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2020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基础考点一遍过第6讲运动的世界课件.pptx_第1页
福建省2020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基础考点一遍过第6讲运动的世界课件.pptx_第2页
福建省2020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基础考点一遍过第6讲运动的世界课件.pptx_第3页
福建省2020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基础考点一遍过第6讲运动的世界课件.pptx_第4页
福建省2020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基础考点一遍过第6讲运动的世界课件.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 考点梳理 教材图片分点练 第6讲运动的世界 变速直线运动 机械运动 运动的描述 运动的快慢 速度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长度和时间 定义 物理意义 基本单位 单位换算 常考长度估测 测量 常考时间估测 时间 秒表 长度 刻度尺 概念 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减小误差方法 运动和静止 运动的相对性 公式 匀速直线运动 长度 m 时间 s 参照物 面对面 过 考点 考点梳理 1 长度的测量 1 长度单位a 国际单位 符号为 米 m 返回思维导图 c 光年 长度单位 1光年指光在真空中传播1年的距离 2 常考长度估测值 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0cm 课桌高度约为80cm 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约26cm 宽约18cm 一元硬币的直径约2cm 3 测量工具 刻度尺 三角尺 卷尺 游标卡尺等 0 1 103 0 01 10 3 b 其他单位及单位换算 返回思维导图 0 8cm 1 4 刻度尺的使用和读数 2017 11B 返回思维导图 紧靠 甲 返回思维导图 B 下一位 单位 2 80cm 返回思维导图 5 长度测量特殊方法a 累积法 若干个微小量 累积起来 测量 然后除以累积的个数 如图 测量细铜丝的直径 返回思维导图 b 以直代曲法 借助辅助器材 如细线 把不能直接测量的曲线 化为直线测量 如图 测量圆柱的周长 返回思维导图 2 时间的测量 1 时间单位及其单位换算a 国际单位 秒 符号为s b 常用单位 小时 h 分钟 min 等 c 单位换算 1h min 1min s 2 测量工具 手表 机械停表 3 停表的读数方法a 测量前认真观察表盘量程和分度值 图中小盘量程为0 15min 分度值为 min 大盘量程为0 30s 分度值为 s 60 0 5 60 0 1 返回思维导图 b 小表盘指针超过半分钟刻度线 则大表盘按照大示数读数 若小于半分钟 则按照小示数读数 图中小表盘的示数为 min 大表盘的示数为 s 停表的示数为 s 4 常考时间估测值 正常人1min内脉搏跳动约65次 初中男生百米跑的时间约为14s 演奏一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用时约50s 做一遍眼保健操约5min 1 39 8 99 8 返回思维导图 3 误差与错误 求平均值 返回思维导图 1 机械运动 物理学中 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 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 简称运动 2 参照物 被选作参照标准的物体 参照物一旦选定 即认为参照物是 的 2018 5 3 物体运动或静止的判断 2019 17第2空 2017 17第1空 1 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在改变 则这个物体是 的 2 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 则这个物体是 的 位置 静止 运动 静止 返回思维导图 4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物体处于运动或静止是相对于所选的参照物而言的 选择不同的参照物 结论常常也会不同 描述物体运动状态时都要特别说明是以什么为参照物 返回思维导图 1 看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2 若物体运动 则相对于物体的位置发生改变的物体为参照物 3 若物体静止 则相对于物体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的物体为参照物 注 不能选择研究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 返回思维导图 1 判断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 1 相同时间比路程 路程越 的物体运动得越快 2 相同路程比时间 时间越 的物体运动得越快 