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温泉旅游发展规划(评审稿).doc_第1页
江西温泉旅游发展规划(评审稿).doc_第2页
江西温泉旅游发展规划(评审稿).doc_第3页
江西温泉旅游发展规划(评审稿).doc_第4页
江西温泉旅游发展规划(评审稿).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省温泉旅游发展规划(2011-2015)(送审稿)江 西 省 旅 游 局江西省旅游规划研究院南昌大学旅游规划与研究中心2011年5月59目 录 第1章 规划总则41.1 规划性质41.2 指导思想41.3规划范围41.4规划期限41.5规划依据5第2章 现状评估62.1资源分布62.2主要特点72.3开发现状102.4存在问题112.5潜力评价12第3章 发展战略143.1规划理念143.2主体战略143.3发展方向153.4 形象定位163.5产业定位163.6目标定位16第4章 空间布局184.1 “星月同辉”184.2 “七珠闪耀”184.3 “十团互动”184.4“六片共进”204.4线路组合23第5章 重点工程245.1 两个温泉旅游度假示范区245.2七个温泉旅游度假区255.3十二个温泉旅游特色镇295.4二十二个重点温泉度假村35第6章 精特产品366.1康体养生温泉366.2山水观光温泉376.3商务会议温泉386.4 文化体验温泉386.5农家个性小泉396.6特种时尚温泉40第7章 延伸业态417.1温泉洗浴用品产业417.2温泉景观地产业417.3温泉乐活休闲产业427.4温泉创意服务产业44第8章 市场开拓468.1市场分析468.2市场定位468.3营销策略488.4营销手段49第9章 资源保护519.1约束机制519.2容量控制529.3生态预警529.4景观保护539.5环境抚育53第10章 保障措施5510.1组织领导5510.2用地支持5510.3 资金投入5610.4科技支撑5610.5人才培养5710.6监督管理5710.7体制创新58第1章 规划总则1.1 规划性质 本规划属于宏观战略层面的区域温泉旅游发展专项规划,是江西省温泉旅游发展的指导性文件。1.2 总体思路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红色摇篮绿色家园观光度假休闲旅游胜地”总体定位,牢牢把握温泉旅游将成为21世纪最盛行的旅游方式之一的发展趋势,立足温泉资源本体,通过重点建设一批在行业中有示范和引领作用的温泉旅游示范区、温泉旅游度假区,带动系列资源优越、区位条件较好的温泉点,使之成为以温泉旅游业为主的特色社区(镇)和区域内知名的温泉度假村,构建一个“核心明确,重点突出,品质优良,特色鲜明,可持续发展”的全省温泉旅游业发展架构,在品牌形象塑造、市场营销、产业延伸等领域进一步提升温泉旅游业品质和拓展产业发展空间,使温泉旅游逐步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成为江西旅游业发展的新亮点、新品牌和国民经济新增长点,把江西建设成为全国著名的温泉度假旅游胜地、温泉旅游产业强省。1.3规划范围规划范围为江西省全境,辖区包括南昌、九江、景德镇、萍乡、新余、鹰潭、赣州、宜春、上饶、吉安、抚州市共11个设区市,总面积16.69万平方公里。 1.4规划期限规划期限为20112015年,共5年,其中:前期:20112013年;后期:20142015年。1.5规划依据(1)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文件、行业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修正本)(1982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84年颁布,1998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88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1996年颁布)风景名胜区条例(2006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84年颁布,1996年修订)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2007年颁布)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2009年颁布)(2)江西省相关法规、文件、行业规范江西省矿产资源开采管理条例(江西省人大常委会,2000年)江西省环境污染防治条例(江西省人大常委会,2001年)江西省征用土地管理办法(江西省人大常委会,2001年)江西省旅游条例(江西省人大常委会,2009年)江西省城乡规划条例(江西省人大常委会,2010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国家发改委,江西省人民政府,2009年)关于加快旅游产业大省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2009年)关于深化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江西省人民政府,2009年)江西省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江西省旅游局,2011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旅游发展专项规划(江西省旅游局,南昌大学旅游规划与研究中心,江西嘉景旅游规划发展有限公司,2010年)江西省乡村旅游点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DB36/T 