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设计讲稿.doc_第1页
图形设计讲稿.doc_第2页
图形设计讲稿.doc_第3页
图形设计讲稿.doc_第4页
图形设计讲稿.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导 论今天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图形作品,它们奇特的形态吸引着我们的目光,意味深长的符号给我们无限遐想。这些睿智的图形不仅让我们赞叹,更让我们产生创作的冲动,图形设计课将使我们了解如何去欣赏图形、理解图形、创作图形。 图形创意基础课是一门学科基础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开设这门课程的目的是双重的,一是培养大家创作图形形象的能力,包括构思和表现两方面的能力,建立起一种全新的视觉想象与呈现的手段;另一个目的,也是意义更深远的目的则是训练大家进行创造性的思维,学习如何在面对问题时通过恰当的思维过程多方位地挖掘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图形创意在艺术设计的教学过程中处于一种承前启后的过渡位置,它引导大家将前期已经具备的表现能力转向后期的专业设计中,而这个过渡就是通过创意思维来实现的。对于视觉传达等专业的学生来说,图形创意的能力直接可以运用到具体的设计实践中去,如广告设计、插图设计中大量地需要以图形来表达信息、塑造画面;对于建筑设计、工业设计、服装设计等专业的学生来说,图形创意中的创造性思维方式同样适用于塑造三维空间中的新造型,对于解决这些专业中的创新问题将起到一定的启发作用。第一章 关于图形第一节 图形的起源与发展一、图形的概念1.起源我国图形艺术源远流长,发展到今天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早在文字诞生之前,先民就开始使用图形来传达思想与沟通感情,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纹与刻绘在崖壁上的岩石刻等等这一些不仅记载下了先民对自然的理解与期盼,同时也成为了人类最早的图形艺术。中国的图形艺术不仅起源早,而且不断得到发展,虽然时快时慢,但从未中断,如商代青铜器上的饕餮图形;春秋战国时期的蝌蚪文、梅花篆;汉代漆器上的凤形、唐代的宝相花纹以及后来出现的金文形态等。中国传统图形资源是极为丰富的,它们在自己的发展和演变中,既有一以贯之的脉络,又有多姿多彩的风貌,它们以其多样而又统一的格调,显示出独特、深厚并富有魅力的民族传统和民族精神。这些图形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发展而不断的沉淀、延伸、衍变,从而形成中国特有的传统艺术体系,这一体系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精华,同时也体现出了华夏民族所特有的艺术精神。2.概念给一些发展中的名词作概念界定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图形”正是这样一个名词。由其出现到现在,随着人类社会和科技的不断发展,这个概念亦在不断更新,外延在不断扩大。所以我将收集到的部分解释归纳了一下:中国平面设计教育家尹定邦先生认为:“所谓图形,指的是图而成形,正是这里所说的人为的创造的图像。”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1.在纸上或其他平面上表示出来的物体的形状;2.几何图形的简称。英语辞海中译为:1.属于或关于绘画艺术的、图画的、符号的而非词语的;2.属于、关于或涉及下述复制方式的:如雕刻、蚀刻、平版印刷、照相、丝网印刷和木刻等;3.属于或关于印刷术或与图书生产和使用印刷的文字进行通讯的技术有关的。由此我们可以归纳出“图形”的一些共性:首先,“图形”是二维的,具有平面的形态特征。其次,“图形”是人为创造的而非自然生成的。在过去,“图形”的手法仅包括绘、写、刻、印等方式,而现在,声、光、电、数码等新技术的出现使其表现形式更为多样化。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图形”是具有信息传播功能的,它是一种符号。这一点使图形有别于绘画,绘画是以倾诉艺术家自身的感受和对事物的看法为创作出发点,是一种作者自身的感情渲泄;而图形是专门以形象承载和传递信息为目的的。美国图形设计理论家菲利普梅格洛斯曾说过:“如果图形不具有象征或词语含义,则不再是视觉传播而成为美术了。”中国的设计和设计教育曾经走向这样的误区:把设计等同于美术。对于一幅广告,设计者会使用大量美术技巧竭尽所能地表现一个逼真的场面,犹如从事一幅大型美术作品的创作。然而,在片面追求可视性的同时,作者对主题内容的陈述方式却未精心考虑,这往往使广告看上去十分费解,或是让观者在理解上产生歧义。因此,图形中的视觉形象不仅要有可视性,更要有可读性。同时,图形亦有别于文字,文字是一种更为准确、系统的视觉符号,规律性极强。相对于文字而言,图形可包含和传递的信息更为丰富而有吸引力,人们往往是在欣赏图形的同时接收了较之文字更为丰富的信息。二、图形的演化1.图形的演化图形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远在旧石器时代的山顶洞人己用兽齿串起来作为项饰,在磨光的鹿角和鸟骨上刻有疏疏密密的线痕,这些虽然是非常简单的线条,但已经具有一定的装饰意味。新石器时代的装饰图形主要刻画在陶器上,大体内容可归纳为几何形、植物、动物和人物四类。