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5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1章合并财务报表 下 11 1集团内部往来业务的分类与抵销方法11 2集团内部的存货交易11 3集团内部的其他交易11 4集团内部交易相关资产减值准备的抵消11 5母公司分步实现控股合并11 6复杂持股结构下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11 7合并现金流量表11 8合并股东权益变动表 11 1集团内部往来业务的分类与抵销方法 11 1 1集团内部往来业务的分类11 1 2集团内部未实现损益的抵销方法11 1 3所得税问题 11 1 1集团内部往来业务的分类 集团内部的往来业务按其性质可以分为投资业务 借贷业务与购销业务 若按照是否涉及公司间损益 则可以分为三类 不涉及公司间损益的业务 涉及已实现公司间损益的业务以及涉及未实现公司间损益的业务 11 1 1集团内部往来业务的分类 1 不涉及公司间损益的内部往来业务此类往来业务与母公司或子公司的损益确定无关 又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1 只涉及资产负债表的内部往来业务 指不涉及利息的集团内部资金转移业务 即集团内部的无息借贷业务 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 这种内部债权债务应该抵销 2 只涉及利润表的内部往来业务 是指集团内部按成本价进行的现销业务 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 应该将销货方确认的销售收入与销售成本抵销 因为从整个企业集团的角度来看 这种销货业务是未实现的 11 1 1集团内部往来业务的分类 3 既涉及资产负债表又涉及利润表的内部往来业务 是指集团内部按成本价进行的赊销业务 11 1 1集团内部往来业务的分类 2 涉及已实现公司间损益的内部往来业务它是指购货方按照高于或低于成本的价格购货之后 于当期将全部货物向集团外销售的集团内部购销业务 比如母公司按照高于或低于成本的价格从子公司购进商品一批 当期将该批商品全部对集团外出售 11 1 1集团内部往来业务的分类 3 涉及未实现公司间损益的内部往来业务它是指购货方按照高于或低于成本的价格购货之后 所有或部分货物没有于当期向集团外销售的集团内部购销业务 例如 母公司按照高于或低于成本的价格从子公司购进商品一批 当期该批商品全部或有一部分没有对集团外销售 在这种情况下 会产生集团内部未实现损益的抵销问题 11 1 2集团内部未实现损益的抵销方法 为了便于讨论集团内部未实现损益的抵销问题 可以将集团内部的销售业务分为顺流销售 逆流销售与水平销售 顺流销售是指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销售 逆流销售是指子公司对母公司的销售 水平销售是指集团内部的一家子公司对另一家子公司的销售 依据不同的合并理论 对于不同类型的销售要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 11 1 2集团内部未实现损益的抵销方法 1 母公司与全资子公司之间未实现损益的抵销如果子公司为全资子公司 则不论是顺流销售还是逆流销售所形成的集团内部未实现损益 都应予以全部抵销 因为在这种情况下 无论依据何种合并理论 这种内部销售的损益都没有实现 因而不应在合并财务报表上确认 11 1 2集团内部未实现损益的抵销方法 2 母公子与非全资子公司之间未实现损益的抵销对于非全资子公司 逆流销售所形成的集团内部未实现损益 依据不同的合并理论 有两种不同的抵销方法 即全部抵销法与部分抵销法 1 全部抵销法 这种方法在确定合并销售成本时 对集团内部销售所形成的未实现损益进行全部抵销 因而合并净利润中不包括集团内部未实现损益 11 1 2集团内部未实现损益的抵销方法 2 部分抵销法 对于逆流销售所形成的集团内部未实现损益 只抵销其中属于控股权益的份额 对属于少数股东权益的份额冲减少数股东权益 全部抵销法是以主体理论为依据的 而部分抵销法是以母公司理论为依据的 11 1 2集团内部未实现损益的抵销方法 部分抵销法下 集团内部未实现损益的抵销可归纳如表11 1所示 11 1 2集团内部未实现损益的抵销方法 我国现行会计准则规定 集团内部未实现损益的抵销一律采用全部抵销的方法 11 1 3所得税问题 在合并财务报表工作底稿上 对所得税的处理取决于企业集团的所得税申报方式 即合并申报与分别申报 前者是指母公司与其子公司合在一起申报所得税 后者是指母公司与其子公司各自分别申报所得税 对于企业而言 合并申报所得税的好处是 第一 母子公司间如果一方有净损失 可与另一方的净利润相抵 从而减少所得税税负 第二 集团内部交易所产生的未实现利润可以冲销 从而减少所得税税负 第三 合并申报所产生的所得税抵减数 可能比分别申报时大 11 2集团内部的存货交易 11 2 1顺流销售11 2 2逆流销售 11 2 1顺流销售 1 购进的商品当期全部对集团外销售例11 1假设甲公司于20 2年初以银行存款购买了乙公司80 的普通股股份 当年甲公司将成本为4000元的商品销售给乙公司 售价为5000元 乙公司当年将该批商品全部对集团外销售 售价为6000元 对于整个企业集团来说 这批商品的销售收入为6000元 销售成本为4000元 应确认销售毛利2000元 由于在甲公司的个别报表上确认了销售收入6000元 销售成本5000元 同时在乙公司的个别报表上确认了销售收入5000元 销售成本4000元 因而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将重复确认的销售收入5000元和销售成本5000元予以消除 在合并财务报表工作底稿上编制如下抵销分录 借 营业收入5000贷 营业成本5000 2 购进的商品当期全部未售出例11 2假设甲公司于20 2年初以银行存款购买了乙公司 80 的普通股股份 当年甲公司将成本为4000元的商品销售给乙公司 售价为5000元 乙公司购进的这批商品当年全部未对外销售 因而包括在年末存货中 20 3年乙公司将该批商品全部对集团外销售 售价为6200元 1 20 2年的抵销分录 20 2年甲公司的个别报表上确认了销售收入5000元 销售成本4000元 但从整个企业集团的角度来看 这批商品并没有实现销售 因而不应确认任何销售收入与销售成本 这批商品在乙公司的个别资产负债表上是按5000元的成本计价的 其计税基础已是5000元 而从企业集团的角度看 其成本应为4000元 因而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 应消除乙公司期末存货中未实现的内部销售利润600元 3000 20 在20 2年的合并财务报表工作底稿上应编制如下抵销分录 借 营业收入3000贷 营业成本2400存货600 从企业集团的角度看 