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学原理》思考题.doc_第1页
《旅游地学原理》思考题.doc_第2页
《旅游地学原理》思考题.doc_第3页
《旅游地学原理》思考题.doc_第4页
《旅游地学原理》思考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旅游地学原理思考题:1旅游地学:旅游地学是运用地学的理论和方法,为旅游资源调查、研究、规划、开发、改造与保护工作服务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2岩层与地层:野外看见的成层岩石称为岩层。当岩层涉及其形成的先后顺序、地质年代时,称为地层。3剥蚀作用:剥蚀作用是组成地壳的物质受到风力、地面流水、地下水、冰川、湖泊、海洋、生物等各种外动力地质作用的破坏和搬运的总称。4溶蚀作用:溶蚀作用是水流对可溶性岩石进行的以化学作用为主要特征,并伴随有机械作用的地质作用。5风化作用:风化作用是指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坚硬岩石、矿物与大气、水及生物接触过程中产生物理、化学变化而在原地形成松散堆积物的全过程 。6气旋与反气旋:大气的漩涡状运动,称为气旋。在地球自转偏向力影响下,大气会形成以低气压区为中心的沿顺时针方向旋转的气旋和以高气压为中心的沿逆时针方向旋转的反气旋。7食物链与营养级: 食物链就是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通过食物为纽带形成的锁链关系。营养级是指处于食物链同一环节上的所有生物的总和。8沉积岩: 沉积岩是由各种外力地质作用形成的沉积物在地表或近地表条件下,经过固结成岩作用而形成的岩石。9变质岩: 变质岩是地壳中已经形成的岩石在高温、高压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的作用下,使原来岩石的成分结构构造发生改变再造而形成的岩石。10地质作用: 由地质动力引起的,促使组成地壳的物质成分、构成和表面形态等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各种作用,通称为地质作用。11风化作用: 在地表环境下,由于气温、大气、水及生物等作用,使地壳的岩石或者矿物在原地分解和破坏,称风化作用。12磨蚀作用: 磨蚀作用是指在风砂流动过程中所携带砂粒对地表岩石的冲击、磨擦及其使岩石发生破坏的作用。13. 海蚀作用: 由海水运动的动能,海水的溶解作用和海洋生物的活动等因素引起的对海岸及海底岩石的破坏作用称为海蚀作用。14. 变质作用: 变质作用指岩石在地下特定的地质环境中,由于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使其在矿物组分和岩石结构构造方面发生变化的作用。15. 图腾: 图腾是指原始社会的人,认为跟本氏族有血缘关系的某种动物或自然物,一般用作本氏族的标志。16. 聚落: 人类在长期的与自然磨合的过程中,总是以群相聚,并且集中地居住在某一区域,从而形成村落,或者称作聚落。17. 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是指由生物群落及非生物因素组成的各种生态系统所构成的整体,主要或完全由自然因素组成,并间接地、潜在地、长远地对人类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18. 生物群落: 生物群落是生活在一定环境中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构成一个自然生态单元的许多种生物的总体。19. 生态平衡: 生态平衡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环境之间、生物各个种群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使它们相互之间达到高度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20. 环城游憩带: 环城游憩带指发生于大城市郊区,主要为城市居民光顾的游憩设施场所和公共空间,特定情况下还包括位于城郊的外来旅游者经常光顾的各级旅游目的地,一起形成环大都市游憩活动频发地带。