这种图形在初级阶段的原始陶器上得到广泛的应用,在人物图形中则以彩陶盆上画的舞蹈纹样最为罕见,舞蹈纹为五人一组,人物相互手拉手,面向一致,头侧各有一斜道,似为发辫或饰物每组外侧两人的手臂画成两道,似反映两臂舞蹈动作较大和频繁之意,人下体三道,为两腿及饰物。寥寥几笔,就把先民们正在欢乐地手拉手集体跳舞和歌唱的情绪表达了出来,形式感非常强。在半坡遗址陶器上的人面鱼图,头顶上戴有尖状盛饰帽子,面颊两旁和口角绘出鱼形图、人口衔鱼,暗示人们在渔猎季节祈求取得更大量的生产物。这些想像和所有观念形态一样都是来源于生活,它是先民们情感和思想的表达。欧洲旧石器时代的图形艺术,多见于洞穴壁画中,其造型工整精致、构图宏大、想像丰富。从旧石器时代模拟动物形态的写实风格,到新石器时代变化多端的抽象图形,再到青铜时代巧妙地把写实与抽象图形结合起来,这个过程反映了人类创造图形艺术的动机。后来这种原始绘画经过图画文字与象形文字之后,又逐渐形成了两条发展道路,一条是文字,一条是图形符号。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类已由农业文明进入了工业文明,视觉艺术也随之经历了一系列的创造性革命。20世纪后期电子通讯,微处理器和计算机的迅猛发展,使视觉艺术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巨变,在今天,人们已拥有了创造视觉形象与图形符号的大量条件,如印刷术、摄影技术、高效能机械、报纸、影视等各种传媒手段,人们的生产活动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创造、处理、分配和传递信息。信息社会是人们大量生产图形、图像的社会,人们创造信息就是在创造符号,电视、广播、展览、广告、电脑、激光视盘、电子照排技术、报刊、杂志、书籍和其他采用先进技术的种种传播手段,从色彩、视像、声音等方面将不同特质、不同形态的图像符号立体地传递到社会各个角落,而正是在这变化过程中,图形的传统性质有了巨大的改变。如今Internet实现了联络世界各地的巨大功能,网上的每个主页都精心设计过,字体、颜色、图形、背景等都表现出主人对创作的热情。网络打破了少数人对图形艺术设计的垄断,人人都可以不同程度地实现做回图形艺术家的美好梦想,这是社会的进步,也示意着人类新图形时代的到来。2.传统图形的象征和隐喻象征是指用以代表、体现,表示某种事物的一种物体或符号。传统图形的象征意义与宗教、崇拜相关。原始社会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在这个发展过程中,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逐步提高和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不断变化,原始宗教也随之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如大自然祟拜、动物崇拜、植物崇拜、图腾崇拜、鬼魂祟拜、祖先崇拜等阶段,这些宗教形式往往是同时并存,彼此交织在一起的。当原始人的理论思维有了一定发展的时候,人类开始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思索人类自身的起源,随之产生了以木头、石头、泥土、墙壁洞穴制作的各类图形,图形内容也成为联络信息、沟通、表达情感和宗教意识的媒介。这是当时现实生活中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随着社会进步而发展变化。中国的吉祥观念,更是具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倾向与感情色彩。它隐喻着一种企求心理,上至高门甲第,下及陋巷蓬居,都有其踪迹,如富贵长寿、家宅平安、升官发财、鸳鸯和气、连年有余、万事如意等即是此种心理的反映,这是百姓对生活乐观主义的表现,图形从构思到表现,手法多样,出人意表,象征和隐喻极大地丰富了图形思想内涵。(1)中国图形的形式语言东方图形的形式语言与东方文化密不可分,特别是中国文化在世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比印度文化连续性强,比西洋文化来得长久,所以它所包含的内容也十分广泛。A、中国文字图形的审美特点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中国文字同世界上其它文字比较,在形、音、义三方面部有自己的特性。特别是世界上所有的原始绘画文字都己发展为拼音的音符文字了,只有汉字还保存着比较原始的状态,每一个图形都变成一个方块字,并渗透着深奥的哲理。象形字是中国文字的基础,它是在图画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透过实物图形来表达语言中的语位,因此,与图画相近,后来发展成以线条表示,略存其形,用作符号。B、传统与民间图形常用的造型手法古代人类图腾崇拜的造像活动以及后来的民俗绘画,许多内容都是采用拟人化的表现形式,把世间万物都赋予人的生命。C、谐音表意手法是指借助于文字来完成图像所要表达的另类含义,如大吉大利,图形以桔和栗纹样组成,借大桔与大吉,大栗与大利同音,象征事事吉利,户户见喜的吉庆样和的愿望。D、象征性手法是以明确的形象暗示人类的理想或愿望。如:龟与仙鹤表示长寿,石榴表示多子等。E、程式化变形手法是将大自然中的风、云、水、土等现象以程式化的手法加以具体夸张、刻画。( 图例分析 )阴阳图这是古代中国人的一种宇宙观,其后传到日本。