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无机保温材料的一些思考.doc_第1页
关于无机保温材料的一些思考.doc_第2页
关于无机保温材料的一些思考.doc_第3页
关于无机保温材料的一些思考.doc_第4页
关于无机保温材料的一些思考.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无机保温材料的一些思考2010年11月15日下午,上海余姚路胶洲路一栋高层公寓起火。大火导致58人遇难,另有70余人接受治疗。事故原因已初步查明,是由无证电焊接工违章操作引起的安全事故。根据对这场火灾事故人员伤亡的分析,这次上海大火的多数死者,都是因为吸入大楼外立面上大量聚氨酯泡沫保温材料燃烧所产生的氰化氢气体。目前各级政府部门都设定了建筑节能减排的目标,但是从住建部到各地政府,都并未考虑这些目标具体应该如何实现,外墙保温层改造就是在此背景下为实现建筑节能减排而匆匆上马的措施。山东建筑大学教授孟扬说“有了保温层就像是给建筑物穿上件棉衣,可以大大降低能耗,因此楼体的外墙保温层是建筑施工的必备环节。”但在保温节能的美好前景下,却隐藏着巨大的火灾隐患。由于良好的节能效果,外墙保温层改造仍被推到了前台,尤其是便宜且容易施工的有机材料。据统计,高效的节能材料每使用一吨,就能节省3吨标准煤用量。同时,还可以减少排放一吨二氧化碳、粉尘和二氧化硫。目前中国的建筑设计施工中,90以上都采用了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XPS)、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EPS)、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PU)等有机质绝热材料,作为外墙的外保温材料。有机材料优势明显在于造价较低,一般每平方米50元到80元,且保温性能好且易施工。而目前欧美一些国家主要使用的无机保温材料,一方面由于价格过于昂贵,另一方面也由于节能效果不如有机材料好,一般不被中国的节能改造工程所使用。有机保温材料虽然造价较低,保温性能好且易施工,但却有着致命的缺点:易燃。近些年来特大火灾事故与其不无关系。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EPS)和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XPS)易着火易滴溶。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PU)材料可自熄,但温度达到一定程度后就难以熄灭。更为要命的是,PU泡沫材料着火,还有烟雾大、毒性大的弊端,人吸入几口就会死亡。即便是加入了阻燃剂,当遇到大火高温的时候,阻燃剂自己也会被烧掉,聚氨酯(PU)毒性也就被释放了出来。根据对火灾事故中人员伤亡分析,90以上人员的伤亡,主要由于PU材料在燃烧过程释放出大量烟毒气造成的。 事实上,自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颁布以来国内的多宗大型建筑物火灾,都与有机保温材料不无关系。其中包括哈尔滨双子星大厦大火、济南奥体中心体育馆大火等。而最著名的2008年央视大火当时“大裤衩”使用的外墙保温材料正是挤塑板(XPS)。从材质上看,保温产品如果不是无机材料,其防火性能就不会好。于是建筑承包商在挑选保温材料的时候面临两难困境:防火性能好的东西,保温性能就不好;保温性能好,很软、很松的东西,阻燃性就不好。一位业内人士说“我们做这个行业,很难。省电重要还是人命重要,是个问题。” 中国塑料协会聚氨酯制品专业委员会高级顾问杨宗焜认为:在中国目前人口越来越高度密集、建筑密集的趋势下,楼层越来越高是不可改变的现状。大面积使用易燃有机材料作保温层,不管是在室内还是室外,均存在火灾的隐患。外保温虽在室外,但由于其使用面积巨大,造成建筑群之间防火安全间距严重超标,这种状况引发的火灾危害性更大。 20世纪60年代,欧美开始应用EPS、XPS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不久亦传入中国。后来人们发现EPS、XPS板薄抹灰外墙保温系统有严重的防火隐患问题,美国、英国、德国、韩国、澳大利亚等国相继采取限制应用措施。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对重要建筑、高层建筑进行外墙保温,一般都要求对保温系统和绝热材料作燃烧性能及耐火极限试验,且分为若干等级。不同等级的系统和材料适用不同范围的建筑防火要求。例如美国目前有20多个州禁止使用聚苯乙烯泡沫(EPS);英国,18米以上建筑不允许使用EPS板薄抹灰外墙保温系统;德国法律中明确规定,超过22米以上的建筑严禁使用有机可燃保温材料(如聚苯乙烯等),很多保险公司禁止给EPS保温的建筑进行保险。两套标准并行 建筑方偷工减料是家常便饭 由于中国外墙保温政策出台较晚,行业进入门槛低,市场仍处于比较混乱的状态。目前,在中国保温材料市场,关于阻燃标准,有两套国家标准正在沿用:一个是1997年发布的GB8624-1997阻燃等级划分标准,另一个是2006年发布的GB8624-2006阻燃等级划分标准。