2 速度 2018A卷 31 1 2017 32 1 1 定义 在物理学中 把物体在一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通过这段路程所用 之比叫做速度 用符号v表示 远 短 时间 返回思维导图 单位换算 1m s 31 km h 4 常考速度估测值 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 1m s 运动员百米赛跑的平均速度约为10m s 自行车的正常行驶速度约为5m s 2 物理意义 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 3 公式 s表示路程 常用单位m km t表示时间 常用单位s h v表示速度 常用单位m s km h 3 6 返回思维导图 3 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直线运动 保持不变 变化 返回思维导图 4 平均速度 物体运动的路程与通过这段路程所用 之比 它可以粗略地描述物体在某段路程中运动的快慢 时间 返回思维导图 提分必练 如图所示为甲 乙两车同时从起点同向行驶的s t图像 根据图像信息回答问题 1 根据图像可知甲车做 运动 v甲 m s 乙车5s之后处于 状态 2 从图像可知两车在 时间点相遇 在5 10s内v甲 v乙 选填 或 3 由图可知在0 5s内 v甲 选填 或 v乙 甲车上的人看到乙车是 选填 前进 或 后退 的 4 0 20s内乙车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m s 匀速直线 静止 2 A 前进 1 返回思维导图 教材图片分点练 HK八年级P15图2 8 RJ八上P18图1 2 5甲 1 如图所示 小明和妈妈乘坐商场的扶梯匀速向下运动 考向 参照物的选取及运动状态的判断 1 小明对妈妈说 我没有动 所选的参照物是 妈妈看了一眼地面 说 我们在动 所选的参照物是 若以手提袋为参照物 地面是 的 扶梯 地面 运动 考向 机械能及其转化 2 下楼过程中 人的重力势能 动能 均选填 增大 减小 或 不变 考向 惯性的理解 3 离开扶梯时人容易向前倾倒 是因为人具有 减小 不变 惯性 HK八年级P16图2 10 2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是唐代诗人李白 早发白帝城 中的诗句 图中描绘了诗中描写的意境 考向 参照物的选取及运动状态的判断 1 以高山为参照物 舟中的人是 的 如果说人是静止的 那么选取的参照物是 考向 浮力大小的判断 2 轻舟漂浮在江面上 此时轻舟所受的浮力 轻舟的重力 运动 轻舟 大于 HK八年级P16图2 11 RJ八上P18图1 2 5乙 3 如图所示 空中加油机A正在对战机B进行空中加油 考向 参照物的选取及运动状态的判断 1 为确保飞行安全 加油机A与战机B应保持 同步 若以加油机为参照物 战机是 的 以 为参照物 战机是运动的 考向 速度的计算 2 在加油过程中 若加油机的飞行速度为120m s 加油时间为5min 则这段时间内加油机飞行的距离为 m 静止 地面 3 6 104 考向 惯性的利用 3 战机在加油过程中 战机的惯性 选填 变大 变大 不变 或 变小 这是因为 加满油后 战机从高空投下炸弹打击地面上的建筑 要想准确击中目标 战机应在到达目标正上方 选填 前 后 或 时 投弹 考向 机械能转化 4 在加油过程中 加油机和战机均沿水平方向匀速运动战机的动能 加油机的重力势能 两空均选填 变大 或 变小 变大 质量越大 惯性越大 变大 前 变小 4 小明乘车行至某隧道前 看到路边有如图所示的信息 考向 速度的相关计算 1 表示汽车通过隧道时的速度不得超过 km h 若小明乘坐的汽车通过该隧道的时间为5min 该汽车的平均速度为 km h 该车 选填 没有违反 或 违反了 交通规则 在不违反交通规则的情况下 小明通过隧道的最短时间是 s 考向 压强的相关计算 2 小明乘坐的汽车的总质量为1 5t 每个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是0 02m2 则汽车静止时对地面的压强是 Pa 60 49 2 没有违反 246 1 875 105 HK八年级P32图2 34 5 如图所示是小明和小红坐在同一节火车中的情景 请回答下列问题 考向 参照物的选取及运动状态的判断 1 小明观察到列车相对站台的位置不变 以旁边驶过的列车为参照物 小明是 的 坐在旁边的小红认为自己是静止的 她是以 为参照物的 考向 惯性的理解及应用 2 若小红在匀速行驶的车厢里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 小球将落在起抛点的 选填 正下方 正前方 或 正后方 运动 小明 或座椅 正下方 RJ八上P17图1 2 3 3 若列车突然启动前行 小明的身体会向 选填 前 或 后 倾斜 后 考向 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判断 4 列车受到的重力 忽略人的重力 和铁轨对列车的支持力是一对 力 考向 受力分析 5 列车加速前进时 所受牵引力 选填 大于 小于 或 等于 阻力 平衡 大于 考向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6 列车进站时 候车的乘客要站在安全黄线以外 这是由于流速越大 压强越 7 列车在高速行驶的过程中 列车对铁轨的压力 选填 大于 小于 或 等于 自身的重力 小 小于 福建近3年中考真题精讲练 1 福建真题组合 判断下列估测是否符合实际 