601-2010)江西旅游生态设施规范(DB36/T 591-2010)江西旅游生态行为规范(DB36/T 592-2010)第2章 现状评估2.1资源分布江西地处粤闽中温热水带边缘,地热资源丰富。据江西省地质勘探大队探明,全省现已发现天然出露的温泉(25以上)90余处,此外还有40余眼钻孔揭露的地热井,全省地热点最高温度达88,温泉地热点总数居全国第7位,地热资源总量居全国11位,在周边地区位居前列,是我国地热资源大省之一(详见图2-1)。 江西省温泉分布于赣州、宜春、九江等8个设区市的41个县(市)。赣南和赣中南地区的温泉,占全省温泉总量的54%。南昌、新余、萍乡3个设区市暂无天然温泉出露,但南昌、萍乡已探明有地热田。全省温泉总体呈南部比北部多、西部比东部多的状态。图2-1:江西省地热温泉分布注:地热水为人工钻井采掘的热水;温泉为天然出露的热水。2.2主要特点(1)分布范围较广,南部西部集中江西省地热资源类型有两种:一是隆起山区断裂裂隙对流型中低温地热资源。这类地热资源主要分布在赣西方向的幕阜山-九岭山武功山罗霄山隆起带和赣东南、赣南方向的武夷山九连山隆起带上(详见图2-2)。二是沉降盆地传导型中低温地热资源,主要分布在盆地,省内有8个设区市拥有此类资源(详见图2-3)。目前已探明的温泉,在全省各地广泛分布,但多集中于省域南部和西部地区。(2)总体点数众多,位居全国前列江西已探明的天然温泉90余处,日流量约55000 m,40余处热水钻井,日流量20000m,总流量平均每秒718.6升,地热资源储量在全国位居前列。(3)中温热水为主,适宜旅游开发目前在已知的90处天然出露温泉中,有较高开发价值的40以上温泉有51处,占温泉点总量的56%(详见表2-3)。依据地矿部门报告,在已做的水化学质量分析的温泉及热水孔中,全省有30多处符合饮用水标准,40余处宜于灌溉,30多处宜于水产养殖,70余处可作医疗矿水,适宜生产、生活、旅游开发。(4)温泉品质优良,养生功效明显江西温泉热水水质类型以重碳酸钠(钙)或硫酸重碳酸钠(钙)型中性微矿化水为主,占总数的80以上,含有对人体有益的微量矿物质元素20多种,对养颜护肤、强身健体、治愈疾病、防癌抗癌有特殊的功效。据我国医疗热矿水水质标准判断,全省达到医疗用矿水标准的有88处,达到典型成分命名标准的有73处。如九江星子温泉的富氡水,宜春温汤的富硒水,在全国较为罕见。图2-2 江西省主要控热构造分布图2-3:江西省沉降盆地地热水分布表2-3:江西省各地市温泉点数统计(水温超过40)设区市温泉数40温泉数赣州市4929宜春市144九江市87抚州市75吉安市65上饶市31景德镇市2鹰潭市1总 计90512.3开发现状江西省地热资源的勘查研究工作起步较早,上世纪70年代省内地质勘探部门就开展了全省区域的地热资源调查。目前江西省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主要是针对天然出露地表的温泉,也有部分钻井地热,已形成了8000余张床位的接待规模。全省温泉资源虽然丰富,但总体开发利用程度较低,还处于浅开发或待开发状态,总体呈现以下四种状况:(1)少量开发成熟,接待规模较大少部分温泉点开发利用程度较高,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较完善,产品独特且类型多样,产业链条初步形成,具有较大规模的接待能力。如宜春温泉、星子温泉、西海温泉、资溪温泉都有按四星或五星级标准建设的温泉旅游饭店。星子、西海等地温泉地产火爆;宜春温汤温泉开发已呈现升级换代的趋势,利用回灌技术保障水资源的循环供应,深度开发富硒产品,形成了以浴、食、饮、疗、医相融合的产业,促进了产品结构的调整和产业链的延伸。此类温泉区(点)约占温泉总量的10%左右。(2)部分规划确定,建设起点较高目前,在省内温泉储量比较丰富的区域或旅游景区,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地热水资源的开发,积极招商引资,有的已完成资源勘探并按4A或5A级温泉旅游度假区标准规划建设,如南昌温泉城、靖安金锣湾温泉、靖安江钨温泉、南丰付坊清水湾温泉、铜鼓温泉镇温泉、会昌汉仙温泉、资溪法水温泉、龙南临塘汤湖温泉(九龙湾)、萍乡万龙山温泉、安福武功山温泉、奉新九仙汤温泉、宜春洪江温泉度假区、宜春梅花温泉、崇仁汤溪温泉、遂川汤湖温泉、修水汤桥温泉等,占温泉开发总量的20%左右。(3)一些初步开发,建设规模较小在一些开发较早的地热点,由于技术、管理较弱,资金、理念局限,产品形式单一,设施设备陈旧,没有做到综合开发,主要是以小规模的洗浴和特色养殖、特色餐饮等经营形态为主,开发程度较低。如安福温泉山庄、石城白水烧湖温泉等,这类温泉占开发总量的10%左右。