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2015年调整实施评估报告)_第1页
《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2015年调整实施评估报告)_第2页
《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2015年调整实施评估报告)_第3页
《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2015年调整实施评估报告)_第4页
《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2015年调整实施评估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2015年调整)实施评估报告齐齐哈尔市自然资源局梅里斯分局二一九年七月目 录前 言1第一章 评估背景2第一节 区域概况2第二节 规划基本情况3第三节 土地利用现状及结构调整情况5第二章 评估的目的、原则和依据8第一节 评估的目的8第二节 评估的原则8第三节 评估的依据9第三章 土地规划执行情况定量评价11第一节 土地规划定量评价概述11第二节 用地规模指标执行情况定量评价12第三节 用地结构和布局情况定量评价15第四节 节约集约用地情况定量评价16第五节 规划修改情况定量评价18第六节 定量评价结果19第四章 土地规划执行情况定性分析20第一节 规划主要调控指标实施情况20第二节 规划分区和布局评估24第三节 土地整治工程与重点建设项目实施情况评估27第四节 土地规划保障措施实施情况评估28第五章 评估结论29第一节 规划实施情况评述29第二节 土地规划实施成效及存在的问题30第三节 土地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适应性32第四节 评估结论35第六章 规划实施建议36第一节 规划实施改进建议36第二节 下一步规划修改建议36II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实施评估报告前 言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2015年调整)经省政府审批通过,现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规划的实施对贯彻落实保护资源和保障发展目标、强化土地宏观调控能力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障城乡发展合理用地和生态环境用地、促进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取得了显著成效。近年,随着梅里斯达斡尔族区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和城乡发展建设要求的变化,梅里斯达斡尔族区经济发展对全区土地利用提出了新要求,原有用地布局已经不适应梅里斯达斡尔族区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应加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更加注重产业发展的集聚效应,努力推进全区城乡一体化进程,为了保障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城乡建设和经济发展需要,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开展本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评估工作。通过对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目标、布局、措施等进行评估,掌握规划实施期间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和特点,分析规划实施的成效和问题,提出促进规划有效实施的对策建议。本次规划评估对象为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2015年调整),评估时点为2018年12月31日,评估范围为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全部土地,包括梅里斯达斡尔族区6个乡(镇),规划评估总面积200020.6公顷。2第一章 评估背景第一节 区域概况一、自然条件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地处黑龙江西部,嫩江中游右岸,属于松嫩平原的一部分。地势西高东低,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3.2;年降雨量415毫米;年日照时数为2861.9小时;无霜期为136天。嫩江在东部边境流过,阿伦河、音河、二沟河贯穿全境后汇入其中。盛产大豆、玉米、水稻等粮食作物和洋葱、马铃薯、西瓜、黄烟等经济作物。二、社会经济条件1、人口及行政区划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现辖有雅尔塞镇、卧牛吐达斡尔族镇、达呼店镇、共和镇、梅里斯镇5个镇,莽格吐达斡尔族乡1个乡,哈拉海农场、嫩红农场2个农场,48个行政村。2018年全区总人口20.8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36万人,占总人口35.31%,农业人口13.48万人,占64.69%。2、地区生产总值2018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34.76亿元,其中第一产业产值12.69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36.5%;二三产业生产总值22.07,占63.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86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256元。3、交通及人文景观绥满公路、碾北公路、齐查公路纵贯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南北,是通往内蒙古的重要通道。旅游胜地明月岛,辽、金古城遗址庞葛城,齐齐哈尔达斡尔族文化展览馆、达斡尔族传统民居,黄花岛度假村、庙岗度假村等自然人文景观声名远播。第二节 规划基本情况一、规划主要用地指标情况1、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指标本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下达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到2020年耕地保有量指标为113624公顷,规划下达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到2020年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指标为95761公顷。