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用)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6章末综合检测湘教版.docx_第1页
(浙江专用)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6章末综合检测湘教版.docx_第2页
(浙江专用)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6章末综合检测湘教版.docx_第3页
(浙江专用)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6章末综合检测湘教版.docx_第4页
(浙江专用)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6章末综合检测湘教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读海南岛简图,回答12题。1影响海南岛高速公路呈环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B政策C气候 D河流2关于甲、乙两聚落的描述,正确的是()甲聚落的规模较小 乙聚落空间分布分散甲聚落可能为城市 乙聚落聚居的人口多A BC D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海南岛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起伏较大,平原分布在沿海地区,故海南岛高速公路呈环状分布。第2题,甲、乙两聚落相比,甲聚落位于沿海,地势平坦,故规模较大,人口较多,可能为城市;乙聚落位于山区,分布较分散,人口较少。答案:1.A2.B3我国L县县城东西长约8 km,南北最宽处500 m,最窄处不足100 m。读L县县城城区及周边地区地形图,该县城区形态呈条带状分布主要是因为()A山脊地带,地形较平坦 B地势较高,气候较凉爽C河谷地区,受地形限制 D地势低平,交通较便利解析:选A。注意等高线的弯曲方向,城市沿山脊分布,这里地形平坦。不管是古代还是当今,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都有着深刻的影响。据此回答45题。4古代的乡村聚落多分布于河流两岸或交汇处的高亢之地,是因为()地势较高,可避免洪水之患雨热同期,气候优越土地肥沃、近河,有利于农耕、畜牧、渔猎便于搬迁和居住A BC D5世界上最早的城市诞生在()A气候干旱区B热带雨林区 C中低纬度地带的沿海区D灌溉农业发达的大河中下游平原区解析:第4题,河流两岸高亢之地,可避免洪水之患。两岸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有利于农业生产,另外,河流本身具有供水、航运功能。第5题,河流的中下游平原,由于有着肥沃的土壤和便利的灌溉条件,农耕业率先发展起来,世界上第一批城市多数诞生于此。答案:4.B5.D读塔里木盆地聚落与交通分布图,完成67题。6塔里木盆地交通线呈()A网状分布 B“之”字形分布C环状分布 D线状分布7影响塔里木盆地聚落和交通线分布的主导因素是()A植被 B水源C气候 D土壤解析:第6题,从图中可看出塔里木盆地的铁路和公路呈环状分布于山前,C正确。第7题,塔里木盆地深居内陆,气候干旱,聚落主要分布在山前冲积扇,影响其聚落和交通线分布的主导因素是水源,B正确。答案:6.C7.B下图为世界某科技公司的清洁能源开发计划图,读图完成89题。8图中甲地B类能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A空气稀薄,太阳能丰富B纬度低,多晴朗天气C内陆地区,热力环流强D高差大,河流流量大9D类能源丰富的地质条件是()A地壳断裂下陷 B板块消亡边界C板块生长边界 D地壳活动地带解析:第8题,据图可知B类能源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和巴基斯坦境内的印度河中下游的热带沙漠气候区,可以判定是太阳能。甲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第9题,D类能源丰富的地区位于雅鲁藏布江谷地和喜马拉雅山两侧的板块交界处,是地热资源,这里是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的消亡边界,地壳活动地带地热资源丰富。答案:8.A9.D10下列有关水资源合理利用的措施,错误的是()A改进农业灌溉技术 B节约和合理用水,减少对水的浪费C防止和治理水污染 D用经济的办法,尽量利用南北两极的冰川 解析:选D。改进农业灌溉技术,A对。节约和合理用水,减少对水的浪费,B对。防止和治理水污染,C对。冰川目前还不能合理利用,且冰川大量使用会导致海平面升高,导致全球变暖,不属于合理利用水资源,故选D。我国东部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比较显著,但南、北方都存在水资源紧张问题。据此完成1112题。11我国南方河流众多,水资源较丰富,但一些工业城市仍缺水的原因是()A伏旱引起部分地区干旱B地下水量少C工业污染严重,属水质性缺水D河流少,径流量小12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紧张的合理措施不包括()A实施南水北调B提高工农业用水效率C加强节水宣传教育D大力开发地下水解析:第11题,我国南方河流众多,水资源较丰富,但一些工业城市仍缺水的原因是工业污染严重,属水质性缺水,C对。区域内降水丰富,自然因素不是干旱的主要原因,A错。地下水量丰富,河流多,径流量大,B、D错。第12题,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紧张的合理措施包括实施南水北调、提高工农业用水效率、加强节水宣传教育等。大力开发地下水,可能加重水资源短缺。