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结构抗震设计基础 part2 第1章 绪论ppt课件_第1页
工程结构抗震设计基础 part2 第1章 绪论ppt课件_第2页
工程结构抗震设计基础 part2 第1章 绪论ppt课件_第3页
工程结构抗震设计基础 part2 第1章 绪论ppt课件_第4页
工程结构抗震设计基础 part2 第1章 绪论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部分大跨度桥梁抗震设计 第1章绪论 1 1引言1 2大跨度桥梁抗震设计现状1 3桥梁震害分析1 4大跨度桥梁抗震设计实用方法1 5大跨度桥梁地震反应分析 1 1引言 许多破坏性大地震都集中在城市 造成非常惨重的生命财产损失 如1971年美国SanFernando地震 M6 6 1976年中国唐山大地震 M7 8 1989年美国LomaPrieta地震 M7 0 1994年美国Northridge地震 M6 7 以及1995年1月17日日本阪神大地震 M7 2 正式名称为1995年兵库县南部地震 造成6000多人死亡 导致的城市经济总损失 以当时的币值为准 分别为 10亿美元 100亿人民币 70亿美元 200亿美元 1000亿美元 这几次地震灾害的共同特点是 由于桥梁工程遭到严重破坏 切断了震区交通生命线 造成救灾工作的巨大困难 使次生灾害加重 导致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这些都说明了桥梁工程抗震研究的重要性 我国颁布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白1998年3月1日起施行 防震减灾法 第十七条规定 新建 扩建 改建建设工程 必须达到抗震设防要求 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 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 并根据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结果 确定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 该法所称重大建设工程 是指对社会有重大价值或者有重大影响的工程 第十九条规定 建设工程必须按照抗震设防要求和抗震设计规范进行抗震设计 并按照抗震设计进行施工 1 2大跨度桥梁抗震设计现状 目前 国内外现有的绝大多数桥梁工程抗震设计规范只适用于中等跨径的普通桥梁 主跨一般不超过200m的梁桥和拱桥 超过适用范围的大跨度桥梁的抗震设计 则无规范可循 日本是世界地震最多的国家之一 其包括桥梁在内的结构抗震研究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 1923年的关东大地震以来 日本的抗震工程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其结构抗震设计技术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在1995年之前的二三十年里 日本发生的屡次大地震都极少因结构本身破坏而带来严重的人员伤亡或经济损失 然而 1995年的阪神大地震却造成许多人的死亡及巨大的经济损失 为什么 2 有关桥梁系统的整体抗震性能的研究 着眼于研究桥梁的结构形式 局部强度 刚度的分布 结构各部分之间的连接构件 如支座 伸缩缝等 的抗震性能 上部结构 基础 地基的相互作用等 3 有关延性抗震的研究 除研究如何保证结构具有足够的变形性能外 另一主要研究内容为结构的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方法 为设计提供手段和依据 4 有关结构隔震及制振 震 研究 隔震研究在日本已有40多年的历史 阪神地震的经验表明 隔震设计的房屋和桥梁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阪神地震后 隔震设计思想受到重视 被越来越广泛地采用 5 有关抗震设计理论的研究和设计方法的比较 一些新的设计计算方法得到了采用 与设计理论相关的研究动向是有关 性能设计 的研究 1 3桥梁震害分析 调查研究结果表明 桥梁的震害主要表现为 1 上部结构的破坏 桥梁上部结构本身遭受震害而被毁坏的情形比较少见 往往是由于桥梁结构其他部位的毁坏而导致上部结构的破坏 2 支承连接部位的震害 桥梁支承连接部位的震害极为常见 