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压力和管理概要课件_第1页
大学生压力和管理概要课件_第2页
大学生压力和管理概要课件_第3页
大学生压力和管理概要课件_第4页
大学生压力和管理概要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情绪智商与压力管理 为什么会有压力 每当我们面对关系或环境的改变时 头脑上会把情況分析 作出评估 改变 往往会对我们有所要求 而当这些要求被评估成超越了我们的能力和资源时 压力便会形成 互动游戏 猎人与五个驯养的动物 老虎 大象 猴子 孔雀 狗 在森林里迷路了 几天后弹尽粮绝 猎人要放弃动物了 如果你是这个猎人 你最先放弃哪种动物 最后放弃哪种动物 为什么 互动游戏 提示 1 我们最在意的是自己 2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行业中最有成就的 最有地位的 最优秀的 最幸运的 最开心快乐的 3 也因此 压力来自我们自己 4 更因此 我们可以改善与调整自己 第一招 压力会无可避免地伴随你的一生 教你两招 一 认识压力 学生 青春期 个体的一生发展 在每个阶段都需要应付新的要求 没有压力 就没有成长 婴幼儿 成人 结论 压力是无处不在 不可避免的 也是必要的 压力的平衡 两个心理学实验 第一个实验 压力对生物身体机能的影响 第一组 第二组 给予最优厚的待遇 提供充足的食物和安逸的环境 相当于第一组的60 的食物 必须和同伴挣抢才不会挨饿 实验结果 第一组老鼠的平均寿命不到3年 而第二组老鼠的平均寿命超过了5年 而且皮毛光滑 反应敏捷 免疫功能均明显高于第一组 第二个实验 压力与行为的关系 A 消除了压力基因的小白鼠B 普通的小白鼠 实验过程 A 十分活跃 行动时完全没有老鼠那种躲躲藏藏的习性 一天之内把整个仿真环境走了一遍 B 行为十分谨慎 用了4天的时间才基本熟悉了这个500平方米的地方 实验结果 A 第三天 在爬一根吊绳时不慎跌落 当场摔死了 B 在山上活动时 把地形摸熟悉后才开始行动 完全按照老鼠的习性生活 始终保持着鼠辈特有的危机感 平安度过了整个实验期 第二招 压力是双刃剑 适当的压力也会创造佳绩 教你两招 害压 压力 绩效 This sWhatWeCare 一 认识压力 定义压力 压力 认为某种情况可能超出个人能力所能应付的范围而感受到的紧张体验 压力来源 外部 内部 压力 二 应对压力 简易应对方式问卷 指导语 以下列出的是当你在生活中经受到挫折打击 或遇到困难时可能采取的态度和做法 请你仔细阅读每一项 然后在右边选择回答 不采取 为0 偶尔采取 为1 有时采取 为2 经常采取 为3 请在最适合你本人情况的数字上打 简易应对方式问卷 简易应对方式问卷 简易应对方式问卷 简易应对方式问卷 结果分析与应用情况 积极应对分量表包括1 12题 重点反映了个体在遇到应激时采用积极应对方式的特点 消极应对分量表包括13 20题 重点反映了个体在遇到应激时采用消极应对方式的特点 应对倾向值大于0 提示该被测试者在应激状态时主要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 小于0则提示被测者在应激状态时更习惯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 二 应对压力 自我调整 有效的自我管理 没有罪恶感的失控 虽然很想玩游戏但是我还是克制自己学习了半个钟 这半个钟头没有白费 过得很充实 我应该奖励一下自己的进步 隐藏的目标 玩游戏 被释放 让我想做的事变成必须做的事 开始没有罪恶感地玩游戏 因为我已经学习了半个钟了 忘记了学习这个目标 心理学研究 在一项研究中 他们告诉成功的节食者他们已经减了多少体重 然后 他们向节食者提供庆祝节食成功的礼物 一个苹果或一块巧克力 85 得到鼓励的节食者选择了巧克力 而不是苹果 而那些没有被研究人员提醒已经获得了进步的节食者中 只有58 的人选择巧克力 另一个研究发现 完成学术目标的情况也一样 如果学生们觉得自己已经为复习考试花了很多时间 自我感觉相当良好 他们就更可能花整晚时间和朋友比赛喝酒 克服冲动 深谋远虑 任意妄为 及时行乐 VS 意志力是两个自我的对抗 不同的态度不同的结果 改变一下关注焦点 就能对他们的行为作出不同的解释 你不应该想着 我做到了 好了 现在我可以做点我真正想做的事了 应该想着 我做这件事是因为我想要 香港科技大学和芝加哥大学的研究员的一项研究 他们要求学生回忆一次拒绝诱惑的经历 