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省赣州市2019年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1.据史记记载,周武王灭商之后,“追思先圣王”,对纣王之子等先代贵族进行分封。这表明西周初期A. 追封先代贵族构成分封制主要内容B. 充分认识前朝残余势力的严重威胁C. 间接承认原有政治力量的统治策略D. 分封有效扩大中央政府的统治区域【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周初分封的对象包括了古代帝王的后裔,体现了对原有政治力量的一种变相承认,故选择C选项;分封制是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追封先代贵族并不是分封制的主要内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A选项;周初对于前朝势力和异性封国防范十分严密,不符合史实,故排除B选项;材料并没有体现周王派遣诸侯到边疆开辟疆域,故排除D选项。2.西汉初年选拔人才和委任官吏重在军功,辅之以“任子”(沿袭周朝以来的世卿世禄制)“赀选”(拥有一定资财为入选资格)。这反映出西汉初年A. 社会阶层流动阻断B. 官吏来源范围有限C. 因循西周旧制选官D. 官僚政治开始形成【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任子”“赀选”“军功”都对人才的选拔进行了限制,想要满足选拔条件变得极为苛刻,导致官吏来源的范围有限,故选择B选项;根据材料“汉初选拔人才和委任官吏重在军功”可知,获得军功就有出任做官的机会,并没有使社会阶层流动阻断,故排除A选项;结合所学,“任子”“赀选”制度是在秦朝选官制度上的创新,不符合史实,故排除C选项;官僚政治形成的标志是郡县制的设立,不是汉初的选官制度,故排除D选项。【点睛】本题考查汉朝的政治制度,需对秦、汉两朝的制度有准确的分类。3.玄学是魏晋时期思想文化的标志性成果,玄学家既醉心于有与无、生与死、动与静、圣人有情与无情等问题的讨论,也认为纲常礼教、君臣上下,多是“天理自然”,应任其发展。这表明魏晋玄学A. 取代儒学成为主流思想B. 克服了传统儒学的局限C. 开创了三教合一的局面D. 糅合了儒家和道家思想【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纲常礼教、君臣上下”“多是天理自然”体现了儒家和道家思想,可知玄学是儒道相结合的产物,故选择D选项;玄学是魏晋时期思想文化的标志性成果并不能说明它成为了主流思想,故排除A选项;材料反映的是魏晋玄学糅合了儒、道两家的思想,并没有体现突破了儒学的局限,故排除B选项;三教合一的局面开始于隋朝,并且是为儒、道、佛教,不符合史实,故排除C选项。4.唐宋以来,江浙地区之田,“所种惟稻”。到了明中后期,“农田种稻者不过十之二三,图利种植者,则十之七八”。这种变化反映了江浙地区A. 经济重心地位日渐凸显B.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发展C. 农业商品化趋势的增强D. 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瓦解【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南方地区由种粮食为主到广泛种植经济作物,实质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农业商品化水平提高,所以南方的种植对象日趋商业化,故选择C选项;材料主要反映的是明朝中后期南方种植商品作物增多,并没有经济重心转移的情况,故排除A选项;材料没有直接体现雇佣关系,无法判断是否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故排除B选项;结合所学知识,自然经济瓦解的时间为鸦片战争后,不符合史实,故排除D选项。【点睛】本题考查唐宋时期的商品经济的发展,需要掌握经济重心转移的时间及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朝代。5.下表反映了乾隆二十二年至二十九年政府对外贸易政策,据此推断,这一时期清政府年份对外贸易政策乾隆二十二年(1757)撤销与欧美各国(特别是英国和荷兰等国)宁波、泉州、松江之海关的贸易,“将来止许在广东收泊交易”。乾隆二十三年(1758)南洋地区的欧洲殖民地国家仍许到闽、浙、江海关贸易;“厦门向有吕宋番船收泊,应遵旨照例准其贸易”。乾隆二十九年(1764)准“浙、闽各商携带上丝及二蚕湖丝往柔佛诸国贸易”。A. 严格推行海禁政策B. 实行有限制的对外贸易C. 对外允许自由通商D. 