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沭阳县修远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一、 现代文阅读(36分)(一) 论述类文本(本题共3小题,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知音”一词源于钟子期与俞伯牙的故事。子期因为能听出琴音寓意,被伯牙引为“知音”;后来子期辞世,伯牙毁琴以示痛悼。由此可知,理论上“知音”的内涵至少涉及两个方面:一是接受者能准确把握作品的主旨,从而经由作品、接受者与创作者在精神层面产生深度契合;二是以作品理解为基础,创作者与接受者形成相互依赖、相互需要乃至相互尊重的关系。在高雅艺术的欣赏中,接受者以能成“知音”为荣,创作者以能有“知音”为幸。而现实生活中,“知音”往往被默认为高雅文艺的欣赏者。 “粉丝”这一名称则有些不伦不类,它是大众对“fans”一词自发的、戏仿式的音译。在基本内涵上,“粉”或“粉丝”就是某些事物的“爱好者”。如果仅在“爱好者”的意义上来使用的话,那么说“我是莎士比亚的粉丝”也是没有问题的。但由于社会成见和媒体引导,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粉丝”一度被贴上了狂热、非理性、病态等标签,被当作对某些大众文化产品不加辨别的、缺乏抵抗力的消费者而受到非议。尽管现在人们能以一种理解的眼光来看待“粉丝”,但其往往特指大众文化的欣赏者。在文本辨识力方面,知音精于深度耕犁文学作品,其文本辨识力自不待言。那粉丝有没有文本辨识力呢?通过深入粉丝的文化实践,研究者发现,粉丝对于特定文本是存在敏锐的辨识力的。20世纪80年代,有人用“全庸”之名仿作金庸小说,以图鱼目混珠。结果读者去伪存真,终使各式“全庸”尽数淘汰。由此可知,粉丝像知音一样,都具有敏锐的文本辨识力,并忠于自己的文本感受。但粉丝文本辨识力的有趣一面在于,他们会因为极度关注某些文本的细节,而选择性地忽略其他细节。这种“专攻一点、不计其余”的辨别方式,主观随意性不言自明,与知音式文学批评的理性、客观旨趣相去甚远。在参与方式上,粉丝欣赏文学作品,要求突破“距离”,使欣赏化为广场式的狂欢。粉丝欣赏的参与性更突出的表现是,他们不仅仅停留在对原作本身的欣赏上,还会进一步消费许多衍生产品,如印有明星头像的T恤、玩偶等等。与此不同,“知音”则更尊重作家的创作意图或作品主题,他们更像“采矿者”,努力掘开文本的岩层,炼出深藏其下的金子般的创作主旨。伴随积极的参与,粉丝的生产力释放出来了:他们不会停留在文本的消费上,而是以文化产品为资源,创造出数量庞大的、五花八门的新文本,如网络同人小说、模仿秀及流行音乐粉丝们的翻录、翻唱和MTV翻拍等等。这种新文本有时会达到与原作不相上下的地步。而“知音”呢,他们的生产力的释放主要表现在分析精辟的文学批评上,此外很难看到其他类型的新文本。由此可见,“知音”和“粉丝”不能相互替代。 (选自当代文艺审美中的“粉丝”与“知音”,有删节)1、下列对于“知音”和“粉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知音”的内涵在理论上至少涉及两方面,其中之一即接受者能准确把握作品主旨,与创作者在精神层面深度契合。B. “粉丝”忠于自己的文本感受,他们只会关注文本的细节,在文学批评上更具主观随意性。C. “粉丝”的名称有些不伦不类,它属于“fans”的音译词,最基本的内涵就是“某些事物的爱好者”。D. “知音”精于深度耕犁文学作品,他们有敏锐的文本辨识力,文学批评的旨趣更理性、客观。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第段引用钟子期与俞伯牙的“知音”故事,叙述详细生动,意在增加文章浓厚的文学色彩。B. 文章第段分别阐述了“知音”和“粉丝”称谓的来历、内涵等,令读者对两个概念有了整体上的了解。C. 文章第段分别从文本辨识力、参与方式和文本生产力等方面加以阐述,使读者对“知音”和“粉丝”有了更清晰的认识。D. 文章层次清晰,结构严谨。文中多处运用了举例论证,增强了论证效果;第段中形象贴切的比喻,使论述更加生动透彻。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知音”与创作者有着相互依赖、相互需要、相互尊重的关系,接受者希望能成为“知音”,创作者希望能有“知音”。B. 粉丝欣赏具有强烈的参与性,与欣赏原作本身相比,他们更注重消费与明星有关的衍生产品。C. 知音能够写出分析精辟的文学批评,却很难创作其他类型的新文本,可见他们的生产力还没有释放出来D. 金庸的“粉丝”能去伪存真,使那些用“全庸”之名仿作的小说被淘汰,可见“粉丝”具有敏锐的文本辨识力。(二) 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的总量也在不断加大,部分城市在市郊露天堆放垃圾,对天气、土壤、水的环境造成污染。