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尊敬的各位老師大家早上好!昨天禮記學記,探討了四大基本教育要素的,前面兩個要素大家還記得嗎?第一個是教育的目標。教育的目標用四個字來概括是:化民成俗;我們也學習了教育的內容。今天我們接下來,要學習的部份,將是這一篇禮記學記當中,最為重要、也是它的菁華所在。我不知道大家聽了這一句話,有什麼感觸。我小時候上課,假如有老師講到,今天所講的,是最重要的,考試要考的,那趕快豎著耳朵聽,而且把筆記作的詳詳細細。所以,今天的課,我們要好好的來學習。我們一起來讀第七段今之教者,呻其佔畢,多其訊。言及于數進而不顧其安,使人不由其誠。教人不盡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弗。夫然,故隱其學而疾其師,苦其難而不知其益也。雖終其業,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這一段,還沒有講到教學的方法,但是這一段講的是:一個老師,在教學過程當中,容易犯的一些過失。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教學弊病。為什麼在講教學方法以前,先講這一段呢?從這裏面,我們可以感受到,我們老祖宗的慈悲。因為當一位老師正式上崗以前,正式當一位老師以前,他能夠在他的教學中,去避免教學弊病。他最起碼可以做一個合格的老師,進而再掌握後面所講到的,一些教學方法,他完全可以成為一位優秀的老師。古人在寫這一篇文章的時候,處處在替我們後人著想。我們來看一看這些教學弊病,在我們當下,我們會不會去犯。這裡所說的今之教者,指的是漢代的老師,但我們不能這樣去看經典。今之教者我們要想,現在我們從事老師(职业的),我們有沒有犯這樣的過失。第一個過失叫呻其佔畢,呻,就是用嘴巴念,佔用眼睛看;畢通筆,就是古代的書簡,用現在的話就是課本。呻其佔畢,就是照本宣科。老師講課,他是在那裏背誦一些東西,對一些教理他自己也不太清楚、明白,假如我們用這一種方法去教導學生,我們老師就教的很呆,學生學起來也一定會學的很傻。從這裏我們可以看的出,我們的老祖宗在傳統教育當中,絕對不強調強迫式、輸灌式;而是希望,他們的教學能夠引發人的悟性,能够引發人的思考,這是第一點我們不可以犯的錯誤。第二點,多其訊,這個地方有兩個句讀的方法。有些地方是多其訊言,我們這裡是多其訊。訊就是問,多其訊,就是這個老師上課很喜歡提問,或者滿堂問。一堂課都問下來,我們國內強調素質教育,強調教學過程當中,要師生互動。所以很多老師上課,就來提問,覺得提問,師生的互動就很好。但是習慣問一些什麼問題呢?好不好啊?可不可以啊?對不對啊?其實這些問題問下去,學生根本不用動腦筋去思考。他只用回答“好” ,“不好”,“可以”,這對他的悟性一點好處都沒有。所以這樣的問,要少問。孔老夫子教學,他不是這樣的。他同樣一個問題問出來,他會讓他的學生作回答。回答的時候是一個個進來,然後一個一個出去。有一次,孔老夫子問他的學生:智者若何?仁者若何?你認為什麼樣的人是智者?什麼樣的人是仁者?結果三個學生回答都不一樣。最先進來的是誰呢?最先進來的是子路:因為子路比較性急,所以他第一個進來回答老師的問題。他說:智者使人知己,有智慧的人他很會生活,他是生活藝術的大師,所以大家都願意來向他學習,所以他的名聲很容易傳出去,大家都知道;仁者使人愛己,心地很厚道,很仁慈的人,大家都願意來幫助他,都願意聚在他的身邊,跟他一起生活,這是子路的回答。孔老夫子聽了,點了點頭,稱他為士。用現代的話說:你是一個合格的知識份子,然後子路就出去了。第二個進來的是誰呢?第二個進來的是子貢。子貢的回答就跟他有所不同。他說:智者知人,仁者愛人。有智慧的人,知道每個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的,人之初,性本善;仁者愛人,一個有仁厚心的人,看到他表現不好的時候,知道那個不是他的本性,而是他的習性,進而去幫助他去掉習性,恢復本性,他說這個是仁者。孔老夫子聽完以後,也頻頻點頭,稱他為士。你也是一個合格的知識份子最後進來的是顏淵,顔淵的回答,又跟子貢子路的答案不同。顏淵說:智者自知,仁者自愛。一個有智慧的人,一定知道自己的習氣、毛病,進然要改變習氣毛病;仁者自愛,一個仁慈厚道的人,他一定首先從自己的習氣毛病下手,對自己的習氣毛病,趕盡殺絕,所以這個自愛是自尊自重。孔老夫子聽完他的話,非常高興,給了他三個字的評價:士君子,也就是說,你是一個優秀的知識份子。孔老夫子教學,他提出來的問題,他的學生,都會作出不同的回答;他又給與他的學生不同的鼓勵。所以孔老夫子教學,他懂得因材施教,他的教學活活潑潑,從這裏面我們學習聖賢的教誨,學弟子規,我們也一定,要把這樣好的精神和方法,運用到我們的教學當中去。當我們上課,都是問的太多,或者是一言堂,根本學生連插一句話,回答問題的時間都沒有。那我們要反省自己,如果我們教的太多,我們講課,就是控制那個發言權,學生會覺得,學的很蒙。我的總結是,老師講的太多,學生會聽蒙。這是第二個老師容易犯的過失。第三個叫言及于數,進而不顧其安就是老師講課,不管學生心裏的感受,也不管當下的學習狀况,反正我就是要把我的課講完。有的在學校裡,開學時覺得這個學期還很長,所以上起課來是悠悠放任,一篇課文可能講好幾個星期,到了要期末考試了,自己的教學內容還沒有講完,這個時候就拼命的趕進度,也不管學生的接受狀况怎麽樣。這種狀况很麻煩,我們教的這麼急,學生也一定會學的很累。所以我們做老師的,不僅要備教材,還要去備學生。