(4)多数简单利用,周边环境较差目前全省已探明的出露温泉点有50%左右已开发利用,除少量用于温泉种植、养殖外,多数用于洗浴保健、旅游接待、休闲娱乐等项目,如上犹平富乡暖塘村温泉、会昌热水塘温泉、龙南水口乡汤湖温泉、宁都李村温泉等。这些温泉开发点,大多尾水直接排放,严重浪费地热资源,输水管纵横交错,垃圾随处倾倒,周边环境普遍脏、乱、差。2.4存在问题(1)粗放利用现象比较普遍江西许多温泉位于边远山区,交通条件较差,洗浴条件简陋,服务项目单一,缺乏统一规划,管理简单粗糙,环境脏乱无序,资源浪费严重,休闲娱乐等配套服务设施和项目基本上是空白。(2)地热勘查开发技术滞后由于地热勘探资金投入多,风险大,加上技术、装备、人员、体制等方面的原因,目前江西地热资源的勘探基本上以相对独立的点为主,尚未在全省范围内进行系统的勘查,资源状况还不甚清晰。在开发过程中,由于回灌技术研究不足,热泵技术运用较少,动态监测布局和监测设施不完善,对地热资源无法保障有效利用和科学管理。(3)开发体制机制比较落后不少温泉旅游区(点)存在资源勘探权、资源开采权、土地使用权、经营管理权等四权不明晰,运行不顺畅,相互牵扯制约等问题,导致开发建设进展缓慢。市场运行机制尚未成形,开发小打小闹,经营等客上门,管理缺乏规范。(4)建设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温泉开发在资源勘探、经营权转让、土地使用和产品开发、配套服务设施,道路景观建设等方面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江西属经济欠发达地区,许多温泉区(点)由于资金短缺,或迟迟得不到科学开发,造成资源长期闲置,或粗放开发,简易利用,经济效益甚微。(5)温泉旅游专业人才匮乏温泉旅游开发在江西尚处于初级阶段,温泉规划、温泉开发、温泉经营、温泉管理、温泉服务等专业人才都严重匮乏,致使许多温泉旅游区(点)开发建设起点不高,经营管理比较混乱,服务水平低下。2.5潜力评价(1)地热储存丰富,开发潜力巨大我省地热资源丰富,既有众多且密集的对流型中低温地热资源,又有蕴储丰厚的传导型中低温地热资源。11个设区市中有8个(南昌、赣州、吉安、新余、萍乡、抚州、鹰潭、上饶)坐落于沉降盆地上,拥有传导型中低温地热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部分地区无天然露头温泉的不足,为温泉旅游产品的补充和升级提供了保障,同时为旅游中心城市和重点风景名胜区的旅游深度开发提供了有利条件。 (2)发展温泉产业,三大效益可观温泉利用方式多样,主要有健身疗养、旅游服务、城镇地热水集中供应、水产养殖与研究、农业种植、温泉游泳训练和地震观察等。目前江西省内温泉在洗浴、地热供暖、温泉疗养、游乐休闲、水产养殖、花果栽培、家禽孵化、培育良种等方面都是低层次运作,大多还未引入先进的温泉开发技术,大有潜力可挖。对温泉的综合开发将有利于资源的保护利用,促进生态环境与旅游经济的协调发展;将有利于优化旅游产业结构,推动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将有利于扩大就业,改善民生;将有利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因此,温泉旅游将为江西的发展带来较高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3)温泉旅游方兴,客源市场广阔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生活品味的提升,民以食为天已转变为民以乐为天,人们对于以健康休闲、养生娱乐为主的温泉旅游将情有独钟,有特色、有疗效、有品味的温泉旅游将会吸引越来越多的海内外游客。江西作为旅游资源大省,将温泉旅游融入到大旅游的格局,相互融合促进,综合配套发展,定能把温泉旅游产业做大做强,拥有广阔的客源市场。综合以上分析,江西温泉旅游具有良好的资源禀赋和开发前景。第3章 发展战略3.1规划理念(1)文化融合理念体验旅游时代的到来,要求温泉旅游开发巧妙挖掘特色地域文化,并将其恰到好处地表现在主题形象、产品开发、服务设施、建筑和景观设计等方面。温泉与地域文化的有效融合,既能避免开发主题雷同,又有利于为温泉旅游项目塑造各自的品牌形象。(2)人本关怀理念温泉旅游是一种全方位的体验式旅游,项目规划设计应体现对人的全面关怀,注重细节设计,完善配套设施,为游客提供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全面的感官“刺激”和享受,形成一种多维度的立体体验。(3)产业集成理念温泉旅游是具有广泛带动效应的高端旅游产品形态,围绕温泉旅游的特点拓展旅游产业链,发展洗浴用品产业、温泉景观地产、温泉乐活休闲项目和温泉创意产业,能够大幅度提升温泉旅游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4)低碳环保理念温泉旅游开发应遵循低碳环保理念。对地热资源的利用,不仅在于洗浴,而且要充分运用到建筑供暖、发电、农业种植、水产养殖等领域。温泉项目开发不仅要做到节能减排,而且要提高综合效益。对地热资源的开采应有序进行,并加强对周边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实现可持续利用。3.2主体战略(1)温泉强旅战略充分发挥丰富的地热资源优势,大力开发温泉旅游产品,发展温泉旅游经济,建设温泉旅游强省,使温泉旅游成为江西旅游的新亮点,有力推进旅游产品转型升级,提升旅游产业整体素质,强化“观光度假休闲旅游胜地”的品牌形象,实现建设旅游产业大省的总体战略目标。