鼓励民间对外贸易发展【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将来止许在广东收泊交易”“应遵旨照例准其贸易”等可知此时清政府实行的是闭关锁国政策,这一政策对于对外贸易有严格的限制,故选择B选项;结合所学,海禁政策是禁止民间私自出海通商,与题意不符,故排除A选项;材料是限制国人出海贸易,不是允许自由通商和鼓励民间对外贸易,故排除C、D选项。6.1890年与1872年相比,中国棉纱进口量增长20多倍,而棉布进口量仅增长27%左右。以下最能说明这一现象的是A. 通商口岸数量增多B. 经济结构发生变动C. 政府颁行经济法律D. 民众实业救国热潮【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在洋务运动推动下,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轻工业艰难起步,小农经济的进一步瓦解,根据材料可知面纱进口量增长速度远快于棉布的,说明中国轻工业的发展,体现经济结构的变动,故选择B选项;棉纱和棉布都需要进口,并不能体现通商口岸的增多,故排除A选项;材料无法看出政府颁布经济法律,故排除C选项;民众实业救国热潮主要出现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故排除D选项。7.1938年11月下旬,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重新划分战区,增设指挥敌后战场作战的苏鲁战区和冀察战区,以加强敌后游击作战;取消广州、西安、重庆各行营,改设桂林行营、天水行营(位于青海),统一指挥南北两战场各地区之作战。材料反映出A. 抗日战争形势发生重大变化B. 国民政府的抗战转入防御阶段C. 国民政府对根据地发动进攻D. 游击战成为正面战场主要形式【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国民政府增设了大量敌后战场,说明当时蒋介石已经认识到敌后战场的重要性,抗战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故选择A选项;从1938年10月开始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不符合史实,故排除B选项;国民政府设立敌后根据地并不是为了发动进攻,而是重视了敌后战场的重要性,故排除C选项;游击战是共产党的主要作战形式,而正面战场主要是国民党,故排除D选项。8.新中国成立伊始,用“帝国主义附庸”、“资本主义国家”定义印度、缅甸、印度尼西亚等新兴国家。1954年夏,中国领导人开始称呼这些国家“东方国家”、“独立自主国家”、“中间国家”。这些称呼的变化反映出当时的中国A. 开展区域经济合作的愿望B. 放弃了“一边倒”外交原则C. 试图改善对外交往的环境D. 全面开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中国对新兴国家的称呼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态度逐渐变得友善,反映出当时中国试图积极开展外交,故选择C选项;选项A属于经济方面,不符合题目主旨,故排除A选项;1960年中国放弃了“一边倒”外交政策,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排除B选项;开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不属于外交方面,故排除D选项。【点睛】本题考查新中国的外交,需要掌握新中国成立后不同阶段的外交政策。9.下图是我国20世纪50年代设计绘制的宣传海报,对其解读正确的是A. 工业区域发展布局趋于合理B. 工业化建设的基础已经奠定C. 资本主义工业改造卓有成效D. 急于改变国家工业落后面貌【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祖国工业飞跃发展,吓得英国胆战心惊”可知是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一五计划时期实行工业化的宣传用语,这表明我国人民急于改变国家工业的落后面貌,故选择D选项;图中信息无法看出工业区域发展是否合理,且在一五计划期间,重工业主要布局在东北地区,故排除A选项;一五计划的完成标志着工业化建设的基础已经奠定,不符合史实,故排除B选项;一五计划是对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等作出规划,资本主义工业改造不属于一五计划内容,故排除C选项。10.西塞罗说:“官吏的职能是治理,并发布正义、有益且符合法律的指令官吏是会说话的法律,而法律是沉默的官吏。”