存货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形成了600元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应在合并工作底稿上确认所得税的影响150元 借 递延所得税资产150贷 所得税费用150 3 20 3年的抵销分录 由于甲公司于20 2年确认了600元未实现的内部销售利润 导致甲公司20 3年年初未分配利润多计600元 由于乙公司20 2年年末存货多计600元 在先进先出法下导致乙公司20 3年的销售成本多计600元 因此在20 3年的合并财务报表工作底稿上应编制如下抵销分录 借 年初未分配利润450所得税费用150贷 营业成本600 对于20 3年的内部购货 应抵销多计的销售收入10000元 销售成本9000元和年末存货1000元 10000 50 20 在20 3 年的合并财务报表工作底稿上应编制如下抵销分录 借 营业收入10000贷 营业成本9000存货1000借 递延所得税资产1000贷 所得税费用1000 11 2 2逆流销售 例11 4假定A公司于20 2年1月1日以银行存款2720000元购买了B公司80 的股权 此时B公司有普通股股本2000000元 盈余公积1200000元 未分配利润200000元 A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市价与账面价值相等 A公司采用成本法核算对B公司的投资 B公司20 2年实现净利润270000元 年末宣告现金股利40000元 20 3 年实现利润 300000元 年末宣告现金股利120000元 11 2 2逆流销售 例11 4B公司20 2年对A公司销售商品1400000元 年末A公司结存800000元未对集团外销售 20 3年B公司对A公司销售商品2000000元 年末A公司共有1000000元从 公司购进的商品未对集团外销售 这两年B公司的销售毛利率为25 其余有关数据见表11 2 1 20 2年的工作底稿 1 20 2年A公司账上关于投资的分录 记录对B公司的投资 借 长期股权投资 B公司2720000贷 银行存款2720000记录从B公司收到的股利32000元 40000 80 借 银行存款32000贷 投资收益32000 2 20 2年合并财务报表工作底稿上的调整与抵销分录 1 抵销集团内部的销售及期末存货中的未实现利润借 营业收入1400000贷 营业成本1200000存货2000002 确认与存货相关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影响 借 递延所得税资产50000贷 所得税费用50000 3 抵销B公司宣告的现金股利 其中属于A公司的部分冲减投资收益 属于B公司少数股东的部分冲减少数股东权益 借 投资收益32000少数股东权益8000贷 对股东的分配40000 4 借 少数股东净利润14000贷 少数股东权益 270000 200000 20 140005 抵销B公司提取的盈余公积 借 盈余公积60000贷 提取盈余公积600006 将B公司年初所有者权益中属于A公司的份额与A公司对B公司股票投资的年初余额对冲 将其属于少数股东的份额转为少数股东权益 借 股本2000OOO盈余公积1200000未分配利润200000贷 长期股权投资 B公司2720000少数股东权益680000 A公司20 2年的合并财务报表工作底稿详见表11 2 220 3年的工作底稿 1 20 3年A公司账上关于投资的分录 记录从B公司收到的股利96000元 12000 80 借 银行存款96000贷 投资收益96000 2 20 3年合并财务报表工作底稿上的调整与抵销分录 本例采用先将成本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年初余额调整为简单权益法下的年初余额 然后再抵销的方法 1 将长期股权投资的年初余额由成本法下的2720000元调整为简单权益法下的2904000元 2720000 270000 80 40000 80 借 长期股权投资184000贷 年初未分配利润184000 2 抵销上年末A公司存货中未实现利润对本年年初未分配利润和本年所得税费用的影响 并于本年确认该项利润的实现 借 年初未分配利润150000所得税费用50000贷 营业成本2000003 抵销集团内部的本年销售及年末存货中的未实现利润 借 营业收入2000000贷 营业成本1750000存货250000 4 确认与存货相关的递延所得税 借 递延所得税资产62500贷 所得税费用625005 抵销B公司宣告的现金股利 其中属于A公司的部分冲减投资收益 属于B公司少数股东的部分冲减少数股东权益 借 投资收益96000少数股东权益24000贷 对股东的分配1200006 基于调整后的子公司净利润确认少数股东净利润 借 少数股东净利润50000贷 少数股东权益50000 7 抵销B公司提取的盈余公积 借 盈余公积80000贷 提取盈余公积800008 将B公司年初所有者权益中属于A公司的份额与A公司对B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年初余额对冲 将其属于少数股东的份额转为少数股东权益 年初少数股东权益为上年合并资产负债表上的少数股东权益686000元 借 股本2000000盈余公积1260000年初未分配利润330000贷 长期股权投资 B公司2904000少数股东权益686000 A公司20 3年的合并财务报表工作底稿如下 11 3集团内部的其他交易 11 3 1集团内部的固定资产交易11 3 2集团内部的债券投资交易 11 3 1集团内部的固定资产交易 例11 5假设母公司P于20 2年1月1日以7000元的价格向子公司S出售一台设备 该设备的原始成本为20000元 累计已提折旧15000元 剩余使用年限为4年 无残值 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 假设该设备用于企业管理部门 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 1 20 2年的调整与抵销分录在编制合并报表时 首先应抵销母公司所确认的出售设备收益2000元 7000 5000 并调整减少设备的账面价值 借 营业外收入2000贷 固定资产2000 其次 应抵销S公司购入该设备后当年多计的折旧 相对于该设备在母公司的折旧而言 从整个合并主体的角度看 年初该设备的账面净值只有5000元 年折旧额应为1250元 5000 4 而S公司按其购入成本7000计提的年折旧额为1750元 7000 4 因而多计折旧500元 需要同时调整增加 固定资产 减少 管理费用 即在工作底稿上应编制如下抵销分录 借 固定资产500贷 管理费用500 此外 还要考虑公司间交易对所得税的影响 上述两笔抵销分录抵销了多计的2000元收入与多计的500元费用 即相当于抵销了多计的税前利润1500元 但相应多计的所得税费用并未抵销 按25 