假想中的二元化的宇宙是基于阴阳即消极和积极的原则之上,而阴阳充斥于宇宙万物之中,阴代表女性、土地、黑暗、月亮及被动性,而阳则代表男性、天空、光、太阳、自然中的积极因素等,它象征万物的起源,图形设计极其简练,共用笔巧妙地将正负形适合在圆中。结结象征着永恒、长寿,给人以神秘和无限之美感。它也是佛教的八种幸运标志之一。龙龙在东方,特别是在中国象征宇宙之精神,象征遥不可及的大彻大悟。从公元前2世纪始,龙成为帝王的力量与权力的象征。祖先在龙的造型上大胆想像,先后综合了鹿角、牛嘴、羊须、蛇身、鹰爪等特征,在表现形式上不择手段以突出龙的精神内涵。传说公元6世纪,龙随佛教传入日本,并逐渐被融入日本文化当中。饕餮图饕餮在中国早期青铜器中是极具特色的动物形象,归为怪兽一类。它是一种恐怖的无形体的动物的面具,造型突出凶恶贪食的一面,对称构图,极具装饰性。麒麟麒麟是中国人和日本人喜欢的独角兽,它是吉祥的象征。麒麟长着牡鹿身、龙头、鬃尾和马蹄,这种综合是人类想像力的表现。(2)外国图形的形式语言从史前时起,人类就探索用各种方法以视觉形式表达想法和概念,以视觉传达形式储存信息。世界的早期文明带动了西方图形艺术的发展,其文化以多种形式向外传播。由于西方诸国的地理环境、历史、民族宗教等因素,决定了其图形文化的开放性、吸收性、创造性、象征性的基本特征。特别是反映多种崇拜的宗教标志、民俗、神话和贸易流通中的各类钱币类图形,以及希腊的陶器,埃及象形文字和中世纪的手写本丰富多样,其审美特质完全与实用价值结合,艺术与生活统一成一个紧密结合的整体,形成了早期西方图形文化的形式语言特征。20世纪初,西方的视觉艺术经历了一系列创造性的革命,传统的客观世界观点被打破,许多艺术家忙于色彩,图形等造型基本概念的探索。现代艺术运动如立体派、未来派、达达派、超现实主义、风格派、构成主义和至上主义在这个世纪直接影响了视觉传达的造型语言和传播。图形艺术与视觉传达通过设计的过程使这一时期的物质需要和精神结合成为整体,其形式语言的多元化在很大程度上对人类社会的生活质量和目的作出了贡献。( 图例分析 )万字符(梵语幸福)这是一个古老而且流传很广的符号。设计简洁,充分利用正形和方形,空间的变化给人以视觉上的动感。传说中它代表了太阳神战车的轮子或太阳,所以与太阳有些相似的象征意义,如光明、福气、富足等。它最早出现于特洛伊,后来希腊人铸于钱币上而广为流传。埃及古代象形文字古埃及的文字和中国相近,都是以象形为基础,每个图形都代表着一个完整的词或完整的概念。由于象形文字的工具作用,每个图形都画得简明且特征突出,一个文字即为一个创意图形。也有一些象形文字装饰化了。埃及古代装饰图形图形为三角形构图,使画面有稳定感。对称式中求变化,其中有动物、人物变化组合,以程式化的图形相联,点、线、面运用得恰如其分。东西方图形多以传统的直观式思维方法和表现为主,在洞穴壁画、陶器、建筑瓷砖、织物、木饰等方面,都能看到神话、传说、风俗、宗教等内容。表现形式大胆、夸张、变形、画面以对称、重复、渐变、适形为主。相比之下,中国传统的图形文化更强调精神理念,而西方传统图形文化更重器的表现。三、现代图形的价值和意义A 图形的信息符号信息社会与前信息社会的区别在于,以前人类是在原始的环境中,在各自隔绝和自我封闭的情况下创造了文化符号和各种类型艺术,而今天的人类则是在高科技、高信息时代快速地制作符号。信息社会有着自己特殊的图形艺术表现形式。信息交互式综合艺术是以前任何单一艺术形式不具有的新型艺术,特别是近几年来,由于数字图像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对图形处理的能力越来越强,技术的成熟使计算机图形设计中艺术成分,信息成分的比重越来越大。随着Internet的发展,图形中美的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伴随着人们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改变而改变。信息社会中图形信息已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信息符号,无论是以图像、电子技术还是以手绘书写方式呈现,它首先必须符号化。它不仅使信息传递成为可能,也是信息的唯一存在方式。所以信息社会就是人类大量创造视觉符号的社会。B 图形的视觉语言图形符号是以图形为主要特征的,图形本身就是它的视觉语言,它可以指导人的思想与行为,对人进行提醒或警告。在图形创意时,要使图形符号具有直观、简明、易懂、易记的视觉特征,使不同阶层、年龄、文化水平和使用不同语言的人都容易接受和使用。目前图形符号己向更广的领域拓展,设计水平越来越高,使用范围越来越广,从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到个人生活,从工业、农业到交通运输业,从城市环境到机场、车站、码头、高速公路,可以说传递多种信息的图形符号无处不在,它己成为现代社会重要的信息工具。人在生活中从视觉形象到视觉思维,涉及到图像信息的接收、存储、恢复及处理等过程。当人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接受图形的视觉刺激时,图形构成与色彩的印象显得非常的重要。文字的作用也是人的视觉对图形、图像感性认识的一个重要方面。C 图形的视觉传达传达在拉丁语中意为沟通,给予人们的意思,视觉传达是人对外界感知,信息摄入、分析、归纳、比较、判断、储存的过程,是以人为起点,把信息通过媒体传播给他人的过程。图形的视觉传达也可以认为是图形视觉信息的传达,它是研究信息媒介符号和视觉语言及传达,接受信息的综合性学科。它以图形、文字、色彩等作用于人的视觉,再由视知觉所获得的效应激发心理产生反应,最终实现信息传播的功能,传达是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物都存在的共通现象。