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宪法案例研讨 齐玉苓案 宪法的私法适用问题 齐玉苓案相关资料 德国第三者效力理论 吕特案 齐玉苓案 齐玉苓案 案情概要 齐玉苓 与被告之一陈晓琪都是山东省滕州市第八中学学生 在1990年的中专考试中 陈晓琪在预选开始中成绩不合格被淘汰 而齐玉苓在通过预选考试后 又在当年的统一招生考试中取得了超过委培生录取分数线的成绩 山东省济宁市商业学校给齐玉苓发出录取通知书 由滕州八中转交 陈晓琪在其父 原村党支部书记陈克政的策划下 由滕州八中领取了齐玉苓的录取通知书 以齐玉苓的名义到济宁商校就读直至毕业 毕业后 陈晓琪仍然使用齐玉苓的姓名 在中国银行滕州支行工作 而齐玉苓则最终成为山东省鲁南铁合金总厂的一名普通维修女工 1999年齐玉苓在得知陈晓琪冒用其姓名上学并就业这一情况后 以陈晓琪和她父亲及其有关学校和单位侵害其姓名权和受教育权为由诉至法院 要求被告停止侵害 并赔偿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失 案件诉讼过程 初审 枣庄市中级人民法院经过审理后认定 被告陈晓琪在其父陈克政的策划下盗用 假冒齐玉苓姓名上学 是侵害姓名权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原告齐玉苓主张的受教育权 证据不足 不能成立 故不予支持 1999年5月 枣庄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陈晓琪停止对齐玉苓的姓名权的侵害 赔偿精神损失费3 5万元 认定陈晓琪等侵害齐玉苓受教育权不能成立 并驳回其他诉讼请求 齐玉苓不服 认为被告的共同侵权剥夺了其受教育的权利并造成相关利益损失 原审判决否认其受教育权被侵害 是错误的 遂向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案件诉讼过程 二审 二审期间 围绕受教育权是否受侵害的问题 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向最高人民法院递交了请示 2001年8月13日 最高人民法院作出了批复 主要内容为 我们认为根据本案事实 陈晓琪等以侵犯姓名权的手段 侵犯了齐玉苓根据宪法规定所享有的受教育的基本权利 并造成了具体的损害后果 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24日 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作出了终审判决 判决书写道 这种侵犯姓名权的行为其实质是侵犯了齐玉苓依据依据宪法所享有的公民受教育的基本权利 各被告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判令陈晓琪停止对齐玉苓姓名权的侵害 齐玉苓因受教育权被侵害而获得经济损失赔偿48045元及精神损害赔偿5万元 这一判决引用了宪法第46条的规定 突破了我国法院不得直接引用宪法条文作为民刑裁判依据的司法惯例 社会背景 1 中国社会的整体民主意识和公民宪法权利意识不高 未形成足以促使宪法诉讼制度出现的社会条件 2 法律作为一种经验是在社会需求的前提下应运而生 最高人民法院的 批复 体现了对人们宪法权利需求的一种回应 本案的主要争点 本案中被告是否侵犯了原告的受教育权 而受教育权作为宪法基本权利能否对第三人发生效力 又如何对第三人发生效力 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弄清楚什么是受教育权以及宪法上的受教育权是否可以适用于私人间的关系 国外宪法学界称之为基本权利的私法效力理论 受教育权属于一种相对权 但相对权也有可能发生绝对效力 而这种绝对效力还没有扩张到私人 所以本案中也只是认为滕州八中和滕州教委侵犯了齐玉苓的 依据宪法规定所享有受教育的基本权利 却不能说被告陈克政 陈晓琪侵犯了齐玉苓的受教育权 陈晓琪等人虽不是齐受教育权的义务主体 但却是齐在民法上的姓名权的义务主体 所以陈晓琪等只能侵犯齐玉苓民法上的姓名权 并由于侵犯姓名权的结果导致了齐玉苓丧失了受教育的机会 所以 对于齐玉苓不能接受教育所遭受的损失 陈晓琪等人应予以补偿 齐玉苓案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基本权利的私法效力的范例 但由于受教育权在基本权利中仅属于相对权 一般不被认为具有第三人效力 所以它能解决问题的程度很有限 