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自相关.ppt_第1页
第14章 自相关.ppt_第2页
第14章 自相关.ppt_第3页
第14章 自相关.ppt_第4页
第14章 自相关.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四章自相关 1 自相关的性质是什么 2 自相关的理论和实际结果是什么 3 实际中 如何诊断自相关 4 如果发现自相关的后果严重 有哪些补救措施 本章主要讨论如果放松古典线性回归模型的另一假定 总体回归函数 PRF 的误差项ui无序列相关或无自相关时会发生什么情况 我们要探求如下问题的答案 14 1自相关的性质 如果对于不同的样本点 随机误差项之间不再是不相关的 而是存在某种相关性 则认为出现了序列相关性 对于模型 随机项互不相关的基本假设表现为 Cov i j 0i j i j 1 2 n 自相关又称序列相关 原指一随机变量在时间上与其滞后项之间的相关 这里主要是指回归模型中随机误差项ui与其滞后项的相关关系 自相关也是相关关系的一种 一 自相关定义 称为一阶序列相关 或自相关 autocorrelation 1 一阶自回归形式 通常假定误差项的自相关是线性的 所以自相关往往可写成如下形式 i i 1 i 1 1 二 自相关的类型 当误差项ui只与其滞后一期值有关时 即E i i 1 0i 1 2 n 1 则称ut具有高阶自回归形式 2 高阶自回归形式 当误差项ut的本期值不仅与其前一期值有关 而且与其前若干期的值都有关系时 即ut f ut 1 ut 2 三 实际经济问题中自相关性的来源 大多数经济时间数据都有一个明显的特点 惯性 表现在时间序列不同时间的前后关联上 由于消费习惯的影响被包含在随机误差项中 则可能出现序列相关性 往往是正相关 1 经济变量固有的惯性 例如 绝对收入假设下居民总消费函数模型 Ct B1 B2Yt tt 1 2 n 2 模型设定的偏误 所谓模型设定偏误 Specificationerror 是指所设定的模型 不正确 主要表现在模型中丢掉了重要的解释变量或模型函数形式有偏误 例如 本来应该估计的模型为 但在模型设定中做了下述回归 因此 vt B4X4t t 如果X4确实影响Y 则出现序列相关 Yt B1 B2X2t B3X3t B4X4t t Yt B1 B2X2t B3X3t ut 但建模时设立了如下模型 又如 如果真实的边际成本回归模型应为 Yt B1 B2Xt B3Xt2 t 其中 Y 边际成本 X 产出 Yt B1 B2Xt vt 因此 由于vt B3Xt2 t 包含了产出的平方对随机项的系统性影响 随机项也呈现序列相关性 3 数据的 编造 例如 季度数据来自月度数据的简单平均 这种平均的计算减弱了每月数据的波动性 从而使随机干扰项出现序列相关 还有就是两个时间点之间的 内插 技术往往导致随机项的序列相关性 在实际经济问题中 有些数据是通过已知数据生成的 因此 新生成的数据与原数据间就有了内在的联系 表现出序列相关性 14 2序列相关性的后果 因为 在有效性证明中利用了 而且 在大样本情况下 参数估计量虽然具有一致性 但仍然不具有渐近有效性 1 参数估计量非有效 E mm 2I 计量经济学模型一旦出现序列相关性 如果仍采用OLS法估计模型参数 会产生下列不良后果 而序列相关即意味着 在其他假设仍成立的条件下 2 变量的显著性检验失去意义 在变量的显著性检验中 统计量是建立在参数方差正确估计基础之上的 这只有当随机误差项具有同方差性和互相独立性时才能成立 如果存在序列相关性估计的参数方差S2b出现偏误 偏大或偏小 t检验就失去意义 其他检验也是如此 事实上 用OLS法估计的ut的方差常常会低估其真实的方差 也即低估了回归参数估计量的方差 这等于夸大了回归参数的抽样精度 高估了统计量t的值 从而导致把不重要的解释变量保留在模型里 使显著性检验失去意义 3 模型的预测失效 区间预测与参数估计量的方差有关 