现代视觉传达是人类进入信息时代最有效的感知和沟通方式,它以较强的信息冲击实现了传达的目的。四、图形设计与美术作品的区别图形设计不等于美术作品,美术作品的主要功能是审美性。美术家进行美术创作,主要是着眼于美术作品本身,通过美术作品来反映自己的思想感情、引起欣赏者的共鸣。而图形设计的主要功能是说明性,设计师进行图形设计,主要着眼于传播,设计师通过图形的大量复制和传播,来传达特定的信息、思想和观念,以期为传播对象所广泛接受。第二节 图形的种类就设计艺术这门学科来讲,目前分有广告设计、包装设计、工业设计、服装设计、环艺设计、多媒体艺术等等,图形创意设计是近几年来在高校引起重视并逐渐火热的专业基础课程。同时,学术界对图形的分类也是各持己见,有按表现方法来分的,有按构成形式来分的,有按传达内容来分的,有按图形客观形象类别来分的。尹定邦先生在图形与意义一书中认为,图形分类最适当的做法就是顺其自然,把图形的概念指向图画、图表、图案和图片、图纸、心电图等,限于以形象承载信息,让信息发挥作用这样一个范围。这样一来,所有的自然风光与人的举止神采,他都确立为前图形的领域;所有的通讯、机械、武器和医疗器械,他又纳入后图形的领域,构建成一个分类框架,突出四条标准:第一个是按图形与前图形的关系细分。有集中图形、概括图形、夸张图形、装饰图形等等。第二个是以图形与文字组合关系细分。有文字图形、配字图形、以图结字、图文综合等等。第三个是以图形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细分。有平面要素构成图形、立体要素构成图形、运动要素构成图形、色彩要素构成图形等等。第四个就是以图形与受众的关系细分。有直觉图形、会意图形、情感图形、理智图形、专业图形等等。其实人们在这些大师总结图形分类的同时,又不断创造了很多新的图形样式,也就是说尹先生的这种分类也有他的局限,其实,人们创造种种图形的目的很简单,一个是为物质需求活动而创造设计,另一个则是为精神需求活动而创造设计。也就是说图形的分类应该分成为精神需求而创造的图形和为物质生活而创造的图形两大类。第三节 图形的特点和意义为什么我们的生活需要图形呢?前面我们已经说过,文字是一种更为准确和系统的信息传播工具,那么图形的存在还有什么意义?当代,电视机,特别是电脑及互联网出现以后,信息在人类间的传递逐渐被新的方式替代。人们只需动动手指,随时可以了解世界任何一个角落发生的事情、关注任何一笔感兴趣的交易,人类间的密切交往与合作使信息史无前例地丰富。而阻碍信息通畅的主要问题各国家地区间的语言文字区别也显得特别突出。与此同时,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人类生活日趋“快餐化”,人们也逐渐习惯于更为直观的信息传播方式。以上两种情况带来的结果是所谓“读图时代”的到来。从近些年掀起的朱德庸漫画,几米作品,以及老照片、视觉等书籍杂志的热销,都是世界进入“读图时代”的最好例证。正如著名传播学家保罗M莱斯特所说:“图形形式使视觉信息的生产、表达和接受都更加便捷,它将不同类型的视觉材料以及视觉形象的创造者和接受者都连接在了一起,受其视觉信息影响的人数之巨大,在大众传播领域可谓史无前例。”我们面临着一个图形逐渐成为主要信息传播工具的时代。著名摄影师大卫奥格威曾说:“一张图片抵得过一千个字”。那么,让我们来看看图形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到底有哪些不可替代的优越性。一、图形的特点1、直观性相对于其他信息传播媒介而言,图形具有明显的直观性。如果说语言文字是一种线性的传播方式:文字信息通过视觉进入大脑,再由大脑转化为识别想象进行识别;图形则是通过一种点对点的方式进行信息传播:图形信息由视觉传到大脑之后直接进行识别。就如一张苹果的图形,胜过你举一千个例子形容什么是苹果一样。反过来想想大家会更清楚,当我们回忆一段文字时,脑海中出现的一定是画面而非文字本身,就比如“风吹草低现牛羊”,正所谓“一目了然”。图形本身具有的这种特点可大大节省信息传播所需的时间,对信息更快的传播非常重要。2、生动性试想“一匹马”三个字等同于一匹马的形象么?从“一匹马”三个字我们只能接收到一则简单的信息一匹马的概括形象,不具有任何供你展开想象空间的信息。而一匹马的图形提供给我们的信息可能还会有:什么颜色、什么姿势、成年马还是马驹、可爱的还是威武的等;我们还可以通过马的图形提供的信息,如姿势,联想到当时的场景在夕阳下的大草原上奔跑,在狂风呼啸的岩石上嘶鸣,或者在烈日的树林中休息。可见,图形较之文字,提供的信息更为丰富而详实,即生动性的体现。3、易识记性让人过目不忘是信息传播的终极目标,一个信息只有做到不为人所忘才算成功。大家生活中都会有过这样的经历:偶然听人提起一个陌生人的名字,逐渐便会自然淡忘;如果某日终于见到此人,脑海中的名字就会与此人的形象结合起来,记忆便会被加深巩固。这也说明,图形对于文字的识记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而对于图形的记忆则会优于对于文字的记忆。4、无障碍性“无障碍性”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是特别重要的一点。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广告,如果只有“禁止吸烟”四个中文字,对于一个国际化的都市来说显然不够。那么再加上“NO SMOKING”。英国人、美国人可以解决,但如果来了法国人、日本人又该怎么办呢?