而我国是否能产生基本权利的私法效力问题 还得看今后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德国第三者效力理论 一般认为宪法基本权利的私法效力理论产生于德国 德国 基本法 本身并没有直接规定基本权利条款的效力范围 但是一些对基本权利所作的陈述的措辞却可以理解为基本权利的效力也适用于私人关系 首先 基本法 第一条第三款规定 下列基本权利应作为可以直接实施的法律 拘束立法 执法和司法机构 由此 司法机关在审判活动中遵守和适用宪法基本权利规范就成为了法定的义务 从而使得基本权利条款得以在私法领域发生效力 其次 基本法 第二条第一款规定 人人都有发展其个性的权利 但不得侵犯他人的权利或触犯宪法秩序或道德准则 16再次 基本法 第九条第三款规定 每个人和所有职业都有结社的权利 此项权利应被保障 以提高工作效率和保障经济条件 限制或破坏该项权利的协议一律无效 为此采取的措施亦属非法 德国第三者效力理论 以此为依据 德国宪法学界围绕基本权利是否有私法效力问题进行了长期的争论 其核心是在基本权利在私法秩序中的价值与私法自治原则之间寻求协调 在长期的论辩过程中 逐步形成了 直接效力说 间接效力说 无效力说 直接效力说 主要代表者是当时劳工法院的院长尼伯代 其理论主要观点为 1 基本权利是最高层级的规范 因此 如果基本权利的条文不能直接在私人间应用的话 将沦为仅具有绝对的宣誓性质 2 人类尊严是整体法律秩序的基础 私法体系作为统一 自由的社会整体法律秩序的最重要组成部分 也应以人类尊严为基础 因此 依据德国基本法第一条第一项规定的人类尊严不可侵犯条款 除了归家权力以外 私人也不能侵犯 3 社会变迁造就了社会实力或经济上的强势者 作为弱者的个人在社会生活中不可避免地面对这些强者时 其人格价值的保障应受到宪法承认 所以依照基本法第二条第一项 每个人都有发展人格之权 配合维护人类尊严条款 基本法肯定每个人都有个别价值的存在 直接效力说 4 绝大多数的基本权利是古典的 针对国家而设的权利 在私人关系中并不适用 还有一些基本权利 被视为宪法产生制度性或系统性的保障 因此他们不仅仅具有纯粹基本权利的性质 以防止公权力之侵害 同时也具有在私法关系中直接约束力的特征 5 许多基本权利条款是一种秩序原则或原则规范 这是整个法律秩序的客观规范 不必等待立法者立法 便可直接约束私人的法律关系 6 基本权利对于国家和私人的效力不同 对国家的效力是无限的绝对的 而在私人关系中 私人在处于平等地位的前提下可以协议限制各自的基本权利 而弱势者和强势者往往处于虚幻的平等地位 法院应进行价值衡量 只有当对方基本权利保障的法意具有更高价值时 才允许这种对基本权利自我克减 直接效力说 另一位代表者则是学者米勒 1 他的基本观点是基本权利乃 德国 基本法中的首要规范 因此应当在法律的所有领域内获得实现 具有直接效力 2 米勒的最大贡献是他提出并解决了第三者效力理论成立带来的基本权利的冲突问题 米勒提出依事实本质的解决办法 即针对发生基本权利冲突的个案事件 具体分析和衡量基本权利间的价值大小 从而做出取舍 间接效力说 主要代表者是学者杜立希 他的观点是 1 私人关系和国家与私人关系的不同就在于 私人之间 可以不理会那些宪法上只欲规范国家与私人关系的要求很禁止性规定 以获得个人的发展自由 2 德国 基本法第一条第三项虽然规定了基本权利对司法具有直接效力 这只是将司法行为与立法 行政行为一样视为国家行为的结果 由上可知 杜立希并非不赞同私法应受基本权利的制约 只是约束的形式是通过私法本身的实体法律来为之 以此来弥补直接效力说的僵化或硬性 以维持司法的自治性 无效力说 主要代表者是学者史瓦伯 他的观点是 1 私人间的行为界限 是法律所赋予的 私人对他人权利自由的侵害 不论是否基于契约 都必须从国家法律获得依据 所以基本权利的效力是针对法律 故而不会在公法 私法内有不同效果 2 私人的基本权利 涉及法律解释也好 不确定法律概念也好 概括条款也好 都是法律技术问题 无论是国家权利还是私人权利的界限 都必须由立法者依照规定来完成 即视为宪法对立法者的委托 3 基本权利的效力是针对立法者的责任来讲的 显然与第三人 私人 没有瓜葛 也就从根本上颠覆了自尼伯代以来学界讨论的话题 德国吕特案 吕特案案情概要 1950年 德国电影周 开幕 时任汉堡市新闻协会主席的埃利希 吕特惊异地发现 维特 哈兰的名字赫然出现在导演名单之中 在二战刚刚结束的德国 维特 哈兰并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 他是 第三帝国 时代颇有名气的编剧 也是和纳粹官方走得最近的一名电影导演 