的所得税税率 应抵销多计的所得税费用375元 并将其予以递延 应在工作底稿上编制如下抵销分录 借 递延所得税资产375贷 所得税费用375 2 20 3年的调整与抵销分录从整个企业集团的角度来看 20 2年由于P公司确认固定资产出售收益而多计税前利润2000元 由于S公司多计折旧而少计税前利润500元 两者合计使合并主体的税前利润多计1500元 在不考虑所得税的情况下 导致年末未分配利润多计1500元 同时年末固定资产也多计1500元 因而20 3 年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 要予以抵销 即应在工作底稿上编制如下调整与抵销分录 借 年初未分配利润1500贷 固定资产1500 然后 与20 2年一样 应抵销子公司20 3 年多计的折旧500元 借 固定资产500贷 管理费用500最后 考虑内部固定资产交易对所得税的影响 借 递延所得税资产250所得税费用125贷 年初未分配利润375 11 3 2集团内部的债券投资交易 企业集团内的一家公司可能持有集团内另一家公司的债券 成为债权人 对方公司则成为债务人 从整个企业集团的角度来看 这种内部债权与债务 应予冲销 企业集团内部的债券投资有两种方式 一是买方直接从发行债券的公司购买 二是买方从证券市场上购入 无论采用何种方式 对于企业集团来说 这种内部债券投资都应视为债券的提前清偿 1 直接从集团内发行债券的公司购入债券在直接从债券发行公司购买债券的情况下 如果购买方与发行方对债券折价与溢价采用相同的摊销方法 则购买方的 持有至到期投资 科目与发行方相应的负债科目 应付债券 债券面值 应付债券 利息调整 的净余额相等 购买方的利息收入与发行方的利息费用也正好相等 因此 在合并财务报表工作底稿上 只需将这些债权与债务 利息收入与利息费用冲销 就可避免合并财务报表上资产 负债 收入与费用的高估 例11 6假设甲公司持有乙公司80 的股权 甲公司于20 2年1月1日发行总面值为100000元的债券 发行价格为106000元 票面利率为8 10年到期 每年1月1日与7月1日支付利息 乙公司直接从甲公司购买了全部债券 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假设未发生交易费用 且两个公司均采用直线法摊销债券利息调整借差或贷差 则两个公司20 2年有关债券的账务处理如下 在乙公司20 2年年末的资产负债表上 有对甲公司的债券投资余额105400元 其中5400元为未摊销利息调整 另有应收利息4000元 在乙公司的年度利润表上有来自甲公司的利息收入7400元 与此相对应 在甲公司20 2年度的个别报表上有应付乙公司的债券105400元 其中 面值100000元 相关的未摊销应付债券利息调整5400元 应付乙公司利息4000元 与乙公司相关的利息费用7400元 因此 在20 2年的合并财务报表工作底稿上应编制如下抵销分录 借 应付债券105400贷 持有至到期投资105400借 应付利息4000贷 应收利息4000借 投资收益7400贷 财务费用7400 2 从证券市场上购入集团内另一家公司发行的债券如果购买方从证券市场上购入集团内另一家公司的债券作为投资 从整个企业集团的角度来看应视为债券的提前赎回 对于集团内部债券赎回损益的归属 有下列几种不同的处理方法 1 由购买债券的公司负担 2 由发行债券的公司负担 3 由母公司负担 4 由发行债券的公司与购回债券的公司共同负担 从证券市场上购入集团内另一家公司发行的债券又有两种情况 一是子公司从证券市场上购入母公司发行的债券 二是母公司从证券市场上购入子公司发行的债券 债券的购入价格又可能等于 高于或低于面值 例11 7 假设甲公司于20 2年1月1日发行总面值为100000元的债券 发行价格为106000元 票面利率为8 10年到期 每年1月1日与7月1日支付利息 甲公司于20 2年 12月31日以银行存款680000元购买了乙公司80 的普通股股份 投资成本与所获得的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公允价值相等 乙公司于20 3年1月1日从证券市场上以43600元的价格购入甲公司40 的债券 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两个公司的其他有关资料见表11 4 为了简化举例 假设未发生交易费用 且两个公司均采用直线法摊销债券利息调整借差或贷差 则两个公司20 3年有关债券的账务处理如下 乙公司从证券市场上购入甲公司发行的债券之后 虽然长期债权投资与应付债券等仍然保留在这两个公司各自的账上 但从整个企业集团的角度来看 甲公司发行的债券有40 已经提前赎回 为了便于编制工作底稿 需要计算赎回债券的损益 在乙公司20 3年年末的资产负债表上 有对甲公司的债券投资余额43200元 其中3200元为未摊销利息调整 另有应收利息1600元 在乙公司的年度利润表上有来自甲公司的利息收入2800元 与此相对应 在甲公司20 3年度的个别报表上有应付乙公司的债券41920元 其中面值40000元 相关的未摊销应付债券利息调整1920元 应付乙公司利息1600元 与乙公司相关的利息费用2960元 3700 3700 40 因此 如果采用前述处理赎回债券损益的第二种方法 即将赎回债券损益全部归债券发行公司甲公司 则在20 3年的合并财务报表工作底稿上应编制如下调整与抵销分录 1 抵销子公司分配的现金股利 借 投资收益48000少数股东权益12000贷 对股东的分配60000 2 借 少数股东净利润18000贷 少数股东权益18000 3 抵销子公司本年提取的盈余公积 借 盈余公积40000贷 提取盈余公积40000 4 将子公司年初所有者权益中属于母公司的份额与母公司对子公司股票投资的年初余额相抵销 同时将其属于少数股东的份额转为少数股东权益 借 股本400000资本公积200000盈余公积200000年初未分配利润50000贷 长期股权投资 乙公司680000少数股东权益170000 5 抵销集团内部的债券投资与应付债券 相应的利息收入与利息费用 并确认赎回债券损失 借 应付债券41920投资收益2800营业外支出 赎回债券损失1440贷 持有至到期投资43200财务费用2960 6 抵销内部应收利息与应付利息 借 应付利息1600贷 应收利息1600本例中 由于母公司是债券发行公司 而所有赎回债券损益都归属债券发行公司 因而合并利润表上少数股东的税后利润以及合并净利润不受影响 例11 8沿用例11 7的资料 编制第二年的合并报表工作底稿 在成本法下 由于在第一年的个别报表上没有确认集团内部赎回债券的损失 甲公司确认对乙公司的投资收益时也未作调整 因而从整个企业集团来看 第一年个别报表所反映的年末未分配利润 即第二年的年初未分配利润 多计1440元 同时 由于在甲公司和乙公司第一年的个别报表上分别确认了2960元的利息费用和2800元的利息收入 因而从整个企业集团来看 两者的综合影响导致第一年的年末未分配利润少计160元 例11 8沿用例11 7的资料 编制第二年的合并报表工作底稿 