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50 页 各要素检查明细表 序号要素名称 评估项 数量 评估内容重点评估内容 评估内容项 数量 条款明细 数量 评估内容项 数量 所占比例 条款明细数量所占比例 1 5 1领导和承诺415359602469 2 5 2HSE方针28174501059 3 5 3 1危害因素辨识评价和控制5195511582749 4 5 3 2法律法规2815338427 5 5 3 3目标和指标21034330721 6 5 3 4管理方案2417250847 7 5 4 1组织机构职责39262221142 8 5 4 2管理者代表248125113 9 5 4 3资源3917222424 10 5 4 4培训5184312673274 11 5 4 5协商沟通311275452178 12 5 4 6文件271811416 13 5 4 7文件控制2412125433 14 5 5 1设施完整性534491319135973 15 5 5 2承包商517634243251 16 5 5 3顾客和产品2822450418 17 5 5 4社区和公共关系3923556626 18 5 5 5作业许可481246757560 19 5 5 6运行控制1052317428112238 20 5 5 7变更管理415356401440 21 5 5 8应急准备和响应515359601954 22 5 6 1监视和测量411532181426 23 5 6 2合规性评价52513240323 24 5 6 3不符合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57342292059 25 5 6 4事故调查和处理512416501024 26 5 6 5记录控制26162331169 27 5 6 6内审5144121425 28 5 7管理评审31432214722 总分2815135316641815185251 第 2 页 共 150 页 此此部部分分不不应应做做为为评评估估标标准准出出现现 而而只只做做为为评评估估人人员员掌掌握握内内容容 即即可可 可可在在每每此此评评估估前前的的培培训训时时予予以以告告知知或或确确定定 第 3 页 共 150 页 各各要要素素分分值值比比例例及及评评估估专专业业分分配配表表 序号要素名称总分值A级B级C级检查专业分工 1 5 1领导和承诺160 152 160136 151低于136安全 2 5 2HSE方针100 90 10080 89低于80安全 3 5 3 1危害因素辨识评价和控制150 135 150120 134低于120安全 4 5 3 2法律法规40 38 4034 37低于34各专业 5 5 3 3目标和指标90 81 9077 80低于77安全 环保 6 5 3 4管理方案50 48 5043 47低于43各专业 7 5 4 1组织机构职责90 86 9077 85低于77安全 8 5 4 2管理者代表30 28 3025 27低于25安全 9 5 4 3资源70 67 7060 67低于60安全 10 5 4 4培训120 108 120100 108低于100生产技术 11 5 4 5协商沟通70 63 7055 62低于55安全 12 5 4 6文件50 45 5040 44低于40环保 13 5 4 7文件控制40 36 4032 35低于32环保 14 5 5 1设施完整性1000 800 1000600 799低于600设备 15 5 5 2承包商300 270 300240 269低于240各专业 16 5 5 3顾客和产品30 27 3024 26低于240生产技术 安全 17 5 5 4社区和公共关系40 36 4032 35低于32安全 第 4 页 共 150 页 18 5 5 5作业许可500 450 500400 449低于400安全 19 5 5 6运行控制1000 800 1000600 799低于600各专业 20 5 5 7变更管理200 190 200170 189低于170各专业 21 5 5 8应急准备和响应200 190 200170 189低于170安全 22 5 6 1监视和测量135 122 135115 121低于115安全 环保 设备 23 5 6 2合规性评价40 36 4032 35低于32安全 环保 24 5 6 3不符合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80 76 8070 75低于70各专业 25 5 6 4事故调查和处理145 138 145123 137低于123安全 26 5 6 5记录控制50 48 5045 47低于45各专业 27 5 6 6内审100 95 10090 94低于90安全 28 5 7管理评审120 115 120105 114低于105安全 总分5000 4370 50003695 4369低于3695 第 5 页 共 150 页 各各要要素素分分值值百百分分比比例例表表 序号要素名称总分值A级B级C级 1 5 1领导和承诺160 95 10085 94低于85 2 5 2HSE方针100 90 10080 89低于80 3 5 3 1危害因素辨识评价和控制150 90 10080 89低于85 4 5 3 2法律法规40 95 10085 94低于85 5 5 3 3目标和指标90 95 10085 94低于85 6 5 3 4管理方案50 95 10085 94低于85 7 5 4 1组织机构职责90 95 10085 94低于85 8 5 4 2管理者代表30 95 10085 94低于85 9 5 4 3资源70 95 10085 94低于85 10 5 4 4培训120 90 