(2)高端引领战略温泉旅游是高层次的休闲度假消费形态,江西温泉旅游的大发展要以高起点、高品质、高效能的高端项目引领。要在全省着力打造二至三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温泉旅游品牌,建设一批特色鲜明、品质卓越的温泉旅游项目。(3)规模带动战略依托全省各地丰富的地热资源,合理布局,采取多样模式开发建设,形成规模化的温泉旅游产业,并强势带动全省生态景观农业、特色养殖业、休闲娱乐业和旅游地产业的整体发展。同时,通过温泉旅游的大发展,有效促进区域内外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线路组合,为区域旅游发展注入新的活力。3.3发展方向(1)优化温泉项目空间布点温泉旅游发展受到地热资源条件的制约,同时又受到交通区位、地区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影响。发展温泉旅游需要合理优化区域内温泉旅游项目的空间布点,对地热资源条件好、靠近中心城市和重点景区、交通通达性较好的项目应予以重点扶持。(2)创新项目开发运营模式大力发展温泉旅游,实现区域间的互利共赢、和谐共进,需要积极探索创新温泉旅游开发的运营模式,发展休闲-养生复合型、运动娱乐型、主题公园型、会议休闲型、美容美体SPA型等多样化开发模式的温泉旅游项目,并充分融入地域文化元素,打造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品牌项目。(3)有效拓展产业增值链提升温泉旅游的综合效益,一方面要通过项目内涵设计突破温泉旅游的淡旺季制约,实现全年增收;另一方面要对资源潜力进行充分发掘利用,有效拓展产业增值链,积极发展温泉旅游设施设备制造、洗浴用品制造、温泉景观地产、生态景观农业、特色养殖等相关产业。3.4 形象定位综合全省地热(温泉)资源禀赋与市场条件,江西温泉旅游形象可定位为:赣鄱生态福地,温泉休闲乐园宣传口号:江西风景独好,温泉润泽天下畅享赣鄱温泉,细致呵护身心江西温泉之旅:“泡汤”的感觉真好!3.5产业定位随着人们对健康休闲生活的日益重视,国内外温泉旅游产业已经呈现出强劲发展势头,温泉旅游将成为我省建设旅游产业大省的一支生力军,在旅游产业、区域经济格局和我省经济战略布局中占据重要地位。通过五年发展,温泉旅游业将在旅游产业中发挥重大作用。温泉旅游产业成为江西省旅游产业的重要支柱产业和江西省旅游的品牌产业;成为促进江西区域经济快速发展、有效提升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现代休闲产业;实现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有效途径。3.6目标定位(1)总体目标本规划期内建设形成赣西、赣南两大特色温泉休闲度假旅游片区,赣北、赣东、赣中、赣东北具有重要温泉旅游项目支撑的温泉旅游产业发展总体格局。在此基础上,将江西建设成为全国著名的温泉休闲度假旅游胜地、温泉旅游产业强省,温泉休闲度假旅游成为江西旅游的新亮点和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2)具体目标温泉旅游产品多样,特色鲜明,内涵丰富,成为区域旅游线路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一批全国著名的温泉旅游品牌项目,创建以温泉为主体产品的5A级旅游景区2个、4A级旅游景区19个;到本规划期末,全省温泉旅游产业初具规模,相关产业配套完善,建设形成2个温泉旅游度假示范区、8个温泉旅游度假区、14个温泉旅游特色镇、20个重点温泉旅游度假村,累计带动社会投资1000亿元。到2013年,全省温泉旅游接待人数1200万人次,年均增长21%;温泉旅游综合收入110亿元,占全省旅游总收入8%,相当于全省GDP的0.78%,年均增长26%;创造直接就业岗位6万个,间接就业岗位30万个;到2015年,全省温泉旅游接待人数1800万人次,年均增长23%;温泉旅游综合收入180亿元,占全省旅游总收入的9%,相当于全省GDP的1%,年均增长28%。创造直接就业岗位10万个,间接就业岗位50万个。第4章 空间布局根据全省旅游产业发展总体格局和温泉资源分布情况,本着合理布局,适度超前的原则,全省温泉旅游度假区(点)空间结构为“星月同辉,八珠闪耀,十团互动,六片共进”。4.1 “星月同辉”江西温泉旅游发展最为成熟的是九江市星子县温泉镇和宜春市明月山温汤镇,两地在温泉开发模式、新兴业态、产业集成等方面均值得其他地方借鉴和学习。在全省温泉产业布局中,两地犹如闪亮的“明星”和皎洁的“皓月”,起到了产业启明和引导作用。两地应继续做大做强,引领全省温泉旅游产业发展方向和温泉休闲业的发展潮流,在全省温泉旅游产业发展中发挥先导和示范作用。4.2 “八珠闪耀”除星子县温泉镇和宜春明月山温汤镇之外,西海温泉旅游项目的发展已经较具规模,且具有较高市场知名度;赣州的石城县和安远县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温泉旅游休闲业,且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新建县、临川区依托优势的资源环境和良好的区位条件,未来的温泉旅游业发展前景广阔,将带动区域内温泉产业的发展;铜鼓县依托优良的资源条件、优越的区位条件和丰厚的地域文化,温泉旅游发展态势喜人,也将在全省的温泉旅游业发展格局中起带头作用;资溪县和安福县拥有优质的温泉资源和环境,温泉旅游开发条件优越,较具市场发展前景。