这一说法旨在强调A. 治理国家必须依照法律进行B. 保护罗马公民的私有财产C. 解释法律是官员的职责所在D. 罗马法律得到发展与完善【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法律是沉默的官吏”可以看出罗马法有利于罗马共和国的统治,罗马共和国是依法治国的,故选择A选项;材料只是强调罗马依照法律治理国家,没有涉及保护公民私有财产,故排除B选项;根据材料可以看出官吏的职能是发布符合法律的指令而并非解释法律,故排除C选项;材料没有体现罗马法是否得到发展和完善,故排除D选项。11.18世纪6080年代,北美地区“人民主权”的观念经历了一个从付诸实践到走向激进,再到被抑制的发展轨迹,人民的基本权利直到1791年才补上。这一变化反映了美国建国之初A. 旨在维护人民群众利益B. 逐渐淡化了启蒙思想的影响C. 存在着种族歧视的观念D. 致力于强化中央政府的权力【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美国建国之初,由松散的邦联体制到联邦制的建立过程中,民主受到了抑制而中央政府的权力得到了加强,故选择D选项,排除A选项;美国并没有否定“人民主权”的思想,没有背离启蒙思想的原则,故排除B选项;材料只是反映美国建国初期弱化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并未涉及种族歧视,故排除C选项。12.下图是苏联轻工业和重工业年增长率示意图,据图可知“二五计划”期间的苏联A. 迅速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B. 工业发展受到体制严重阻碍C. 注意到了工业结构平衡问题D. 工业体制改革取得一定成效【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图表信息可知,从一五计划到二五计划,苏联的轻重工业年增长率差距逐渐缩小,说明苏联注意到了工业结构的平衡问题,故选择C选项;材料只是说明苏联轻重工业的结构问题,并未体现是否实现工业化,故排除A选项;斯大林模式主张优先发展重工业,但与材料信息不符,故排除B选项;苏联工业体制改革开始于1957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排除D选项。【点睛】本题考查苏联工业的发展过程,需要掌握从一五计划到二五计划苏联对于轻、重工业的态度转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卢梭认为使公民国家共同体经久长存,必须确立“美德”的统治,确保每个公民真正成为祖国的公民,永不堕落为祖国的敌人;专制王朝国家,人民缺乏爱国美德。所谓“美德”,是指每个人的个别意志与公共意志的协调,在“公共性”的要求下,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美德的核心和本质即为公民的爱国思想,这种爱国思想本质上体现为对社会契约、人民主权及法律的热爱。通过儿童时代开始的公民和爱国者教育,把自己和祖国视为一体,把对祖国的热爱与热爱民主共和紧密联系起来。创立公民宗教,通过宗教的神圣性增进公民的爱国美德神圣而崇高,使祖国成为公民崇拜的对象。摘编自李宏图西欧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材料二 1900年,梁启超著少年中国说,指出:“造成今日之老大中国者,则中国老朽之冤业也。制出将来之少年中国者,则中国少年之责任也”。1902年,梁启超撰论公德,指出“我国民所最缺者,公德其一端也”,公德基本精神即“牺牲个人之私利,以保持团体之公益”。“今吾中国所以日即衰弱者,束身寡过之善士太多,享权利而不尽义务”,为官者既然“受一群之委托而治事”,他就必须承担本身对于社会的义务,同时又要履行对于委托者的义务。号召进行“道德革命”,以爱群、爱国作为判别是非、善恶的最高道德准则,努力建设自由、平等、独立、利群为主要价值内容的“新道德”,铸造“新民”,挽救危亡,振兴中华。摘编自史义银浅论梁启超道德观等(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卢梭美德观和梁启超公德观内容上的异同点。(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卢梭美德观和梁启超公德观出现的背景。(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两种观念有何共同的积极作用?【答案】(1)同:反对君主专制;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蕴含契约思想;强调爱国;从小培养爱国意识;宣扬资产阶级道德观;弘扬人文精神。