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滴灌培训知识最新.doc_第1页
微滴灌培训知识最新.doc_第2页
微滴灌培训知识最新.doc_第3页
微滴灌培训知识最新.doc_第4页
微滴灌培训知识最新.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开源节水设备科技有限公司微滴灌培训知识河北开源节水设备科技有限公司1河北开源节水设备科技有限公司目 录第一章 微灌概述4第一节 微灌的种类4一、微灌的种类4(一)滴灌4(二)微喷灌4(三)小管出流5(四)渗灌5第二节微灌技术优缺点5一、使用微灌技术的要点5(一)节水、节肥、省工51、管道灌溉,提高使用效率52、水肥同步,节省施肥用量63、阀门管理,节省劳力投入6(二)控制温度和湿度61、沟灌大棚水量大、湿度高、温度低、病虫害多发62、微灌大棚局部微灌、湿度低、温度高,病虫害减少6(三)微量灌溉、保持土壤结构7(四)改善品质、增产增效7二、微灌的优缺点7(一)优点71、省水、省工、节能。82、灌水均匀。83、增产。84、对土壤和地形的适应性强。8(二)缺点9第三节 微灌系统的组成及分类9三、微灌系统的组成及分类9(一)微灌系统的组成91水源102首部枢纽首部103输配水管网114灌水器11(二)微灌系统的分类11四、微灌主要设备12(一)灌水器121、灌水器的种类与结构特点12(1)滴头13a、非压力补偿滴头13b、压力补偿型滴头13(2)微灌带(管)13a、内镶式微灌带(管)13b、薄壁微灌带14(3)微喷头14a、旋转式微喷头14b、折射式微喷头14(4)微喷带15(5)小管灌水器15(6)渗灌管16a、取水阀16b闸阀16b、蝶阀17c、球阀17d、止回阀17e、进排气阀18f、量测装置18f1水表18f2压力表19g、施肥器20g1压差式施肥罐20g2文丘里施肥器21g3比例施肥泵22h、过滤器22h2离心过滤器24h3筛网过滤器25h.4叠片过滤器26i管道及附件27i.1聚氯乙烯(PVC)塑料管27i.2聚丙烯(PP)管28i.3聚乙烯(PE)管28第二章 微灌技术在农作物中的应用与施工29第一节 微灌技术在农作物中的应用29一、大棚微灌29二、果树微灌。30三、棉花微灌30第二节 微灌、微喷灌在冷棚蔬菜中的实际应用31一、微灌技术的特点:311、微灌技术的主要特点:312、微灌田间配置31(1)微灌带31第三节 玉米膜下微灌可增产的原理32玉米膜下微灌技术的主要优势:321.保水作用。322.增温作用。333.改善土壤物理性状。334增加土壤中养分含量。335.改善光照条件。33第四节 微灌带、微灌管的铺设方法34一、微灌管特点:34二、适用条件:34三、性能、规格参数:34四、适技术参数:35五、微灌带/微灌管的铺设方法:35第五节大棚滴灌系统的安装与使用方法36用户注意事项:371、选择合适的滴灌系统:372、正确安装滴灌系统:373、正确使用滴灌带/滴灌管:37第六节 草莓膜下微灌带的安装方法及设施介绍38一、微灌设施。391.微灌设备规格:392.微灌设备的连接方法:393.技术工艺:39二、配套技术。391.做高畦:392.覆膜:403.滴水原则:404.随水追肥:405.湿度管理:40第一章 微灌概述第一节 微灌的种类一、微灌的种类微灌是利用微灌设备组装成微灌系统,将有压水输送分配到田间,通过灌水器以微小的流量湿润作物根部附近土壤的一种灌水技术。微灌按灌水器及出流形式的不同,主要有滴灌、微喷灌、小管出流、渗灌等形式。(一)滴灌 滴灌是利用安装在末级管道(称为毛管)上的滴头,或与毛管制作成一体的滴灌带(或滴灌管)将压力水以水滴状湿润土壤,在灌水器流量较大时,形成连续细小水流湿润土壤。通常将毛管和灌水器放在地面,也可以把毛管和灌水器埋入地面以下30cm左右。前者称为地表滴灌,后者称为地下滴灌。滴灌灌水器的流量通常为1.1410L/h。(二)微喷灌 微喷灌是利用直接安装在毛管上或与毛管连接的微喷头将压力水以喷洒状湿润土壤。微喷头有固定式和旋转式两种。前者喷射范围小,水滴小;后者喷射范围较大,水滴也大些,故安装的间距也比较大。微喷头的流量通常为20250L/h。另外还有微喷带也属于微喷灌系列,微喷带又称多孔管、喷水带,是在可压扁的塑料软管上采用机械或激光直接加工出水小孔,进行微喷灌的设备。(三)小管出流 小管出流是利用4的小塑料管与毛管连接作为灌水器,以细流(射流)状局部湿润作物附近的土壤,小管出流的流量常为40250L/h。对于高大果树通常围绕树干修一渗水小沟,以分散水流,均匀湿润果树周围土壤。在国内,为增加毛管的铺设长度,减少毛管首末端流量的不均匀,通常在小塑料管上安装稳流器,以保证每个灌水器流量的均匀性。(四)渗灌渗灌是利用一种特别的渗水毛管埋入地表以下30cm左右,压力水通过渗水毛管管壁的毛细孔以渗流的形式湿润其周围土壤。