答案:11.C12.D一个国家或地区具有提供可再生资源和吸收二氧化碳能力的土地面积的总和称为生态承载力。读一些国家或地区生态承载力的占比图,回答1314题。 13导致巴西、俄罗斯生态承载力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气候 B国土面积C土壤肥力 D水资源数量14下列能够提高生态承载力的措施有()提高废水、废气处理率,实现达标排放围湖造田 保护野生动植物推广生态农业A BC D解析:第13题,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巴西地处热带,热带雨林面积广大,生态承载力高;俄罗斯位于高纬度地区,气候寒冷,生态承载力较低,所以A正确。第14题,围湖造田会导致湖泊调节气候功能减弱,降低生态承载力;提高废水、废气处理率,实现达标排放,保护野生动植物,推广生态农业,能够提高生态承载力,所以B正确。答案:13.A14.B下图是某种自然资源(阴影部分)的全球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517题。15该自然资源是()A煤炭 B石油C天然气 D冰川16近几十年来,该自然资源不断减少,针对该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人类应采取的对策有()植树造林控制酸性气体排放发展新能源、节能技术等减少氟氯烃等对臭氧层的破坏改善能源结构,控制温室气体排放A BC D17下列有关自然灾害的说法,正确的是()A按成因和发生过程,海啸、台风、洪涝属于海洋灾害B自然灾害能造成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但不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和持续发展C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频率高,以旱涝最为常见D通过开挖入长江的水道可有效预防淮河洪涝的发生解析:第15题,读图,结合图中纬度,该自然资源主要分布在两极地区,应是冰川资源,D对。北极地区是北冰洋,缺少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A、B、C错。第16题,近几十年来,冰川资源不断减少,该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全球变暖,对此,人类应采取的对策是植树造林,对;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不是酸性气体,错;发展新能源、节能技术等,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对;减少氟氯烃等对臭氧层的破坏,不是减轻全球变暖的措施,错;改善能源结构,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对。B对。第17题,按成因和发生过程,海啸、台风、洪涝属于气象灾害,A错。自然灾害能造成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也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和持续发展,B错。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频率高,以旱涝最为常见,C对。通过开挖入海的水道可有效预防淮河洪涝的发生,不是入长江的水道,D错。答案:15.D16.B17.C树木年轮是气候变化的历史证据。读某地树木年轮示意图,完成1819题。18图中反映了该地近百年气候的变化,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寒冷温暖寒冷交替变化B温暖寒冷温暖交替变化C暖干暖湿暖干交替变化D湿冷干冷湿冷交替变化19在M时期,该地最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是()A雪线上升B暖冬频繁C海平面下降D河流水灾常年发生解析:第18题,温暖时期,树木生长旺盛,年轮稀疏;寒冷时期,树木生长缓慢,年轮因间隔小而密集。第19题,M时期气候寒冷,冰川面积增多,海平面下降。答案:18.B19.C读我国能源消费构成图,回答2021题。20图中代表煤炭资源的是()A甲 B乙C丙 D丁21我国能源消费结构造成的直接影响可能有()A全球气候变暖B交通运输发展迅速C南极臭氧层空洞D土壤次生盐碱化解析:第20题,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比重最高。第21题,大量燃烧煤炭会释放大量的温室气体,易造成大气逆辐射增强,全球气候变暖。答案:20.B21.A22寒潮是我国常见的天气,它可以直接造成()西北地区的常年干旱东北地区的春涝黄淮地区的风雪交加江南地区的雨雪冰冻A BC D解析:选B。西北地区的常年干旱是因为深居内陆,海洋水汽难以到达,与寒潮关系不大;东北地区的春涝是因为春季积雪融化而成;黄淮地区的风雪交加与江南地区的雨雪冰冻是由寒潮引发的天气现象。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非常明显,下图为我国某种主要农作物在不同地区的农时图,其中时间为该农作物最迟的播种和收获时间。读图完成2324题。23据图分析,与相近纬度相比,甲地区该农作物生长时间长短及影响因素正确的是()A短、热量 B长、热量C长、光照 D短、光照24在该农作物收获时,乙地区最有可能遇到的气象灾害是()A连续降水带来的洪涝B台风肆虐C寒潮频繁来袭D受副高控制下的伏旱解析:第2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该地海拔高,热量少,农作物于10月上旬种植,次年8月上旬收获,生长时间长,而相近纬度其他地区主要位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热充足,农作物11月中旬种植,次年6月中旬收获,生长时间短。