10080 89低于80 11 5 4 5协商沟通70 90 10080 89低于80 12 5 4 6文件50 90 10080 89低于80 13 5 4 7文件控制40 90 10080 89低于80 14 5 5 1设施完整性1000 80 10060 79低于60 15 5 5 2承包商300 90 10080 89低于80 16 5 5 3顾客和产品30 90 10080 89低于80 17 5 5 4社区和公共关系40 90 10080 89低于80 18 5 5 5作业许可500 90 10080 89低于80 19 5 5 6运行控制1000 90 10080 89低于80 20 5 5 7变更管理200 95 10085 94低于85 21 5 5 8应急准备和响应200 95 10085 94低于85 22 5 6 1监视和测量135 90 10080 89低于80 23 5 6 2合规性评价40 90 10080 89低于80 24 5 6 3不符合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80 90 10080 89低于80 25 5 6 4事故调查和处理145 95 10085 94低于85 26 5 6 5记录控制50 95 10085 94低于85 27 5 6 6内审100 95 10085 94低于85 28 5 7管理评审120 95 10085 94低于85 总分5000 第 6 页 共 150 页 5 1领导和承诺 安全 要素评估项评估内容赋值评估指南评估得分评估记录 5 1领 导和 承诺 160 1 承诺 20 1 单位最高领导做出HSE承诺 2 如无 以后项不进行评估 2 承诺的内容考虑单位的规模 技术 人员 素质 HSE状况等 6 以 下 各 项 中 有 一 项 未 包 括 则 不 得 分 1 遵守法律法规 2 减少疾病和伤害 3 清洁生产 4 污染减排的承诺 5 承担社会责任 6 持续改进 3 承诺得到有效的沟通 在明显的位置 有 效的途径告知全体员工和相关方 3 1 访谈1 3名各级管理人员 是否了解部门或单 位最高领导的承诺 2 访谈1 3名操作服务人员 是否了解本单位领 导的承诺 3 访谈1 3名承包商负责人 是否了解单位最高 领导的承诺 4 各级领导表现对HSE的承诺 应具体 可 测量 可兑现 3 各级领导者可通过如个人行动计划 签订HSE责 任书等形式 评估可以结合 有感领导 进行评 估 根据可测量和可兑现程度评分 5 承诺的履行情况 6 抽查各级领导班子成员对相关法律法规学习掌握 情况 如安全生产法 消防法 环保法及刑法等 法律法规的相关内容 2 领导作用 60 1 各级领导的HSE责任的界定 贯彻了直线 管理的原则 7 1 通过抽样 各层次管理者2 3人访谈了解 书面 界定清楚给4分 2 结合访谈评估 给1 3分 1 高层领导 3 2 业务部门的领导者 2 3 属地主管 2 2 各级领导清楚自己应负的HSE责任和自己 分管业务的HSE风险 10 1 访谈 根据程度1 10分 2 领导对 直线责任 属地管理 专业管理 等 内涵的认识 第 7 页 共 150 页 5 1领导和承诺 安全 要素评估项评估内容赋值评估指南评估得分评估记录 3 建立对各级领导HSE履职情况相应的业绩 考核机制 履职和问责的实施 18 1 对相关领导的HSE职责履行的符合情况 进行定期考核 规定考核要求 并按规定进 行考核 8 查文件资料 1 建立考核要求的 给3分 2 按要求进行了定期考核的 给3分 3 按规定进行考核的 给2分 2 各级领导签订HSE责任书 5 查各级领导的责任书 责任书的内容应进一步细 化 符合要求签订的给5分 每缺1级扣1分 3 各级领导定期进行安全述职 5 1 明确了述职的要求给2分 2 抽样各级管理者进行了安全述职给3分 5 1领 导和 承诺 160 2 领导作用 60 第 8 页 共 150 页 5 1领导和承诺 安全 要素评估项评估内容赋值评估指南评估得分评估记录 5 1领 导和 承诺 160 2 领导作用 60 4 各级领导采取有效的行动实现有感领导 15 1 在各种场合经常强调HSE 做决策时优 先考虑HSE 3 主要查一年内党政班子联席会议记录 满足要求 的给3分 2 定期进行安全观察和沟通 2 查审核记录 有记录的给2分 3 在各种会议 活动带头实施安全经验分 享 进行HSE培训或进行示范 2 查记录 有记录的给2分 4 在生产和生活中 安全方面处处以身作 则 经常与员工交流和讨论安全问题 2 观察领导干部在易燃易爆装置现场是否使用手机 是否按规定着装 上车是否系安全带 上下楼 梯是否扶扶手等 5 及时处理安全问题 及时治理事故隐患 为HSE工作提供资源支持 2 查现场和隐患治理台帐 发现一处影响生产和人 身安全的隐患或安全问题时 未消除也未制定相 应防范措施的扣2分 6 积极参与事件 不符合的调查 2 查相关记录 有领导参与事件 不符合调查的记 录给2分 7 定期进行安全联系点活动 参加班组安 全活动 2 访谈员工并查看安全活动记录 有领导参与基层 活动记录的 给2分 5 领导表率作用被员工感知的程度 员工对 有感领导的评价 10 抽样访谈 3 价值观 20 1 各级领导对HSE的认识 对本单位当前HSE 状况的满意程度 HSE管理与业务的结合状 态 5 在各层次访谈3 5 名不同专业管理层人员 1 HSE 作为核心价值理念得到确认 2 直线领导将HSE视为与生产 质量 效益 进度同等重要 2 核心价值观 环保优先 安全第一 质量 至上 以人为本 以何种方式体现 5 通 过 相 关 文 件 及 访 谈 3 5 名 人 员 1 在单位的核心价值观中贯彻了集团公司的 核心理念 HSE管理9项原则 得3分 否则全项 不得分 2 领导干部是否参加体系审核 隐患管理和 风险识别等 如有得2分 第 9 页 共 150 页 5 