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_生产过程中的心理变化与安全培训课件_第1页
安全生产_生产过程中的心理变化与安全培训课件_第2页
安全生产_生产过程中的心理变化与安全培训课件_第3页
安全生产_生产过程中的心理变化与安全培训课件_第4页
安全生产_生产过程中的心理变化与安全培训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 03 27 1 生产过程中的心理变化与安全 2014 03 27 2 3生产过程中的心理变化与安全 2014 03 27 3 一 人的作业疲劳与安全 1 疲劳 一般来说 在生产过程中 劳动者由于生理和心理状态的变化 产生某一个或某些器官乃至整个机体力量的自然衰竭状态 称为疲劳 运动系统的反映 生理变化 劳动 2014 03 27 4 一 人的作业疲劳与安全 2 疲劳的分类 体力疲劳 劳动过程中 随着工作负荷不断积累 使劳动者机能衰退 作业能力下降 且伴有疲倦感的自觉症状出现 表现 身体不适 脑力疲劳 用脑过度时 大脑神经活动处于抑制状态的现象 表现 思维混乱 精神疲劳 2014 03 27 5 一 人的作业疲劳与安全 局部疲劳全身性疲劳智力疲劳技术疲劳心理性疲劳 参与作业的部位 连带出现全身性疲劳 全身参与较繁重的体力劳动 主观疲惫感 客观影响 长时间从事紧张的思维活动 头昏脑涨 脑力 体力并重 疲劳倾向性 单调的作业内容 体力不疲劳 大脑皮层某一个部位经常兴奋引起抑制 2014 03 27 6 一 人的作业疲劳与安全 图1疲劳部位与职业及工作特点的关系 2014 03 27 7 一 人的作业疲劳与安全 3 产生机理 劳动者体力与脑力的不断消耗 在体内逐渐积累某种疲劳物质 该物质在肌肉中大量积累 使人的体力衰竭 疲劳物质积累理论 人体内的能源物质 肌糖原储备耗竭或来不及补充 力源消耗理论 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一种特殊功能 保护性抑制 使肌肉组织不至过度消耗而受损 保护神经细胞免于过分疲劳 中枢系统变化理论 2014 03 27 8 一 人的作业疲劳与安全 肌肉活动和收缩时 减少了体内淀粉的含量 分解为乳酸 放出热能 当体内淀粉不足或供不应求时 产生疲劳 生化变化理论 肌肉收缩时产生肌肉膨胀 变得十分坚硬 内压很大 全部或部分阻滞通过的血流 形成局部血流阻断 局部血流阻断理论 综合影响 2014 03 27 9 一 人的作业疲劳与安全 4 产生因素 作业强度与持续时间作业速度作业态度作业时刻作业环境其他因素 每一种作业都有适合于一般作业人员的合理速度 精神面貌和工作动机一个人的工作动机水平制约着他完成某项工作准备支付和实际支付的能量的多少 作业类别 作业条件 劳动者主观条件 2014 03 27 10 一 人的作业疲劳与安全 对劳动者的生理 心理指标进行间接测定 图2疲劳的测定方法 2014 03 27 11 一 人的作业疲劳与安全 1 几种常用的疲劳测定方法 膝腱反射机能测定方法触二点辨别阈值测定法皮肤划痕消退时间测定法皮肤电流反应测定法心率值测定法色名呼出时间测定法购销符号数目测定法反应时间测定法闪光融合值测定法 被试者坐在椅子上 用医用小硬橡胶锤 按照规定的冲击力敲击被试者膝部 观察落锤落下使膝盖腱反射的最小落下角度 用两个短距离的针状物同时刺激作业者皮肤上的两点 当两点接近某种距离时 被试者感到是一点 类似于粗圆笔尖的尖锐物在皮肤上划痕 即刻显示一道白色痕迹 测量痕迹慢慢消退的时间 将电极任意安在人体皮肤的两处 以微弱电流通过皮肤 用电流计测定作业后皮肤电流的变化情况 作业时的平均心率 作业刚结束时的心率 作业结束时起到心率恢复为安静时的时间 准备几种颜色板 其上随机排列100个红 黄 蓝 白 黑五种颜色 以时间长短和错误率的多少来判断疲劳程度 将五种符号200个 随机排列 在规定的时间内只勾掉其中一种符号 从呈现刺激到感知 直至作出反应动作的时间间隔 人对低频的闪光有闪烁感 当闪光频率增加到一定程度时 人就不再感到闪烁 融合 开始产生融合的频率为融合值 闪光 闪光值 2014 03 27 12 一 人的作业疲劳与安全 图3膝腱反射机能 2014 03 