2、建设用地指标规划下达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建设用地总规模到2020年控制在10734公顷,下达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到2020年控制在8250公顷,下达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城镇工矿用地规模到2020年控制在1608公顷。3、新增建设用地及占用农用地、耕地指标规划下达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到2020年新增建设用地总量指标529公顷,下达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各项非农建设占用农用地指标479公顷,新增建设占用耕地规模243公顷。4、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义务量补充耕地指标规划下达梅里斯达斡尔族区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义务量368公顷。5、人均指标规划下达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到2020年人均城镇工矿用地指标为178。二、管制分区和用途区分区情况全区管制分区中允许建设区规模为8588公顷,有条件建设区规模为58公顷,限制建设区规模为176412.7公顷,禁止建设区规模为14961.9公顷。土地用途分区中基本农田保护区100765公顷,一般农地区27275.5公顷,城镇村建设用地区8456.3公顷,独立工矿用地区131.7公顷;风景旅游用地区4.6公顷,生态环境安全控制区3185.7公顷,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区11776.2公顷,林业用地区17164.6公顷,牧业用地区10312.4公顷,其他用地区20948.6公顷。三、重点建设项目情况根据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交通、水利等建设部门提出的用地计划,经综合平衡,确定全区交通、水利以及其他建设项目用地。1、交通运输用地规划期内安排齐甘高速公路、碾北公路、齐查公路改扩建等工程。根据交通部门的公路建设规划做好用地布局。2、能源设施用地规划期内安排110千伏雅尔塞变电站35千伏送出工程、冯屯-领东500千伏输变电工程等电力建设项目、国家高寒地区先进技术光伏示范基地项目等项目,按电力部门建设规划做好用地布局安排,并协调与各项用地的关系,在规划的电力工程占地范围内耕地不列入基本农田。3、环保及其他设施用地规划期内安排梅里斯城镇大供热源工程项目、梅里斯区雅尔塞镇污水处理项目等设施用地。布局应远离城镇及生活区,并尽量选择荒草地、废弃地等,避免占用耕地和优质草地,严格控制占用林地、湿地。4、水利设施用地规划期内安排阿伦河治理工程、音河堤防治理工程、江西灌区、嫩江干流堤防工程、黑龙江省嫩江干流治理工程等项目建设,按水利部门建设规划做好用地布局安排,并协调与基本农田关系,在规划的水利工程占地范围内耕地不列入基本农田。第三节 土地利用现状及结构调整情况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评估采用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为2018年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地籍变更数据,评估土地总面积200020.6公顷。(详见附表1)一、土地利用现状情况2018年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其他土地面积分别为155934.0 公顷、10525.0 公顷、33561.6 公顷。从比例构成来看,农用地占土地总面积比例为77.96%,建设用地占土地总面积比例为5.26%,其他土地占土地总面积比例为16.78%。1、农用地2018年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农用地面积155934.0公顷,其中耕地面积126263.9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3.13%,园地面积53.1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03%,林地面积15300.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65%,牧草地面积8019.8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01%,其他农用地面积6296.4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15%。2、建设用地(1)城乡建设用地2018年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城乡建设用地面积8313.8 公顷,其中城镇工矿用地1320.5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66%,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6993.3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5%。(2)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2018年梅里斯达斡尔族区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面积2211.2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11%。建设用地中城乡建设用地比重较大,占建设用地总规模的78.99%,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仅占建设用地总规模的21%,城乡建设用地中农村居民点面积占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的84.12%,城镇工矿用地仅占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的15.88%。可以看出,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较大,居民点整理潜力大,城镇工矿规模较小,城镇建设有待加强。