由于渗灌能减少土壤表面蒸发,从技术上来讲,是用水量很省的一种微灌技术,但目前使用起来,渗灌管常埋于地下,由于作物根系有向水性,渗灌管经常遭受堵塞问题困扰。渗灌管的流量常为23L/(hm)。第二节微灌技术优缺点一、使用微灌技术的优点(一)节水、节肥、省工1、管道灌溉,提高使用效率微灌属全管道输水和局部微量灌溉,使水分的渗漏和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同时,又由于能做到适时地供应作物根区所需水分,不存在外围水的损失问题,又使水的利用效率大大提高。2、水肥同步,节省施肥用量灌溉可方便地结合施肥,即把化肥溶解后灌注入灌溉系统,由于化肥同灌溉水结合在一起,肥料养分直接均匀地施到作物根系层,真正实现了水肥同步,大大提高了肥料的有效利用率,同时又因是小范围局部控制,微量灌溉,水肥渗漏较少,故可节省化肥施用量,减轻污染。3、阀门管理,节省劳力投入灌溉施肥技术,为作物及时补充价格昂贵的微量元素提供了方便,并可避免浪费。微灌系统仅通过阀门人工或自动控制,又结合了施肥,故又可明显节省劳力投入,降低了生产成本。(二)控制温度和湿度1、沟灌大棚水量大、湿度高、温度低、病虫害多发传统沟灌的大棚,一次灌水量大,地表长时间保持湿润,不但棚温、地温降低太快,回升较慢,且蒸发量加大,室内湿度太高,易导致蔬菜或花卉病虫害发生。2、微灌大棚局部微灌、湿度低、温度高,病虫害减少因微灌属于局部微灌,大部分土壤表面保持干燥,且滴头均匀缓慢地向根系土壤层供水,对地温的保持、回升,减少水分蒸发,降低室内湿度等均具有明显的效果。采用膜下微灌,即把微灌管(带)布置在膜下,效果更佳。另外微灌由于操作方便,可实行高频灌溉,且出流孔很小,流速缓慢,每次灌水时间比较长,土壤水分变化幅度小,故可控制根区内土壤能够长时间保持在接近于最适合蔬菜、花卉等生长的湿度。由于控制了室内空气湿度和土壤湿度,可明显减少病虫害的发生,进而又可减少农药的用量。(三)微量灌溉、保持土壤结构在传统沟畦灌较大灌水量作用下,使设施土壤受到较多的冲刷、压实和侵蚀,若不及时中耕松土,会导致严重板结,通气性下降,土壤结构遭到一定程度破坏。而微灌属微量灌溉,水分缓慢均匀地渗入土壤,对土壤结构能起到保持作用,并形成适宜的土壤水、肥、热环境。(四)改善品质、增产增效由于应用微灌减少了水肥、农药的施用量以及病虫害的发生,可明显改善产品的品质。总之,较之传统灌溉方式,温室或大棚等设施园艺采用微灌后,可大大提高产品产量,提早上市时间,并减少了水肥、农药的施用量和劳力等的成本投入,因此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二)缺点微灌系统投资一般要高于地面灌;微灌灌水器出口很小,易被水中的矿物质或有机物堵塞,减少系统水量分布均匀度,严重时会使整个系统无法正常工作,甚至报废;微灌毛管一般铺设在地面,使用中会影响田间管理,有时会被拉断、割破,发生漏水,增加了后期维护费用。第三节 微灌系统的组成及分类三、微灌系统的组成及分类(一)微灌系统的组成微灌系统由水源、首部枢纽、输配水管网和灌水器以及流量、压力控制部件和量测仪表等组成,如图所示。 微灌系统示意图1水源河流、渠道、湖泊、水库、井、泉等均可作为微灌水源,但其水质需符合微灌要求。2首部枢纽首部 枢纽包括水泵、动力机、肥料和化学药品注入设备、过滤设备、控制阀、进排气阀、压力流量量测仪表等。其作用是从水源取水增压并将其处理成符合微灌要求的水流送到微灌系统中去。微灌常用的水泵有潜水泵、深井泵、离心泵等,动力机可以是柴油机、电动机等。 在供水量需要调蓄或含砂量很大的水源,常要修建蓄水池和沉淀池。沉淀池用于去除灌溉水源中的大固体颗粒,为了避免在沉淀池中产生藻类植物,应尽可能将沉淀池或蓄水池加盖。过滤设备的作用是将灌溉水中的固体颗料滤去,避免污物进入系统,造成系统堵塞。过滤设备应安装在输配水管道之前。 肥料和化学药品注入设备用于将肥料、除草剂、杀虫剂等直接施入微灌系统,注入设备应设在过滤设备之前。 流量压力量测仪表用于测量管线中的流量或压力,包括水表、压力表等。水表用于测量管线中的流过的总水量,根据需要可以安装于首部,也可以安装于任何一条干、支管上,如安装在首部,须设于施肥装置之前,以防肥料腐蚀。压力表用于测量管线中的内水压力,在过滤器和密封式施肥装置的前后各安设一个压力表,可观测其压力差,通过压力差的大小能够判定施肥量的大小和过滤器是否需要清洗。 控制器用于对系统进行自动控制,一般控制器具有定时或编程功能,根据用户给定的指令操作电磁阀或水动阀,进而对系统进行控制。 阀门是直接用来控制和调节微灌系统压力流量的操纵部件,布置在需要控制的部位上,其型式有闸阀、逆止阀、空气阀、水动阀、电磁阀等。3输配水管网 输配水管网的作用是将首部枢纽处理过的水按照要求输送分配到每个灌水单元和灌水器,输配水管网包括干、支管和毛管三级管道。