再以地铁为例,许多城市的地铁系统,一些站台设计运用与站名联系的装饰图形:巴黎“协和广场站”,月台墙壁贴字母瓷砖,拼出人权宣言因为当年人权宣言就是在协和广场签署的;“国民议会站”为体现国民议会象征的民主,所以以代表不同人种的各色无脸头像装饰站台;“罗丹美术馆站”则以罗丹闻名于世的思想者为图形主体;香港的“彩虹站”,站台以七色彩带图形装饰等。可见,图形是一种能够跨越语言文字障碍的传播媒介,这一特点为信息的通畅传播铺平了道路。、二、图形对现代设计的意义时至今日,我们所处的是一个高度现代化、信息化的社会,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使我们目不暇接,随之而来的新思想、新观念、以及国外的各种艺术思潮的涌入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这种局面下,将图形艺术结合到现代的设计中,这是设计者设计出具有主张性、时代性和国际性的现代平面广告或标志的关键。而这种结合,就要让设计者去认识和了解图形,并在此基础上,学会逐步挖掘、变化和改造图形,让图形成为他们进行设计的一个新的创意点和启示点,从而设计出焕有生命力的现代平面广告或标志。图形的内涵显然超越了传统概念中关于审美和艺术问题的界定,当然这种超越是以对一般形式美思想突破为前提的。正因为如此,图形和图形学方法已经作为全方面的文化和科学的研究解释工具而流行于当代学术界,如哲学、心理学、占星学、神学、考古学、文化人类学及民族学等。在当代美术史的研究中,图形一词已经被广泛采用,大有流行之势。如人们在评论设计时,大量运用“图形架构”、“图形风格”等词汇。图形架构和图形风格的使用一方面是指艺术形式方面的问题如构成等,同时更注重对题材内容与形式合而一体的思想、审美意识及传统文化形态的标志。例如,一幅汉代墓室壁画的构成格局和造型手段都具备着很强的时代、地域特征,其构成方式的确立和沿传并不是因为它的审美特征(形式上的),而往往是当时当地人们对灵魂、神仙的信仰观念以及完成这些壁画的一些实际目的决定的。也就是说我们看到的形式特征并不是“纯形式”的,而是与一定社会文化意识形态息息相关的。因此人们在探讨图形的意义的时候往往从以下几方面来阐述。(一)图形能给设计带来强烈的视觉效果图形本身是视觉空间设计中的一种符号形象,是视觉传达过程中较直接、教准确的传达媒体,它在沟通人们与文化、信息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图形设计中,符号学的运用,影响着图形设计的表形性思维的表诉。也正是由于它的存在,使平面图形设计的信息传达更加科学准确,表现手法更加丰富多彩。图形的“形”一般指图形所表现出来的物象外形与结构。形对现代设计的意义在于“形”的衍生。纵观历史,我们会发现,从原始社会的图形、符号一直到封建社会晚期的分门别类的造型艺术,总有一些恒常的主题,而它们的表现形式,也就是它们的造型方式,却随着每个历史朝代的更替而转变,总是与当时当地的材料工艺、艺术技巧、社会风尚相适应,往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地域特色。 例如传统图形中最有代表性的龙的形象,就可谓朝朝有不同,代代有变化。龙的雏形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出现,在经历了商以前的形成阶段之后,到了商代已基本定型:大首、大口、长身、有爪、头生双角,由商至战国这段时间是青铜器的滥殇期,龙的造型也与当时的青铜器的装饰风格相适应,多为侧身、单角、单爪的图案化造型,这一时期图案的形式美与图案的结构特点使龙的千变万化的华美造型发挥到了及至。到了汉魏时期,龙的造型发展到一个重要的阶段,汉代政权巩固,国事强盛,统治者又自诣为龙生天子,使龙展现出新的精神面貌,这一时期的龙气派雄壮,或奔驰、或飞腾,写实的风格中带有适度的夸张,形神兼备,浪漫洒脱,这些特点不仅在风格粗犷的画像砖上有所体现,在绘制精美的西汉帛画上也能清楚的看到。到了唐代,国家统一,经济发达,与外国的交流增多,而且佛教盛行,这些都使龙的形象得以丰富和发展,唐龙体态丰腴,形象丰满,背鳍、腹甲、腿爪、肘毛、髭、髯等肢体器官都已齐备,十分富丽。宋以后,由于作为“真龙天子”的皇帝颁布了严格的法令限制龙纹的使用,把龙推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使龙的形象进一步规范化,固定化,虽然这种规范化了龙纹更加整体而完美,但已失去了汉魏时期的磅礴气势与奕奕神采。元代的龙纹较宋代的有所改变,身形矫健,细颈长身,体态奔放自如,形象舒展而有生气,是唐宋之后最具神韵的龙纹。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开始走形衰落时期,艺术风格日渐繁缛琐碎,而象征王权的龙也日趋凝重,渐入老态。 不仅仅龙形的变化如此,中国其他有代表性的传统图形,诸如凤纹、云纹、鱼纹、涡纹等,我们都可探寻到其表现形式在各个历史时期发展演变的脉络。这种“形”的延伸是对原始母题的继承与延续,也是对其外在形式的衍生与拓展。将图形的元素运用到设计中后,设计就显得多彩多姿,不会那么平淡无奇,给人的眼球以超强的吸引力,从而使人们难以忘怀,久久抹灭不去,这是图形特有的魅力所在。 (二)图形能使设计延伸出许多美好的象征意义一个图形,不仅仅是因为其具有审美意义的外形,而是在这些我们看得到的图形符号的背后,往往蕴藏着深层的象征意义。外在形态是内在意义借以表达的方式,是内在涵义的外化和物化,所以最初只是源生于人们对自然和宗教崇拜的图形,经过时间的衍变,进而延伸出许多美好象征意义来。因此可以说,人是用符号来思维的,符号是思维的主体。平面设计是一个开始于设计者,延续到受众观者心理活动的思维过程,而这种延续正是依赖于作为思维主体的符号。