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四章生产者行为 商品 资金循环流向图 企业 家庭 生产要素市场 物品与劳务市场 支出 产品供给者要素需求者 厂商的追求目标 产量最大 价格最高 销量最大 厂商的行为准则 思考 讨论 第四章生产者行为理论 所有的企业都要解决 生产什么 生产多少与如何生产的问题 企业如何作出这些决策呢 这就取决于企业的目标 企业的目标是实现利润最大化 而要了解这一问题 就必须分析企业的产量与成本之间的关系 本章主要内容 利润最大化需要解决三个问题 1 投入的生产要素与产量的关系 生产理论 2 成本与产量的关系 成本与收益理论 3 市场竞争与垄断的程度 市场结构理论 关于利润最大化 市场结构 本节任务一 了解什么是生产二 厂商 生产者 在市场中的角色及组织形式三 举例说明生产要素有哪些四 了解生产函数的表达形式 第一节生产理论 TPAPMP 一 生产与生产者1 生产厂商对各种生产要素加以组合制成产品的行为2 生产者 厂商 生产活动的组织形式 1 个人企业 单个人独资经营的厂商组织 2 合伙制企业 两人以上合资经营的厂商 3 公司制企业 按公司法建立和经营的具有法人资格的厂商组织 厂商企业的组织形式 独资经营企业由一个人所有并经营的企业业主必须对该企业的成败承担全部责任企业规模完全取决于业主所能积蓄或借贷到的资金的多寡合伙经营企业由两个以上的业主按合伙契约共同组建的合伙经营企业每个业主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资金较多 规模较大 分工和专业化得到加强公司制企业按照公司法由众多业主出资组建的具有法人资格的厂商组织业主只对企业债务承担有限责任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企业可以通过发行股票或债券来筹集资金 二 生产要素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资源 生产要素包含什么内容 讨论 如果你要开办一个小吃店 你要准备些什么生产要素 劳动 LabourL 体力劳动 脑力劳动 资本 CapitalK 建筑物 机械 运输工具 原材料 1 实物资本 建筑物 机械 运输工具 原材料 燃料2 货币资本 土地 自然 NatureN 泛指一切自然资源如森林 海洋 矿藏等 企业家才能 EntrepreneurE 企业家组织建立和经营管理企业的才能 三 生产时期 不变投入与可变投入1 不变投入 在特定的生产周期内投入量不随产出量的变动而变动的资源 投入量不能调整2 可变投入 在特定的生产周期内投入量随产出量的变动而变动的资源 投入量可以调整 生产的短期与长期 交替发生 1 短期 指时间短到厂商来不及调整生产规模 固定的生产要素和生产能力 来达到调整产量的目的 而只能在原有厂房 机器 设备条件下来调整产量 部分要素可以变动 2 长期 指时间长到可以使厂商调整生产规模来达到调整产量的目的 全部要素可以变动 短期与长期的区别在于生产规模是否发生变化 理解经济学中 短期 和 长期 由于企业的生产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其所使用的机器设备所决定的 因此 企业在短期内也就很难改变其生产技术 企业生产技术的改变主要与其长期决策相联系 对不同行业来说 所谓 短期 的实际时间长短可以有很在差异 比如服装业与钢铁工业 电力工业 四 生产函数 生产函数 生产过程中所投入的生产要素与其产出量之间的关系 可用公式表示为 Q f L K N E 一般分析两因素 即Q L K 1 生产要素投入量不同 则商品产出量也不同 地毯厂 劳动密集型产业 投入的劳动力越多 生产的地毯就越多 生产函数的基本特征 2 厂商采用的生产技术决定厂商生产函数的具体形式 劳动密集型 资本密集型 厂商的设备是否先进 管理水平的高低 劳动者素质的优劣等都被认为对厂商的 技术 产生影响 都将影响该厂商的投入 产出关系 1 研究可变生产要素 投入与产出量 之间的函数关系 2 