规划期内,西海、石城县、安远县、新建县、临川区、铜鼓县、资溪县、安福县应成为8颗闪烁在全省温泉旅游业格局上的明珠。4.3 “十团互动”规划期内,通过打造十个良性互动的温泉旅游组团,构建全省温泉旅游的基本框架,从而形成全省温泉旅游发展的“马太效应”,使温泉旅游合理布局,协调发展。十大组团是:(1)南昌商务休闲温泉组团 地域范围:以南昌为中心,包括丰城、靖安、奉新、樟树、丰城等县(市) 核心产品:商务休闲温泉 重要温泉:新建流湖南昌温泉城、靖安金锣湾温泉、靖安江钨温泉、奉新九仙汤温泉、樟树药都盐温泉、丰城仙姑岭温泉(2)赣北时尚动感温泉组团地域范围:以星子为中心,包括西海、武宁县、鄱阳县等 核心产品:时尚动感温泉 重要温泉:星子庐山温泉、西海温泉、武宁上汤温泉、鄱阳乌金汊温泉(3)赣西名山度假温泉组团地域范围:以宜春为中心,包括萍乡(武功山)、安福等市(县) 核心产品:名山度假温泉 重要温泉:宜春温汤温泉、宜春洪江温泉、宜春梅花温泉、萍乡万龙山温泉、安福武功山温泉、万载鲁塘温泉(4)赣西北生态休闲温泉组团地域范围:赣西北的铜鼓、修水、宜丰、万载等县 核心产品:生态休闲温泉 重要温泉:铜鼓温泉镇温泉、铜鼓汤里温泉、修水汤桥温泉(5)赣西南山水度假温泉组团地域范围:井冈山、遂川,赣南西部的上犹、大余、崇义等县(市) 核心产品:山水度假温泉 重要温泉:上犹平富温泉、大余河洞温泉、崇义上堡温泉、遂川汤湖温泉、遂川热水洲温泉(6)赣南南部客家温泉组团地域范围:赣南南部的安远、寻乌、龙南、信丰、全南等县 核心产品:客家风情温泉 重要温泉:安远三百山温泉、寻乌青龙岩温泉、寻乌河角温泉、龙南九龙湾温泉、信丰安西温泉、全南南迳温泉(7)赣南东部丹霞古寨温泉组团地域范围:石城、会昌、瑞金、宁都等4县 核心产品:丹霞古寨温泉 重要温泉:石城九寨温泉、石城杨坊温泉、石城琴水温泉、会昌会仙温泉、瑞金谢坊温泉、宁都湛田温泉(8)赣东文化体验温泉组团地域范围:以抚州市为中心所辖2小时车程内地域,包括临川区、南丰县、资溪县、黎川县、崇仁县等 核心产品:文化体验温泉 重要温泉:临川温泉、南丰付坊温泉、资溪法水温泉、崇仁汤溪温泉、黎川华山洲温泉(9)龙虎山丹霞揽胜温泉组团地域范围:以龙虎山、龟峰两个景区管委会驻地为中心2小时车程范围核心产品:丹霞揽胜温泉 重要温泉:龙虎山温泉、龟峰温泉(10)三清山名山观光温泉组团地域范围:三清山景区管委会所辖地域、德兴市等 核心产品:名山揽胜温泉重要温泉:三清山温泉、德兴大茅山温泉4.4“六片共进”在温泉旅游十大组团的基础上,形成六个温泉旅游发展片区,实现全省温泉旅游“六片共进”的整体繁荣和全面发展。“六片”是:(1)北部片区区域范围:南昌市、九江市辖区以及鄱阳县主要节点:南昌、九江、西海、星子、鄱阳特色定位:时尚动感产品定位:该片区依托南昌、九江等区域大城市,交通便利,地处庐山、西海等商务及会议旅游的热点景区,着重发展符合都市白领需求、具有动感时尚特点的温泉产品和具有商务会议休闲功能的温泉度假产品,以“时尚动感”为主题形象,兼有生态养生、山水观光、高端度假等多种功能。特色产品:精致温泉休闲镇、各时尚特色温泉会所(温泉酒吧、红酒温泉、情侣温泉、音乐温泉、动感温泉、舞池温泉)(2)西部片区区域范围:宜春市、萍乡市、新余市辖区主要节点:宜春明月山及温汤镇、武功山、铜鼓、樟树、丰城、万载特色定位:生态养生产品定位:该片区位于江西西部,生态优良,景色秀丽,明月山、武功山等名山周围均有温泉出露,且兼有禅宗文化、药都文化、红色文化和客家文化,着重发展温泉养生、康体度假等系列产品,产品以“生态养生”为主题形象,兼有名山揽胜、禅文化体验、生态度假等多种功能。特色产品:养生温泉度假小镇、养生特色温泉会所(禅修温泉、养生温泉、乡村温泉、VIP理疗温泉、硒温泉食坊)(3)中部片区区域范围:井冈山市、吉安市所辖其他县(区)主要节点:井冈山、安福、遂川特色定位:红色风情产品定位:该片区位于江西中部,区内有井冈山、武功山等名胜,生态优良,山水景观优美,虽温泉出露不多,但仍有若干优质温泉资源,应注重将红色风情、庐陵文化融入温泉度假产品中,打造产品以“红色风情”为主题形象,兼有乡村度假、生态体验、商务会议等多种功能。特色产品:溪谷温泉会所、红色风情温泉会所(4)南部片区区域范围:赣州市辖区主要节点:章贡区、瑞金、石城、安远、龙南、信丰、寻乌、会昌、全南特色定位:客家风情产品定位:该片区位于江西南部,区内客家文化浓郁,山水景观优美,温泉资源星罗棋布,应注重将客家文化、山水融入温泉度假产品中,凸显区内温泉资源丰富特点,打造“温泉王国”,产品以“客家风情”为主题形象,兼有乡村度假、生态体验、商务会议等多种功能。特色产品:客家温泉特色镇、山水温泉会所、围屋温泉会所、丹霞峡谷温泉会所、梯田温泉会所、客家温泉食铺等(5)东部片区区域范围: 抚州市辖区。主要节点:临川、南丰、资溪、黎川等特色定位:才子温泉产品定位:该片区位于江西东部,区内生态优良,文化底蕴深厚,温泉资源相对丰富,但缺乏有震撼性的旅游资源,应深度挖掘古代的温汤文化,着重开发具有文化内涵的温泉产品,凸显区域内温泉品质,以弥补区域内缺乏震撼性旅游资源的不足,产品以“才子温泉”为主题形象,兼有乡村休闲、生态度假、文化体验等多种功能。