上述两方面对第二年年初未分配利润的净影响是多计1280元 此外 与第一年的合并财务报表工作底稿相类似 应抵销甲公司和乙公司个别报表上的内部应付债券 未摊销应付债券溢价与持有至到期投资 利息费用与利息收入 应付利息与应收利息 在20 4年的合并财务报表工作底稿上应编制如下调整与抵销分录 1 将长期股权投资的年初余额由成本法下的680000元调整为权益法下的704000元 680000 90000 80 60000 80 借 长期股权投资24000贷 年初未分配利润24000 2 抵销子公司分配的现金股利 借 投资收益64000少数股东权益16000贷 对股东的分配80000 3 借 少数股东净利润30000贷 少数股东权益30000 4 抵销子公司本年提取的盈余公积 借 盈余公积60000贷 提取盈余公积60000 5 将子公司年初所有者权益中属于母公司的份额与母公司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年初余额抵销 同时将其属于少数股东的份额转为少数股东权益 借 股本400000资本公积200000盈余公积240000年初未分配利润40000贷 长期股权投资 乙公司704000少数股东权益176000 6 抵销集团内部的持有至到期投资与应付债券 本年相应的内部利息收入与利息费用 以及上年度由于个别报表中未能确认内部赎回债券的损失 却确认了内部利息收入与利息费用而对年初未分配利润的综合影响 借 应付债券41680投资收益2800年初未分配利润1280贷 持有至到期投资42800财务费用2960 7 抵销内部应收利息与应付利息 借 应付利息1600贷 应收利息1600 11 4集团内部交易相关资产减值准备的抵消 11 4 1内部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的抵销11 4 2存货跌价准备的抵销11 4 3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抵销11 4 4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抵销 11 4 1内部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的抵销 集团内部的两个企业间 一方对另一方进行股权投资 从企业集团的角度看 这种投资与被投资关系是不存在的 因而在编制合并报表时应将投资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数额与被投资单位的所有者权益项目数额相抵销 其具体抵销方法已在第10章介绍 如果投资企业对该长期股权投资计提了减值准备 这种减值准备对于整个集团来说也是不存在的 也应全额予以抵销 具体抵销方法如下 初次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 应将 长期股权投资 减值准备 与相应的 资产减值损失 项目抵销 连续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 应将期末的长期股权投资 减值准备 数额分解成期初数和本期调整增加数 抵销期初数时 应将 长期股权投资 减值准备 与相应的 年初未分配利润 相抵销 抵销本调整增加数时 应将 长期股权投资 减值准备 与相应的 资产减值损失 相抵销 11 4 2存货跌价准备的抵销 存货跌价准备是否应该抵销或补提以及抵销与补提的金额 需要根据内部交易是产生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还是未实现内部销售亏损 以及从集团角度看存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高孰低的不同情况分别决定 具体处理原则如下 1 内部存货交易产生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 1 存货减值额小于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时 跌价准备应全部抵销 2 存货减值额大于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时 跌价准备应按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抵销 2 内部存货交易产生未实现内部销售亏损在这种情况下 仍应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的要求 将母公司生产该存货的实际成本与其可变现净值进行比较 但是 由于子公司存货价值 即母公司售价 低于母公司实际生产成本 而子公司是将该存货价值与可变现净值进行比较 所以子公司可能出现以下两种情况 应分别加以处理 1 减值额大于未实现内部销售亏损 已计提的跌价准备全部保留并补提部分跌价准备 内部交易存货的减值额大于未实现内部销售亏损时 说明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不仅低于母公司实际成本 而且低于母公司售价 因此 可变现净值低于实际成本的全部差额均应作为该存货的减值处理 这一差额由两部分构成 第一 子公司对该存货计提的跌价准备必须全额保留 以反映可变现净值低于母公司售价发生的减值 第二 母公司售价低于实际成本的部分 需要在合并财务报表中补提存货跌价准备 连续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 如果可变现净值继续下跌 或可变现净值出现回升但未升至母公司售价之前 均应全额保留子公司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并对母公司售价低于其实际成本的部分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2 减值额小于未实现内部销售亏损 全额补提存货跌价准备 内部交易存货的减值额小于未实现内部销售亏损时 子公司尚未对该存货计提跌价准备 但是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的原则 可变现净值低于实际成本的部分应作为该存货的减值处理 所以 应对可变现净值低于母公司实际成本的部分在合并财务报表中补提存货跌价准备 连续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 无论可变现净值上升还是下降 只要尚未低于母公司售价 均应对可变现净值低于母公司实际成本的部分在合并财务报表中补提存货跌价准备 例11 9 P公司为S公司的母公司 20 7年P公司将一批产品销售给S公司 售价 不含增值税 20000元 成本16000元 当年均未实现对外销售 20 8年实现对外销售50 情况1 20 7年 20 8年年末 