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ppt_第1页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ppt_第2页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ppt_第3页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ppt_第4页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需求 供给与均衡价格 学习目标1 知识学习目标 1 需求的概念 影响需求的因素 2 需求量或供给量的变动和需求或供给变动 3 均衡价格 4 弹性理论2 能力实训目标 1 对影响需求的各种因素的认识 2 需求规律和供给规律 3 均衡价格的形成 4 弹性理论的应用 教学内容 第一节需求理论第二节供给理论第三节均衡理论第四节弹性理论 人都是利己的 我们的晚餐并非来自屠宰商 酿酒师和面包师的恩惠 而是来自他们对自身利益的关切 亚当 斯密 国富论 看不见的手 每个人都力图利用好他的资本 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他个人的利益和所得 但在他这样做的时候 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引导着他去帮助实现另一种目的 这种目标并非是他本意所要追求的东西 通过追逐个人利益 他经常增进社会利益 其效果比他真的想促成社会利益时所能够得到的那一种要更好 亚当 斯密 国富论 导入 你甚至于可以使鹦鹉成为一个博学的经济学家 它必须学习的全部就是 供给 与 需求 这两个单词 第一节需求理论一 需求的含义 需求 在一定时期内 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 人们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量 需求是人们的购买欲望和支付能力的统一 区分 DemandandWant 二 影响需求的因素 例如 导致需求增加的因素可能有商品本身价格下降互补品价格降低消费者收入增加消费者的偏好程度增强预期某物品将来价格要上升 商品本身的价格相关商品 替代品和互补品 的价格 消费者的收入 正常品和低档品 消费者偏好 嗜好 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 人口数量与结构的变动政府的消费政策其他 如气候 时间等 三 需求函数DemandFunction 需求的数学表达式D f a b c d n a b c d n代表上述影响需求的因素 将问题简化 假定其他因素保持不变 仅仅分析价格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影响 需求函数就可以用下式表示 Qd f P P为商品的价格 Qd为商品的需求量 需求函数 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函数 影响需求数量的各个因素是自变量 需求数量是因变量 6 5 4 3 2 1 P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Qd 7 需求表 DemandSchedule 四 需求的表示方式 A B C D E F G 需求曲线 DemandCurve Qd 800 100P 需求函数 DemandFunction 五 需求规律 需求规律 LawofDemand 假定其它条件不变 需求量与价格之间成反方向变动 所以 需求曲线的斜率为负 向右下方倾斜 需求定理的特例 1 吉芬物品Giffen sGoods 英国人吉芬发现1845年爱尔兰发生灾荒 土豆价格上升 但需求量却反而增加 在当时被称为 吉芬难题 原因 土豆涨价引起爱尔兰靠工资生活的低收入者购买更多的土豆 而不是买得更少 2 炫耀性商品Conspicuousgoods 凡勃伦认为 非炫耀性商品只能给消费者带来物质效用 炫耀性商品则给消费者带来虚荣效用 高价值的首饰 古董 这种商品为定位性物品PositionalGoods 具有显示财富的效应 0 P价格 Q量 D 向右上方倾斜 需求定理的特例 3 投机性商品 如证券 价格变化不确定 第二节供给理论一 供给的含义 供给 在一定时期内 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 生产者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商品或劳务的数量 供给是生产者的出售欲望和出售能力的统一 区分 SupplyandWant 二 影响供给的因素 商品本身的价格相关商品的价格 生产要素的价格生产技术的变动 政府的政策其他因素 厂商的目标厂商对未来的预期 三 供给函数SupplyFunction 即供给的数学表达式 S f a b c d n a b c d n代表上述影响供给的因素 假定其他因素均不发生变化 仅考虑价格变化对其供给量的影响 供给函数就可以表示为线性函数 Qs P 把影响供给的各种因素作为自变量 把供给作为因变量 可以用函数关系来表示 影响供给的因素与供给之间的关系 即供给函数 四 供给的表达形式 1 供给表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和与各种价格相对应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 用数字表格的形式表示商品的价格和供给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2 供给曲线 0 价格P元 量Q斤 S a b 供给曲线 