要看學生的根性,學生當下的接受狀況。不能說,我反正把我要講的東西講出來就好,這不契機 。所以孔老夫子講:中人以下者,不可以語上(这里解经会好一些)。所以我們要看學生的狀況,特別是我們從事推展弟子規,教孩子讀誦古聖先賢經典的過程當中,也千萬不可以去趕進度。我們曾經碰到一些團體,他們教孩子學經典,這個學期要把弟子規學完,下個學期要學常禮舉要,明年要學孝經,後年要學論語他像趕進度的在趕。學弟子規能不能趕進度,絕對不可以。因為一個孩子的根基的奠定,紮孩子的根不是一日之功。我們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所以心急,不會有什麽樣好的效果,而且當我們很急的時候,我們的內心並不平靜,我們的心不靜下來。老師講課也不會有智慧,這一點我們應該注意,這是第三個方面。第四個方面,使人不由其誠。就是老師教書沒有誠意,他不是把教育當作一份事業,而是把它當作是一份職業。上班就上班,然後領一個月薪水,下班以後你不要管我。我們古代的老祖宗,從事老師工作的人,從來沒有把教育當作是職業,都是把教育工作當作是事業,當作是終身奉獻的事業。假如我們是抱著一顆,我是爲了謀生,我是爲了每個月的薪水去工作,那學生能不能夠感受到我們的心境?可以。學生覺得老師有什麽了不起,不就是爲了那一點薪水嗎?所以當我們這樣去教書,學生都不見得能夠瞧得起我們。有一些老師,自己課堂的內容,他不完全教完,他在外面辦班,然後你必須上我的補習班,你的學習成績才能好。你只上課堂的,你只能够考六七十分,你上了我的補習課,你可以考八九十分,其實這樣的心態都不好。所以假如老師教書沒有誠意,我們的學生,他學習起來,他也不會有誠心,他也不會發至誠心,昨天蔡老師講到,至誠乃得有經綸。當一個孩子對學習沒有至誠心的時候,他的道德學問沒有辦法成就,他的誠心須要我們老師,用愛心、用耐心,用我們那一份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去喚醒他。假如老師教書,使人不由其誠,總覺得很虛,我們老師講課講的很虛。當我們的學生,跟我們一起生活,他們一定會很怨恨我們老師。覺得這個老師,不把我們當一回事,下了課趕快跑了,我們想請教他的問題都問不到。這是第四個方面。第五個方面是:教人不盡其材,就是教育一刀切。根本不考慮每個孩子的根性,有什麼不一樣,沒有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這樣去教書,可能有一個狀況,希望孩子能夠整齊化一。如果要求整齊化一,可能有一些能力很好的孩子,有一些能力很差的孩子,他們就會對老師很反感,明明我的能力還可以多寫一點,多學一點,但是就是到此為止。有些孩子能力不夠,你硬要求他這樣的,他也覺得學的很辛苦。所以老祖宗講,教人之善勿過高,當使其可從。你教育他一定要根據他的狀況,根據他的能力。給他合適的目標,這是第五個方面。第六個方面: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施之也悖就是,這個老師,根本不懂得教育的規律,違背教育的正道,然後對學生的要求也是非常的空泛,非常的空疏,這個佛是虛空的意思,所以最後流于形式流于空泛,學生學的不得要領。假如我們教學生都是歪的,沒有讓他走正道,學生學起來,他也會你這一套,他也應付你這一套,他也學的很假。所以這六個方面,都是我們為人老師者,應該相當警惕的。所以我們學了以後,要反省我們在教學過程當中,有沒有犯,這樣的過失和問題,假如有的話,我們要趕快調整。因為身為老師者,掌握著孩子的慧命,乃至于掌握著他往後這個家庭,乃至于這個家族的慧命,所以我們教書,不可不謹慎。從這裡我也能感受到,古人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古人百分之百的相信:“人之初,性本善。” 所以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和孩子,只有不會教的老師和家長。這一點現在西方也是認可的。所以儒家心法講: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假如我們是按照,這樣的方式去教學,存在著這樣的教學弊病,教學的效果是反效果,所以這裏面把效果講出來,“夫然,故隱其學而疾其師。”很不願意學習,很厭學,都不願意跟老師見面。所以一個老師有沒有把書教好,我們可以看哪一點,就是我們走在大街上,我們的學生看到我們遠遠的向我們打招呼,向我們鞠躬問好,那我們的教書成功了(从某个方面看成功了,但不全面)。假如我們走在大街上,我們的學生看到我們,趕快繞道而行,都不願意見我們,那我們要好好反省自己,為什麼會這個樣子?然後又講到,苦其難而不知其益也。他覺得學習很苦,所以我們跟一些學生講,孔老夫子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我怎麼學而時習之不亦苦乎!”他覺得學習是一件很痛苦,很辛苦,很難受的事情。為什麼?因爲他不知道學了這一套東西,到底有什麼用。到底能不能對他的生活、對他的生命,有所改善;他不知道,所以這是苦其難而不知其益也。 雖終其業,其去之必速雖然畢業了,老師教他的知識技能,他馬上就拋到九宵雲外去,甚至于高考一考完,中考一考完,他那個東西就馬上還給老師,他學的目的是爲了考試,只爲了一個分數,所以他忘的會很快,所以古人提醒我們,教之不刑,這個刑,通型,就是典型,就是教育沒有辦法出現好的效果,達成好的典範,其此之由乎,就是由這些方面所造成的。在座的很多位都是老師,有沒有還在學習師範,還沒有走上工作崗位的,有沒有?