该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分别为18000元和8500元 即S公司年末存货跌价准备应有余额分别为2000元与1500元 情况2 20 7年 20 8年年末 该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分别为14000元和7500元 S公司年末存货跌价准备应有余额分别为6000元与2500元 分析步骤与抵销分录见表11 6 例11 10 假设例11 9中P公司该存货的售价 不含增值税 为15000元 情况1 20 7年 20 8年年末 该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分别为13000元和6000元 即S公司年末存货跌价准备应有余额分别为2000元与1500元 情况2 20 7年 20 8年年末 该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分别为15800元和7800元 S公司无须对该存货计提跌价准备 其他条件不变 分析步骤与抵销分录见表11 7 11 4 3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抵销 抵销前净值是指子公司固定资产原值 即母公司售价 减子公司计提的累计折旧 抵销后净值是指抵销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后的固定资产原值 即母公司实际成本 减按其计提的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净额是指净值减去减值准备后的差额 需要讨论的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关于减值准备的抵销固定资产作为实物资产 其减值准备与存货减值准备的性质是相同的 1 在内部固定资产交易产生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的情况下 又可能出现以下两种情况 1 可变现净值低于抵销前净值而高于抵销后净值 2 可变现净值既低于抵销后净值也低于抵销前净值 2 在内部固定资产交易产生未实现内部销售亏损的情况下 又可能出现以下两种情况 1 可变现净值既低于抵销前净值也低于抵销后净值 2 可变现净值低于抵销后净值而高于抵销前净值 以上四种情况下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抵销处理均与存货跌价准备四种情况下分别抵销处理的原则相同 不再赘述 2 关于折旧的抵销在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对计提折旧产生影响的情况下 首先需要正确确定折旧额 上述两个折旧额之间的差额 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予以抵销 抵销原理没有变化 3 操作步骤 1 计算子公司本期应计提折旧与合并财务报表本期应计提折旧 确定子公司本期折旧额中应抵销的部分 2 计算期末抵销前净值与抵销后净值 与可变现净值相比 确定本期应抵销 或补提 的减值准备 4 关于固定资产清理在固定资产清理过程中所产生的唯一新问题是 无论在固定资产使用期满 提前或超期使用后报废进行清理 均需要抵销最后一次多计提的减值准备 分录如下 借 营业外收入 或营业外支出 贷 年初未分配利润或补提少计提的减值准备 借 年初未分配利润贷 营业外收入 或营业外支出 如果企业拥有不需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 其处理原则与未实现对外销售的存货相同 11 4 4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抵销 对于集团内部交易形成的无形资产等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项目的抵销 其抵销原理与集团内部交易形成存货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项目的抵销相同 例11 11 20 7年1月1日 P公司 母公司 将成本为8000元的产品销售给S公司 子公司 作为管理用固定资产 不含税售价为10000元 S公司确定该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为5年 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 无残值 20 7年年末 该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为7000元 S公司计提减值准备1000元 20 8年年末该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4000元 根据上述资料编制集团内部交易的抵销分录 如表11 8所示 例11 12 假设在例11 11中 P公司 母公司 销售产品的成本为12000元 其他资料同例11 11 根据上述资料编制集团内部交易的抵销分录 如表11 9所示 11 5母公司分步实现控股合并 11 5 1分次计算合并商誉11 5 2一次计算合并商誉 11 5 1分次计算合并商誉 以各次取得投资的成本之和作为控制权取得日的并购成本 将每次购入股份时产生的合并价差分别分解为评估增值和商誉 然后汇总确定合并商誉 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 企业合并 的应用指南规定 被购买方在购买日与原交易日之间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相对于原持股比例的部分 属于被购买方在交易日至购买日之间实现留存收益的 相应调整留存收益 差额调整资本公积 例11 13 假设P公司在2007年1月1日 以银行存款2000000元和每股市价8元 每股面值1元的普通股1000000股 购买S公司流通在外有表决权普通股的30 P公司以银行存款支付发行股票发生的手续费 佣金100000元 以及取得投资发生的审计费用100000元 法律服务费用50000元 P公司对S公司具有重大影响 假定S公司2007年实现净利润6000000元 未发放股利 2008年1月1日 P公司以9000000元银行存款收购了S公司另外25 的股份 发生各项直接费用为500000元 至此 P公司对S公司的持股比例达到了55 例11 13 P公司控制了S公司 P3公司对S公司的收购属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S公司的其他相关资料如表11 10所示 假定P公司和S公司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和公允价值资料如表11 