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高压氧治疗的风险管理.doc_第1页
老年患者高压氧治疗的风险管理.doc_第2页
老年患者高压氧治疗的风险管理.doc_第3页
老年患者高压氧治疗的风险管理.doc_第4页
老年患者高压氧治疗的风险管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老年患者高压氧治疗的风险管理吕亚芳 叶向红(1.浙江省金华市中心医院氧疗中心321000,2. 浙江省金华市中心医院院长助理)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高压氧治疗中的风险和管理措施。方法 通过分析老年患者高压氧治疗的风险因素,制定出风险管理措施。结果 病人满意度提高,并发症减少。结论 风险管理能有效避免相关并发症和意外事故的发生,避免医患纠纷。关键词老年患者 高压氧 风险管理The Risk Management of hyperbaric oxygenation for elderly patients 1.LV Ya-fang, 2.YE Xiang-hong (1.The Oxygen Therapy Center of Jinhua Central Hospital in Zhejiang province,321000,2. Assistant to the President of Jinhua Central Hospital in Zhejiang Province, 321000)AbstractObject: To investigate the risk and management measures in hyperbaric oxygenation for elderly patients.Method: By analyzing the risk factors in hyperbaric oxygenation for elderly patients to develop risk management measures.Result:Effectively improved the patient satisfaction and reduced complications.Conclusion: Management of risk can effectively avoid interrelated complications and accidents, and avoid patient disputes.Keywords elderly patients;hyperbaric oxygen;Management of Risk护理风险是指从事护理服务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危险与危害。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存在突发性和难以预测。护理风险管理是一种管理程序,是对现有和潜在的护理风险的识别、评价和处理,以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及风险事件对患者、护理人员、医院的危害及经济损失。老年患者由于生理机能退化及疾病的多发性、复杂性、突发性、猝死率高等特点,使得老年人成为护理风险管理的高危人群。而高压氧作为一种综合治疗的措施之一,可有效地治疗多种疾病,对老年患者效果更佳。但在高压氧舱治疗过程中,由于病人在舱内,护士在舱外,尽管可视、可对讲,但由于高压氧舱环境的特殊性,不同病情、不同身体素质、不同心理素质的病人,其反应都是不同的,特别是老年患者,其反应更是千差万别,这些都是造成意外风险的潜在因素。因此,近年来我科针对老年患者在高压氧治疗中存在的潜在护理风险因素,制订并落实相应的各项风险管理措施,在提高护理质量的同时,有效规避了老年患者在高压氧治疗中的护理风险。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我科2008-2011年共治疗高压氧病人48310人次,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占22.5%。治疗病种有耳聋耳鸣、脑外伤、脑出血、脑梗塞、一氧化碳中毒、脑动脉瘤术后、面神经炎、眩晕、眼底动脉栓塞、颈椎病等等。伴有心脑血管疾病者占61.6%,活动障碍者占38.3%,意识障碍者占10.2%。高压氧治疗压力为0.2MPa(2ATA),升压15-20min,吸氧20min*3,中间休息5min*2(吸舱内空气),减压20min,每天一次,十天一疗程。2.风险分析及管理措施2.1由于病情不同、体质不同等原因,老年患者对外界环境发生的变化,其机能反应也是不一的,有些人可能随时会出现险境。而高压氧舱是一个相对密闭的容器,其内部环境变化对人体机能所产生的不良反应不能及时得到有效控制,这对一些严重病患者可能会产生危险。因此必须在进舱前作好各项检查,把好病情关,不让不附合条件的病人进舱,并要做好各种防范措施。严格掌握适应症,选择适当治疗时机。对需要高压氧治疗的老年患者,应详细了解病人病情,询问清楚既往病史,排除绝对禁忌症。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才能开始治疗。