有!那麽你們學了這一段,你們很幸運,為什麼呢?因為我知道我這樣去教學生,我就可以少走彎路。這是當老師應該避免犯的一些過失,因為教兒教女先教己。我們要把學生教好,首先自己要把自己教好。我們再來看下一段,第八段。大學之法,禁於未發之謂豫;當其可之謂時;不陵節而施之謂孫;相觀而善之謂摩。這一段很短,但是這一段的幾句話,卻是這一篇文章當中的菁華所在,所以這一段我會用很長的時間,來跟大家詳細分享。講到這個教學方法,其實,這個方法的運用,通通在弟子規當中,所以弟子規很好,你真正把弟子規學通、學透了,你來看這一段,你會很有悟處。25:27讓我們首先來看,第一法。我把它叫做預防法,什麼叫禁於未發呢?就是當孩子的習染,還沒有形成以前,當這些不好的念頭,還沒有在他的心裏面,落下印象的時候,我們就幫他去除掉。這個叫預防法,我們可以來思考一下。大家剛剛讀誦了弟子規,弟子規裏面有沒有講到預防法?哪幾句講到預防法。事雖小,勿擅為;苟擅為,子道虧。非聖書,屏勿視;蔽聰明,壞心志。邪僻事,絕勿問;鬥鬧場,絕勿近。剛剛大家所講的,都跟預防法,相當有關。我們來看一看,鬥鬧場,絕勿近;邪僻事,絕勿問。整本弟子規,只有這兩句,它用的是絕對的絕;有個地方講,“事雖小,勿擅為。”用的是勿;“奸巧語,穢污詞;市井氣,切戒之。”用的是切;只有這兩句用的是絕對的絕。我們可以想一想,我們老祖宗爲什麽這麽注重,不要接近這些鬥鬧場,不要去問這些邪僻事。反觀我們現在,現在的鬥鬧場在哪裡?我是第一次聽到,大家馬上就可以徹發底源,都講到這個問題的根源上去。現在的鬥鬧場不在卡拉OK廳,不在網吧、酒吧這些地方,現在的鬥鬧場就在我們的家裏;很多電現、電腦的節目、游戲,都在摧毀我們孩子的心智。我在幼兒園教書的時候,那個時候沒有學過弟子規,不懂小朋友特別喜歡一個動畫片,叫奧特曼。後來我發現,不僅男孩子喜歡,女孩子也喜歡。做出來的動作都是這樣子:我是雷歐,我是賽文。然後下了課,你當怪獸,我們來打,女孩子都這樣,所以小女生也變的很暴力。原來我還覺得奧特曼不錯,因爲他爲了保護地球,好像很有正義感。但是這個保護地球,保護人類,是需要靠暴力的嗎?所以那個時候不懂,我覺得這個東西還挻好,還讓小朋友帶到幼兒園來,沒事當堂(在課堂上)看。30:18現在一想,不知道造了多大的業,這是奧特曼。還有蠟筆小新,那些穢污詞,在日本都是十八歲以上的孩子,成年人才看的;還有櫻桃小丸子,櫻桃小丸子不愛學習,所以學生看了都不想學習;還有老夫子(的连环画书),都是教我怎樣作弄人。這些電視節目,這些書籍,我們要謹慎啊!有些家長很忙,星期六、星期天都忙著賺錢,把孩子丟到哪裡呢?有些可能丟到補習班,不上補習班的就丟到書店;丟到書店總該好吧,他可以看書。但是我卻發現,大多數的孩子在那裡看什麼書啊,就是奧特曼蠟筆小新,這些動漫書。現在我們的圖書市場雖然很豐富,像我原來很喜歡逛書店,幾乎每個星期都要去看,所以才看了這麽多亂七八糟的書。但是,我學了聖賢教誨以後,書店去少了,偶爾去一下,去也是要看看市場上,到底流行些什麼書籍,我要瞭解這個。現在因爲有了弟子規作標準,原來我覺得很好的書,現在一看都是垃圾書。所以現在書很豐富,但是不好的書也很多。假如我們沒有辨別能力,我們可能培養孩子看書,覺得這個習慣很好啊,其實不知不覺都把這個孩子給教壞了。所以即使要帶孩子去書店,家長也最好跟著一起去,不要把他丟到書店就了事邪僻事,絕勿問這些恐怖的東西,這些很離奇,很離譜,很偏頗的東西,就不要跟我們孩子講。現在的人特別喜歡看鬼片,恐怖片,看完了還嚇的不得了,孩子也睡不著覺。還有一些家長,喜歡看一些槍戰片,打打殺殺。我有一個表姐,我的外甥也跟著一起看,看了很高興,然後回到家對我的舅伯,拿著假槍,咑咑咑。然後說:你给我死掉!然後再拿一把玩具刀:我要殺死你!都是這樣的言語,這樣的動作,所以,如果再不把我們的家庭淨化,把我們的電視節目淨化。我們說現在全球在防恐、將來到哪裡防恐?恐怖份子在哪裡?可能就在我們的家裏。所以這一點,我們要相當的謹慎。这是弟子規裏面講到預防法。論語有沒有講到預防法,我們的老祖宗很慈悲,只要是重要的教誨,他每一部經典他都會講,只看我們有沒有看進去,因為有些人有好惡有分別,你覺得弟子規好,他可能覺得論語好。有些覺得孝經好,或其它的好,但是不要緊。只要你能够一門深入下去,你都能夠得到重要的教誨。論語裏面也有講到預防法:孔老夫子講,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就是經上所講的:少年戒色,中年戒鬥,老年戒得。當我看到這一句,當我學到這個預防法的時候,我開始回顧我的成長路程。從昨天的課程當中,大家知道,我是讀幼師的,師範裡的幼師,大家想一想,幼師裏面是男生多還是女生多?馬來西亞幼師有沒有男同胞?也有。我讀幼師的時候,我們的年級,七個班,兩百八十人,只有四十名男生。少不少?我們學校的領導準備怎麼做呢?把四十個男生,一個班放幾個,幸虧沒有這樣做。後來是兩個班有男生,所以一個班,四十個裏面,二十個男生,二十個女生。我當時搞不清楚幼師是幹什麼的,我也不知道我的父母清不清楚,為什麼我會去讀幼師呢?因爲我中考考得不算太好,本來我平時的成績是全級的前十名,如果正常發揮的好話,可能可以讀重點高中,但是因爲沒有考好,所以父母讓我讀一個中專。就是中等專業學校,跟高等專業學校是有區別的,初中畢業了去讀。為什麼我的父母讓我去讀師範呢?想的很簡單,他覺得,當老師一年有兩個假。而我的父母都是工人,要上三班,有的要上夜班,都是很辛苦。所以他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走這樣的人生,從這裡我可以感受到,父母對子女那一份無私的愛。