大量餐厨垃圾与其他垃圾混合填埋或焚烧,产生有毒物质,威胁着居民健康,这种现象正在向农村地区漫延。 垃圾分类作为垃圾处理的前端环节,其作用早已得到世界的公认,分类收集不仅能大幅度减少垃圾给环境带来的污染,节约垃圾无害化处理费用,更能使资源得到重复利用,有人将垃圾称为“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据保守估计,我国城市每年丢弃的可回收垃圾价值在300亿元左右。但我国的垃圾分类工作一直难以有效推进,相关调查显示,约四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垃圾分类效果不明显或完全没有效果。 (摘编自垃圾变资源!这不是魔法,而是垃圾分类,2017年4月5日新华网) 材料二: 笔者所在的小区,居民楼前三个垃圾桶分别标示出应放置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和餐厨垃圾。可是大多数居民还是把垃圾混杂在一起,一扔了之。问及原因时,有人说:“我辛辛苦苦分了类,环卫车辆却混在一起运走了,分类还有什么意义?” 这种现象可以说是屡见不鲜,垃圾分类处理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各个环节必须配套衔接,才能高效运行。分类投放是居民的责任,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是政府的责任。分类投放的参与率和准确率较低,会影响垃圾分类制度的实施效果;而分类的目标和途径不十分清晰,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不完善,又影响前端居民分类的积极性。 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改委、住建部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给出了我国推进垃圾分类的总体路线图。但是,这一方案即使再科学合理,如果缺乏全民动员、全民参与,也难以由蓝图变为现实。我们应当认识到,生活垃圾虽然有资源属性,但污染属性更不可忽视。不按要求扔垃圾,并不只是“把资源放错了地方”而已,实际上,那就是随意丢弃污染物、危害环境的行为。垃圾分类是我们作为“污染者”的基本责任,责无旁贷。当然,各地政府同样不能以“居民没有分类”“缺乏资金”等理由拖延、观望,应当落实政府主体责任,坚持政府主导,根据本地特点,做好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设施体系建设,同时制定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国民素质的提升和垃圾处理设施的进步,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的条件已经成熟。重要的是,居民和政府快把自家的“门前雪”打扫干净吧!各负其责,各尽其力,形成合力,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垃圾分类前景可期。 (摘编自刘毅垃圾分类应自扫门前雪,2017年5月6日人民日报)4、下列关于民众对垃圾分类认知与实践相关情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多数民众都知道垃圾分类的概念,而50.9%的民众“仅了解常见的可回收/不可回收垃圾”。B民众对垃圾分类的认知程度与实践情况大致吻合,基本不了解和从未进行分类的都是少数。C有些居民不是缺乏垃圾分类意识,而是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不完善,挫伤了他们分类的积极性。D居民分类投放的参与率和准确率较低,是我国以往垃圾分类工作难以有效推进的主要原因。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揭示了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对民众的认知与实践情况作了统计;材料二分析了垃圾分类难以有效推进的原因并提出破解之道。B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知与实践制约着垃圾分类的实施效果,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有助于形成舆论氛围,增强居民分类投放、分类收集的意识。C生活垃圾既有资源属性,可以回收再利用,但也有污染属性,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所谓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这类说法并不准确。