1领导和承诺 安全 要素评估项评估内容赋值评估指南评估得分评估记录 3 核心价值观得到有效沟通 得到员工认同 5访谈3 5名员工 了解核心价值观并认同得5分 4 单位识别关键相关方 并将核心价值观向 其传递 5 该项通过评估组的综合评估 进行评分 访问1 3个相关方 判断 1 单位识别了主要的利益相关方60 80 2 相关方了解组织核心价值观的渠道 传递 效果 4 HSE文化建设 20 形成有形的HSE文化 以支持HSE体系的推进 运行 20 通过现场观察 访谈 了解地区公司是否通过不 同方式建设企业HSE文化 如建立员工HSE论坛 开展HSE板报评比 开展HSE论文交流 举办HSE 研讨 举办安全演讲比赛 安全环保成果评比 发表 HSE合理化建议收集 编制事件共享学习 材料 对汇报事件进行奖励等 1 单位中员工的HSE意识和理念 2 员工承担与其风险相适应的HSE责任 权利和义务 3 有持续完善的技术 管理标准体系 4 员工的行为和习惯 5 单位的激励机制对HSE文化的促进作用 6 采取了有效的HSE文化培育 推行的做 法和行动 7 在单位内形成在HSE方面团队互助的氛 围 HSE经验得到分享 5 1领 导和 承诺 160 3 价值观 20 第 10 页 共 150 页 5 2 健康 安全与环境方针 安全 要素 评估项评估内容赋值评估指南评估得分 评估记录 5 2 健康 安 全与 环境 方针 100 1 制定 20 1 基于以下方面和单位实际形成与上级部门相一致的 HSE方针和原则 17 此问题是基础 如无 后续内容不进行评估 在制定过程中要 符 合 集 团 公 司 HSE 管 理 9 项 原 则 6 条 禁 令 说明 根据条款的符合程度分项评分 1 法律 法规 制度 标准的要求 3 2 充分贯彻集团公司9项原则和6条禁令等要求 3 3 基于单位的性质 规模 风险 3 4 单位制定的HSE方针符合炼化板块推进以生产受控 为核心的HSE体系的总体要求 3 5 相关方的期望 2 6 持续改进的要求 3 2 单位对健康 安全与环境方针政策和原则做出解释或 说明 3 1 如有则得2分 2 做出解释或说明的得1分 2 实施 60 1 方针在内外部得到有效的传达和沟通 理解 10 分别访谈各层次 包括承包商 3 5名员工 评估传达和沟通 效果 根据清楚人员的比例评分 2 制定与单位相适应的HSE战略目标 且与方针相一致 15是否制定战略目标是基础 否则后续选项不评分 1 作为单位总体目标的组成部分 5 2 得到充分论证 5 查HSE委员会记录或职代会记录 3 有实施的规划 5 3 集团公司9项HSE管理原则在业务工作中得到遵守 10 通过观察和访谈 发现一例违反的情况且未按规定处置则该项 不得分 4 集团公司反违章6条禁令得到贯彻落实 10 通过观察和访谈 发现一例违反的情况且未按规定处置则该项 不得分 5 对方针进行定期评审 并进行调整和修正 5通过访谈和核实记录 进行评分 6 对偏离方针 政策 原则的情况进行分析和采取纠正 措施 10通过核实记录和现场查看 进行评分 第 11 页 共 150 页 5 3 1 对危害因素辨识 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 安全 要素 评估项评估内容 赋值 评估指南评估得分 评估记录 5 3 1 对 危害 因素 辨识 风 险评 价和 风险 控制 的策 划 150 1 策划 65 1 建立适用的危害因素辨识 风险评价和风险 控制管理程序 5根据程序的充分 适用情况得1 5分 未建立不得分 2 针对所有的现场作业和操作等活动进行危害 因素辨识与风险评价策划 采用了适宜的方式 10 1 进行访谈和查阅程序 根据评估内容条款的符合程度评分 考虑以 下方面 1 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 2 单 位 的 人 员 活 动 场 所 物 料 设 施 产 品 3 检维修活动风险识别与控制 4 项目建设 5 技改 技措 6 变更 7 承 包 商 合 作 伙 伴 社 区 等 主 要 相 关 方 的 活 动 2 针对不同活动采用适宜方式的单位实施辨识和评价 根据符合程度1 15分 检查要点 查2 3个处室 车间及检修的装置 3 单位建立了适宜的风险判别准则 5 建立适宜的判别准则 评估组整体综合判定风险判别准则是否满足需 求 给1 5分 4 单位根据自己的实际 采用或开发了适宜的 危害因素辨识 风险评价方法 10 1 由评估组技术专家判断适宜的方法 风险评价的方法包括 LEC HAZOP分析 事故树 故障树等 2 采 用 抽 样 现 场 观 察 验 证 方 法 使 用 的 正 确 性 3 开发新方法得2分 1 方法的适宜性 4 2 方法使用的正确 4 3 开发了新方法 2 5 单位根据生产经营活动的特点及职能分工等 情况设立HSE识别评价小组 识别评价小组成员 范围充分和合理 5 抽查3个识别评价小组 评估小组人员组成情况是否充分和合理 根据 符合程度评分 应考虑 1 活动的主管人员 2 专业技术人员 3 具体活动中直接作业人员的代表 4 外聘技术专家 必要时 5 3 1 对 危害 因素 辨识 风 险评 价和 风险 控制 的策 划 150 1 策划 65 6 单位培养了满足需要的危害因素辨识 风险 评价人员 20 第 12 页 共 150 页 5 3 1 对危害因素辨识 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 安全 要素 评估项评估内容 赋值 评估指南评估得分 评估记录 1 专业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参与风险辨识 评价 8 查危害因素辨识 评价资料 有专业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参与得2分 