11所示 分析 按照我国 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 企业合并 的规定 对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应采用购买法进行会计处理 在分次取得对被投资企业控制权的情况下 购买成本为各次所发生成本之和 按照 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 长期股权投资 的规定 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有重大影响时 应采用权益法进行会计处理 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具有控制时 应采用成本法进行会计处理 1 P公司对S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 1 2007年1月1日 记录对S公司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借 长期股权投资 S公司 成本 10150000贷 股本 普通股1000000资本公积 股本溢价6900000银行存款2250000 初始投资成本 2000000 1000000 8 100000 50000 10150000 元 取得被投资企业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 37600000 2000000 3600000 9600000 元 由于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所取得的被投资企业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 因而在投资日不需要对权益法下的初始投资成本进行调整 2 2007年12月31日 记录S公司账面净利润中应享有的份额 借 长期股权投资 S公司 损益调整 1800000贷 投资收益 S公司 6000000 30 1800000 3 2002年12月31日 按公允价值对被投资企业的净利润进行调整 并调整对S公司的投资收益 假定存货在2007年全部出售 固定资产按20年计提折旧 长期应付款5年后全部清偿 2007年年末没有迹象表明P公司对S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发生了减值 S公司2007年1月1日的长期股权投资差额分配表如表11 12所示 因此 以取得被投资单位各项可辨认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调整对被投资单位的投资收益 借 投资收益 S公司594000贷 长期股权投资 S公司 损益调整 5940002007年P公司实际确认对S公司的投资收益为 1800000 594000 1206000 元 2007年年末P公司对S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为 10150000 1206000 11356000 元 4 2008年1月1日 记录P公司对S公司追加投资 P公司收购S公司另外25 的股份 持股比例达到了55 并控制了S公司 因此应改用成本法进行会计处理 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再按权益法进行调整 1 追加投资 借 长期股权投资 S公司9500000贷 银行存款9500000 2 调整原30 投资的账面余额 借 盈余公积 1206000 10 120600利润分配 未分配利润1085400贷 长期股权投资 S公司 损益调整 12060002008年1月1日追加投资后 P公司对S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为 10150000 9500000 19650000 元 5 2008年4月1日 记录P公司收到S公司宣告并发放的现金股利 借 银行存款2750000贷 投资收益 5000000 55 2750000 2 P公司购买日合并资产负债表的编制 1 比较每一单项交易的成本与交易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 确定每一单项交易中应予确认的商誉金额 或者应计入取得投资当期损益的金额 2007年1月1日 2 编制调整与抵销分录 1 将S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账面价值调整为购买日的公允价值 借 固定资产2000000长期应付款700000贷 可辨认净资产重估增值2700000 2 抵销P公司2007年1月1日对S公司的投资 确认相应的商誉 借 股本6000000盈余公积900000未分配利润300000可辨认净资产重估增值2400000商誉550000贷 长期股权投资10150000 根据 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 企业合并 的规定 确定各次交易商誉的金额 必须以每次交易日的成本和公允价值为依据 3 抵销P公司2008年1月1日对S公司的投资 确认相应的商誉 借 股本5000000盈余公积900000未分配利润1600000可辨认净资产重估增值675000商誉1325000贷 长期股权投资9500000 4 确认S公司中的少数股东权益 借 股本9000000盈余公积1620000未分配利润2880000可辨认净资产重估增值1215000贷 少数股东权益14751000 可辨认净资产重估增值的余额为 该余额反映了P公司从第一次投资取得S公司的权益开始 到第二次投资再追加持有S公司25 的权益为止的期间内 S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变动部分归属于初始30 权益的部分 即 5 可辨认净资产重估增值的处理 根据 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 企业合并 的规定 原30 的投资所对应的S公司可辨认净资产重估增值中 属于初始投资后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的部分 调整合并报表的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剩余部分调整合并报表的资本公积 借 盈余公积180000未分配利润1410000贷 可辨认净资产重估增值1590000经过上述处理之后 在合并财务报表上不再单独列示可辨认净资产重估增值的金额 11 5 2一次计算合并商誉 在取得控制权后 将分次购入股份所支付的购买成本之和与取得控制权时所拥有的子公司权益份额账面价值的差额一次分配给评估增值和商誉 