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论传统民间文学的衰落缘由 以陇西秧歌为例汪小珉(班级:2014级汉语言文学云亭班,学号:201451010423)摘要:“秧歌”是一种形式灵活的民间艺术形式,在民间文学中属于民间小戏一类。本文以陇西秧歌为例,从国家政策与文化影响、“现代”对“传统”的伤害、民间信仰意识的淡化、秧歌自身形式的局限性、传承人与方式的困境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以小见大,尝试从中窥探出传统民间文学的衰落缘由。关键词:民间文学;衰落;秧歌“秧歌”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形式,依据其内容和形式划分,归类于民间文学中的民间小戏,属于秧歌戏系统。秧歌主要流传于北方,南方也有。其起源有人认为,秧歌戏原本是南方农民插秧时所唱的歌曲,这种情形适合于南方。而在北方,准确的称谓应是“阳歌”,因为在传统的民间信仰中,人间为阳,地府为阴,神为阳,鬼为阴,娱鬼与赞颂地府所唱的歌称为“阴歌”,祭神与娱人所唱的歌为“阳歌”,这些“阳歌”是在民间闹社火时演唱的,陕西葭县志、山西临县志都记载为“阳歌”。总之,秧歌是在农村节日社火中或农闲时节演出的,其特点是化妆表演,重舞不重唱,动作很大,大扭大作,在表现民俗风情,生活情趣方面很有魅力。比较重要的有陕南大秧歌、陕北秧歌、河北定州秧歌、山西祁太秧歌等。陇西位于甘肃中部地区,陇西秧歌具有北方秧歌的一般特点,此外陇西秧歌的自身特点鲜明,例如纯粹的方言化唱词、表演者极其夸张的化妆打扮和表演动作等。在陇西秧歌内部,又根据不同的地区风俗习惯有不同风格的表演,如同样的表演曲目,在山区和川区,其装扮与唱词不尽相同。比较有特色的作品有转娘家怕老婆顶灯十盏灯下四川等。本文不对秧歌这种艺术形式极其特点做内部阐述,而是就其一般特点,尝试得出其近年来不断衰落的缘由。笔者认为,主要缘由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1、 国家政策与文化背景的影响(一)一种文化的发展或产业的兴起离不开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而对于民间文学来说,由于其集体性的独特特征,相对来说在这方面受到的影响较小,况且近年来我国政治稳定,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应该说是各种艺术形式更加繁荣的时代,但陇西秧歌来说,事实恰恰相反。究其原因,与我国的民间文化保护政策不无关系。按照年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的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具体包括口头传说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等五个方面。依据公约规定,对作为非遗之一的秧歌的保护远远不够,或是当地政府及主管部门没有提出此方面的明确规定,或是有此方面的规定也只是一纸空文,并没有多少实际性的措施。(二)秧歌传播和表演的主要阵地是农村,一般是在社火活动中进行表演,其表演目的一般是为了“祭神”,带有一定的封建迷信色彩,这与我们所倡导的先进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是对立的,与我们的主流意识形态存在矛盾,这种思想源于落后区域的民间信仰。所以这种矛盾是官方化提倡和保护秧歌的瓶颈之一。二、“现代”对“传统”的伤害(1) 信息化时代削弱了传统“秧歌”的魅力。现代媒体越来越便捷是不可阻挡的发展潮流,在这样的技术革新下,人们闲暇时的“取悦”手段也更加方便和多样化,手机、电视、电脑等手段,快捷方便又丰富多彩,在闹社火的主要时间,人们不再选择参与社火活动,更多的是利用这些媒介来打发时间。要知道,曾经陇西秧歌的“繁荣期”,反而是物质比较匮乏,通信技术落后的时代,人们对秧歌的“唱”和“看”,是重要的精神享受,人们通过参与和感受这种民间艺术活动形式来放松自己,而如今“秧歌”这种“精神消费品”早已被五花八门的现代媒体取代。(2) 城市化发展造成了对“传统”的遗弃。城市化是我国城乡发展的必然趋势,越来越多的农村人进入农村,而农村人口的不断减少,人们带走的不止是生活方式,也由此不停缩小了“秧歌”这一农村“舞台”。陇西近年来城镇化人口增速飞快,人们进入城镇生活。对于小村庄来说,几个人的缺失破坏的是整个社火执事系统,这种问题在大多农村都存在,在农村秧歌表演中,扮演某一角色或担任某一职务具有传承性,往往是这一角色在家族内部的传承,例如,“高叶”作为社火表演是的一个重要角色,不仅要“耍”,还要“唱”,培养这样一个职务往往是比较费时的,而家族的传人具有长时间的耳渲目染,一般情况下一种职务就从这一家族传承。这种“人才”流失对秧歌表演的影响在各个乡镇普遍存在。三、“娱神”转向“娱人”民间信仰意识的淡化虽然对秧歌起源的普遍看法是源于民间劳动,但其主要表演的形式是社火,不同于其他民间艺术的随意性,闹社火的时间比较集中,一般在重大节日或祭祀活动,其外在目的也是为了“祭神”。