D针对一些地方政府常以各种理由对垃圾分类工作拖延、观望的情况,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制定了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6、 怎样才能有效推进我国的生活垃圾分类?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荆轲之死荆轲从秦武阳手中的托盘里取过地图,身子前倾,双手举过头顶。”“秦王,这是我们燕国地图,从此以后,燕国将俯首称臣,如大秦之属县,岁岁纳贡,不敢有半点异图。” 秦王喜不自禁,俯身来看。 地图一点儿一点儿展开,一点点展开,末了,寒光一闪,一柄锋利的匕首出现在眼前。 荆轲突地执匕朝秦王猛刺,秦王情急中躲开利刃,荆轲奋力追赶 “停停停停,”台下赵团长击着手掌,示意台上停下来,“金科,你演荆轲演了多少年?三十年。三十年一直都这么演?” “这是历史正剧,当然这么演!” “啧啧啧!”赵团长不停地摆头,“难怪我们剧团濒临倒闭,三十年啊,一成不变!时代不同了,金科,老戏要演出新意,要融入时代元素嘛!这戏要改,一定要改!” 怎么改? 赵团长经过一个星期的编写,终于拿出了一个自己十分满意的剧本,剧情是这样的:荆轲并不是什么义士,而是一个无赖,整天好酒贪杯爱色敛财,一心想着飞黄腾达。于是买通关系,混骗到了燕王身边。后来见秦国势力强大,燕国岌岌可危,便假托刺秦,携燕国地图、奇珍异宝投靠了秦王 金科开始认真地看了两页,看着看着,脸色大变,一抬手将剧本扔出了窗外。 “狗屁!”金科愤怒地说。 赵团长心痛地捡回剧本,赶紧收回公文包里。“我说金科,现在不是流行戏说吗?不是流行穿越吗?不是流行搞笑吗?你那什么什么义薄云天,忠肝义胆,狗屁!谁信?谁看?没人看,哪来钱?没钱哪来房?哪来车?金科呀金科,你不能再固执下去了,好好想想吧!”赵团长痛心疾首地说。“要演你演!”金科剑眉倒竖,黑着脸甩手走了。 赵团长还真想演,但他演得好吗?金科是县剧团的台柱子,金科饰演的荆轲神形毕肖,唱念做打,无不精彩绝伦。只是这金科演荆轲久了,出不来,总以为自己就是荆轲,他耿直,敢怒敢言,这不,连赵团长他都不给一点面子。 赵团长只得强忍着,低下身价去求金科,“金科啊,我初来乍到,您是老革命,一定要支持我的工作啊!如果我们把这个戏演好了,到省里拿个一等奖什么的,奖金可是两万呢!” 赵团长软磨硬泡了几天, 金科才心一软,勉强默认了下来。 经过两个月精心排练,新版荆轲刺秦终于隆重上演。首演在县大剧院举行。锣鼓铿锵,大幕开启,艳丽的灯光下,十位盛装女子且歌且舞,巧笑倩兮,美目流转,妖冶异常,歌舞升平中,荆轲摇摇晃晃,晕晕乎乎,醉眼蒙眬,美女们挤眉弄眼,极尽挑逗,荆轲左牡丹,右芙蓉,沉醉在温柔乡里 易水送别 图穷匕见 荆轲从秦武阳手中取地图在手,突然间神情大变,脸色异常凝重起来。地图一点点展开,一点一点展开,图穷,寒光一闪,一柄锋利的匕首出现在眼前。赵团长大惊,按照新剧本,地图里是没有匕首的。 荆轲左手扯住秦王衣袖,右手执匕首朝秦王猛刺。饰演秦王的演员覃望也吃了一惊,戏不是改了吗?怎么还刺?金科朝覃望使了一个眼神,低声道:“按老剧本演。”覃望愣了一下,只好拔剑,一边拔一边奔跑,一边奔跑一边想,赵团长不是吩咐过吗?不,不能按老剧本演,荆轲不能死,死了后面的戏怎么演。于是继续奔跑,装作剑始终拔不出来的样子。金科瞧出来覃望的意思。 荆轲止步,仰天长笑:“哈哈哈哈!秦王施暴政天怒人怨,荆轲我受重托为民除奸,焉能好美色贪钱财忠义扫地,留千古骂名遗臭万年!罢罢罢!难手刃秦贼,我怎能苟且偷安,纵万死无生也不污我忠肝义胆。”金科突然擅自加进了一段唱词,还好琴师老练,跟了上去。唱罢,荆轲将匕首在脖子上一横,身子一斜,栽倒在地,倒地的那一刻,看得见金科眼中噙满泪水。 戏完全演乱套了,赵团长急忙令人将幕布拉上。 奖牌呀!奖金呀!赵团长捶胸顿足。为了奖牌,为了两万元奖金,不管怎样,戏还得演,赵团长只得压住满腔怒火上金科家去求他。金科避而不见,让老婆传出话来,荆轲已死! 从此以后,金科告别舞台,不再演戏。 (选自小小说月刊,有删改)7、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小说中的人物姓名设置颇具匠心,金科与荆轲,覃望与秦王,谐音相近,暗示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与历史正剧中的形象一一对照。B小说运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金科的形象就是在与赵团长改编剧本、覃望不敢按老剧本演戏这一系列言行的鲜明对比中凸显出来的。C小说中的赵团长认为历史正剧没有商业价值,只有“戏说”“穿越”才能改变剧团现状,这说明他是虽有责任心但缺乏文化素养的人。D小说的语言古雅深沉,富有韵律。