3、其他土地2018年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其他土地面积33561.6 公顷,占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土地总面积的16.78%,其中水域面积29971.6 公顷,占其他土地面积的89.30%,自然保留地面积3590.0 公顷,占其他土地面积的10.70%。二、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情况1、农用地结构调整情况从2014年到2018年末,农用地数量从总体上来看呈减少趋势,在此期间农用地面积共计减少75.5公顷,主要是由于规划实施期间建设项目占用导致的。2014年耕地面积126343公顷,2018年耕地面积为126263.9 公顷,耕地面积减少79.1公顷。2014年园地面积55公顷,2018年面积为53.1 公顷,减少1.9公顷。2014年林地面积15333公顷,2018年面积15300.8 公顷,减少32.2公顷。2014年牧草地面积8047公顷,2018年面积8019.8 公顷,减少27.2公顷。其他农用地由6231.5公顷变为6296.4 公顷,增加64.9公顷。2、建设用地结构调整情况2014年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建设用地总规模10447公顷,2018年建设用地总规模10525.0 公顷,增加78.0公顷。城乡建设用地面积增加59.8公顷,其中城镇工矿用地面积增加104.5公顷,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减少44.7公顷。城乡建设用地增加主要为城市批次用地。交通水利用及其他建设用地面积共增加18.2公顷,2018年面积为2211.2 公顷。3、其他土地结构调整情况其他土地减少2.5公顷,主要为建设占用,其中水域面积减少到29971.6 公顷,净减2.8公顷,自然保留地面积增加到3590.0 公顷,净增0.3公顷。第二章 评估的目的、原则和依据第一节 评估的目的“十三五”时期是梅里斯达斡尔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统筹保护耕地与城乡发展、区域协调、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土地规划的难度越来越大。为使土地规划适应宏观经济发展形式变化,检查规划实施情况,促进规划的有效实施,为规划修改提供充分依据,对规划定期评估与适时修改,把静态的土地规划编制与动态的实施管理相结合,进一步提高土地规划的权威性,充分发挥土地规划的总体控制和引导作用。第二节 评估的原则一客观真实原则评估应采用依法公布和审批的经济社会、土地利用等数据,保证评估过程和结论的客观性,如实反映规划实施情况。二综合评估原则规划评估应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等方法,对各类用地变化情况、用地结构调整和空间布局情况、规划措施执行情况等进行评估,综合分析规划实施效益。三统筹兼顾原则评估过程中调查并充分听取城建、林业、农业等相关部门和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对评估中涉及的问题,在分析、研究、论证的基础上,统筹兼顾,提出解决办法。第三节 评估的依据一、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农田保护条例(5)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审查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部令第72号)(6)黑龙江省土地管理条例二、规范性文件(1)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2)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0631号)(3)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审查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部令第72号)(4)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规范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评估修改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1141号)(5)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市区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951号)(6)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区市区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成果核查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08号)(7)关于严格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管理的通知(国土资发 20142号)(8)关于规范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心城区规模边界调整工作的函(国土资规函20145号)(9)关于规范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评估修改程序的通知(10)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评估指导意见三、技术规范及标准(1)区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TD/T1024-2010)(2)区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TD/T1021-2009)(3)区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标准(TD/T1027-2010)(4)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TD/T1025-2010)(5)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TD/T1022-2009)(6)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标准(TD/T1028-2010)四、其他材料(1)齐齐哈尔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2015年调整)(2)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2015年调整)(3)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4)梅里斯达斡尔族区统计年鉴(2014-2018年)(5)梅里斯达斡尔族区2014-2018年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数据第三章 土地规划执行情况定量评价第一节 土地规划定量评价概述一、定量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确定根据原国土资源部最新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评估指导意见,结合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情况,确定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定量评价指标体系及各指标权重。