目前石油消耗总量不变,同时二氧化碳降低50%以满足温控两度的目标,单车的石油消耗必须降低4倍,二氧化碳排放要降低6倍,也就是说,现有的内燃机动力汽车渐进式的技术改进没法满足这一目标,需要汽车产业进行革命性的变革,来应对环境、能源系统的挑战。现在看汽车产业有两个方向实现变革:一是驱动方式,主要由传统的汽柴油的内燃机驱动改用替代燃料、纯电驱动以及氢燃料;另一个是控制方式,以人为主的汽车控制更加智能化,甚至可以远程信息控制。结合这两个方面,以四个电驱动的轮子加上计算机控制的模式,和现在的汽车有非常大的变化,而且能实现四个方面的目标,即零排放,零化石燃料,零交通事故,零交通堵塞。前两个通过驱动方式的变化实现,后两个通过智能控制和远程信息控制来实现。这种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线有两个方面:一是替代燃料的系统。采用生物燃料、煤基燃料及天燃气来替代传统的汽柴油的技术路线,部分技术已实现;另外一个就是比较根本性或革命性的燃料系统变革:纯电驱动、插电式混合动力、油电混合动力以及燃料电池。 从技术来看电动汽车并没有碳减排的效果,但是为未来碳减排技术应用提供一个前提,就说我们从每辆单车的碳排放的治理集中到上一个环节,就是发电环节碳排放的治理和控制。另外未来新能源,风电、太阳能发电等这些清洁能源比重上升,会进一步降低电动汽车碳排放的程度,实际也是给出电动汽车回应前面两个挑战的发展前景,是应对能源和环境问题的一个有效的手段。A、新能源汽车回应全球能源和环境系统的挑战。B、汽车产业进行革命性的变革,来应对环境、能源系统的挑战。C、电动汽车回应前能源紧缺挑战的发展前景。D、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必然性和行业领域的变革方向。7.综合性学习。(6分)当土地与土地被水分割了的时候,当道路与道路被水截断了的时候,智慧的人类伫立在水边:于是产生了桥。苦于跋涉的人类,应该感谢桥啊。桥是土地与土地的连系,桥是河流与道路的爱情,桥是船只与车辆点头致敬的驿站,桥是乘船与步行者挥手告别的地方。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桥的世界,去欣赏各具风采的桥之美,去领略意蕴丰富的桥文化,去讲述荡气回肠的桥故事。(1)【绘桥】 你的家乡一定有这样一座桥让你刻骨铭心:不论是石拱桥还是木板桥,是铁索桥还是风雨桥请展开想象,写一段话来展示你家乡的桥之美(不出现真实的地名)。(2分) 答: (2)【咏桥】 古代诗词中有不少关于桥的名句,如唐郑谷张谷田舍“一径入寒竹,小桥穿野花”;宋方岳春晚“只有小桥杨柳外,杏花未肯放春归”;元幼武浣溪沙“竹阴深处小桥横”等。请你在学过的诗词中找出相应的诗句写在下面。(2分)a , b , (3)【说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桥”不是单纯的架河连沟的道路设施,还是优美的人文自然景观,甚至会赋予不同寻常的内涵。请发挥你的想象,说说“桥”还可以比作什么,有什么其他意义?(2分)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2分)(一)古诗文积累(8分)8.在下列横线上填上正确的句子。(1).山重水复疑无路,_ _ 。(2) , 影入平羌江水流。(3)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孔子的话 , 。 (4)杜甫的望岳中,诗人想象登上泰山之顶抒发豪情的句子是: , 。(5)行路难最能表现诗人积极的追求、乐观自信和顽强坚持理想品格的诗句是: , 。(6)今日“三峡”,“高峡出平湖”的设想变成了现实,郦道元描述的昔日“渔者歌曰: , 。”的三峡秋日的奇异景象一去不复返。 (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9-10题。(4分)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9.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2分) 答: 10.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乡”,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也有人认为二者兼有。 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2分) 答: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115题。