毛管是微灌系统的最末一级管道,其上安装或连接灌水器。4灌水器 灌水器是微灌设备中最关键的部件,是直接向作物施水的设备,其作用是消减压力,将水流变为水滴或细流或喷洒状施入土壤,包括滴头、微灌带、微灌管、微喷头、微喷带、渗灌管等,灌水器多数是用塑料制成的。(二)微灌系统的分类 由于组成微灌系统的灌水器不同,相应的分为微灌系统、微喷灌系统、小管出流系统以及渗灌系统等。 根据配水管道在灌水季节中是否移动,每一类微灌系统又可分为固定式、半固定式和移动式。 固定式微灌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在整个灌水季节都是固定不动的,干管、支管一般埋在地下,根据条件,毛管有的埋在地下,有的放在地表或悬挂在离地面一定高度的支架上。固定式微灌系统常用于经济价值较高的经济作物。 半固定式微灌系统的首部枢纽及干、支管是固定的,毛管连同其上的灌水器是可以移动的。根据设计要求,一条毛管可以在多个位置工作。 移动式微灌系统各组成部分都可移动,在灌溉周期内按计划移动安装在灌区内不同的位置进行灌溉。移动式微灌系统提高了微灌设备的利用率,降低了单位面积微灌的投资,但操作管理比较麻烦,适合在经济条件较差的地区使用。四、滴灌系统灌水器有哪些主要品种(一)内镶贴片式滴灌带 1、内镶贴片式滴灌带的优点:内镶贴片式滴灌带是把扁平形状的滴头镶在管带内壁上的一体化滴灌带,广泛应用于温室大棚,大田经济作物的灌溉。滴头与管带一体化,安装使用方便,成本低,投资少。滴头有自过滤窗,抗堵塞性能好。采用迷宫式流道,具有一定的压力补偿作用。滴头间距可根据用户要求而定。2、性能规格参数:管径:12mm,16mm,20mm壁厚:0.20.6mm工作压力:0.020.25MPa流量:2-3 l/h3、适用条件: 它是目前干旱缺水地区最有效的一种节水灌溉方式,其水的利用率可达95。滴灌较喷灌具有更高的节水增产效果,同时可以结合施肥,提高肥效一倍以上。可适用于:果树、蔬菜、经济作物以及温室大棚灌溉,在干旱缺水的地方也可用于大田作物灌溉。4、安装使用说明在支管上打孔在PE管,输水带支管上先用专用打孔工具进行打孔;输水管与滴灌带相连用专用旁通将输水支管与滴灌带连在一起;清洗与封头滴灌带与输水管按照步骤1、2安装完毕后要打开输水阀门进行冲洗,将系统及滴灌带中存留的杂质颗粒冲洗掉,最后将滴灌带尾端翻卷两折,用剪断的滴灌带头将末端封住。 (二)迷宫式滴灌带 1、迷宫式滴灌带的优点:迷宫流道及滴孔一次真空整体热压成型、粘合性好,制造精度高。紊流态多口出水,抗堵塞能力强。迷宫流道设计,出水均匀,可达85%以上,铺设可达80m.重量轻,安装管理方便,人工安装费用低。2、性能规格参数外径:16mm壁厚:0.2mm滴孔间距:0.3m工作压力:0.020.25Mpa流量:2-3 l/h3、适用条件: 滴灌带是利用塑料管(滴灌管)道将水通过直径约10mm毛管上的孔口或滴头送到作物根部进行局部灌溉。是通过出流孔口非常小入的滴头或滴灌带,把水一滴一滴地均匀而缓慢地滴在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中。用于温室、大棚作物的种植,减少病虫害,节省化肥农药,提高经济效益。用于果园灌溉,可有效提高产量,改善果实品质,有效控制杂草生长。适用于棉花、中草药、西瓜、大田蔬菜等多种大田作物,提高机械化种植力度。滴灌带可绕垅弯曲铺设,操作方便。4、安装使用说明 滴灌用水一般经过首部枢纽稳压、过滤、施肥,再通过干管、支管,最后由滴灌带滴到植物的根部。5、滴灌带的安装分以下几个步骤进行:在支管上打孔在聚乙烯支管上先用专用打孔工具进行打孔。 输水管与滴灌带相连清洗与封头滴灌带与输水管按照步骤1、2安装完毕后要打开输水阀门进行冲洗,将系统及滴灌带中存留的杂质颗粒冲洗掉,最后将滴灌带尾端翻卷两折,用剪断的滴灌带头将末端封住。如图所示,用专用旁通将输水支管与滴灌带连在一起。(三)内镶式圆柱滴灌管 1、内镶式圆柱滴灌管的优点:内镶圆柱式滴头,整体效果好;外力不易损伤滴头,使用寿命长;紊流流道,出水均匀性好,铺设长度长;内置滴头进水口滤网可有效拦截水中杂质,抗堵性能好;田间安装、拆卸简单,便于收取,可重复使用;滴头常规间距30cm,可根据客户需要定制;2、性能规格参数:直径:12、16壁厚:0.6mm、0.8mm、1.0mm工作压力0.080.2 Mpa滴头流量:2.0L/h(0.1 Mpa)滴头间距:300mm3、适用条件:用于温室、大棚作物的种植,减少病虫害,节省化肥农药,提高经济效益。用于果园(葡萄等小型果树)灌溉,可有效提高产量,改善果实品质,有效控制杂草生长。适用于棉花、中草药、西瓜、大田蔬菜等多种大田作物,提高机械化种植力度。滴灌带可绕垅弯曲铺设,操作方便。5、安装说明:在支管上打孔在聚乙烯支管上先用专用打孔工具进行打孔。 