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定量评价指标体系分为评价目标与评价指标两个层次,第一层次由4个评价目标组成,包括用地规模指标执行情况、用地结构和布局情况、节约集约用地情况、规划修改情况,第二层次由15个评价指标构成。具体指标对应关系及权重详见下表:定量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评价目标目标权重评价指标指标权重用地规模指标执行情况0.35耕地保有量目标实现程度0.2基本农田保护目标实现程度0.2城乡建设用地规模目标实现程度0.2新增建设占用耕地目标实现程度0.2补充耕地目标实现程度0.2用地结构和布局情况0.25土地利用率0.2城镇工矿用地占城乡建设用地比例0.25允许建设区使用情况0.35禁止建设区保护情况0.2节约集约用地情况0.3人均城镇工矿用地规模目标实现程度0.35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目标实现程度0.15地均二三产业产值0.20城镇化与用地增长弹性系数0.3规划修改情况0.1规划修改情况0.4规划修改涉及建设用地面积情况0.6二、数据来源定量评价的评估时点为2018年12月31日,阶段目标年为2018年,土地利用现状数据采用梅里斯达斡尔族区2018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规划实施期为2014年末到2018年末,定量评价中的2020年各项控制指标及土地利用结构布局均采用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2015年调整)数据,规划阶段目标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目标进行测算;采用的人口、社会经济数据出自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国民经济统计年鉴(2014-2018年)。第二节 用地规模指标执行情况定量评价用地规模指标执行情况的评价指标包括耕地保有量目标实现程度、基本农田保护目标实现程度、城乡建设用地控制规模实现程度、新增建设占用耕地控制规模实现程度以及补充耕地目标实现程度五个指标。通过对耕地、基本农田、城乡建设用地、新增建设用地占耕地、补充耕地规模的分值计算,可以从规模控制的实现程度来定量评价规划的执行情况。用地规模指标执行情况分值计算方法评价指标指标分值计算方法耕地保有量目标实现程度100;计算结果大于100时,指标分值取值为100。基本农田保护目标实现程度评估时点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规划目标,分值为100。评估时点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规划目标,分值为0。城乡建设用地控制规模实现程度当评估时点规模阶段目标,指标分值取值为100;当阶段目标评估时点规模2020年规划目标时,按60-100线性评分,计算公式为:60+(100-60);当评估时点规模2020年规划目标时,按0-60 线性评分,计算公式为:60。新增建设占用耕地控制规模实现程度补充耕地目标实现程度;计算结果大于100时,指标分值取值为100。一、耕地保有量目标实现程度梅里斯达斡尔族区2018年耕地面积为126263.9公顷,2020年耕地保有量目标为113624公顷,阶段目标为117837公顷,根据耕地保有量目标实现程度指标分值计算方法,可得出梅里斯达斡尔族区耕地保有量目标实现程度的分值为100。100=100=103.8;计算结果大于100时,指标分值取值为100。二、基本农田保护目标实现程度规划实施期间没有建设占用基本农田的情况发生,2018年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与规划划定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一致,一直保持在95761公顷不变,根据基本农田保护目标实现程度分值计算方法,评估时点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规划目标(126263.9113624),即2018年的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实现程度分值为100。三、城乡建设用地控制规模实现程度 2018年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城乡建设用地规模8313.8公顷,2020年城乡建设用地控制规模8520公顷,阶段目标为8451公顷,评估时点规模阶段目标(8313.88520),指标分值取值为100;因此,计算得城乡建设用地控制规模实现程度分值为100。四、新增建设占用耕地控制规模实现程度规划实施期间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规模56公顷,到2020年新增建设占用耕地控制规模243公顷,阶段目标为162公顷,因此评估时点的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规模小于阶段目标,根据新增建设占用耕地控制规模实现程度指标分值计算方法,评估时点规模阶段目标(56162),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规模实现程度分值为100。五、补充耕地目标实现程度梅里斯达斡尔族区规划实施期间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义务量125公顷,规划到2020年补充耕地368公顷,规划实施期间补充耕地的阶段目标为245公顷,因此评估时点的补充耕地数低于规划目标,根据补充耕地目标实现程度指标分值计算方法,可得出补充耕地分值为33.97。计算公式如下:补充耕地目标实现程度分值=33.97第三节 用地结构和布局情况定量评价用地结构和布局情况的评价指标包括土地利用率、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变化情况、使用允许建设区情况、禁止建设区保护情况4个指标。