所有的生产要素都是可变的 研究长期内生产要素和产量的关系 短期生产函数 长期生产函数 TP AP MP 总产量企业投入一定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产量TP Q f L 平均产量平均每单位生产要素生产的产量APL TP L 边际产量每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的投入所增加的产量MPL TP 五 短期生产函数 研究可变生产要素 投入与产出量 之间的关系 下表是某企业的生产函数 请将其补充完整 答案 用图象表达 P 0 L 012345678910 TP AP A B C 60 MP TP AP ML曲线之间的关系 77 19 总产量 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 关于边际量与平均量的关系 1 88 1 89 1 90 1 91 1 92 平均身高 1 90 加入一人 1 80 平均身高为1 88加入一人 2 00 平均身高为1 92 边际量大于平均量时 就会把平均量拉上边际量小于平均量时 就会把平均量拉下 边际报酬 收益 递减规律 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 当把一种可变的生产要素投入到一种或几种不变的生产要素中时 最初这种生产要素的增加会使产量增加 但当它的增加超过一定限度时 增加的产量将要递减 最终还会使产量绝对减少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原因 可变要素与不变要素 在数量上 存在一个最佳配合比例 开始 可变要素小于最佳配合比例 随着投入量渐增 越来越接近最佳配合比例 边际产量呈递增趋势 达到最佳配合比例后 再增加可变要素投入 边际产量呈递减趋势 为什么三个和尚就没水喝了呢 案例 以制造业企业为例 转盘 转盘是该厂的关键零件 用4台机床进行加工 开始时 用4名工人加工 一人一台机床 由于每个人既要操作机床 又要做些必要的辅助工作 如卡零件 借用工具 相互传递 打扫卫生等 使机床的生产效率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结果日总产量为32件 人均产量只有8件 当增加一个人后 就可以有一个人做辅助工作 其他4个人能够把大部分时间用在机床上 日总产量增加到41件 人均产量为8 2件 边际产量为9件 再增加一个人后 就能将绝大部分辅助工作担当起来 有4人盯住机床上 充分发挥了设备的效率 日总产量又增加到54件 人均产量为9件 边际产量为13件 这就是边际实际报酬的递增阶段 总产量以递增的速度增加 当增加到7个人时 由于新投入的第三个人只能担负一部分辅助工作 有一部分时间没活干 因此总产量虽然增加到63件 平均产量保持不变 边际产量反而下降 此后 随着投入的劳动力进一步增加 不但剩余时间越来越多 而且互相干扰 废品率也相应上升 结果平均产量不断下降 边际产量下降更快 直到总劳动力为10人时 总产量达到最大 平均产量从递增到递减 边际产量从最大到0 这就是边际实物报酬递减阶段 总产量以递减的速度增加 在这以后 当劳动力增加到10人以上时 便人浮于事 人多手杂 职责不清 互相扯皮 废品率进一步增加 导致边际产量为负 平均产量继续下降 总产量也开始下降 这就出现了负报酬阶段 再增加一个人后 就能将绝大部分辅助工作担当起来 有4人盯住机床上 充分发挥了设备的效率 日总产量又增加到54件 人均产量为9件 边际产量为13件 这就是边际报酬的递增阶段 总产量以递增的速度增加 当增加到7个人时 由于新投入的第三个人只能担负一部分辅助工作 有一部分时间没活干 因此总产量虽然增加到63件 平均产量保持不变 边际产量反而下降 此后 随着投入的劳动力进一步增加 不但剩余时间越来越多 而且互相干扰 废品率也相应上升 结果平均产量不断下降 边际产量下降更快 直到总劳动力为10人时 总产量达到最大75件 平均产量从递增到递减 边际产量从最大到0 