输水管与滴灌管相连。清洗与封头滴灌带与输水管按照步骤1、2安装完毕后要打开输水阀门进行冲洗,将系统及滴灌管中存留的杂质颗粒冲洗掉,最后将滴灌带尾端用堵头将末端封住。 (四)承插式滴灌管1、承插式滴灌管的特点:滴头及其管材为活动连接,承插滴头上开有迷宫式加长加宽型流道,并可拆卸清洗,从而大大延长滴灌设备的使用寿命;工作水压要求较低,符合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尤其是不具备动力条件的山区的实际情况。2、性能规格参数:承插连接,防止堵塞;流道入口处设过滤孔道,抗堵塞性能强;直径8、10、16可选;工作压力:0.1-0.25Mpa流量:3-4L/h滴头间距:300mm;铺设长度:10-40m;3、适用条件:用于蔬菜如西红柿、黄瓜、青椒、草莓等的灌溉,效果非常好。可高效地将水、肥输送到植物根部,满足水、肥要求,达到高产优质高效。4、安装说明:同内镶式滴灌管。(五)滴箭 1、特点:滴箭跟迷宫式滴灌带的滴灌原理一样,拥有迷宫长流道滴箭结构,膜片式稳流滴头,双重保障,确保出水均匀;独特的导流圆盘,渗入式灌溉;分为一出一滴箭,一出二滴箭,一出四滴箭等组合形式,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箭体较小容易隐蔽,与滴箭连接的发丝管非常柔软且不易折死;滴箭与发丝管承插连接,承插口配合紧密箭头不易脱落;安装使用方便;节水效率高,运行成本低。2、性能规格参数:工作压力:0.08-0.3Mpa;流量:1.5-2.0L/h,单箭流量:1.0L/h3、适用条件:是盆花、盆栽植物绿化带、高架桥滴灌,农业、园林、温室苗圃及苗木等作物灌溉最合适的灌水器;(六)压力补偿式滴头 由于滴灌系统属全管道输水和局部微量灌溉,使水分的渗漏和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同时,又由于能做到适时地供应作物根区所需水分,不存在外围水的损失问题,又使水的利用效率大大提高。 可方便地结合施肥,即把化肥溶解后灌注入灌溉系统,由于化肥同灌溉水结合在一起,肥料养分直接均匀地施到作物根系层,真正实现了水肥同步,大大提高了肥料的有效利用率,同时又因是小范围局部控制,微量灌溉,水肥渗漏较少,故可节省化肥施用量,减轻污染。运用灌溉施肥技术,为作物及时补充价格昂贵的微量元素提供了方便,并可避免浪费。 滴灌系统仅通过阀门人工或自动控制,又结合了施肥,故又可明显节省劳力投入,降低了生产成本。 五、喷灌系统灌水器有哪些主要品种(一)微喷头; 微喷头品种较多,以水源压力可分为高压(大于0.3Mpa)和低压(小于0.3Mpa)两种。 微喷头的工作压力一般为50-300Kpa,喷嘴直径为0.8-2.2mm,单个喷头流量一般小于250L/h; 目前常用的以低压为主,主要有离心式、折射式、旋转式3种类型。1、离心式微喷头离心式微喷头又称涡流式雾化喷头,十字微喷头;(1)功能特点:整套采用4个喷嘴呈十字联接,雾粒的分布更均匀。高效防滴阀设计,真正停喷止滴,避免滴水伤苗。(2)性能参数压力:0.22-0.28Mpa;流量:33.5L/h-37.5L/h射程:1.2m-1.8m雾化指标:27500-40000 由于离心式微喷头喷洒水滴直径小于0.02mm,水滴就不会直接落到地面,而是成为雾气在空中漂移,这样就能很容易吸收空气中的热量而蒸发,能够获得理想的降温增湿效果。因此离心式微喷头是高档温室、养殖场等加湿降温的理想产品。(3)适用条件:温室内苗床或观叶植物灌溉;可用于苗圃育苗。适合各种间距较大的果树灌溉。可作为园林草坪、庭院绿化工具。使用与花卉的灌溉。可增加室内湿度雾化降温。(二)折射式微喷头 (1)功能特点:结构简单,无运动部件,工作可靠;价格便宜;喷灌强度大,可实现全圆、半圆、扇形喷洒;(2)规格参数悬挂式:压力:2.0-2.5Mpa;流量20L/h-60L/h,0.8-0.9m射程:悬挂式:0.8-0.9m;插杆式:0.8-0.9m雾化指标:22500-35000 由于折射式微喷头结构简单、价格比旋转式微喷头便宜、喷灌强度大等特点,一般适用于果园、苗圃、温室、花卉灌溉等。(三)旋转式微喷头 (1)功能特点:水量分布均匀。喷洒稳定、360全圆喷洒。射程远、水滴尺寸大、喷洒均匀安装维护简便、价格低廉。安装防渗漏微型阀、可用于倒悬时,防滴漏。适用于各种硬度的水质,使用寿命长。(二)微喷带1、什么是微喷带? 微喷带又称多孔管、喷水带、喷灌带、微喷灌管,是在可压扁的塑料软管上采用机械或激光直接加工出水小孔,进行滴灌或微喷灌的节水灌溉设备。 将每组3个出水孔、5个出水孔或更多出水孔的微喷带直接铺设在地面,直射在空中的水流就能形成类似细雨的微喷灌效果。它是一种比较先进的灌溉技术;2、特点:价格低廉,搞效节能增产,可节水50-80%,节肥50%,增产20%,省力。