我去讀幼師之前,我的父親就跟我約法三章,不可以交女朋友,然後我的母親又跟我說了三句話。我的母親書讀的不多,小學升初中都沒有考上去,她還高興的不得了,但是我的外公有教過私塾,所以我的外公有一些話語,我的母親記一輩子,她把外公給她的話給我。我讀幼師她給我講了三句話:第一句話:是人要懂得自尊自愛;第二句話是:人與人之間要來得去得,就是得饒人處且饒人,做的不要太過火;第三句話是毒人的藥不要吃,害人的事不要做。如果用我們的家鄉話講就是(用湖北方言学一句)這是湖北話這是我父母,在我上學之前給我的叮嚀。但是我上學的地方是在省城,而我們家離省城還有一段距離,我上學時是九十年代初,那個時候手機沒有像現在那麼普遍。父母在家鄉,我在省城,那他們怎麽去管住我,所以父親給我寫第一封信的時候,我也不知道他是去精心的去找了,還是無意的,把家事交代完畢以後,就在信裏面附了很多名人名言,我看了名人名言覺得挻好。我就寫信給父親,你以後寫信再寫一些過來。後來我父親每一次給我寫信,都會加一些他從報紙上,所看到的名人名言給我。我又會把其中非常好的經句抄下來,記到我的本子上面。那個本子我現在還在保留著在梅州,所以父母的這一份心,確實對我們的成長有幫助。我出了學校以後,我去的幼兒園有三個男老師,有兩個我的校友,我後來聽他們講,因爲父母對我的管教很圓滿,又有這樣的措施,所以三年我讀下來,(没有做错事,也)沒有浪費時間。那些同學跟我講,他們班上有一位同學,在讀幼師期間談女朋友,我也不知道他的父母有沒有交代;可能也有交代,但是他就讓那個女孩子懷孕,最後去做人流。又不敢找父母要錢,自己就去賣血。我們的老祖宗講,男子破陽太早,則傷其精;女子破陰太早,則傷其血脈,將來老了一大堆的疾病。但是現在這樣的教誨沒有人講,這又是我們古人為什麼在孩子幼小的時候,特別強調這一點。假如孩子從小守禮,從小就有“非禮勿視,非禮勿動,非禮勿言,非禮勿聽”這些禮節的話,他到了那個時候,他能够管住自己,這是少年戒之在色。中年戒之在鬥。我有一個鄰居,他當兵當了四年,當兵回來準備過了年之後,到他的母親單位上班,但是在大年三十的晚上,他去卡拉OK廳裡唱歌,到現在他還沒回到自己的家。因為他在卡拉OK廳裏面唱歌,是一座一座的來,結果後面那一座搶到他的前面來唱歌,就爲了這個他們發生口角,就跟那個人打起來。我的鄰居的個子跟我差不多,一米七左右,那個人一米八,我的鄰居還有另外一位戰友,兩個人打一個人都打不過。他們覺得很生氣:我都當過兵的,還打不過他。結果就打一通電話給他的另一個戰友,另一個戰友在家裏吃年飯,當時他就講我們哥兒們在一起古人說義,一定要跟道,一定要跟信,集合在一起,那才是真義。結果他講我們哥兒們在一起,馬上到厨房抽了一把刀,就出去了,到了現場,捅了那個人一刀。那個人就倒在血泊當中,後來送到醫院去,因為失血過多,不治身亡了,他們三個人趕快就跑掉了。到了年三十晚上,我就看到一些人物,跑到我們家來問,隔壁鄰居家的事情,我們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情,後來第二天才聽說,昨天晚上來的都是便衣,他們來瞭解情況,他們做了這件事情沒多久,因為法網灰灰,疏而不漏,沒多久三個人全部抓回來抓回來又正好碰上嚴打。什麼是嚴打?就是嚴厲打擊刑事犯罪。我們國內時不時就會進行嚴打,正好碰到嚴打,要從快,從重,從嚴。後來三家請律師希望賠錢算了,結果那一家說不行,三個人當中一定要有人伏法,一定要有人槍斃。大陸是有死刑的,大家猜猜看誰判死刑?那個動刀的,假如他有學過弟子規:“出必告,反必面。”他出去之前跟他的父母講一講,可能他的父母都會把他攔下來,進而去現場勸他的戰友,這樣的事情就會避免。假如我的鄰居和他的另一位戰友,有學過弟子規,“言語忍,忿自泯”,可能這樣的事情也不會發生。所以諸位老師,我們今生學到了弟子規,我們要盡我們的能力,帶給一切跟我們有緣的人,後來那個動刀子的人槍斃,另外一位戰友無期徒刑我的鄰居有期徒刑十五年。聽說在監獄裡改造的還不錯,已經在監獄裏呆了十一年,可能今年下半年會出來,但是他的人生可能已經荒費了十年。當然,如果他在監獄裡面可以發露懺悔,他能夠認真的去改過的話,他這個十年可能為他的往後,打了一個好基礎。所以事情沒有什麼壞事,關鍵看我們怎樣去把握。中年戒之在鬥,有些人就是爲了爭一口氣,去跟別人鬥,假如我們真正做了一些,讓自己遺憾終身的事情,後悔終身的事情,可能讓我們難過的不是自己,還有一大堆,在生命成長當中,給我們關懷幫助支持,愛護的人。他們也會跟我們一起傷心啊,我們會造成多少人的痛苦。所以想到這一點,我們要好好的,對待自己的生命。這是中年戒之在鬥。還有老年戒之在得,就是人老了應該懂得放下,不要患得患失,假如老的時候還在想,別人的兒女多麽有出息,給他買大房子還有車子坐,我什麼都沒有;或者別人的孩子都成家,結婚生子,我的兒子女兒還沒有結婚出嫁在那裡懊喪來懊喪去當我們能夠放下之後,當我們能夠想到,只要我們在孩子的幼小生命當中,把他的德行的根紮好,後面的路他會走的很好,我們也可安心的享受晚年,中國人講福份要放在晚年去享。假如我們患得患失,我們會把我們的福份折掉很多,在老年我們要懂得健康之道,我有一個表哥,五十歲就得癌症走了。他跟我們講,他這個人有三大,肚子大,喉嚨大,脾氣大。這三大好不好,不好啊!肚子大說明,因為他是個煤氣站的站長,當官,所以有很多應酬,喝酒、吃肉;然後為什麼喉嚨大、脾氣不好,看不順眼下屬他就去吼,就去罵,以喉嚨壓住別人;弟子規講:要讓別人服,要靠理,不是靠氣勢。一個人老喜歡發怒的時候,傷肝,酒也是傷肝。所以後來他得了脂肪幹,後來變成肝硬化,變成肝癌。變成肝癌之後,那個肚子到處都起了包,到了醫院醫生給他打針,一萬塊錢打一針,救不了他的命,他跟我的父親講,我的父親是他的表叔,叔叔我不想死,我才五十歲。