人多未必好干事 在短期生产中 随着一种可变要素投入量的增加 边际产量最终必然会出现递减的特征 这个故事里的资本和劳动分别指的是什么 38 第二节成本理论 一 成本的含义及分类二 短期成本分析三 长期成本分析 生产成本C与产量Q的关系 4 重点掌握 1 经济成本和会计成本的不同2 短期成本分类及变动规律 一 成本的含义及分类 成本 是指厂商在生产活动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价格 包括工资 地租 利息和企业家才能 1 会计成本与机会成本 会计成本 显性成本 企业生产与经营中的各种实际支出 要求企业反映记录在账面上 这些成本在企业中是显而易见的 并且是实际发生的支出 例如 员工的工资 购买原材料 支付给银行的利息等 机会成本 隐性成本 是指生产者利用一定的资源获得某种收入时所放弃的在其他可能的用途中所能够获得的最大收入 它不要求企业实际支出货币 不反映在会计账目上 会计师重视会计成本 经济学家强调机会成本 如何理解机会成本 1 机会成本不同于实际成本 它不是在作出某项选择时实际支付的费用或损失 而是一种观念上的成本或损失 2 机会成本是作出一种选择时所放弃的其他若干种可能的选择最好的一种 机会成本告诉我们 在做出一项决策时 不仅要考虑会得到什么 更重要的是 要考虑为此会失去什么 例 某人拥有10万元并将其投资于他所拥有的一家企业 这10万元还有以下用途 购买股票 每年可获得红利5000元 开设一家小书店 每年可获利6000元 选择 存在银行 每年可获利息3000元 那么这10万元的机会成本是 案例 上大学的机会成本 家长们都舍得把大把钱花在子女教育上 特别是那些收入较低的家庭 做父母的宁愿节衣缩食 也愿供子女读完大学 那么 是否每个人都应作出上大学的决策呢 回答这个问题 需要比较上大学的收益与成本 上大学的收益是使知识丰富和一生拥有更好的工作机会 以及较高的收入 高学历带来的名誉 地位等效应 但成本是什么呢 通常人们会把一个大学生上四年大学的学费 书费 生活费加总起来 但这种总和并不是一个大学生上大学所付出的全部代价 读四年大学的学费 书费和生活费只是上大学的会计成本 而计算上大学的成本需要考虑机会成本 大学学位的机会成本是什么 一个人在作出是否上大学的决策时 应当考虑上大学最大的成本 时间 当你把四年的时间用于听课 读书和写文章时 你就不能把这段时间用于工作 一个学生在大学里呆了4年 每年支付四年大学的学费 书费和生活费共计1万元 如果该学生不上大学 而是到一家银行做职员 每年的薪金为2万元 那么 在大学里所花费的时间的机会成本是8万元 因而 该学生上大学的总成本为12万元 对一般人来说 上大学会提高工作能力 有更好的机会 以后会收入更多 例如 如果一个没上过大学的人 一生中每年收入一万元 从18岁开始工作到60岁退休 42年共计收入42万元 一个上过大学的人 大学学费每年1万 一生中每年收入为1 5万元 从22岁开始工作 到60岁退休 38年共计收入57万元 上大学的人一生总收入比没上大学的高出15万元 所以 上大学是合适的 这就是每个人都想上大学的原因 但对一些特殊的人 情况就不是这样了 比如 姚明并没有上大学 他为什么不上大学呢 但是 他不上大学是明智的选择 因为他有到NBA打球的机会 姚明同休斯顿火箭队签了3年2000万美元的工作合同 加上他做广告的收入 每年的实际收入都在1000万美元之上 可以想象 如果姚明选择上大学 放弃到NBA打球的机会 他一年就少收入至少1000万美元 这就是姚明上大学的 机会成本 比尔 盖茨在面对选择时 如何计算机会成本 比尔 盖茨于1973年进入哈佛大学法律系学习 可是他对法律一直没有兴趣 反而对计算机情有独钟 19岁时 盖茨有了创办软件公司的想法 随之而来的就是他要面临一项选择 是继续读书直到拿到很多人梦寐以求的哈佛大学学位证书 还是辍学开办自己的软件公司 比尔 盖茨热爱学习 顺利完成学业是他的梦想 哈佛大学的毕业证书是他所渴望的 可是经营自己的软件公司也是他所钟爱的 在经过一番思考后 他毅然决定放弃学业 开办软件公司 事实证明了他的选择是对的 在1999年美国 