其中1997年的标准将保温材料燃烧性能分为A级不燃、B1难燃、B2可燃、B3易燃四类;2006年的标准则更细分到A1、A2不燃,B、C难燃,和D、E可燃六种类型。和1997年的标准相比,2006年的标准提高了外墙保温材料的阻燃性能指标,由于目前仍然处在新老标准的过渡期,市面上各种保温材料在防火性能上仍然良莠不齐。 2009年9月,公安部和住建部发布民用建筑外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暂行规定,要求非幕墙式建筑外保温材料必须高于B2级。 幕墙式建筑也仅仅规定建筑高度大于等于24m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而有机保温材料本身易燃,要达到国家对于防火的规定,就需要在材料中添加定量的阻燃剂,使其阻燃性能达标。同样密度的保温层板材,阻燃程度不同,价格相差就很大。以EPS泡沫板为例,容重(每立方米的重量,用于衡量密度)31公斤的EPS泡沫板,B2级别(可燃级别)每立方米400元;而B1级别(难燃级别)则要600元。 个工地的保温层,总的算下来,用B2级别的要比B1级别省二百万元。保温材料的计价单位是体积,30公斤的泡沫板加入溴类阻燃剂之后可能增重到50公斤,但它对体积却没有丝毫贡献,因此很多企业为节省成本在阻燃剂的环节上偷工减料,根本达不到最低的B2级别。一些国际知名的外墙外保温公司看到中国建筑节能市场不规范的混乱,进入中国市场后,为了利润的最大化,利用中国外墙外保温材料防火标准不规范的弊病,也来“浑水摸鱼”。2009年2月央视大火发生后,从火灾现场提取到挤塑板,经检测,燃烧性能均未达到合同约定的B2级。材料生产使用、施工设计等各环节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执行,即使是使用可燃性比较高的有机材料,安全隐患都是可以避免一些的。根据上海火灾的事故调查组日前公布的调查结论,造成火灾的五大违法违规问题,就包括了施工作业现场管理混乱,存在明显的抢工期、抢进度、突击施工;火灾发生时有人在10楼现场,违规实施电焊施工,导致溅落的火星点燃脚手架上的尼龙网、竹排等违规可燃材料而引发大火导致大火迅速蔓延。2009年由公安部和住建部共同发布的民用建筑外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暂行规定对外墙保温及屋顶保温材料及施工防火有具体的规定。规定包括,保温材料进场后,应远离火源。露天存放时,应采用不燃材料完全覆盖。需要采取防火构造措施的外保温材料,其防火隔离带的施工应与保温材料的施工同步进行。外保温工程施工作业工位应配备足够的消防灭火器材,须有人监督等等。虽然有这些规定,但外保温施工通常由建筑公司或装潢公司施工,外保温系统的施工管理也处于真空状态,目前并无专业资质审核。部分施工企业以降低价格作为竞争筹码,难以保证工程质量。国内许多建筑商为了利润最大化,往往使用不加阻燃剂的保温材料,而有关部门至今没有强制把关。当前对于外墙墙体的施工质量尚没有非常明确的规章制度可循。 目前市场上的无机材料主要有岩棉,玻璃棉,酚醛保温板。岩棉是将天然岩石通过高温高压,皱冷吹制成蓬状短细松纤维。岩棉不燃烧,不霉,不蛀。其具有较高的绝热性能。由于岩棉本身属于有机质硅酸盐纤维,不可燃烧,用温度分可分为普通岩棉(小于900),高温岩棉(大于900)。优质的岩棉能耐1250-1400的高温。玻璃棉属于玻璃纤维的一个类别,是一种人造无机纤维,以矿石为原料融成玻璃,在融化状态下,吹制成絮状洗纤维,纤维与纤维之间立体交叉 呈现许多细小的间隙,形成多孔材料,具有良好的绝热性能。同时其燃烧性能也非常出众,在高温和低温条件下均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不燃烧,不产生有害气体,被世界各国认定为“法定不燃材料”。同时也具有良好的弹性回复力,吸湿率小,线膨胀系数小,老化速率低,良好的加工性能。酚醛泡沫作为新一代的保温,防火材料,与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XPS)、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EPS)、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PU)等有机质绝热材料,相比。其耐热性好,低温收缩性小。具有独特的阻燃性能。在200的高温下不燃烧,不熔化,不收缩,无毒气无浓烟,无滴落。在日本,政府将耐热性能好燃烧后发烟量低的酚醛泡沫作为公共建筑的标准耐燃物。耐燃烧性能低于酚醛泡沫的,不允许在公共建筑上使用。(在中国仅有“水立方”、北京地铁等高档公共建筑施工中使用酚醛泡沫。)另外,岩棉和玻璃棉等无机材料作为保温材料,在国际市场被广泛采用,大部分使用岩棉或玻璃棉做外墙保温。瑞典及芬兰等西欧国家80%以上的岩棉制品用于建筑节能。而这些材质在中国被使用得少之又少。 在的、欧美各国,相应指定了针对岩棉,玻璃棉,酚醛保温板的技术法规,而在这发面我们还有很多的路要走,在某些地方,如福建省就出版了(福建省工程建设地方(DBJ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