如“赵团长痛心疾首”“荆轲神形毕肖”中成语的使用,既丰富了人物形象,也增添了文章的文化内涵。8、小说中的金科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9、小说结尾部分写到“荆轲已死”,请结合小说分析作者这样写的意图。(6分)二、古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4小题,共19分)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 白居易传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弱冠,名未振,观光上国,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因谑之曰:“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及览诗卷,至“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乃叹曰:“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老夫前言戏之耳。”贞元十六年,进士、拔萃,皆中,补校书郎。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馀篇。规讽时事,流闻禁中。上悦之,召拜翰林学士,历左拾遗。时盗杀宰相,京师汹汹。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权贵有嫌其出位,怒。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赋新井篇,言既浮华,行不可用。贬江州司马。初以勋庸暴露不宜实无他肠怫怒奸党遂失志亦能顺适所遇托浮屠死生说忘形骸者。久之,转中书舍人,知制诰,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文宗立,召迁刑部侍郎,会昌初致仕,卒。居易累以忠鲠遭摈,乃放纵诗酒。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而索寞。卜居履道里,与香山僧如满等结净社,疏沼种树,构石楼,凿八节滩,为游赏之乐,茶铛酒杓不相离。尝科头箕踞,谈禅咏古,晏如也。自号醉吟先生,作传。酷好佛,亦经月不荤,称香山居士。与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如满、李元爽燕集,皆高年不仕,曰相公诗以六义为主,不尚艰难。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问解则录。后人评白诗“如山东父老课农桑,言言皆实”者也。鸡林国行贾售于其国相,率篇百金,伪者即能辨之。与元稹极善胶漆,音韵亦同。天下曰“元白”。元卒,与刘宾客齐名,曰“刘白”云。公好神仙,自制飞云履,焚香振足,如拔烟雾,冉冉生云。初来九江,居庐阜峰下,作草堂,烧丹。今尚存。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五集,及所撰古今事实,为六帖,述作诗格法,欲自除其病,名白氏金针集三卷,并行于世。【注】:勋庸:功勋。此指被刺杀的宰相武元衡。履道里:洛阳里巷名。唐白居易居处。科头:指不戴冠帽。鸡林国:国家名。10、对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亟:急迫、紧急B居易累以忠鲠遭摈累:多次C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俄:不久D会昌初致仕,卒致仕:走上仕途,做官11、对划波浪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初以勋庸暴露/不宜实无他肠/怫怒奸党/遂失志/亦能顺适/所遇托浮屠死生/说忘形骸者。B初以勋庸暴露不宜/实无他肠/怫怒奸党/遂失志/亦能顺适所遇/托浮屠死生说忘形骸者C初以勋庸暴露/不宜实无他肠/怫怒奸党/遂失志/亦能顺适所遇/托浮屠死生说/忘形骸者。D初以勋庸暴露不宜/实无他肠/怫怒/奸党遂失志/亦能顺适所遇/托浮屠死生说忘形骸者。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开篇以顾况对白居易的前“谑”后“叹”,侧面表现了白居易在诗歌创作上的非凡才华。B白居易性格耿直,常上书直言论事,触怒了权贵奸党,这给他的仕途蒙上了阴影,也是他“放纵诗酒”的重要原因之一。C白居易的诗歌内容真实,辞句晓畅,风格平易,在当时流传甚广。内至宫廷,外达异邦,诗名远播。D有传言说母亲堕井而死,白居易却赋浮华之诗,为大不孝,白居易因此被贬为杭州刺史。