當我們能夠放下,當我們能夠毫無掛礙的時候,當我們能夠全心全力,爲人群付出的時候,縱然我們的生命很短,那我們的死也是重如泰山。既使我們活的很久,我們的生命很長,但是沒有爲人群做出什麽,那我們走了,那也是輕如鴻毛。所以這一點我們要會看,這是論語裏面講到了預防法, 黃帝內經有沒有講到預防法,黃帝內經也講到。黃帝內經裏面講,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聖人常常去預防,所以故無病,或者少生病。這也是黃帝內經給我們的教誨。因為中國的飲食是藥食同源,我們吃食物,是爲了健康,而不是爲了滿足口腹之欲,滿足我們的舌頭。現在的人,都是爲了滿足自己的舌頭,結果反而把自己的身體搞壞了。談到黃帝內經,我就想到了一個故事。大家知不知道扁鵲,神醫扁鵲。扁鵲,有一次跟魏文王在一起,魏文王就問他,你們兄弟三人都是行醫的,到底誰的醫術最高啊?扁鵲告訴他,我們家的大哥醫術最高,二哥次之,我的醫術是最差的。魏文王覺得很奇怪,那為什麼你的名聲最響?是這樣的大王?我的大哥,在病還沒有顯現出來的時候,他就已經能夠把別人的病治好,所以他的名聲只有我們家的人知道,外人不知道;而我的二哥,在別人的病狀病情,剛剛突顯了之後,他就可以把別人的病治好,所以他的名聲只是在鄉村裏面流傳;而我呢,都是別人的病已經相嚴重了,我跟別人治病都是動大手術,比如穿針走線啊,甚至把他割開啊,還要縫針啊,所以別人以為我的醫術最高明。大家聽完了這個故事,有什麼啟示?我們聽故事可不能笑笑而已,我聽完了這個故事,我馬上反省自己,反省做為老師的,真正高明的老師,不是我們這些站在檯上,跟大家做分享的老師。真正高明的老師是能够做到禁于未發,就是在孩子生命成長過程當中,在他的幼小心靈當中,用自己的行為示範,去紮孩子德行的根,這樣的老師更值得我們尊敬。我昨天講到了我小學的一個老師,吳老師;我小學還有一個班主任老師叫朱老師。這個朱老師對我們可凶呢,那個時候我們作業作的不好,上課遲到,她都要打手心的,打的時候還要罵人,但是我們現在想想,沒有學生去怨恨她,因為我們可以感受得到,老師那一份,恨鐵不成鋼的心情。而且這個老師,曾經有一堂課講的,對我的一句話,我終身不敢忘懷,有一次我們上一堂課,叫做火燒邱少雲。在抗美援朝戰爭的時候,他爲了完成一個任務,在一個地方趴著,因為衝鋒的號角聲還沒有響,所以現在不能動,後來敵人丟了一個(燃烧)彈過來之後,把他那邊的草給燃著了,這個草就順著燒到他的身上來。他的旁邊就是一個水溝,只要他滾動過去,那個火就能夠撲滅。但是假如他一滾,他們整個行動就暴露了。所以他忍著巨痛,既使他旁邊有水溝,他也沒有滾動,結果被活活的燒死。老師在講這一個課文的時候講到:“我們班上有個同學很守記律,他也可以做到。”結果老師說了我的名字,我一聽嚇了一大跳,我說我哪裡做的到,但是在以後人生生命成長的過程當中,每每想到老師,這一份期盼的時候,有時在睡夢中都會警醒,不敢愧對老師的那一份寄望,所以這個老師我也很感激他。我讀初中的時候有一個班主任姓胡,胡老師,這位老師在初一的時候經常教我們,自己學習,雖然我的學歷不很高,我只是讀了中專。後來工作以後自學,考了一個大專。這個學習能力是在初中,這個老師奠定的。因為他在講語文課時,很多課文他都不精講,都是讓我們自學,讓我們自己去學習,所以我很感激這位老師。我讀幼師有一位班主任叫鮮老師,這個老師心態很好,很善良,話也不是很多。55:3 因為她心地很善良,她也很年輕,外表看起來很年輕,雖然她的年齡也將近五十歲了,但是看起來她跟我們一些同學結婚生子之後,跟老師站在一起,顯得比老師年紀還要大。這個老師,有一次上班會課時,跟我們念了一篇文章,叫草原上的較量,中日學生夏令營的一個記事。在那一個記事當中,中國的學生敗得一塌糊塗,一敗塗地。很多人徒步穿越內蒙古大草原,很多人都走不完全程。還有父母在旁邊幫他拿東西,日本的孩子都是自己背東西。很重的東西,自己去走,也沒有父母去幫。車子走在泥濘的沼澤裏動不了,日本的孩子都會下來幫著推,推的時候很有生活經驗,把衣服掂在泥土下面,那個輪子就不打滑。中國的孩子卻說,終於有喘氣的機會,趕快到車上去吃東西。回來寫文章,中國孩子寫的都是:“啊,大草原太美了!藍藍的天白白的雲!”都寫不出很實質的東西出來,所以老師把這篇文章念給我們聽的時候,我在想,因爲我們讀幼師出去,都要教幼兒園的孩子,老師是希望我們教出來的孩子,不要再這個樣子。所以我很感念老師的這些教導,老師在我的畢業留言上寫的是蘇東坡的一句話:“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堅韌不拔之志。”這是我的班主任,在我的畢業本上留的言。我的老師對我的評價,我覺得最欣慰的是,讀幼師三年,在我們班上,他最放心的一個學生,就是我。所以我每次回到省城,我都會去看這位老師。中國人講,一日為師終生為父。所以高明的老師,是能够禁于未發;優秀的老師,能夠防微杜漸,就是問題出現了之後,他馬上就能夠進行調整,進行改善。一般的老師在亡羊補牢,我們頂多可以稱得上,是一般的老師,我們在做亡羊補牢的工作。幸好我們還可以去補,假如他們都變成了狼,那將來就很麻煩了。平庸的老師,就是放任自由。有些老師想,這個社會已經是這樣了,靠我一個人有用嗎?算了,只要我把書教好了,拿我一份薪資,拿我一份薪水就好了。我覺得這樣的老師,是很平庸的老師。所以我們看了這個扁鵲的故事,我們應該努力提升自己,向優秀的老師、高明的老師去看齊,這個方法給我的一個啟示是什麼呢? 一般的人幫孩子打生理的預防針,我們的孩子一生下來,就要到醫院去,防疫站去接種、打疫苗,讓他以後不會得一些惡性的傳染病,但是有智慧的家長,還會給孩子打,心靈的預防針。