并对确认的评估增值和商誉进行统一的后续会计处理 例11 14承例11 13 的资料 采用一次计算合并商誉的方法进行合并财务报表处理 1 P公司对S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账务处理与例11 13相同 2 P公司购买日合并资产负债表的编制 1 确定控制权取得日的并购成本 控制权取得日的购并成本 10150000 9500000 19650000 元 2 确定合并商誉 将并购成本与控制权取得日母公司所享有的子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之间的差额作为合并商誉或者应计入取得投资当期损益的金额 合并商誉 19650000 44000000 11300000 55 1665000 元 3 2008年1月1日合并报表工作底稿上的调整与抵销分录 1 抵销P公司对S公司的全部投资 确认相应的商誉与少数股东权益 借 股本20000000盈余公积3600000未分配利润6400000合并价差2700000商誉1665000贷 长期股权投资19650000少数股东权益14715000 2 将S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账面价值调整为购买日的公允价值 借 固定资产2000000长期应付款700000贷 合并价差2700000这种一次计算合并商誉的方法 操作简单 但由于是将不同时点发生的成本之和与控制权取得日子公司的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的份额之间的差额作为合并正商誉或负商誉 因而所确认的合并商誉不够准确 而分次计算合并商誉的方法所确认的合并商誉比较准确 但计算比较复杂 11 6复杂持股结构下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 11 6 1企业集团内部交叉持股下的合并财务报表11 6 2企业集团内部多层控股结构下的合并财务报表 11 6 1企业集团内部交叉持股下的合并财务报表 在企业集团内部各企业相互持股的情况下 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可以采用库存股法 库存股法将子公司持有母公司的股票视为企业集团的库存股 因此 子公司对母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应采用成本法进行会计处理 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 应将该库存股作为股东权益的减项 母子公司之间或子公司之间的股利收入 在工作底稿中予以冲销 例11 15 假设A公司持有B公司90 的股权 B公司同时持有A公司10 的股权 2007年度A B两公司发放的现金股利分别为2000万元和200万元 其余资料见表11 13的合并工作底稿 1A公司采用成本法的会计处理记录从B公司分得的股利 借 银行存款1800000贷 投资收益18000002B公司采用成本法的会计处理记录从A公司分得的股利 借 银行存款2000000贷 投资收益2000000 3 合并工作底稿上的抵销分录 1 抵销A公司和B公司的股利分配 借 投资收益 A2000000 B1800000少数股东权益200000贷 对股东的分配4000000 2 抵销B公司提取的盈余公积 借 盈余公积4000000贷 提取盈余公积4000000 3 抵销B公司的年初股东权益和A公司的投资 借 股本100000000贷 长期股权投资 B公司90000000少数股东权益10000000 4 抵销B公司对A公司的投资 借 库存股50000000贷 长期股权投资 A公司50000000 5 借 少数股东净利润2000000贷 少数股东权益2000000 根据上述资料 编制合并工作底稿如表11 13 所示 11 6 2企业集团内部多层控股结构下的合并财务报表 假定G集团的持股结构如图11 1所示 在图11 1中 假定当一家公司持有另一家公司股份超过50 时 就可以对其形成控制 若持股比例小于等于50 则不能形成控制 若持股比例小于等于20 则不能形成重大影响 进一步假定不能形成重大影响的 按成本法核算 1 合并财务报表报告主体的确定 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 合并财务报表 规定 母公司应当编制合并财务报表 其中 母公司是指有一个或一个以上子公司的企业 因此 应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公司包括P公司 S1公司和S2公司 2 合并财务报表编制依据的确定根据规定 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应采用成本法 其依据应该为子公司个别财务报表 因此 P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应以S1的个别财务报表为基础 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 应以S1编制的合并财务报表为基础 因此 在多层控股的情况下 编织合并财务报表时应采用逐级合并的方法 合并财务报表没有利润分配功能 即P公司的利润分配应以P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为基础 3 少数股东权益的确定少数股东权益是指不直接归属于母公司也不通过其他子公司间接归属于母公司的部分 P公司直接拥有C公司20 的股权 间接拥有C公司28 05 55 51 的股权 因此 少数股东权益的比例应为51 95 1 20 55 51 11 7合并现金流量表 11 7 1合并现金流量表的编制依据11 7 2合并现金流量表需要调整的主要内容和抵销分录的编制11 7 3合并现金流量表的基本格式 11 7 1合并现金流量表的编制依据 现金流量表是按照收付实现制反映企业经济业务所引起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的报表 企业会计准则对合并现金流量表的基本要求与个别现金流量表相同 合并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按照其编制依据可以分为两种 11 7 1合并现金流量表的编制依据 1 以合并资产负债表和合并利润表为基础采用与个别现金流量表相同的方法编制合并现金流量表 11 7 1合并现金流量表的编制依据 2 以母公司和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的个别现金流量表为基础通过编制抵销分录 将母公司与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以及子公司相互之间发生的经济业务对个别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流量的影响予以抵销 