异:卢梭主张民主共和,创立公民宗教拓宽教化途径;梁启超主张君主立宪,吸收西方资产阶级学说改造中国传统道德观。(2)背景:卢梭:法国封建专制统治(或法国等级制度森严);资本主义发展;启蒙运动开展梁启超: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在中国传播;吸取戊戌变法失败的教训。(3)作用:有利于冲破封建传统观念束缚,促进思想解放;有利于民众的觉醒,激发民众爱国意识;有利于反封建专制斗争的开展。【解析】【详解】(1)异同点:根据材料“专制王朝国家,人民缺乏爱国美德”“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造成今日之老大中国者,则中国老朽之冤业也”“以爱群、爱国作为判别是非”可以从爱国角度、社会性质角度、国家制度角度、思想文化角度进行分析。(2)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卢梭美德观和梁启超公德观的出现可以分别从不同的思想文化角度、社会性质角度、资本主义发展角度进行分析。 (3)作用: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卢梭美德观和梁启超公德观的作用可以从唤醒民众意识角度、反封建斗争角度、思想解放角度、资本主义发展角度进行分析。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唐朝对外交往示意图19世纪后期英国对外交往示意图比较上述两幅地图,提取一项相互关联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写明信息、史论结合、史实准确。)【答案】示例一信息:两幅图均体现了各自在当时世界的领先地位。说明:(1)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丝织业、制瓷业发达,雕版印刷术、火药等科技世界领先,对外开放,陆路、海路交通发达,长安是国际性大都市。唐朝成为当时世界经济文化交流中心之一、东西方学习的榜样。(2)英国代议制进一步完善,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在全球范围内殖民扩张,掠夺原料,倾销商品,成为日不落帝国,确立世界霸主地位。总之,尽管两国所处时代和国情不同,但在当时世界上都具有领先地位,影响力巨大。示例二信息:唐朝对外交往体现区域性,19世纪后期英国对外交往体现世界性。说明:(1)唐朝推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小农经济主导,政府抑商政策,陆路交通以人力、畜力为主,海路交通以帆船为主,对世界的认识有限,对外交往以欧亚大陆国家和地区为主。(2)英国代议制完善,工业革命完成,成为“世界工厂”,近代交通技术先进,推行自由主义政策,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对外交往遍及世界。总之,受诸多因素影响,唐朝对外交往和19世纪后期英国对外交往呈现不同特征。示例三信息:唐朝对外交往分陆路和海路,19世纪后期英国对外交往以海路为主。说明:(1)唐朝受汉代以来对外交往分陆路和海路的影响,地处欧亚大陆东部,陆路从长安出发可达西亚各地,海路东达日本、西至大食等。(2)英国是海上岛国,经过工业革命,航海技术先进,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以海路为主,扩大世界市场。总之,唐朝对外交往既有陆路又有海路,而19世纪后期英国对外交往以海路为主。示例四信息:唐朝对外交往主要集中在欧亚地区(或交往的地域范围相对较窄),19世纪后期英国对外交往遍及世界(或交往的地域范围广)。说明:(言之有理即可)示例五:信息:唐朝对外交往带有平等性,是友好交往;19世纪后期英国对外交往带有殖民扩张倾向。说明:(言之有理即可)【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的图表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在不同时期的领先大国均不同。6世纪的唐朝和19世纪的英国都展现了自己超强的国家实力,可以从两个国家不同的国家制度、经济发展形式、思想文化角度、外交角度进行分析。1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 安史之乱后,唐朝面临严重的财政危机。大历十四年(779年),刘晏接掌度支、户部。他在产盐之乡照旧设置官吏,负责收盐户所煮之盐,转卖给商人,对盐商则“纵其所之”,其余州县不再设官。将制盐民编入特殊户籍(亭户),免其杂役,专制官盐,根据盐场的环境特点,派遣专门官员对亭户制盐进行生产管理和技术指导。