急性重症一氧化碳中毒急诊开舱吸氧要医生陪舱,并准备好抢救器械。每次进舱前必须询问当时感觉情况。老年人患有高血压病的较多,还应询问其有无按时服药。测量生命体征,如血压160100 mmHg者暂缓入舱,待血压控制后方可行高压氧治疗。2.高压氧舱是一个密闭的容器,老年患者都会有一种心理上的恐惧感。当人从自然环境进入一个封闭的环境,心理上一般会有压抑、气闷的感觉,有些还会感到莫名的恐惧感,甚至是歇斯底里,并做出一些危险的举动,老年患者更甚。因此,要积极做好老年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解释工作,让他们认识到只要按规范做是非常安全的,消除他们的疑虑和紧张情绪,使他们心情彻底放松,并要求患者及其家属做好相应的配合工作。热情接待病人及其家属,耐心解答他们提出的问题,取得他们的信任和理解。在交流过程中,要讲究方式、方法,根据患者对疾病认识水平和心理承受能力,掌握语言、形体和情感传递的技巧,尽量让他们心情放松。讲话礼貌,态度和蔼,对老年患者的合理要求尽量满足,让其乐于接受高压氧治疗。耐心介绍高压氧的治疗原理,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适及处理方法,并做好签署治疗同意书工作。对危重、昏迷及行动不便的老年患者必须妥善安排人员护送、陪舱,并指导病人或其家属做捏鼻鼓气动作,不宜捏鼻鼓气者教会喂水或吃东西,使病人能够积极配合治疗以保证治疗和护理安全。2.3由于老年患者年老体衰、行动不便并多数伴有听力障碍、意识不清等其他系统疾病,在转运过程存在很大风险。因此,要特别注意和做好进出舱体时的秩序与安全保障工作,保证老年患者平稳进出高压氧舱。氧舱内空间相对拥挤,要引导、搀扶老年人入座,担架抬入要稳妥,防止跌倒、坠床。在高压氧舱运行期间,应密切关注舱内情况,实时动态跟踪管理,并积极做好预防和引导工作,保证老年患者在氧疗过程中按规范要求操作,从而确保老年患者在整个进舱、氧疗、出舱全过程的安全。指导患者正确佩戴氧气面罩,按自然呼吸频率吸氧,避免过度深呼吸。有导管者,在搬动、升压时应夹闭,减压时开放。入舱后密切观察病情,除在监控屏幕上注意观察外,经常到观察窗仔细观察老年人的脸色、呼吸等状况,在掌握患者基础疾病的同时随时了解病人感受。经常询问病人有无不适,升压时督促患者做咽鼓管开启动作。昏迷患者给喂水时要特别注意防止呛咳,头要侧向一边。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减压出舱,并通知医生,紧急处置;四肢躁动者需制动以防患者发生意外。首次进舱患者无用药禁忌可双鼻腔内滴入01呋麻液23滴。在最初加压至0.03Mpa阶段时,加压宜慢,每分钟升压0.003-0.006Mpa ,在舱压0.03-0.06Mpa阶段,每分钟升压0.06-0.08Mpa,在舱压0.06MPa以上时,加压可以稍快,每分钟升压0.01Mpa。4昏迷患者如出现面部痛苦表情、头部左右摆动及躁动表现时,暂停加压,观察患者有无吞咽动作,也可快速减压0004 MPa,待患者平静时再继续加压。稳压时防止舱压波动。出舱时保护病人安全,注意保暖,询问有无不适感,并测量生命体征。由于老年人患心脑血管病的多,要特别注意再梗塞、再出血的情况,并询问有无皮肤痒痛、关节疼痛、耳痛、外耳道流液等现象。2.4高压氧舱是一个复杂精密的医疗器械,对安全有严格的要求,需要操作者严格按规范的操作程序操作。当人的机体在高压氧舱高气压环境中,如操作者操作不当,将有可能带来严重后果。如压力的不当变化会对人的机体造成气压性损伤或减压性疾病;高浓度氧和高分压氧可致氧中毒以及可能发生火灾等等严重后果。所以对医院的规章制度、高压氧护士岗位职责、各种仪器的管理规则、氧舱的操作规程、各种注意事项、应急处理预案等,一定要严格执行,有效监管。确保抢救药品和器材完备无缺,切实保证护理安全,避免风险。认真执行三步安检制度(即进舱前查,进舱后查,关舱门前查),严格检查病人衣物,杜绝带进易燃物、电子产品等,确保安全;认真做到“五不准”,一不准带故障操舱,二不准单独一人操舱,三不准擅离操舱岗位,四不准带情绪操舱,五不准三心二意,在操舱时做与治疗无关的事情5。3.结果725例老年患者接受高压氧治疗10869次,发生中耳气压伤29例,发生比例为4%,曾报道国外发病率为17,国内为91213。治疗期间未发生1例痰液堵塞、导管脱落、坠床、气压伤,减压病和氧中毒。病人满意度达98.6%。4.结论老年患者在高压氧治疗过程中由于生理及疾病的特殊性,成为护理风险管理的高危人群。我科将风险管理应用在老年患者高压氧治疗的各个环节,真正做到思想上重视、行动上规范,注重识别现存和潜在的风险,完善并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有效避免相关并发症和意外事故的发生。我科安全管理目标得到全面落实,近年来未发生一例老年患者在高压氧治重大安全事故及护理纠纷。参考文献:1赵雪红,程丽君.风险管理在急诊护理质量管理中的运用J.中国急救医学,2005,25(2):130.2 Fraser C,Donnelly CA,Canhemez S。et a1Pandemic of astrainofinfluenzaA(HINi)EarlyFindingaJScience2009324(5934):15571513杨莲荣戴青梅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