在陇西,按照传统,秧歌的表演场地集中在庙宇寺院等地,目的在于祭奠四方神灵,在普通村庄,到社火兴起的时间,也要“迎神”入门,而入了农家的“神”,是不允许与年轻女性见到的,所以在此时间段内,“坐神”的房间要把女性拒之门外,自然在表演过程中也就不允许女性参加。但近年来这种传统改变巨大,人们在闹社火的过程中,对祭奠神灵的繁文缛节省略很多,传统的秧歌只在夜间表演的规定也被打破,表演时间灵活,甚至大多数都集中在白天,不仅如此,女性秧歌表演者成了这一活动的中流砥柱。这种传统的改变,反映的更多的是民间信仰意识的淡化,在目的上,由最初的“娱神”转向“娱人”,从对神灵的表演转向了更多的向现实的人服务,表演时由“必须唱”变成“可以不唱”,自然破坏了秧歌表演的完整性。四、秧歌自身形式的局限性社火作为一种表演仪式是有一定的程式的。陇西社火在白天的表演程式相对简单, 晚上的“黑社火”则形成了一套固定的程式, 使其在规范化的场域中进行。一般情况下, 陇中社火的表演程式包括武闹、秧歌、文唱和舞狮四个环节。在秧歌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其自身形式的局限性也是导致其不断衰落的原因之一。形式上,秧歌的演唱只穿插于社火表演的间隙中,或是社火活动进行到末尾时的“文唱”,常年来并没有什么变化,这种表演形式的固化让人很少能产生新鲜感。内容上,由于大多农村信息比较闭塞,创作人才缺少,导致秧歌内容的单一化,多年来流传的仍是曾经古老的唱段,大多为流传已久的“陈词滥调”,词曲都缺乏新意,容易造成新的观众群体心理上的厌恶。五、传承人及传承方式(1) 从秧歌当下的发展状况看,传承人极其缺乏。首先,在对秧歌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农村的秧歌传唱大多是家族式的传承,而这种传承并非是“有意为之”,大多数只是某然性的渲染熏陶下,后辈们对此有了一些兴趣,即使有些人的传承是“有意的”,他们也并没有站在传承民俗文化的角度,在他们看来,这些东西只是农闲时候的一种娱乐方式而已,可有可无。随着农村思想观念的转变,即使传承人也会认为专注于民俗活动的人是“不务正业”,有意使后辈远离这些文化。而从培养传承人方面,现代大多青年对秧歌这种艺术形式并不“感冒”,于是敬而远之。(2) 秧歌的传承方式单一,基本上民间的表演者都是“无师自通”,并未有这方面的独立著作和科学研究。有人运用现代化的社会技术将其保留下来,例如对秧歌曲目整理成册,运用光盘和网络技术保存其影音资料,这固然是保存资料的良好手段。但这只是“保存”而非“传承”,它只是由“活的艺术”变成了“死的文物”。作为一种舞台表演艺术,它只有在舞台上,在观众面前,用演唱将一个个形象鲜活地展现出来,才是其真正该有的面貌。 无论如何,秧歌作为一种“活的”民间艺术形式,是我们众多文化中的一种,是人类无形的财富和宝藏。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它不会消亡,它会通过人们的努力,以创新的形式和内容,以新的方式被人们传承下来,它会以新的面貌出现在人们眼前,称为人们更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参考文献】1刘守华,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初二生物会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新闻评论写作试题及答案
- 安康市中石油2025秋招笔试行测50题速记
- 国家能源锦州市2025秋招采矿工程类面试追问及参考回答
- 临汾市中石化2025秋招笔试模拟题含答案法律与合规岗
- 合肥市中石油2025秋招笔试提升练习题含答案
- 嘉兴市中石化2025秋招面试半结构化模拟题及答案电气仪控技术岗
- 衡水市中石化2025秋招面试半结构化模拟题及答案安全环保与HSE岗
- 金华市中石化2025秋招面试半结构化模拟题及答案安全环保与HSE岗
- 中国广电钦州市2025秋招行业解决方案岗位专业追问清单及参考回答
- 稳评从业人员培训考试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度反洗钱阶段考试培训试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招聘乡村医生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收割芦苇施工方案
- 燃气入户安检课件
- 普通黄金现货购买合同8篇
- 预防静电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三力测试考试题库及答案视频讲解
- 2025年河南省人民法院聘用书记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核心考点与解析
- 临时用电专项施工方案(老旧小区改造项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