因此这种原始符号化的造型就被设计师们运用到了平面设计之中,例如:在交通符号中设计者将危险动物虎或蜜蜂符号化为黄黑相间的条纹,并依赖于它将危险与警惕的信息传达到车手的意识中。将图形艺术与设计相结合,它具有两个特征:一个是包含科学合理部分,是古人对自然规律的总结;二是它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它体现了中国人对吉祥幸福的向往。所以图形背后的吉祥意味同样也适宜沿用在现代设计之中。 所以,将约定俗成,并已经在中国民众心中形成共识的图形的“意”,沿用到设计中,从而延展出更新、更深层次的理念精神,使其更具有文化性与社会性,这也是现代设计的一种很好的方法。一幅没有意义的设计毫无疑问是失败的设计,而图形的又一意义就在于让设计者的作品含义隽永,让人看了设计就想法,能产生联想,不会如同白纸一样没有任何意思,图形的巧妙运用让设计充满了活力,让设计具有了象征意义。(三)图形能使设计具有神韵图形之所以能使图形具有神韵,是因为图形具有一种独特的“神”。“神”通常指图形所蕴涵的气韵及其所表现出来的态势和气氛,“神”能传达整个图形的精神。虽然“形”在每个时期的变化往往与前一个时期大相异趣,但我们仍能感受到在这些形式多样的造型中所特有的精神气质,不论是彩陶上稚拙的鸟纹和蛙纹、青铜器上的狞厉的饕餮、还是汉代漆器上飘逸的凤纹,在经历了漫长的时间的淘洗之后,仍然承现出一种惊人的生命活力,感动着我们现代人。而这中神韵的承传来源于中国传统的图形观念,即中华民族特有的哲学观念和审美意识。 西方文化从柏拉图开始,一直是讲主客二分的,于是在西方美学中突出的特点是以个体为美,强调形象性、生动性、新颖性,与西方人的这种审美趣味不同的是,中国传统美学更强调的是主客统一的整体意识,认为万事万物都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都遵循同一个本质规律,因而中国古代的艺术家始终致力于以整体为美的创作,将天、地、人、艺术、道德看作一个生气勃勃的有机整体,把人的情感赋予物的形式,借物抒情,“以形写意”,“形神兼备”。在这种“天人合一”的整体的世界观与“物我同一”的审美观念的关照下,中国的图形艺术表现形式不重“写实”重“传神”,不重“再现”,重“表现”,注重表现整体造型的气势,而不是对客观对象事无巨细的全盘描绘。龙的造型是一个典型的代表,这个在现实世界中不存在的艺术形象不论在哪个朝代,不论是狞厉的,飘逸的,还是威武的,都极富生命的张力。而汉代漆器上的凤纹,甚至脱出了表现对象的原有造型,只提取了体现凤鸟特征的一些造型元素加以变化组合,使得纹样似凤似云,舒卷自如,着重体现一种浪漫飘逸的气质。另外,在传统图形艺术在意境上追求“大音稀声、大象无形、大巧若拙”的境界,注重事物质的表现,往往是意到为止,决不拖沓,恰到好处。例如汉代瓦当上的图形符号,画像石、画像砖上的各种造型,形象简洁概括却又不失活力。透过传统图形艺术的历史延伸脉络,我们可以看出,图形艺术本身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在新的技术与意识观念的冲击下而不断的更新拓展,而其后的内涵与精神则是民族历史长期积淀的结果,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也是民族形式的灵魂之所在。因此,要使中国的传统图形艺术在现代设计当中得以延伸发展,打造新的民族形式,我们应该在理解的基础上取其“形”,延其“意”,从而传其“神”。 取其“形” 取其“形”自然不是简单的照抄照搬,而是对传统图形的再创造。这种在再创造是在理解的基础上,以现代的审美观念对传统图形中的一些元素加以改造、提炼和运用,使其富有时代特色;或者把传统图形的构成方法与表现形式运用到现代设计中来,用以表达设计理念,同时也体现民族个性。把握图形的“神”,并最终将其融合到现代设计之中,是图形艺术与现代设计结合的一个难点。对于图形艺术中“形”与“意”的沿用,比较好理解,也比较好掌握,但这种沿用只能说是对图形艺术一种浅层次的理解和认识,而一种新的民族形式的创造,是需要设计者在研究图形时能够摆脱其物化表面而深入到它们精神领域的内部。因为只有在深入领悟了传统图形的艺术精华之后,再在现代西方设计思潮的基础上,兼收并蓄,融会贯通,找到传统与现代的契合点,才能打造出属于我们本民族的同时又是国际的现代设计。 第二章 图形造型的基本原理和表现手法在了解了图形之于现代社会的重要性之后,大家一定想立刻知道怎样去创造一个成功的图形。在我们学习图形造型方法之前,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图形造型遵循的一些基本原理以及它的一些表现手法。一、图形造型的基本准则1、审美准则作为一种平面视觉形式图形的造型,首先应该是美的,美的造型可以吸引观者,并花上更长的时间去欣赏。尽管现代“美”的范畴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经典审美观的范围,且日常生活中,由于人们自身的文化素质、经济地位、思想习俗、价值观念等因素造成了不同的审美观念,但人类对于创造形式感的追求却是与生俱来的,并且对于美或丑的感觉在绝大多数人中间存在着一种基本相通的共识。这种共识是人们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的,它的依据就是客观存在的审美准则,我们称之为形式美法则。这种法则包括以下几点:A对称与均衡 对称,是一种古而有之的造型秩序。仔细观察我们可以发现,自然界中大多数的生物都是对称生长的,如人类对称的身体和五官、蝴蝶;人造物中的例子亦信手拈来,如福建漳里的传统民居、民间剪纸中的抓髻娃娃等。这种由自然界衍生出来的形式美感历史悠久,是最为重要的形式美法则之一。