通过对土地利用率和城镇工矿用地占城乡建设用地比例两个指标的计算,可以反映出梅里斯达斡尔族区用地结构变化情况;通过对允许建设区和禁止建设区的定量计算,可以反映出建设用地布局的实施情况。用地结构和布局情况分值计算方法评价指标指标分值计算方法土地利用率当规划基期规模评估时点规模阶段目标时,指标分值取值为100;当评估时点规模规划基期规模时,计算公式为:当评估时点规模2020年规划目标时,计算公式为:城镇工矿用地占城乡建设用地比例使用允许建设区情况。禁止建设区保护情况规划实施期间新增建设(符合禁止建设区管制规则的环境治理等保护性建设除外)未占用禁止建设区,指标分值为100,否则为0。一、土地利用率评估时点土地利用规模(农用地+建设用地)为166459.00公顷,2014年土地利用规模为166456.50 公顷,到2020年规模目标为167859.20公顷,阶段目标为167392公顷,根据土地利用率指标分值计算方法,评估时点土地利用规模大于规划基期规模且小于阶段目标(83.21%83.22%83.69%),该指标分值为100。二、城镇工矿占城乡建设用地比例评估时点城乡建设用地面积为8313.8公顷,其中城镇工矿用地面积1320.5公顷,2014年城乡建设用地规模为8254公顷,城镇工矿用地面积1216公顷,评估时点城乡建设用地阶段目标为8431公顷,城镇工矿阶段目标为1477公顷,2020年城乡建设用地面积为8520公顷,其中城镇工矿用地面积1608公顷,可计算出城镇工矿用地占城乡建设用地比例为2014年14.73%(12168254100=14.73%)、2018年15.88%(1320.58313.8100=15.88%)、评估时点阶段目标为17.52%17.52%)、2020年18.87%(16088520100=18.87%),即14.73%15.88%17.52%。根据城镇工矿用地占城乡建设用地比例指标分值计算方法,该指标分值为100。三、使用允许建设区情况规划实施期间新增城乡建设用地面积59.8公顷,全部在允许建设区内,该指标分值为100,计算公式如下:=100四、禁止建设区保护情况规划实施期间新增建设用地未涉及占用禁止建设区,因此该指标分值为100。第四节 节约集约用地情况定量评价节约集约用地情况评价指标包括人均城镇工矿用地规模目标实现程度、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目标实现程度、城镇化与用地增长系数3个评价指标。通过对人均用地规模、城镇化与用地增长系数的计算,可以反映出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土地资源的集约节约利用程度,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加强土地供给的管控方向提供有力依据。节约集约用地情况分值计算方法评价指标指标分值计算方法人均城镇工矿用地规模目标实现程度 评估时点人均规模2020年规划目标时,计算公式为:; 当评估时点人均规模2020年规划目标时,指标分值取值为100。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目标实现程度地均二三产业产值 评估时点规模2020年规划目标时,指标分值取值为100; 评估时点规模于2020年规划目标时,计算公式为:;城镇化与用地增长系数;一、人均城镇工矿用地规模目标实现程度经计算,评估时点人均城镇工矿用地规模为179,2020年人均城镇工矿用地规模为178,根据人均城镇工矿用地规模目标实现程度指标分值计算方法,可得出该指标分值为99.17。=99.17二、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目标实现程度经计算,评估时点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为519,2020年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为519,根据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目标实现程度分值计算方法,可得出该指标分值为100分,计算公式如下: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目标实现程度=100三、地均二三产业产值2018年梅里斯达斡尔族区二三产业产值达22.07亿元,城镇工矿用地规模1320.5公顷,地均二三产业产值为167元/平方米,规划目标年梅里斯达斡尔族区二三产业产值预计达26.49亿元,城镇工矿用地规模1608公顷,地均二三产业产值为165元/平方米,评估时点规模大于2020年规划目标,按照地均二三产业产值分值计算方法计算得出该指标分值为100。计算公式如下:地均二三产业产值=101四、城镇化与用地增长系数根据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国民经济统计年鉴数据计算,规划实施期间城镇人口增长幅度达到9.5%,预计到2020年规划人口增长幅度达到34.46%;规划实施期间城镇工矿用地增长幅度达到8.59%,到2020年规划城镇工矿用地增长幅度达到32.23%,根据城镇化与用地增长系数指标分值计算方法,可得出该指标分值为100,计算公式如下:=103第五节 规划修改情况定量评价规划修改情况评价指标包括规划修改情况和规划修改涉及建设用地面积情况两个指标,该评价指标是对规划修改情况的定量评价,将规划修改的程度数量化,能够直观的反映规划的修改情况和幅度。因为规划实施期间没有进行过规划修改,因此规划修改情况指标分值为100,规划修改涉及建设用地面积情况分值是100。规划修改情况分值计算方法评价指标指标分值计算方法规划修改情况规划实施期间年均规划修改0次,得分为100;每增加一次扣20分,扣完100分为止。规划修改涉及建设用地面积情况。第六节 定量评价结果 一、定量评价分值计算评价目标分值=(评价指标分值评价指标权重)综合评价分值=(评价目标分值评价目标权重)二、定量评价结果根据定量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表确定15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分别计算相应的4个评价目标分值,确定各目标权重,从而评估出规划实施情况的综合分值为95.29,规划实施期间各项用地指标执行情况良好,规划实施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有效促进作用,基本满足了“十三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对用地的需求。从规划实施得分情况看,用地规模指标执行情况中除补充耕地目标实现程度外,其他各项分值均满分,补充耕地目标实现程度为33.97,实施效果相对较差;用地结构和布局情况中各项指标都是满分;节约集约用地情况中人均城镇工矿用地规模目标实现程度分值为99.17分,城镇化与用地增长系数均满分、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分值和地均二三产业产值均满分;规划修改情况分值满分,主要是规划实施过程中未进行过规划调整,单纯从评价分值上看梅里斯达斡尔族区规划各项指标任务满足控制要求。