特色产品:临川文化温泉城、桔园温泉、古村温泉(6)东北片区区域范围:上饶市、景德镇市、鹰潭市辖区主要节点:龙虎山、三清山、景德镇、德兴、婺源等特色定位:山水温泉产品定位:该片区内旅游资源丰富,龙虎山、三清山、景德镇、婺源、鄱阳湖等优质旅游资源分布其间,但该区域温泉资源相对缺乏,应坚持着重发展壮大区域内优质旅游产品,积极拓展温泉度假产品,并以“山水温泉”为主题形象,兼有名山揽胜、乡村度假、生态度假等多种功能。特色产品:名山揽胜温泉、湖泊温泉4.4线路组合(1)“城市+温泉”线路组合模式这种线路组合模式适合中心城市近郊温泉旅游线路的组合,主要依托本地中心城市旅游客源市场,以发展短线温泉休闲旅游为主。如,省内“九江+庐山天沐”、“宜春+明月山温汤”就已经具备“城市+温泉”线路组合的条件,将来南昌、抚州、赣州等城市郊区温泉项目发展起来后,也将有条件发展此类线路组合。(2)“景区+温泉”线路组合模式这种线路组合模式适合靠近著名景区的温泉旅游项目,主要依托著名景区聚合的中远程旅游客源,推广“白天游景点,黄昏看表演,晚上泡温泉”的旅游生活方式,以此拓展温泉项目的旅游市场。如,省内庐山、明月山、武功山、西海、三百山等景区已经形成各自相对成熟的客源市场,景区内或周边开发较成熟的温泉旅游项目可采用此类线路组合模式。第5章 重点工程根据全省温泉资源分布状况和旅游发展潜力,实施“281420”工程,重点建设不同层级和规模的温泉旅游目的地,即建设2个温泉旅游度假示范区、8个温泉旅游度假区、14个温泉旅游特色镇、20个重点温泉旅游度假村。通过重点工程的建设,构建全省温泉旅游业发展框架。5.1 两个温泉旅游度假示范区(1)对象确定根据温泉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前景,确定明月山温汤温泉、星子县庐山温泉两个温泉旅游区为全省温泉旅游度假示范区。(2)建设要求1)发展成为国际知名、全国一流的温泉度假旅游地,温泉旅游业为当地支柱产业,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2)度假示范区内各种层次的温泉旅游产品齐全;3)度假示范区能展示温泉旅游最新业态;4)度假示范区内温泉开发区建筑及设施与周边集镇环境协调,整体风格一致,特色鲜明;5)度假示范区内旅游设施和旅游行为符合江西旅游生态设施规范和江西旅游生态行为规范;6)度假示范区内温泉资源利用方式低碳,资源保护措施到位。(3)建设计划1)2011年,启动度假示范区建设;2)2012年上半年,度假示范区各项建设基本完成并验收;3)2012年下半年,全省推广度假示范区发展经验;4)2012年底,以度假示范区为标本,编制完成江西省温泉旅游度假区系列标准,并推广到全省各温泉旅游区。5.2八个温泉旅游度假区(1)西海温泉旅游度假区1)主题形象:山水相拥的浪漫温泉2)规划目标湘鄂赣三省边界温泉度假胜地;省级温泉旅游度假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3)规划要点整合地域文化元素,充实项目温泉内涵,形成鲜明特色;循环利用地热资源,发展休闲农业、养殖业;继续发展温泉景观地产项目,建设新型温泉社区。(2)流湖南昌温泉城旅游度假区1)主题形象南昌温泉城:一座让省会温暖的小城2)规划目标南昌市民温泉度假首选地;省内著名的温泉度假基地;省级温泉旅游度假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3)规划要点“十二五”期间完成流湖南昌温泉城的建设;高标准建设商务休闲温泉系列产品,包括大型温泉洗浴中心、VIP温泉会所、五星级酒店、温泉文化博览园等项目;配套建设商务休闲系列项目,包括娱乐一条街、温泉广场、旅游商品购物街等。(3)临川温泉旅游度假区1)主题形象:让您文思泉涌的温泉之城2)规划目标赣闽两省著名的温泉度假地;省级温泉旅游度假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3)规划要点尽快完成规划区内的拆迁安置工作,高起点规划温泉度假区所在地,即温泉镇青莲山南麓方圆10平方公里的新镇区建设,将之建设成一个以“才子温泉”为特色的新型小城,“十二五”期间,新城建设基本完成;按照高标准建设才子温泉系列产品,包括大型温泉洗浴中心、五星级酒店、才子温泉主题公园等项目;配套建设才子温泉主题公园、农家乐休闲饮食街、旅游小商品市场、青年温泉旅馆等项目。(4)铜鼓温泉旅游度假区1)主题形象:红色客家醉美温泉2)规划目标湘赣边界温泉度假中心地;温泉镇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省级温泉旅游度假区;全国特色旅游景观名镇。3)规划要点启动铜鼓小城镇综合开发示范区建设,“十二五”期间完成全部项目规划编制、立项及建设;建设高品味的大型温泉度假村,以温泉洗浴度假为核心产品,带动铜鼓县其他温泉资源的开发及建设;配套建设湘鄂赣红色文化交流中心、客家文化艺术园等项目,使温泉产业与当地特色旅游资源紧密结合;拓展商务休闲温泉核心产品,建设温泉酒吧、红酒温泉、情侣温泉、音乐温泉、动感温泉等体现温泉最新业态的产品;改造温泉镇镇区风貌,将“红色、客家、温泉”等元素融入城镇建设中,使之成为景观别致,风情浓郁的特色温泉旅游度假区。(5)石城九寨温泉旅游度假区1)主题形象:神奇九寨客家温泉中的香格里拉2)规划目标闽赣边界温泉度假中心地;省级温泉旅游度假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山水温泉旅游度假区的样本。