福布斯 杂志的世界富豪评选中 比尔 盖茨以净资产850亿美元理所当然地登上了榜首 1999年3月27日 比尔 盖茨回母校参加募捐活动时 有记者问他是否愿意继续回哈佛上学 弥补他曾经的遗憾 对此 比尔 盖茨只是微微一笑 没有作出任何回答 不难看出 比尔 盖茨已不愿意为了哈佛的学位证书而放弃自己已有的事业 这是为什么呢 按照常理 上学是盖茨喜欢的事情 在实现了创办软件公司的愿望后 他完全可以静下心来继续学习 实现他的哈佛梦想 可是他为什么又选择放弃呢 如果从经济学的角度看 因为 对于当时的盖茨而言 比起放弃学业继续经营公司 放弃经营公司去上学的机会成本更大 而且 他在计算机领域的技术水平已经相当高 上学对他来说得到的利益不可能比他经营公司的利益大 所以他当然会选择机会成本较小 利益较大的一方 SICHUANTIANYIUNIVERSITY 在 下海 的浪潮中 某服装公司处长小王与夫人用自己的20万元资金办了一个服装厂 一年结束时 会计拿来了收支报表 当小王正看报表时 他的一个经济学家朋友小李来了 小李看完报表后说 我的算法和你的会计不同 小李也列出一份收支报表 这两份报表如下 案例 下海 明智吗 会计的报表 会计成本 销售收益100设备折旧3厂房租金3原材料60电力3工资10贷款利息15总成本94利润6 经济学家的报表 经济成本 销售收益100设备折旧3厂房租金3原材料60电力3工资10贷款利息15小王和夫人应得的工资6自有资金利息2总成本102利润 2 单位 万元 小李告诉小王 从会计师的角度看你赚了6万元 但从经济学家的角度看你赔了2万元 放着好好的处长不当 当什么私人老板呢 何况 当老板比处长辛苦得多 社会地位也远不如处长 如果把这些也作为机会马本你亏损更大了 小王听后恍然大悟 决定 上岸 回机关 小王的夫人特别感谢小李 因为这一年来她太累了 如果不是小李讲了机会成本的道理 小王还以为赚了6万元 会一直干下去呢 当作一个决策时 不仅要考虑得到什么 不定期要考虑为此而放弃了什么 思考题 某企业打算投资扩大生产 其可供选择的筹资方式有两种 一种是利用利率为10 的银行贷款 一种是利用企业的未分配利润 该企业的经理认为应该选择后者 理由是不用付息因此比较便宜 你认为他的话有道理吗 答 没有道理 在作经济决策时 必须重视隐性成本的计算 所谓隐性成本是企业再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企业自有资源的价值 这个价值必须按照它可能的最好的用途来计算 本例中 如果企业的利润不投入自己的企业而是贷给他人经营 也可能得到年利率10 的收入的话 那么这两种筹资方式是没有什么本质区别的 2 显成本与隐成本显成本 会计成本隐成本 机会成本经济成本 会计成本 机会成本 显性成本 隐性成本 分析 1 企业支付的原材料费用共10万元 2 企业使用自己拥有的厂房 如这个厂房出租可获得租金20万元 3 企业投资100万元 其中向银行贷款50万元 自筹资金50万元 利率为5 4 企业支付税金15万元 1 会计 2 机会 3 会计 4 会计 问题 什么是利润 你的小吃店的利润是怎样计算出来的 1 会计利润账面上可以计算的利润即 会计利润 总收益 显性成本 总收益 会计成本 二 利润 2 经济利润 超额利润 总收益 总成本 经济成本 总收益 会计成本 机会成本 总收益 会计成本 机会成本 会计利润 机会成本 一般而言 经济成本 会计成本经济利润 会计利润 经济利润 隐性成本 显性成本 经济学家如何看待企业 总收益 会计师如何看待企业 总收益 经济学家所讲的都是经济利润 A厂2011年收益100万元 实际支出包括 原材料支出65万元 设备折旧为15万元 动力消耗为2万元 厂房租金为3万元 工人工资为4万元 贷款利息为1万元 该厂长在该厂工作期间拒绝了B厂6万元年薪的邀聘 请问A厂当年的会计利润与经济利润分别是多少 练习一 解 会计利润 总收益 会计成本 100 65 15 2 3 4 1 10经济利润 总收益 经济成本 总收益 会计成本 机会成本 100 65 15 2 3 4 1 6 4 练习二 农民老陈讲授农技课程每小时可得到20元 