表示供给量与价格之间关系的曲线 向右上方倾斜 市场供给是所有卖者供给的总和 五 供给规律 1 供给规律 LawofSupply 假定其它条件不变 供给量与价格之间成同方向变动 所以 供给曲线的斜率为正 向左下方倾斜 供给规律特例 1 劳动 0 W0 W1 W 工资 N1N2 N 劳动 NS 2 价值高 仅存不多的古董等 3 投机性商品 第三节均衡理论一 供求均衡与均衡价格的形成 1 供求均衡的含义EquilibriumofSupplyandDemand 当市场上供给和需求这两股相反的力量达到势均力敌时的一种状态 2 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 需求价格及供给价格1 需求价格是指消费者对一定量的商品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 2 供给价格是指生产者为提供一定量的商品所愿意接受的最低价格 均衡价格 均衡价格 EquilibriumPrice 相对于一定的交易量 供求双方都能够接受的交易价格 均衡数量 EquilibriumQuantity 相对于一定的交易价格 供求双方都能够接受的交易量 Qd 800 100pQs 400 200pPE 4QE 400 PE 4 0 P Q E S D QS 400 200p Qd 800 100p QE 400 s 均衡价格的形成 6 5 4 3 2 1 P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Q 7 800 d E P Q 二 供求变动与均衡价格的波动1 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 1 需求量的变动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商品的需求量随其自身的价格的变动而变动 表现为点在需求曲线上的移动 需求量的变动 d Q P P1 P3 P2 Q2 Q3 Q1 2 需求的变动需求的变动是指除商品自身价格之外的其他因素的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与非价格之间的关系的变动 表现为需求曲线位置的移动 需求的变动 d1 Q P P0 Q2 Q1 d2 Q3 d3 具体来看 2 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 供给量的变动是指商品的供给量随其自身的价格的变动而变动 表现为点在供给曲线上的移动 供给量的变动 S Q P P1 Q1 P2 P3 Q2 Q3 2 供给的变动供给的变动是指除商品自身价格之外的其他因素的变动所引起的供给量与非价格之间的关系的变动 表现为供给曲线位置的移动 供给的变动 S1 Q P P1 Q1 Q2 S2 Q3 S3 具体来看 需求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需求的增加 使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都增加 需求的减少 使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都减少 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供给的增加 使均衡价格减少 均衡数量增加 供给的减少 使均衡价格增加 均衡数量减少 供求规律LawofSupplyandDemand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条件下 1 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与需求同方向变动 2 均衡价格与供给反方向变动 均衡数量与供给同方向变动 供求同时变动时 变化会怎样 供求同时变动的影响 S1 d1 Q P P1 Q1 S2 d2 E1 E2 E4 E3 价格 供给 需求 影响供给的因素 影响需求的因素 价格决定理论 均衡价格模型的运用 最高限价 ceilingprice 最低保护价格 supportpriceorfloorprice 最高限价 ceilingprice 含义 政府规定一个价格 市场交易只能在这一价格之下进行 目标 保护消费者利益 模型 效果 低于均衡价格刺激消费 限制生产 导致市场短缺短缺 Q2 Q1黑市交易排队走后门变相涨价 降低质量 减少重量等 配给制 定量供应的制度 限制价格的利与弊 利 有利于社会平等的实现 有利于社会的安定 弊 不利于刺激生产 产品短缺 不利于抑制需求 资源浪费 引起社会风尚败坏 黑市交易 最低保护价格 supportpriceorfloorprice 含义 政府规定一个价格 市场交易只能在这一价格之上进行目标 保护生产者利益 模型 效果 高于均衡价格刺激生产 限制消费 导致市场过剩过剩 Q2 Q1变相降价 提高质量 搭便车 政府收购市场上过剩的产品 案例 我国的粮食保护价格政策 支持价格一般应用于农业从长期来看 支持价格政策确实有利于农业的发展1 稳定农业生产 缓解了经济危机对农业的冲击2 调整农业结构 通过对不同农产品的不同支持价格 可以调整经济危机对农业的冲击 使之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动3 扩大农业投资 促进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负作用 主要是会使财政支持增加 使政府背上沉重包袱 第四节弹性理论Elasticity 价格的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 但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 