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高分子考试.docx_第1页
生物高分子考试.docx_第2页
生物高分子考试.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生物医用材料对人体的生物学反应包括哪些?答:一、生物医用材料的组织反应;指局部组织对生物医用材料所发生的反应,是机体对异物入侵产生的防御性反应。二、生物医用材料的血液反应;三、生物医用材料的免疫反应;四、全身反应;五、生物医用材料与人体组织作用的界面。2 什么是组织反应?起到什么作用?根据病理变化不同,组织反应分为几种类型,发生在什么情况下?组织反应引起的两种严重的并发症是什么?并分别进行阐述。答:(1)组织反应指的是局部组织对生物医用材料所发生的反应,是机体对异物入侵产生的防御性反应。(2)作用:a.可以减轻异物对组织的损伤,促进组织的修复和再生;b.组织反应也可能对机体造成危害。(3)组织反应分为两种,a以渗出为主的组织反应,以中性粒细胞、浆液、纤维蛋白原渗出为主。发生在植入初期和植入材料性质稳定的情况;b 以增生为主的组织反应,以巨噬细胞为主,还有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并伴有明显的组织增生。可发展为肉芽肿或肿瘤。发生在植入物长期存在并损伤机体的情况。(4)a 炎症:感染性炎症,损伤组织或消毒不彻底,由病原体引起;无菌性炎症,由非病原体引起,是炎症和抗炎系统的“厮杀”引起;b 肿瘤:材料释放有毒物质和材料形状、性能等引起)。3 正常人血管内血液为什么不会发生凝固而保持着流体状态?答: 1.体液抗凝系统: 丝氨酸蛋白抑制物: 抗凝血酶、C1抑制物、1-抗胰蛋白抑制物、2-纤溶酶、2-球蛋白、肝素辅助因子等。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是小血管内皮细胞释放的糖蛋白。作用:抑制凝血因子a的催化活性;结合和灭活凝血因子-复合物2.细胞抗凝系统: 网状内皮系统对凝血因子、组织因子、凝血酶原复合物、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的吞噬。 3.正常血管内皮完整光滑,不易激活接触因子,不易使血小板吸附和聚集;血液中又无组织因子,故不会启动内源或外源性凝血过程。4. 血液不断流动,即使血浆中有一些凝血因子被激活,也会不断地被稀释运走。5.血液中具有纤溶系统,能促使纤维蛋白溶解。4.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答:若凝血过程由于血管内膜损伤,因子被激活所启动,参与凝血的因子全部在血浆中者,称内源性凝血。内源性凝血由因子(接触因子)启动;是指参加的凝血因子并非全部存在于血液中,还有外来的凝血因子参与止血。这一过程是从组织因子暴露于血液而启动,到因子被激活的过程。外源性凝血由因子(组织因子)启动。5.生物医用材料血液相容性包含哪两个方面?答:生物医用材料血液相容性包含不引起血液凝集(凝血)和不破坏血液成分(溶血)两个方面。血液由流体狀态变为不能流动的胶冻状凝块的过程。最终变化 可溶性的纤维蛋白原变为不溶性的纤维蛋白多聚体。 红细胞的膜破裂6.人体的免疫系统有哪些功能?答:免疫系统功能:免疫防御功能(病原分子);免疫自稳功能(自体衰老、病变细胞);免疫监视功能(肿瘤细胞)。7生物医用材料造成的免疫反应有哪些?答:一、免疫抑制;内外因素所致免疫系统功能降低或消失的现象,免疫防御功能不足二、变态反应;免疫防御功能亢进,反应过于强烈而损伤人体;如残留低分子量物质(乳胶、丙烯酸添加剂等)引起超敏反应。三、自身免疫。免疫自稳功能亢进,不辨“敌我”,对自体正常组织免疫。如PTFE、聚酯引起异体型慢性炎症,发生自体免疫疾病。8 生物材料引起的全身反应有哪些?答:一、材料渗出物反应;二、感染;三、钙化;四、血栓栓塞;五、肿瘤。1.材料渗出物反应;氯乙烯引起血管收缩、痉挛,甲基丙烯酸甲酯引起肺功能障碍;2.