(10分)【甲】 初,权谓吕蒙日:“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日:“孤岂欲卿治经为博 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日: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 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乙】 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 马鞍,倒立驰骋。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永乃发 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帝每叹日:“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唯傅修期耳。 北史傅永列传 注:让责备。 露布公开的文告。 11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1分)幼 随 叔 父 洪 仲 自 青 州 入 魏12.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蒙辞以军中多务 不辞而别 B自以为大有所益 精益求精 C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寻根问底 D涉猎经史,兼有才干 品学兼优 13下列“之”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B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 C策之不以其道 D愿陛下亲之信之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 15根据文章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说吕蒙、傅永这两个人物有哪些共同特点?(3分) 三、 现代文阅读(30分)(一)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文后1621题。(16分)梅 香林清玄一个有钱的富人,正在自家的花园里赏梅花。 那是冬日寒冷的清晨,艳红的梅花正以最美丽的姿容吐露,富人颇为自己的花园里能开出这样美丽的梅花,而感到无比的快慰。 突然,门外传来敲门的声音,富人去开了门,发现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在寒风里冻得直打抖,那乞丐已在这开满梅花的园外冻了一夜,他说:“先生,行行好,可不可以给我一点东西吃。” 富人请乞丐在园门口稍稍等候,转身进入厨房,端来一碗热腾腾的饭菜,他布施给乞丐的时侯,乞丐忽然说:“先生,您家里的梅花,真是非常芳香呀!”说完了,转身走出去。 富人呆立在那里,感到非常震惊,他震惊的是:穷人也会赏梅花吗?这是自己从来不知道的。另一个震惊的是,花园里种了几十年的梅花,为什么自己从来没有闻到过梅花的芳香呢? 于是,他小心翼翼地,以一种庄严的心情,深怕惊动梅香似的悄悄走近梅花,他终于闻到了梅花那含蓄的、清澈的、澄明无比的芬芳,然后他濡湿的眼睛,流下了感动的泪水,为自己第一次闻到梅花的芳香。 是的,乞丐也能赏梅花,乞丐也能闻到梅花的香气,有的乞丐甚至在极饥饿的情况下,还能闻到梅花清明的气息。 可见得,好的物质条件不一定能使人成为有品位的人,而坏的物质条件也不会遮蔽人精神的清明,一个人没有钱是值得同情的,一个人一生都不知道梅花的香气一样值得悲悯。 一个人的品质其实是与梅香相似,是无形的,是一种气息,我们如果光是欣赏花的外形,就很难知道梅花有极淡的清香;我们如果不能细心地体会,也难以品味到一个人隐在外表内部的人格香气。 最可叹息的是,很少有人能回观自我,品赏自己心灵的梅香,大部分人空过了一生,也没有体会到隐藏在心灵内部极幽微,但极清澈的自性的芳香。 能闻到梅香的乞丐也是富有的人。 现在,让我们一起以一种庄严的心情,走到心灵的花园,放下切的缠缚,狂心都歇,观闻从我们自性中流露的梅香吧! (选自林清玄散文集)16、用简明的文字概括本文叙述的故事。(2分) 17、富人听了乞丐的话感到震惊,他震惊的是什么?请用文中相关的语句(2分) 18、第段中加点的词语“可见得”在文章结构上起了怎样的作用?(3分) 19、品读文章第段,联系前文,谈谈为什么“能闻到梅香的乞丐也是富(3分) 20、文章题为“梅香”,请结合第、段谈谈“梅香”指的是什么?(3分) 21、在生活中,我们也许并不富有,也许常被人漠视,但我们也有“自己心灵的梅香”。读了本文,请谈谈你的感受。(3分)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文后(2227)题。(14分)常 常 爱 惜毕淑敏 拾起一穗遗落在秋天原野上的麦芒时,我们心中会涌起一种情感当水龙头正酝酿着滴落一颗椭圆形的水珠,一只手紧紧拧住闸门时,我们心中会涌起一种情感当凝望宝蓝的天空因为浓雾而浑浑噩噩时,我们心中会涌起一种情感当注视到一个正义的人无力捍卫自己的尊严,孤苦无助的时候,我们心中会涌起一种情感人类将这种痛而波动的感觉命名为爱惜。 