适合大田作物、果园、蔬菜花卉,苗圃、菜园等,可移动灌溉、抗旱保丰收。抗堵塞性强,除堵方便,普通水质无需过滤。可与各种抽水机械配套。类似细雨灌溉作物,灌水均匀,不伤害作物,保持良好的土壤性状。改善田间小气候,减少作物湿度过大引起的病虫害,覆盖地膜后效果更佳。安装使用简单,搬运储存方便。使用寿命长,耐压耐老化。3、技术规格参数斜五孔、斜三孔、横三孔,左右孔和无孔等;出水孔一般采用机械钻孔、启动打孔和激光打孔;孔径为0.11.2mm,空型呈圆形。目前主要的型号是:N30、N45、N50、N65四种规格型号。4、适用条件: 用于温室、大棚作物的种植, 果园灌溉, 棉花、中草药、西瓜、大田、蔬菜等多种大田作物,提高机械化种植力度。 5、安装说明:按行距配好管子和配件,另裁好微灌带和主管。安装:主管一端接皮管(皮管接压力水源,如水泵等),另一端接配件,配件后面接微灌带,铺设好滴灌带,封好尾部。封堵尾部:从铺设好的袋子尾部剪下3-5公分,再把尾部打折3次,约3-5公分,然后将剪下的带子套上,即可起到封堵效果。施肥通过水泵吸入或通过主管带上接三通,用压力(如施肥器等)在主管前注入。如有少数滴孔积累杂质堵塞,可放开微灌带尾部,用清水冲洗1-2分钟即可。微灌带上覆盖地膜,有利于呵护农作物根部湿度,减少水分挥发及杂草生长。同时还具有减少病虫害,防止地面板结,提供果实品质及色泽等功效。六、小管出流系统 一、什么是小管出流系统? 小管出流是指在支管上打孔安装紊流器以后,在紊流器另一端安装一截毛管,直达作物根部的灌溉方式。二、小管出流节水灌溉系统组成部分?动力机械:从水源提取水进入主管网。首部系统:包括控制系统、施肥系统、过滤系统。主管网:输水主管,一般由PE管材和PE管件组成。灌水器:由紊流器及毛管组成。三、小管出流系统有哪些特点?(一)节能、堵塞问题小、水质净化处理简单 小管灌水器的流道直径比滴灌灌水器的流道或孔口的直径大得多,而且采用大流量出流,解决了滴灌系统灌水器易于堵塞的难题。因此,一般只要在系统首部安装6080目的筛网式过滤器就足够了(滴灌系统过滤器的过滤介质则需要120200目)。如果利用水质良好的井水灌溉或水质较好水池灌溉,也可以不安装过滤器。同时,由于过滤器的网眼大、水头损失小,既减少能量消耗,又可延长冲洗周(二)施肥方便 果树施肥时,可将化肥液注入管道内随灌溉水进入作物根区土壤中,也可把肥料均匀地撒于渗沟内溶解,随水进入土壤。特别是施有机肥时,可将各种有机肥理入渗水沟下的土壤中,在适宜的水、热、气条件下熟化,充分发挥肥效,解决了滴灌不能施有机肥的问题。 (三)省水 小管出流灌溉是一种局部灌溉技术,只湿润渗水沟两侧作物根系活动层的部分土壤,水的利用率高,而且是管网输配水,没有输渗漏损失,可比地面灌溉节约用水60以上。 4、 适应性强对各种地形、土壤、各种果树等均可适用。5、操作简单,管理方便。(四)性能参数:流量:10L/h-60L/h工作压力:0.5-3.5公斤(五)适用条件:1、 平原、山地、丘陵等株距较远的树木灌溉;2、 根系较为复杂的植被灌溉;3、 种植间距不规律的植被灌溉;需水量较大的植被灌溉;七、首部枢纽首部枢纽一般由取水阀、止回阀、进排气阀、计量装置、施肥器、过滤器等部分组成。下面是一种简单的首部枢纽图。(一)取水阀 一般起打开取水和闭和断水作用,常用的取水阀类型有闸阀、蝶阀、球阀等,材质有铸铁、钢质、塑料等。这些阀门参数都有标准可循,下面是微灌工程中一些常用的取水阀。1、闸阀 这种阀门具有开启和关闭力小,对水流的阻力小,并且水流可以两个方向流动等优点,但结构比较复杂。50mm以上的阀门多用法兰连接,50mm以下的阀门用螺纹连接。闸阀外形如下,b、蝶阀c、球阀 球阀在微灌系统中应用广泛,主要用在支管进口处。球阀构造简单,体积小,对水流的阻力也小,缺点是如果开启动作太快会在管道中产生水锤。因此在微灌系统的主干管上不宜采用球阀,但可在干、支管末端装上球阀作冲洗之用,其冲洗排污效果好。d、止回阀 也叫逆止阀或单向阀,水流只能沿一个方向流动。当切断水流时,用于防止含有肥料的水倒流进水源,还可防止水流倒流引起水泵叶轮倒转,进而保护水泵。e、进排气阀 也叫空气阀,一般安装在微灌系统的最高处,用于放出管网中积累的空气,防止管道发生震动破坏,或在系统需要泄水时,起到进气作用。f、量测装置如水表、压力表等。f1水表 微灌工程中常用水表来计量管道输水流量大小和计算灌溉用水量的多少。水表一般安装在首部枢纽中过滤器之后的干管上。设计时,根据微灌系统的设计流量大小、选择大于或接近额定流量的水表为宜,绝不能单纯以输水管径大小来选定水表口径,否则,容易造成水表的水头损失过大。 微灌工程中常用的水表有旋翼式水表和螺翼式水表两种。这两种水表的外形、工作水温、允许最大工作压力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在同样口径个工作压力条件下,螺翼式水表通过的流量比旋翼式水表大1/3左右,且水头损失和水表体积都比旋翼式小。 