心靈的預防針就是,紮孩子德行的根基。而重視家教,有家規、家訓的承傳,已經做了最好的預防。這就是爲什麽我們千百年來/中國人這麽重視家規家訓1:00:28很可惜現在很多人,把家規、家訓當等閑看之。我們學了這個方法不能夠白學,關鍵的是學以致用。我學了這個方法,我覺得我有三點,在我的教學當中,我就開始調整 。第一點,我相當重視規矩的建立,這個也是叫慎於開始,因為規矩就是很好的預防。我在幼兒園帶班的時候,我是不強調這些記律、規矩的,因為我受很多西方教育的影響。西方教育說要平等、要自由、要活潑、要張揚個性,所以我那個時候上課,孩子怎麼坐我都不強調,只要他聽我講課就好。當一個人連坐都坐不正,連坐都坐不好,他的心都不專注,他能夠學的好嗎?學不好!在這一點,東方和西方有很大的差異,大家可以看西方的電影,西方很多老師上課,他的腳是可以蹺到桌上去。然後他上課時,可以這樣子,這在我們中國是完全無法想像。因爲我看了西方的東西看了很多,所以我不強調這些。我們的園長,年紀很大的老園長,後來我才知道,他們那一輩還有家教的承傳。年輕的老師在辦公室經常聊天,就喜歡坐在辦公室的桌上去(背后是什么呢?浮躁、不恭敬)。我們的園長都會提醒,不要坐在桌上,要站起來講話。所以我們的園長就跟我講,你帶的那個班常規最差,我當時聽了我還不以爲然,我(心里)說:你都沒看這些理論你都不懂。你看,學了這些理論之後,不但沒有越來越謙卑,還越來越傲慢,對領導也不尊重。但是現在我到幼兒園上課,我就特別強調規矩,我一開始和小朋友講弟子規,我都不去跟他們講經句。頭三堂課,頭一個月我會跟他們講:第一,擴充心量。因為量大福大,他的心量不大,聖賢的教誨無法入到他的心裡去。所以我跟孩子講的第一句話是:我今天來教大家學弟子規。因爲這兩三年黃老師學了一門功課,叫弟子規。這個弟子規給了我很多快樂,讓我獲得很多好的方法。所以老師願意分享給大家,因為好的東西要有好朋友分享,就通過跟他們講一些故事,把他們的心量拓展,拓展以後就跟他們定規矩,我在幼兒園工作了七年,我定孩子的規矩也不要多,三條就好,多了他也記不住。第一,坐姿要端正,坐的時候,要坐的規規矩矩;第二,發言先舉手;第三條下位要報告。我對中班的孩子是下位要報告,對大班的孩子是,桌上的東西,不論是書,還是其他的學具,老師沒有請你動,你不可以動;這三條規矩這三條規矩定下以後,不只是去要求孩子。一定要跟孩子講清楚,我們定這些規矩的存心在哪裡?否則他們會認為,老師都是拿這些規矩來要求我們。我就跟孩子講,爲什麽要坐姿端正?我說:黃老師有一個朋友,他走路的時候,頭是歪著的,大家有沒見過這樣走路的人?我在第一個幼兒園工作的時候,有三位男老師。我們有一個同事,他走路就是這樣歪著。我想,他走路為什麼歪著?因為我們讀幼師的時候,這個同事有學書法,而我們那個書法老師走路就是歪著,結果他的書法寫的還不錯,但是連老師走路歪著,他也學去了,我就表現給這些孩子看,孩子看了也是哈哈大笑。所以不是老師硬要你們坐好,如果你們從小就歪著脖子坐,你們將來長大了就是這個形象。黃老師還有一個同事,本來長的也蠻清秀的,一個女孩子,就是每天背駝著,給人感覺是無精打彩,沒有精神的樣子。所以我也把駝背的樣子,展現給孩子看,孩子看了也是覺得很好笑。所以,不是老師硬要規定你們,老師這個規矩,其實是爲了成就孩子的這一生的德業,這一生的德行。所以制定規矩絕對不是管住孩子,而是爲了成就他們的德行。挽救老師的這一顆慈悲心,這是第一個要求。第二個要求是發言先舉手。我小時候很喜歡聽大人聊天,大人聊天我坐在旁邊聽。聽了很高興的時候,我可能還插上一兩句。我媽就說:你這個孩子是不是吃了鶏下巴?這麼喜歡插嘴。從此以後我就不敢插了,別人講話喜歡插嘴的人,很不好,很遭人討厭。我就把這個經歷,分享給孩子聽,希望孩子要講話的時候,一定要舉手,其實這種態度,不僅在學校要養成,在我們的家裏也要養成。很多大人聊天,這個孩子在旁邊吵來吵去,或者隨便講話講進來,都是非常失禮的。但是因為父母的教育敏感度不夠,對這些東西都很麻木,都覺得這根本不是問題,所以教育的敏感度在下降。這是第二個。第三個是下位要報告,因為我在幼兒園教過中班,教過大班。中班有很多孩子,他隨隨便便還沒下課,就去喝水,去上廁所。所以我說你要去上廁所,去喝水,你一定要跟老師報告一聲。大班的孩子一定要讓他桌上的課本,學習用具,老師沒有請你動,你不可以動,所以這些規矩的制定,不是管住孩子、利益老師,而是爲了成就孩子。有些老師,他也很重視規矩,他也很嚴,但是他制定規矩是幹什麽?有些老師教學起來也是很嚴,到了班上去對學生講:你們給我趴著休息!學生都趴著休息。老師在幹什麼?兩個老師在那邊聊天,?你說這樣孩子能服嗎?他現在個子很矮,攝於老師的淫威,等他個子長的跟你差不多高,拳頭也比你厲害了, 1:09:19就會出現一個現象,逆反。所以大人在教孩子的時候,你去跟我寫作業,不能看電視,自己在幹什麼,打麻將看電視,所以這樣沒有辦法把孩子教好。能夠把孩子教好,一定是從自己開始做起,不論是老師,不論是家長,而且我們要知道,其實規矩和自由不是二,是一啊!孔老夫子說的好:七十從心所欲而不逾矩。這句話就是規矩和自由的統一啊!什麼是自由?自由是方便自在,不是隨便不是無序。所以我學了以後,我特別強調這個規矩。所以很多幼兒園的老師看到我去上課,就跟園長講,黃老師太嚴了吧,怎麼一個孩子坐不好他就不講課?一個孩子上課沒有鞠好躬,沒有站好,他就不請孩子坐下。後來這個園長來跟我講。我就跟他講:不是我太嚴,孩子一次沒有認真聽講不要緊,兩次沒有認真聽課也不要緊,一旦他養成了上課不專心的習慣,那將是害了他一輩子,所以當我們能夠看到很深遠的時候,我們能够把我們制定規矩的存心,講給孩子聽的時候,孩子完全能夠做得到。