1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居易累以忠鲠遭摈,乃放纵诗酒。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而索寞。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二)诗歌鉴赏(本大题共2小题,共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淇上送赵仙舟王维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祖帐已伤离,荒城复愁入。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解缆君已遥,望君犹伫立。14、下列几项对诗歌的理解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祖帐:古代送人远行,在郊外路旁为饯别而设的帷帐。亦指送行的酒筵。意同“祖席”。B. 作者感情经历了相逢时的欢愉,分别时的愁苦,分别后的惆怅这几个阶段。C. “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这两句写到环境,表现出友人离去造成自己的空虚感、落寞感,而“日暮长河急”更加重了心绪的撩乱。D“解缆君已遥”,写船快,实则怨船快;“望君犹伫立”,一个“犹”写出了作者犹豫不决的心情。15、这首诗通过哪些表现手法表现诗人的离愁别绪的?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16、补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韩愈的师说是写给少年李蟠的。文末所说的“ ”,点出李蟠的文章爱好,而“ ”,则说明了李蟠的儒学素养。(2)荀子劝学中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 , 。(3)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句子是: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前段时间,大家都注意到了微博上“我想把爸爸买回来”的热搜:小女孩的爸爸经常不在家,妈妈质问爸爸“是不是卖给了公司”,小女孩就萌生了存钱把爸爸买回来的想法。视频中的内容值得反思,父母总是忙于工作,想给孩子更好的生活条件,但有时候会_,会常常因此缺席了孩子很多重要的成长瞬间,就会与孩子_。 暑假已至,学生们都进入假期生活。不少父母却因为忙于工作,只能把孩子丢给爷爷奶奶,或者送进一个又一个辅导班。看似漫长的暑假生活中,能真正陪孩子的父母_。家庭和工作对每个家长而言,都是一个很难平衡的问题。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因父母忙碌造成的“隐性失陪”现象越来越多。( )。对于孩子而言,父母的陪伴不只是形式上的“在场”,更多是在陪伴过程中彼此间的沟通和孩子获得的一种满足感。工作固然重要,但在假期这个时间段,家长还是要尽可能_,抽出时间陪伴孩子。无论是陪伴孩子外出游览,还是与孩子一起读书、学习,都会让孩子与父母的关系更加亲近,给孩子成长营造一个快乐的环境。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小女孩的爸爸由于经常不在家,妈妈便质问爸爸“是不是卖给了公司”,小女孩就萌生了存钱把爸爸买回来的想法。B. 由于小女孩的爸爸经常不在家,妈妈便质问爸爸“是不是卖给了公司”,小女孩就萌生了存钱把爸爸买回来的想法。C. 由于小女孩的爸爸经常不在家,妈妈便质问爸爸“是不是卖给了公司”,小女孩就萌生了想法把爸爸存钱买回来。D. 小女孩的爸爸由于经常不在家,妈妈便质问爸爸“是不是卖给了公司”,小女孩就萌生了想法把爸爸存钱买回来。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越来越常见的是父母与孩子之间难以沟通、信任缺失的现象。B. 越来越常见的是父母与孩子之间信任缺失、难以沟通的现象。C. 父母与孩子之间难以沟通、信任缺失的现象也越来越常见。D. 父母与孩子之间信任缺失、难以沟通的现象也越来越常见。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物极必反渐行渐远擢发难数相得益彰B. 适得其反渐行渐远屈指可数两全其美C. 物极必反南辕北辙屈指可数相得益彰D. 适得其反南辕北辙擢发难数两全其美20.下面是某校课堂学习的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个字。21.下面的三道算式,可以隐喻集体生活中的常见现象。请仿照对(2)的解说句式,分别给(1)和(3)作解说。