指标分值中补充耕地目标实现程度分值较低,可以看出规划实施期间补充耕地规模较少,整理复垦开发进程有待加快;其次,人均城镇工矿用地规模目标实现程度相对较低,说明城镇工矿用地较为粗放,土地利用程度低,城镇工矿用地增长速度较快,应充分利用存量建设用地,控制城镇工矿用地增长速度。详见下表:规划定量评价分值表综合分值评价目标目标分值评价指标指标分值95.29用地规模指标执行情况86.79耕地保有量目标实现程度100.00 基本农田保护目标实现程度100.00 城乡建设用地控制规模实现程度100.00 新增建设占用耕地控制规模实现程度100.00 补充耕地目标实现程度33.97用地结构和布局情况100土地利用率100.00 城镇工矿用地占城乡建设用地比例100.00 使用允许建设区情况100.00 禁止建设区保护情况100.00 节约集约用地情况99.71人均城镇工矿用地规模目标实现程度99.17 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目标实现程度100.00 地均二三产业产值100.00 城镇化与用地增长系数100.00 规划修改情况100规划修改情况100.00 规划修改涉及建设用地面积情况100.00 第四章 土地规划执行情况定性分析第一节 规划主要调控指标实施情况在梅里斯达斡尔族区评估时点土地利用现状的基础上,与本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各项用地指标作对比分析,围绕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分析规划目标的实现程度及原因。一、耕地保有量及基本农田保护情况1、耕地保有量从2018年土地利用现状数据来看,全区耕地面积126263.9公顷,而规划到2020年耕地保有量指标113624公顷,现状耕地面积较2020年耕地保有量多12639.9公顷,远远高于规划下达的耕地保有量指标。规划实施期间建设占用耕地面积56公顷,补充耕地125公顷,严格遵守“占一补一”的耕地保护原则。规划实施期间耕地面积变化较小,用于占补平衡的耕地质量不低于建设占用的耕地质量,耕地质量变化不大。2、基本农田保护目标2018年基本农田保护面积95761公顷,规划实施期间未占用基本农田,规划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指标完成较好。评估时点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基本农田都达到了规划下达的保护目标,因此,全区基本农田保护实施情况较好。二、建设用地使用情况1、建设用地规模变化情况建设用地总规模:2014年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建设用地总规模10447公顷,2018年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建设用地总规模10525公顷,规划2020年建设用地控制规模为10734公顷,评估时点阶段目标为10638公顷。城乡建设用地规模:2014年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8254公顷,2018年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8313.8公顷,规划2020年城乡建设用地控制规模为8520公顷,评估时点阶段目标为8431公顷。城镇工矿用地规模:2014年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城镇工矿用地总规模1216公顷,2018年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城镇工矿用地总规模1320.5公顷,规划2020年城镇工矿用地控制规模为1608公顷,评估时点阶段目标为1477公顷。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2014年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农村居民点用地总规模7038公顷,2018年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农村居民点用地总规模6993.3公顷,规划2020年农村居民点用地控制规模为6912公顷,评估时点阶段目标为6954公顷。交通水利及其他用地规模:2014年梅里斯达斡尔族区交通水利及其他用地总规模2193公顷,2018年梅里斯达斡尔族区交通水利及其他用地总规模2211.2公顷,规划2020年交通水利及其他用地控制规模为2214公顷,评估时点阶段目标为2207公顷。将评估时点各类建设用地规模与阶段目标比较可以看出,评估时点村庄、交通水利及其他用地高于阶段目标;建设用地总规模、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城镇工矿用地规模低于阶段目标,规划实施期间全区城镇工矿建设用地增长较慢,规划拆除农村居民点实施缓慢,导致农村居民点规模超出阶段目标,应按照规划下达指标,加速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农村居民点拆除工作。 2、新增建设用地情况规划实施期间,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建设用地增加256.66公顷,城乡建设用地增加59.8公顷,城镇工矿用地增加104.5公顷,农村居民点减少44.7公顷,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增加18.2公顷,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建设用地增量程增加趋势,主要集中于城镇工矿用地以及交通水利以及其他建设用地,农村居民点减少量小于规划阶段目标,;从增长速度上分析,建设用地年均增长19.5公顷,而规划建设用地年均增长35公顷,实际增长速度低于规划增长速度,同时对经济发展影响较大的城镇工矿用地实际年均增长26公顷,远低于规划年均增长速度。 3、非农建设占用农用地及耕地情况规划期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建设用地总规模增加78公顷,主要占地为农用地,新增建设占用耕地规模较小。规划实施期间,通过在梅里斯达斡尔族区耕地储备库中补充数量质量相当的耕地,保证全区耕地占补平衡。4、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分析梅里斯达斡尔族区2018年建设用地总规模10525公顷,其中城乡建设用地8313.8公顷,城镇工矿用1320.5公顷,人均城镇工矿面积为179,规划人均城镇工矿用地指标为178,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城镇工矿用地节约集约程度较低,主要原因是城镇工矿用地增长速度较快。