这给了他们道德许可 因此 70 的学生在实验中选择了放纵自己 但当他们让被试者回忆为什么当时拒绝了诱惑时 道德许可 就消失了 69 的学生抵制了下一次诱惑 意志力实验 取消许可 牢记理由 关注对自己的承诺 而不是进步第一次抵制了诱惑 取得进步 当第二次诱惑再次出现 不要告诉自己应该得到奖励 而是回忆自己第一次为什么拒绝了诱惑 让我们明白 所谓的奖励看起来更像对目标的威胁 屈服于诱惑的感觉并不好 当我们发现自己在用曾经的进步给现在的放纵作辩护时 停下来想一想 当初为什么能拒绝诱惑 取消许可 牢记理由 今天犯错 明天补救 今天犯错 明天补救 我们想到未来会做更好选择时 就很容易在今天犯下错误 我们不断期望明天能做出和今天不同的选择 但这种期望通常不会实现 而今天却向诱惑投降 减肥永远从明天开始这种乐观精神让我们能在今天放纵自己 尤其是当你确信自己下次不会做出同样选择的时候 试着减少行为的变化性 而不是减少那种行为把今天作的每个决定都看成是对今后每天的承诺 每天保持同样上微博的时间 那么上微博的总体时间就会减少 这种方法打破了明天会有所改变的心理 戒烟的时候想吸烟 不是告诉自己明天开始不吸烟 很容易因为 最后吸一根 的理由放纵自己 要问自己 是不是今后每天都要继续吸烟 自控秘籍 明天和今天毫无区别 自控秘籍 你是在向明天赊账吗 当你要做与意志力挑战有关的决定时 注意一下 你脑海中是否闪过了 未来再好好表现 的承诺 你是不是告诉自己 明天会弥补今天的过错 这对你当下的自控有什么影响 一直保持关注 从今天一直关注到明天 你是不是真的做到了你所说的 或者 今天放纵 明天改变 的循环是不是又开始了 这一周就试着用这样的方法迎接自己的意志力挑战吧 试着逐渐减少行为的变化性 把你今天作的每个决定都看成是对今后每天的承诺 不要问自己 我现在想不想玩游戏 而要问自己 我想不想在一年里每天下午都玩游戏 或者 你明知道应该做一件事情却拖延不做时 不要问自己 我是想今天做还是明天做 而要问自己 我是不是想承担永远拖下去的恶果 明天和今天毫无差别 当你想改变行为的时候 试着减少行为的变化性 而不是减少某种行为 2 取消许可 牢记理由 下一回 当你发现自己在用曾经的善行为放纵辩护的时候 停下来想一想你做 好 事的原因 而不是你应不应该得到奖励 合理认知 心理学的智慧无处不在 两可图的启示 看问题的角度不同 得到的结论就不同 我们的烦恼不是源于事件本身 而是源于我们对事件的看法 认知模式 改善认知模式 心理困扰的根源在哪里 思考 为什么同样的事件 比如工作不如意 恋爱受挫 交往不顺等等 不同的人会有不同反应 情绪ABC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 认知是情绪和行为产生的中介 引起人们情绪和行为问题的不是客观事件本身 而是人们对事件的解释 评价和看法 因此改变人的认知可以调整情绪 公式 A B C 刺激 认知 反应 这一观点在心理学上被称作 ABC 理论 其中 A是指诱发性事件 Activatingevents B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性事件后产生的信念 Beliefs 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 解释和评价 C是指特定情景下 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后果 Consequence A并不会直接导致C的发生 而是通过中间的B起作用的 看法 解释 评价 悲先生乐先生 常见的不合理的认知 绝对化接受超出自己控制范围的事实过分概括化一千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糟糕至极没有最糟 只有更糟 如何合理认知 林志玲的精彩人生 心理游戏 注意力等于事实 356219068741730627219750421892732802458427846682038135793425 1 请大家想一想 在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时候 发生了一件事我们只专注于不好的一面 而忽略了机会同样在我们眼前 2 你有没有情绪失控的时候 在那个时候你注意的都是什么 3 问题会引导我们的注意力 你会问自己 好 问题吗 问题 心理游戏 注意力等于事实 游戏目的 一件事情的发生 本身不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