3)规划要点以九寨为中心,规划建控地带25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面积10平方公里,作为九寨温泉旅游度假区的地域范围;扩大峡谷温泉规模,建设客家食铺、山地运动场;建设闽粤通衢酒吧街、温泉度假公寓、山地别墅群、五星级悬崖大酒店、大型温泉MALL;建设配套的温泉社区、身心灵疗中心、温泉庄园、度假农庄、青年汽车旅馆等;将“客家田园山水世外桃源”等元素融入旅游度假区建设中,使之成为景观别致,风情浓郁的温泉旅游度假区。(6)安远三百山温泉旅游度假区1)主题形象:东江源头的温泉小镇2)规划目标赣粤边界的温泉度假中心地;香港人的避暑、探源的重要目的地之一;省级温泉旅游度假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3)规划要点依托目前的东江源温泉度假村,规划建设一块占地约10平方公里的温泉度假区;完成餐饮娱乐中心、会议中心、青年旅馆、别墅群、天体浴场、户外运动拓展营地等项目的建设;统一温泉旅游度假区的风貌,将“东江源客家山水”等元素融入建设中,使之成为景观别致、风情浓郁的旅游度假区。(7)资溪法水温泉旅游度假区1)主题形象:翡翠氧吧中的温泉2)规划目标赣闽边界的温泉度假首选地国家4A级旅游景区省级温泉旅游度假区;3)规划要点依托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打造大树温泉、灌木温泉、草地温泉、竹林温泉等系列山林主题温泉旅游产品;拓展与温泉养生配套的山地运动休闲项目,发展温泉景观地产,建设温泉社区,拓展温泉项目外延;在山谷中因地制宜建设VIP温泉别墅,温泉会所;统一规划控制温泉镇建筑景观风貌,使之与山地自然景观风貌和谐相融。(8)安福武功山温泉旅游度假区1)主题形象:武功山下的温泉秘境2)规划目标赣中温泉旅游度假首选地;省级温泉旅游度假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3)规划要点依托武功山国际温泉度假村打造高端温泉度假产品;完善旅游基础设施,高标准建设温泉度假酒店、温泉会所等接待设施,扩大接待规模;发掘地方文化资源,充实产品文化内涵;大力发展多样化温泉景观地产,建设高档温泉社区。5.3十四个温泉旅游特色镇(1)樟树清江盐温泉镇1)主题形象:让您漂浮的养生天堂2)规划目标中国著名的特色温泉养生天堂;华南地区著名的特色度假旅游目的地;国家4A级旅游景区。3)规划要点抓住盐温泉的特点,建设盐泉漂浮浴场、空中盐泉水晶漂浮池、盐泥浴场、7S国际养生度假酒店、亲水养生乐园、盐如玉女子等系列特色养生度假项目项目;依托樟树的药文化和道教文化,拓展建设药文化博览园、国际养生运动俱乐部、芳香植物养生园、国际樟科植物大观园等项目;依托本项目的系列项目,进一步拓展相关产业,形成面积约10平方公里的旅游特色小镇。(2)萍乡万龙山温泉镇1)主题形象万龙山:万龙来朝的至尊温泉2)规划目标全国著名的温泉休闲度假地;温泉成为武功山旅游的新亮点和增长点;国家4A级旅游景区。3)规划要点以万龙乡东坑村为中心,规划约10平方公里地域范围作为温泉特色镇的发展空间;建设设施一流的大型温泉度假村,融入武功山的山水文化元素;建设配套的温泉社区、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等必要设施;统一温泉镇的集镇风貌,在建筑形态、建筑风格、旅游设施等方面融入温泉开发主题。(3)明月山洪江温泉镇1)主题形象:让您有智慧的聪明泉2)规划目标全国著名的温泉休闲度假地;国家4A级旅游景区。3)规划要点以明月山洪江乡温泉为中心,规划约10平方公里地域范围作为温泉特色镇的发展空间;完成洪江国际温泉禅修中心的建设,将温泉产品与禅修文化有机融合起来;围绕国际温泉禅修中心,建设配套的温泉社区、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等必要设施;统一温泉镇的集镇风貌,在建筑形态、建筑风格、旅游设施等方面融入温泉开发主题。(4)遂川汤湖温泉镇1)主题形象:茶叶飘香的井冈温汤2)规划目标井冈山旅游景区的核心景点之一;湘赣边界的知名温泉旅游目的地;国家4A级旅游景区。3)规划要点以汤湖温泉为中心,规划约10平方公里地域范围作为温泉旅游特色镇的发展空间;丰富现有温泉度假村内涵和档次,增设VIP康体中心、医学理疗中心、温泉休闲茶庄等项目;拓展温泉相关产业,开发温泉茶叶、矿泉水、温泉药膏等产品;统一温泉镇的集镇风貌,在建筑形态、建筑风格、旅游设施贯穿生态理念,以进一步提高温泉镇整体风格和品味。(5)南丰付坊温泉镇1)主题形象:桔都中的桔温泉2)规划目标赣东特色温泉休闲度假地国家4A级旅游景区3)规划要点改扩建旅游公路,建设游客接待中心及其它相关配套设施;打造桔文化主题概念温泉,将南丰桔文化全面融入温泉项目开发中;温泉镇区建筑景观风貌注重体现地域文化元素;整治周边环境,发展温泉景观地产项目。(6)奉新九仙汤温泉镇1)主题形象:让人飘飘欲仙的乡野温泉2)规划目标南昌环城游憩带上的乡村温泉度假胜地国家4A级旅游景区3)规划要点高标准建设纯朴原真的乡村风格温泉度假酒店、温泉疗养中心、温泉会所和水上运动娱乐中心;建设游客集散中心、旅游购物休闲街区,完善导游标识标牌系统及其它配套设施;整治周边环境,发展温泉景观地产,建设和谐温泉社区。