21. 菜系: 菜系也称“帮菜”,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由于气候、地理、历史、物产及饮食风俗的不同,经过漫长历史演变而形成的一整套自成体系的烹饪技艺和风味,并被全国各地所承认的地方菜肴。22. 板块构造学说把全球分为几大板块?其名称是什么? 板块构造学说把全球分为六大板块,它们是: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板块。23. 恐龙生活于哪一个地质时代,其最终灭绝的大约时间为何时?其灭绝有哪些假说?恐龙生活于中生代的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最终灭绝于6500万年前。关于恐龙灭绝之谜有许多假说,包括小行星撞击地球说、火山爆发说、洪水死亡说、气候变化说、恐龙蛋被其他动物吃光说等。24. 海陆风、山谷风和峡谷风是如何形成的? 白天陆地增温快于海洋,气压相应降低,底层空气从海洋流向陆地,形成“海风”;夜间陆地冷却快于海洋,气压相对较高,底层空气从陆地流向海面,形成“陆风”。 白天,山坡上的空气比同高度山谷上空的空气增温强烈,空气不断从谷底顺坡上升,形成“谷风”;夜间,山坡上的空气冷却快,顺坡面下注到谷底,形成“山风”。 空气由开阔地区流入峡谷口时,由于受地形的颈束作用而形成强风,称为“峡谷风”。25. 什么是“锋”?“锋”有几种形态?它们是如何形成的? 冷暖气团相遇时,在两者的交界地带形成一个狭窄的过渡带,称作“锋”。锋有冷锋、暖锋和准静止锋三种形态,如果是冷气团向暖气团推进,称为冷锋;反之,称为暖锋;如果冷暖气团相持不下,称为准静止锋。26. 什么是造陆运动和造山运动?地壳运动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哪些? 造陆运动也称为升降运动,是一种波及面较广泛、相对比较缓慢的地壳运动,常表现为波状运动特点,主要引起海洋和陆地的变化,地势高低的改变,层状岩石平缓弯曲等。造山运动也称为水平运动,是地壳受到水平挤压拉伸平移或者旋转,使层状岩石呈带状发生褶皱隆起形成山脉,所以也称作造山运动。地壳运动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地震、火山喷发、岩层发生断裂和褶皱、岩石的变质等。27. 瀑布是如何形成的? 在河流纵剖面上,若软硬岩石之间出现缓坡段与陡坡段的突然转折,软质岩石下蚀快于硬质岩石,陡坎不断加大,流水落差随之加大,形成跌水现象,即形成瀑布。28. 牛轭湖是怎么形成的?在水流进入弯曲河段时,因受惯性离心力影响,主流向凹岸偏移,弯顶附近受强烈冲蚀,而凸岸则接受沉积,河床益加弯曲。在洪水期,水量突增,水流冲溃曲颈,产生截弯取直,被遗弃的弯曲河道演变成牛轭湖。29. 什么是冰川?其形成需具备什么条件?积雪层在较长时间的压力等作用下,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变化,形成可塑性的冰川冰。冰川冰在其自身的压力和重力作用下,沿着斜坡或者一定的谷道缓慢流动,就形成了冰川。冰川的形成需要两个基本条件: 年平均气温在0以下,大气降水比较丰富,雪的积累量大于其消融量。 适合冰雪大量堆积的场所,并具备一定坡度,利于冰川流动。30. 什么是地震,地震的原因?地震作用是地球内力集中释放的突发性事件。地震的原因一般认为主要是地球岩石圈内某些部分在内应力的作用下发生了破裂,从开始破裂处释放出能量,并有一部分能量以弹性波的形式在地球内传播,传到之处就震动起来。31. 城市位置的选择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城市位置的选择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是当地的地学条件地理环境、地貌特征、水文条件、气候条件、植被发育状况以及矿产资源的分布与储藏量及品位等自然因素。32. 新石器时代区别于旧石器时代的主要标志有哪些? 新石器时代区别于旧石器时代的主要标志有石器制作方法的差别,磨制石器的使用,陶器制造的开始,农业的出现,居民村落的普及,氏族制度的形成等。33. 为什么中国北方和中原地区民族比中国南方地区多?中国北方和中原地区地域辽阔,地理环境简单,或平原、或沙漠、或草原,古代部落容易磨合、沟通和同化,所以民族相对比较单一,汉族成为华夏最大的民族。