均衡,是根据平面形象的面积、明度、色彩及其他视觉要素的分布造成视觉判断上的平衡感。相对于对称体现出的稳定和庄严来说,均衡更灵活而富于变化。B对比与统一这一点亦可称为和谐,即统一与对比之间既不是乏味单调,也不是杂乱无章,而是两者达成和谐。爱因斯坦指出:宇宙本身就是和谐的。世间万物,日出日落,发芽开花,大到天体运行,小到物质结构,每件事物都有其自身的规律,各不相同,却可以相互统一,和平共处,这便是和谐。视觉形式亦是如此,只有统一则会产生单调,而只有对比则会产生杂乱。所以“对比与统一”所指的是元素各部分既有对比,又整体统一而生成的美好形态。C节奏与韵律节奏和韵律两个词源于音乐,所以我们也可以通过音乐来认识这两个形式美法则。节奏,在音乐中指节拍,是指音乐中音响节拍轻重缓急的变化和重复,由节拍的快慢可以传达出不同的音乐气氛。视觉造型中节奏亦有相似的作用,以画面视觉元素的曲直、虚实、疏密、冷暖等等,传达出不同的信息。韵律,指在音乐中通过音高低、轻重、长短的组合,以加强音乐性和节奏感。视觉造型中单纯的单元组合重复易于单调,由有规则变化的形象、色彩间的处理,使之产生音乐的旋律感。D比例比例与美的关系几乎是人类学中最早涉及的内容之一。早在古希腊时期人们便发现了世界所公认的所谓黄金分割比,即1:1.618。适当的比例会产生和谐的视觉美感,是形式美法则的重要内容。2、信息传达的准则我们在谈到图形的概念时提到,图形是具有信息传播功能的,这是图形最为重要的特征之一。那么作为一种信息传播的符号,图形造型又应该遵循哪些法则呢?例如这则环保海报,画面上的广告词是“拒绝一次性,爱也需要环保”,设计师便以一双一次性筷子的图形作为信息传达的符号:“一双一次性筷子”就点明了这则海报的主题:就是环保,观者看了这个图形之后通过联想便会接收到以上信息,完成整个信息的传播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以下两个方面的因素是图形造型需要做到的:A.引人注目现代社会,我们每天处在信息轰炸中,人们对于一个视觉形象的注视可能不到一秒钟的时间。图形既然要将信息传递出去,首先必须抓住人们的视线,能达到这一要求,图形就成功了一半。而这一要求的达到有赖于图形的设计,如何使图形能有独特的视觉冲击力,在瞬间抓住视线,首先得有一个出人意表的构思,其次是完美的表现和画面效果。这在后面的章节中我们会重点讲到。象这则果汁广告,设计师以一串香蕉上吊为主要图形,配以文字“冰箱已是它的地盘,活着还有什么意义”,非常有创意,同时又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在瞬间就能抓住欣赏者的视线。B意义的准确表达中国平面设计教育家尹定邦先生提出了图形语义三个概念:图形专门记号、指称客体、表达意义。我产以“苹果”为例:“苹果”的图形是记号;客体便是一种带甜味的水果;而意义则与图形本身有关,如果图形是一个新鲜红润的苹果,意义便与“甜味”、“美好”、“年轻”、“优质”等相关,如果是一个干瘪的苹果,意义便与“陈旧”、“变质”等相关。如这则抗菌素广告,设计师以一个鲜红水灵的苹果作为画面图形主体,体现出“每日一次服用此抗菌素,便可保持如这个苹果一般的新鲜与完美”。二、图形的表现形式图形的表现形式是平面设计的重要一环,图形是最直接、最容易传达、最易识别和记忆的信息载体。1.图形具备集点、线、面于一体的视觉特点,相比文字和其他视觉元素,更具有视觉冲击力;2.图形是一种非文字符号,是一种适合人类视觉习惯的图形语言,不受文化、语言、地区、国度等条件的限制而被人们所识别,因此它将成为最合适传达信息的世界通用语言。三、图形的具象表现细腻、真实、逼真、生动是具象图形的基本特点。具象图形主要是通过专业摄影、精细插图和绘画等途径来完成的。一般原创图形再通过设计师后期对图形的明暗、色彩、布局等环节的处理,达到强烈的视觉感染力。四、图形的抽象表现抽象图形是视觉语言的符号化,具有强烈的点、线、面的个性和简洁、洗练的视觉形象,包含丰富的信息量和哲理性,这是图形语言的另一个极端,也是现代图形设计形式的一种主要潮流。抽象图形表现手法多样,不同的色彩、不同的空间和面积对比等形成不同的视觉形象,主要表现为几何形态、直曲线形态、曲面形态和自由形态等。五、图形的形式风格图形语言与表现形式是在人的视觉习惯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的科学实践与设计理念,以新的表现方式来传达现代思潮、观念与信息互动。图形语言主要是从光、色、形空间的个性化构成关系。(如:空白、错位、色彩极端化、强调光影等处理方法。)“形”是所有元素的根本,无论点、线、面中的任一元素都是不同状态的“形”,形是图形表现的关键环节。“色”是最具有气氛和情调表现能力的视觉元素。“光”作为第一要素的纯粹造型在形式表现中也不少见,以光为主要表现手法形成独特的视觉语言。第三章 关于设计一、设计的意义“设计”(Design)这个词来源于拉丁文的Designare,意思为构想、画记号。它的范围包括甚广,如绘画、视觉传达、工艺、建筑等等,而其内容与定义,经常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及思想潮流的演变而改变。 在文艺复兴时期,“设计”被解释为画家、雕刻家的草稿和构想,并用记号表现、计划和估量的造形。法语中设计“Dessin”则包括图案、构思、筹划等意思。图案代表一件经过图示化后的事物,或于器物上描绘平面的装饰模样,反应设计师在构思和筹划之后的结果。现代所谓的“设计”一词,则有广义与狭义两种意义。广义的用法,是指有计划达成具实用价值或观赏价值的人为事物。有效的“设计”是采用各种方法以获得预期的结果,或免除不理想的呈现。狭义的设计,则特别是指对外观的要求,在实用、经济的原则下做各种变化,用吸引人的外观或流行的款式来增加销售力。