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永武高速路面B5项目 试验段施工总结下面层试验段总结一、 试验段概况我部于2009年3月10日,在主线K180+234-K180+500段左幅进行了沥青下面层试验段施工。试验段长度266米,宽度11.88m,厚度8cm。施工时天气多云,气温10-22。二、 批准的目标配合比和生产配合比1、 目标配合比下面层采用ATB-25型沥青混合料,其矿料级配设计范围及设计合成值值如下表:方孔筛尺寸(mm)设计通过率范围(%)合成值(%)31.510010026.590-10094.319.060-8068.316.048-6858.413.242-6251.79.532-5243.94.7520-4031.72.3615-3222.61.1810-2515.90.68-1812.30.35-148.60.153-106.50.0752-64.8沥青:采用“东海牌”A级70号普通沥青;集料:采用东云料场生产的碎石和机制砂;矿粉:采用蕉岭福东石粉厂生产的矿粉。原材料各项试验检测结果满足要求,见附表。各种矿料的规格及比例如下:矿料1#2#3#4#矿粉规格(mm)16-31.54.75-162.36-4.750-2.360.075比例 (%)47232262最佳油石比:3.9%,最佳油石比时的沥青混合料技术性质试验结果如下:试验项目试验结果设计标准稳定度(KN)12.967.5流值(mm)3.315-40空隙率(%)4.23-6矿料间隙率(%)12.712.0饱和度(%)66.555-70相对密度2.445-实测最大相对密度2.554-残留稳定度(%)86752、 生产配合比根据筛分热料仓筛分结果合成热料仓集料及矿粉的比例如下:热仓料1#仓2#仓3#仓4#仓5#仓矿粉规格(mm)22-3511-227-113-70-30.075比例 (%)2632117204按上述矿料比例,进行生产配合比设计,各项试验结果如下: 油石比(%)混合料的各项技术指标f sb t VV(%)VMA(%)VFA(%)稳定度(KN)流值(mm)3.62.4202.6972.5565.713.457.69.342.923.92.4252.6972.5525.013.562.811.373.064.22.4312.6972.5394.213.568.710.413.23规定值-3-61255-707.51.5-4.0选定生产配合比最佳油石比为3.9%。三、 机械设备及人员组成1、 使用的主要机械设备投入机械设备数量表序号机械名称机械型号产地单位数量1拌和站LB-4000型天津套12摊铺机ABG423德国台23双钢轮压路机DD130美国台24双钢轮压路机DD110美国台16轮胎压路机XP301徐州台17轮胎压路机XP261徐州台29洒水车解放8吨辆110自卸汽车18t辆2011装载机ZL-50台412交通工具车农用车辆113交通工具车皮卡辆12、 人员组成情况及分工职责人员组成及分工职责序号姓名职务分工职责1吴传贤项目经理 项目全面工作2王加占项目总工负责项目技术质量工作3孔祥永项目经理材料、生产负责工作4秦永明工程部长现场技术工作5李建文试验室主任试验检测工作6谢瑞泉测量队长测量工作6宋宝辉安全部长施工安全、文明施工工作7张良忠材料部长材料供应工作8李长青办公室主任后勤工作9王怀森拌和站长混合料生产工作10汪波运输队长混合料运输11左平海摊铺班长摊铺现场工作12龚洪伟碾压班长混合料压实四、 沥青混合料试拌1、 拌和机的拌和方式采用LB4000型间歇式沥青拌和站进行拌合,设计产量320t/h。每盘料拌和数量4吨。沥青加热温度:155,集料加热温度175,拌和温度160 ,混合料出场温度155-165,干拌时间5秒,湿拌时间35秒,每盘料生产周期50秒。2、 验证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试拌后,取代表性沥青混合料样品进行试验,各项试验结果如下表,结果满足规范设计标准要求。试验项目试验结果设计标准稳定度(KN)13.077.5流值(mm)2.771.5-4.0空隙率(%)5.03 -6矿料间隙率(%)13.412.0饱和度(%)62.955-70相对密度2.427-实测最大相对密度2.697-残留稳定度(%)9180五、 沥青混合料运输 根据施工段到拌和站的运距,我部采用20部18T以上的自卸汽车运送沥青混合料,以保证生产的连续性,每部车要求覆盖篷布。对每车混合料均进行出厂温度检测和到场温度检测,并做相应的记录,温度控制良好,满足温度控制要求。六、 沥青混合料摊铺沥青混合料采用2台ABG423摊铺机双机并联单幅全宽摊铺,摊铺机的拼装宽度分别为6.5m和5.5m。铺筑速度2.06.0m/min,摊铺时松铺系数拟定为1.2,松铺厚度9.6cm,夯锤3-4级夯实,施工时采用挂钢丝控制高程摊铺,沥青混合料摊铺温度控制在140左右。施工时两机纵向相距5-10m左右组成联合作业梯队,靠中央分隔带侧摊铺机在前,左侧架设钢丝,另一侧传感器由104cm铝合金导梁控制高程。导梁的高程根据路基两边已调整好的高程拉线调整成同一直线横坡。后面摊铺机右侧架设钢丝,左侧在铺好的层面上走滑靴。沥青混合料采取缓慢均匀连续地摊铺。