2 安全 生产 技术 设备等专业管理人员 熟练掌握相关的风险评价和分析技术 提高风险 辨识能力 8 1 查专业技术人员风险培训相关记录 2 安全 生产 技术 设备等专业管理人员熟练掌握相关的风险评价 和分析技术 3 通过与专业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交流 判定其是否满足风险辨识与 评价能力 3 操作人员熟悉涉及本岗位危害识别的方法 4 抽查操作人员是否熟悉本岗位危害因素识别的方法 7 单位为开展危害因素辨识 风险评价配置了 满足需要的技术 设备 资金等资源 10 查是否有符合要求的风险辨识方法 查专业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掌握 了几种风险辨识方法 是否配备了必要的检测设备 落实了资金计划 如HAZOP资金计划落实情况等 2 危害 因素辨 识 50 1 单位按照策划的安排 进行了危害因素辨识 危害辨识的频次按照以下方式进行 30 1 现场抽样3 5项计划 核实策划安排的落实情况 评估辨识的全面和 准确程度 评估组判定评分 1 10分 2 抽查3 5个车间就工艺生产过程的危害因素辨识情况 包括生产装置 的火灾爆炸等预防措施 辨识了并包括火灾爆炸 给5 10分 3 抽查生产计划变更 工艺设备参数变化 装置开停车 检维修 技 措 技改项目 引入新技术 新产品等情况是否进行了危害因素辨识 4 对在役运行的工艺管线 关键设备 要害 阀门等进行专项检查检测 开展危害因素辨识 签字确认落实责任 5 对特殊操作条件的要害部件进行危害因素辨识 如高温 低温 高 压 超高压 长期受腐蚀 剧毒的阀门及配件 管线 密封点等 1 对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定期进行了周期性 危害因素辨识和更新 5 2 对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变更进行了预 先危害因素辨识 5 3 对单位引进的新技术 新设施 新工艺 新材料等预先进行危害因素辨识 5 4 对现场的操作和作业活动 开展工作前安 全分析 进行危害因素辨识 5 5 对报废装置在拆除前进行了危害辨识 5 6 单位基于风险确定危害因素辨识的周期或 时间间隔 5 2 单位危害因素辨识结果的全面 准确 记录 了危害因素辨识的结果 20 抽样评价危害因素辨识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关注是否有重要的危害因 素遗漏 视情况给1 15分 2 1 新改扩建项目投用前1个月内完成新项目开工的辨识 5 3 1 对 危害 因素 辨识 风 险评 价和 风险 控制 的策 划 150 1 策划 65 第 13 页 共 150 页 5 3 1 对危害因素辨识 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 安全 要素 评估项评估内容 赋值 评估指南评估得分 评估记录 2 2 法律法规变更 转化完成后3个月内完成辨识 2 3 管理评审提出要求时1个月内要完成更新辨识 2 4 隐患整改措施完成后3个月内要完成辨识 5 3 1 对 危害 因素 辨识 风 险评 价和 风险 控制 的策 划 150 2 危害 因素辨 识 50 2 单位危害因素辨识结果的全面 准确 记录 危害因素辨识的结果 并按要求建立台账 2 5 设备 操作变更实施3个月内车间要组织辨识评价 3 6 现场发生事故和未遂事故后1个月内单位进行危害识别 举一反 三汲取事故教训 3 7 在役装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危害因素辨识 4 8 辨识评价出的危害因素 形成台帐 污染源档案 3 风险 评价 60 1 单位按照策划的安排 以及判别准则 进行 了风险评价 确定了风险等级 风险等级划分合 理 10 现场抽样3 5项计划 核实策划安排的落实情况得5分 根据风险等级 确定的合理性得1 5分 2 根据操作和作业的性质以及法规要求确定风 险评价的周期或时间间隔 15根据危害因素辨识结果进行风险评价 3 采取各种形式针对操作和作业开展风险评价 25 查1 2套生产装置的抢修安排 施工方案 风险评价报告 风险削减措 施 1 新建项目设计阶段必须采取HAZOP开展工 艺安全分析 在役装置逐步开展HAZOP分析 5 2 对作业活动开展工作前安全分析 JSA 5 查看作业活动前的审核记录和各类作业票是否符合要求 3 对引入新技术 新设施 新工艺 新材料 等辨识出的危害因素 进行风险评价 5 4 针对各类变更带来的风险进行评价 5 5 3 1 对 危害 因素 辨识 风 险评 价和 风险 控制 的策 划 150 2 危害 因素辨 识 50 2 单位危害因素辨识结果的全面 准确 记录 了危害因素辨识的结果 第 14 页 共 150 页 5 3 1 对危害因素辨识 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 安全 要素 评估项评估内容 赋值 评估指南评估得分 评估记录 5 按照 三同时 要求 对新建 改扩建项 目实施了安全 环保和职业卫生等专业的预评价 验收评价 5 4 危害辨识 风险评价的结果和有关信息 进 行整理归档 得到有效的沟通 使员工和相关方 广泛获知和了解 不可承受的风险报告给管理层 10 抽查资料归档情况 访谈3 5个员工 专业部门 工艺技术 设备 工 程 了解知晓程度 5 3 1 对 危害 因素 辨识 风 险评 价和 风险 控制 的策 划 150 4 风险 控制 50 1 制定适宜的风险控制方案 10 抽查重大风险管理台帐 分析考察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 