P Q D P D Q 问题 两条需求曲线为什么不同 反应程度小 反应程度大 O O 一 弹性的基本概念 1 弹性的基本概念弹性是因变量的相对变动对于自变量的相对变化的反应程度 2 一般表达式 二 需求价格弹性priceelasticityofdemand 1 需求价格弹性 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简称需求弹性 定义公式如下 注意 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值可以是正 但一般情况是负 两个变量的变动方向若是反方向变动 加负号 便于比较 2 需求价格弧弹性 需求价格弧弹性是指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 需求量的变动 对价格变动的反映程度 例 图中需求曲线上a b两点价格分别为5和4 相应需求量分别为400和800 当商品的价格由5下降为4时 或者当商品的价格由4上升为5时 应该如何计算相应的弧弹性值呢 由a点到b点和由b点到a点的弧弹性数值不同 原因 尽管 Q和 P的绝对值都相等 但由于P和Q所取的基数值不同 两种计算结果便不同 涨价和降价产生的需求的价格弧弹性便不等 需求弧弹性的五种分类 价格无论如何变动 需求量都不会变动 P Q D1 1 E 0完全无弹性 E 无限弹性 价格为既定时 需求量是无限的 P Q D2 O E 1单位弹性 价格变动的比率 需求量变动的比率 这时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正双曲线 Q A P A 0 为常数 E 1缺乏弹性 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小于价格变动的比率 例如 生活必需品 D4 P Q O E 1富有弹性 elastic 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大于价格变动的比率 例如 奢侈品 D5 P O Q 计算 某种商品价格由8元下降为6元时 需求量由20单位增加为30单位 用中点法计算这种商品的需求弹性 并说明属于哪一种需求弹性 答 1 已知P1 8 P2 6 Q1 20 Q2 30 代入 2 根据计算结果 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大于价格变动的比率 故该商品的需求富有弹性 3 需求价格点弹性 需求价格点弹性 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变化量趋于无穷小时的弹性 用弧弹性计算 两点距离越远 弧线越长 精确性越差 dQ dP是需求曲线上任一点切线斜率的倒数 同一条需求曲线上 各点的弹性值通常不同 P Q O A B C A点的弹性等于零 B点的弹性等于1 C点的弹性接近于无穷大 需求曲线的斜率和需求的价格弹性是两个紧密联系却又不相同的概念 线的斜率不变 线性需求曲线点弹性的五种类型 线性需求曲线上每一点的点弹性都是不同的 例外情况 4 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 商品的可替代性替代性强 弹性较大替代性弱 弹性较小 消费者对商品需要的迫切程度非必需品 弹性较大必需品 弹性较小 商品支出在消费者预算中所占比重 占比重大 弹性较大占比重小 弹性较小 商品用途的广泛性用途广泛 弹性较大 用途狭窄 弹性较小 时间因素 调整时间短 弹性较小 调整时间长 弹性较大 各种因素共同发挥作用 同一商品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其弹性大小可能不同 e g 汽车 需求价格弹性 5 需求价格弹性与销售总收益的关系 需求价格弹性的运用 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不同 其价格变动对销售总收益的影响是不同的 收益TR P Q 价格 销售量 价格从3元降到 元 需求量从 个单位增加到10个单位 这时卖者的总收益怎样 减少 1 总收益 Totalrevenue 2 需求富有弹性E 1 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大于价格变动的比率 例 电视机Ed 2 P1 500元 台 Q1 100台 如价格下调10 试分析以下收益状况 如价格下调10 则数量增加20 P2 500 500 10 450元 台 Q2 100 100 20 120台 TR2 P2 Q2 450 120 54000元TR1 50000TR2 TR1 54000 50000 4000元TR2 TR1 表明价格下跌 总收益增加 如价格上调10 数量则减少20 P3 500 500 10 550元 台 Q3 100 100 20 80台 如果价格上调10 TR3 TR1 表明价格上调 总收益减少 TR3 P3 Q3 550 80 44000元TR3 TR1 44000 50000 6000元 需求富有弹性 假定其他条件不变 卖者要想获得更多的收益 应该适当降低价格 已知 电视机Ed 2 P1 500元 台 Q1 100台 薄利多销 对需求富有弹性 Ed 1 的商品 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大于价格变动的比率 价格下调 总收益增加 对生产者有利 价格上调 总收益减少 对生产者不利 需求的价格弹性大于1 卖者适当降低价格能增加总收益 Q O P 3 需求缺乏弹性E 1 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小于价格变动的比率 例 面粉Ed 0 5 P1 0 2元 斤 Q1 100斤 如价格下调10 总收益怎样 如价格下调10 数量则增加5 