在二十世纪里,“设计”所涵盖的内容与意义更加广泛而复杂,例如那基(Moholy Nagy)便主张设计并不只是表面的装饰而已,而是指具有某种用途和目的,并且综合了社会性、经济性、技术性、艺术性、心理性及生理性等诸要素,在生产的轨道上,计划或设计可能产生的制品技术。这样的说法为设计做了一个客观而适切于时代的诠释。综上所述,设计是一种具有清楚目标计划的思考过程或步骤,是利用辅助物将原始构想转化表达出来,用以改善生活及美化生活的创造活动,兼具有实用和艺术的双重价值。二、设计的分类从钢笔尖的研发到摩天大楼的兴建、从口红的制作到火车头的建造,都需要经过设计的过程。从这里我们可以了解设计的范围是多么的广泛。如何把设计的广大领域系统化? 如果以人(Man)、自然(Nature)和社会(Society)为构成世界的三要素,那么设计可分为以下三个领域:视觉传达设计:制作良好的讯息,以作为人与所属社会问的精神媒介。产品设计:制造适当的产品,以作为人与自然间的媒介。空间设计:规划和谐的空间,以作为自然与社会间的物质媒介。而这些设计所在的位置可以上述三要素为座标。 设计是人们在环境中为了扩充自己,而将生理及心理机能延伸的系统,例如语言与符号(文字)即人与人之间的媒介产物,因此,这类媒介应属个人与他人间的共有财产,使用这些记号可以沟通人与人之间的意念,也可以达成交换讯息的目的。众多个人所集合而成的社会,并非是一个简单的集团,而是一个组织复杂的复合体式的社会,如同以无数的有机物体形成一个具体而活泼的世界。如果这个社会不断膨胀,则必须有一个完整的情报网,这样才能顺利的发挥功能。另一力面,环绕人类四周的自然界,是人类生活的场所,也是延续人类生命所需的各种物质和能量的供给来源。人类从自然界中撷取物质和能量以维持生命,也在其中发展各种活动。在这样的自然环境里,“设计”能更加牢固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传递功用,并给予物质、能量适当的秩序。在自然环境里,亦需配合人类生活场所的空间秩序才具有意义,建筑物、马路等就是其中的要素。譬如旅馆、饭店、住宅等居住空间,都是依环境和空间体系的状况来决定。以下分别就“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与“空间设计”作进一步说明:(1)视觉传达设计以传达资讯或消息为目标的视觉媒体设计即为视觉传达设计。一般多采用平面型态,所以俗称为“平面设计”。主要包括:标志、字体、卡片、传单、函件、海报、封面、小册子等等,但视觉传达也可以采用立体的形式,如展览、橱窗等设计即属之。由于应用性质之不同,视觉传达设计又可细分为传播设计和商业推广设计等基本型态。传播设计:指以知识与观念的传播、或活动资讯的传送为目的的视觉媒体设计。如艺文性海报(音乐、舞蹈、戏剧、美术展览、演讲等艺术和文化活动海报)、保健小册、交通安全教育宣导等,皆属于教育传播设计。商业设计:俗称商业广告设计;是为了促销商品或推广服务所作的视觉媒体设计,例如报纸商业广告、商品销售现场广告、广告函件、商品包装、商品型录等,皆属于商业推广设计。(2)产品设计工艺产品设计是以创造完美的生活器物为目标的设计行为或方法,并能满足人类精神与物质上的需求。凡足与牛活有关的各种器物小自杯盘、刀叉,大至家俱、汽车、飞机、轮船等,均属于这个范围。由于制作条件均不同,产品设计可以区分为手工艺设计与工业工艺设计两大类型,兹简介如下:手工艺设计:是指有计划的以手或简单手工具来制作实用产品的设计行为;所得产品为手工艺品。手工艺的特色,主要在于手工与材料造形上所表现的特殊美感,以自然材料所设计制作的手工艺品,格外富于美好的感性特质,值得品赏与玩味。在工业机械产品充斥的僵硬环境里,妥善应用美好的手工艺品,将可增添许多生活的情趣。工业设计:是指规画以机械量产方式制造实用产品的工业设计行为;所得结果为工业工艺品或机械产品。工业工艺的特色主要在于量产,有统一的品质、规格、和最高的效率,产品适于大众消费。在工商业繁盛,人口不断增加,物资需求激增的环境下,大众必须依靠工业产品生活,只要我们有能力判别选择优良的工业产品,亦可满足日常生活的需求。(3)空间设计空间设计是以营造理想生活空间为主的设计行为或方法。其涵盖的范围包括建筑设计、室内设计、景观设计等。建筑设计:指依建筑物的机能、结构、与形式所做的整体设计。主要包括住宅、学校、机关、工厂、商店以及宗教建筑、纪念建筑等。室内设计:是指建筑物内部机能与形式的整体计画。现代建筑多采用工业设计方式,作可变机能的空间规画,而依个别需要所采取的室内设计显得格外重要,包括的范围和建筑设计相同(即住宅室内、学校教室、机关办公室、工厂厂房内部、商店内部等设计)。景观设计:是指以绿地、花草、树木、水石等自然要素为主体的户外游憩空间规画,其间常依需要而设置亭阁、牌坊、雕塑、座椅、游乐设施等。除了以上所描述的设计领域外,若增加对时间的考量,则形成所谓“四次元设计”。其中包括表演设计如舞台设计、灯光设计、道具设计、服装设计等、电影电视的美术设计、多媒体设计等项目三、基础设计范畴前面一节所列举的设计分类,只是一个粗略的分法。在这些不同类型的设计中,它们具有一些共通的基本要素存在,这些共通的要素即是我们学习基础设计的主要内容。谈论基础设计的范畴,需要考虑以下四个领域,包括:设计要素:形态、色彩、材质。 设计原则:平衡感、空间感、运动感和韵律感、统一性、视觉焦点。 设计工具:铅笔、炭笔、 粉彩、水墨、电脑等等。 设计技术:素描、绘画、翻印、多媒体等等。 任何设计都具有外在的视觉形式和内在的美的本质。外在的视觉形式视由“形态”、“色彩”、“材料”等三个设计要素所组成。其中“形态”是由点、线、面、体来组成,形成一件作品的形状、造型和空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