又于淮北十三处置巡院,以“捕私盐者”,“奸盗为之衰息”。在距产盐区较远的地方设置常平盐仓,防范盐商抬价。刘晏根据运河各段水情特点及船夫对航道熟悉情况,采用分段转输之法;制造专门船只,用盐利雇船工专司行船,并调军队押运。另外,由京师至各地巡院遍设“疾足”(情报员),及时掌握各地物价动向,动用各处粮仓储备以调节丰歉,丰则籴,歉则粜,以防商人囤积居奇造成物价波动,官府又从中获利,此为“常平法”。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张帆中国古代简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刘晏理财措施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刘晏理财措施所起的作用。【答案】(1)特点:注重管理和指导;注意改善运输;加强对市场的调节;官商分利;针对不同情况采用不同措施;关注民生。(2)作用:有利于促进生产发展和流通;有利于稳定物价,保证供应;有利于增加政府收入,缓解财政危机;有利于社会的稳定。【解析】【详解】(1)特点:根据“派遣专门官员对亭户制盐进行生产管理和技术指导”“在距产盐区较远的地方设置常平盐仓,防范盐商抬价”“根据运河各段水情特点及船夫对航道熟悉情况,采用分段转输之法”“及时掌握各地物价动向”等可以从技术角度、市场角度、政府干预角度、民生角度进行分析。 (2)作用:根据材料分析可从财政可持续角度、社会稳定角度、市场发展角度、生产发展角度得出答案。1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 1938年,美国官员们对中日战争的看法开始转变。认为这场冲突不能再被看作中日两国间事件,开始考虑采取措施来减缓日本侵略,劝阻美国政府对日出售飞机与零件,建议对华提供贷款。1939年3月,日本占领包括南沙群岛在内的中国海域,威胁美国在西太平洋利益。6至7月,日本狂炸重庆,美国大使住宅几未能免。7月26日,罗斯福决定通知日本:美国将在半年后废除美日通商条约。1940年3月,日本在南京炮制汪精卫伪政权,美国决定向蒋介石政府提供贷款。7月26日,日本提出建立以日、满、华为基干的大东亚共荣圈,将南进政策正式提上议事日程。同日,美国正式禁止向日本出口航空汽油、润滑油、头等废金属。9月,三国轴心同盟成立,美国再次宣布贷款给中国,禁止对日输出各种废钢铁,抽回美国在日本的投资。10月12日,罗斯福发表演讲:“美国人民、所有美洲国家的人民都反对绥靖主义。”11月30日,日本正式承认汪伪政权,罗斯福于当天宣布贷款给蒋介石政府1亿美元。12月,美国调拨100架驱逐机给中国,保卫滇缅公路。摘编自刘绪贻、杨生茂总主编美国通史(第5卷)(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381940年美国对日本侵华所持态度的变化。(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381940年美国对日本侵华所持态度变化的原因。【答案】(1)变化:从推行绥靖政策、拒不援蒋抗日,转为采取行动应对,最终放弃绥靖政策、支援中国抗日。(2)原因:中国抗日战争形势严峻,丧失大片领土;日本侵略势力膨胀,华盛顿体系遭到严重破坏;德意日轴心同盟成立,国际法西斯力量大增;美国逐渐摆脱经济危机影响,国家经济、军事实力增强,设法捍卫自身利益;美国官员的推动,罗斯福总统的态度转变。【解析】【详解】(1)变化:根据材料“开始考虑采取措施来减缓日本侵略建议对华提供贷款”“废除美日通商条约”可以对比判断出美国对于日本侵华的态度转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绿色转型2025:政策支持与农业绿色生产技术集成应用研究报告
- 2025音乐培训班劳动合同书
- 核酸与核苷酸区别
- 单硝酸异山梨酯主要作用
- 员工劳动合同变更及加班费调整协议
- 污水处理厂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与运维指导协议
- 离婚后共同财产分割与债权债务承担补充协议
- 文化旅游产业现代学徒制校企人才培养合作协议范本
- 2025药品销售合同
- 物业总经理任期公共安全与应急预案合同
- 《动物比较生理学》课件
- 火龙罐综合灸疗法
- 化学锚栓承载力计算
- 肺部感染性疾病课件
- 医院健康体检表
- 肌肉工作原理
- 液体外渗的处理ppt
- 2016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
- 市政排水管网施工方案
- 2023年6月浙江省大学英语三级考试真题试卷
- HGT-2521-2008工业硅溶胶的内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