风险控制策 略按照优先次序 1 消除风险 2 削减风险 3 预防 4 应急准备 5 个体防护 2 制定风险控制措施要充分考虑以下情况控制 其风险及其影响 15 1 是否根据危害辨识及风险评价结果制定了相应的风险控制方案 方 案经论证和审批 2 相关人员是否掌 握风险控制方案 3 风险控制方案是否落实 是否有检查 验证 记录 4 是否制定隐患整改制度 方案或 计划 台账 责任人 整改期限等 暂时无法整改的隐患是否制定有 效的监控措施 5 人的行为 带来的风险 合适的人员在合适的岗位 6 是否有完善的作业风险控制制度并执行 1 从工艺技术 设备 运行控制 改善环境 等方面 2 与其目前的资源条件 技术能力和人员状 况相适应 3 加强管理 采取常规的风险控制措施 3 对于重大风险因素的控制 充分考虑以下方 面 15 1 是否制定了重大风险控制方案 方案经论证和审批 2 相关人员是否掌握重大风险控制方案 3 重大风险控制方案是否落实 是否有检查 验证记录 4 是否制定隐患整改制度 方案或计划 台账 责任人 整改期限等 暂时无法整改的隐患是否制定有效的监控措施 5 是否针对重大风险制定了符合实际 适用的应急方案和措施 1 制定目标 指标和管理方案等风险控制计 划 并组织实施 2 实施监测 3 制订了符合实际 适用的应急措施 5 3 1 对 危害 因素 辨识 风 险评 价和 风险 控制 的策 划 150 3 风险 评价 60 第 15 页 共 150 页 5 3 1 对危害因素辨识 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 安全 要素 评估项评估内容 赋值 评估指南评估得分 评估记录 4 对评价出风险实施分级控制和动态管理 10 1 没 有 建 立 分 级 管 理 不 得 分 没 有 实 施 动 态 管 理 不 得 分 2 查各级管理文件 记录和方案 动态着管理的台帐 5 评审 15 1 单位对以下情况进行评审 10 查阅评审报告 评审每半年进行一次 车间级由分厂评审 分厂级由 地区公司评审 地区公司级请专家进行评审 1 对危害因素辨识的全面性实施评审 3 2 对风险评价的适用性和有效性实施评审 3 3 对制定的风险削减和控制措施实用和有效 实施评审 2 4 对员工所获取到危害辨识结果和风险控制 措施实施评审 2 2 评审及时 有效 全面 根据评审结果持续 改进其风险控制水平和能力 5 通过访谈和查阅资料分析评价 5 3 1 对 危害 因素 辨识 风 险评 价和 风险 控制 的策 划 150 4 风险 控制 50 第 16 页 共 150 页 5 3 2 法律 法规和其他要求 各专业 要素评估项评估内容赋值评估指南评估得分 评估记录 5 3 2 法 律 法规 和其 他要 求 40 1 识别 获取和适 用性评价 25 1 制定适合的管理程序 程序中明确职责 明确收集的渠道 渠道可靠 畅通 5 是否判断项 此项如没有 该项不得分 分析管理 程序进行评分 2 单位开展适用性评价 包括 10开展了评价得3分 根据满足条款情况给4 10分 3 2 确定与业务和风险相关的内容 3 3 以 逐条识别 的方式进行评价 2 4 结论合理 2 3 收集齐全 并对适用法律 法规和其他要求形成了清单 5 1 无 清 单 本 项 不 得 分 能 提 供 文 本 得 2 分 2 发现清单中缺少1项单位适用的法律法规扣1分 4 单位相关职能和层次能够根据业务需要主动收集 识别适 用法律 法规和其他要求 5 抽查2 3个单位 能提供业务需求的有效的法律 法 规清单给2 5分 2 传达 应用和更 新 15 1 适用的 法律 法规和其他要求 在单位范围得到传达 沟通 2 抽样访谈6 10人 传递到访谈人数50 以上得1分 超过80 得2分 2 建立查询索引路径 易于查询 3 1 建立查询索引 查询途径的给2分 2 访谈3 5名员工清楚查询途径的给1 3分 3 适用的法律 法规和要求应用 5抽查3 5个适用于相关单位或部门的法律法规 了 解应用情况 针对选项进行评分 1 单位的业务活动 包括常规和非常规活动 3 2 风险管理 2 4 根据法律法规变更情况 及时更新法律 法规和其他要求 的清单以及文本 5 抽查与该单位相关的法律法规变更情况 发现一例未 更新不得分 第 17 页 共 150 页 5 3 3 目标和指标 安全 环保 要 素 评估 项 评估内容赋值评估指南评估得分 评估记录 5 3 3 目标 和指 标 90 1 建立 目标指 标 40 1 建立量化的HSE目标 指标 5 查地区公司一号文件是否符合要求 目标为 四个为零 即 零事 故 零污染 零伤害 零缺陷 2 建立HSE目标指标时 考虑 10抽查50 目标指标 逐项考查 1 法律 法规和其他要求 1 年度HSE目标和指标不能低于集团公司和炼化板块年度HSE目标指标 的要求 并细化分解落实 2 HSE危害因素和风险 2 查隐患评估评价报告 3 可选择的技术方案 1 隐患治理方案 查2 10个 4 可用的资源 1 隐患治理资金的投入 专项隐患治理项目 查资料 查现场 削减措 施 可研批复 隐患技术方案落实 年度安全生产费用计划落实情况 5 单位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承诺 1 6 战略目标 2 7 相关方 包括员工 承包方等 的要求和意见 1 8 运行质量评估的结果 1 3 目标 指标项目设立包括 15 目标指标制定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 职业健康 职业健康体 检 场所检测 职业病发病率 职业卫生三同时 2 安全 生产 安全事故 事件 作业许可执行 安全隐患整改 建设项目安全三同 时 应急预案编审与演练 消防 气防设施管理 3 环保 环境污 染事故 事件 三废排放 危废处置 污染减排 