中国南方地区地理环境复杂,地貌单元多种多样,山地丘陵与其间的水系交错,地理隔离严重,生活空间狭小,古代部落之间的交流受到限制,所以少数民族比较多。34. 什么是民俗,民俗是如何形成的? 民俗就是民间的风俗习惯。中国是一个少数民族众多的国家,各少数民族在不同的自然环境,其地理、地貌、植被、气候、水文条件等都有很大的差异。在长期的生活、劳动、修养生息中,逐渐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生活习惯。在居住、衣着、饮食、劳动、婚嫁、交际、商业交往、节庆活动、宗教信仰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因而形成了各自的民俗。35. 人类早期建筑有何主要特点?人类早期建筑的主要特点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方便生活、防止灾害、防潮防冷、利于安全等。36. 什么是生态环境,生态环境考虑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生态环境是指由生物群落及非生物自然因素组成的各种生态系统所构成的整体。生态环境主要考虑如下因素:生态平衡现状、生态系列特征、生态群落特征、生态因素水平等。37. 生态系统评估包括哪些内容?生态系统评估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内容: 生态系统在自然环境变化的情况下,生物群落现状。 生态系统各类生物的适应能力和生态平衡关系。 生物群落对地理环境的适应能力。38旅游地形象设计的要素可以划分为几个部分? 旅游地形象设计的要素可以划分为理念识别设计、视觉识别设计、行为识别设计和其他感知识别设计四大部分。39. 我国有哪八大菜系?影响菜系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 我国的八大菜系为鲁菜、川菜、苏菜、粤菜、闽菜、浙菜、湘菜、徽菜。影响菜系形成的主要因素: 物产和风俗习惯:如北方多牛羊,人们常以牛羊肉入菜;南方多水产、家禽,人们喜食鱼、肉。 各地气候差异:各地因气候差异而形成不同的口味,北方气候寒冷,菜肴以浓厚,咸味为主;华东地区气候温和,菜肴则以甜、咸味为主,西南地区多雨潮湿,菜肴多用麻辣浓味。 各地烹饪方法不同:烹饪方法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菜肴特色。如山东菜和北京菜擅长爆、炒、烤、熘等;江苏菜擅长蒸、炖、焖、煨等;四川菜擅长烤、煸炒等;广东菜擅长烤、焗、炒、炸等。 悠久的历史传承:经历代名厨传承至今,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菜系。各种地方菜系代表了各地色、香、味、形俱佳的传统特色烹饪技艺。40. 气象、天气、气候有何区别? 气象是指发生在天空中的风、云、雨、雪、霜、露、虹、晕、闪电、打雷等一切大气的物理现象;天气是指影响人类活动瞬间气象特点的综合状况;气候是对某一地区气象要素进行长期统计为特征的天气状况的综合表现。41. 人类对生物圈的破坏性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人类对生物圈的破坏性影响: 大规模地把自然生态系统转变为人工生态系统,严重干扰和损害了生物圈的正常运转。如农业开发和城市化等。 大量取用生物圈中的各种资源,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如森林砍伐、水资源的过度利用等。 向生物圈中超量输入人类活动所产生的产品和废物,严重污染和毒害了生物圈的物理环境和生物组分。如施用化肥、杀虫剂、除草剂,工业三废和城市三废的排放等。42. 旅游地形象设计有何特点?旅游地形象设计的特点有: 主观与客观的辩证统一:旅游地形象设计既建立在客观资源的基础上,又为旅游者描绘出一个主观的旅游形象,是主观与客观的有机结合。 多种因素的综合:旅游地形象是多种形象要素的综合体。因而旅游地形象设计必须反映旅游地的整体特征。 旅游地形象的差异性:有差异才具有生命力,才有存在的价值,因此旅游地形象设计的突出特点就是要与众不同。 长期性及稳定性:旅游地形象设计是一个长期计划和实践的过程,形象一旦形成,社会心理就容易产生定势。 风险性:如果形成不良的旅游地形象,将对该地旅游业发展产生致命打击。43. 地球演化的假说有哪些? 