梅里斯达斡尔族区2018年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6993.3公顷,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达到518.98,未超过规划目标,土地利用方式相对集约,但是随着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城镇化的速度也将加快,因此农村居民点的整理潜力巨大,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亟待提高。5、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情况梅里斯达斡尔族区补充耕地方式主要为土地整理开发和复垦,本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下达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到2020年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义务量368公顷,评估时点阶段目标245公顷,规划实施期间梅里斯达斡尔族区通过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共补充耕地面积125公顷,小于阶段目标。三、生态用地保护情况2014年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具有生态功能的耕地、园地、林地、草地、水域、自然保留地面积为183342.1公顷,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91.66%,到2018年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具有生态功能的土地面积为183199.2公顷,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91.59%,全区具有生态作用的地类面积稍有减少,生态环境有待提高。第二节 规划分区和布局评估一、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情况分析规划实施期间,全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方向符合规划确定的土地利用调整方向,土地利用程度稍有提高,农用地面积略有减少,建设用地增长规模得到了合理的控制,其他土地面积得到了适度的开发利用。梅里斯达斡尔族区2014年与2018年农用地、建设用地、其他土地面积变化都不大,农用地减少75.5公顷,建设用地增加78公顷,其他土地减少2.5公顷。农用地中耕地、牧草地和其他农用地变化较多,耕地减少79.1公顷,园地减少1.9公顷,林地减少32.2公顷,牧草地减少27.2公顷,其他农用地增加64.9公顷。建设用地中城镇工矿用地增加较多,增加104.5公顷,其中交通水利用地增加18.2公顷。其他土地中自然保留地减少2.8公顷,水域增加0.3公顷。二、规划分区执行情况分析规划实施期间,全区建设用地增加78公顷,其中城乡建设用地增加59.8公顷,主要为城镇工矿用地;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净增长18.2公顷,主要为交通、水利基础设施项目,符合规划的管制要求。1、管制分区执行情况采用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与2018年土地利用现状图叠加分析可以看出,规划实施以来建设用地增加主要体现在城乡建设用地的增加上,在布局上主要集中在中心城镇和几个重点镇,新增城乡建设用地全部位于允许建设区范围内,部分符合规划的单独选址重点建设项目落位在限制建设区中,禁止建设区无变化。2、土地用途分区执行情况规划实施期间,基本农田保护区执行情况良好,基本农田保护区均按照规划用途进行基本农田保护,城乡建设用地能够按用途分别落入城镇、村镇土地用途区和独立工矿用地区中,一般农地区和牧业用地区执行情况相对较差,主要是规划的重点项目占用,导致一般农地区和牧业用地区面积有所减少。整体看全区土地利用基本能够按照规划的土地用途使用土地。三、规划布局执行情况分析规划布局执行情况能够直接影响全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包括耕地和基本农田布局、建设用地布局、生态用地布局三个方面。其中耕地和基本农田布局变化情况决定了耕地和基本农田质量变化,建设用地布局情况能够反应全区城乡发展情况,生态用地布局情况直接关系着全区生态环境保护情况。1、耕地和基本农田布局规划实施期间,全区耕地和基本农田布局基本稳定,耕地面积由于农业结构调整稍有减少,耕地占补平衡过程中,建设占用主要用于城乡建设和交通设施建设,补充的耕地质量不低于建设占用耕地质量,因此,全区耕地质量和布局,变化较小,符合规划用途;基本农田未发生建设占用情况,因此,基本农田的布局、数量、质量均未发生变化。2、建设用地布局规划实施期间,全区净增建设用地78公顷,其中城乡建设用地59.8公顷,城镇工矿用地净增104.5公顷,农村居民点用地减少44.7公顷,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净增18.2公顷。规划实施期间,城乡建设用地布局能够按照规划确定的重点发展乡镇进行用地布局,新增的城镇用地全部落位在允许建设区内,符合规划布局,但从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图可以看出,规划新增的用地布局较为分散,不利于集聚效益的发挥,建设用地集约程度有待提高,同时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对一些梅里斯达斡尔族区社会经济迫切需要发展的产业项目,规划中没有充分考虑用地布局,阻碍了全区社会经济发展。3、生态用地布局规划实施期间,全区生态用地布局变化不大,主要是一部分具有生态功能的耕地、林地和牧草地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到2018年全区生态用地减少0.07%,可以看出生态用地布局变化不大。虽然全区生态用地面积较大,但是整体生态功能仍需加强。在实施规划过程中,重点保护和增加了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地区的林地面积,对全区水土流失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但是林地面积处于减少的趋势,水土保持工作仍需加强。第三节 土地整治工程与重点建设项目实施情况评估一、土地整治工程实施情况土地整治工程以土地整理为主,提高耕地质量,增加有效耕地面积。严格限制各项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严格实行占补平衡,保持耕地面积稳定,质量提高。通过实施土地整治工程,实行田水路林综合治理,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保证非农建设用地占用耕地的占补平衡。