哈兰深受纳粹宣传部长戈培尔的赏识 他曾为纳粹的宣传拍摄过多部电影 如 1937年男主角在墨索里尼的威尼斯电影节上获得过影帝奖的政治影片 统治者 1938年的反法主题影片 消散的足迹 等等 这些影片为哈兰奠定了 纳粹官方导演 的地位 此时他又拍摄了一部影片且含有比较强的反犹情绪 而吕特是一个社会活动者 以消除民族仇恨弥补战争创伤为己任 他对哈兰的电影组织群众呼吁并在放映电影的剧院前示威 导致哈兰的影片票房收入下降 哈兰以吕特触犯了他的公民经济利益权为理由 向汉堡法院提出对吕特的禁制令 汉堡法院判哈兰胜 吕特不服以它的个人言论自由被侵犯为由向宪法法院提出上诉 吕特案的审理与判决 最后联邦宪法法院归纳说公民间的宪法赋予的公民权发生冲突的时候 法庭仍须遵循合理平衡的标准来对待 言论自由有社会性的和个人目的性的 当冲突的时候 法庭必须尊重宪法赋予的公民权的前提下 进行判决 汉堡法院明显由于疏忽 不能够充分合理的判断背景 仅由于吕特的社会目的性高于哈兰的私人财产保护的目的性 联邦宪法法院认为 吕特目的正当而且行为合法地行使了表达自由的基本权利 而在表达自由这一项公民的基本权利与电影公司的商业利益之间 地方法院做出的权衡明显失当 最后 联邦宪法法院判决撤销汉儇地方法院针对吕特施加的禁令 因此 判吕特胜 本案的主要争点 第一 是否能够将宪法适用于私法领域 第二 一般法律 是否总是能够对基本权利加以限制第三 如何在基本权利与私法益之间进行权衡 根据德国基本法的规定 基本权利是为了个人防御来自国家的侵害而设置的 根据基本法第1条第3款 基本权利是可以拘束立法 行政及司法的直接有效的权利 在本案中 吕特所针对的是一项由私主体提出诉愿 并根据私法设置的禁令 因而该禁令在某种程度上并不能被视为一项 来自国家的侵害 而仅只是来自私人的侵犯 因此 该问题可以被简要地理解为 诸如言论自由等基本权利在遭到来自私人侵犯的时候 是否仍然能够得到基本法的保护 在此 基本法应当被视为一个价值的体系 或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价值秩序 其终极目的在于使人们的个性能够在社会中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 该价值体系应当对与法律有关的所有领域都发生效力 包括立法 行政和司法 那么 该价值体系也应当对所有的部门法产生影响 包括私法 具体来说 任何针对该价值体系所包含的评价标准的破坏都将从反面为私法提供具有价值补充功能的新的概念和条文 这一解释往往可以被称为基本权利具有向外的 辐射效应 据此 人们不应当将民事法律置于该客观价值秩序的对立面去理解 相反 每一则民法条文都需要在基本法的精神的指引之下加以阐释 联邦宪法法院做出的这一阐释 后来被宪法学者概括为基本权利的 间接的第三方影响 理论 间接效力说与吕特案 当代德国学理论主流观点认为 在公法领域 宪法 直接 并完全适用 而在私法领域 根据在 吕特案 中确定的原则 宪法在私法领域仅间接适用 但它具备某些受到削弱的效力 联邦宪法法院的判决中这样写道 基本权利的法律内涵作为客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乡村民宿管家中级面试预测题与解析
- 2025年市场营销专员招聘笔试模拟题及答案详解
- 2025年井下多功能测振仪项目合作计划书
- 脊柱解剖培训课件
- 2025年医用X射线设备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稀土发光材料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生麻生产合作协议书
- 河南省济源市轵城镇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含答案)
- 广东省深圳市多校联考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 2025年高阻隔性封装材料项目建议书
- 2025年供电所人员考试题(含答案)
- 药肥登记管理办法
- 深企投产业研究院:2025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链研究报告
- 华为主数据管理办法
- 商混公司生产部管理制度
- 水果供应链协议
- 用别人资质中标合同范本
- 储备土地巡查管理办法
- 考古学复习资料与题库
- 铝粉代加工铝锭合同范本
- 餐前礼仪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