地球演化的假说主要有地槽地台说、大陆漂移说、海底扩张说、地幔对流说、板块构造说等。44地质作用有哪些?地质作用包括构造运动、岩浆作用、地震作用和变质作用。45冰川按形成区的形态和特点可以分为哪些类型? 冰川按形成区的形态和特点可以分为山岳冰川、山麓冰川、高原冰川和大陆冰川。46地球可以分成哪些圈层? 地球的外部圈层有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内部圈层有地核、地幔和地壳。47 地下水在垂直方向可以分成几个带? 地下水在垂直方向上可以分为包气带水、潜水和承压水三种基本类型。48地壳运动的周期大约经历哪些阶段? 地壳运动的周期大约经历了孕育期、初裂期、成年期、衰退期、残余期、消亡期6个阶段。49聚落有几种形式? 聚落的四种形式为住宅、村庄、乡镇、城市。50古代村落按其职能可划分为几种形式? 古代村落按其职能可划分为农村、牧村、渔村和山村四种形式。51生态系统的生命角色包括哪些? 生态系统的生命角色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52旅游地形象设计应遵循哪些原则? 旅游地形象设计应遵循特色原则、导向原则、尺度原则、系统原则和品牌原则五大原则。53目前旅游地空间结构理论主要有哪些? 目前旅游地空间结构理论主要有核心-边缘理论、点轴结构理论、旅游中心地理论、地域游憩系统理论、旅游区位论、环城游憩带理论等。54旅游地空间布局的原则有哪些? 旅游地空间布局的原则有:集体协调发展原则、特色性原则、先导性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55什么是斗拱? 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独特的构件。方型木块为斗,弓形短木为拱,斜制长木叫昂,总称斗拱。56. 试分析人类与恐龙的主要区别?(一)、从生存年代方面考虑 恐龙生活在251百万年前的中生代,人类出现在新生代的第四纪。(二)、从改造环境的能力方面考虑恐龙适应环境、改造环境的能力比人类低,属于低级动物,而人类属于高级动物(三)、从形态、生理差异方面考虑 1、恐龙基本为庞然大物,而人类体型较匀称。 2、恐龙为爬行动物,繁殖方式为卵生。人类属于哺乳动物,繁殖方式为胎生。 3、从主观能动性方面考虑 人类懂得创造和使用工具。恐龙则不会,只会凭借条件反射去适应环境。57. 你所知道的人类起源的假说有哪些?试叙述之。神创论:意思就是神创造了人,其中最有名的传说就是上帝造人。亚洲起源论:由于亚洲是高级猿类的起源地,所以有些人便认为人类也起源于亚洲,随着爪哇猿人,北京猿人等一系列发现,这一学说盛极一时.但是,随着非洲古人类考古的全面展开,以及中国的古猿化石(如禄丰古猿,巨猿)被认为并非是人类的祖先,亚洲起源论已经衰落。大海起源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都没有发现距今800万年至400万年的人类化石,再加上人类的某些生理特征接近海洋哺乳动物,有些人便认为这段时间里人类的祖先在大海里生活.不过,随着近年来的一系列发现,所谓的化石空白期已被填平,这一学说就走到了尽头。非洲多源论:随着非洲古人类考古的全面展开,在非洲发现了许多古人类和人科动物的化石,非洲是人类的起源地这一学说在主流科学界已无人反对.非洲起源论有多源论和单源论之分,多源论认为,人类在进化到直立人阶段后,便扩散到全世界,然后各自进化,随着人类交往的频繁,不同的古人类之间开始混居杂交,便变成了现在各种各样的现代人.按照多源论的说法,北京猿人等中国直立猿人依旧是现代中国人的祖先.非洲多源论是目前中国人类起源的主流学说. 非洲单源论:在多源论盛行的年代里,许多人搞不懂,世界各地那差距巨大的各种古人类是如何共同进化为现代人这相差不大的物种的?现在世界各地的现代人虽外貌差距很大,但身体本质上是差距很小的,不可能是由不同的祖先进化而来的呀!随着DNA技术的发展,人们终于解开了这个未解之迷.人们发现,所有的现代人的祖先均为20万年前的一位东非女子,代号为夏娃,后来,夏娃的后代们扩散到全世界,消灭了世界各地原来的各种古人类,便成了现在这统治整个地球的现代人.最近几年的一系列发现(如先驱人,长者智人)也证明了单源论的正确性.照单源论的说法,现代中国人的祖先在5万年前到达中华大地的时候就一点都不像猴子了,北京猿人并非我们的直系祖先!单源论是目前世界上人类起源的主流学说. 外星起源论:“外星人”这个形象在我们现实生活中频频出现在科幻小说、电影之类文本和媒体中,他与地球人类的起源似乎不沾边。