(7)龙南汤湖温泉镇1)主题形象:围屋边的温泉古堡2)规划目标赣粤边界温泉度假中心地;国家4A级旅游景区。3)规划要点以汤湖温泉为中心,规划约10平方公里地域范围作为温泉旅游特色镇的发展空间;建设设施一流的大型温泉旅游度假村;按照五星级乡村旅游标准整治温泉边的小型旅馆;建设配套的温泉社区、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等必要设施;统一温泉镇的集镇风貌,在建筑形态、建筑风格、旅游设施等方面融入“客家围屋”的主题。(8)寻乌嶙石背温泉镇1)主题形象:五彩果香中的温泉小镇2)规划目标赣粤边界温泉度假中心地;国家4A级旅游景区。3)规划要点以嶙石背为中心,规划约10平方公里地域范围作为温泉特色镇的发展空间;建设设施一流的大型温泉旅游度假村,度假村设计融入寻乌 “中国脐橙之乡”、“中国蜜桔之乡”的元素;建设配套的温泉社区、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等必要设施;统一温泉镇的集镇风貌,在建筑形态、建筑风格、旅游设施等方面融入“五彩果乡”的主题。(9)信丰安西温泉镇1)主题形象:世界橙乡赣南温汤2)规划目标赣粤边界温泉度假中心地;国家4A级旅游景区。3)规划要点以安西镇热水村为中心,规划约10平方公里地域范围作为温泉特色镇的发展空间;建设设施一流的大型温泉旅游度假村,度假村设计融入“世界脐橙之乡”的元素,打造一个颇具特色的“橙温泉”;充分利用热水村附近的水库、古寺、橙园等资源,与温泉资源组合开发;利用温泉水资源,结合信丰的特色农业,发展温泉种养业,延伸产业链;建设配套的温泉社区、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等必要设施;统一温泉镇的集镇风貌,在建筑形态、建筑风格、旅游设施等方面融入“世界橙乡赣南温汤”的主题。(10)会昌汉仙温泉镇1)主题形象汉仙温泉:让您成仙的温泉2)规划目标赣闽边界温泉度假中心地;国家4A级旅游景区。3)规划要点以汉仙村为中心,规划约10平方公里地域范围作为温泉特色镇的发展空间;建设设施一流的大型温泉旅游度假村,度假村设计融入“八仙”文化,打造一个颇具特色的“让您成仙的温泉”;组合开发筠门岭古镇、汉仙岩、羊角水古村等旅游资源,构建一个旅游产品丰富、功能相对齐全的景区;建设配套的温泉社区、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等必要设施;统一温泉镇的集镇风貌,在建筑形态、建筑风格、旅游设施等方面融入“世界橙乡赣南温汤”的主题。(11)全南南迳温泉镇1)主题形象:赣粤边界的温泉仙境2)规划目标赣粤边界温泉度假中心地;国家4A级旅游景区。3)规划要点以南迳镇热水湖村为中心,规划约10平方公里地域范围作为温泉特色镇的发展空间;建设设施一流的大型温泉度假村,度假村创造性地融入“客家野趣”文化,以“客家风情”、“山野乡风”为特色设计系列产品;建设配套的温泉社区、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等必要设施;统一温泉镇的集镇风貌,在建筑形态、建筑风格、旅游设施等方面融入温泉开发主题。(12)丰城仙姑岭温泉镇1)主题形象:润泽身心的中国养生硒谷2)规划目标全国知名的特色养生温泉休闲地;国家4A级旅游景区。3)规划要点以中国养生硒谷为依托,开发系列以“养生”为主题的温泉产品;开发系列以“硒温泉”为主题的延伸产业,例如矿泉水、化妆品、观光农业等,拓展其发展空间;建设配套的温泉社区、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等必要设施;以中国养生硒谷为中心,逐步丰富其旅游功能和社区服务功能,逐步发展成一个特色旅游小镇。(13)鄱阳乌金汊温泉镇1)主题形象:鄱阳湖草洲上的温泉明珠2)规划目标鄱阳湖生态旅游示范区中的重要温泉休闲地;国家4A级旅游景区。3)规划要点以鄱阳县乌金汊为中心,规划约10平方公里地域范围作为温泉特色镇的发展空间;建设温泉会所、度假酒店、湖景度假山庄、休闲度假木屋等项目;建设配套的温泉社区、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等必要设施;统一温泉镇的集镇风貌,在建筑形态、建筑风格、旅游设施等方面融入“鄱阳湖”的主题。(14)弋阳龟峰温泉镇1)主题形象:丹霞山水温泉2)规划目标赣东北温泉度假中心地国家4A级旅游景区3)规划要点建设与世界自然遗产地相匹配的高端温泉度假酒店、温泉会所;建设与温泉项目相配套的游客接待中心、停车场和其它旅游接待设施;统一温泉镇的集镇风貌,在建筑形态、建筑风格、旅游设施等方面融入温泉开发主题。5.4二十个重点温泉度假村(1)北部片区新建:靖安金锣湾温泉、修水汤桥温泉、武宁上汤温泉(2)西部片区新建:宜春梅花(国际)温泉度假村(3)中部片区新建:遂川热水洲温泉(4)南部片区提升:于都黄麟公馆温泉新建:瑞金谢坊温泉、石城沔坊温泉、石城杨坊温泉、崇义上堡温泉、寻乌青龙岩温泉、寻乌河角温泉、上犹平富暖塘温泉、大余河洞温泉、赣州湖边温泉、赣州霞峰温泉。(5)东部片区新建:黎川华山洲湖暖水温泉、崇仁天沐温泉(6)东北片区新建:龟峰温泉、德兴瑞港温泉第6章 精特产品温泉休闲度假产品的发展,应本着立足江西本土资源特色,开发精致且富有特色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