清洁生产审核 建 设项目环保 三同时 环保隐患治理 根据评估内容的符合程度得 分 1 结果性 目标 指标 5 2 HSE 过程性 目标 指标 包括 针对所有业 务活动建立目标指标 以及对承包商的控制指标 10 4 目标 指标的可度 测 量程度 5 1 50 以下可以可度量2分 2 50 80 可度量4分 3 80 以上可以度量5分 第 18 页 共 150 页 5 3 3 目标和指标 安全 环保 要 素 评估 项 评估内容赋值评估指南评估得分 评估记录 5 3 3 目标 和指 标 90 2 目标 指标的 实施和 改进 50 1 目标 指标分解 10 抽查2 3个专业部门 2 3个直线单位 考查目标指标分解情况 如 果分解后的目标指标不能支持总目标和指标 此评估项不得分 如果 目标指标没有分解 则后续评估不得分 目标 指标应有明确的责任 部门和责任人 1 在直线管理的层次上进行合理分解 5 2 在专业业务管理职能上进行合理分解 5 2 目标指标实现的策划 包括 18 针对评估内容条款分项打分 1 抽查目标指标责任书 发现一例未签订 此项不得分 2 有方案计划得2分 落实责任与措施得3分 3 核实业绩考核的证据 根据结合情况打分 4 按照策划时间跟踪验证实施情况打分 1 在适当的层次签订HSE目标指标责任书 5 2 落实责任和措施 形成方案或计划 5 3 目标指标的实现与业绩考核和激励机制充分结合 5 4 确定目标指标的跟踪验证时机和间隔 3 3 按照策划时间和间隔对目标指标进行跟踪验证 5 抽样3 5项目标指标 评估对目标指标跟踪验证的符合性 评1 5分 地区公司每月经济活动分析会上对目标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跟踪验证 4 目标指标的完成情况 5 查记录 按符合情况打分 未能完成的指标应将分析结果上报炼化板 块 5 目标指标的调整 包括 5 查记录 查报告 职代会提案 根据评估内容整体分析评分 1 5分 1 定期对HSE 过程性 目标和 结果性 指标进 行评估 依据评估结果调整目标指标 1 2 出现事故 事件后及时评审 必要时修订目标指 标 1 3 根据员工意见和建议 及时评审 必要时修订目 标指标 1 4 根据相关方投诉 及时评审 必要时修订目标指 标 1 5 HSE目标指标的调整要符合炼化板块的要求 1 6 目标指标的持续改进情况 12 1 抽查单位近3年的目标指标改进情况 根据改进项目的多少和程度 打分 20 以上的项目得以改进得6分 50 以上的项目得以改进得8 分 2 改进的程度显著的得4分 第 19 页 共 150 页 5 3 4 管理方案 各专业 要 素 评估 项 评估内容赋值评估指南评估得分 评估记 录 5 3 4 管 理 方 案 50 1 管理 方案的 制定 20 1 在以下情况 制定HSE管理方案 101 根据评估内容整体分析打分 根据针对不同要求制定的不同形 式的管理方案 评分 根据实际情况选查 1 查甲A甲B类生产装置的健康安全环境目标 2 查甲A甲B生产装置的风险识别 3 查技术改造项目的安全管理 4 查评审记录存在问题的整改 2 重点 1 年度工作计划执行情况 2 安全环保隐患治理 项目方案 3 清洁生产方案 4 节能减排方案 5 重大检维 修项目方案 6 工程建设项目方案 7 开停工方案 8 现有 制度 规程未做规定的特殊作业和操作 1 为实现某一特定的健康安全环境目标 指标 时 2 2 经识别评价 确认存在重大风险时 2 3 实施临时 特殊作业的8类票证 但无管理程 序 作业指南和成熟惯例时 2 4 改进工艺设备缺陷 提高安全环保可靠性时 2 5 改进HSE管理缺陷时 1 6 其他需要时 1 2 HSE管理方案的内容 包括 10 抽查3个以上管理方案 根据内容符合情况逐项打分 1 有明确的目标和指标 2 2 明确参与实施的相关职能部门和管理层次 明确各自的职责和负责人 3 3 明确实现方案的资源 方法 任务 步骤和 具体的时间表 3 年度安全环保健康重点工作有计划 有落实 安全环保和健康隐 患治理项目按照规定上报 做到专款专用 年度安全生产费用项 目专款专用 4 具有明确的各实施步骤检验效果的验证安排 2 2 管理 方案的 执行 30 1 按 HSE管理方案 确定的活动任务组织实施 对因实施方案造成的设备设施变更 程序或规程变 更后采取了后续措施 8抽查3个以上管理方案 逐项追踪验证评分 2 对方案实施过程按既定时机进行阶段性验证和进 行必要的调整 22 1 对HSE管理方案实施完成后进行评审 确认满 足了预期的目标指标 10 1 单位没有组织评审此项不得分 2 对评审资料分析 综合考评 2 对HSE管理方案的制定和实施过程进行了有效 性评估 总结经验 应用于体系的持续改进 6 3 对实施管理方案未完成预期目标指标的情况 采取措施 6 第 20 页 共 150 页 王勇平 红色 王忠福 黑色 沈 雪 绿色 鲁玉萍 蓝色 第 21 页 共 150 页 5 4 1组织机构和职责 安全 要素 评估项评估内容赋值评估指南评估得分 评估记录 5 4 1 组织 机构 和职 责 90 1 组织 结构 10 1 单位的机构设置有利于HSE体系的运行和持续改进 5 机构设置是否符合集团公司要求 2 现有的HSE组织机构满足建立和实施HSE管理体系的要 求 5 评估组依据评估内容综合讨论分析打分 如 关注企业HSE机构单独设置 单位安全人员的比例是否 达到要求 不满足上级要求的不得分 提示 按 安全生产法 和 集团公司安全管理办法 中的要求 王勇平 红色 1 HSE机构设置符合单位实际需要 1 王忠福 黑色 2 HSE人员配备符合要求 满足体系运行需要 1 沈 雪 绿色 3 各级安全监督机构健全 人员配置到位 1 鲁玉萍 蓝色 4 各级环保管理和监测机构健全 人员到位 公司有 专职环保管理人员 2 2 职责 和权限 30 1 确定各层次相关部门 单位和岗位的职责和权限 