在方差有偏误的情况下 使得预测估计不准确 预测精度降低 所以用依据OLS法得到的回归方程去预测 预测量不具有有效性 所以 当模型出现序列相关性时 它的预测功能失效 14 2序列相关性的检验 检验序列相关性 也就是检验模型是否存在自相关或高阶自回归形式 以下列数据为例介绍自相关的检验方法 1967 1998年天津市的保费收入Y和人口数据X如下 要求 1 建立合适的一元回归模型 2 检验模型是否存在自相关 3 若有自相关 对模型进行适当修正 基本思路 然后 通过分析这些 近似估计量 之间的相关性 以判断随机误差项是否具有序列相关性 序列相关性检验方法有多种 但基本思路相同 首先 采用OLS法估计模型 以求得随机误差项的 近似估计量 用ei表示 例 第一步 进行OLS一元线性回归 不考虑序列相关进行OLS回归 得如下回归结果 经估计到的各参数值计算得到残差ei 序列相关性的检验 1 图示法 例 图示法 保费收入 Y 和人口数据 X 模型的残差图 明显呈正序列相关 2 回归检验法 以ei为被解释变量 以各种可能的相关量 诸如以ei 1 ei 2 ei2等为解释变量 建立各种方程 对上述各种拟合形式进行显著性检验 如果存在某一种函数形式 使得方程显著成立 则说明原模型存在这一形式的序列相关性 回归检验法的优点是 1 能够确定序列相关的形式 2 适用于任何类型序列相关性问题的检验 例 回归检验法 得 给定 5 查得临界值t0 05 28 2 0484 所以拒绝原假设 即变量系数通过检验 说明原模型存在这一形式的一阶序列相关性 作一阶自回归形式模型 1 89 16 22 R2 0 90F 263 21 3 杜宾 瓦森 Durbin Watson 检验法 D W检验是杜宾 J Durbin 和瓦森 G S Watson 于1951年提出的一种利用残差构成的统计量检验序列自相关的方法 DW检验只适用于检验误差项是否存在一阶自相关情形 该方法的假定条件是 1 解释变量X非随机变量 2 随机误差项 i为一阶自回归形式 i i 1 i 3 回归模型中不应含有滞后因变量作为解释变量 即不应出现下列形式 Yi B1 B2X2i BkXki Yi 1 i 4 回归含有截距项 DW检验步骤 其中分子是残差的一阶差分平方和 分母是残差平方和 给出假设 H0 0 ui不存在一阶自相关 H1 0 ui存在一阶自相关 用估计的回归方程的残差值构造如下DW统计量 该统计量的分布与出现在给定样本中的X值有复杂的关系 因此其精确的分布很难得到 但是 杜宾和瓦森成功地给出了判别回归模型的自相关情况的方法 DW值与 的对应关系及意义 实际中DW 0 2 4的情形是很少见的 当DW取值在 0 2 2 4 之间时 怎样判别误差项ut是否存在自相关呢 DW检验与其它统计检验不同 它没有惟一的临界值用来制定判别规则 然而Durbin Watson根据样本容量n和被估参数个数k 在给定的显著性水平下 成功地导出了临界值的下限dL和上限dU 用以判别回归模型的自相关情况 D W检验步骤如下 1 计算DW值 2 给定 由n和k的大小查DW分布表 P390 得临界值dL和dU 3 比较 判断 若0 D W dL存在正自相关dL D W dU不能确定dU D W 4 dU无自相关4 dU D W 4 dL不能确定4 dL D W 4存在负自相关 0dLdU24 dU4 dL 正相关 不能确定 无自相关 不能确定 负相关 1 加大样本容量或重新选取样本 重做DW检验 有时DW值会离开不确定区 当DW值落在 不确定 区域时的处理方法 2 选用其它检验方法 附表中 DW检验表 给出DW检验临界值 P390 DW检验临界值与三个参数有关 1 检验水平 2 样本容量n 3 原回归模型中解释变量个数k 包括常数项 例 D W检验 由 取 5 由于n 32 k 2 包含常数项 本书后表中的k 不含常数项 查表得 dl 1 37 du 1 50由于DW 0 124 dl 故 存在正自相关 得DW 0 124 注 Eviews检验结果中包含DW值 例 