P2 0 2 0 2 10 0 18元 斤 Q2 100 100 5 105斤 TR1 P1 Q1 0 2 100 20元TR2 P2 Q2 0 18 105 18 9元TR2 TR1 18 9 20 1 1元TR2 TR1 表明价格下跌 总收益减少 如价格上调10 则总收益 如价格上调10 数量则减少5 P3 0 2 0 2 10 0 22元 斤 Q3 100 100 5 95斤 TR3 P3 Q3 0 22 95 20 9元TR3 TR1 20 9 20 0 9元TR3 TR1 表明面粉价格上调 总收益增加 已知 面粉Ed 0 5 P1 0 2元 斤 Q1 100斤 需求缺乏弹性 假定其他条件不变 卖者要想获得更多的收益 应该适当提高价格 谷贱伤农 需求缺乏弹性 E 1 的商品 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小于价格变动的比率 价格上调 总收益增加 对生产者有利 价格下调 总收益减少 对生产者不利 价格变动的百分比大于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时 提高价格会增加总收益 Q P O 需求单元弹性 Ed 1 的商品 需求量变动的比率等于价格变动的比率 价格变动不会影响销售总收益 自己画图解释 价格变化 弹性大小与销售收入变化的关系 6 需求的交叉弹性Cross ElasticityofDemand 需求的交叉弹性 当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动1 某种商品需求量会相应变动的百分比 需求交叉弹性与互补 替代关系 Ec 0是互补品Ec 0是替代品当Ec 0时独立无关的商品 7 需求的收入弹性IncomeElasticityofDemand 1 含义 以收入为自变量 需求为因变量的弹性 弹性值的计算 2 分类 根据弹性系数大小 A 收入富有弹性Em 1需求增加的百分比大于收入增加的百分比 奢侈商品 Em 0 B 收入单位弹性Em 1需求量随收入变动相同的百分比 C 收入缺乏弹性0 Em 1需求变动的百分比小于收入变动的百分比 如必需品 essential necessarygoods 正常商品normalgoods E 收入无弹性Em 0消费者收入变化后 消费量完全没有变化 如食盐 D 收入负弹性Em 0消费者收入增加时 对这种商品的需求量反而减少 劣等品inferiorgoods 收入中性品 3 恩格尔定律 恩格尔定律 静态 不同收入水平的家庭 其食品支出在总的消费支出中的比重不同 收入水平越低的家庭 其食品支出比重越高 收入水平较高的家庭 其食品支出比重较低 动态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 食品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有逐渐下降的趋势 或者 对于一个家庭或国家 富裕程度越高 食品支出的收入弹性越小 反之越大 恩格尔系数 具有可比性的指标 恩格尔系数 联合国判别生活水平的标准 恩格尔系数 食品支出总额 消费支出总额 1978 2007我国恩格尔系数 报告 2010年中国恩格尔系数重新上涨 三 供给的价格弹性PriceElasticityofSupply 1 含义 商品的供给量对其价格的弹性 用以衡量商品的供给量对其价格变动反应的敏感程度 2 供给价格弹性公式 通常情况下 商品供给量和商品价格成同向变动 供给的变动量和价格的变动量的符号是相同的 3 供给价格弹性的分类 过原点Es 1 与Q平行ES 与P轴平行ES 0 缺乏弹性 ES 1 富有弹性 Es 1 ES 0价格下跌 反而要增加生产 才可以维持盈利 如 粮食的生产 4 影响供给的价格弹性的因素 调整生产的时间因素是个很重要的因素 短期内 供给弹性较小 长期内 供给弹性较大 生产成本如果产量增加只引起边际成本的轻微提高 供给的价格弹性较大 如果产量增加引起边际成本较大的提高 供给弹性较小 生产周期 一定时期内 生产周期较短的产品 供给弹性较大 生产周期较长的产品 供给弹性较小 5 运用供求曲线的事例 易腐商品的售卖 以夏天的鲜鱼为例 根据需求曲线 以准备出售的数量来确定价格 P D Q Q0 P0 P1 P2 A B 图片来自中国红网 6 价格放开 目的 增加那些在市场上供给数量相对缺乏的政府限价商品的生产 考虑短期内供给价格弹性 对于供给价格弹性大于零的商品可行 对于供给价格弹性等于零的商品不可行 价格政策Pricecontrols 价格调节有其不完善性 需要价格政策来纠正 支持价格 最低限价 Pricefloor 政府为了扶植某一行业的生产而规定的该行业产品的最低价格 支持农产品的作用稳定农业生产 调整农业结构 保证农民收入 保障粮食安全 短期性和无序性 OP0 均衡价格OQ0 均衡数量 P Q D S P0 O Q0 P1 Q1 Q2 OP1 支持价格OP1 OP0 OQ1 需求量OQ2 供给量OQ2 OQ1Q1Q2 供给过剩 措施 收购过剩的农产品 excesssupply E 支持价格 价格下限控制案例 最低工资 E 均衡点Pe 均衡价格Qe 均衡数量 最低工资 劳动过剩 限制价格最高限价 Priceceiling 限制价格 政府为限制某些生活必需品的物价上涨而规定的最高价格 OP0 均衡价格OQ0 均衡数量 OP1 限制价格OP1 OP0 OQ1 供给量OQ2 需求量OQ2 OQ1Q1Q2 供给不足 措施 政府实行配给制 P Q D S P0 O Q0 P1 Q1 Q2 excessdemand E 价格上限控制案例 租金控制 E 均衡点Pe 均衡价格Qe 均衡数量 控制价格 短缺 出租公寓的套数 限制价格的利与弊 利 有利于社会平等的实现 有利于社会的安定 支持价格一定 均衡价格限制价格一定 均衡价格 弊 不利于刺激生产 产品短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