101 分别抽查3 5个分委会 部门 岗位访谈 查看职责与部 门 岗位实际结合情况 按照评估内容进行综合打分 2 评估内容 5 中的关键人员可考虑HSE专职管理 监督 监测 应急 负责HSE培训人员以及内部审核员等 4 中 包括13类特种作业人员 3 地区公司各部门职责应与安全生产责任制相对应 职责中 必须体现 管工作必须管安全 1 最高管理者对总体健康 安全与环境绩效承担最终 责任 1 2 HSE委员会 分委会有明确的职责和权限 能够有效 的运行 发挥作用 1 3 各职能和层次有明确的职责和权限能够有效地管理 其业务范围内的HSE工作 承担对HSE绩效持续改进的责任 2 4 各操作岗位明确了相应的HSE职责和权限 2 5 各关键岗位相关人员明确了HSE职责和权限 2 6 将HSE职责与业务职责有机结合 与其业务的HSE责 任和风险符合 2 2 属地管理职责和权限的落实情况 3分别抽查3 5个部门 单位 岗位 核实打分 1 职能部门落实了属地主管的区域和职能权限 1 2 直线层次落实了属地主管的区域和职能权限 1 3 作业岗位落实了属地主管的区域和职责权限 1 3 在职责权限中职责分配合理 无漏项 接口明确 责权 利一致 10 评估组结合上述评估结果 综合打分 4 单位以文件化的方式规定职责和权限 在单位内实施有 效传达 沟通 3 查各部门职责分工和职责范围 界面划分是否清晰 是否存 在管理漏洞 5 各职能和层次能够有效履职 4抽样部门和岗位 根据职责履行情况评分1 4分 3 评审 10 1 单位对机构设置 人员配备 职责的分配进行评审 5是否判断问题 如无不得分 第 22 页 共 150 页 要素 评估项评估内容赋值评估指南评估得分 评估记录 2 单位针对下列情况对职责和权限增加评审 5 针对评估内容判断打分 1 当机构发生变化时 1 2 当岗位和职责发生变化时 2 3 人员发生变化时 1 4 外部条件发生重大变化等 1 5 4 1 组织 机构 和职 责 90 3 评审 10 第 23 页 共 150 页 5 4 2 管理者代表 安全 要素 评估项评估内容赋值评估指南评估得分 评估记录 5 4 2 管理 者代 表 30 1 委任 与权限 10 1 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在高层管理者中任命了管理者 代表 并为各级管理人员所了解 5 1 查有关文件资料评估 如非高层管理者中任命最高评 2分 如没有任命 后续内容不再评估 2 抽3 5名各级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 根据了解情况得1 3分 2 管理者代表的职责和权限得到明确 5 查有关文件资料评估职责和权限 根据责权一致评1 5 分 王勇平 红色 2 作用 和影响 20 1 管理者代表对体系的建立 实施 保持和持续改进 提供了支持与保障 在以下方面体现其作用 20 与管理者代表访谈 评估管理者代表的作用发挥程度 查 管理者代表向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或领导班子成员汇报 记录 查审核评估报告 记录 在管理者代表处应有体 系管理资源配置表 查相关人员外出学习记录 依据评 估条款分项评分 访谈说明 当没有具体活动可提供时 可以要求他们具 体描述个人责任 在访问企业管理者代表时就企业体系 运行 未来发展等方面的细节问题 与之座谈讨论 并 与收集到的企业实际信息进行比较 以下是讨论时的参 考话题 1 以什么方式 什么频次向最高管理者汇报体系绩效 2 你平时工作的主要精力放在哪些工作领域 3 管理体系的建立 实施 保持和持续改进过程中经 常出现哪一类问题需要你出面协调 4 现行管理模式及运作机制是否适合企业管理实际 是否需要改进 如何改进 5 体系运行取得了哪些绩效 在持续改进方面还需要 做哪些工作 王忠福 黑色 1 定期向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汇报体系运行情况 3 沈 雪 绿色 2 组织和参加HSE体系运行的活动 包括组织体系 审核 3 鲁玉萍 蓝色 3 定期主持召开HSE会议 3 4 就HSE有关问题进行内外部沟通 2 5 经常组织相关人员外出学习先进单位HSE管理经 验 1 2 管理者代表能够切实发挥代表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 组织 协调HSE体系建设和运行各项事务的功能 具有 足够的权威性 8 通过与管理者代表访谈及对HSE体系运行的整体评价综 合评分 第 24 页 共 150 页 5 4 3 资源 安全 要素 评估项评估内容赋值评估指南评估得分 评估记录 5 4 3 资源 70 1 需求 分析 20 1 单位根据HSE体系运行需要 分析考虑了以下资 源需求 10 通过需求报告 资源计划等有关文件资料评估资源需求分 析的全面和充分程度 对评估内容项分项评分 主要分三部分 隐患治理资金 应急物资配备 劳保防护 用品配备 安全教育培训 安全奖励等 检查要点 1 应急物资配备 2 劳保防护用品配备 3 隐 患治理资金 4 安全专项奖励 5 培训费用 6 健康体检 费用 7 排污费 8 安全环保 消防等资金 9 企业年 度预算中HSE资金得以落实 1 HSE日常工作的需要 3 王勇平 红色 2 风险削减和控制的需要 3 王忠福 黑色 3 应急准备和响应的需要 2 沈 雪 绿色 4 HSE工作改进的需要 2 鲁玉萍 蓝色 2 资源需求分析时考虑 岗位设置 人员聘任 工 作时间和技能培训 基础设施 信息 技术 奖励 资金等 5 访谈和查阅资料 评价资源需求分析的充分性评分1 5分 3 有明确的渠道保证HSE资源需求能够纳入单位的 整体资源配置计划 5 1 访谈2 3个业务部门 了解资源配置保障渠道评1 