第24题,乙地区该农作物的收获时间为6月中旬,此时该地形成准静止锋,在其影响下,往往形成连续性阴雨天气。台风一般出现在夏秋季节,寒潮主要在冬半年,伏旱出现在78月份。答案:23.B24.A25城市发展过快导致经常暴雨后启动“看海模式”,下图所示做法有利于减少城市内涝的是()A BC D解析:选D。在洼地上建停车场,洼地表面硬化,不利于水的下渗,同时洼地容易积水,会加重城市内涝;打开道路与绿地间的道路,可以缓解城市道路积水,减少内涝;设计露天排洪沟,可以加快排解城市道路积水,减少内涝;使用石子、网格植草砖铺地,有利于水的下渗,减少城市内涝。二、综合题(共50分)26我国目前能源的生产量和消费量均居世界前列。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4分)(1)图中反映了1978年到2005年全球气温呈_趋势。(2分)(2)根据下图全球气候变暖成因与危害之间的关系,把以下序号填到对应字母的横线上:极冰融化;燃烧化石燃料;沿海低地被淹;毁林。(4分)a_;b_;c_;d_。(3)简要说明我国CO2排放总量大的原因,并就此谈谈我国控制CO2排放量、实施低碳经济的可行性措施。(8分)解析:(1)根据北冰洋海冰范围的变化趋势,可以推测全球气温呈波动上升(或变暖)趋势。(2)全球气温的上升是温室气体含量增加的结果,它会导致极冰融化、沿海低地被淹等一系列问题。而温室气体含量增多则是由于燃烧化石燃料和毁林,结合关系图可得出答案。(3)我国CO2排放量大的原因可从我国的人口总量、经济增长、能源消费构成等方面考虑;而实施低碳经济的可行性措施可从能源利用率、能源构成、产业结构、节能意识等方面考虑。答案:(1)波动上升(或变暖)(2)(3)原因:人口总量大;经济加速增长;能源消费总量大;化石能源(煤、石油和天然气)在能源消费构成中所占的比重高。措施: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发展节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进行温室气体的回收;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低能耗、低排放、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的产业);植树造林,增加植被覆盖率;加强管理与宣传,提高节能意识。2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材料一干旱灾害是我国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据统计,自然灾害中85%为气象灾害,而干旱灾害又占气象灾害的50%左右。材料二我国部分地区干旱灾害分布图。材料三 我国各地降水季节分配表(占年总量的百分比)。地区春雨夏雨秋雨冬雨华南地区1143397华北地区9.873134.2长江中下游22451815西北干旱区32291029(1)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是什么?(6分)(2)图中A、B、C是我国三个干旱严重地区,分别说明其干旱形成的季节及原因。(6分)(3)我国两地全年降水比较丰富但干旱严重,简要分析造成两地干旱的主要原因。(6分)解析:(1)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的特点是东南多西北少;时间分配特点是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2)A为华北地区,为春旱;B为江淮地区,为伏旱;C为华南地区,为冬旱。(3)地为云贵高原,干旱的原因是喀斯特地貌导致地表水缺乏;地为海南岛,中部为山地,河流短,且流入海洋的河流水多,使当地地表水缺乏。答案:(1)东南多西北少;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2)A地主要为春旱,原因:春季降水少,并且春季气温升温较快造成蒸发量大,形成春旱。B地主要为伏旱,原因:该地在7、8月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气温高,形成伏旱。C地主要为冬旱,原因:冬季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冬季风影响降水少,但此地区纬度低,冬季气温较高,形成冬旱。(3)地石灰岩广泛分布,形成喀斯特地貌,多地下暗河,地表水渗漏比较严重。地为海南岛,中部为山地,中部高四周低,河流水多流入海洋,而且河流比较短,使当地地表水缺乏。28读四川盆地等高线(单位:m)及部分资源分布图和重庆月均温及浓雾发生频率图,回答下列问题。(18分)(1)四川盆地自然资源的特点是_。(2分)(2)四川盆地地质灾害频发,试说明四川盆地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并分析该地区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4分)(3)说明重庆浓雾发生频率的变化特征,并分析其原因。(6分)(4)列举大雾天气对人类生产生活的不利影响。(6分)解析:(1)四川盆地自然资源的特点可从图中读出。(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四川盆地频发的地质灾害是滑坡、泥石流,原因应从地形、地质结构、气候特征等方面分析。(3)从重庆月均温及浓雾发生频率图中可以看出,重庆浓雾发生频率具有春夏季较低、秋冬季较高的特征,原因应从重庆的地理环境特征分析,抓住水汽、凝结核、气温等要点。(4)大雾天气对人类生产生活的不利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使大气能见度降低,不利于交通正常运行;二是大雾天气时空气质量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