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胸外科常规护理.ppt_第1页
心胸外科常规护理.ppt_第2页
心胸外科常规护理.ppt_第3页
心胸外科常规护理.ppt_第4页
心胸外科常规护理.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脏外科护理 心脏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心内手术的基础第三节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治疗病人的护理第四节后天性心脏病外科治疗病人的护理第五节体外循环围手术期护理 第一节概述 心血管系统简介心包心脏血管心脏疾病的特殊检查 第二节心内手术的基础 一 体外循环二 低温麻醉三 心肌保护 一 体外循环 1 定义 将回心的静脉血从上 下腔静脉或右心房引出体外 在人工心肺机内进行氧合和排出二氧化碳 气体交换后 再由血泵输回体内动脉继续血循环 2 人工心肺机主要配件 血泵 氧合器 变温器 滤器 3 体外循环后的病理生理变化 体外循环后的病理生理变化 1 代谢变化 代酸 呼碱2 电解质失衡 低钾3 血液改变 红细胞 血小板破坏4 肾功能减退5 肺功能减退6 脑功能障碍 二 低温麻醉 概念 通过降低体温来降低全身各脏器组织的代谢活动 减少耗氧量和增强一些重要脏器的组织细胞对缺氧的耐受性 从而满足在心脏大血管手术时需暂时性阻断血液循环的需要 分类 1 浅低温30 35 2 中低温25 30 3 深低温 25 方法 体表降温和血液降温 三 心肌保护 心停搏液的组成1 心停搏剂 高钾 镁 普鲁卡因 2 低温 0 40C 3 调节pH 7 4 缓冲和抗衡厌氧代谢所引起的酸中毒 第三节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治疗病人的护理 一 动脉导管未闭二 房间隔缺损三 室间隔缺损四 法洛四联症 一 动脉导管未闭 一 概念是主动脉和肺动脉之间的先天性异常通道 位于降主动脉峡部与肺动脉根部之间 粗细长短不等 大多外径10mm左右 长约6 10mm 二 临床表现及诊断 三 治疗原则 四 护理 二 临床表现及诊断 临床表现1 症状导管细 分流量小者 可无自觉症状 导管粗 分流量大 肺充血 感冒 呼吸道感染 发育不良 2 体征 胸骨左缘第二肋间听到响亮粗糙连续性机器样杂音 向左锁骨下窝或颈部传导 局部触及震颤 3 周围血管体征 脉压增宽 颈部血管搏动增强 四肢动脉可触到水冲脉 听到枪击音 诊断 三 治疗原则 1 一岁前 观察及口服消炎痛 2 手术最适年龄为学龄前 2 6岁 自然寿命不超过50岁 3 婴幼儿伴有心力衰竭者 合并肺动脉高压者应及早手术 4 并发细菌性心内膜炎者 抗生素控制感染2个月后实行手术 5 出现Eisenmenger综合征 肺动脉压力超过主动脉压力 右向左分流 发绀等 禁忌手术 四 护理 一 术前护理按胸外科护理常规进行护理 二 术后护理1 按开胸术后护理常规护理 2 并发症的护理 1 高血压严密监测血压的变化 遵医嘱用药 2 喉返神经损伤注意观察声音的变化 二 房间隔缺损 一 概念左右心房之间的间隔发育不全 遗留缺损 造成血流可以相通的先天性畸形 分为原发孔和继发孔 二 临床表现和诊断 三 治疗 二 临床表现和诊断 临床表现1 症状继发孔缺损多至青年期才开始出现症状 主要为劳累后气促 心悸 心房颤动 右心衰竭或呼吸道感染 原发孔早期为明显的肺动脉高压和右心衰竭 右向左分流者 紫绀或杵状指 趾 2 体征 右心室明显肥大 病人左侧前胸略隆起 心搏动增强 肺动脉瓣区可听到2 级吹风样收缩期杂音 伴第 音亢进 分裂 3 辅助检查心电图检查 X线检查 超声心动图诊断 三 治疗 1 手术适应证 除出现逆向分流为禁忌证外 均应手术治疗 2 手术方法 介入疗法 体外循环下直视修补 停跳 不停跳 三 室间隔缺损 一 概念指室间隔在胎儿期发育不全 左右两室间出现的异常交通 二 临床表现及诊断 三 治疗 二 临床表现及诊断 临床表现1 症状婴儿期易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 甚至左心衰竭 2岁以后症状好转 但劳累后常有气促 心悸 发育不良 进行性肺动脉高压者 幼年期出现发绀和右心衰竭 2 体征心前区常有轻度隆起 胸骨左缘第3 4肋间能扪及收缩期震颤 听到3 4级全收缩期杂音 3 辅助检查心电图检查 X线检查 超声心动图诊断 三 治疗 1 原则 