感染:1-10%植入患者发生; 3.钙化:材料表面钙化使性能丧失;4.血栓栓塞,终生服用抗凝剂,直径小于4mm人工血管无法临床。5.肿瘤:75%以上是植入15年后才发生,长潜伏期。i.e.隆胸、陶瓷牙、洗洁净9 对生物医学高分子材料本身性能的要求有哪些?答:一、耐生物老化性;长期植入:生物稳定性要好;暂时植入:在确定时间内降解为无毒的单体或片断,通过吸收、代谢过程排出体外。防老化的措施:改进聚合成型工艺;改性:如共聚(接枝等)、共混等;抗老化剂等二、物理和力学稳定性;在使用期内维持医用高分子材料的强度、弹性、尺寸稳定性、耐曲挠疲劳性、耐磨性。对于某些用途,还要求具有界面稳定性。 三、易于加工成型;四、材料易得,价格适当;五、便于消毒灭菌。必须无菌10 常用的灭菌方法有哪些:答:高温蒸汽灭菌,化学消毒灭菌(如环氧乙烷)、辐照灭菌(CO60)、激光灭菌、气体等离子体灭菌等。11.什么是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包括哪些内容?答:在生理环境中,生物体对植入的生物材料的反应和材料产生有效作用的能力。用以表征材料在特定应用中与生物机体相互作用的生物学行为。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好,是指这种材料能够与肌体相互适应,即材料对机体没有显著或严重的不良反应,机体也不引起材料性能的改变。生物相容性包括血液相容性、组织相容性、力学相容性。生物相容性测试参数包括毒性、凝血性、溶血现象、致畸胎、诱变、致癌、感染以及过敏反应等。12.对医用高分子材料的血液相容性有哪些要求?抗血栓性能的材料的表面结构应具有哪些特征?答:(1)不引起凝血、溶血,不破坏血液的细胞基本组分。如红血细胞、白血细胞和血小板。长期使用的高分子材料,还应不改变血浆蛋白,不破坏酶,不使电解液减损,不损害免疫功能,不损伤相邻组织,不致癌,不带毒性,不会引起过敏反应。(2)一、带负电荷表面;天然血管内壁和血液中的红血球、血小板都荷负电,因此表面带负电荷的材料,可以与其产生静电斥力,阻止血小板、红血球等血液成分粘附于材料的表面,从而实现抗凝血。二、微相分离结构表面;=三、具亲水性或疏水性均衡的表面;如果材料特别容易润湿或特别难润湿,则抗血栓性有待提高。四、具接枝或涂覆抗凝血物质表面;天然的抗凝血物质有尿激酶、肝素、前列腺素、甲壳素衍生物等五、伪内膜形成表面-材料表面伪饰。血管内皮细胞被认为是一种完美的血液相容性表面,许多学者尝试在外源材料表面覆盖内皮细胞以改善其血液相容性。 13.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答:脂双分子层是细胞膜的主要结构支架;膜蛋白为球蛋白,分布于脂双层表面或嵌入脂分子中,有的甚至横跨整个脂双层;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组成细胞膜的各种成分在膜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即具有不对称性。生物膜表面的脂质构成亲水区,蛋白质构成疏水区,即生物膜是亲水区/疏水区镶嵌的微观相分离结构,其血液相容性是最理想的。14.什么是材料的组织相容性?答:组织相容性是指材料与血液以外的生物组织接触时,材料本身的性能满足使用要求而对生物体无刺激性、不使组织和细胞发生炎症、坏死和功能下降,并能按照需要进行增殖和代谢。两者之间相互容纳程度。软硬15.什么是材料的生物降解吸收性?答:生物降解吸收性是指材料在活体环境中可发生速度能控制的降解,并能被活体在一定时间内自行吸收代谢或排泄。水解和酶解16.所学过的天然医用高分子材料中多糖有哪些?蛋白质有哪些?其来源、性质、性能,谈谈其加工方法、相关制品在生物、医疗等领域的应用。答:多糖类有纤维素、淀粉、甲壳素、海藻酸、硫酸软骨素、透明质酸等;蛋白质有胶原蛋白、明胶、丝蛋白、角质蛋白等。(1) 甲壳素(chitin)广泛存在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