我現在梅州,因為有兩個幼兒園,每個星期,我去跟他們的孩子講課。前不久我出去了二十多天,沒有去上課,結果他們的孩子經常問園長:黃老師什麼時候來跟我們上課?我現在一進教室,孩子都坐的很好,根本不用我去強調紀律。而且學弟子規之後,以後弟子規都是紀律,我們三條紀律就不是那麽重要了。我一進教室,馬上班長就會講:起立,黃老師好!一起鞠躬!只要我們堅持做下去,我們制定規矩的存心,不是爲了自己方便,而是爲了成就孩子。孩子完全可以做得到,我們要相信我們的孩子,因為“人之初,性本善”。這是第一個方面,我的感受。第二個方面就是,在教學的過程當中,一定要恩威並施。一定要嚴,一開始,不能給他太多的恩惠,太多的好。古人講,唯宜先嚴後寬,先寬後嚴者,人怨其酷。所以我們對待孩子,先開始一定要嚴。假如一開始對孩子很放鬆,結果發現出現問題,再下去孩子可能無法無天,這時才來制定很多規矩要求,這個時候沒有什麽效果,效果不大。因為人很健忘,過去你對他好他記不住,他記住你最近對他不好,所以人怨其酷。所以老師一定要把握住,這個原則。恩宜自淡而濃,自濃而淡者,人忘其惠。我們要對一個人好,不能一開始給他很多的恩典。這些好東西,最後我們沒有辦法給這麼多東西,他就開始覺得你對他不好。你往日對他的恩惠,他都已經拋到九宵雲外。所以很多老師教育孩子,很喜歡靠物質的誘惑。你今天上課上的好,老師獎勵你一顆糖吃,你今天上課上的很好,老師給你一朵紅花,給你一個小星星,看起來剛開始很有效,孩子馬上坐好。但是我們要想一想,他坐好的那份心是什麼,是糖果。他那一份心不是要去學聖賢教誨,有一個地方,曾經推展弟子規經典,家長也很樂意送來,在場所裡有一位師父他非常的慈悲。每次覺得學生來上課很辛苦,就準備了很多水果糖果,等大家上課時給這些孩子吃。學了一陣子之後,家長對老師都有意見,我的孩子來了之後,不但這些經典,沒有在生活中落實做出來,反而變的好吃懶做,來你們這裡學習這些經典課程,都是爲了吃東西,反而把他越變越懶。所以這個方面我們要特別謹慎。在幼兒園我每個星期都給孩子評紅花,現在我到幼兒園我從來不做這個,因為評紅花,對一些孩子,他都無所謂,得不得紅花無所謂。這樣的孩子,你對他一點效果都沒有,我現在幼兒園也會給孩子一些恩惠。我跟他們講,好東西要跟好朋友分享。我到哪一個地方出差,我可能會把一些家鄉的點心買回來分給孩子,分給孩子的過程當中,又是一個教育機會點,我會告訴孩子。這個點心拿到手上,應該怎麼來接,雙手接,接了之後要說什麽,要說:謝謝老師,謝謝誰拿到手以後,首先要想到誰?首先想到父母。通過這樣的活動,去打開孩子的心量。然後我又跟他們講,我曾經在幼兒園,是不允許孩子帶零食帶玩具到幼兒園來的。我說你要帶來給老師,老師把你的糖果,點心分享給所有的孩子吃。所以後來,有很多媽媽覺得自己的孩子,好像很小氣。他會主動讓他的孩子拿一些點心,拿給老師,然後老師幫他分享給所有的孩子吃 ,從小就學會結善緣。當每一個人接到這些點心的時候,他都會露出笑臉,都會說謝謝!所以這樣的恩惠,慢慢的給予孩子,如果我們能够把正確的思想觀念教給他,那是給孩子最大的恩惠。將來往後人生的道路當中,他回想起來,我們小時候就是遇到了這樣的好老師,所以我們的人生才越走越寬廣,越走越好。這是給我的第二個啟發第三個是,要教對學對,假如一開始就教錯,古人講“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已百年身”。而且不只是我們儒家要求這樣,中華民族要求這樣,基督教舊約箴言裏面也有一句話,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會偏離。也是強調孩子在小的時候去走一個正道,這樣從小把根基紮好,就是到了老他也不會偏離,他所應循的人生之道。這是第一法叫預防法。我們再來看第二法。第二法,當其可之謂時。當教育的機會已經出現,當孩子的問題,呈現在我們面前,我們不能把他忽略,我們要馬上抓住時機,對他進行教育,這個叫及時法。弟子規有沒有講到及時法?有沒有講到?也有講到。弟子規裏面講:凡出言,信為先。大家對這句話怎樣理解?就是一個人講話要真實,要守信。我覺得這句話還有一個意義,就是當我們的孩子,他的人生張口講第一句話的時候,我們就要給他正確的言語,給他真實的話語,給他正確的名稱。我在看卡爾威特的教育這本書的時候,卡爾威特的父親就跟他的母親講,當孩子很小的時候,開口講第一句話,你就要告訴他,這個叫杯子!你不能說這個是杯杯,那是不行的。對面來了一輛汽車,你不可以說車車。來了一個小狗叫汪汪,來了一隻小猫叫喵喵。這樣是不行的,因為一開始就沒有給他正確的名稱,一開始給他正確的名稱,長大了我們就可以省很多的,要把他倒回來的時間、精力,我小時候,隔壁有一個孩子,他叫我哥哥叫的不清楚。他叫我多多,父母聽了很好笑,也沒有去糾他。反而家長會學孩子叫多多,等孩子到了小學二年級,他叫人依然叫多多,這個時候他的父母開始緊張了,才開始花精力把他這一句話慢慢糾正過來。這就是一開始沒有做好,原來我覺得卡爾威特的教育真的了不起,當我看了顔氏家訓以後,我談到了,但是因為我們看不懂文言文,這麼好的寶貝,我們都沒有辦法拿起來。反而一再的犯古人提醒我們,不要犯的錯誤,關于顔氏家訓待會兒我會跟大家講一點,這裏面的教誨也很好。我看了顔氏家訓之後我就發現,顔氏家訓強過卡爾威特的教育。弟子規還有:比如,“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則淨手。”“讀看畢,還原處;置冠服,有定位。”這些都是及時法。為什麼都是及時法?我在幼兒園教書的時候,很多年輕的媽媽,她的孩子,三歲上幼兒園,很緊張,送到了幼兒園之後,三天兩頭就要來看。