要求前后内容相关,逻辑严密,不出现数字。(每处限12字以内)(1)1+12(2)1+1=2(3)1+12(1)_(2)正常合作,结果才能正常。(3)_22.每一个舞台都有主角。当好主角需要责任担当、不懈奋斗、勇于超越、合作共赢请以“班级的主角”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要求:不得套作,不得抄袭。高一语文答案1、B“他们只会关注文本的细节”错。故B错误。2、A“叙述详细生动,意在增加文章浓厚的文学色彩”错。故A错误。3、A张冠李戴,不是“知音”与创作者相互依赖,而是“接受者”。故A错误。 B无中生有,没有“更注重消费与明星有关的衍生产品”。故B错误。 C知音的“生产力还没有释放出来”错误。故C错误。4、D 强加因果,材料二中有“分类投放的参与率和准确率较低,会影响垃圾分类制度的实施效果;而分类的目标和途径不十分清晰,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不完善,又影响前端居民分类的积极性”,从这可以看出,我国以往垃圾分类工作难以有效推进的主要原因是“分类的目标和途径不十分清晰,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不完善”。5、A 6、(1)从居民来说,要提高认识,掌握分类方法,养成良好习惯。(2)从政府来说,要完善处理设施,建立配套系统,制定奖惩制度。7、B8、金科的性格特点 耿直刚烈如看了赵团长改过的剧本,一抬手将剧本扔出了窗外坚持原则如在舞台上坚持按老剧本演,无人配合后悲愤“自尽”淡泊名利如对赵团长追逐的奖牌、奖金不放在心上9、从情节上看,“金科已死”既是指舞台上的荆轲已死,也暗示了演员金科的艺术生涯就此结束从人物形象上看,表现了金科对艺术严肃性的坚守,对现实的无奈,抒发了他内心的痛苦之情从主题上看,篇末点题,批判了艺术媚俗的现象,也提出了传统艺术在当下该如何发展的问题,引人深思10、D;11、B;12、D13、白居易多次因为忠诚耿直遭到排斥,于是就纵情喝酒作诗。被重新任用后,(由于)遇到的又都是年少君主,(所以)做官的心情顿时消沉。、略参考译文: 白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他在年近二十名声未起的时候,(有一次)去京城游玩,拜见(当时名流)顾况。顾况是南方吴地人氏,自恃才华,很少有他推荐认可的诗人,于是就取笑白居易说:“长安城什么东西都贵,要想居于此,是非常不容易的。”等到翻阅白居易诗卷,读到其中“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诗时,他就又感慨道:“能写出这样的诗句,想居天下都不难。老夫我之前的话是开玩笑的了。”贞元十六年,中书舍人高郢主持进士考试,选拔英才,白居易全都考中,被朝廷授任为校书郎。元和元年,白居易写作乐府及诗歌一百多篇,讽谏时事,流传到了宫中。皇帝读了他的诗后非常喜欢他,召见他并且授任他翰林学士一职,接着又历任了左拾遗。当时有盗贼刺杀了宰相,京城议论纷纷。白居易第一个上疏皇帝,请求紧急抓捕盗贼。有权贵厌嫌他越职行事,对他十分恼怒。不久就有传言说:“白居易的母亲落井而死,他却写了篇新井篇,词句十分浮夸华丽,如此品行不可重用。”后来白居易就被贬为江州司马。起初白居易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物流枢纽建设项目技术方案
- 燃气施工过程环境保护方案
- 配送中心选址与布局优化方案
- 校园安全教育知识手册
- 温室大棚结构安全建设标准
- 土建工程消防设施安装方案
- 水利枢纽工程方案
- 冷链仓储智能化安防监控系统部署方案
- 集中供热管网改造与升级方案
- 分子筛生产线项目工程方案
- 2025年医疗工作人员定向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第二单元混合运算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2025-2026学年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客观题及参考答案
- 出境人员行前安全培训课件
- 俄乌局势进展
- 2025甘肃兰州兴蓉环境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招聘内控管理岗等岗位5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设计(配2025年秋新版教材)
- 用电安全与消防知识培训课件
- 绘本《其实我很喜欢你》冯玉梅
- 智慧交通典型城市案例及启示
- 国家开放大学《人文英语4》边学边练参考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