螺翼式水表旋翼式水表f2压力表 微灌系统中经常使用弹簧管压力表测量管路中的水压力。压力表内有一根椭圆形截面的弹簧管,管的一端固定在插座上并与外部接头相通,另一端封闭并与连杆和扇形齿轮连接,可以自由移动。当被测液体进入弹簧内时,在压力作用下弹簧管的自由端产生位移,这位移使指针偏移,指针在度盘上的指示读数就是被测液体的压力值。测正压力的表称为压力表,测负压力的表称为真空表。压力表外形如下, g、施肥器 微灌系统中常用的施肥装置有压差式施肥罐、文丘里施肥器、比例自动施肥泵等。g1压差式施肥罐 压差式施肥罐由储液罐、进水管、出水管、调压阀等几部分组成。压差式施肥罐施肥工作原理与操作过程是待微灌系统正常运行后,首先把可溶性肥料或肥料溶液装入储液罐1内,然后把罐口封好,关紧罐盖。接通输液管7并打开其上的阀门6,再接通进水管2并打开阀门4,此时肥料罐的压力与灌溉输水管道的压力相等。为此关小微灌输水管道上的施肥调压阀门5,使其产生局部阻力水头损失,使阀后输水管道内压力变小,阀前管道内压力大于阀后管道压力,形成一定压差(根据施肥量要求调整该阀),使罐中肥料通过输肥管进入阀后输水管道中,又造成化肥罐压力降低,因而阀前管道中的灌溉水即由供水管2进入化肥罐内,而罐中肥料溶液又通过输液管进入微灌管网及所控制的每个灌水器,如此循环运行,化肥罐内肥料浓度降至接近零时,即需重新添加肥料或肥溶液,继续施肥。 压差式施肥罐的优点是:加工制造简单,成本较低,不需外加动力设备。缺点是溶液浓度变化大,无法实时控制。罐体容积有限,添加肥料次数频繁且较麻烦,输水管道因设有调压阀而调压造成一定的水头损失。g2文丘里施肥器 文丘里施肥器可与开敞式肥料罐配套组成一套施肥装置。其构造简单,造价低廉,使用方便,主要适用于小型微灌系统。文丘里施肥器的缺点是如果直接装在骨干管道上注入肥料,则水头损失较大,这个缺点可以通过在管路中并联一个文丘里器来克服,构造如下图: g3比例施肥泵 比例施肥泵的特点:不用电驱动,以水压作动力,肥料的溶液剂量与进入设备的水量严格成比例,无论流经管路的流量和压力变化如何,注入的溶液剂量总是与流经水管的水量成比例,外部可灵活调节比例。外形如下h、过滤器 微灌技术要求灌溉水中不含造成灌水器堵塞的污物和杂质,而实际上任何水源,如湖泊、库塘、河流和沟溪水中,都有不同程度含有污物和杂质,即使是水质良好的井水,也会含有一定数量的砂粒和可能产生化学沉淀的物质。因此对灌溉水进行严格的过滤是微灌工程中首要的步骤,是保证微灌系统正常运行、延长灌水器使用寿命和保证灌水质量的关键措施。 微灌系统中常用的过滤设备有:砂石过滤器、离心过滤器、筛网过滤器、叠片式过滤器等。在选配过滤设备时,主要根据灌溉水源的类型、水中污物种类、杂质含量等,同时考虑所采用的灌水器的种类、型号及流道端面大小等来综合确定。砂石过滤器图片主要用于水库、塘坝、沟渠、河湖及其他开放水源。可分离水中的水藻、漂浮物、有机杂质及淤泥。 过滤原理:砂石过滤器是通过均质颗粒层进行过滤的,其过滤精度视砂粒大小而定。过滤过程为:水从壳体上部的进水口流入,通过在介质层孔隙中的运动向下渗透,杂质被隔离在介质上部。过滤后的净水经过过滤器里面的过滤元件进入出水口流出,即完成水的过滤过程。选用时,可以单独使用,也可和其他过滤器组合使用。 砂石过滤器选型参数表(参考)规格型号连接接口流量(m/h)外形尺寸(mm)重量(Kg)50mm50螺纹5-17600*800*152012080mm80法兰10-35950*2200*2100250100mm100法兰30-701900*2200*2100480150mm150法兰50-1002600*2200*2100780200mm200法兰80-1403300*2200*21001150 使用中应注意事项:要严格按设计流量使用,因过大的流量可造成砂床流道效应,导致过滤精度下降;过滤器的清洗通过反冲洗装置进行,砂床表面的最污染层,应用干净砂粒代替,视水质情况而定,一年处理1-4次。 h2离心过滤器 离心过滤器主要用于含砂水流的初级过滤,可分离水中的砂子和石块。在满足过滤要求的条件下,分离效果:60-150目砂石98-92%。过滤原理:此类过滤器基于重力及离心力的工作原理,清除重于水的固体颗粒。水由进水管切向进入离心过滤器体内,旋转产生离心力,推动泥砂及密度较高的固体颗粒沿管壁移动,形成旋流,使砂子和石块进入集砂罐,净水则顺流沿出水口流出,即完成水砂分离。过滤器需定期进行排砂清理,时间按当地水质情况而定。