D W检验 取 5 由于n 32 k 2dl 1 37 du 1 50由于DW 0 124 dl 故 存在正自相关 注意 1 因为DW统计量是以解释变量非随机变量为条件得出的 所以当有滞后的内生变量 Y 作解释变量时 DW检验无效 2 DW统计量不适用于高阶自相关检验 3 DW统计量不适用于联立方程模型中各方程的序列自相关检验 4 拉格朗日乘数 Lagrangemultiplier 检验 拉格朗日乘数检验克服了DW检验的缺陷 适合于高阶序列相关以及模型中存在滞后被解释变量的情形 它是由布劳殊 Breusch 与戈弗雷 Godfrey 于1978年提出的 也被称为GB检验 对于模型 如果 则怀疑随机扰动项存在p阶序列相关 GB检验相当于检验如下受约束回归方程 约束条件为 H0 1 2 p 0 用估计 式得到的残差建立辅助回归式 给定 查临界值 2 p 与LM值比较 做出判断 这表明如假设成立 则ut不存在p阶自相关 注 实际检验中 可从1阶 2阶 逐次向更高阶检验 估计上式 并计算可决系数R2 构造LM统计量 GB检验方法 例 拉格朗日乘数检验 GB检验 考虑1阶滞后 6 32 6 67 26 73 R2 0 9623 于是 LM 31 0 9623 29 83取 5 2分布的临界值 20 05 1 3 84LM 20 05 2 故 存在一阶序列相关 得 例 拉格朗日乘数检验 GB检验 考虑2阶滞后 1 71 1 71 2 69 0 18 R2 0 9620 于是 LM 30 0 9620 28 86取 5 2分布的临界值 20 05 2 5 991LM 20 05 2 故 存在二阶序列相关 得 利用Eviews工具GB检验步骤如下 从EViews主菜单中点击Quick键 并选择EstimateEquation功能从而打开EquationSpecification 模型设定 对话框 在EquationSpecification窗口输入命令 YCX 点击OK键 得回归结果 数据输入如前 在回归结果窗口选择功能鍵 View ResidualsTests SerialCorrelationLMTest 出现对话框 选择判定阶数 得结果 一阶序列相关检验结果如下 于是 LM 30 08 伴随概率p 0 000 0 05 故 存在一阶序列相关 二阶序列相关检验结果如下 于是 LM 30 15 伴随概率p 0 000 0 05 故 只存在一阶序列相关 14 3序列相关的补救 如果模型被检验证明存在序列相关性 则需要发展新的方法估计模型 1 如果自相关是由于错误地设定模型的数学形式所致 那么就应当修改模型的数学形式 怎样查明自相关是由于模型数学形式不妥造成的 一种方法是用残差对解释变量的较高次幂进行回归 然后对新的残差作DW检验 如果此时自相关消失 则说明模型的数学形式不妥 克服自相关 2 如果自相关是由于模型中省略了重要解释变量造成的 那么解决办法就是找出略去的解释变量 把它作为重要解释变量列入模型 怎样查明自相关是由于略去重要解释变量引起的 一种方法是用残差对那些可能影响因变量 但又未列入模型的解释变量回归 并做显著性检验 从而确定该解释变量的重要性 如果是重要解释变量 应该列入模型 这种变换方法称作广义最小二乘法 GLS Generalizedleastsquares 另一种变换方法是广义差分法 GeneralizedDifference 只有当以上两种引起自相关的原因都消除后 才能认为误差项ut 真正 存在自相关 在这种情况下 解决办法是变换原回归模型 使变换后的随机误差项消除自相关 进而利用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回归参数 一 广义最小二乘法 设原回归模型是 利用差分法 求模型 的 t 1 期关系式 并在两侧同乘 ut ut 1 vt vt满足通常的假定条件 把上式代入原模型 用 式与 相减得 Yt Yt 1 B1 1 B2 X2t X2t 1 Bk Xkt Xkt 1 vt Yt B1 B2X2t