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摇篮—三岔河口.doc_第1页
天津摇篮—三岔河口.doc_第2页
天津摇篮—三岔河口.doc_第3页
天津摇篮—三岔河口.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天津摇篮三岔河口1. 历史由来天津卫志载:“三岔河在津城东北,潞、卫二水会流。潞水清,卫水浊,汇流东注于海。”明确记述了旧三岔河口位于天津城东东北隅(今狮子林桥附近),为海河、南运河(潞)、北运河(卫)的三河交汇处。这里曾是天津最早的居民点、最早的水旱码头、最早的商品集散地,故有“天津摇篮”的美称。608年,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永济渠时,三岔河口就已经成为航运要道,并逐渐有了以捕鱼、晒盐为生的人家。1153年,金迁都中都(今北京),利用河北平原的河流组织漕运,于1214年设立直沽寨(又称泥沽寨)。不久,大直沽、小直沽和三汊沽等聚落相继出现。元朝改直沽寨为海津镇,三岔河口成为海运、漕运的南粮船队的必经之路,一时出现“晓日三岔口,连樯集万艘”的繁荣景象,更有“万商辐辏之盛,亘古未有”的记载。1404年,燕王朱棣扫北,赐名天津,并在直沽渡跸处(今北大关)立牌坊一座,横额为“龙飞渡跸”。因天津得名在三岔河口之后,故史有“先有三岔口,后有天津城”的说法。清代,随着京杭大运河的进一步畅通,直沽的漕运达到了鼎盛时期,三岔河口也发展为天津最早的商品集散地,天津也成为中国北方水运交通枢纽。南运河两岸新建的码头、货栈、商店、客栈如雨后春笋。竹竿巷、大胡同、北大关、锅店街、针市街、侯家后等地逐渐成为商贾云集、店铺林立,尤其是侯家后一带,更成为天津商业、娱乐业的繁华中心。从1901年至1923年,海河先后进行了6次裁弯取直,其中1918年第三次的“天主堂裁弯”工程就是针对三岔河口进行的。经过这次裁弯取直,三水交会之处向北推移,就成了大家今天见到的新三岔河口了。12. 背景介绍天津简称津,意为天子渡过的地方,别名津沽、津门等。天津始于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在南运河和北运河的交会处、现在的金钢桥三岔河口地方,史称“三会海口”,是天津最早的发祥地。唐中叶以后,天津成为南方粮、绸北运的水陆码头。金代在直沽设“直沽寨”,元朝设“海津镇”,是军事重镇和漕粮转运中心。从明朝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到2004年,天津建城已有600周年。明建文二年(1400年),朱棣率兵经直沽渡河南下夺取政权,1403年改元永乐,天津这个名称出现于永乐初年。天津作为军事重地,于永乐二年(1404年)正式设卫,翌年设天津左卫,转年又增设天津右卫。清顺治九年(1652年),三卫合一,归并于天津卫。1860年天津被辟为通商口岸后,西方列强纷纷在天津设立租界,天津成为中国北方开放的前沿和近代中国“洋务”运动的基地。由天津开始的军事近代化,以及铁路、电报、电话、邮政、采矿、近代教育、司法等方面建设,均开全国之先河,天津成为当时中国第二大工商业城市和北方最大的金融商贸中心。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天津作为直辖市,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进一步巩固了中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和商贸中心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天津的港口优势不断增强,对外交往进一步扩大。进入新世纪,天津已经成为现代化的国际港口大都市和中国北方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23.重现繁华三岔河口是子牙河、南运河与海河的交汇之处,是海河的起点,也是天津的发祥地和近代工商业发展的摇篮。2005年,天津市开始对三岔河口地区的开发改造,海河六大节点之一的运河经济文化商贸区泰达城在这里正式开建。2008年,“天津之眼”、工业博物馆、堤岸休闲区、易买得超市及金领国际滨水居住区等在三岔河口地区相继建成,为这里带来文化、休闲、游艺、观光、商业、居住等多种业态,沉寂已久的三岔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