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土地整治项目重点安排下辖各乡镇,规划实施期间通过土地整理补充耕地56公顷,到2018年耕地面积为126263.9公顷,划定基本农田保护面积95761公顷,保证了本轮规划下达的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二、重点建设项目实施情况本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共安排重点建设项目30个,项目类型包括交通项目、水利项目、能源项目、环保项目四类,其中交通重点建设项目20个,能源项目3个,水利重点建设项目5个,计划安排新增建设用地19.9公顷。规划实施期间,已经实施了3个重点建设项目:嫩江干流治理工程;扎龙景兴公路;音河堤防工程(双河农场段)。项目占地合计26.5977公顷,均符合规划重点项目安排。第四节 土地规划保障措施实施情况评估本轮规划编制为保证规划能够严格、顺利实施,从五个方面提出保障规划实施的重点措施:规划实施法律保障措施、规划实施行政保障措施、规划实施经济手段、规划实施技术手段、提高规划实施的公众参与程度。通过法律保障措施的实施,规划在土地利用调控上的主导地位得到加强,规划的严肃性有了保障。通过实施行政保障措施,规划作为土地利用调控和用地计划管理的依据的管理作用得到加强。规划在强化规划管理和年度计划调控;确定当年土地利用目标和用地结构调整指标,编制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各部门和行业编制的专项用地规划时都起到了指导性作用。通过实施经济手段,完善了土地供应市场调节机制,土地节约和集约利用程度得到提高。土地开发整理产业化、市场化得到加强。通过实施技术手段,建立了土地规划数据库,完善土地利用档案管理制度,完善土地调查和土地统计制度,为规划实施和监督提供有力依据和保障。通过提高规划实施的公众参与程度,完善规划编制与调整的听证制度,广泛听取各社会阶层群众的心声,让社会各阶层了解严峻的用地形势,形成全社会集约用地意识,使各行各业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框架内,高效集约利用土地。规划实施以来,通过执行规划保障措施,各级管理部门严格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和年度土地利用计划供应土地,按照规划确定的各项用地指标、用地布局安排用地,严格执行国家各类用地定额标准和供地政策,对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控制建设总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第五章 评估结论第一节 规划实施情况评述一、从定量分析角度评述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估选取了4项评价目标、15项评价指标进行定量评估,综合得分95.29分,其中用地规模指标执行情况得分为86.79分,用地结构与布局情况得分100分,节约集约用地情况得分99.71分,规划修改情况得分100分,综合得分较高,实施情况较好,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要求。二、从定性分析角度评述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发挥了对土地利用的宏观调控作用。在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控制建设用地规模,严格按照管制分区和规划用途安排用地,实施重点建设项目和重大工程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由于城镇工矿用地布局与实际需求存在不一致现象,限制了城镇工矿用地落位,且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建设用地指标分布零散,影响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发展方针,因此规划布局已不适应梅里斯达斡尔族区未来城乡建设发展需要。第二节 土地规划实施成效及存在的问题一、规划实施的成效1、耕地和基本农田得到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指标均达到了阶段目标,尤其是耕地面积远远大于规划指标,超额完成了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任务。2、土地利用结构趋于合理在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过程中,梅里斯达斡尔族区按照调整用途与规划用途分区保持一致的原则进行调控,全区城乡建设用地稳步增加,增加水土保持林地面积,保证了交通、水利、能源用地需要,使建设用地与农业发展用地,生态保护用地结构趋于合理。3、土地利用节约集约程度得到了提高梅里斯达斡尔族区为缓解人地矛盾,节约集约用地,通过严格建设用地审批,控制人均城镇工矿用地规模,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使全区建设用地工业产出率又上了一个新台阶。4、保障了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规划实施期间,全区经济保持高速增长,城镇发展,建设用地布局,离不开土地保障,生态环境保护,植树造林,营造水土保持林、农田防护林都必须有规划可依,凭借规划的总体控制和指导下,协调各行业用地,才有了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二、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1、新增建设用地分散造成土地利用率低规划期新增建设用地指标529公顷,扣除中心城镇新增建设用地,其他乡镇均安排了一定面积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并且在各乡镇内,分布也比较分散,尤其是城镇工矿用地,布局过于分散直接影响了建设用地集聚效应的发挥,不利于大型产业项目的投资建设。主要原因是规划编制时期,无法精确掌握规划期间各乡镇对建设用地的需求情况,为了不影响建设用地的审批和落位,规划对各个乡镇都分配了一定面积的建设用地指标,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产业格局也发生了变化,导致原规划对新增建设用地的安排出现了偏移。2、新增建设用地落位与规划布局不协调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由于近两年经济发展迅速,原有规划布局无法满足当前形势下的用地需求,使得原规划不能很好的适应现势经济发展形势。3、补充耕地项目开展较少 规划下达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义务量补充耕地指标为368公顷,直至2018年补充耕地125公顷。规划前期由于资金、立项等原因,全区开展的补充耕地项目有限,完成的耕地面积较少,规划后期应加大补充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