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 1 人的正常步行速度约为1m s 2019福建9B 2 一层普通教室的高度约为10m 2019福建9C 拓展训练 2 2019呼和浩特 下列数据较符合实际的是 A 一张中考物理试卷的面积约为1 5m2B 正常人听觉频率范围是20Hz 2000HzC 一支新2B铅笔的长度约为18dmD 初中男生百米跑的时间约为14s D 拓展训练 3 2018宜宾 如图所示 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 选填 A 或 B 该物体的长度是 cm 第3题图 B 2 75 4 2019福建17题2分 2019年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 百花绽放 鸟语花香 远处就能闻到花香是由于分子在不停地 游客坐在游览车上游览 以游览车为参照物 游客是 的 5 2018福建5题2分 如图所示是穿行在餐厅的机器人端着托盘送餐的情景 若认为机器人是静止的 则选择的参照物是 A 地面B 托盘C 餐桌D 墙壁 第5题图 做无规则运动 静止 B 拓展训练 6 2019益阳 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 你坐在车厢中向另一列车厢观望 突然 你觉得自己的列车缓慢向东运动 则下列运动情况不可能发生的是 A 自己的车向东运动 另一列车没有运动B 自己的车没有运动 另一列车向西运动C 两列车都向东运动 但自己车的速度较快D 两列车都向西运动 但另一列车的速度较慢 D 拓展训练 7 2019株洲 图为某高速公路上区间测速的警示牌 根据这块警示牌 小汽车通过这个区间的时间 A 不应超过10minB 不应超过6minC 不应短于10minD 不应短于6min 第7题图 C 8 2019济宁 如图所示的图像是某物体在40s内沿直线运动的s t图像 分析图像信息 前30s内物体通过路程为 m 在这40s内 该物体的平均速度为 m s 第8题图 150 5 9 2019吉林省卷 长吉高速公路全长约110km 一辆轿车以100km h的速度匀速行驶 通过长吉高速公路约需 h 以正在行驶的轿车为参照物 路旁的护栏是 的 10 2019连云港 下图是某个实验小组利用频闪照相机每隔0 1s拍摄一次所得到的物体和刻度尺的频闪照片 黑点表示物体的像 由图可知 物体在AB段路程为 cm 平均速度为 m s 第10题图 1 1 运动 7 50 0 15 实验突破 命题点 设计与进行实验 1 实验原理 2 实验器材的选取及作用 1 刻度尺 秒表的使用和读数 2 金属片的作用 便于测量时间和使小车停止运动 3 斜面的作用 使小车获得动力 3 实验中斜面倾角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的原因 倾角过大会使小车运动太快 不易测量时间 过小会造成各阶段测出的平均速度太接近 4 小车运动距离和时间的测量 要 头对头 尾对尾 测量 记录时间也应与距离测量保持同时性 5 平均速度的计算 交流与反思 6 比较不同阶段平均速度的大小7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目的 操作 每次测量时必须使小车从斜面的 位置由静止释放 且金属片位置不变 减小误差 同一 8 误差分析 1 小车过了起始点后才开始计时 导致时间测量偏 平均速度测量偏 2 小车经过终点后才停止计时 导致时间测量偏 平均速度测量偏 3 小车未到达终点停止计时 导致时间测量偏 平均速度偏 9 小车运动状态的判断 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的过程中是变速直线运动 10 增大小车平均速度的方法 增大斜面的倾斜程度 11 判断小车在运动过程中机械能的变化 小车 能减小 能增大 能转化为 能 12 测量小车后半程的平均速度方法的评估 小 大 大 小 小 大 重力势 动 重力势 动 一题练透一实验 例题图甲 2019北部湾经济区 在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实验中 1 小球从A处沿斜面由静止开始滚下 频闪照相机记录了小球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如图甲所示 小球在做 选填 加速 减速 或 匀速 运动 小球受力 选填 平衡 或 不平衡 加速 不平衡 2 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小球在BC段的平均速度为 m s CD段的路程为 m 比较AB与BC段的平均速度得vAB vBC 选填 或 1 8 1 5 3 为进一步探究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根据表中数据做出了v t图像 如图乙所示 假设斜面足够长 小球从A处滚下 经过2s到达E点 图甲中未画出 则该小球经过E点时的速度为 m s 4 小球在运动过程中 经过路程sAE中点时的速度为v1 经过时间tAE中点时的速度为v2 则v1 v2 选填 或 例题图乙 4 8 补充设问 5 若要探究物体从斜面顶端滑到底端时的速度是否相同 应该让质量 选填 相同 或 不同 的小球 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 6 实验时 若发现小球的速度很快 不便于测量时间 则应采取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