但在20世纪乃至21世纪初叶,“外星人” 逐渐拉近了和地球人类的距离,成为地球人类起源的假说之一。按照天文学家们的假设和计算,在我们所知的宇宙星球中,至少在100万颗行星上有生命存在的可能!58. 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哪些阶段?试叙述之。一、采猎文明 300万年前的人类,作为循环生物链中的一环,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一部分迁徙到北方的人类为了适应严酷的自然环境,掀起了一场工具革命。用各种木器、石器武装起来的人类,捕杀和防范野兽的能力大大增强,因而很快登上了食物链的顶端,成为几乎没有天敌可以制约的万物之灵。二、农业文明 为了生存,我们的祖先发起了一场能够使动、植物资源不断“再生”的农业革命。而随着获取资源的生产方式的转变,适合狩猎与征战的组织形式群婚、群居的原始共产主义、部落经济,被适合春种秋藏,男耕女织式的家庭经济所取代。弱肉强食、以邻为壑的狩猎文化,被夫唱妇随、自给自足的农耕文化所取代。从此,一个能够大大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的家庭经济、农业文明宣告诞生。人类才随之由蛮荒步入文明。三、工业文明16世纪,西方一些以畜牧业为主的国家,在寻找新牧场的领土扩张中,不断发现黄金、石油、煤炭和其他矿藏,随即掀起了一股淘金热、找矿热和探寻新大陆热。不断被“发现”的丰富、廉价的矿产资源,以及“新大陆”带来的巨大市场需求,引发了一场由农牧业向制造业转型的工业革命。 由于新发现的矿产资源储量集中、成分简单,适合于产业化、规模化利用,而且收益远高于利用土地资源。于是,大而专的矿冶、制造托拉斯,取代了小而全的家庭经济;利用矿产资源的工业文明,取代了“地里刨食”的农业文明。由于依赖船坚炮利的侵略与掠夺是当时获取资源、开辟市场最有效的手段,于是衍生出工业文明所特有的弱肉强食的竞争文化和谁占有资源,谁就占有世界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以及列强为瓜分世界而展开的血腥的殖民战争。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了一个新的文明时代,使地下的矿产资源能够工业化开发利用,因而大大提高了人类的科技和生活水平。但与此同时,人类对矿产资源的依赖日趋严重,以至于达到离开了各种资源就彻底瘫痪的地步。由于地下的矿产资源无法自行再生,而300年的工业革命,消耗的矿产资源却超过了3000年农耕时代的总和。四、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作为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依据、以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为着眼点,在开放利用自然的过程中,人类从维护社会、经济、自然系统的整体利益出发,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注重生态环境建设,致力于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使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基础之上,以有效地解决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需求同自然生态环境系统供给之间的矛盾,实现人与自然的协同进化,促进经济社会、自然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59. 试叙述旅游地空间结构展布的阶段性。旅游地的规模与组合形式不同,其旅游功能也不尽相同,旅游地的空间结构展布过程分三个阶段:(1)点状展布阶段。旅游地面积范围小,旅游景区(点)相对独立,旅游功能单一,仅仅是一个供人们游览的空间环境,一般不具备完整的或齐全的旅游设施,但可以自身特有的吸引功能招徕游客。(2)点-线状展布阶段。旅游地以点状展布到了一定的阶段,以点状展布将向线状展布发展,旅游面积逐渐扩大。(3)点-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