27 13 一 人的作业疲劳与安全 图4身体不同部位的两点阈值 mm 2014 03 27 14 一 人的作业疲劳与安全 2 疲劳症状调查法 通过对作业者本人的主观感受 自觉症状 的调查统计 来判断作业疲劳程度 日本产业卫生学会提出的疲劳自觉症状调查表 疲劳症状分为身体 精神和神经感觉三项 每一项又分为10种 调查表可预先发给作业者 对作业前 作业中 作业后的症状分别记述 2014 03 27 15 一 人的作业疲劳与安全 图5疲劳自觉症状调查表 2014 03 27 16 一 人的作业疲劳与安全 1 疲劳的规律 疲劳能否消除 1 疲劳可以通过休息消除 青年人和老年人 体力疲劳和精神疲劳 疲劳与消除疲劳 产生和消除交替重复 人体机能日趋完善 人在作业中体力消耗也在进行恢复 相互作用 动力平衡 2014 03 27 17 一 人的作业疲劳与安全 疲劳的规律 疲劳能否消除 1 疲劳可以通过休息消除 疲劳能否累积 2 疲劳有累积效应 2014 03 27 18 一 人的作业疲劳与安全 工作开始阶段 工作过程 工作高效阶段 疲劳产生阶段 疲劳积累阶段 工作能力尚未完全激发 克服人体惰性 适应 活动效率最佳 持续 疲劳感 效率下降 兴奋性降低 采取措施降低疲劳 2014 03 27 19 一 人的作业疲劳与安全 疲劳积累 容器 模型 大小 活动极限 液体 注入 溢出 疲劳程度 增加 超出 排放开关 休息 疲劳的积累过程 2014 03 27 20 一 人的作业疲劳与安全 图6生物节律的变化曲线 2014 03 27 21 一 人的作业疲劳与安全 疲劳的规律 疲劳能否消除 1 疲劳可以通过休息消除 疲劳能否累积 2 疲劳有累积效应 3 疲劳与生理周期有关 生物节律是否影响疲劳 2014 03 27 22 一 人的作业疲劳与安全 疲劳的规律 疲劳能否消除 1 疲劳可以通过休息消除 疲劳能否累积 2 疲劳有累积效应 4 人对疲劳有一定的适应能力 疲劳后是否能持续工作 3 疲劳与生理周期有关 生物节律是否影响疲劳 2014 03 27 23 一 人的作业疲劳与安全 2 疲劳的预防途径 合理用力的一般原则 正确的作业姿势和体位 1 合理设计作业的用力方法 随意性 平衡性 经济性 动作对称 节奏约束 动作自然降低动作等级 搬起重物 蹲位 不弯腰 提起重物 手心向肩 搬运重物 肩挑 向下用力 立位 推运重物 腿前后夹角 作业空间的设计考虑作业者身躯 用眼观察 平视 根据作业特点选择座位 立位 2014 03 27 24 一 人的作业疲劳与安全 休息时间 休息方式 2 合理安排作业休息制度 延长劳动时间不利于消除疲劳 超前 休息 不同劳动强度 休息时间不同 积极休息消极休息 作业设计 工间体操 2014 03 27 25 一 人的作业疲劳与安全 单调作业 特点 原因 避免单调措施 3 克服工作内容单调感 内容单一 节奏较快 高度重复的作业 特点 刺激少 缺乏自主性 消极情绪 整体目的不明 局部疲劳 培养多面手 变换工种 工作延伸 操作再设计 合并工序 动作 显示作业的终极目标 阶段目标动态信息报告 推行消遣工作法 弹性工作制 改善工作环境 照明 颜色 音乐 2014 03 27 26 一 人的作业疲劳与安全 经济作业速度 轮班制 4 改进生产组织与劳动制度 进行某项作业能耗最小的作业速度 该速度操作 不易产生疲劳 持续作业时间长 影响劳动者的休息质量和疲劳的消除 休息日制度 四班三运转 四六轮班 四八交叉作业 弹性工作制日夜轮班 27 1 职业适应性 2014 03 27 28 三 职业适应性 一个人从事某项工作时 必须具备的生理 心理素质特征 包含很多内容 但场合不同 会有不同的强调要点 工作效率 无事故倾向 最低能力和特性要求 熟悉工作速度 意愿适应 个人背景 2 职业适应性的分类 2014 03 27 29 三 职业适应性 一般职业适应性 特殊职业适应性 宇航员 驾驶员 潜水员 电工 起重机械作业 1 职业适应性测评 2014 03 27 31 三 职业适应性 通过一系列科学的测评手段 对人的身心素质水平进行评价 使人与职业匹配合理 科学 以提高工作效率 减少事故 职业适应性测评一般不具备强制性 仅作为人才选拔和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