B3X3t BkXkt ut t 1 2 n 如果其中ut具有一阶自回归形式 如何去掉自相关 vt ut ut 1 Yt B1 B2X2t B3X3t BkXkt ut 1 vt Yt 1 B1 B2X2t 1 B3X3t 1 BkXkt 1 ut 1 14 3序列相关的补救 令 则模型表示如下 Yt B1 B2X2t B3X3t BkXkt vt 上式中的误差项vt是非自相关的 满足假定条件 所以可对上式应用最小二乘法估计回归参数 所得估计量具有最佳线性无偏特性 上式中的B2 Bk就是原模型 中的B2 Bk 而B1 与模型 中的B1有如下关系 B1 B1 1 Yt Yt Yt 1Xjt Xjt Xjt 1 j 2 kB1 B1 1 上述变换称作广义差分变换 这种变换将损失一个观测值 样本容量变成 n 1 Yt Yt 1 B1 1 B2 X2t X2t 1 Bk Xkt Xkt 1 vt 二 广义差分法 广义差分法是将原模型变换为满足OLS法的差分模型 再进行OLS估计 如果原模型 存在p阶自回归相关 可以将原模型进行差分变换为 该模型为广义差分模型 不存在序列相关问题 可进行OLS估计 Yt B1 B2X2t B3X3t BkXkt ut Yt 1Yt 1 pYt p B1 1 1 p B2 X2t 1X2t 1 pX2t p Bk Xkt 1Xkt 1 pXkt p vt 即 Yt B1 B2X2t B3X3t BkXkt 1mt 1 2mt 2 pmt p et 注意 广义差分法 p 1时 就是上述广义最小二乘法 如 一阶序列相关的情况下 广义差分是估计模型 即是运用了广义最小二乘法 GLS 法 问题 进行广义最小二乘法时 要用到随机误差项的相关系数r 如何求 Yt Yt 1 B1 1 B2 X2t X2t 1 Bk Xkt Xkt 1 vt 三 随机误差项相关系数r的估计 应用广义最小二乘法或广义差分法 必须已知随机误差项的相关系数 1 2 p 实际上 人们并不知道它们的具体数值 所以必须首先对它们进行估计 常用的估计方法有 r 1 一阶差分法科克伦 奥科特 Cochrane Orcutt 迭代法 杜宾 durbin 两步法 1 r 1 一阶差分法 r介于0和正负1之间 有成百上千个选择 计量经济学广泛采用的是r 1 即误差项之间完全正相关 则此时的广义差分方程为一阶差分方程 即 只要对上式进行最小二乘法回归 Yt Yt 1 B2 X2t X2t 1 Bk Xkt Xkt 1 vt DY B2DX2 BkDXk vt 注 模型没有截距项 回归时选择通过原点即可 用EXCEL求一阶差分法结果 DY 485 67DX 用EVIEWS求一阶差分法结果 DY 485 67DX 取 5 由于n 31 k 1dl 1 36 du 1 50由于DW 0 124 dl 存在正自相关 2 杜宾 durbin 两步法Yi B1 B2Xi i 该方法是先估计 1 2 l 再对差分模型进行估计 第一步 变换差分模型为下列形式 进行OLS估计 得各Yj j i 1 i 2 i p 前的系数 1 2 p的估计值 Yt 1Yt 1 pYt p B1 1 1 p B2 Xt 1Xt 1 pXt p vt Yt 1Yt 1 pYt p B1 B2Xt B2 1Xt 1 B2 pXt p vt i 1 p 2 p n 于是 得Yi B 1 B 2Xi i Yi B1 B2Xi i 例 杜宾 durbin 两步法 第一步 首先估计模型 得 第二步 以估计出来的 1 16作差分变换 估计模型 3 09 3 42 R2 0 29F 11 68DW 1 877 取 5 由于n 31 k 2 查表得 dl 1 36 du 1 50由于4 dl 2 65 DW 1 939 du 故 已无一阶自相关 1 56 26 25 1 84 1 92 R2 0 986 则Y 关于X 的OLS估计结果为 利用Eviews进行杜宾 durbin 两步法 步骤如下 1 在EquationSpecification窗口输入命令 YCY 