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偶然的机会,在马赛公寓落宿了一夜.doc_第1页
一个偶然的机会,在马赛公寓落宿了一夜.doc_第2页
一个偶然的机会,在马赛公寓落宿了一夜.doc_第3页
一个偶然的机会,在马赛公寓落宿了一夜.doc_第4页
一个偶然的机会,在马赛公寓落宿了一夜.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个偶然的机会,在马赛公寓落宿了一夜。马赛公寓,1946-1957建于马赛市郊的一座大型公寓住宅。建筑长165米,宽24米,高56米,18层,其中底层架空,顶层设幼儿园,屋顶为公共活动平台,设有儿童游戏场,小型游泳池以及成人健身房等(如今已为“club prive”闲杂人等莫入);7、8层为公共服务,设商店、餐馆、洗衣房及旅店等服务设施。其余层为居住层,户型多为跃层布置,起居室通高,最大限度接纳阳光;每3层设一中央公共走道。大楼可容377户1500-1700人居住客观地讲,这座兀立在马赛城郊的庞然大物除了在建筑学刊中时有提及以及建筑爱好者们偶有“参拜”外,对于其内的住客来说,实在不会有太多特别感受。Le Corbusier说,一个概念模式被理解接受需要至少20-30年至于被应用则是50年之后,然而这个形成于半个世纪前的“理想居住单元(unite d habitation )”,抑或如其所言“竖向布置的花园城市”(cit-jardin verticale)果真如期地为今日的人们所理解和接受了吗?答案显然并不十分乐观。 我们似乎也可以将其看作是柯布对于现代城市的光辉构想最终支鳞片甲的落实,尽管手笔辉煌,然而思维往往会为激进的狂热所蒙昏。柯布在提倡以技术手段改善城市环境,把大片的阳光、空气及绿地留给城市的同时,却矛盾性地把人们的起居生活统统禁锢在钢筋混凝土的巨大堡垒里面 从而引入(尽管其本意为解决)另一对“群体”及“个体”生活之间的矛盾问题。 我的欧洲纪行 大师终归是大师,柯布机敏地洞察到了钢筋混凝土这一全新材料在建筑领域的广阔前景,并快人一步基本做足了文章,著名的“柯五点”的提出充分地体现了其不凡之处。至于人体模数理论,即便未必为其首提,然而对于“新建筑”人性而经济性的倡导,仍为成就其一代大师的地位添上了一块厚重的基石。结构模型。整体骨架现浇,墙板等钢筋混凝土构件工厂预制,现场装配的“啤酒箱”式结构模式。 这是令俺最赞服的地方,大师对相应于新材料的新技术的大胆尝试。其实,此建筑亦为柯布在大工业背景下对集体住宅面临建筑及城市双重尺度问题的探索。 我的欧洲纪行 模数LOGO, 柯氏出品。 底层的柱墩据说柯布的底层架空模式的灵感,来源于其在西非贝宁湖中所见吊脚楼的启示。按照柯布“解放土地”的理论,彼型似乎也能制此地之宜。 屋顶那个在书本中曾给俺无限遐想的屋顶游泳池 滑轮冲浪者的甲级场地视野iceblue_z edited on 2005-10-07 23:24 待续。 昏暗的中心走廊从空间处理上,我们可以说它与室内明亮的越层起居室形成鲜明的对比或强烈的反差。然而对于如此容积巨大,住户庞杂的公寓大楼来说,多少令人感觉有些不安定因素的潜在。 公用服务层的走廊一个module originale 这个“module originale”保留了原初设施、家具陈设及颜色配置 我的欧洲纪行 厨房柯布曾有言:厨房是圣地中的圣地。在这里柯布尊重了传统,将厨房视同传统住宅中壁炉一样的核心地位,所以厨房与起居之间仅以一道类似吧台的半隔断(cuisine-bar)分界,厨房不必再隐蔽在住宅的某一角落,而要充分与起居交流。这里柯布同时引介了一种以家庭主妇为中心展开的其乐融融的理想居家模式. 浴室入口设计暗示着Corbusier“居住机器”的理念 卫生间 阳台我必须用签名的形式来说明这不是我的签名 夜观第二天一早,起床到屋顶观日出天上的街市iceblue_z wrote:客观地讲,这座兀立在马赛城郊的庞然大物除了在建筑学刊中时有提及以及建筑爱好者们偶有“参拜”外,对于其内的住客来说,实在不会有太多特别感受。武断了吧 问过居民,人家挺自豪的 我们似乎也可以将其看作是柯布对于现代城市的光辉构想最终支鳞片甲的落实,尽管手笔辉煌,然而思维往往会为激进的狂热所蒙昏。柯布在提倡以技术手段改善城市环境,把大片的阳光、空气及绿地留给城市的同时,却矛盾性地把人们的起居生活统统禁锢在钢筋混凝土的巨大堡垒里面 从而引入(尽管其本意为解决)另一对“群体”及“个体”生活之间的矛盾问题。在读the living condition of working class. 以当时的生活条件论,这样的房子确实挺“光辉”的。倘抽离背景动辄以今人现世的观点看待昔时彼情,看清恐怕就难了ps 他老人家身体力行,同类的房子盖了少说5、6个吧,(巴黎有俩,柏林还有个柔版的,没有屋顶花园) 不过好像都没有这个好 尽信书不如无书 自豪归自豪,但未必是针对居住品质. 毕竟沾着大师光.即使在当时年代,这座公寓亦是柯布“光辉思想”的探索性作品,在Nante有一个,在Briey-la-Fort有,其它地方记不住了,不过都大同小异.有这个公寓module typique 那些跃层户型的室内照片吗?可否发上来,共同感受一下? 当然,在当时战后时期,在住房紧缺,旧有住房辅助设施及卫生条件低下的情况下,有这样一栋“光辉”的房子出现,确实是一件激动人心的事情. iceblue_z wrote:在当时战后时期,在住房紧缺,旧有住房辅助设施及卫生条件低下的情况下,有这样一栋“光辉”的房子出现,确实是一件激动人心的事情.这房子对于柯布本人来说,意义恐怕还不在此干说木用,请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