离心过滤器图片离心过滤器选型参数表(参考)规格型号连接接口流量(m/h)外形尺寸(mm)重量(Kg)25mm25螺纹1-8420*250*550950mm50螺纹5-20500*300*8302180mm80法兰10-40800*500*132051100mm100法兰30-70950*600*170090125mm125法兰60-1201350*1000*2400180150mm150法兰80-1601400*1000*2600225使用中注意事项:离心过滤器在开泵和停泵的工作瞬间,由于水流失稳,影响过滤效果,因此,常与网式过滤器同时使用效果更佳;在进水口前应安装一段与进水口等径的直通管,长度是进水口直径的10-15倍,以保证进水水流平稳。h3筛网过滤器筛网过滤器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过滤设备,造价也较为便宜,在国内外的微灌系统中使用最为广泛。筛网过滤器的种类繁多。如果按安装方式分,有立式与卧式两种;按制造材料分类,有塑料和金属两种;按清洗方式分类又有人工清洗和自动清洗两种;按封闭与否分类则有封闭式和开敞式两种。筛网过滤器主要由进水口,滤网、出水口和排污冲洗口等几部分组成,安装时,应注意水流方向与过滤器的安装方向一致。外形如下 筛网过滤器选型参数表(参考)规格最大过流量m/h最大承压KPa25mm(1”)580032mm(11/4”)1080040mm(11/2”)1080050mm(2”)2080080mm(3”)50800 筛网过滤器主要用于过滤灌溉水中的粉粒、砂和水垢等污物,尽管它也能用来过滤含有少量有机污物的灌溉水,但有机物含量稍高时过滤效果很差,尤其是当压力较大时,大量的有机污物会“挤”透过滤网而进入管道,造成微灌系统与灌水器的堵塞。h.4叠片过滤器 叠片过滤器的外形与筛网过滤器基本相同,主要不同在于过滤芯不同,叠片过滤器是由数量众多的片状滤片叠在一起组成,每片滤片上有流道,水从两个滤片之间的“缝隙”穿过,污物档在滤片外周,从而达到过滤作用。第二章 微灌技术在农作物中的应用与施工第一节 微灌技术在农作物中的应用微灌是迄今为止农田灌溉最节水的灌溉技术之一。但因其价格较高,一度被称作“昂贵技术”,仅用于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中。近年来,随着微灌带的广泛应用,“昂贵技术”不再昂贵,完全可以在普通大田作物上应用。现对大棚微灌、果树微灌和棉花微灌如何布置与施工的技术作一简要介绍,其他宽行作物可参照实施。 一、大棚微灌 大棚作物尤其是蔬菜作物的生长与棚内小气候环境息息相关,如气温、地温、湿度、水分等都是直接影响蔬菜产量和质量的主要因素。大棚蔬菜采用微灌,并在微灌毛管上覆盖塑膜,完全可以控制棚内的湿度、温度和灌溉的水量等,从而改善棚内蔬菜的生长环境,减少蔬菜发病,提高蔬菜的产量和质量。 大棚微灌系统毛管选用微灌带,一般选用直径16毫米、滴头间距0.3米、工作压力0.05-0.1兆帕、滴头流量1.8-3.2升/小时的微灌带。黏性较大的土壤应选流量较小的滴头,砂性较大的土壤应选流量较大的滴头,对中壤土一般选用流量为2.5升/小时的滴头。微灌带的长度一般不宜超过80米。微灌带应铺设在菜行中、地表上、地膜下。大棚微灌还可配置施肥装置,一般选择文丘里施肥器,施肥罐选用10-30升开敞式。在施肥装置后面还应安装过滤器,一般选用5-10吨/小时的筛网式过滤器,以防止滴头堵塞。二、果树微灌。 果树采用微灌,具有节水、节能,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减少除草、施肥等劳动,调节土壤水、肥、气、热的关系,适用于不同土壤和地形等优点。果树微灌一般对树行距不大于3米的果园,沿树行布置一条微灌带;当树行距大于3米时,沿树行布置两条微灌带。对于砂性较大的土壤,不管树距多大都布置两条微灌带;对砂性非常严重的地块,可绕树环形布置微灌带。滴头的间距,中壤土为0.4米,土壤越黏间距越大,反之土壤越砂间距越小。滴头的流量,黏土小、砂土大,可选用流量为1.8-3.2升/小时的滴头。 果树微灌由于轮灌区面积较大,一般施肥、过滤设备设在水源处。过滤设备的选择根据不同的水源而定,井水选择离心网式过滤器;水库、池塘等敞开水面的水源,可选择离心、砂石组合过滤系统或网式过滤器系统。施肥罐一般选用容积为100-150升的。三、棉花微灌 棉花或其他一些宽行大田作物发展微灌也是完全可行的。棉花种植模式为40厘米-80厘米-40厘米,一般40厘米行距种两行棉花盖一层地膜,间隔80厘米再种两行棉花,照此类推。微灌带置于地膜下,大大减少了棵间蒸发,极大地提高了水的利用率。微灌带滴头间距0.3米,滴头流量一般为中壤土2.5升/小时,黏性土1.8-2.5升/小时,砂性土2.5-3.2升/小时。首部枢纽(过滤器、施肥装置等)基本与果树微灌相同第二节 微灌、微喷灌在冷棚蔬菜中的实际应用一、微灌技术的特点:1、微灌技术的主要特点:是以较小的出水量浇灌到所需种植作物的土壤根部,并且以连续的滴水形式供水,此种灌溉方式成为微灌;以全圆喷洒的形式浇灌到植被整体或茎叶区的形式称为微喷灌。