為什麼?因為我的寶寶不會揩屁股,我的寶寶不會洗臉,我的寶寶不會吃飯,我的寶寶不會穿衣服她有這些擔心,其實家長如果有教育的敏感度,當孩子第一次刷牙的時候,你就告訴他怎麼樣去刷。第一次洗臉的時候,你就告訴他怎麼樣去洗臉;第一次上廁所的時候,你就跟他講怎麼去揩屁股;他慢慢的練習,到了三歲上幼兒園的時候,他就已經料理的很好了,哪裡還須要我們擔心。所以這都是弟子規跟我們講的,講到及時法。古人特別重視胎教,要講到徹底的及時法,胎教是最重要的,很多人一提到胎教,可能都以為是從歐美傳過來的,是從日本傳過來的,其實最早實施胎教的國家,是中國。中國最早記載胎教的一本書,這本書現在找不到,叫青史氏記。這本書很詳細的記載了胎教的方法,在大戴禮記保傅這一篇文章當中有提到,我們國家胎教的歷史,至少有兩千五百年,很久遠,而且周朝的三母,太薑,太妊,太姒,他們都進行了胎教。賈誼新書、顔氏家訓裏面也都有談到胎教,顔氏家訓裏面講道:古者,聖王有胎教之法。懷子三月,出居別宮,懷孕三個月以後,就要到一個非常安靜的別宮裏面去靜養。然後目不視邪色,耳不聽淫聲,口不出傲言,音聲滋味,以禮節之。一切行動都要符合禮。比如,這個食物擱不正不食,就是擱不正,歪歪的,不能吃;蓆不正不坐,桌椅如果擺的不正也不坐。目的是養孩子那一份,純淨純善的心。住別宮的時候,還有兩個人照顧她,一個是奏樂的,一個是做飯的。假如這個母親說,她要聽激昂的音樂,樂師會跟她講:對不起母后(王后?),這個音樂我沒有學過,我不能演奏,演奏出來的一定是非常平和的。假如這個母親要吃很辛很辣、口味很重的,廚師會告訴她,對不起母后,你所要吃的這些菜飯我沒有學過,所以是非常注意的。胎教的關鍵,在於受孕母體的,身語意三業的,清淨無染,這是胎教的關鍵。而且父妻雙方,從想要有一個孩子就應該注意。比如夫妻雙方,現在想孕育一個寶寶,我們現在就要做到,目不視邪色,耳不聽淫聲,口不出傲言。為什麼古人不強調這一點?因為古人從小到大,都是有禮的,所以他們不強調這點。心地善良的母親,容易生出好寶寶。有一些母親,她也沒有進行胎教。但是她心地很善良,這個寶寶在她肚子裏面,已經受到最好的胎教。我們現在的胎教都走入了誤區,現在的胎教有,音樂胎教,語言胎教,撫摸胎教,光照胎教強調受孕的母體,五個月以後,胎兒已經長成形了,感受器官都已經發育完成,這個時候你給他聽一些音樂。但是現在最流行的是聽什麼音樂?西方的,莫札特的音樂。假如能夠聽我們的古樂,古琴、古箏,文王操等其實都是很好的。甚至一些佛樂,都是能夠淨化我們的心靈的。但是現在很多的母親,不去考慮自己的心境的清淨無染,反而很注重外在的形質,找一個胎教器,裏面錄好了音樂,放在媽媽的肚上綁著,然後自己去打麻將。所以我曾經在海口在報紙看到,有一個寶寶晚上睡覺,當很安靜的時候他睡不著。當有麻將聲時,他就呼呼大睡。後來醫生去瞭解,發現母親在懷孕時,特別喜歡打麻將,所以她有沒有進行胎教?有。麻將胎教。他的孩子出生長大了,可能一上桌一摸,“二萬”,都不用人教了。這個是音樂胎教,注重這些形式。撫摸胎教,希望孩子在母親的羊水裏面,能夠動來動去。現在的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 80000-4:2019/AMD1:2025 FR Amendment 1 - Quantities and units - Part 4: Mechanics
- 【正版授权】 ISO 18510-1:2025 EN Measurement of radioactivity in the environment - Bioindicators - Part 1: General guidance to the sampling,conditioning and pre-treatment
- 【正版授权】 ISO 1135-5:2025 EN Transfusion equipment for medical use - Part 5: Transfusion sets for single use with pressure infusion apparatus
- 【正版授权】 IEC 63489:2025 EN-FR Common data concepts for smart manufacturing
- GB/T 11182-2025橡胶软管增强用钢丝
- 校园应急知识培训课件会
- 法警面试题目及答案
- 学车模拟考试试题及答案
- 吕梁分班考试题及答案
- 校园安全知识培训课件实施
- T/CECS 10246-2022绿色建材评价智能坐便器
- 2025-2030年中国硅酸钇镥(LYSO)市场深度调查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 CCF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NOIP 2024真题
- 社区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 JISG3141-2017冷轧钢板及钢带
- 2025届苏锡常镇高三语文一模作文解读及范文:我会洗碗呀
- 义务消防队组建方案
- 2025-2030中国ARM核心板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发展研究报告
- 脐灸技术操作流程图及考核标准
- 给药错误PDCA课件
- 医美注射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