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金匮要略心得体会.doc_第1页
学习金匮要略心得体会.doc_第2页
学习金匮要略心得体会.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习金匮要略心得体会08级中西医临床(2)班 杨梅 学号200802050248金匮要略方论是我国东汉时期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的杂病部分,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诊治杂病的专书。由于该书在理论和临床实践上均有较高的指导意义个实用价值,对于后世临床医学的发展有着重大的贡献和深远的影响,所以,此书被赞誉为方书之祖、医方之经,治疗杂病的典范。林亿谓其 “施之于人,其效若神 。”书名“金匮”,言其重要和珍贵之意,“要略”,言其简明扼要之意,表明本书内容精要、价值珍贵,应当慎重保藏和应用。本课程是一门整体性和综合性较高的理论课。书中所述内容从基础理论到方药,从内科、外科、妇产科疾病的诊疗技术到临床思维方法,无所不有。学习了本书后对于我们的临床思路,尤其是强化中医辨证思维、提高综合分析能力和诊治疑难病症能力等方面均有重大的影响。金匮要略这本书使中医基础理论、方药学、临床医学三位一体,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独具特色的辨证论治体系。通过快一学期的学习,让我对以前学过的中医基础理论、方剂学、中药学得到了复习和进一步的深入了解。金匮中治疗每个病都有相对应的方剂、用量、煎煮方法及护理。如寒湿在表者用麻黄加术汤,麻黄三两、桂枝二两、甘草一两、杏仁七十个、白术四两,这五味药先煮麻黄后下其四味,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故不可用发汗过猛的火攻之法,发汗过急使得风祛湿存,病仍在。所以通过这样的学习让我即了解了什么病用什么方,且方药之间的配伍与用量,方药用对不一定有效,煎煮与服法、药后反应、调护等对于提高临床疗效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如服白合地黄汤后“大便当如漆”;甘草麻黄汤应“温服一升,重覆汗出,不汗,再服,慎风寒”。疾病的发生发展不是单一的而是兼夹其它的症状,故临床治疗时要学会灵活应用一个方剂来根据不同症状加减药物。如以涤痰宽胸的栝楼配通阳宣痹的薤白,并佐轻扬善行的白洒,共成栝楼薤白白酒汤主治胸痹病的典型证候;若痰饮壅盛;则加半夏,以增强逐饮降逆的作用,成为栝楼薤白半夏汤;当病变波及胃脘部,兼胁下气逆上冲时,又加入枳实、厚朴,并入除有上行之势的白酒,易以平降逆气的桂枝,此即枳实薤白桂枝汤。本书中像这样的方很多,正如唐容川所说:“仲景用药之法,全凭乎证,添一证则添一药,易一证亦易一药。”所以学习了这么多仲景灵活应用的方,也让我的思维开阔了很多,不要以病症去对书,要学会通过辨证而在经方的基础上灵活变通用药。单味药有好几个不同的功效,要怎样用药使其只发挥一个功效呢?这就要注意利用药物配伍后的协同作用,如桂枝一药,配伍应用于不同方剂中,可以从多方面发挥其效能。如桂枝汤、黄芪桂枝五物汤用以调和营卫;枳实薤白桂枝汤、炙甘草汤用以宣通阳气;五苓散、苓桂术甘汤用以温化水饮;桂枝加桂汤、桂苓五味甘草汤用以下气降逆;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用以健运中气;乌头桂枝汤用以散寒止痛等。通过对单味药用于不同方中所起不同功效的学习,让我体会到中医配伍用药之神奇,一味药如同演员一样在不同的场景伴演着不同的角色。也从中学到了在临床要想把病人的病治汗,不仅要正确的辨证论治还要巧妙的配伍用药。双管齐下才能疗效显著。金匮要略是祖国医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杂病学专著,它奠定了杂病的理论基础和临床规范,具有很高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通过这学期的学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