我们读这两个字的时候,通常要放低了声音,徐徐地从肺腑最柔软的孔腔吐出,怕惊碎了这薄而透明的温情。 爱惜的大前提是爱。爱是人类一种最珍贵的体验,它发源于深刻的本能和绵绵的眷恋。爱先于任何其他情感,轻轻沁入婴儿小而玲珑的心灵。爱那给予生命的母亲,爱那清冷的空气和滑润的乳汁,爱温暖的太阳和柔和的抚爱,爱飞舞的光影和若隐若现的乐声 爱惜的土壤是喜欢。当我们喜欢某种东西的时候,就希冀它的长久和广大,忧郁它的衰减和短暂。当我们对喜爱之物,怀有难以把握的忧虑时,吝啬是一个常会首选的对策。我们会俭省珍贵的资源,我们会珍爱不可重复的时光,我们会制造机会以期重享愉悦,我们会细水长流反复咀嚼快乐。 于是,爱惜就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 当我们爱惜的时候,保护的勇气和奋斗的果敢也同时滋生,真爱,需用生命护卫,真爱,就会义无反顾。没有保护的爱惜,是一朵无蕊的鲜花,可以艳丽,却断无果实;没有爱惜的保护,是粗粝和逼人的威迫,是强权而不是心心相印。 爱惜常常发生。在我们不经意的时候,打湿眼帘。爱惜好比一只竹篮。随着人生的进步,它越编越大了,盛着人自身,盛着绿色,盛着地球上所有的物种,盛着天空和海洋。 (选自毕淑敏精品散文集)22、文章开头的一组排比句有什么作用?(2分) 23、联系文章相关内容,品味下面句中的词语。(4分)我们读这两个字的时候,通常要放低了声音,徐徐地从肺腑最柔软的孔腔吐出,怕惊碎了这薄而透明的温情。 (1)句中加点的词语突出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2)为什么用“薄而透明”来修饰“温情”?(2分) 24、仔细阅读第、段,谈谈为什么“喜欢”是“爱惜的土壤”?(3分) 25、根据文中第段的内容,谈谈“爱惜”和“保护”的关系。(2分) 26、我们爱生命,我们爱自然,我们离不开亲情、友情这些对我们来说都是不可缺失的,但我们往往并不懂得爱惜。请根据你的生活体验来谈一谈感受。(3分) 四、作文(55分)27、以下两题选作一题。 (1)题目:那是一首歌 岁月如歌,生活如歌。在我们人生的道路上,有许多动人心弦的乐章,请撷取你感受最深的一节(2)读下面的故事,根据你的感悟,自选角度、自拟题目作文。一个年轻的记者到非洲某地去采访,途中要穿过一片沙漠。一位非洲老人知道他要穿越这片沙漠后,说自己也要过那边去。年轻人想,即使再慢也要陪伴老人一起走。走过了沙漠,老人说:“小伙子,你们整日四处奔波,生活得太辛苦了!相比起来,我们的日子就要悠闲、平静得多啰!前面的路好走了,我就不再送你了。” 说完,老人又向来时的沙漠走去。老人的话让这位年轻人既吃惊,又感动。吃惊的是,老人过得这样艰难,却同情他!感动的是,老人竟是在送他!安远三中中考试题命题大赛语文试卷说明与参考答案一、语言积累与运用(18分)1-6 D B D C A D 7、略。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2分)8、略。(8分)9、“空字表达了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惆怅,增添了全词的“愁”味,使主题更加鲜明。(2分) 10、(2分)示例:(一)游子思归乡:一、二句是游子眼前所见之景;三至六句是游子触景生情,设想家人盼望自己归去的情景;最后两句游子感叹旅途漫漫,归乡无期,更添愁苦。(二)思妇盼归人:上片写思妇见晚景而生愁情;五、六句写思妇伫立玉阶,见鸟归而怀念游子;最后两句写思妇设想游人归途艰难,感叹相逢无期。 二者兼有:全词以游子思归乡和思妇盼归人相互渲染,传达了“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情思。 11、幼 随 叔 父 洪 仲 自 青 州 入 魏(1分)12、13、D A(各2分)14、有个友人寄给他一封信,他却不能回复。15、 他们二人身份相同,都是武人(武将、武夫);认识到读书意义后都能刻苦学习;都有了惊 人的长进。(意对即可)(3分) 三、现代文阅读部分(一)16、乞丐闻到梅花的芳香,富人为此感到震惊,也第一次闻到梅花的芳香。(2分)17、穷人也会赏梅花(答成“乞丐也能闻到梅花的香气”也可);富人自己种了几十年的梅花,却从来没闻到过梅花的芳香。(2分)18、过渡或由叙述引入议论。(3分)19、因为坏的物质条件也没有遮敝他精神的清明,在精神上他是富有的。(答成“他能品味到隐在外表内部的人格香气”也可)(3分)20、精神的清明或内部的人格香气。(3分)21、要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要揭示自己心灵的美好。(3分)(二)22、通过一组具体的情景来表现什么是爱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