从而编制合并现金流量表 11 7 2合并现金流量表需要调整的主要内容和抵销分录的编制 编制合并现金流量表时需要调整的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内部交易 二是少数股东权益 编制合并现金流量表抵销分录的规则是 流入项目的借方表示增加 贷方表示减少 流出项目的借方表示减少 贷方表示增加 11 7 2合并现金流量表需要调整的主要内容和抵销分录的编制 1 内部交易 1 内部销售业务现金收付的抵销 内部销售是指集团内部成员企业之间的销售 在编制现金流量表时 需要将内部销售涉及的现金流量进行抵销 具体又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 一方经营活动现金流入与另一方经营活动现金流出相抵销 例11 16 P公司为S公司的母公司 并持有S公司80 的股权 2007年P公司将自己生产的一批产品销售给S公司 售价为400000元 增值税为68000元 成本为280000元 因此 抵销分录为 借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购买商品 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468000贷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销售商品 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468000 11 7 2合并现金流量表需要调整的主要内容和抵销分录的编制 2 一方经营活动现金流入与另一方投资活动现金流出相抵销 3 一方经营活动现金流出与另一方投资活动现金流入相抵销 11 7 2合并现金流量表需要调整的主要内容和抵销分录的编制 2 内部权益性投资与筹资相关的现金收付的抵销 主要涉及以下两种情况 1 内部权益性投资与筹资的现金收付的抵销 例11 17 P公司以银行存款1600000元向S公司投资 取得S公司80 的股权 此项投资活动导致P公司现金流量表中 投资支付的现金 项目增加1600000元 同时 S公司现金流量表中 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 项目增加1600000元 所以 在合并现金流量表工作底稿上应编制抵销分录 借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 投资支付的现金1600000贷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 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1600000 2 内部权益性投资收益与权益性筹资费用现金收付的抵销 例11 18承例11 17 P公司本年度从其子公司S公司分得现金股利80000元 此项业务导致P公司现金流量表中 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 项目增加80000元 同时 S公司现金流量表中 分配股利 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 项目增加80000元 所以 在合并现金流量表工作底稿上应编制抵销分录 借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 分配股利 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80000贷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 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80000 3 内部债券投资与筹资相关现金收付的抵销 具体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1 内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广东广州市荔湾区沙面街道环卫站招聘管理人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参考答案详解
- 2025湖北恩施州巴东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招聘公益性岗位人员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招聘1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1套
- 2025福建泉州市南安市部分公办学校专项招聘编制内新任教师58人(二)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一套
- 2025年广元市贵商村镇银行科技人才招聘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典型题)
- 2025年浙江杭州市萧山区第三人民医院招聘编外人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考点梳理)
- 2025甘肃张掖市教育局培黎职业学院引进高层次人才14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考点梳理)
- 2025安宁市消防救援大队招聘政府专职消防员(3人)模拟试卷完整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整形美容科整形美容手术技术考核答案及解析
- 2025江苏苏州市昆山高新集团有限公司选聘子企业负责人1人模拟试卷参考答案详解
- 秩序员休假管理制度
- 2025至2030中国惯性导航行业投资现状与前景预测分析报告
- 轻型卒中临床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
-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和治疗指南(2024)解读
- 2025年中国张裕产区葡萄酒特色与品牌国际化发展报告
- 耳机品质协议书范本
- 2025版VI设计合同范本
- 人美版五年级上册5.绘画中的透视现象一等奖教案设计
- 从法律出发理解与应用新清单标准
- 2024-2025学年下学期高一英语人教版同步经典题精练之语法填空
- 公司销售人员激励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