1 XX 1 点击OK键 得Y 1 的系数r 2 点击工作文件的功能键genr 将出现对话框 在出现的对话框中输入 Y1 Y r Y 1 回车 再输入 X1 X r X 1 回车 r是第1次回归时Y 1 的系数 Yt B1 B2Xt ut 3 作最小二乘估计 在主菜单选quick estimateequations进入输入估计方程对话框 分别输入Y1CX1 点OK 得出统计检验结果 4 作自相关检验 2 科克伦 奥科特迭代法 以一元线性模型为例 首先 采用OLS法估计原模型 Yi B1 B2Xi i 得到的 的 近似估计值ei 并以之作为观测值使用OLS法估计下式 i 1 i 1 2 i 2 p i p i 求出 i新的 近似估计值ei 并以之作为样本观测值 再次估计 i 1 i 1 2 i 2 p i p i Yi B1 B2Xi i 类似地 可进行第三次 第四次迭代 关于迭代的次数 可根据具体的问题来定 一般是事先给出一个精度 当相邻两次 1 2 L的估计值之差小于这一精度时 迭代终止 实践中 有时只要迭代两次 就可得到较满意的结果 两次迭代过程也被称为科克伦 奥科特两步法 实际计算中常用Eveiws软件实现科克伦 奥科特两步法 利用Eviews实现科克伦 奥科特两步法 步骤如下 以二阶差分为例 1 从EViews主菜单中点击Quick键 并选择EstimateEquation功能从而打开EquationSpecification 模型设定 对话框 2 在EquationSpecification窗口输入命令 YCXAR 1 AR 2 点击OK键 得结果如下 例 科克伦 奥科特迭代法 DW 1 87N 30 k 3 dU 1 57 dL 1 304 dU DW 1 87 dU 1 57已无一阶序列自相关又因为AR 1 系数检验显著 所以原模型存在一阶自相关 例 科克伦 奥科特迭代法 DW 2 03N 30 k 4 dU 1 65 dL 1 234 dU DW 2 03 dU 1 65无二阶序列自相关又因为AR 1 AR 2 系数检验均不显著 所以原模型不存在二阶自相关 14 4序列相关案例 中国商品进口模型 经济理论指出 商品进口主要由进口国的经济发展水平 以及商品进口价格指数与国内价格指数对比因素决定的 由于无法取得中国商品进口价格指数 我们主要研究中国商品进口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关系 下表 1 通过OLS法建立如下中国商品进口方程 2 进行序列相关性检验 2 32 20 12 进一步的统计检验 1 DW检验 取 5 由于n 24 k 2 包含常数项 查表得 dl 1 27 du 1 45由于DW 0 628 dl 故 存在正自相关 2 拉格朗日乘数检验 0 46 0 67 6 17 3 76 R2 0 682 于是 LM 22 0 682 15 01取 5 2分布的临界值 20 05 2 5 991LM 20 05 2 故 存在正自相关 2阶滞后 进一步的统计检验 3阶滞后 0 72 0 91 4 50 2 082 0 476 R2 0 694 于是 LM 21 0 694 14 58取 5 2分布的临界值 20 05 3 7LM 20 05 3 表明 存在正自相关 但et 3的参数不显著 说明不存在3阶序列相关性 3 运用广义差分法进行自相关的处理 1 采用杜宾两步法估计 第一步 估计模型 1 76 6 64 1 76 5 88 5 19 5 30 第二步 作差分变换 则M 关于GDP 的OLS估计结果为 2 76 16 46 取 5 DW du 1 43 样本容量24 2 22 表明 已不存在自相关 于是原模型为 与OLS估计结果的差别只在截距项 2 采用科克伦 奥科特迭代法估计 在Eviews软包下 2阶广义差分的结果为 取 5 DW du 1 66 样本容量 22 表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