3分 2 评估HSE资源需求的优先配置程度0 2分 2 计划 实施 40 1 依据资源需求形成资源配置计划 5 对资源配置计划与需求对比分析 根据评估内容分项评分 提示 资源配置计划多数情况下是分类分专业资源配置计 划 1 需求50 80 在资源配置计划中得到满足 3 2 需求80 以上在资源配置计划中得到满足 5 2 资源配备到位 10 所需资源应配备到位 查四种资源渠道是否用于隐患治理 包括 安保基金的70 设备更新 4 和 3 资源配置计划的实施情况 5 1 在资源配置计划 上一年度 中抽样3 5项 验证计划实 施情况 根据评估内容评分 为选择项问题 按其中一种 情况视程度评分 2 HSE工作所需的资金得到落实 人力资源的配置满足HSE 工作的要求 检查安保基金的使用及上缴情况 未按时足 额上缴的扣3分 1 配置计划60 80 样本 得到落实 3 2 配置计划80 100 以上 样本 得到落实 5 4 专款专用 20 查各类资源是否做到专款专用 如地区公司管理使用的安 保基金 必须按规定的开支范围和比例专款专用 70 用于 事故隐患治理和安全技术措施 不得用于技改和基建项目 15 用于安全教育培训 15 用于对防止重大事故 消 除重大隐患和对安全生产有特殊贡献的先进单位和个人的 奖励 安全教育培训和奖励经费的节余全部用于事故隐患 治理 未做到专款专用不得分 第 25 页 共 150 页 3 资源 评审 10 1 对资源需求分析的全面性进行评审 3 1 如 未 采 取 适 宜 方 式 进 行 评 审 此 项 不 得 分 2 采取访谈和对评审资料分析评估 根据评审内容和结果 对评估内容选项评分 2 对资源配置的合理性 充分性进行评审 3 3 对所配置资源利用效果进行评审 2 4 评审结果得到有效应用 资源配置得到优化调整 2 5 4 3 资源 70 第 26 页 共 150 页 5 4 4 能力 培训和意识 各专业 共共计计130130分分 要 素 评估 项 评估内容赋值评估指南评估得分 评估记录 5 4 4 能 力 培训 和意 识 120 1 能 力要 求 15 1 能力标准编制符合要求 在 员工岗位职责描 述 中对岗位能力标准 任职条件要求部分 学 历 任职资格 专业背景 工作经历 个人特征 要求 综合素质 做出明确要求 8 参照集团公司关于 员工岗位职责描述 第六项 任职资格条件 1 抽查关键岗位人员的 员工岗位职责描述 若无 此项不得分 2 能力标准应明确学历 任职资格 专业背景 工作经历 个人特征 要求等五个方面 若1项不明确 或明确但不合理 扣1分 3 员工岗位职责描述 中对综合素质的描述要全面 明确 合理 具备可操作性 没有明确要求掌握必备的业务知识 扣2分 没有明确 要求掌握必备的安全知识及安全环保规章制度 扣5分 少于5项描述的 扣1 2分 操作性不强的扣1 2分 2 对能力标准进行评审 持续修订和改进 2 1 查评审的资料 开展评审得1分 2 根据评审结果对评估能力标准进行改进的得1分 3 各级领导以及管理 技术人员 含工艺 设备 生产等专业 掌握必备安全知识 熟练掌握安 全环保规章制度 5 抽查各层次人员3 5人 包括工艺 设备等专业管理人员 采用考试 的方式评估 内容应主要包括安全环保规章制度 1人次不及格扣2分 2 能 力评 价 25 1 建立 能力评价程序 涵盖中层管理人员 一般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 操作服务人员 要求操作性强 能够全面 真实反映员工岗位 能力 5 1 少1个层面人员的能力评价程序扣2分 少2项及以上不得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网络安全行业网络安全技术应用前景探讨报告
- 2025年电子科技产业5G技术应用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报告
- 2025年环保科技行业清洁能源技术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家居建材行业绿色建材市场前景预测报告
- 2025年虚拟现实娱乐行业创新应用与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 国家事业单位招聘2025中国地质博物馆招聘应届毕业生拟聘用人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四川省2025年四川安岳县引进急需紧缺专业人才(68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吉安市2025江西吉安市吉州区社会保险中心招聘就业见习人员3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保定市2025河北定州事业单位选聘工作人员143名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GB/T 882-2008销轴
- GB 3452.1-1992液压气动用O形橡胶密封圈尺寸系列及公差
- 洁普利康抗HPVβ乳球蛋白高分子生物肽冷敷凝胶课件
- 工程建设项目绿色建造施工水平评价申请表
- 鸡的呼吸道疾病与防治课件
- 八年级英语完形填空解题技巧课件
- 插头插座尺寸标准
- 《基因工程》课件第一章 基因工程概论
- 德国凯尔锚固技术公司石陶幕墙设计和施工中的应用
- (高清版)外墙饰面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JGJ126-2015
- 公路养护技师、高级工、初级工考试复习重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