今年 他在自己的土地上用10小时种了花100元买到的种子 他所引起的经济成本是多少 他的会计师衡量的成本是多少 如果这些种子能产生价值200元的作物 老陈的会计利润是多少 他赚取的经济利润是多少 1 总成本 20 10 100 300 元 2 会计成本 100元 3 会计利润 200 100 100 元 4 经济利润 200 300 100 元 短期与长期的区别 短期 ShortTerm 机器 厂房等不可改变 即使不生产 也要产生成本长期 LongTerm 机器 厂房等可以改变 少了可以购置或建造 多了可以变卖 二 短期成本分析 1 固定成本 FC 厂商在短期内必须支付的不能调整的生产要素的费用 包括 厂房和设备的折旧 及管理人员工资 2 可变成本 VC 厂商在短期内必须支付的可以调整的生产要素的费用 包括 原材料 燃料支出和生产工人的工资 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 定义 短期内生产一定量产品所需要的成本总和 分类 1 不变 固定 成本 TFC 厂商在短期内为生产一定量的产品对不变生产要素所支付的总成本 例 厂房 设备的折旧 管理人员的工资 2 可变成本 TVC 厂商在短期内为生产一定量的产品对可变生产要素所付出的总成本 例 原材料 燃料的支出 生产工人的工资 STC Q TFC TVC Q 1 短期总成本 我们以一家小吃店为例 问题 对于你的小吃店来说 哪些成本是可以临时调整的 哪些成本是不能临时调整的 面粉 肉 菜 调料 水 电 燃料 服务员的工资 店面 设施 STC TFC TVC 定义 厂商短期内生产每一单位产品平均所需要的成本分类 1 平均不变成本 AFC 厂商在短期内平均每生产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不变成本 AFC Q 2 平均可变成本 AVC 厂商在短期内平均每生产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可变成本 2 短期平均成本 厂商在短期内产量增加一单位引起的总成本增加量 3 短期边际成本 例 假设丰田公司生产4辆汽车的总成本是22 5万美元 而生产5辆车的总成本是25万美元 生产5辆车的平均总成本是多少 第5辆汽车的边际成本是多少 AC 25 5 5万美元MC 2 5万美元 短期成本 总成本 固定成本TFC 可变成本TVC 平均成本 短期平均成本SAC 平均固定成本AFC 平均可变成本AVC 边际成本MC 短期总成本STC 产量QFCVCSTCSMCAFCAVCSAC1100502303404270570 填制表格 产量QFCVCSTCSMCAFCAVCSAC110050150501005015021008018030504090310012022040100 340220 34100170270502542 567 5510025035080205070 填制表格 三 收益与利润最大化 1 收益 全部收入 P Q 收益是出售产品所得到的钱 而不是所赚取的钱 收益可分为总收益TR 平均收益AR和边际收益MR 1 总收益TR 厂商销售一定量的产品所得到的全部收入 TR AR Q P Q 2 平均收益AR 厂商销售每一单位产品平均所得到的收入 AR TR Q P 3 边际收益MR 每增加销售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入 MR TR Q P 2 利润最大化的原则 MR MC MR MC 每增加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益大于这一单位的成本 厂商有利可图 必然扩大产量 MR MC 每增加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益小于这一单位的成本 厂商会亏损 必然减少产量 只有在MR MC时 厂商既不扩大 也不缩小产量 而是维持产量 表明该赚的利润都赚到 即实现生产者利润最大化 我们以一家小吃店为例 边际收益 