2、微灌田间配置(1)微灌带微灌带分为单翼迷宫式微灌带和内镶式微灌带,根据种植间距选择相适应的微灌带型号,国家标准的微灌带分为20cm间距和30cm间距。型号为DLDY160220和DLDY160230。选择微灌带的时候建议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纯原料微灌带,性价比高,使用年限长远,不容易开裂给操作者带来很大方便。单翼迷宫式微灌带在1公斤水压时的每个滴孔的出水量约2-3L/h,适用于西红柿、辣椒、草莓、黄瓜、玉米、棉花等按植株行株距栽种的作物,并可进行水肥一体化灌溉。 微灌带田间铺设采用单垄铺设,即:将单翼迷宫式微灌带铺设于每垄植被根部,微灌带的长度与畦长保持一致,用专用微灌带配件将微灌带链接在输水PE管道上固定。第三节 玉米膜下微灌可增产的原理 玉米膜下微灌是将微灌带铺设在膜下,利用水管道将灌溉水源送入微灌带,微灌带设有滴头,使水源不断滴入土壤中直至渗入作物根部,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提高作物吸收的水分。 玉米膜下微灌技术的主要优势: 1.保水作用。膜下微灌,灌水适度后,保持了土壤毛细管的上下通畅,管中的水可以源源不断地上升到地表,覆膜后土壤与大气隔开,减少土壤水分的散失,使土壤表层保持湿润,自然降水少量从苗孔渗入土壤,大量水分流入垄沟,渗到覆膜区,由地膜保护起来,被作物有效利用。2.增温作用。阳光中的辐射透过地膜,使地温升高,由于土壤自身的传导作用,使深层温度逐渐升高,保存在土壤中,灌溉水通过管道及毛管滴头系统,缓慢滴入膜下土壤中,起到水流增温的作用。汽化热损失少,温度下降缓慢。全生育期可提高积温150200,这样可以选择生育期较长的品种来提高玉米的产量。3.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微灌的渗水压力极小,保证了土壤的疏松状态,土壤透气性良好,孔隙度增加,容重降低,有利于作物根系的生长发育,使作物枝繁叶茂,产量增高。4增加土壤中养分含量。覆盖地膜后,增温保墒,有利于土壤微生物活动,加速有机物和速效养分的分解,增加了土壤养分的含量。盖膜后阻止雨水对土壤的冲刷和浸润,保护养分不受损失。但由于植株生长旺盛,消耗养分大,土壤养分减少,容易形成早衰和倒伏,影响产量,故一定要施足基肥,或扎眼追肥来满足作物的生长需要。5.改善光照条件。覆膜后,由于地膜和膜下水珠的反射作用,使漏射的阳光反射到近地的空间,增加基部叶片的光合作用,提高光合强度和光能利用率。光合作用增强,制造的干物质增多,增加玉米的千粒重,提高玉米产量。第四节 微灌带、微灌管的铺设方法一、微灌管特点:1、采用纳米配方、高强度、耐磨、抗老化、寿命长。2、滴头具有紊流效能作用、抗生物堵塞、滴水均匀。3、平地铺设可达100米以上。4、安装、使用、维护操作方便。5、滴头可方便拆卸清洗,抗堵性好。6、滴头间距可以根据作物株距任意调节。7、兼有内镶微灌管寿命长,抗老化,铺设长度大等优点。二、适用条件:1、微灌管适用于水资源和劳动了缺乏地区的大田作物、果园、树木绿化。2、广泛用于温室、大棚、露天种植和绿化工程。3、用于水质较差、防堵性要求较高的温室大棚内高附加值经济作物的灌溉。三、性能、规格参数:1、管径:12mm、16mm。2、壁厚:0.30.8mm。3、工作压力范围:50250Kpa。4、滴头间距:0.2、0.3m。5、滴头流量:14L/h四、适技术参数:1、管径:8mm,12mm,16mm2、壁厚:0.3-0.8mm3、工作压力:0.02-0.15mpa4、推荐工作压力:0.05-0.12mpa5、流量:重力微灌时为0.8-1.2L/h五、微灌带/微灌管的铺设方法:1水源的选位一般在地块的高处并在地块的中间。特点:a.压力均衡,滴水均匀。 b.节省主干管材料。 c.系统运行时节省电费。d.根据地块实际需要也有例外。2排水井的位置在地势低处。3干、分干、支(含辅管)、毛管四级依次成正交。4尽量使分干管在主干管两侧布置。支管在分干管两侧布置并力求对称。5毛管铺设走向与农作物方向一致,所以支管(含辅管)与作物种植方向垂直。分干管布设方向与作物种植方向平行。6在平坡地形条件下,微灌管与支(辅)管相互垂直,并在支(辅)管两侧对称布设。在均匀坡地地形条件下,毛管在在支(辅)管两侧对称布设并依据毛管水力物性,逆坡向短,顺坡向长。当逆坡向水力物性不佳时,则仅利用顺坡向铺设。7支管的实际铺设长度决定着分干管的数,铺设长度长,分干管列数减少,对降低管网成本造价起明显作用。8毛管的实际铺设长度决定着支管的列数,毛管长度长,支管间距大,支管的列数就减少。对降低管网成本造价起一定作用。9管网系统中,干管,分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