缺损小暂行观察 婴幼儿心力衰竭反复发作 分流量超过50 或伴有肺动脉压力增高应早日手术 并发细菌性心内膜炎者 需待炎症控制后才能考虑手术治疗 Eisenmenger综合征禁忌 2 方法 低温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修补术 停跳 不停跳 四 法洛四联症 一 概念 是一种常见的 复杂的 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 包括肺动脉口狭窄 室间隔缺损 主动脉骑跨 右心室肥大 二 病理生理 三 临床表现及诊断 四 治疗 二 病理生理 肺动脉口狭窄 右心室排血受阻 右心室压力超过左心室压力 血液右向左分流 动脉血氧饱和度下降 紫绀 肺循环血流量减少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 代偿缺氧 三 临床表现及诊断 症状 紫绀 气促 喜蹲踞 突发缺氧性晕厥 抽搐 体征 发育不良 口唇 指 趾 甲床发绀 杵状指 胸前心搏动增强 可扪及震颤 胸骨左缘第2 3 4肋间听到收缩期杂音 实验室检查 血液浓缩 红细胞增多 血红蛋白增至150 200g L以上 动脉血氧饱和度下降至0 90 0 40 三 临床表现及诊断 心电图检查 电轴右偏 右心室肥大 X线检查 心影正常或稍大 肺动脉段凹陷 心尖圆钝 可呈 木靴形 肺野清亮 超声心动图 室间隔连续中断 右心室增大 流出道或 和肺动脉狭小 四 治疗 手术适应征1 症状轻 5岁后施行根治术 2 婴幼儿缺氧严重 频发呼吸道感染和晕厥 先行姑息性分流术 长大再行根治术 手术方法1 分流术2 根治术 第四节后天性心脏病外科治疗病人的护理 一 二尖瓣狭窄二 二尖瓣关闭不全三 主动脉瓣狭窄四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五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一 二尖瓣狭窄 一 临床表现及诊断 二 治疗 一 临床表现及诊断 临床表现症状 取决于狭窄程度 轻者静息时无症状 重者可出现气促 咳嗽 咯血 发绀等症状 体征 二尖瓣面容 脉律不齐 心房颤动 心尖区扪到舒张期震颤 闻及舒张期隆隆样杂音 左心衰 肺水肿 右心衰 心电图检查超声心动图诊断 二 治疗 原则 手术治疗方法 1 二尖瓣成形术2 二尖瓣替换术 二 治疗 原则 心功能 级以上均应手术治疗方法 1 闭式二尖瓣交界分离术 2 心导管球囊扩张术 3 体外循环下直视切开 修复 换瓣 二 二尖瓣关闭不全 一 临床表现及诊断 二 治疗 五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一 概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 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引起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 导致心肌供血不足和缺氧 二 临床表现1 心绞痛2 心肌梗死3 缺血性心肌病 三 诊断 四 治疗 四 治疗 1 内科保守治疗 2 心脏介入治疗 冠脉单支 单处 狭窄75 或左主干狭窄 50 冠状动脉搭桥术 概念 是指利用病人自身的血管 静脉或动脉 称桥血管 以外科缝合技术 将阻塞远端通畅的冠状动脉连接到升主动脉上 使大血管血液流经桥血管灌注到远端冠状动脉 让缺血的心肌重新获得血供 改善了心脏功能 目的 重建病变冠状动脉的血流 恢复心肌供血 改善缺血症状 提高生活质量 冠状动脉搭桥术 手术方式 低温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脉搭桥机器人辅助下冠脉搭桥桥血管 大隐静脉桡动脉 右胃网膜动脉 第五节体外循环围手术期护理 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健康教育 护理评估 术前评估1 健康史2 身体状况3 心理和社会支持情况术后评估1 术中情况2 术后情况 护理诊断 1 焦虑 恐惧2 有体液成分异常 电解质紊乱的危险3 语言沟通障碍4 体温异常5 潜在并发症 出血 心包填塞 心律失常 肾功能不全 高血压 肺部感染等 护理诊断 6 分离性焦虑7 有感染的危险8 活动无耐力9 焦虑与缺乏疾病及手术相关知识 缺乏术后的相关服药知识及术后康复训练的相关知识有关10 