由于支承连接部位的破坏会引起力的传递方式的变化 从而对结构其他部位的抗震产生影响 进一步加重震害 3 下部结构和基础的震害 下部结构和基础的严重破坏是引起桥梁倒塌 并在震后难以修复使用的主要原因 阪神大地震共造成数百个桥墩产生龟裂 进一步分析桥梁震害的起因有 1 由于砂土液化 地基下沉 岸坡滑移或开裂而引起基础的破坏 从而导致桥梁的倒塌 因此 在选择路线和桥位时 应避开对抗震不利或危险的地段 2 因桥梁结构形式 构造或连接措施不当而引起落梁等震害 用逐跨施工法修建的连续高架桥损坏特别严重 3 桥梁各支承点的地面运动不一致 地面运动的空间变化性 引起震害 4 桥梁墩柱本身抗震能力不足引起的破坏 包括强度和延性的不足 启示 要重视桥梁结构动力概念设计 选择较理想的抗震结构体系 要重视延性抗震 用能力设计 或性能设计 思想进行抗震设计 要重视支承连接部位的设计 要重视采用减 隔震措施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 1 4大跨度桥梁抗震设计实用方法 大跨度桥梁抗震设计实用方法分两个阶段进行 1 在方案设计阶段进行抗震概念设计 选择较理想的抗震结构体系 2 在初步或技术设计阶段进行延性抗震设计 并根据能力设计思想进行抗震能力分析 验算 必要时要进行减 隔震设计以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 1 5大跨度桥梁地震反应分析1 5 1结构抗震动力学初步概念 1 结构地震振动方程 对微小质量 dz 有惯性力 阻尼力和弹性力 地震加速度时程 2 结构动力持性 求解振动方程得到的结构动力特性 包括结构固有频率 振型 阻尼比等 1 5 2结构地震反应分析方法 1 静力法 主要有 静力法 动力反应谱法和动态时程分析法 早期方法 把结构物在地面运动加速度作用下产生的惯性力视作静力作用于结构物上做抗震计算 存在问题 忽略了结构动力特性这一重要因素 2 动力反应谱法 动力反应谱法从地震动出发求结构的最大地震反应 但同时考虑了地面运动和结构的动力特性 比静力法有很大的进步 存在问题 反应谱方法概念简单 计算方便 可以用较少的计算量获得结构的最大反应值 但是 反应谱只是弹性范围内的概念 当结构在强烈地震下进入塑性工作阶段时即不能直接应用 另一方面 地震作用是一个时间过程 反应谱方法只能得到最大反应 不能反映结构在地震动过程中的时间历程 3 动态时程分析法 动态时程分析法从选定合适的地震动输入 地震动加速度时程 出发 1 采用多自由度的结构有限元动力计算模型建立振动方程 2 然后用逐步积分法对方程进行求解 3 计算地震过程中每一瞬时结构的位移 速度和加速度反应 从而可以分析出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弹性和非弹性阶段的内力变化以及构件逐步开裂 损坏直至倒塌的全过程 目前 大多数国家除对常用的中小跨度桥梁仍采用反应谱方法计算外 对重要 复杂 大跨的桥梁抗震计算都建议采用动态时程分析法 1 5 3地震动输入 大跨度桥梁的各支承点可能位于显著不同的场地土上 由此导致各支承处输入地震波的不同 因此 在地震反应分析时就要考虑多支承多激励的作用 简称多点激振 1 5 4非线性问题 非线性因素主要有 几何非线性 桥墩弹塑性 支承连接条件的非线性 1 几何非线性 斜拉桥 悬索桥 缆索垂度效应 一般用等效弹性模量模拟 梁柱效应 即梁柱单元轴向变形和弯曲变形的耦合作用 一般引入几何刚度矩阵来模拟 只考虑轴力对弯曲刚度的影响 大位移引起的几何形状变化 简称大变形 由于地震引起的位移相对于跨径来说很小 因而可以忽略大位移引起的几何非线性 2 桥墩的弹塑性 在桥梁抗震设计中 对于强震而言 希望在桥墩中出现塑性变形 利用结构的延性抵抗地震 或吸收能量 支承连接条件的非线性包括各种橡胶支座 抗震支座以及各种限位装置 如挡块 等 3 支承连接条件的非线性 1 5 5阻尼问题 阻尼是结构的一个重要动力特性 也是结构地震反应中最为重要的参数之一 其大小和特性直接影响结构的基本动力反应特征 由于阻尼的存在 物体的自由振动将会逐步衰减 在桥梁抗震分析中 一般采用粘滞阻尼理论 即假设阻尼力与运动速度成正比 阻尼的大小通常用阻尼比来表示 1 5 6地基与结构相互作用 坚硬地基 用刚性地基模型对结构进行地震反应分析 软土地基 考虑地基的弹性或地基与结构的相互作用 1 5 7桥梁地震反应分析程序 国内外流行使用的地震反应分析程序有 SAP系列 ALGOR ADINA ANSYS MSC NASTRAN ABAQUS等 1 6桥梁延性抗震设计及验算 延性抗震理论与强度理论不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