摊铺机螺旋送料器两侧始终保持不少于送料器高度2/3的混合料。整个摊铺过程中,各项操作能够规范进行,可以保证摊铺机全宽度断面上不发生离析等现象。在摊铺前,在纵梁的接触面上,先均匀地刷上一薄层粘层沥青,保证了沥青混合料与纵梁接触面的有效粘结。七、 沥青混合料压实方案沥青混合料摊铺整平之后,由专人负责测量混合料温度以决定是否碾压确保初压温度不低于135。在混合料不产生推移、开裂等情况下尽可能在较高温度下开始碾压。沥青混合料采用2台DD130双钢轮压路机、2台XP261轮胎压路机、1台XP301轮胎压路机、1台DD110双钢轮压路机组合碾压。沥青混合料的压实按初压、复压、终压三个阶段进行。碾压遵循先低后高,先轻后重,先慢后快的原则进行。每个碾压段长度约80米。混合料的碾压制定两套碾压方案,如下:碾压方案一:分段碾压(传统碾压方式)碾压顺序为:初压时,采用2台DD130双机并联碾压,分别跟随2台摊铺机前静后振碾压1遍。复压时,2台DD130再振动碾压1遍,然后2台XP261双机并联各碾压1遍,再用1台XP301全幅碾压1遍;最后用DD110全断面碾压12遍至无明显轮迹为止。碾压遍数67遍。见附图:碾压方案二:紧跟碾压碾压顺序为:初压时,采用2台XP261双机并联碾压,分别跟随2台摊铺机前碾压1遍。复压时,2台XP261各碾压1遍,然后2台DD130双机并联震动碾压2遍,再用1台XP301全幅碾压1遍;最后用DD110全断面碾压12遍至无明显轮迹为止。碾压遍数67遍。见附图:根据现场碾压秩序及压实度检测结果表明:用于试验段的两个碾压组合形式合理,两种碾压组合下的压实度均能满足要求。第二种碾压方案更能利用胶轮揉搓碾压的效果,减少热料压碎,充分发挥胶轮压路机轮宽碾压效率高的优势,适合作为规模施工的碾压组合。八、 下面层松铺系数、接缝处理松铺系数采用高程测量法测定。先初定松铺系数为1.20。通过测量摊铺前下承层高程、松铺高程及压实后高程计算松铺厚度及压实厚度,以松铺厚度除以压实厚度计算出松铺系数。检测频率为每10米一个断面,每个断面测3个点,共测10个断面30个点。最终检测得松铺系数为 1.248,与拟定松铺系数接近,同时纵断高程符合要求,可以确定松铺系数1.25作为下面层规模化施工的松铺厚度计算参数。施工接缝的处理方法横向接缝采用平接缝,待碾压完毕后用3m直尺沿纵向位置在摊铺段端部的直尺呈悬臂状,以摊铺层与直尺脱离接触处定出接缝位置。趁路面尚未完全冷却马上铲除。九、 试验路段各项技术指标检查结果压实度:共检测12点,代表值:99.6合格率100%;厚度:共检测6点,代表值:8.2cm合格率100%;高程:共检测33点,合格率100%;横坡:共检测11个断面,合格率100%;宽度:共检测10个断面,合格率100%;平整度:共检测4点,平均值:1.54 沥青含量、矿料级配、混合料马歇尔试验记录好、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试验记录见试验资料(附后)十、 结论及存在问题和建议1、 我部对试验段施工工艺总体总结 沥青加热温度:155,集料加热温度175,拌和温度160 ,混合料出场温度155-165,干拌时间5秒,湿拌时间35秒,每盘料生产周期50秒。摊铺速度控制24m/min,摊铺宽度大于设计值,采用两边挂钢丝绳中间走导梁的找平方式。松铺系数按1.25控制。 压路机碾压工艺采用碾压组合二 碾压方案二:碾压顺序为:初压时,采用2台XP261双机并联碾压,分别跟随2台摊铺机前碾压1遍。复压时,2台XP261再各碾压1遍,然后2台DD130双机并联震动碾压2遍,再用1台XP301全幅碾压1遍;最后用DD110全断面碾压12遍至无明显轮迹为止。2、 正式施工中需改进的若干问题。通过试验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届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湖南株洲市景炎学校2026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广告牌占地合同5篇
- 按季度付款的合同协议怎么写3篇
- 带车司机合同6篇
- 高中岩石形成课件
- 高中PS图像合成课件
- 组合钢结构厂房施工方案
- 高一物理光的折射课件
- 《杭州市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移交书(2025年版)》
- 初中音乐新教材培训讲座
- 《动物实验技术》课件-任务1:小鼠脓毒症模型建立
- 厂内车辆伤害培训
- SANAKOLAB100语言实验室建设方案
- 小金库典型案例警示教育
- 医学资料 容积-粘度吞咽测试(V-VST):吞咽障碍的临床检测方法 学习课件
- 北京市海淀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 老年患者MDT诊疗流程的实施策略
- 建筑工程泥水劳务分包合同书
- 《计算机网络的原理与实践》课件
- 第三单元 山水梦寻 整体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