心绞痛发作的危险11 有心肌灌注异常的危险与冠状动脉或移植的动脉痉挛及血栓形成有关 护理措施 术前护理术后护理 术前护理 1 心理护理2 预防和控制感染3 饮食与营养支持4 控制病情 预防并发症5 作好心导管及造影等特殊检查的护理6 常规准备 备皮 备血 药敏试验 术前测量身高 体重 计算体表面积 1 心理护理 1 加强与病人及家属的沟通 鼓励其诉说焦虑 恐惧 2 介绍手术医生的技术力量 3 介绍成功病例 鼓励其与之交谈 增强信心 4 介绍ICU的医疗和护理技术力量 环境及术后使用相关仪器可能发出的声音 5 指导家属尽可能帮助病人缓解来自各方面的压力 术前护理 1 心理护理2 预防和控制感染3 饮食与营养支持4 控制病情 预防并发症5 作好心导管及造影等特殊检查的护理 6 常规准备 备皮 备血 药敏试验 术前测量身高 体重 计算体表面积 一 临床表现及诊断 临床表现症状 病变轻无明显症状 病变重或病程长可出现乏力 心悸 劳累后气促体征 心尖区可听到全收缩期杂音 向左侧腋中线传导 肺动脉瓣区第二音亢进 第一音减弱或消失 晚期病人可出现心衰等体征 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导管检查诊断 4 控制病情 预防并发症 1 改善心功能 心力衰竭病人术前卧床休息 半卧位 吸氧 术前1周每日静脉滴注GIK 2 冠心病病人督促卧床休息 严密观察有无胸痛等不适 避免各种心绞痛的诱发因素 术前3 5日停服抗凝剂 洋地黄等药物 注意补充钾 术前1日停用低分子肝素制剂 术日晨抗心绞痛药继续服用 4 控制病情 预防并发症 3 控制血压 血糖 血脂 4 严重紫绀型心脏病病人术前一周间断吸氧 注意休息 防止腹泻 感冒 警惕缺氧性晕厥 5 注意安全 防止颅脑外伤 术前护理 1 心理护理2 预防和控制感染3 饮食与营养支持4 控制病情 预防并发症5 作好心导管及造影等特殊检查的护理 6 常规准备 备皮 备血 药敏试验 术前测量身高 体重 计算体表面积 术后护理 1 循环系统的护理2 呼吸道管理3 肾功能监测4 心包纵隔引流管的护理5 体位6 活动与功能锻炼7 心理护理8 饮食与营养9 并发症的护理 1 循环系统的护理 1 血压监测 平均动脉压维持在70 90mmHg 2 心功能监测 连续监测48h 并作好记录 每15分钟1次 平稳后改为30分钟1次 3 体温监测 4 肤色 皮温的观察 5 保持各测压管通畅 术后护理 1 循环系统的护理2 呼吸道管理3 肾功能监测4 心包纵隔引流管的护理5 体位6 活动与功能锻炼7 心理护理8 饮食与营养9 并发症的护理 3 肾功能监测 1 留置导尿 记录每h尿量 每4h测尿pH 尿比重 维持尿量1ml kg h 2 注意观察尿的颜色 3 疑为肾衰者 配合医生完成各项检查 严格记录出入液量 限制水 高钾食物的摄入 4 禁止使用肾毒性药物 4 心包纵隔引流管的护理 1 保持引流管通畅 2 每h记录引流液量 色与性质的变化 3 密切观察病情 注意有无心包压塞征象 术后护理 1 循环系统的护理2 呼吸道管理3 肾功能监测4 心包纵隔引流管的护理5 体位6 活动与功能锻炼7 心理护理8 饮食与营养9 并发症的护理 9 并发症的护理 1 出血 2 心律失常房颤 室早 心脏骤停 3 低心排综合征 4 心力衰竭 5 心脏压塞 6 脑功能障碍 7 急性肾衰 低心排综合征 临床表现血压低 脉压 CVP 呼吸急促 动脉血氧分压降低 HR 脉搏细弱 尿少 皮肤湿冷有花纹 面色苍白 紫绀 肛温与皮温相差3 5 烦躁不安等 护理 1 严密观察有无上述症状 2 维持水 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3 维持各引流管通畅 4 对不同原因引起的低心排综合征予以相应处理 健康教育 1 饮食指导 1 换瓣病人少食或不食白菜 菠菜及其他含叶绿素蔬菜 禁止吃带刺 硬的食物 2 冠心病病人低脂 低胆固醇饮食 严禁吸烟 饮烈性酒 2 遵医嘱服药 3 活动与休息 4 外出时身上带卡片 姓名 年龄 疾病 家庭住址 5 抗凝治疗的护理 5 抗凝治疗的护理 1 替换生物瓣者 抗凝治疗3 6个月 机械瓣终身抗凝 2 拔除胸管后即始抗凝治疗 3 剂量以凝血酶原时间 PT 及活动度来调整 PT为正常对照值的1 5 2 0倍 活动度在20 40 之间 4 在抗凝过程中注意观察有无出血情况 5 出院早期每2周抽血查PT1次 以后每1 3月查1次 根据结果调整药物剂量 6 如需拔牙等创伤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