最后一个产量给你带来的收益 你卖的最后一碗面 给你带来的收益 边际成本 最后一个产量使你支付的成本 你卖的最后一碗面 使你支付的成本 短期内市场价格是固定的 市场条件并没有改变 多卖出一碗面条的收益也是固定的 它就等于一碗面条的单价 15元 边际收益 最后一碗面 给你带来的收益 利润 收益 成本 销量 价格 利润 销量 价格 成本 最后一碗面使你支付的成本是多少 由于短期内固定成本是不变的 因此 边际成本 最后一碗面所支付的可变成本 边际成本 可变成本 边际收益PK边际成本 问题 如何确定产量 什么情况下 你要多卖面条 什么情况下你要减少面条的销量 15元 边际收益PK边际成本 利润最大化原则 边际收益 边际成本MR MC MR MC MR MC 增加产量 减少产量 利润最大化原则 调整产量 四 厂商的短期均衡由于在短期生产中 产品市场的价格是既定的 且厂商只能用既定的生产规模进行生产 所以厂商只能通过对产量的调整来实现MR MC的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而厂商的短期均衡的盈亏状况将直接受市场价格的影响 厂商的短期均衡可以分五种情况 厂商短期均衡的几种情况 1 能获得超额利润2 不盈不亏 收支相抵点 3 亏损4 亏损最小5 停止营业 1 当AR AC时 获得利润2 当AR AC时 盈亏平衡 收支相抵点3 当AR AC 厂商亏损 但仍可生产4 当AVC AR AC 厂商亏损但仍可继续生产 平均收益高于平均可变成本 但仍小于平均成本 这时 虽然亏损发生 但厂商从事生产还是有利的 因为所得到的收益能弥补一部分固定成本 使得亏损额比不生产时小些 假若它停止生产 它将负担全部的固定成本损失 5 当AR AVC 厂商停产 停止营业点平均收益恰好等于平均可变成本 厂商从事生产和不从事生产所受的亏损是一样的 其亏损额都等于固定成本 这时厂商处于营业的边际状态 因此 价格等于最低的平均可变成本这一点就叫做停止营业点 案例一 生意冷清的餐馆和淡季的小型高尔夫球场 你是否曾经走进一家餐馆吃午饭 发现里面几乎没人 你会问为什么这种餐馆还要开门呢 看来几个顾客的收入不可能弥补餐馆的经营成本 在作出是否经营的决策时 餐馆老板必须记住固定与可变成本的区分 餐馆的许多成本 租金 厨房设备 桌子 盘子 餐具等等 都是固定的 在午餐时停止营业并不能减少这些成本 当老板决定是否提供午餐时 只有可变成本 增加的食物价格和额外的侍者工资 是相关的 只有在午餐时从顾客中得到的收入少到不能弥补餐馆的可变成本是 老板才在午餐时间关门 夏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33191-2025机动车安全技术检测仪器设备计算机控制与通信技术条件
- GB/T 17001.3-2025防伪油墨第3部分:热敏变色防伪油墨
- 应急安全培训系统建设课件
- 秋季腹泻临床典型症状与鉴别诊断要点
- 饮食因素在癌症预防中作用
- 并购中劳务合同(标准版)
- 学校食堂厨师合同(标准版)
- 2025年文化教育职业技能鉴定每日一练试卷含答案详解【轻巧夺冠】
- 2023年度计算机操作员复习提分资料【A卷】附答案详解
- 2025年在线教育平台用户增长与活跃度提升策略报告
- 9.18事变防空演练方案3篇2025
-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护理
- 2025年充换电站项目建议书
- 文旅公司考试试题及答案
- 成都银行招聘考试真题2024
- 专利代理培训课件
- 人教版(PEP)(2024)英语四年级上册2025-2026学年教学计划
- 浙江省名校协作体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联考英语试卷(PDF版含答案含听力原文无音频)
- GJB3243A-2021电子元器件表面安装要求
- 人工智能技术在网络安全威胁检测中的应用
- 电焊机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